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炒股需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要成为高手 是让人指点重要还是靠自己的悟性重要
在股票市场里,炒股最忌讳的是“贪婪”同“心态不稳”。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或许在股票市场上有些道理虽然简单,但真正做到的人并不多的原因之一。再有的是在股票市场里操作得好,分析软件只是辅助工具,须要有好的心态 + 经验(技巧)+ 运气,有好的心态才能冷静地判断操作是否正确,避免出现追涨杀跌,买得好不如卖得准。只能用闲钱炒股,这样心态就不容易受到股市的涨跌打扰,才能保持较好的心态,冷静观察,踏准市场节奏。若将全部资金投入到股市中,甚至去融资炒股,那炒股就变成豪赌,就很难保持有好的心态,继而就会出现追涨杀跌的操作,而踏错节奏。股票的涨跌是很正常的,这是市场规律,涨多了会下跌调整,同样跌多了也会反弹上升。要努力做到不以涨而喜极、不以跌而悲伤,这是炒股的人最须要做到的。
2. 你见过的炒股高手都是什么样的性格
哈哈哈,我周围有2个炒股高手 ,资金从200万起家,亏到光,然后再起步,10多年后,只靠炒股现在都上亿了!!!但是,他们的性格特征基本都是一样的,就是,不与外界接触,不出外交往,不迎来送往,不喜欢电话打扰,交往的人仅仅是家中的几个人和一两个亲戚,不与别人谈股票,不分享炒股心得,几乎完全没有朋友,还有就是不知道钱多了怎么用,基本上没有业余爱好,不懂健身,不懂 美食 ,从不去 旅游 ,不知道生活中有什么美好,如果你和他多说了几句话,他会认为你是个烦人,和你断交,家中有这种人,基本上就是个赚钱机器,没有生活乐趣,更没有人生乐趣,这种人非常安全,不会惹事,不找小三,在外面会低声下气,不招惹是非,如果你不知道他是个有钱人,踢他2脚,他都不会理论你,但是,这种人非常有责任心,他认为自己就是家里的摇钱树,钱非常愿意给家里人花,最让他高兴的事情就是给家里人花钱,外面人想他的一分钱,难。你愿意做这种人吗?就是有钱了,只会挣钱,不会花。如果你不是这种人,想在股市上赚大大大钱,难难难!
我身边真正的炒股高手有两个:
一个是我师傅;
一个是几年前车友会上认识的车友;
我的师傅是30年前A股开市就进入市场的高手,在我心里他就是牛散,并且符合牛散的定义。那就是把股票投资当成了马拉松,并且在股市里获得了几千万的收益。
这就是我真实生活里认识的高手,他也是我朋友的父亲。
我的师傅什么性格呢?
1、快70多岁的人了,依然保持着乐观积极,上进和学习的心态;
2、非常具有耐心,知道股市里财不入急门,要慢慢变富的道理;
3、不从众,有自己的核心观点和逻辑,从来不人云亦云;
4、不相信消息,只相信常识;
5、极度自律,不仅表现在操作上,而且体现在生活上;
那我认识的那位车友高手是什么性格呢?
1、胆子大;
2、魄力;
3、异于常人的投资逻辑;
他的操作主要集中在博弈超跌反弹,并且还敢加入杠杆,就好比大家都不敢碰的垃圾股,涨了好几倍的个股,他都敢买。确实厉害!
不过,我和他接触的时间不到半年,虽然知道他赚了不少,但不知道现在如何了!
但对于我师傅来说,我认识他十几年了!
并且一直有联系。
可以肯定的是,长线价值投资的高手还是占比居多,更稳妥一些!
