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媽媽炒股,最近說有股災,股票賠了三分之一,特別難受,我們該等著還是賣出去
建議持有,或者換熱門的股票,比如國家強力推薦的,軍工股貌似快結束了,下次熱點可能會是一路一帶、國企改革、光伏
『貳』 如果我買的股票一直滿倉牛市賺了點利潤不調倉熊市來了,一直跌一直大跌會不會連本帶利賠個精光呢專家老
有漲早追,有跌早殺。一般講,任何個股的啟動,都會有個慣性上沖的潛力,當確認個股突破機會降臨後,必須果斷出擊,這個出擊的時機應該在早期,在剛開始爆發的初期,否則將很可能給莊家抬轎子。牛市感憂慮;因為一個三十五歲熊市
『叄』 曾被譽為梅艷芳接班人,後因炒股賠個精光,甄楚倩如今怎樣了
在文娛圈中,有很多明星紅極一時,本以為他們能夠大紅大紫終身,但是在他們紅極一時過後褪去光輝,或許是由於一步走錯,也或許由於某種緣由,而此蛻化,變成一個他人都不認識的路人,像張娜拉、於謙、柯震東、杜汶澤、王傳君等!那今天我們說的這位是在90年代就曾經知名的歌星。
曾經的甄楚倩是被譽為梅艷芳的接班人,到後來的大紅大紫,再到由於炒股賠光一切的資產,讓人不得不慨嘆,人生的大起大落。可能是由於她本人當初的選擇,也可能是由於命運的緣由,總之如今的他們母子,過著平凡人的生活,那就讓我們祝願他們後來的生活能不斷平安全安吧!
『肆』 炒股是件難事,看各種名人的炒股破產事跡
先說說2位其它領域大人物的炒股經歷
第一位 ,我們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 就是物理書上發現牛頓三大定律那個。
1720年,牛頓任英國皇家鑄幣廠廠長,他開始買入南海公司的股票,在資金翻了一倍時,他就急忙賣出。在他賣出後,南海公司的股票還在不停地上漲,不久股價就又翻了一番。
這時,按捺不住的牛頓開始加大資金,跑步進場,在他買入不到一個月,南海公司的股價就像山崩一樣,在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內就從800英鎊暴跌到了200英鎊。幾個月後,南海公司的股票成了一張廢紙,無人問津。
最終牛頓虧損了2萬英鎊,相當於他當鑄幣廠廠長十年的薪水
虧損後他說:「我能預測天體的運行,卻預測不了人類的瘋狂。」
我也是醉了。
第二位,英國首相丘吉爾,曾經當過英國的財政大臣。
在1937年年末,丘吉爾被美國股市復甦所蒙騙,將自己的所有積蓄都投入美國股市。
到了1938年3月,隨著紐約股市暴跌,丘吉爾不但賠了個精光,還欠了證券公司18000英鎊,在當時,這是一筆天文數字。
弄得丘吉爾想辭職,又想賣房賣地的地步。
好了,說了其它領域的2位大人物的炒股經歷。
現在說說金融領域的3位大師。
第一位,股神巴菲特的老師,也是價值投資的開創人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在1929年股市泡沫破滅後,在1931年抄底,結果破產。
1930年損失了20%以後,格雷厄姆以為股票市場沒事了,急於翻本的他又貸款抄底股市。
然後的事情,用格雷厄姆的話就是「所謂的底部一再被跌破,那次大危機的唯一特點是一個噩耗接著一個噩耗,糟的越來越糟」。
1932年,聯合賬戶跌掉了70%之多,格雷厄姆實質上已經破產了。
第二位,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費雪。
他預見了1929年的股市泡沫破滅,但他還是買入自認為是便宜的股票,結果幾天之中損失了幾百萬美元,一貧如洗。
第三位,投機天才利弗莫爾
利弗莫爾說,離開威廉森的公司之後,股市最佳的賺錢時光一去不復返,這讓我難以釋懷。
從1911年到1914年整整四年的時間,股市持續橫盤,人們無錢可賺。那幾年我一直虧,不是我不會做股票了,問題是,在這不幸的四年裡,根本沒有賺錢的機會。我卻還在不停地交易,總想賺一筆本錢,結果只是讓自已的債台越築越高。
這是利弗莫爾人生中的第二次破產。
總結上面,@Mini小巢評:
一、新手,對股票交易認識不深。
二、在震盪的市場中頻繁操作
三、死於抄底。
『伍』 兒子今年20,背著我在網上貸款了3萬炒股,他虧個精光無力還款。現在貸款平台找到了我讓我還賬,我怎麼
那就幫他還了,但前提幫他還的三萬是借給他的,日後通過自己的努力還給你,要跟他講清楚,否則他會覺得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