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炒股經驗 > 於鳳至炒股經歷

於鳳至炒股經歷

發布時間:2025-02-24 12:38:57

① 張學良原配於鳳至有多美美麗驚艷卻成棄婦,後半生過的怎麼樣了啊

張學良原配於鳳至有多美?美麗驚艷卻成棄婦,後半生孤獨終老!

導語:自古以來,風流才子配俊俏佳人,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俊男美女之間的故事向來都是外人津津樂道的談資。民國時期,風流倜儻少帥張學良的艷事實在是聞名。且少帥與原配夫人於鳳至和一生摯愛趙四小姐三人之間的愛恨情仇,哪怕流傳至今都是可能仔細推敲的傳奇故事。不錯,今天小編就是要和大家講講張學良和於鳳至的故事。

原來,張學良想要離婚是為了趙四小姐,在生命的最後,張學良囑咐後人,將自己和趙小姐安葬在一起。張學良不是不喜歡於鳳至,只是舊時的一切讓他所不喜。而淑賢大方的於鳳至,帶著對婚姻的遺憾孤老終生,鬱郁而終了。

② 於鳳至怎樣在股票裡面賺到錢的

首先他做了很多的功課,了解了最近股票的漲幅,然後再投入一小部分的金額到股票,當有收益時慢慢往上加金額就可以,但是也要隨時關注實事,這樣可以最大的避免自己投資失敗。
有時候在股票市場偶爾賺點錢不難,只要你 運氣好就可以了。難的是「不斷」二字。 要想在股市不為賺錢,除了知識和經驗之外,就是必須忍耐,等待賺錢的時機。同時一定要注意保本,一旦你的本金沒有了,你就什麼都沒有了。無論你明天見到多麼好的股票, 手頭沒有本金,你只能幹看著。保本的辦法有兩個:一,快速止損;二,別一次下注太多。

③ 民國女作家因動盪無奈去美國經商要把房子留給丈夫,但其丈夫信仰他教最終未與她合葬。這個作家是誰

張學良常年在獄中,她沒有經濟來源,治病之後,差點身無分文。
於鳳至咬緊牙關,開始琢磨賺錢之道,她以學識和膽識,闖進華爾街,開始炒股、炒房。張學良是她信念和支撐的源泉,一開始她想賺些錢,回國和他在一起,後來,他出獄無期,她又想,我不能讓他出獄的時候身無分文,我得給他賺一分家產,讓他出獄後,就能生活無憂。
美國,重病之後,於鳳至想起父親當年對她說的話:我女兒經商,肯定是大商人!
她有經商頭腦。
股市如人生,不過大起大落間的把握,於鳳至很快積攢了一筆錢,成功奪得人生第一桶金,
就這樣,於鳳至帶著一種被逼無奈、同時也帶著一種自信闖進了股海。憑著當年東北大學文法科的教育基礎,憑著從富商父親於文斗那裡遺傳下來的經商基因,以及當年東北第一夫人的胸懷和膽識,她很快在股市裡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她用賺來的錢,買房子,然後出租,一點點,積累原始資金,並且很快就大富大貴,在美國買了兩處豪華別墅。一處是著名影星英格麗·褒曼生前住過的林泉別墅,另一處是伊麗莎白·泰勒的舊居,兩處別墅相鄰。
鬼門關闖過來了,日子好過了,卻又面臨另一巨大打擊:離婚。

她想用端莊大度優雅打敗對手,骨子裡,於鳳至是不屑於小情小愛的,她是心有萬千的女子。卻輸了,輸的徹底。
1960年,在宋美齡的介紹下,張學良信了基督教,基督教一夫一妻,不容三妻四妾這樣的事。
於鳳至把兩處別墅都按當年北京順城王府內家裡的居住式樣裝飾起來,她自己住一處,把另一處留給張學良,她對孫輩們說:我將所有的錢都用在買房子上,就是希望將來你們的祖父一旦有自由的時候,這別墅就可以作為他和趙綺霞兩人共度晚年的地方。這也是我給他的最好禮物了。此時的她,還在幻想著與丈夫重聚的那一天。
她還在幻想三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哪怕他心裡愛的是趙四小姐,能看見他,能跟他在一起,能為他做事,總歸是好的。
這一生,都是為他而來。
她並不是真的大度,將自己愛的男人拱手相讓,她只是在博弈,哪怕付出自己的一生,這份自重讓人心酸。她從一出發便是錯的,於是越走越遠,只能和終點遙遙相望。
張學良被軟禁的時候,於鳳至病癒留在美國,每日遊走救夫,甚至掀起了一場媒體大戰,她說:為救他我拼盡全力!
這一生,她愛他懂他幫他,無怨無悔。
1933年,張學良被迫放下東北軍權,遠離故土去歐洲,臨行感慨:此去不知何日歸,於鳳至寫詞安慰:青史無虛謊,黑白分明,笑對世人謗。
西安事變之後,張學良被羈押,於鳳至不離不棄,一直跟在身邊照顧他,直到身染重病;在美國,她顧得不是個人身體,而是他出獄後的生活,於是,拚命給他賺下一個偌大家業,方便他生活無虞;她從不忍傷害趙四,讓他傷心為難,只等他們自然離散,雖然這個願望最終落空;
她詩書禮儀,容貌品行,情意度量,都拔尖,還育有子女。
對於張學良來說,於鳳至就像是一顆鑽石,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光彩熠熠,千古賢妻,但,張學良愛的卻是美艷欲滴的紅寶石。

