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炒股最牛的人都有哪些
炒股沒有最牛的人,只有相對厲害的人,在國內炒股相對厲害的有以下幾位:
楊百萬:
原名楊懷定,人稱「中國第一股民」。在1988年從事被市場忽略的國庫券買賣賺取其人生第一桶金而成名,隨後成為上海灘第一批證券投資大戶,股票市場上熾手可熱風雲人物,當時與其同時代的那批大戶們現在只剩下楊百萬一人還活躍於證券市場。
② 重溫「周期天王」周金濤:人生只有三次財富機會 2019年會出現一次
大家好,今天是元旦,2019年的第一天。
2018年總算過去了,這一年是財富縮水的一年,我們經歷了A股暴跌,P2P暴雷、股票質押、人民幣下跌、貿易摩擦等等讓投資者扎心的事情。
無論是普通小散的股票資產,大股東的赫赫身家,還是資本大佬們的勃勃野心,都在這一年,事如春夢了無痕。
但是,在一個人的眼裡,這一切卻是早已註定的「宿命和輪回」。他就是兩年前已經去世的原中信建投首席經濟學家周金濤。
周金濤當年有一句名言叫「人生發財靠康波」,意思是,每個人的財富積累,一定不要以為是你多有本事,財富積累完全來源於經濟周期運動的時間給你的機會。
這個時代,如果想賺點小錢,勤奮努力大概率能做到衣食無憂,但是想賺大錢走上人生巔峰,更多的還是得靠趨勢。
周金濤老師曾經在2007年因為成功預測了次貸危機,即所謂的康波衰退而聲名鵲起。而在2016年就已經預測到了2018年的熊市,市場預言逐漸得到印證,還有一些預言有待印證。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預言就是:
40歲以上的人,人生第一次機會在2008年,第二次機會在2019年,最後一次在2030年附近,能夠抓住一次你就能夠成為中產階級;
1985年之後出生、現在30歲以下的人,第一次人生機會只能在2019年出現。
2018年的全球股市
2018年,A股呈現階梯下跌走勢,上證指數累計下跌24.59%,深證成指下跌34.42%,均創下歷史第二大跌幅。
個股方面,2018年僅295隻個股股價實現上漲,佔比8.27%,倘若剔除2018年上市的新股,2018年實現上漲的個數數量將降至220隻,佔比為6.35%。
中小板指累計下跌37.75%位居首位,上證50指數累計下跌19.83%,跌幅相對較小。
2018年,A股總市值縮水了13.76萬億元,其中滬市減少6.67萬億元,深市減少7.09萬億元。
公募股票基金方面,2018年竟無一隻股基是正收掘槐判益。
就連追求絕對收益的私募基金,也難以擺脫「看天吃飯」的命運。苦熬的這一年,到現在來看看,今年損失非常慘重。
金斧子數據顯示,截至12月中旬,納入統計的288隻股票多空產品,其平均虧損達到11.01%;317隻組合基金的平均虧損為6.09%,500隻復合策略基金的平均虧損為6.05%,143隻宏觀策略基金的平均虧損為3.33%。
而據統計,全球股市在過去這一年間市值暴跌了將近12萬億美元。如此大的市值縮水幅度是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規模,也是歷史上的第二大記錄。如果從2018年1月的最高點計算,全球股市的市值損失更加驚人,達到20萬億美元。
美股方面,2018全年,標普累跌6.24%,道指累跌5.63%,納指累跌3.88%,均創2008年以來最大的年度百分比跌幅。
歐洲股市方面,歐洲STOXX 600指數全年累計下跌約13%,是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以明簡來表現最差的一年。歐元區股市則創下2011年以來最大年度跌幅。
法國CAC40指數全判改年累計下跌10.95%。英國富時100指數全年累計跌12.5%,為2008年以來最大年度跌幅。
2019年,可能是你最大的機會
眼下,踏入2019年第一天,我們來重溫當年周金濤最經典的演講。關於2019,「周期天王」周金濤生前的那個著名預言如下:
在原中信建投首席經濟學家周金濤看來,財富積累完全來源於經濟周期運動的時間給你的機會。投資者所能做的,就是把握周期運動的趨勢和拐點,順勢而為。2018-2019年是康波周期的黑色之年,60年當中的最差階段,2019年應該抓住機會,低點買進。
周金濤在2016年3月的演講「人生就是一場康波」,基金君整理了部分觀點,給大家在2019年的投資道路上一些參考。
1、60年的經濟周期:人生有三次財富機會
我們每個人的財富積累,一定不要以為是你多有本事,財富積累完全來源於經濟周期運動的時間給你的機會。
比如過去的十年,中國暴富的典型是煤老闆,肯定大家在心裡認為煤老闆肯定是不如我有本事。為什麼他成為煤老闆,原因就是在於天時給的機會。按照康德拉季耶夫理論來看這是大宗商品的牛市,就給煤老闆人生發財的機會。
