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炒股經驗 > 我在美國炒股經歷

我在美國炒股經歷

發布時間:2025-02-05 18:01:20

① 從「閉眼都賺」到「閉眼不看」,炒美股的年輕人經歷了什麼

北京時間17日凌晨,美股又現一輪暴跌,道指下破三萬大關,納指重挫4%,標普500跌3.25%,距離周一美股重挫不過4天。

隨著標普500指數周一正式跌入「熊市」區域,美國媒體形容,股市給投資者帶來一線希望的「那個微光消失了」。

美股上一次進入「熊市」還是在2020年初,只持續了相對較短的6個月。有分析指,這次「熊市」會持續更長時間。

那麼,那些炒美股的中國投資者錢包還好嗎?他們的心態有何變化?中新經緯找了幾位年輕人聊了聊。

「面對大跌已經躺平」

「現在是賠得一塌糊塗。」90後Stephie是一名互聯網公司白領, 提及當前賬戶狀態,直呼「躺平了」。

雖然不是金融相關專業出身,但Stephie本身外語能力不錯,所在公司又做跨境 旅遊 零售服務,和品牌接觸比較多。靠著自己對時事經濟的了解,Stephie在2020年2月初加入炒美股的隊伍里。她的投資策略講究穩妥打法,大多數的閑置資金投向基金,再購買了一些定投產品,拿出一小部分進行股票等高風險投資,前後在美股市場投入了3萬元人民幣。

蔚來是Stephie入的第一隻股票,「我當時覺得價格合適,行業前景好,政策扶持力度也大,也是沖著創始人李斌去的,感覺他個人魅力很強。」後來又逐漸買入了Beyond meat、Bark Inc兩只美國本土股票和1隻標普500 ETF。

6月14日美股大跌後,Stephie看到自己的美股投資仍舊是虧損狀態,虧得最多的那隻人造肉概念股, 當初125美元/股買入,現在已跌到22.47美元/股,浮虧幅度約82.02%

但盡管已經跌去不少,被套牢的Stephie並不打算賣出,「只要沒賣就沒賠,目前也沒有急用,就准備放著等等長期的情況了。」

「其實下跌的時候正是補倉的好機會,對於長期持有的人很友好。」Stephie表示,自己當初買股票都是看好公司基本面打算長期持有,但目前「有心無力」,由於外匯交易限制,目前自己沒法再低價買入。

在Stephie看來,現在是市場大環境不好,也沒想著近兩年靠股票掙多少錢,「所以市場漲跌也沒太大關系,就長期放在那裡,說不定過個五年十年的拿出來一看,哇塞,賺回來好多!」

「轉戰港股後我的作息都正常了」

85後小美(化名)是一名 財經 媒體人,炒美股兩年,迄今已賠了將近20%。 她稱自己本來想去打新,但沒想到成了一顆韭菜。

2019年,港、美股打新火爆,炒A股5年多從來沒中過一隻新股的小美動心了。「聽說不僅中簽率高,運氣好的話,漲幅比A股還高。」於是,小美在朋友推薦下,開通港美股賬號,先投了5萬元人民幣試水,選擇了一些國內赴美上市的「熟面孔」。

得償所願,小美中簽了。雖然只有5股,但她回憶當時,「 非常興奮,不顧中美時差,一直守到0點之後開始上市交易,果然大漲 。隨後幾個月一波賣出買入操作,眼看著股價從20美元漲到80美元。」

不過,猜中故事開頭的小美沒有猜中故事結尾。在嘗到甜頭後,她又陸續投入了幾萬元,但打新的收益並不理想,小美沒有遵守最初給自己制定的「只打新、不炒股」的紀律,轉而炒起了美股。

那時真是閉眼買都漲,我也找到了久違的牛市感覺。隨著購買的股票價格一路走高,我的收益一度翻倍 。」但隨著美元進入加息周期以及行業調整等因素,小美持有的股票一路下跌,曾經重倉的一隻工業大麻概念股始終沒有出現期待的反彈。「我看著它從高點67美元/股跌到29美元/股,然後出手,以為買在低點,沒想到『跌跌不休』,如今市場大跌後已經到了3美元/股,如果不是前期有賺,僅這只股票就讓我賠穿。」