於鳳至有四個孩子,小兒子最早因病夭折。之後是二戰時期,她的第二個兒子在炮火中精神失常,後來在去找爸爸的路途中,死於台灣的精神病院。她最疼愛的大兒子,一次飆車中,不幸撞成了植物人,不久也離她而去了。
一個女人,五十年遠離祖國和家人丈夫,身邊只有孩子,孩子是她巨大的精神支持,然後,孩子們也一個個離去了,母親的心,女人的心,一寸寸蒼涼老去。晚年,她和女兒女婿生活在一起,更多的時候,是一個人,遠望夕陽,卻望不見離人的身影。
婚姻離散,身體重創,政治風雲,兒子夭亡,人間諸苦都嘗盡,平生只為一人心,然而這顆心,她等了一輩子,依然沒有等到。
張學良始終敬她,卻終究無愛。於鳳至很像寶釵,什麼都有,唯獨得不到心上人的愛,她太正太端莊,天下人都喜歡,卻少了些愛的趣味。所以,得到的敬重總比愛多。
愛情是任性的,不按常理出牌的。受教育太正統的女子,多無緣真情愛,總是得到敬重過多,錯愛一場,張學良到最後愛的都是趙四小姐。

趙四小姐一直陪伴張學良
於鳳至九十三歲在美國洛杉磯豪華別墅去世,死前,沒有見到張學良。人間少了一個寂寞的女子,陰間多了一顆孤獨的心。
臨行,於鳳至幻想未滅,遺言:死後所有的財產都留給張學良,盡管他們之間已經五十年未見,盡管,他們已經簽署了離婚協議。她給女兒女婿留下遺言要和張學良:雖不同生,但要死後同穴。女兒女婿遵從遺囑,在於鳳至墓旁又造了一處墓穴,等張學良百年之後陪伴她,長眠於此。
於鳳至死後,張學良攜趙四去她的墓前拜祭,聽她生前情意,撫碑長嘆:生平無憾事,唯負此一人。
多半生的等待,換來一句話。深眠地下的於鳳至,再也聽不到了。
後來,趙四去世後,葬在夏威夷東海岸著名的神殿之谷紀念陵園,2001年十月,張學良也埋葬於此。他始終愛趙四,無論有沒有名分,他承認她是他的妻子、愛人,他們才是真正的生不同日死同穴,他們才是傳奇。於鳳至留給世間的,不過一縷寂寞,和身旁一座空的,將永遠空下去的墓穴。
她一開始就走錯了路,幻想靠感動和諸多敬意得到他,所以越行越遠,背離初衷。
男人需要偉大需要大氣,但是,那是朋友情,在愛情上,他們只接受趙四這樣的女人,淋漓盡致,愛如生命,始終陪伴,近距離的撫慰。
於鳳至走的是高端路線,拼人品度量和格局,雖一生對張學良深情,但是得不到的深情,只能算是閑情。閑下來無處寄放的情,於鳳至的大度堅韌美德和感天動地的深情,都輸給趙四的小情小愛,而且這場博弈,她輸盡了人生。

