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港股的銀行股估值這么低,為什麼沒有遭到外資的搶購
港股作為高度成熟開放的資本市場,吸引了來自全世界的投資者,其中超過半數以上的交易來自歐美市場投資者,中國內地投資者佔比僅有21.5%。
從投資者結構看,大陸市場投資者在港股市場參與程度並不高,佔比只有8.7%;歐美市場投資者總和則為22.8%;香港本地投資者佔比約為36%。
然而,因香港市場環境良好,上市規則便利,因而與投資者結構相對應的是,港股主要上市公司以中國內地市場為主。截止2017年末,中資股市值佔比超過港股總市值比例2/3,成交額高達76.1%。
由於投資者普遍具有本土偏好,會優先投資自身熟悉的市場港股市場投資者來源與上市公司的匹配,因而由於對當地市場參與程度有限,在估值中無法體現當地企業的知名度,品牌效應和關注度。
另外,受制於獲取有效信息的途徑有限,外地投資者對國內公司基本面研究缺乏足夠的認知和了解,因而致使對H股整體投資風格趨於保守,傾向於選擇低風險行業與個股,導致港股估值偏低。外地機構投資者主導股票市場
高估值往往與個人投資者聯系在一起,然而港股市場投資者主要為專業機構。從2016年現貨市場結構中,可以看到機構投資者交易佔比超過50%, 其中本地機構投資者佔比為20.1%,外地機構投資者佔比為 33.3%。若將交易所參與者本身的交易歸納與機構投資者,那麼港股市場真正的機構投資者比例高達77.2%,個人投資者比例僅為22.8%
與個人投資者相比,專業的機構投資者擁有資本和信息的雙重優勢,在投資種類和方式選擇上也更靈活,對股票估值也來得更為專業和成熟。
而且,港股市場上的機構投資者大部分是海外投資者,其追求安全性的全球化資本配置會對股票的估值更為謹慎。
② 為什麼中國銀行在港股和a股都可以都可以買得到
你想問的是為什麼有的股票港股和A股都有?
同一家公司,在香港和大陸上市,則會導致其股票既有港股,又有A股的情況,需要注意的是,在港股市場上和在A股市場上,它們之間的交易規則存在一定的不同:在A股市場上,該股實行T+1的交易方式,即當天買入的個股,在當天不能進行賣出操作,需要等到下一個交易日才能進行賣出操作,只能進行做多操作,有漲跌幅限制,而在港股市場上,該股實行T+0的交易方式,即當天買入的股票,投資者當天可以進行賣出操作,可以雙向交易,即投資者可以進行做多操作,也可以進行做空操作,無漲跌幅限制。
同時,投資者可以根據港股的走勢,來操作A股,即當該公司的股票在香港市場上走勢較好,則投資者可以選擇在A股市場上買入它,反之,則可以選擇賣出它,或者繼續空倉觀望。
③ 港股銀行股有哪些
問題一:在香港上市的銀行有哪些? 100分 在香港上市的內地銀定主要有以下幾家:
中國建設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 ,中國農業銀行,中國民生銀行,重慶農村商業銀行,等等
問題二:為什麼港股銀行股那麼高?內地滬深股市低? 因為香港人比較喜歡買藍籌股,銀行股就是他們的首選。但是我們內地人生銀行股漲幅太少了,賺得也少,沒什麼人買,所以他也漲不起來。
問題三:分紅最多的港股是哪些,最近幾年的統計 匯豐銀行
問題四:中國光大銀行港股的股票與光大銀行股票一樣嗎 中國光大銀行(06818)港股和光大銀行(601818)是同一家上市公司。上市地不同;交易幣種不同,市場價格不同。
問題五:郎咸平說國內四大行港股上市都引入了哪些戰略投資者 關於高盛從中國建設銀行賺了1300億人民幣的事,是這樣的:
2004年之前,四大國有銀行謀求A股上市,曾各自引入海外知名上市銀行作為戰略投資者,幫助其上市和股改。建設銀行引入的戰略投資者是美國銀行。當時,高盛的人在美國銀行戰略投資建行之前,作為戰略顧問先建議中國建設銀行把壞賬全部撇清,撇給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這樣有利於上市融資,獲得新生。其實,實質上是將壞賬剝離,有利於美國銀行投資一塊干凈的、高收益的資產。其結果相當於美國銀行用一塊錢買建行的一股股票,美國銀行投資了數十億股,當上了建設銀行的大股東,高盛作為建行上市的牽頭投行,推動了建行在2007年9月最終上市。後來,在2007年年底的時候,美國銀行曾公開發表聲明說,由於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自己(美國銀行)受到巨大的損失。但是美國銀行對建行的投資,在建行的上市後,讓飢禪它們賺了1300億。這就是你所說的高盛賺建行1300億的由來,其實是高盛的夥伴――美國銀行賺建行1300億,並不是高盛直接賺的,但從中國賺1300億,無論是高爛枯塵盛還是美國銀行賺,其實質都是我們國有資產的損失。
問題六:在中國銀行能買港股嗎?要怎麼購買呢? 中國銀行是可以購買港股的。你可以去他那裡先開立一個投資港股的帳戶。我知道香港金道投資公司做的這個網上平台就是一個專業做網上港股投資的平台。它能免費辦理國內港股開戶,提供最便捷的港股開戶通道,還有資深港股專家提供最專業的港股投資咨詢。金道投資傭金全港最優,每手才4.99港幣,還有888包月