一個人的一生中所能夠獲得的機會,理論上來講只有三次,如果每一個機會都沒抓到,你肯定一生的財富就沒有了。如果抓住其中一個機會,你就能夠至少是個中產階級。
我們人生的財富軌跡是有跡可循的。人生的財富軌跡就是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在世界經濟周期運動中最長的周期是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它一個循環是60年一次。大家知道60年就是一個人的自然壽命是60年,中國講60甲子,循環一次就是一個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它分為回升、繁榮、衰退、蕭條。
2、40歲以上的人,第二次機會在2019年
以我的長期研究來看的話,你的人生的機會基本上由康波的運動給予的。
十年前你在中信建投證券找了一份工作不是太重要,大家十年前在中信建投證券旁邊買一套房子真的很重要,因為中信建投在北京朝陽門,現在房子漲十倍,大家掙十年也掙不到。人生的財富不是靠工資,而是靠你對於資產價格的投資。
你對資產價格的投資是時間規律呢?一定是低點買進才有意義,這個時候買進房子這些沒有什麼意義。在一個人60歲的人生中,其中30年參與經濟生活,30年中康波給予你的財富機會只有三次,不以你的主觀意志為轉移。
40歲以上的人,人生第一次機會在2008年,如果那時候買股票、房子,你的人生是很成功的。2008年之前的上一次人生機會1999年,40歲的人抓住那次機會的人不多,所以2008年是第一次機會。
第二次機會在2019年,最後一次在30年附近,能夠抓住一次你就能夠成為中產階級,這就是人生發財靠康波的道理。
巴菲特沒什麼,為什麼能夠投資成功,原因就在於他出生在第五次康波周期的回升階段,所以他能成功,如果現在一樣不會成功,這個就是有宿命決定的。
為什麼那個年代的美國會出現比爾蓋茨,因為技術在那個年代展開的,現在中國出不了比爾蓋茨,你的人生機會由康波的運動決定的,有人覺得自己很牛,很大的本事,賺很大的錢,事實上每個人都是在命之中運行。這就是我研究完經濟周期以後我非常相信的一點,人的生命都是宿命的。
最簡單的就是1985年之後出生的人,現在30歲以下的人,註定你的人生機會第一次只能在2019年出現,35歲之前出現,所以現在25歲到30歲的人,未來的5年,只能依靠好好工作。因為買房什麼都不行,這是由你的人生的財富的命運所決定的,這個是沒有辦法的。
我的意思是說,我們在做人生財富規劃的時候,一定知道每個人都是在社會的大系統中運行,社會大系統給你時間機會,你就有時間機會。這個大系統沒給你機會,你在這方面再努力也是沒有用的。
去年(注2015年)我辭職後只做首席經濟學家,原因就是在於我覺得未來的四年,做事情的困難性比過去六年大。而且在蕭條即將來臨之前,一個社會必將出現分裂傾向,理論中可以看到的,所以政治上出現一些傾向也是正常的。
這種情況下,你的人生只有兩個選擇:一個選擇像我一樣當個虛職,每天忽悠忽悠,心情好出來忽悠,心情不好在家裡待著,這是一種選擇;另外一種選擇未來一定是英雄輩出的時代,你可以成為先德或者先烈,這是可以選擇的另外一個人生道路,在未來也是可以選擇的。
我覺得未來四年確實是社會將發生很大的變化的時候,特別對於1985年之後的生人,確實你的人生的最大機遇即將到來。這是我對未來的看法。
3、消滅中產階級財富的兩個方法
2015年之後,全球應該進入的康波的蕭條階段,在康波的蕭條來臨之前,會發生哪個現象?這個現象相信大家都已經看到了,我們覺得手中有很多流動性,大家這個流動性過去6年還通過炒股票賺到錢,大家2015年開始不賺錢。
怎麼辦?我需要為我手中的錢保值,所以,大家想了一個辦法就是買進一線城市核心區域的房地產。第二個辦法搞點新興產業,很多人投了很多新三板。從我的本心出發,這兩個辦法都是消滅中產階級財富的方法。
我自己投資的紀律是2014年之後第一不買房,現在是中國房地產周期反彈階段,就是只有一小撮漲,所以大家看到的一定是熊市中的反彈。怎麼辦?賣,不應該買,炒股票的人全都理解的一個最簡單的道理。所以現在應該是房地產的兌現階段。
第二個大家追逐的新興產業,因為我是研究長波理論的,我看的很清楚,實際上所謂的互聯網+,就是本次康波的技術創新,信息技術的最後成熟階段。
大家知道,信息技術爆發期在80年代,90年代在美國主導國的展開期。當技術從主導國傳導到中國,中國是本輪康波中的追趕人,傳導到中國擴散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那麼你們想這個技術還有什麼前途可言?