④ 於鳳至50多年沒見張學良, 臨死前將遺產全部給他,為什麼

於鳳至50多年沒見張學良, 臨死前將遺產全部給他是因為張學良雖然與於鳳至離婚,但是於鳳至依然認為自己還是張學良的夫人,依然愛著張學良,想讓張學良日後過得好一點。

在她臨終的時候,她將自己的遺產全部給了張學良,只想想讓晚年的張學良過得好一點,即使自己走了,也放不下這個男人。並且她最後還留下8個字的遺言——“雖不同生,死要同穴”。張學良得知後痛哭流涕,可以說於鳳至是他最愧對的一個人。於鳳至90餘年的人生歷程,讓我們懂得了什麼叫生死相許、什麼叫忠貞不渝。

⑤ 1964年,於鳳至漂泊美國,收到張學良寄的離婚協議書:蔣介石無恥

奉系軍閥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財富、地位都不缺。加上他自身長相英俊瀟灑,被評為「民國四公子」之一,作風極盡風流。

但在他年近90歲之時,回顧此生卻道: 「生平無憾事,唯負此一人。」

張學良口中所負之人,是指他的原配夫人於鳳至。 兩人由父母指婚,兩地分居後又協議離婚,外界對其中原委有頗多猜測。但張學良如是道,他們都猜錯了……

於鳳至是吉林省懷德縣人,但是父親於文斗在雙遼縣鄭家屯開了一個糧棧,生意不錯,所以一家人就住在鄭家屯。

那個時候張作霖還不是奉天的督軍,只是一名剿匪的統領。

張作霖奉命到松遼及漠北一帶剿匪。他率兵進駐鄭家屯,因為於文斗家的糧棧後院地盤夠大,就把剿匪總部設在這了。

於文斗是生意人,對於土匪是十分痛恨。因此,對於張作霖的部隊,他十分歡迎。兩人就這樣結下了交情。

第二年開春,張作霖率部在漠北龍王廟與蒙匪決戰的時候,因為援兵遲遲不到,狀況十分危急。於文斗親自趕赴洮南,說服了和張作霖不對頭的後路巡防營統領吳俊升出兵,才救了張作霖一命。

於文斗的「雪中送炭」,剿匪回來的張作霖十分感動。兩人當即結拜,成為了拜把子的好兄弟。

有一天,於文斗請了個算命先生回來給女兒於鳳至算命。

對於自己這個干侄女,張作霖是見過的。知書達禮,人也長得標致,性子還溫柔。

他本來也沒在意這些小事,但是卻在經過門外的時候碰巧聽見了算命先生在那連說「不得了不得了。」

這下子張作霖來了興趣。他本身是十分迷信的,手底下還養著有名的算命先生。如今一聽屋裡算命先生的話,就想看看自己這干侄女是什麼好命格。

算命先生面色紅潤,看起來是真的激動,不似作偽。他說道:「貴千金命格了不得,可是鳳命啊……」

沒理會算命先生的嘮叨話,張作霖拿起紙上記的東西說:「我手下有位王先生,是奉天有名的神算,我讓他也過過目。」

結果王先生一看,也是鳳命。這下子張作霖大喜,心裡想道:「我自己帶兵打仗,指不定將來就謀個榮華富貴,自己兒子要是有個鳳命的老婆,那不是錦上添花?」

於是他就直接和於文斗說了想要結親的事宜。於文斗一開始還有所遲疑,怕女兒嫁到當官的家裡,日後受欺負。

張作霖胸口一拍,十分肯定地說道:你姑娘以後到我家,就是我閨女,我那小子敢欺負她我就先削了他。只要鳳至侄女嫁過來,我保證我那小子不娶二房!

張作霖都這么說了,再加上於文斗也見過小小年紀就眉清目秀的張學良,略一思索就同意了這門婚事。

於是在1916年的時候,16歲的張學良和19歲的於鳳至結婚了,開始了一場世紀之緣。

但是,於鳳至並沒有被這突如其來變得顯赫的家門給沖昏頭腦,依然是往日里溫柔婉約的模樣。

張學良從東北講武堂畢業後,就在東北軍里一路做到了軍長,並幫著父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每次張學良要統兵出征,於鳳至都會拿自己的積蓄購置物品,慰問軍營,還會幫著丈夫到後方醫院慰問傷病。

而在家裡面,她是長媳,對公公十分孝敬。家裡內外大小事情都處理得十分得體,就連張作霖的幾房姨太太對她也挑不出什麼毛病。

看著這樣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妻子,張學良心底漸漸接納了,不再是此前總因為覺得是父親的包辦婚姻就不服氣的態度。

