① 有人和我说诸葛亮最会讽刺,真的吗
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诸葛亮是谁?!相信没有人会愚蠢到问出这种问题,但是,真正的问题在于,不问,不代表知道,即使知道,也不等于就是真的。所以,诸葛亮是谁,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事实上,有很多人都曾探讨过这个问题,不过,他们的结果于此无关紧要,因为,不论是学术还是小说,我们所能接触到的,都不一定是真的。所以,我们不能知道真正的诸葛亮是什么样的,这很正常,可是,每个人心中的诸葛亮,又绝对不会雷同。
打小,不喜欢诸葛亮。为什么?!说不清楚!
后来长大了,还是说不清楚。
直到现在,某日突然顿悟——我就是想都没有想清楚,怎么可能说得清楚?!
小时候对诸葛亮,不知怎地就是那么的反感。直到后来,看到鲁迅先生说的所谓“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突然彻悟——原来如是。看《三国演义》,自从刘备得了诸葛亮,如鱼得水,甚是得意。然后,只见他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就是最后遇到了克星司马懿,也让司马懿胆战心惊。所以,诸葛亮不像人,但他不可能是神,因为神没有克星,那么,就只剩下妖了。
说“近妖”,并不是说诸葛亮是妖人,当时的妖人,无非就是像李靖似的牛鼻子老道,诸葛亮不是这种人。他是那种身躯伟岸、才华横溢的人,他有将帅之才,但绝非帝王之才。所以,对于深谙于帝王之术的刘备,他再如何都是个无知稚子。刘备对他礼遇,无非就像刘邦对韩信,要是他真的帮刘备打下了江山,刘备不见得不做刘邦。
可是,刘备死了。不过,也正因为刘备死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刘备根本不信任诸葛亮。他在白帝托孤之时,堂而皇之地说什么“取而代之”之类的话,无非是给诸葛亮下了一个咒,让你不忠心都不成。所以说,这帅才难敌帝王术就是这个道理,你高,他比你更高。
不过,诸葛亮这种装神弄鬼、先知先觉确实让人觉得浑身不自在。而且,他的小心谨慎简直让人觉得他像个女人,所以,什么把女人衣服送给司马懿这种手段,也实在是太下作了些。
当然,这些不见得是真的,但是,我们应该知道——空城计的真假有待考证,借东风那不是他借的,关于草船借箭那是人家孙权,至于火烧新野那是刘备放的火……诸如此类,那叫不胜枚举。而且,他也没有气死周瑜,还抢了周瑜的羽扇纶巾,的确让人觉得不舒服。
没错,被罗贯中美化后的诸葛亮的确是超凡脱俗,而且带着那个时代读书人的一切愿望,但是,那是虚构的,那是让人反感的。我们看诸葛亮,如果从《三国演义》的角度去看,看的无非是“演绎”,没有真正的历史价值。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所知道的诸葛亮,正是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所以,诸葛亮是谁,他们不知道。
那么,他们眼中的诸葛亮又是谁呢?!这个问题,我一直不懂,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个题目——《走下神坛的诸葛亮》。没错,他们眼中的诸葛亮,是神坛上的,他是被神化过的,这种神化,已经在人们的心中那样的根深蒂固、无法改变。他站在高高的神坛之上,可是,他本来就没有那种能力,所以,不论罗贯中在怎么美化,他也不会成为神。于是,诸葛亮便成了我们心中那个不伦不类、“近妖”的智者。
其实,这个神坛上,诸葛亮这个偶像根本就是一个理想。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实际上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理想。一方面是刘备对诸葛亮的态度是所有读书人都向往的,而且,诸葛亮的所作所为和地位,也是当时的读书人所求之不得的。
事实向我们证明了,诸葛亮所代表的是一种现象,这种现象所代表的,是一种已经没落的追求,这种追求与现实根本就是格格不入的。所以,诸葛亮是学不得的,因为这种追求早已经过时,成为一种记忆。记忆往往是美好却不可取的,所以沉沦记忆的人,就无法有新的追求。那些无比重申诸葛亮的人们,他们到底有什么进取呢?!