小美表示,看著自己的持倉收益從翻倍到賠20%,中間還要承擔匯率、手續費等各種風險,最近她已換到了港股,「美股市場起伏大,騰訊目前價位合適」。

「之前牛市的時候,每天都要盯盤,打新中簽了也要盯到後半夜,心情也是隨著股市漲跌波動。」小美稱, 換了騰訊之後基本再沒看過美股賬戶,作息也比原來正常多了

「早已在3月選擇清倉」

林風(化名)是一名年輕的 科技 股投資人,雖然只有29歲,但深耕A股、港股和美股已有七八年時間,其中僅美股持倉市值就在數百萬美元左右。 不過早在今年3月,他的美股賬戶就選擇了全數清倉。

「當時俄烏沖突已經開始,大宗商品的價格一直上升。受疫情影響,全球出口供應鏈危機懸而未決,而美國的通貨膨脹已經控制不住了。疊加多重因素,美國經濟大概率會走向衰退,即使這種最差的情況不會很快發生,但美聯儲必然會採用加息來控制商品價格。」談及原因,林風指出, 利息的錨定對於任何股票的定價都非常重要,這樣的情況對 科技 股投資人並不友好。

而在此之前,2020年4月美聯儲開啟「大放水」之後的一個階段,林風曾斬獲了最高的投資收益, 隨便一隻中概股可能至少都是兩三倍的漲幅,持有的特斯拉等幾只 科技 股漲幅高達10倍,「那個時候資產價格的上漲速度前所未有」。

作為一個投資人,林風對市場走勢有著自己的清晰判斷。他認為,6月14日美股大跌是受美國5月CPI漲幅超預期沖擊的正常反應,只能說未來離美國經濟走向衰退會越來越近,但並不意味著到了完全不適合購買和投資的程度。

「原來大家認為七八月份資產會反彈,但現在很可能是從第四季度開始反彈,只是看目前經濟衰退或者資產價格下降時期是否會比想像的更長一些。」林風提到, 深V走回是一個必然的過程,當到了一定的便宜程度,自己還是會再下手。

「炒股兩年炒出投資心得」

李筱晴(化名)是一名做運營的大廠員工,也是一名90後,2020年1月初覺得市場不錯,遂開始投資美股。從大學就開始炒股、搞副業的她平常就喜歡自學理財知識,研究宏觀經濟,並主動考取了證券從業資格證書。

剛進入美股,李筱晴先買了拼多多和理想 汽車 ,「看到大家都在熱議拼多多,我看了業務模式和財報覺得不錯就入了。然後因為新能源 汽車 板塊實在太火了,但我當時買不起特斯拉,就入了理想。」

後來,李筱晴又陸陸續續買入3隻中概股和6隻美國本土股票。談及自己的選股風格,她提到,都是按照資金量選個股,主要看企業的成長性,一般不會選高價股,後來入手特斯拉和蘋果完全是因為自己喜歡。

「2020年那會兒,感覺隨便買只中概股都是漲的,後來看板塊和基本面情況又買入了Sea、Unity、SHOP、Lululemon,賺得比較多的幾只個股都翻了倍。」 在這個過程中,李筱晴的本金從1萬美元左右最多加到3萬美元,賺得最多時持倉約有6萬美元 。2020年底,她拿出本金,只放下3萬美元的盈利在裡面「玩」,「但因為我的港股虧損比較多,其實美股賺的錢,基本都只是填補了港股和A股的虧損。」

2021年下半年之後,李筱晴逐漸賣掉中概股,到2022年基本上只買入了蘋果,還做空過B站和Sea。她表示,因為覺得比較耐跌,自年初就一直拿著蘋果,現在持倉倉位接近80%。

「目前美股賬戶虧損大概18%,但是我也不太擔心,畢竟都是之前的盈利,偶爾做做波段,高拋低吸。對於蘋果公司我心裡也設定了止損線,如果虧損達到了30%,我就會毫不猶豫地割肉,不玩了。」李筱晴稱, 炒股兩年,面對市場的沉沉浮浮,已經總結了自己的一套投資原則 :不要被市場牽著鼻子走,資金要控制好;要有自己的交易規則;不熟悉的公司和板塊不碰等。