因為妻子比自己大三歲,張學良在兩人說些私密話的時候,會稱她為大姐,而於鳳至也直接叫他的字「漢卿」。

對於於鳳至來說,張學良不僅是自己的丈夫,更多時候更像是自己弟弟,需要自己照顧的一個大小孩。

對於自己的婚姻,她曾說: 「夫妻之間就跟弓與箭一樣,夫如箭,妻如弓,如果弓壞了,剪就無法射出去了。」

她就這是這么做的,用自己的溫柔與婉約維系著良好的夫妻關系,成為張學良的賢內助。可能在當今一些人看來,如此的委曲求全是不對的。

司馬相如的《鳳求凰》唱道:「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凰。」雖然古人將鳳與凰做了區分,但是放在於鳳至身上,她找到了自己的「凰」,並願意終身為他堅守,為他付出。

於鳳至的付出,從她接納趙四小姐這樣一件事就可以看出來。

身為「民國四公子」,「四大美男」之一的張學良,年少輕狂,常常四處留情。但是他心中有分寸,一直記得家裡有一位「大姐」,每晚都會等著自己回家。

但是,一個叫趙一荻的年輕女孩卻是一下子走進了張學良的心裡。趙一荻是國民政府交通部次長趙慶華的女兒,因為在家裡排行老四,所以外界也稱她是趙四小姐。

她追求張學良這個有婦之夫,終日在他身邊打轉,引起了無數的花邊新聞。青春亮麗的趙四小姐充滿了激情,和溫柔知性的於鳳至帶給張學良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敏銳的於鳳至發現了不對勁,知道這一次張學良是真的上心了。她並沒有責怪丈夫,甚至並沒有公開去質問丈夫。雖然苦澀,但她還是選擇了忍受。

而知曉趙四小姐的行為後,她的父親趙慶華十分氣憤,公然登報宣稱與她斷絕了父女關系。無家可歸的趙四小姐找到了張學良。

張學良跟於鳳至說了趙四小姐如今的情況,並且趙四小姐說只願在張學良身邊當一名秘書,不敢有其他多餘的想法。

於鳳至輕嘆一聲,沒有做出任何過激的舉動。看著愁眉苦臉的兩人,於鳳至應允了。她還給趙四小姐買了一棟房子,讓財務人員給她發工資,似乎真把當成了自己丈夫的秘書。

但是,於鳳至心中的苦澀只有自己懂,將自己的丈夫分享給另一名女人。

九一八事變之後,東北淪陷,因為蔣介石的「不抵抗」策略,讓無數的父老鄉親們或是背井離鄉,或是被凌辱。

於鳳至沒有責怪張學良,只是默默陪伴著他。無論他去西安,還是出國,於鳳至都堅定跟隨。

1936年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爆發,蔣介石不得不同意聯手抗日。但是獲得自由的蔣介石隨後就立馬軟禁了張學良,並且以「侮辱領袖罪」給他判了刑。

那個時候,於鳳至恰好在英國跟著女兒陪讀,還沒來得及回國。聽見這個消息後,她大吃一驚,趕忙發電報給宋美齡、宋子文,請他們無比要保下張學良的命。

次年春,於鳳至急匆匆從國外趕回來,找到了宋美齡,說了要到奉化與張學良伴獄的請求。

宋美齡勸她道:「鳳至,你我都是女流之輩,縱然心中有男兒之志,可這伴獄的事,可不是好受的。再說你從國外回來為他到處奔走,總算盡了夫妻情份,一個女人能有什麼辦法?」

於鳳至不聽,一改向來溫柔婉約模樣,變得異常固執。她搖搖頭說道: 「您怎能理解我的心?我與漢卿是結發夫妻,多年來情深義重。鳳至自知伴獄坐牢是一種什麼滋味,可鳳至意在為他分憂,無論付出多麼大的代價,我也要去陪伴他,以盡我作妻子的一片心啊!」