一個技術當它在追趕國的滲透到達了無孔不入的時候,一定到達了它生命周期的最後階段,這個技術後面就是一個成熟並衰落的趨勢。
所以,我跟朋友說,2016年和2017年是新三板的兌現階段,能不能兌現要看你的命運了,這個東西不是我能夠左右的。大家不要認為一定要兌現。
當大家看到這兩個現象的時候,意味著康波要進入蕭條期,你突然會發現,在經歷一次滯脹之後,2016年到2017年是一次滯脹,一次滯脹發現你手中持有的流動性差的資產可能就沒人要了。
在這個階段之後,將進入貨幣消滅機制,就是這些資產的價格將下跌,這個就是康波理論告訴我們的。
每一次的康波的蕭條都是一次滯脹展開,滯脹之後就是消滅通脹的階段。所以,未來可能大家突然會覺得,手中的流動性資產不夠或者沒有。這也是讓大家趕緊發債的原因,你可以有現金流用,甚至以現在低的價格買進資產。到2025年,都是第五次康波蕭條階段。
第四次康波的蕭條在一九七幾年,第三次是一九二幾年,就是美國的大蕭條,康波理論描述了一套世界經濟的長期的運轉。
4、2019年房價會是一個低點
房地產周期20年輪回一次,一個人當中可以碰到兩次房地產周期。為什麼呢?人的一生作為群體來講會兩次買房,第一次是結婚的時候,平均27歲,第二次是二次置業,改善性需求是42歲左右。一個人的消費高峰,最高峰出現在46歲的時候,46歲之後這個人的消費就往下走,你的消費逐漸由房子這些變成醫療養老。
房子一生中大致消費兩次,大概20年一次。房地產周期是20年輪回一次。中國本輪房地產周期1999年開啟,按照房地產周期規律分為三波,第一波2000到2007年,2009年之後又漲一波,2013年、2014年一波,三波上去,全國房地產周期的高點判斷是在2014年,這個是中國房地產周期的高點,後面價格下來。
但是,到2015年的時候大家突然發現,房子又好賣了,2016年一線城市核心區域房地產暴漲,但這不是房地產重新開始,而是波浪。三四線城市的房子能漲才是牛市,垃圾股不漲,一小撮股票漲不是牛市,這是房地產周期的波浪反彈。
所以,2017年上半年附近,中國的這次反彈會結束。如果你擁有一下城市的核心區域的房地產,並且不是自住房,我認為應該在未來的一年之內賣掉,這就是我對於大家的建議。
賣掉房子之後,你發現可以買到好多很便宜的資產,性價比已經發生變化,這就是房地產周期。不要以為房地產賣出去買不回來,這個世界上沒有隻漲不跌的東西。2019年房價會是一個低點,2017年、2018年房價是要回落的。一個房地產周期的循環就是這樣,20年的循環,15年上升,5年下降,美國也是一樣。
2007年美國房子開始跌,跌到2011年附近觸底反彈。大家到美國買房有點不一樣,我的研究主要就是全球大類資產配置,美國歐洲都研究,中國在世界的東半球,美國在西半球,東西半球的房地產周期起點差十點。
中國房地產的起點是2000年,美國是2010年,2010年之後美國出現房子的牛市,2017年是第一波的高點,如果到美國買房,也可以再等等,現在也是第一波高點。大家現在買也不會被套,因為上升期沒有結束。
作為廣義大眾來講,不管你的知識怎麼樣,你跟大媽沒有區別。意思是說,這種東西跟智商沒關系,這個就是你的人生的機遇就是看你能不能把握。
5、2019年出現最終低點
那個低點可能遠比大家想像的低
到了2017年中期,大家就可以知道我的判斷對與不對。我曾經在2007年的時候判斷2008年將發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衰退一次沖擊,就是大家看到的次貸危機。
2014年10月份,我發表報告認為,2015年二季度發生二次沖擊,二季度之後股市暴跌,人民幣貶值,這些都是有規律可尋的,資產價格的運動絕不屬於規律,這個都是大家可以看到的。
2017年中期,三季度之後,我們將看到中國和美國的資產價格全線回落,2019年出現最終低點。那個低點可能遠比大家想像的低。這就是現在可以告訴大家的康波理論。
一個康波的運動是技術創新推動的,本次康波1982年開始回升,大家知道1975年到1982年是上一次康波的蕭條階段。
如果了解世界經濟史應該知道,全球滯脹,美國英國做供給側改革。我看大家很興高采烈的談判供給側改革問題,供給側改革是全球進入蕭條的標志,似乎沒有必要興高采烈的,實際上真的談到供給側改革,一定要進入蕭條的。
繁華是1991年到1994年的美國信息技術泡沫,是康波繁榮的標志,當美國的泡沫破滅之後,後面經濟又增長了七八年。
所以,2008年之前是世界經濟的本次康波的黃金階段,從2004年到2015年應該是本次康波的衰退期,衰退期能看到的就是,雖然經濟增長不怎麼樣,但我們還能夠從資產價格中獲得很大的意義,這個大家能夠感受到。比如我們的股市、債市,2009年以來,大的角度來看都是上升趨勢,都是有利可圖的,這是康波中的衰退階段。
6、保值和流動性是未來五年最核心問題
未來五年是資產的下降期,這個時候大家盡量持有流動性好的資產,而不要持有流動性不好的資產。像高位的房子就是流動性不好的資產,還有一級市場的股權也是流動性不好的資產。
為什麼提新三板,因為流動性很差,想賣很難賣。在未來的投資,大家一定注意,賺錢不重要,第一目標是保值,第二是流動性。這兩個是未來五年大家在投資的時候我覺得一定要非常注意的一個,應該是一個最核心的問題。
這是用康德拉季耶夫理論進行人生規劃。60年運動中,會套著三個房地產周期,20年波動一次,一個房地產周期套著兩個固定資產投資周期,十年波動一次。一個固定資產投資周期套著三個庫存周期。