以前我也不信,脾气暴躁的人,竟然也能成为股票高手。
见过一个股票高手,股票市值小两千万,本金50万,股龄比我略长一些,也炒了十几年了,资金翻了40多倍。
他的年纪不小了,快50了,江苏南通人,到上海二十多年,已经安家,自己是做建材生意的。
我认识他的时候,是2015年初,他来参加公司举办的交流会,那时候他的股票市值就突破千万了。
认识这大哥也比较巧,他来交流会,没听到什么干货,就在那边嚷嚷。
他的意思是,券商搞什么活动,都是噱头,不就是把他们圈起来开会,推广券商的两融业务,还有卖一些所谓的资管计划。
后来,担心他的情绪影响比较多高,不太好,领导就让我把他单独请到小房间聊聊,就这样和这位大哥认识了。
和大哥聊了好久,才让这个大哥平复。
后来,就聊到了他的发家史。
他是02年入市炒股的,也是跟了一个所谓的高手,当时手上有钱,就投了50万,此后从来没有追加过资金。
刚开始,基本上就是跟着高手买什么消息票,别人说什么,就买什么,要么满仓买,要么半仓,买两只。
因为02-05年确实总体行情不太好,所以入市后,几乎一直在亏钱。
中途有押中过一个重组的股票,关了小半年放出来,赚了一倍多,算是回了回血。
05年底的时候,还是亏的就剩下20万不到了。
这之前的几年,他几乎很少操作,也不是很关心股市,属于纯投机者。
06-07年是他最辉煌的两年,20万炒成了500万,靠有色金属发的家。
他自己是做建材的,对于钢铁方面价格比较敏感,还有铜啊铝啊什么的,后来延伸一下,什么锌啊镍啊。
可以说06-07的有色行情,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他的策略和他的脾气性格有点像,买入两天不涨就换,涨了两天横盘再换,而且几乎都是满仓。
我都很难想象一个高频交易,也不是打板的投资者,靠有色金属的轮动,在06-07年赚了20多倍。
资金的效率得有多高,操作得多彪悍。
不过这些都是从他嘴巴里说出来,是不是真实情况也无从考证了。
他真的是个急性子,交易策略就是买入后如果不涨,第三天就卖出,理由是自己看走眼了,判断错误,及时止损。
当然,很经常会出现一卖就涨,踏空的情况,他就会破口大骂,以解心头之恨。
他买股票都是找刚开始启动的,或者开始放量突破的,还有在上升加速段的。
只买马上要涨的,买错了,下跌了,出现3%的跌幅就止损,如果是横盘超过两天也止损。
理由就是自己判断错误了,就止损,从来不幻想什么后续行情启动。
他自己认为,后面才涨起来的行情,那都是运气,和他的主观判断要涨,已经完全没有关系了,所以都是运气的钱。
他就是做隔日交易的,就是今天买,明天就得涨,最多给一天机会观察,放到第三天,还不涨就不耗时间了。
至于卖出,只要是滞涨了就卖出,同样的原则,滞涨的第二天收盘或者第三天就卖了。
他的这个理论,我简单的做过验证,有一定的道理,在牛市里还是比较好用,熊市里有时候好用,有时候不太好用。
他买股票,基本不考虑什么基本面,因为几乎都是短线,绝大部分个股的主升浪,周期长一点也就是几周而已。
一个脾气比较急躁,追涨不追板的中年男子,在最近的十年,用相对高频的交易,竟然让自己的账户市值不断上涨。
他和别人赚钱的时间点不太一样,基本上是大盘跌,他小亏,大盘涨,他小赚,大盘出现震荡行情,他赚的相对最多。
他也有佛系的一面,就是忙的时候不炒股。
这两年生意已经慢慢开始不做了,算半个全职股民,之前生意比较忙,一旦没时间他就不做,就休息。
在他眼里,行情天天有,不差那么几天,生意上赚钱也很重要。
而且资金量大了,风格也没有之前那么的激进了,也开始随大流,炒白马了,安全第一了。
当然,今年白马股被杀了一轮,也是让他年初赚的都给吐出来了,遭到他的骂骂咧咧,随后又回归他的题材股去了。
他这个人吧,其实也不是什么性子特别急躁的,或者说表面上是这样,内心还是比较沉稳的。
毕竟,生意人如果不沉稳,做生意都难。
他可能只是比较爽快,比较直言不讳,比较爱说真话,爱吐槽而已。
其实,我发现所有在股市里赚钱的人,并不是非得具备怎样特别的性格。
最重要的,是需要拥有一套自己特别的交易原则。
就好像短线、波段、长线,都有高手,冷血的、暴躁的、神神叨叨的也都能赚钱。
让他们能赚钱的,并不是性格,而是执行力和交易原则。