宋美齡嘆了口氣,看著這位多年的密友,沒辦法只好由她去了。

於是從奉化溪口,到江西萍鄉,隨後又是安徽黃山、湖南郴州,後來一直到沅陵和貴州息烽,於鳳至都始終陪伴在張學良的身邊,度過了三年多的歲月。

在湘西沅水旁的鳳凰山監獄,想到此地,又想到此情此前,張學良無限動情,為於鳳至寫下了一首詩: 「卿名鳳至不一般,鳳至落到鳳凰山。深山古剎多梵語,別有天地非人間。」

伴獄生活並不輕松,常年富貴生活的於鳳至在三年多的牢獄生活中,吃盡了苦頭。而顛沛流離的生活,讓她不幸患上了乳腺癌。

張學良在獄中不停地交涉、抗議,最後還是宋美齡實在看不過去了,徵得蔣介石的同意後,才允許讓於鳳至到美國去治病。

離去的那天,張學良輕輕握住虛弱的於鳳至的手,深情地對她說: 「此行赴美就醫,無論將來病情是否好轉,都不要再回來了。」

於鳳至知道丈夫的意思,淚眼朦朧。蔣介石要是有一天下定決心要斬草除根,那麼在海外的他們,還能為張家保存血脈。

虛弱躺在床上的於鳳至似乎是預見到了什麼,突然著急地握緊了張學良的手,帶著充滿期待的語氣,小心翼翼地問他:「漢卿,你能到美國來嗎?」

張學良笑了笑,拂去她額頭上滑落的發絲。他不忍心騙她,用略帶苦澀又略帶灑脫的語氣回答道: 「只要蔣介石在世,我就絕對不會有出頭之日。但是同樣的,只要我還有一口氣,我就絕對不會「認罪」。」

頓了頓,他語氣充滿了堅定,說道:「如果將來有一天有人說我在國內向蔣「認罪」了,任何人、即使是親友舊故,乃至家人,凡是認為我是有罪的,這人就是敵人,甚至是特務,要永遠記住這一點!」

於鳳至看著仍然充滿英武氣質的丈夫,盯著他的眼睛,將他這句話記了一輩子。

這也是她為何後來會在丈夫發表《西安事變懺悔錄》後,不顧一切,在美國大發輿論攻勢,為自己丈夫張目的原因。

她永遠記得,丈夫說過,只要她還有一口氣,就絕對不會向蔣介石認罪!

就這樣,她坐上了前往美國的飛機, 而與丈夫此次的見面,就成為了她餘生中最後一次見面。

在美國,於鳳至要過的第一個難關,就是她的癌症。

對於當時的醫療條件來說,乳腺癌並不是那麼好治癒的。為了治病,她接受了手術,切除了左邊的乳房。

當她從麻葯的昏迷中醒來的時候,下意識地看了一下胸前,心中無名的心酸與悲憤洶涌而來。

淚流滿面的她自言自語: 「我成了一個殘疾人,還能昂首挺胸地面對這個世界嗎?還有勇氣面對漢卿的愛撫嗎?」

但是令她更絕望的是,醫生過來後,一臉沉重地告訴她:因為手術過晚,她的癌細胞已經擴散到身體其他地方了。

她還沒有從手術後的痛苦中走出來,又聽到這么一個消息,整個人都陷入一片死寂之中。

「我不——我不甘心——」長久的沉默後是突然地爆發,於鳳至突然歇斯底里地喊叫了起來。

「我要活下來,我要治好病,漢卿還在等著我……」她語無倫次,抓著醫生的手,淚如雨下。

此後,她經歷了像是地獄般的放療和化療,身體的每一寸骨頭似乎都被捏得咯吱作響,讓她每次治療結束後,都只能像爛泥一般癱倒在床上。

大劑量的葯片和葯物反應,讓她連喝水都會嘔吐。黃黃綠綠的嘔吐物留在地上,讓她痛苦萬分。

但最讓她難過的是,因為放療和化療,她原先一頭烏黑亮麗的長發卻一縷縷地不停掉落。手上一抓一把的頭發,讓她很多個夜晚不住地痛哭。但每當想起身在監獄中的丈夫,她就重新有了堅持下去的勇氣。

後來又經過三次手術,她大變模樣、形容憔悴,但最終撐了過來,連醫生都驚呼這是一個奇跡。雖然她此時枯槁得像老了十歲,但是她不在意,她活下來了,只要活下來,就有希望,就能再和漢卿相見!

她這頭鳳凰,在病魔的烈火灼燒下,終於浴火重生了!

從病魔的折磨中解脫出來的於鳳至,接下來要面對的是將來的生活。

幾個孩子已經從英國轉學到美國,並且定居下來了。

但是,於鳳至時刻會想起來在來美國前丈夫的話。為了這些孩子,她暫時不能回去。

在美國的生活也並不輕松,她沒有收入來源,還要負擔幾個孩子的學習和生活費用。為了治病,以前的積蓄也用得差不多了。

後來經過宋美齡的引薦,於鳳至認識了一個叫莉娜的美國人。莉娜是一家債券公司的經紀人,教會了於鳳至炒股。

而剛剛進入股市的於鳳至卻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天賦。這是她此前在國內安心做張學良的妻子時,沒有展現出來的才能。

買、拋、買、拋……在刺激的股市裡殺進殺出,給了於鳳至不一樣的快感。這是她以前為人妻的時候不曾經歷過的。

錢財在不斷變多,但是隨之而來的卻是對丈夫與日俱增的思念與空虛感。

很多時候,她都迷惑了,自己這般賺錢是為了什麼?但是不賺錢她又能做什麼呢?