所以,你的人生就是一次康波,三次房地產周期,九次固定資產投資周期和十八次庫存周期,人的一生就是這樣的過程。
有很多人發表與我不同的觀點,周期要換面,有些人發這樣的觀點,實際上這些都是對我的觀點的反駁,沒關系,我們可以用未來的時間來看。
7、鍛煉身體,2019年再回來
對於未來想提醒大家的一點,2018年到2019年是康波周期的平淡之年,60年當中的最差階段,所以一定要控制2018、2019年的風險。在此之前做好充分的現金准備,現在可以發債,五年之後還有現金。
對於個人來講,今年明年賣掉投資性房地產和新三板股權,買進黃金,休假兩年,鍛煉身體,2019年回來,這就是未來給大家做的人生規劃。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原標題:新年第一天,重溫「周期天王」周金濤:人生只有三次財富機會,2019年會出現一次)
③ 十個人炒股九個人虧錢,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炒股
十人炒股九人虧,這是真理,因為股市並不是生產財富的地方,而財富重新分配的地方,那隻能允許少數人賺錢,而多數人出現虧損的結果啦。
不過,在短期你能否在股市中賺到錢,還要由當時的市場因素決定,如果是在大牛市,可能在短線內,十人炒股八人贏。而在熊市中,十人炒股可能是二人贏八人輸。
總之,十人炒股九人虧,這只是最終的結果,而不是每一次股市的操作都是這樣的成敗比例,有的時候,股民炒股也會賺不少錢,但是沒多少由於失誤,又把錢還了回去,就這樣交換輪替,最終的結果是多數人虧損,而且也浪費了自己的青春,每天把精力盯在股市上,真的很不值得。
④ 為什麼股市只有少數人掙錢
進入交易市場,應該都聽說過二八定律,二八定律又叫帕累托定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發現的一種奇怪的社會現象。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盡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定律。
首先,目光短淺是投資的大忌,市場中有80%的交易者只想著怎麼賺錢,僅有20%的交易者考慮到賠錢時的應變策略。但結果是只有那20%交易者能長期盈利,而80%交易者卻常常賠錢。
其次,時間的合理分配非常重要,市場中一些比較明智的交易者會花掉80%的時間去仔細的學習研究,不斷的積累經驗,分析交易走勢,用剩下20%的時間進行實際的操作;一些比較盲目的交易者則會用80%的時間進行實盤操作,缺乏冷靜理智的思考,那麼這些交易者剩下20%的時間只能默默後悔。
最後,交易的盈虧很大程度上與交易者手上掌握的信息有關系,在市場中20%已經獲得盈利的交易者手裡,擁有著市場上80%正確且有價值的信息,而剩餘的80%沒有盈利的交易者則由於多種原因只是草率地通過看到已經公布出來的20%媒體信息,而且還不一定是正確的信息。
總的來說「二八定律」告訴我們的是:「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裡,而大部分財富也掌握在少數人手裡」,所以人雲亦雲不一定是正確的,我們進入交易市場要成為的是20%的狼,而不是那80%的羊。
⑤ 巧用計然七策的炒股之道
計然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戰略家、思想家和經濟學家,計然並不是其真名實姓,而是取善於計算運籌的意思。據說他是老子的弟子,博學多才,無所不通,尤長計算。《史記;貨殖列傳》說范蠡曾拜計然為師。他教給范蠡《貴流通》、《尚平均》、《戒滯停》等七策,這大約是中國古代最早的商業理論。范蠡學習了計然七策後,只用了其中五策,便使越國強盛,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范蠡在感嘆之餘,認為計然七策既然用於治理國家有如此奇效,也應當可以用於成就自己的事業。於是,在滅吳後,范蠡攜西施一同離開越國,到齊國自稱鴟夷子皮,至陶邑(今山東陶縣)改名為朱公。他運用計然七策,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子孫繼承其家業和經營之道,遂至巨萬,所以後世都將陶朱公視為商人的祖師。
計然七策作為一種經營思想在證券市場中同樣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論其有餘不足,則知貴賤
這段話的意思是:怎樣才能知道哪些貨物會漲價和哪些會跌價呢?只要看這些貨物的數量多少,或者說要看哪些過剩和哪些不足就可以知道其價格漲跌的情況。這里的 有餘 就是 供過於求 , 不足 就是 供不應求 。供過於求則價格必落;反之,則價格必漲,這正是商品經濟條件下的物價規律。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傑出經濟學家計然,就已充分認識到這一規律的存在。在兩千年後的證券市場,這一規律仍在延續。