原则帮他们过滤掉了情绪,而情绪才是股票投资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虽说,我不太认可三天止损离场的方式,毕竟频繁止损的损失率也不小,对于选股的要求就很高。
但别人那一套确实赚到钱了,就是厉害,而且肯定在选股上有特殊的一套。
否则,一套所谓的短线交易原则,怎么可能赚那么多钱。
股市中,不仅要敬畏市场,还要敬畏强者,那些在股市中真正赚到钱的人,都是高手。
我简单总结了那些股市中长期赚到钱的人,都有的一些共同特质。
1、我行我素,坚持做自己。
股市中的失败,各式各样,但往往有很多的共通点,比如贪婪、恐惧、怀疑、犹豫,更重要的是不总结,不进步。
股市中的成功,虽说都克服了情绪,但方式方法却各不相同。
可以说,股票市场像是一个大染缸,所有人在股市中都会变色,而赚钱的那部分人,颜色越来越鲜明,亏钱的却不停的变换色彩。
股票中的坚持,并不是大家理解的傻傻的执着,而是坚持自己的理论,在实践中将它不停的完善,形成自己独特的操盘方式。
坚持自己的一套,不随波逐流,不会想一出是一出。
2、不断精进,生存力极强。
所有的交易原则,在最开始制定的时候,一定会存在漏洞的,这是必然。
如果有一种百分百赚钱的方式,可能就不是赚几十倍几百倍了,掌握这种交易方式的人,可能已经身价百亿千亿了。
所有的交易模式,都是需要不断的更新和精进的。
资金的体量不同,交易的方式也会不一样,小资金可以做短线,但资金量大了,就会被迫转做波段,或者说被迫从小市值个股转向中等偏大市值的股票。
还有一点,市场的风格其实是在不断变换的,除了业绩成长这条不变的本质以外,不同时代,对于不同类型股票的偏好也不同。
从主板到中小板,再到创业板科创板,从银行券商地产,钢铁有色,到互联网新能源高 科技 ,市场的变化太快了。
只有不断精进,才能更好的生存。
3、大隐于市,不张扬,很少分享。
实话实说,我认识的高手,大多都比较谦虚,不张扬,也很少分享。
他们偶尔会讲讲自己的操盘逻辑,但不会讲深层次的东西,也就是说,很少分享真正的干货。
当然了,可能他们已经分享很多精华,只是旁人悟不通,悟不透。
大隐于市,和脾气性格没什么必然联系,而是一种处世态度,可能在股市和人生中经历太多风浪,让他们都心存敬畏,不太张扬。
我自己很喜欢股票市场,原因是股市这个小世界,真的让人感觉到了不一样的人生。
其实,股票市场就是我们现实生活的另一个缩影,是真实世界的另一个折射。
所谓的情绪,也只是因为涨涨跌跌被放大了而已,毕竟赚了亏了都是真金白银。
我把股市当做一场不一样的修行,从不指望在这修罗场里变成高手,只是希望自己能够找到一套长期生存的法则。
我见过的股票高手基本上可以用怪癖来形容,都比较宅,我自己基本上也可以说是职业操盘手了,以前是开装修公司搞设计出身的,个性也比较随便,但是和那些高手真心走不到一块,不是说谁瞧不起谁的意思,是个性使然,可能也根他们炒股的经历有关系吧。
其实包括我,我发现我现在也不是特别爱和别人交流股票,为什么高手都不爱同别人交流股票呢?因为每个人对股票都有不同的看法和想法。如果大家不在一个层面,沟通起来就会显得很辛苦。而且对于高手来说,根本没有必要,与其和新手讲股票,还不 如自己安安静静地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一般跟人涛涛不绝讲股票的人。
通常他应该还不属于高手,因为他爱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的专业。而且应该还没有怎么赚到钱,如果在股市上能够持续盈利的,那就叫高手,一般能够持续复利的人,你想想,他的资金量会有多大。一般一个人的经济实力决定了他的 社会 层次。想想别人到达那么高得层次了,自然思想和思维得层次也不会低。很多事情也就看谈了,包括无效的交流。
我的一个同事是炒股老手,他的操作手法就是全仓一只股,死扛到底,跌了就一直买买买。我的印象中他炒股20多年就买了二只股,一个是浪潮信息,一个是潞安环能。浪潮信息刚开始买就套住了,然后发工资留下生活必需剩下的就买浪潮信息股票,坚持了好几年,在 科技 股大行情的时候卖了,大概是07年挣了30多万。后来重仓潞安环能,现在市值100多万,每年申购新股中签10个左右,收益10多万。虽然没有像游资收益几千上万倍,但比大多数股民强多了,算不算高手呢?所以股民朋友要找准自己的路子,一直坚持做下去,一定会成功的!