在這樣的苦痛中,她用忙碌來麻痹自己,讓她自己覺得自己還是有用的,而不是面對沒囚禁的丈夫只能無力別離,勞燕分飛。

在國內,蔣介石發動內戰,接著兵敗敗退台灣,張學良也被他一同帶到了台灣囚禁起來,沒有放他一馬的意思。

這么多年的時間里,於鳳至和丈夫只能通過電話或者書信聯系。但是,這種聯系也受到限制。

隨著時間的流逝,兩人之間的聯系也越來越少,書信上的話語更多時候是互報安康。

一對夫妻,隔著數千里的距離,於鳳至說: 「每知他安康,我唯有痛哭。」 看似矛盾的話語,其實一點也不矛盾。痛苦的是距離,以及兩人之間越來越少的話語。

張學良在台灣,還有著趙四小姐為伴。在台灣的張學良也沒有被關押在監獄中,而是有著獨立的居所,只是日常生活被監視著。

在台灣的丈夫有人陪伴,在美國的自己卻日復一日承受著思念,於鳳至既欣慰又心酸。但她始終是他的妻子,他也是自己最不舍的丈夫。

台灣1964年傳出了一篇文章,說是張學良自己的寫的《西安事變懺悔錄》。

知道消息後,於鳳至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是假的,她覺得蔣介石太可恥了,這一定蔣介石編造的!她怒不可遏,在美國掀起了營救丈夫的輿論大戰。

她將自己這些年賺的錢都砸了進去。她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這么沖動,可能是她想起了當初離開的時候丈夫對她說的話,也可能是害怕蔣介石最終還是忍不住,要迫害丈夫……

無數紛亂的思緒在她腦海中涌動,讓她又焦慮又憤怒。

《洛杉磯太陽報》、《紐約時報》等大媒體都報道了相關文章,抨擊台灣方面顛倒是非。這場輿論大戰,讓台灣方面也是壓力大增。

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她在美國展現出來的能量,引起了蔣介石的忌憚和憤 怒 ! 在台灣,蔣介石脅迫張學良和於鳳至離婚,理由是:張學良要接受基督教洗禮,就必須遵守一夫一妻制。

於鳳至心碎至極,打了電話問丈夫詳情。張學良對她說: 「我們永遠是我們,這事由你決定怎麼應付,我還是每天唱《四郎探母》。」

聽著丈夫的話,她淚如雨下。「我們永遠是我們」,這樣一句話對她就是最大的安慰了。而《四郎探母》是抗日時期於鳳至伴獄的時候,他苦悶的時候唱的。裡面有台詞:「我好比籠中鳥,有翅難展……」於鳳至知道,張學良並非出於真心想要和自己離婚。

這樣想著,於鳳至慢慢釋然了。她哭中帶笑,在離婚協議書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後來,已經垂垂老矣的她在和別人談起這段經歷的時候,仍然動情地說道: 「漢卿的事情,我都是無條件支持的,只要對漢卿有好處,叫我死,我就死。」

就這樣,她犧牲了自己,犧牲了自己的婚姻,成全了另一個女人。而這一切,都是她為了保護自己深愛的丈夫。

後來,在比佛利山頂,於鳳至花大價錢買下了兩棟別墅。一處是著名影星英格麗·褒曼生前住過的別墅,一處是伊麗莎白·泰勒的舊居。

兩處別墅幾乎花光了她這些年賺的錢,但她不後悔。她還把別墅都按照當年北京順城王府內的裝飾布置起來。

她對兒孫們說: 「我買這兩棟別墅,就是希望將來你們祖父一旦有自由的時候,這里的別墅就可以作為他和趙四小姐安度晚年的地方,這也是我對他最好的禮物了。」

說這話時,她眼裡充滿著無限深情。為了深愛的丈夫,她放棄了許多,也堅守了很多。

1990年,這時候距離她到美國來已經過了50年。她不願意記起時間,因為每過一年,代表她與丈夫分離多了一年;1990年,代表她與丈夫已經分開了足足50年,50年沒有見過。

同年3月20日,93歲高齡的於鳳至瞪大著渾濁的眼睛,看著窗外天空遙遠處,最終戀戀不舍地閉上了眼睛。

她在看什麼?她在不舍什麼?