② 我移民去了美國,怎麼在美國炒股

移民去了美國,炒股方式:
在美國炒股票與中國是差不多的,都是通過代理公司進行炒股。比如Scottrade公司,用戶可以花錢在這個公司注冊,然後通過這個公司去交易美國的納斯達克等股市的股票。

炒股就是從事股票的買賣活動。炒股的核心內容就是通過證券市場的買入與賣出之間的股價差額,獲取利潤。股價的漲跌根據市場行情的波動而變化,之所以股價的波動經常出現差異化特徵,源於資金的關注情況,他們之間的關系,好比水與船的關系。

③ 美國一大學生炒股1個月,賺了7億!他這種賺錢方式我們學得來嗎

美國一大學生炒股1個月,賺了7億,他這種賺錢方式我們一般人是學不來的。在社會我們都知道股票,這不單是靠的是炒股技巧和方法,還有天賦和運氣等不可控的因素。
這名美國大學生的炒股經歷一夜之間成為了億萬富翁,他的事由經過也是被各大媒體爭相報道,傳奇的背後其實我們更該看到普通人該如何的努力和生活。畢竟社會上大部分是普通人,賺錢的天賦和生存的方式不同。總之,美國大學生炒股一個月,獲利頗豐, 這種獨特的賺錢的方式我們學不來的。我們有我們的生存之道,有我們自己獨特方式。只要我們腳踏實地,積極面對生活,在生活上成為屬於自己的耀眼光芒。

④ 從股市裡我們能夠有哪些人生感悟

進入股市半年,隨著裡面的盈虧起起落落,我的心態也有了一些磨煉。我總結了一下這段時間,我炒股等到的一些炒股體驗。對於心境的提升有很好的作用,

我對於炒股的短期化視野過於盲目,特別是對於投機的操作,操作過於頻繁。過於相信那句話,終於的故事就是投機的天下。反而把自己擱在了裡面。

⑤ 美國股市是不是穩賺不賠的為什麼散戶不去美國炒股呢

美國股市並非大家想像中的這么美好,美股同樣也是遵從少數人賺錢,多數人虧錢,並非美股投資者就是穩賺不賠的,我們看到的只是美股的表面。

其實就像其他國家的股民看中國股市一樣,看到中國股市裡面的貴州茅台、格力電器、五糧液、萬科A等等幾十隻行業龍頭股。

在國外的股民投資者看到貴州茅台的漲幅,都以為中國股市股民投資者炒股都賺錢的,只要逢低長期持有貴州茅台都賺的盤滿缽滿的。

1、不知道怎麼開美國證券賬戶;

2、根本沒錢去美國炒股,他們是美元;

3、看不懂英文,怎麼去美國炒股;

4、A股都炒不好,還有必要炒美股嗎?

5、認為美股同樣賺不到錢,何必去碰釘子呢?

以上5點就是為什麼我國散戶不願意去美國炒股的真正原因。

總之股民投資者一定要認清事實,股市永遠是股市,成立股市的初衷是融資,股民投資者進來股市是為融資買單而已。

這是全球股市都一樣,股市為融資而成立的,A股和美股都一樣遵從定律,只要大家明白這個道理就真正體驗到美國股市並不是想像的這么美好。

⑥ 美國一20歲大學生靠著炒股賺了7.5億,他是如何做到的

美國一20歲大學生靠著炒股賺了7.5億,他是如何做到的?他之前就有過和叔叔聯合控股的經歷,經驗非常充足。其次大學就在基金公司實習4年,所以比較懂得關於這方面的研究和賺錢套路。最後他的家裡特別有錢,不管是叔叔還是其他親戚,都是大股東和高管,所以在錢財這方面不用擔心,有充足的金錢去炒股。

錢財比較充足,有金錢去炒股

這位大學生在靠著炒股賺了7.5億之後,我們發現他的家裡確實很有錢,而且不管是親戚還是叔叔,都是高管或股東這個身份,所以錢財來源比較豐富也非常充足,他有一定的金錢去炒股,即便是賠了也不用擔心,所以抱著這樣的一個心態就賺到了這么多錢。說到底還是有錢有能力有經驗,所以才能夠賺到這么多錢了。7.5億不是一個小數字,這真的是太厲害了。