我不知道炒股高手是一个什么样性格的人,但我却知道,他一定是一个喜欢独处的人,他喜欢独来独往,对家人不计较花钱,但对外人几乎是一毛不拔,外面的人都知道他很有钱,炒股赚大钱,无数的人上门求教,也不乏很多人厚礼来送,在他看来都不屑一顾,他曾经说过,不是他冷漠,是因为人性的贪婪,他说,他曾经帮过以前的人,那些人并没有赚到钱,你可以教他怎么做,但却改变不了他自己的认知,同一只股票,几个人都同样的价格买进去,却在不同的价格卖出来了,有赔钱的,有赚一点的,也有翻倍的。
他说;几个月前,让那人买了某钢股份,等了2个多月,一个涨停就走了,赚了20%多,而他自己近2天才彻底清仓,利润翻了1.5倍,历时4个月。
他喜欢独处,没事不出门,也不打电话,8千多的手机,就为看股票方便,他没有 娱乐 ,打开电视除了新闻还是新闻,大多数时间都坐在电脑前,看新闻,看上去他并不太关心股票,但他绝对是一个炒股高手,一个月前我曾经问他,某子行该如何做,他看了一眼只说了一句,20线全砸进去等着就行了,我知道他是高手,就听了他的,账户的16.1万全买进去了,后来就都看到了,在12块的整数一单子全跑了。我告诉他我出来了,他只是微微一笑,等了很久,才说,以后不要做这种了,先抱着钱休息几天吧,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他也没说。后来就是这几天的大暴跌了。
他就是我的一个铁哥们,说了你都不信,10年里,他楞就没请过一次客,都是我们请客叫上他,他还爱答不理的,一副叫不叫,去不去都无所谓的样子,酒桌上不说话,就没有个热情的时候,坐在那里就像个摆设,我知道他酒量很大,曾经年少时1瓶不醉(60度)。
他是个高材生,拿过重点高中第一名,明明就是个清华胚子,却在高考前半年突然自己退学了,就是不读了,他给的理由是吃不起饭了,想去赚钱养家。就这样他又回到了农民。
他开始炒股是在2006年的事,他从一些新闻里嗅到了钱的味道,脑子好使是他的天性,2年里他用3万赚到了10万。那是他的全部家当了。从那时起,他就变成了职业股民。
2015年,他买了奔驰,买了2套130的楼房,还120万买了一套独栋别墅小院,从那以后,他似乎就消失在了朋友圈中。不去他家里,很难看到他本人。
现在他就住在那个独栋小院里,没事不出门,在家伺候老伴和2个孙子,外出的事都有老伴做了。我是他家常客,学炒股是我的目的,但他总是轻描淡写的没几句话。
不管别人怎么看,在我眼里他就是个炒股高手,我的评判标准就是他买房子买车,那些钱不是大风刮来的,除了炒股他没有任何收入来源。至于怎么做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
低调,沉稳,宅,死党二三,警惕性高,对个人信息隐藏很深,不愿意提股票,确喜欢被人承认赚钱!喝一点酒,很少吸烟,甚至两个身份,两个人格!对于股票,没什么好说的,因为不懂的说了也白说,懂的在一起,既然都懂,也不用说!