一方面,當市場容量較小,外圍資金充足時,由於股票 供不應求 ,因此,股價就會上漲;另一方面,當市場不斷擴容,而外圍資金不能保持同步放大時,股票相對於資金就 供過於求 ,股價就會回落。國外成熟股市經過多年擴容後,市場容量過於龐大,有些個股長年累月乏人問津,甚至有的要通過縮股的方式才能保持幾分錢的股價。這就是 有餘 和 不足 造成的貴賤之分。
此外,在一輪漲升行情中,往往只有少數主流熱點可以漲幅居前。即使是熱點板塊中的個股,在行情發展到一定階段後也會出現分化。這是因為在一輪行情中,市場主流資金往往會選擇某一熱點進行集中突破。所以,少數熱點類個股,相對於資金面是處於供不應求之中,因而股價會漲幅居前;而其餘大多數個股相對於資金面是供過於求的,因而漲幅落後。
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
計然的這一理論思想表明其能夠以辯證的思想去觀察物價漲落的奧秘。 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 理論的意思是說,漲價的貨物,漲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向其相反的方向發展,反之亦然。這種關於事物在發展過程中的 度 或 極限 的思想以及物極必反的觀點,是典型的辯證思維。
在股市中,即使是業績極為優良、最具有投資價值的個股,當它漲到一定程度時,也必然會滑落下來,近年來牛熊行情的轉換,以及大量優質藍籌股跟隨指數下跌的市場表現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充分體現出 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 的市場規律。
賤買貴賣,加速周轉
計然十分注重掌握市場變化的趨勢,強調根據需求變化確定價格,加速資金的周轉, 賤買貴賣,加速周轉 是其主體經營思想。意即在東西價格低廉時買進,在價格高昂時賣出,並且想辦法使資金像急流的水一樣快速周轉。
賤買貴賣,是投資者在證券市場中獲取利潤的根本途徑,而加快資金周轉速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一直是幾千年來的工商業經營的基礎之道。時至今日,資金周轉率仍是考核企業經營效率的一項重要指標。加速周轉也可以說是投資者在證券市場中爭取最大化利潤的有效方法。在股市的上漲行情中,投資者保持高效率的短線操作,常常能最大化地發揮資金利用效率,獲取極豐厚的利潤。但有的投資者操作手法過於保守,在資金不多的情況下,持有股票種類過多,常常因此延緩了資金周轉速度,降低了投資收益。
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
計然告訴治國者或商人,既要明白物以稀為貴和物極必反等規律,更要善於運用這些規律,大膽地作出決斷。即當貨物極貴之時,要能當機立斷,把貨物看成糞土一樣盡可能地拋出;反之,當貨物極賤的時候,要把貨物看成珠玉一樣盡可能地購進。
做到這點需要投資者有冷靜的頭腦和理性的思維,但是,相當多的投資者卻喜歡漲時看漲、跌時看跌。股指稍一大漲就以為是突破性行情,股指剛一暴跌,就以為是熊市又回來了。有很多股評人士也是如此,當股市上漲時,大多數股評都看多,而股市下跌時,大多數股評又紛紛看空。這種情況造成股市上漲到高位時,投資者總是盲目追漲,而股市跌到低位時,投資者卻恐慌性地割肉斬倉。
漲時看漲、跌時看跌是股民投資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投資者必須克服這種思維慣性,切實做到:在股價上漲到一定高度,獲利豐厚時,堅決將其賣出;當股價跌到一定深度時,要抵禦各種利空消息的干擾,堅決地逢低買入,並且要像對待珍寶一樣地愛惜手中的廉價籌碼。
旱則資舟,水則資車
這里的 資 ,是需要和購買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天氣乾旱,出現旱災時要購買船隻,當出現洪澇災害時要購買車輛。從表面上看,好像與現實需要是相反的,是不切實際的經營思想,其實並非如此。因為天旱之後,可能會出現洪澇,洪澇之後也可能出現旱災,都需要早做准備,以防不測,不要只看到眼前的旱災和水災,而要做好旱災之後有水災和水災之後有旱災的准備工作。投資者在證券市場中也必須充分兼顧到利和害的兩個方面。在有利的情況下要看到不利的方面,這樣才能解除可能發生的禍患;在不利的情況下要看到有利的方面,這樣才能把握即將到來的機會。
旱則資舟,水則資車 的思想還體現在把握適當時機,以低廉的價格買入別人暫時不需要的東西。在出現旱災時,可以用很便宜的價格買入別人不需要的船隻,等到出現水災時,再高價賣給需要船隻的人;在出現洪澇災害時購買車輛,也是同樣的道理。這種思想在股市中的具體運用原則就是: 牛市賺錢,熊市賺股。 在牛市中,人們看著日益高漲的股票,就爭搶著追漲,而不看重現金,明智的投資者可以將股票賣出,賺取別人的資金。當熊市時,由於股票逐波下跌,人們會非常看重現金,而急著想賣出股票,這時,明智的投資者可以逢低用現金賺取別人割肉的廉價股票。
⑥ 炒股應該注意什麼
新股民炒股16條注意事項
1.永遠不要相信經濟學家關於股市的預測。當然,如果他們的預測停留在純哲學或周易的范疇,還是可以認真看一看的,它可以為你提供一些茶餘飯後的談資。
2.永遠不要相信電視台的股評「老師們」。如果他們真能說對明天哪只股票漲停,還有必要從事股評這份「很有前途的職業」么?