問題七:在香港的中國銀行開戶能炒港股么?都需要帶什麼證件去開戶? 帶上身份證和通行證就可以了。剛剛辦過。
問題八:同一個股票為什麼A股和港股價格差距很大 簡單說這是由於香港、內地不同投資環境造成的
1.發行規模不同,如中石油H股在香港發行上市210億,在大陸則是30億(未包括未流通部份。)
2.可投資范圍不同,相對於內地,香港投資環境更多樣化。大陸可投資的渠道大體而言,除了股市就是樓市了,匯市和金市還未形成一定的氣候。
3.大陸公司上市的資格是一種稀缺資源(多少帶有 *** 色彩),而香港上市要求則要寬松得多。
4.由於外匯管制,內地是一個半封閉市場,香港則完全開放,因此股票比價上更為向國際接軌,比如巴菲特減持中石油,其中就是覺得中石油比起像殼牌等石油公司已不具備可投資價值,而大陸,中石油就此一家,根本無從比較。
問題九:港股帳戶買賣美股方法 可以買賣,香港是個國際化敗吵很強的城市,港股賬戶可以買賣其他國家的股票。
如開立港股私人帳戶,需提供身份證明文件及最近3個月內的住址證明。中國客戶可使用中國身份證或護照,香港客戶可使用香港居民或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其它地區客戶需使用該國家簽發的有效護照。地址證明可使用銀行或信用卡結單,水電費票據,電話費單據,駕駛執照,房地產證,稅務局納稅通知書,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物業管理收費通知書(連同管理處印章),戶口薄(適丹於本人或者夫妻)。地址證明須清楚列明客戶的姓名,地址及帳單發出的日期。
現居住地址與身份證上的地址是一致的,則不用附上地址證明。
客戶開立港股的同時,可以自由選擇是否開通其他交易市場及品種:中國B股、美國股票、日本股票、新加坡股票、債券、加拿大股票、韓國股票、台灣股票、基金、英國股票。
④ 為什麼港股通股票購買第二天成本高
股通買入賣出都回進行港幣人民幣換算,而中國銀行給的現鈔買入價與現鈔賣出價的差距遠大於銀行公布的正常港幣/人民幣兌換的差價。大概你操作一個來回,成本至少在5%~6%,算上傭金,印花稅等,上漲6%等於白玩兒。所以第二天港股通就沒人買了,每日北向額度根本用不完。
⑤ 許多港股特別便宜,為什麼很少有人買
中芯國際A股和H股每一股都代表公司很微小的一部分,且是完全相同的一部分,但價格卻相差69.59%。
也就是說,同樣是獲得公司1/770000的所有權,你可以選擇在A股市場花55.02萬元購買,或者在H股市場花19.86萬港元(摺合16.75萬元)獲得。
如果是作為真正投資公司的股票投資者,在港股市場買入才是合理的行為。
中芯國際的例子很生動,但並不完全。我們再從另一個角度觀察一下,認識會更加深刻一些。
這里拿中信銀行舉例子。
中信銀行A股5.11元,H股摺合2.76元,也就是H股差不多隻有54%。簡直是正兒八經地半價拋售。
歷數上述優勢,同股同權不同價,實在是太有誘惑力了。
動輒打5-7折,股息率隨隨便便都翻倍,真是打著燈籠都找不著的好事兒。
不過,在有優勢的另一面,港股的劣勢同樣顯而易見。
首先是匯率上的弊端。
港股以港幣計價,而港幣同美元掛鉤。美元貶值,港幣也會折價。
即便港股便宜50%,如果極端情況下每年都因匯率因素跌價10%,這誰扛得住。
其次是股息並沒有看上去那麼多。
港股分紅的股息會被收稅,稅率20%。名義上8%的股息率,實際到手只有6.4%。
如果持有A股股息率是4%的話,那麼持有H股的實際股息率是6.4%,差價只有2.4%。在匯率風險面前,很多人都會犯踟躕。更何況,持有港股的風險,並不止於匯率波動。
最後是市場的區別。
如果一個人付出自己的勞動,在不同的國家都可以掙3000元/月。
那麼在美國是3000美元,在中國是3000元人民幣。從實質上來講,在美國工作,在中國生活,應該是最完美的安排。然而很遺憾,中間有個太平洋,空間上的距離能把一切溢價抹殺。
空間的壁壘所帶來的時間和交通成本一目瞭然,但有時候近在咫尺的市場壁壘卻不太容易看清。
港股市場和A股市場,只隔了一條深圳河,空間距離並不大,但兩個市場間同樣有著壁壘。
同樣的東西,在兩個市場間極大的溢價差,看似不正常,實則很合理。
港股市場面向全球,是一個展示的窗口,更是一個開放的口岸。
A股市場則更貼近於實際的消費場景,很多上市公司的商品或者鋪面與咱們的日常生活都緊密相連。單就市場而言,公司的上市和退市也會更加流暢,乃至以後大概率會像菜市場一樣隨意。
櫥窗的東西,更多用於展示,售賣時自然更易打折。同時,流通方面也會受到更大的制約。這帶來的影響可能會是,你買的時候是低價入手,賣的時候同樣是低價拋售,這是對外市場的天然缺陷。用一個專業的詞彙來總結,就是流動性缺陷。
當然,這些說法僅僅針對市場特性,並不止說港股就不適合投資。
我想,我是會買港股的,但更多可能會因為稀缺,而不是單單著眼於便宜,畢竟,便宜從來都有便宜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