性格不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迄今为止我认识两个通过股票实现财务相对自由的(这里不要杠,我们内地城市,实现财务自由比一二线城市相对条件低一点),一个性格大大咧咧,喜欢出风头,有时候有点咋咋呼呼,还喜欢在股票群里炫耀。但是对技术研究近乎痴迷,除了和朋友们一起喝酒,没有其他 娱乐 爱好,所以,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研究技术。最终通过燃气改革抓住一支龙头股,资金迈了一个大的台阶。
另外一个,有些胆小怕事,比如,之前打工老板少算了一些工资,别人都去讨要,他始终一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最后在别人的怂恿下才要回了属于自己的工资。在平时生活中也是,尽量选择吃点亏少点麻烦的态度。但是,作息近乎机械化,晚上八九点准时睡觉,早上6.7点准时起床。从来不愿和别人分享或者讨论股票技术,所以,并不知道他到底水平几何?但是,确实通过15年牛市加了杠杆赚了数千万资金,又在本市房价要涨没涨的时候置办了十几套房产,年纪轻轻衣食无忧。
所以,通过这两个朋友的股票财务自由之路,我认为,性格其实并不是成功的唯一条件,但是,也是必不可少的,就是对一件事物近乎痴迷,大家可以通过我的介绍说一下自己认为的可取之处!
很多散户朋友可能认为炒股高手都是一个性格,沉着、冷静、理性、机智,有铁的纪律,更有钢的执行。但,就笔者见到的一些炒股高手来说,各式各样,虽然不乏理性、冷静的,但也有很多暴脾气、激动的。
原来在机构的时候,见到的职业投资者比较多,当然,也各色各样。其中,有几位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大概在2010年的时候,我们习惯性的叫他“黑哥”,因为他经常一身黑衣服,肤色虽然被黑色衣服衬托出来,但还是让人感觉他黝黑的皮肤。
在股市,黑哥称得上高手中的高手,虽说没有完全逃过2008年的大熊市,但在2005-2007年间、2009年的时候是赚得盆满钵满,2008年时逃的位置不是很好,但利润也是丰厚。按道理来说,牛市赚到了钱,熊市还能逃出来,在股市中实打实的赚到钱的人,称得上高手,也给人一种冷静、理性的感觉。
但实际上,黑哥的脾气很火爆,动不动就说脏话,特别是在卖出的时候,感觉他整个人都“疯掉”一样,喜欢自言自语。投资,一贯的风格就是我行我素,没有很强的章法,走的也是偏投机的野路子。
还有一位比较理性,是2013年时认识的,之前的战绩倒是不清楚,但之后的战绩却十分的不错,2014-2015年赚了不少的钱,在2015年时虽说没能逃顶,但在2016年之后转变投资风格,又是赚得盆满钵满。要说性格的话,给人一种十分理性、冷静的感觉,甚至投资的时候,所有的细节都会计量在内,只有面面俱到了,自己才会下手投资。
炒股高手,没有固定的性格,个人认为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你对股市的看法与认知,还有执行与否。
3. 真正的炒股高手都是怎样的人
在股市中的高手大多都是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才立于不败之地。分辨一个人是否是高手,关键在于看他是否每年都能连续盈利,而不是看他在一年里面盈利有多高。这些人,我们总结了他们很多特点:
1、交际面比较狭窄,话少。不愿意结交太多的朋友。因为每天大量的时间都用在研究公司基本面和复盘上了。
2、生活比较朴素。
3、超级勤奋。每天看盘、复盘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勤奋远超一般人想象。几十年如一日,每天钻研股票十几个小时,单这一条,已经甩开普通散户几千条街了。
4、对交易的绝对热爱
5、盈利,稳定盈利,不断盈利。
目前牛股宝手机炒股里有不少的高手,他们都是经过多次选择赛精选出来的高手,年平均收益率都是相当高的,可以值得追踪学习。
4. 为什么有些人在炒股上面可以赚很多钱
炒股风险与收益
炒股能够发财吗?