3.如果你不知道每年的什麼時候發布年報、什麼時候召開股東大會決定分紅,唯一的辦法就是趕緊補課,因為那意味著行情。
4.如果你不知道權證與股票的具體區別,最明智的辦法就是在真的弄明白之前不要買入權證。除非你意志很堅強,或者你一向視金錢如糞土。
5.如果你的目標是收益10%,這很容易做到,如果你的目標是讓自己的股票價格翻一番,那你最好清醒一下:15年來,中國股市中打算翻一番的人,一般的結果都是賠得一塌糊塗;而真正翻了一番的人,在入市時並沒有奢望賺很多錢。
6.當你開始賺到錢時,當你出手越來越彪悍時,要及時意識到:你最危險的時候到了。這個時刻一般發生在新股民入市的第一個月,而你要記住的事實是:大部分新股民第一個月都是賺錢的,因此,你不要以為自己擁有特別的天賦。保持如履薄冰的心態吧,因為你的腳下確實只是薄冰。
7.股市存在一天,莊家就會存在一天。散戶和莊家的關系就像羚羊與獅子,雙方在對立統一中構成草原的生態。股市離開誰都會變味,你只要確保自己不是那隻跑得最慢的羚羊就足夠了。但千萬別因此而高興的太早,因為很可能,你確實就是那隻跑得最慢的。
8.永遠不要相信長線投資。這里是中國股市,沒有人知道三年以後會變成什麼樣,想想三年前就相信這句話了。除非你確認自己的神經中樞足夠粗壯,堅韌到能使你等到秋收的那一天,否則,適度節制你的慾望才是最重要的。因為你是新股民,不是巴菲特。
9.永遠不要同時關注超過30隻股票。1個新股民同時關注30隻股票的結局,和1個男人同時娶30個妻子的下場不會有任何區別。
10.無論這只股票的價格今天跌了多少,也永遠不要把你全部的錢一次投入。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明天股價是不是會繼續下跌。坐以待斃的感覺絕對是新股民最不幸的開端。
11.永遠保持你的賬戶上有40%的現金,那是你應付突如其來的暴跌時唯一的彈葯。沒有這些彈葯,暴跌時你只能站在天台上跳下去。
12.如果你不幸買入一隻股票後,它還在繼續下跌,那麼,當跌幅超過10%時,你要考慮的不是賣出,而是繼續買入,和絕大部分人往相反的方向跑。當然,這一條只在牛市有效,而未來的一年恰好屬於牛市。在股市裡反敗為勝不是傳說,但需要一點狡猾和對資金的合理調度,以及牛市大行情的支撐。
13.當你決心成為股民的那一刻,勇於承擔責任就是你的義務,虧了不要怪社會與政府,因為你賺錢的時候從來沒有想過感謝他們。
14.不要試圖去搶基金經理們的飯碗。你只需要踏踏實實地研究行業排名與每股收益,從中「發現」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這遠比「發掘」公司的投資價值更為實際——那是基金經理們的活兒。
15.不要去研究MSCD指標理論、波浪理論、三線開花理論等等。這些書要麼是美國人寫的,要麼就是已經虧損得退出股市的人寫的。如果你已經學會了,那永遠只把這些技術指標作為參考,而不是依據。K線圖與成交量圖,是你唯一的技術必修課。
16.如果你不知道什麼叫「股改」,趕緊去補課,因為這正是把你吸引入股市的原因。大股東送給你股票等於是給你送錢,因此,知道股改行情將在哪些股票上延伸,十分必要。
炒股需要注意的事項
雖然股市有風險要慎入,但人們一樣是趨之若騖。因為畢竟風險大,受益高嘛。90年代早期炒股的人都是成倍的賺,但隨著市場的完善,加上證監會的調控,股市的上升趨勢明顯變緩啦。從2001年6月24日股市狂漲100多點,到2003年股市從1700多點狂瀉到05年底的1100點,多少小股民牢牢套住,又有幾家證券公司面臨倒閉的。提醒人們看到高收益的同時,不得不注意到風險。畢竟我們是用自己的血汗錢在炒啊。
但是今年3月份以來中國的股市又漸漸復甦了,有人預測有將是新一輪牛市的開始,不過這幾個月漲勢確實不錯,尤其是金屬板塊的異軍突起。有興趣的話,不妨關注一下今年的走勢。家庭理財指導網( http://www.finance-family.com )為您整理歸納了以下注意事項:
1、確定投資比例。一般來說,投入股的應該是家中閑置不用,可多可少的錢,可以佔到存款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大部分的錢以存入銀行可購買債券為宜。這樣才不至於在萬一失誤時造成重大危機,以至在需要用錢時拿不出來。孤注一擲地將資金全部投入甚至借錢沙股是最危險的。就一般給來說,開始時以投入1到2萬元做起點為宜,萬一賠掉一部分也不會太心疼。等有了經驗後再逐漸增加投入。
2、不要急於買股票,首先要學習學習再學習! 觀望一段時間,感覺入門懂了再入市 ,設好止盈止損位,多學習一些炒股的基本知識,建議您到書店買一本新手炒股入門書籍看一下,掌握必要的基本理論,K線圖和基本均線系統還是要懂一點的。沒必須死鑽那麼多技術分析的方法,弄懂均線系統就差不多。當然真正的高手除外。
3、心態要平和。不要有一夜暴富的想法,股票也是市場,也得遵循市場規律。市場的收益總是趨於平均化的。如果輕易就能暴富,全世界所有人都會來炒股票了。要先做好虧一年以上的心理准備。
4、確立價值投資理念,選股堅決不碰問題股和虧損股。基本面好的股票,再差的市道也不會死得太慘。
5、是放棄鏟底思想,20周線不平的股票最好不碰。
6、重位不重價,選股看清股票的位置,迴避高位股票。所謂高位,簡單說,就是指現價比最低價漲了好幾倍了。
7、特別注意除權問題。這個問題雖然簡單,但大部分散戶都會吃這個虧。表面看股價是低位,但一復權,整個一頂部!