在場的所有兒孫們心知肚明,哭成一片。狐死必首丘,不知道在那個時候,於鳳至的靈魂會不會回到她深愛的丈夫身邊呢?

世上事情就是這么不圓滿,一直到1991年5月份,張學良才被允許到美國探親。

白發蒼蒼的老人來到了於鳳至一個人居住的小樓,看著書房內掛著的他從前容光煥發的軍裝照片,又看到了她那孤零零的墓碑,他終於還是老淚橫流,泣不成聲。

他拍打著墓地上愛神維納斯的雕像,嘴裡呢喃著誰也聽不清的話語。這個雕像是於鳳至的女兒為母親樹起來的,象徵著堅守了一輩子愛情的母親。她覺得這是母親一生的寫照。

於鳳至在臨終前有一個遺願,她准備了兩個相鄰的墓穴。中國人以右為尊, 她將右邊的墓穴留給了她的漢卿,她希望有這一日,在陽世隔絕了50年不相見的他們能夠死後永遠在一起。

但是後來,張學良和趙四小姐搬到了夏威夷居住。張學良在新世紀的第一年去世,趙四小姐於2006年去世,兩人合葬在了夏威夷東海岸的神殿之谷紀念陵園。

而在洛杉磯玫瑰軒墓地,那個至今還留著位置的空盪盪墓穴,終究還是未能等到一個深情的人等待了一輩子的人。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這其中無有值不值得,只有願不願意。

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罷了!

⑥ 於鳳至的股市搏殺

出院後的於鳳至暫時住在女兒張閭瑛家裡,在女兒、女婿的精心照料下,於鳳至的身體康復得很快。張閭瑛聘請了一位家庭教師為她補習英文。在治病期間,她的日常口語對話早已不成問題,經過家庭教師專業輔導,她很快掌握了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
身體漸漸地康復,於鳳至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她發現自己有太多的事情要做,而且最重要的就是掙錢。雖然依靠伊雅格的資助,她暫時渡過了難關,但長此下去必將是坐吃山空。丈夫獲釋遙遙無期、在美國生活需要錢、孩子上學需要錢、治病需要錢,於鳳至有生以來第一次感覺到錢對自己如此重要。
於鳳至在自己的回憶錄里講述了她第一次走進華爾街股票交易大廳的感覺。剛來美國時,熱心的莉娜曾經帶她去過華爾街股票交易大廳。莉娜告訴她,這是一個瘋狂的地方,有的人可以一夜之間成為百萬富翁,有的人可以一眨眼間成為窮光蛋。四處尋求生機時,於鳳至第一個就想到了這個股票大廳,別人能憑著炒股成為百萬富翁,我為什麼不能?至於能不能成為窮光蛋,她沒有想,她記起的只是父親當年說過的一句話:「我閨女要是做買賣,肯定是把好手」。
就這樣,於鳳至帶著一種被逼無奈、同時也帶著一種自信闖進了股海。憑著當年東北大學文法科的教育基礎,憑著從富商父親於文斗那裡遺傳下來的經商基因,以及當年東北第一夫人的胸懷和膽識,她很快在股市裡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在大起大落的股市裡縱橫捭闔、游刃有餘,順利地掘到她事業的第一桶金。
有人說,華爾街股市裡都是賭徒。但於鳳至具有賭徒的膽量,卻沒有賭徒的瘋狂。股市上每有盈餘,她便購買房產用於出租,慢慢地有了一些穩定的收入,她再也不用為錢而發愁了。