我不喜欢诸葛亮,原因很多,除了罗贯中的美化以外,还有他的三气周瑜。我在看《三国演义》之前,背诵的就是“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羽扇纶巾”。我喜欢周瑜,试想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美男子,穿着丝巾帛锦,手执鹅毛扇,站在乱军之前,意气风发,是何等的让人倾慕。可是,到了《三国演义》,周瑜便被丑化得不堪入目。可是,即使他气量狭小,我仍然喜欢周瑜,不知道为什么,而且,我一直坚信,周瑜是有才之人,文质彬彬,又怎会被诸葛亮这样的山野之人气死?!
不过,我们不能否认诸葛亮是一个优秀军事家,但他不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他比不上刘备,更比不上曹操。而且,他虽然有自知之明,但是,却没有知人之明。
在政治上,诸葛亮是一个喜欢打压异派的人。他不喜欢那些和他政见不同的人,比如说魏延,所以,他最后还把魏延杀了。可是,杀魏延,无非是杀了一个人才,因为魏延没有想要被判蜀国,只是和他走了不同的道路而已。魏延的死,表现出了诸葛亮至死都不会改变的固执。这么说来,他有一点像湖北人,不知道是不是。好像是啊!
而且,诸葛亮的自知之明在于他从一开始对于自己的价值的估计,那么,他的估计也是想当正确的。但是,关于人才,他就是比不上刘备,而且,他也没有刘备有人格魅力。
曾经,魏延会杀了主子,打开城门迎接刘备,刘备进没进去是另外一回事,但他的人格魅力是众所周知的。而诸葛亮呢?!他也有收服很多人,但是,他都用了一些计策,而不是凭着他的个人魅力。比如七擒孟获、比如天水得到姜维之类,都是如此。
所有人都不会忘记——错失街亭,泪斩马谡。这是诸葛亮留给人们的最大错误,可是,这个错误恰恰表现了诸葛亮的用人观。马谡这种人,熟读兵书,但是却只会纸上谈兵。当当参军,出出主意,可以。要是委以重任,那就没有意思了罢?!这个结果和当年的赵括有什么不同?!而且,诸葛亮是有被警告的,那可以追溯到著名的白帝托孤了。
诸葛亮的确受到了刘备的礼遇,但他不可能比的上刘备,而是被刘备给套住了。就像是炒股——诸葛亮看好了刘备这只股票,这是他的眼光好,他买入了,可是运气不好,到了该赚钱的时候,却不巧遇到公司倒闭,然后赔得血本无归。他的理想是达到了,可是,他的责任却没有尽到。其实,这种责任本来不属于他,但是刘备把这块巨石丢给了他,他还只能扛着。
很多人不喜欢诸葛亮是因为他事必躬亲,他们说,事必躬亲的领导不是好领导。这是对的,但是说诸葛亮就是不公平的。因为诸葛亮的事必躬亲恰恰是因为他的忠心——这是刘备逼他的,包括他的忠心,也是被刘备逼出来的。
所以,说诸葛亮愚忠也是不公平的,虽然他的确是愚忠。
说诸葛亮愚忠,那是由于以当时的环境,用“负隅顽抗”来形容西蜀那是再合适不过的了。“隅”者,墙角也,这意思再明确不过了。在当时的三分天下中,蜀国的力量自然是最弱小的,所以,诸葛亮知道,他要想保住这一“隅”,就一定要以攻为守。
愚忠的帽子扣在诸葛亮头上,这自然不公平,但其他的就没有什么疑问了罢?!这样的一个人,又怎么可能是个“前算五百年,后算五百年”的神人呢?!说他是“妖人”,那也是在某一方面的美化。
其实,诸葛亮和其他人一样是平凡的,他只是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中的其中一个。他到底是不是英雄,这个我们不知道,真实的历史怎样,还需要历史学家们给予一个公平的评价。可是,我们可以知道,罗贯中所写的,绝非诸葛亮,而是一个神坛上的泥偶。也就是说,很多人心中的诸葛亮,不是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