炒股有可能赚取高额的利润,但同时也存在风险。成功的投资需要充仔脊盯分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以及对市场的深入了解和分析能力。
股市价格的波动性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炒股也存在损失的风险。投资者可能会遇到市场崩盘、公司业绩下滑、政策变化等不可预测的因素,导致投资亏损甚至破产。
因此,炒股能否发财并不是一定的。要成功炒股,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并且需要理性分析和冷静应对市场风险,同时也需要耐心、毅力和长期的投资眼光。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投资者之一,也是美国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创始人和董事长。他在炒股方面表现出色,通过长期的投资战略取得了巨额财富。他的成功源于他对公司的深入研究,选择具有持续增长潜力的公司,以及不断坚持长期投资的战略。例如,他在 1965 年购买了华盛顿邮报公司的股票,直到 2013 年才卖出,赚取了数十倍的利润。
而在2008 年全球金融危野侍机期间,许多投资者因为炒股亏损而破产或遭受重创。例如,美国银行经纪人贝纳德·马多夫(Bernard Madoff)曾经以“庞氏骗局”手段进行投资,最终导致 500 亿美元的损失,被判处 150 年监禁。他的投资策略骗取了许多人的信任,让他们将大量的资金投入他的基金,最终导致他们的巨额亏损和破产。
这些案例表明了炒股的风险和机遇,并且强调了深入了解市场、选择正确的投资策略、理性决策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念和。
5. 为什么大部分炒股的人都亏,每一个炒股高手都是亏出来的吗
这句话说对,也不对,主要是讲得太绝对!任何事物都不能一概而论的。比如有些高手跟对了老师,再加上自身天赋很高,直接越过“亏损”这个环节,晋级交易高手。
只有从普通交易者晋级炒股高手的人,才是亏出来的。可以把这句话改为:每一个从普通散户交易者晋级炒股高手都是亏出来的。
亏损并不能让每个交易者都成为高手。因为有的交易者亏了就亏了,除了心痛,没想过要去找办法。有些交易者想去寻找扭亏的办法,但却找不到,自己也不愿意去学习。这样,亏损就成为常态,总也无法转变。
对真正喜欢股票,把股票当成事业的人来说,亏损是一种推促交易突破的催化剂。这种类型的交易者会从亏损中查找原因,追根究底,剖析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亏损。从亏损中反思、感悟,再把感悟所得拿到实战中去试错,从而改进错误。
我最开始也是亏损,先是四处寻找交易秘籍,寄希望于别人。每当学到一种战法,我就会拿到实战中去检验,看是否可行。这样做,让我亏了不少钱。后来,我开始自己琢磨,复盘研究,寻找股价运行的规律。开始亏得多一些,后来随着感悟越深,经验越来越丰富,慢慢亏损也就少了。
不知道哪个高手曾说过,当你把交易中的错误都犯一遍,然后改错,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你就成功了!当你亏损一次,就要弄明白问题出在哪里,知道不能这样做,然后改正,不再犯同样的错。成为交易高手的普通散户交易者,几乎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最初会亏损,但亏损推动成长,最终稳定获利。
我以上表述了这么多文字,其实用八个字就可以概括:失败是成功的妈妈!亏损,说白了就是失败的交易。从失败的交易里领悟到成功的交易模式,也就是失败这个”妈妈“诞生了成功的方法。
6. 炒股成功的人到底有多可怕(炒股成功的真实案例)
之所以走上炒股这条路,是因为真的见过炒股成功赚到钱的人。