8、盡量集中投資。最好是做一隻股票。研究透它,達到就象熟悉自己的孩子一樣,想不賺錢都難。一隻股票都做不好,又怎能照顧好幾只股呢!養一個孩子,總是能養得好些。
9、持股不必過分糾纏於短線的漲漲跌跌,把握住個股的大趨勢就可以了。握住中長期趨勢向上的股票,收益遠大於風險。
10、下跌不攤平,上漲才補倉
11、減少操作次數,杜絕頻繁交易。做得越多,失誤的機會越多,特別是我國證券交易的成本是很高的。
12、定好止損位和止贏位。到位堅決執行。在股市裡幾乎所有人都遭受過套牢之苦。哪怕當時自己有一萬個理由支持去買某隻股票,但常常被市場中不是理由的理由使你美夢落空。處於市場的復雜環境下,一旦套住,大多數人採取守倉之策,雖然守住不動總有解套之日,但若一年兩年五年都解不了套,資金的快速流動和增值就都是一句空話。守倉是一策,但不是上策。股票炒作成敗往往系於取捨之間,學會舍棄有時要比學會技術分析重要,而更重要的是要善於化解心中之結。
13、放棄短線操作,短線做好是可以獲得高於平均水平的利益的,但業余散戶是很難准確把握並踏准節奏。短線操作的結果往往是虧損累累。
14、切忌四處打探消息,把道聽途說的傳言作為選股依據。最容易成為莊家出逃時的犧牲品。某一年上半年網路高科技股在大幅下跌之前傳言四起,結果誰相信誰就高位套牢。
15、多上網了解股票有關的文章,目前關於股票的論壇已經非常多了,而且有的已經形成了嚴格的組織結構,大家分工合作,結合不同時期大盤的不同走勢,統計分析不同的數據,為整個論壇人服務。互聯網還真是無私奉獻的大家庭。這里有發帖就有跟貼,有提問就有應答,長期混在這里的一群人多數是不能天天去交易所的上班一族,網路成了他們研究股市,買賣股票,結交股友的最佳途徑。
下面的口訣簡化了一些炒股時需要注意的事項,家庭理財指導網建議您好好體會一下。
股市:股市博弈在較量,獲取收益要對抗。觀形辨意心有數,一招一式不可慌。
學習:邊炒邊練邊學習,股市掙錢莫要急。心態理念勤修習,出手技巧在於奇。
心態:炒股玩的是心態,貪婪恐懼是大害。追漲殺跌要謹慎,心平氣和要自在。
自信:入市必需有主見,討教高手在明辨。半信半疑是糊塗,盲信盲從要賠錢。
消息:股市消息滿天飛,捕風捉影必倒霉。利多裡面有利空,利空未必把錢賠。
投機:短線投機多凶險,黃雀在後蟬在前。虧多掙少莫怨人,只因看的太膚淺。
多空:多中看空空看多,多空轉換量要活。人氣活躍多方盡,利空出盡多方活。
進貨:先看下跌後看漲,降低風險不可忘。要想知道陰極點,在於分辨相對量。
果斷:出就出,進就進,不必想的那麼多。本來無對亦無錯,何必猶豫難割捨。
形態:其形無常意不變,解盤之要在於觀。明意之要在於辯,進出自如在果斷。
見底:縮量勢態有陰極,極點就在創新低。人氣低迷盤好洗,搶到極點好運氣。
散戶:下跌看空漲進貨,獲利總想多多多。一不小心掉下來,賠錢也要割割割。
作空:作空要有壞消息,大勢低迷盤好洗。接二連三創新低,無量便是陰之極。
逃頂:新量新價有新高,縮量回調不必逃。一根巨量要警惕,有價無量必須跑。
行情:散戶絕望行情起,半信半疑把盤洗。待你看到希望時,一輪升勢將完畢。
拉升:拉拉洗洗別懷疑,只要認准價見底。進二退一很正常,後面還有狂漲期。
節奏:股票漲跌象波浪,不要進在浪頭上。一潮回落一潮起,把握節奏有進帳。
時間:短線在於搶時間,快速獲利敢為先。贏利實現不留戀,感覺不好落袋安。
指標:指標隨著量價變,量價才是指標源。不辨量價信指標,鄭人買履無功返。
觀局:當局者迷旁觀清,不可陷入迷局中。心神不定難把握,多看少動心自明。
倉位:滿倉操作是大忌,一意孤行不可取,無常變化要知止,進出自如在觀機。
時勢:趨勢運行有周期,周期始末在兩極。勢中有時時中勢,勢未逆轉時未止。
短線:短線操作要求高,沒有基礎莫亂炒。入市先從中線做,小錢操練學技巧。
熱點:熱點常常走極端,消息必然走在先。熱到極點要出局,跌到地量是進點。
莊家:你在明處庄在暗,只看錶面必遭算。空頭多頭是陷井,觀形辨意反著看。
投資人進行股票投資,首先必須開立帳戶。我是廣發證券上海營銷總部的工作人員,可以為您免費開滬市股東卡。開戶的過程包括兩個步驟:一是開立股票帳戶;二是開立資金帳戶。
一:開立股票帳戶 開立股票帳戶時投資者進入股市進行操作的先決條件,開立股票帳戶的注意事項如下:
(一).所需證件
(1)本人身份證;
(2)如開立法人股票帳戶,請同事出示具企業營業執照原件(或復印件)及法人授權書。