⑦ 美國一大學生靠炒股,一個月內賺了1.1億美元,他的行為值得提倡嗎

在美國南加州大學有一位20歲數學和經濟學專家的男學生。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合理的拋售股票賺取了1.1億美元,而這件事情也在網上引起拿著一引起熱議,也讓不少年輕人非常的眼紅和羨慕,畢竟如果通過炒股賺到這么多錢,就能早一點實現財富自由,但我覺得這種行為並不值得提倡,因為從股市賺錢很難,需要認清一點的事,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那個賺錢的幸運兒。

這名美國大學生通過精準的低買高賣,最終從股市賺了很多錢,可我們知道股票會經常劇烈的波動。如果我們沒有買准時機,可能不是賺錢,而是虧得血本無歸,所以大家對自己一定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與其選擇炒股,還不如把錢存到銀行更加安全一些,很多人在遭遇到人生困境的時候都希望通過炒股或者買彩票賺取一大筆錢,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⑧ 關於中國人炒美國股票

1 可以的。美國法律沒說外國人不能到美國炒股,而實際上,外國人炒美股是很多的。中國法律沒有規定中國人不能到美國炒股,但也沒說可以。實際就是空白的,所以我們說的風險就是,國內缺少明確的法律保護我們的境外資本投資。2 你要炒的話,現在國內通行的途徑有兩個: 通過國內券商設在香港的子公司投資海外股市
國內很多規模大一點的或有銀行背景的券商,比如海通證券、招商證券等,都紛紛在香港設立子公司,然後這些券商的業務員就偷偷地在介紹國內的客戶在他們旗下的香港子公司開戶炒港股或美股,也些甚至順帶開戶炒倫敦金和外匯;雖然這些香港證券公司都有實力雄厚的內地母公司,也都有中文服務平台,但如果你想炒美股的話,我是不建議大家在這類券商開戶的,因為這類子公司和其他大多數香港券商一樣,其美股業務是外包給美國本土券商的,所以和美國本土券商比起來,傭金會貴一到兩倍甚至更多,同時你也並不能獲得什麼額外的保護(國內法律空白)。
通過美國本土的網路券商開戶炒美股
雖然美國經濟總量佔全球經濟的比重在不斷下降,但美股市場仍然是全球規模最大、影響力也最大的金融市場,其風吹草動都能波及全球其他股票市場;一些規模很大的券商和投資銀行都是來自美國的,比如美林證券、高盛等,但美國中小投資者當然不是通過這些大機構來投資股市,他們一般都是在一類被稱作折扣券商的網上證券公司開戶炒股,這些網上證券公司的傭金比起那些線下實體券商要低很多,一般每手5~10美金左右(在香港券商炒美股一般每手傭金會高達15~30美金),開戶手續也非常簡潔,而且從事網上證券經紀的公司都必須是SIPC(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公司)的成員,這樣廣大中小美股投資者的資金就獲得了應有的保護。

作為身處中國大陸的投資者,我們如果想炒美股,需要如何操作呢?最明智的選擇就是找一家提供中文客服的美國本土網上券商,這樣的話傭金會很低,語言、溝通方面也不會存在大問題,其提供的一些額外資訊服務也會更及時,畢竟他們本身就是位於美國境內的公司。

與我在美國炒股經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配資用鑫牛配資 瀏覽:69
新民航股票配資 瀏覽:636
自選股手機股票軟體 瀏覽:601
關於亞馬遜股票技術分析論文 瀏覽:362
卓信寶股票一配資靠譜 瀏覽:613
澳洲養房子一年費用 瀏覽:529
兩聚一高是指什麼 瀏覽:41
股票期貨技術分析書籍 瀏覽:518
黃祥利 瀏覽:684
松源股份股票 瀏覽:489
炒股絕招圖解 瀏覽:594
重組公司股票怎麼處理 瀏覽:159
股票基金用閑錢ba 瀏覽:754
炒股股息怎麼回事 瀏覽:919
思密達什麼意思 瀏覽:696
股票交易明細黑色字 瀏覽:113
期貨股票公司排名 瀏覽:508
在家專職炒股時價比編程 瀏覽:689
大屬節水股票行情 瀏覽:594
股票指標公式分析 瀏覽: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