⑦ 於鳳至什麼時候去的美國

1940年,於鳳至因患了乳腺癌,便離開了張學良在湖南的幽禁地,前往美國求醫。
在乳腺癌治癒之後,於鳳至在經濟上也陷入了窘境,因為巨額的醫療費用和美國的高消費,已經掏空了她的錢包。於是,她便拿出為數不多的積蓄,前往英國倫敦找到了張學良昔日的私人顧問兼好友「伊雅格」。
在以前的熱播劇《少帥》中,就有伊雅格這個人物,當然了,一些人都以為這個伊雅格是個虛構的人物,但其實是真實存在的,他不僅是張學良的私人顧問,同時還是他的好朋友。
於鳳至找到伊雅格後,向他訴說了自己當前的窘境,伊雅格對她說:在1933年張學良去義大利考察軍事的時候,曾經親自到倫敦將一筆私人財產交給他暫時保管著。當時張學良還再三囑咐伊雅格說,將來幾個孩子要在英國念書,那時候如果他們的花費出了什麼問題的話,就可以動用這些錢了。
說完,伊雅格便將一張英國渣打銀行的支票交到了於鳳至手中。
在倫敦待了幾天後,於鳳至便返回到美國紐約,用這筆錢首先在長島買了一套房子。但此時於鳳至手裡的錢並未花完,相反還比較多。於鳳至心想:原來自己是沒有錢花,現在多出來的這些錢還不知道干什麼。而就在這個時候,於鳳至在美國的友人詹森的妻子莉娜建議她用這筆錢去炒股。
對於於鳳至這位出身東北第一大家族的貴婦來說,炒股從來都是和她不沾邊的事情,然而現在自己的境況和以前已經大不相同了,雖然現在自己手中有多餘的錢,但如果沒有進項的話,那麼遲早也會坐吃山空,所以必須要學一點謀生的技能才行。更何況,自己一個無依無靠的女人還帶著三個尚不能獨立生活的孩子,所以現在的於鳳至不得不面對嚴峻的生活現實。
於是在一番考慮之下,於鳳至還是決定和詹森的夫人莉娜一樣投身到炒股大軍中去了。
1955年春天,於鳳至開始了自己的炒股生涯,在紐約的幾年時間里就賺到了一筆可供一家人生活的財富。到了1961年的時候,於鳳至隨女兒女婿去到舊金山定居後,仍然沒有終止她越來越感興趣的炒股事業,現在的她已經是一名資深的股民了。甚至說她是當時華人中的「股神」也不為過!

⑧ 於鳳至臨終前對女兒說了哪八個字,讓張學良知道後十分慚愧

於鳳至臨終前對女兒說的八個字是:「替我…去看一眼…漢卿…」這個女人,在死神將至之時也不曾忘記過張學良。

張學良對於鳳至是絕對虧欠的,他思想新潮,想要戀愛自由,背叛了於鳳至,遇到了他所謂的一生摯愛,趙四小姐,並且和她墜入愛河,這對於鳳至這樣的一個熱愛家庭的女子來說,打擊是巨大的,但是她一直默默承受著,張學良心裡也很感激她的理解,但始終都對於鳳至萬分愧疚。

(8)於鳳至炒股經歷擴展閱讀:

於鳳至擔心有辱張家門庭,只給趙四小姐秘書的地位,沒有給她正式夫人的名義。心胸大度、溫柔賢惠的於鳳至還在少帥府東側建起一幢小樓,讓趙四小姐居住。兩人還以姐妹相稱,和睦相處。1929年趙四小姐為張學良生下了唯一的兒子。1964年,於鳳至主動與張學良解除婚約,成全了張學良與趙四小姐的愛情。

於鳳至到美國治病後一直呆在美國,終其一生,於鳳至都稱自己為「張夫人」。人家叫她於太太,她是會頑固地不做回應的。在她的內心深處,她堅定地認為自己是張學良的妻子,少帥夫人,臨死對女兒說的話也表露出對張學良的牽掛。1990年3月20日,93歲的於鳳至永遠閉上了雙眼。

與於鳳至炒股經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融資要求刂楊方配資平台 瀏覽:981
股票買完是不是就不用管了 瀏覽:276
000005銀行股票行情 瀏覽:536
海爾電器股票歷史交易行情 瀏覽:296
光迅科技股票行情 瀏覽:900
股票下跌對上市公司的影響嗎 瀏覽:82
股票代碼的公司 瀏覽:734
炒股基礎與實戰技巧 瀏覽:945
康美股票大宗交易 瀏覽:465
股票配資網品牌股牛網a 瀏覽:384
通達信股票軟體畫筆 瀏覽:857
董事會辦公室人員買股票 瀏覽:740
股票交易五大絕招 瀏覽:301
股票大宗交易集中競價 瀏覽:883
量化指標炒股軟體 瀏覽:425
新三板開戶相關規定 瀏覽:39
大眾點評開放平台 瀏覽:361
股票行情600890 瀏覽:329
金正證股份股票 瀏覽:393
上市公司回購股票可以注銷 瀏覽: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