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市裡有莊家有錯嗎犯法嗎
證券法規定,惡意操縱股價是違法的,嚴重的要坐牢的。調查*ST金泰就是因為有這方面的原因。
『貳』 上世紀九十年代怎麼炒股
1991年的滬深股市還是比較封閉的市場,要買賣上交所股票就得去上海,要買賣深交所股票就得去深圳。1991年7月以前,上交所還沒有推出股票賬戶,當年委託買賣股票時,我在各家證券營業部從未開過資金賬戶,委託買入或賣出成交後,都是以現金交收。委託價格分市價和限價兩種,委託有效期分當日有效和5日有效。
當時,投資者在填寫買入委託單時,經常會選擇市價委託和5日有效的委託內容,因為這種委託交易方式既方便又省事,還可以提高成交概率。
這種委託交易方式極大地方便了我這個外地股民。我通常周末到上海,周一遞交買入委託單後就乘車回南京,一周後正好過去五個交易日,下周一再去上海看有無成交,然後再決定是否繼續委託買入。
經過幾次委託,我終於在9月30日購得一直看好的申華電工(申華控股),並堅持持有至1992年7月,收益率達800%。
當時買賣股票傭金為千分之五,記得年初在買賣成交後的第四個營業日才能辦理清算交割。為了節省在上海的滯留消費開支,我還特地臨時回南通老家小住,股票交割單還是由營業部工作人員手工計算制單並簽字蓋章的。
1991年7月11日,上交所推出股票賬戶,逐步取代原先的股票名卡。7月中旬,我去黃浦路15號(上海證券交易所舊址)開設了股票賬戶,賬號為A100018×××,成為1991年上海股票賬戶的首批開戶股民之一。
『叄』 我記得好像有一種說法,是九幾年炒股,賺錢的很多。。是不是有這么段歷史知道的說說
改革開放後,中國一共有三次大的發財機會,第一次是價格雙軌制,全民倒騰鋼材;第二次就是購買認購證全民炒股票;第三次就是全民炒房子了,當時許多千萬富翁的第一桶金大多來於此。
當時中國股市還是起步摸索階段相關制度也是十分的不健全,當時是T+0交易當日交易無漲跌停限制,無數的人拿著一捆一捆面值10元或5元的鈔票去買認購證,當時證券公司的櫃台人員都是先點齊了錢才問買什麼股票,等你說了股票的名字並提交一張填寫好的股票購買委託單據,櫃台才幫你去報單,就這點時間可能股價又漲了不少了,所以當時的人為了能買到股票不重新報單都把購買價格報的比當前價要高出一些,所以股價自然是嗖嗖的往上推了,股市真正的爆發是在小平同志南巡講話:「股市我們一定要搞,不好可以關嘛」以後,莊家的傳說也是那時開始的,有這句話莊家也更加明目張膽了,那股市真是漲瘋了,有些漲的猛的何止百倍呀,你可以去看看000008當年的億安科技當時首隻百元股歷史日線圖就知道當時有多瘋狂了,不過瘋狂也只局限在幾個證券試點城市像上海,北京,深圳等。畢竟當時信息閉塞,不是那幾個試點城市的估計連股票是什麼都不知道,我還記得當時有一部講上海人炒股票的電影劉青雲(演一個香港人來上海炒股票)和潘虹演的叫股瘋吧,有興趣可以去搜來看看來體會下當時上海是如何的瘋狂~~~~~
『肆』 十八十九世紀的時候人們怎麼炒股
那也用不著說到那麼遠。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之前我們也都是櫃台交易的。那時是一塊大白板上用馬克筆寫的。如
延中實業 賣出價 50.2 買入價49.8 之類。
等會50.2沒有了,工作人員會用塊抹布抹去,然後寫上50.4 。。。
那時每家營業部是不通氣的。價格會有所不同。有時得價比三家。
國外也是差不多。格里高利·派克演的《百萬英鎊》看過吧?不就是這樣一個人在黑板上飛快地寫著。交易員填寫了單子遞上去。
『伍』 90年代炒股人有哪幾位,金額達到多少
楊百萬,從一百萬炒到2000萬。章建平,百億左右。魏民,十多萬。
楊百萬100萬90年上海可以買10套房子,炒了近30年,炒成3套房子。章建平90年代5萬元起家,20年20萬倍,資金量百億左右,喜歡權重股主升浪重倉出擊。魏民是投資意識最強的上海人之一,90年代初他以2萬元起步投資股票,兩年後就賺了十多萬元。
『陸』 92年的時候一套股票認購證炒到最高多少錢
92年的認購證考到最高,已經炒到5000塊錢左右
『柒』 發現上海人貌似都很喜歡炒股票,有賺很多的嗎
投資股票就是在投資實體經濟,只不過中國95%的股市投資人是在做投機而不是投資,投機不看企業,只看大盤,看市場波動,而投資的本質是購買企業未來的成長/盈利價值,是一種支持實體企業發展的行為,所以,說「股票是最不靠譜的投資。不如去投資實體經濟」的人,先把投資和投機搞清楚,把股市搞清楚在出來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