(二) 費用
1.申請表:2.00元/張
2.開戶費:上海股票帳戶:40元/戶(和業務聯系人一塊可以免費);深證股票帳戶:50元/戶。
(三)操作流程:
1.填寫申請表;(表格的內容很簡單,不明確的地方可以問我)
2.持有關證件,申請表及開戶手續費收據到開戶櫃台交櫃台承辦人;
3.承辦人核實,要求顧客設定初始交易密碼、資金存取密碼,列印《客戶開戶回單》(一式兩份)。同時,承辦人按開戶流水號為客戶開立資金帳戶號,並為客戶配發「證券交易卡」。
「乘牛勢(市)之風,圓理財之夢」,股票、基金、期貨、權證等多種理財產品任您選。
⑦ 到底炒股能不能當職業來對待,風險有多大
絕對可以,嚴格說,炒股和做其他生意的風險是一樣的,並不比其他生意大。
不過您肯定知道,從事任何職業肯定有個前提:必須經過一定的學習和實踐才能從事這個職業。炒股也是這樣的。炒股的學習和實踐需要花費最少5年左右的時間,一般來說要經過兩輪熊市才能正式把他當作職業。
說股票的風險比其他職業大,這種說法很可笑。假設您在很便宜的價格上買進一家好公司,這公司的每年凈資產收益達到15%;照最壞的情況打算:假設永遠沒有牛市,永遠是熊市,智商最低的傻子也能算出來,只要長期持有股票,肯定最少最少每年也能賺到15%啊!而且一點風險都沒有!投入幾十萬塊錢,每年賺的錢比上班的工資高的多了!如果有牛市的話,那賺的就更多了,甚至一夜暴富。去年夏天,寶鋼股份只有5塊多錢,而一年能賺7毛多。傻子也知道持有一年以上,即使永恆是熊市,價格肯定也要上漲7毛錢。所以我5塊多錢買了他,現在已經6.8元了,僅僅半年多就賺了1塊錢,簡直比放高利貸都爽。但是我始終搞不明白那些聰明人為什麼算不清這么簡單的帳!
但是股市和普通職業有點不一樣。一般的職業每個月都能得到收入,但是股市不行。假設投入100元,每年只賺15%,持有5年能凈賺100多元,但是,5年的時間里,很有可能前4年都是虧損的,僅靠最後1年就把100多元賺到手了。這就是俗話說的:平時不開張,開張吃5年。
有人說,如果有社會動亂有經濟危機,不就嚴重虧損了嗎?可是如果有社會動亂有經濟危機,您做什麼職業也賺不到錢啊!說股市風險大的人都是做短線一門心思想一夜暴富的人。這么做股票和賭博一樣,賭博當然風險大極了!!
所以,以炒股為職業關鍵就是要知道以下幾點:什麼是好股票?什麼價格是低估了?怎樣長期持有?何時買進?何時賣出?想搞明白這幾點確實要花費您好長好長的時間。如果悟性低的話,可能一輩子也搞不明白。做股票必須即要懂普通人的投機機理,也要懂企業投資,兩者都不能偏廢。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寬,除了財會、金融、營銷、管理、估值等專業知識外,還要懂歷史、政治、文學,甚至宗教、哲學也要懂,還要精通世態人情,有豐富的社會經驗,象家長里短、婆媳拌嘴、潛規則、潑婦罵街這些社會知識都要懂。所以說,炒股票真是一個考驗人綜合素質的職業。
隨便聊聊我的感受,別笑話我,只是一家之言,供您參考。
⑧ 經濟學家轉型投資巨虧近20%,炒股的風險到底有多大
炒股能夠獲得賺錢的概率只能夠達到20%,對於絕大部分的普通老百姓來說,千萬不要去炒股,即便是經濟學家轉型投資也會虧損20%左右的。
我相信很多人都已經關注到了,經濟學家專職做投資之後,已經出現了20%的虧損,這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任何知識淵博的人在市場當中都不可能會長期賺錢的。炒股的風險是非常高的,必須要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才能夠在股市當中賺到錢。
市場的行情其實是由所有的股民所決定的,而且也是由我們國家的實體經濟所決定的,實體經濟的發展決定了在未來是否會有更好的環境,所有人在短時間之內的情緒會決定在短時間之內會不會出現波動,經濟學家雖然擁有的知識,但是並不能夠很好的把控。
炒股對於絕大部分的普通老百姓來說都是不適合的,只有那些有著大量資金的人會拿出一些閑散的資金進行炒作,但絕不可能會拿出全部的資金進行炒作的,因為股票市場的收益和運氣是有非常大的關系的,即便是經濟學家也避免不了虧損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