股票市场确实只有凤毛麟角的人赚到了钱,但那些赚到钱的人真的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任何行业其实都一样,只有塔尖上的人才真正赚到了钱,大部分人都是底层的基石,他们用时间来换钱,却没有办法让时间来为自己赚钱。
生命中遇到的第一位炒股“成功”的人,是一位很普通的阿姨。
那是07年,当时她已经算是财富自由了吧,股票账户近600万市值,还有一些其他的资金,内环内有一套房,郊区有套大别墅,自己还有一家服装店。
老公是个生意人,做点建材生意,收入也不错。
阿姨当年40多岁,和我妈妈年龄相仿,有个女儿和我岁数差不多,她自己的爱好就是炒炒股,他老公比她先开户,但后来不炒了,把钱都给她炒。
说起来,她们和我爸一样,都算是90年代的老股民了。
她持有的股票不多,持仓最重的是万科,当时股价12块,她有40万股,还有深发展10万股。
她说她就喜欢老股票,也只买老股票。
而这40万股万科,就是她之前陆陆续续买的,中间做做差价,后面又经历了分红送股和追加资金,拼拼凑凑买了40万股。
就光万科而言,07年后还有过两次股本转增,一次10送5,一次10送6,算上的话应该有96万股,近100万股了。
如果她还持有万科的话,现如今市值近2000万。
重点是,最近3年万科的分红都在10派10元以上,也就是每年的分红就高达100万元。
至于原来的深发展,现在的平安银行,相比07年也是涨了好几倍。
说到炒股的方法,她轻描淡写地告诉我,找到好的股票,耐心地去做高抛低吸。
在她眼里,好的股票分红要多,送股要多,因为有实力的公司才能分红,送股以后股票数量越来越多,还可以用分红的钱,买更多的股票,雪球会越滚越大。
遇到的第二个炒股“成功”的人,是我进入券商后的一个客户。
也是40多岁的年纪,没有正经工作,也是和朋友做点小生意,空了就喜欢炒股。
认识他的时候,股票账户资金110万,在当年也算是个大户了。
他说自己03年入市,本金前后加起来才8万,赚了十几倍。
那是2010年,对他说的话还是将信将疑的,11-14年行情不好,他确实也没赚到什么钱,但控制风险能力还不错,至少没怎么亏钱。
他的操作还挺奇怪的,一阵频繁,一阵就不交易了,他说自己忙起来不看盘也就不持股。
2014年牛市起航,他的账户短短半年多,一下子就暴涨到了600万市值。
牛市再怎么好赚钱,要翻个五六倍,其实也没有那么容易,这时候我才发现他还真是个高手。
15年下半年的熊市和16年的熔断,他也没亏太多钱,等到了2020年,他的股票账户就上千万市值了,真的挺厉害。
我常说的那句,下跌趋势不买股票,其实就是源自他的炒股心法。
他也算是个趋势投资者,但是只做短期的强趋势个股,不喜欢拖泥带水,杀伐果断。
我挺佩服他的,因为普通人很难做到他这样的,既能够守住寂寞,又懂得把握机会。
他的炒股理论,就是抓住有限的牛市,追到最强势的热点股票,尽可能做到利益最大化。
宏观是大前提,微观看资金,不要在意基本面,资金在哪儿就去哪儿。
遇到第三个炒股“成功”的人,原本是个行业研究员,最后提着50万入市投资,如今也有500多万资金了。
他是我以前的一个老同事,在券商做研究员,常见的一些券商研报就是他这个职位的人写的。
券商的研报,每次都是被广大散户一顿疯狂批评,让他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工作没什么价值。
于是,他自己扛着钱就下海炒股去了。
研究员出身,本质上就是喜欢买行业前景好的,基本面好的股票,行业景气度是第一位,优质企业是第二位。
抛弃传统行业,深耕新兴领域,尤其是新能源相关行业,让他从18年正式入市至今,3年多就赚了10倍。
那些你熟知的近几年新能源的龙头企业,几乎都在他的股票持仓里。
我想,如果他现在自己再写研报,再也不会没人看,再也不会被人骂了。
放弃年薪50万+的工作,自己做个炒股人,平时业余时间写写自己的研报,空了就享受一下生活,这可能是每一个研究员想要的生活。
只可惜,他的这种成功,可能普通人根本没法去复制,因为信息差和认知差。
他的炒股思路,或者说是投资理念,就是挖掘未来十年,新科技下的行业发展机会,踏踏实实地搞研究,找到好的赛道和好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