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部法國電影一個人開車撞了一個女孩的摩托後來相互喜歡上了對方
好像是《極速快遞》 《電影》作為電影入門書中的經典之作,用深入淺出的筆觸,告訴我們影視傳播的手法,並逐項解析其復雜的語言系統與要素。問世幾十年以來,此書始終是世界各地影視從業人員和主流專業院校的必備之選,更是電影愛好者不可或缺的手邊書。 全書圍繞電影製作的核心要素組織架構,其中穿插以數百幅精美圖片和精闢的說明,再加上綴於各章後的延伸閱讀和書末的重要詞彙表,讓讀者在輕松的閱讀過程中吸收到最專業的電影知識,從而真正「認識」電影。
⑵ 看《極速車王》,你需要了解這些"故事"
文:吳韌彥
奧斯卡熱門電影《極速車王》(Ford v Ferrari),無疑是車迷必看的一部電影。除了足夠曲折的情節,影片還有三場精彩的比賽——柳泉(Willow Springs)、戴通納、勒芒,多是實拍,且是從主人公的視角來拍,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觀眾能跟隨著邁爾斯人車一體,把轉速飆到7000以上,此時周遭一切都消失了,人就如同穿梭在時空隧道之中。觀看此片時能感受到全身肌肉緊綳,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好似在操縱方向盤的是自己。這里我們就來探究下「車王」背後的故事吧!
「車王」練起車技有多拼?
片中駕駛戲份更重的是克里斯蒂安·貝爾扮演的傳奇車手肯?邁爾斯。貝爾為了更像邁爾斯, 足足減重約32千克(70磅)。貝爾還在邦杜蘭特賽車學校(Bob Bonrant School of High Performance Driving)學了一禮拜的課程,熟悉賽車的感覺、聲響、視野等。
影片的特技調度羅伯特?納格(Robert Nagle)這么解釋為何要讓貝爾去那裡體驗,一來希望他在身心層面都能理解賽車手到底是個什麼樣,二來是因為駕校的創始人是那個年代的人,跟他接觸,能更好地了解那個時代。
巧合的是,創始人鮑勃?邦杜蘭特(Bob Bonrant)不只曾經駕著謝爾比的賽車贏過勒芒大賽的分組冠軍,在生活中還跟邁爾斯是朋友關系。為此貝爾不僅能學習如何駕駛,更能聽到很多當年真實的故事。
貝爾還學了20世紀60年代的賽車史,與鮑勃進行了多次深聊。那一周正好是夏天最熱的時候,每一天的賽道教學都從早上七點持續到下午兩點左右才能結束。這不是一個輕松的課程,卻有助於讓演員走進角色,令表演更令人信服。
據說貝爾極為好學,求知若渴,不想錯過任何一個細節。現實中邁爾斯還是個機械師,貝爾顯然做了功課,在駕車之餘,還特意積極地向機械師取經。這些學習讓他更能理解邁爾斯,他覺得他的暴脾氣,是因為他將賽車看得無比神聖,不想受到商業化、程式化東西的干擾。當然盡管他提高了車技,但不可能達到賽車手的水平,片中許多精彩特技還是由專業賽車手代勞的。
史上最真賽車場面到底有多真?
《極速車王》特技調度羅伯特?納格(Robert Nagle)在接受《紐約觀察家》采訪時介紹到,電影中的用車跟現代車很大的不同是沒有那麼多電子輔助駕駛的裝備,助力轉向和助力剎車也是沒有的,更多依賴的是駕駛者的車技。
片方精選了三場賽事,其中柳泉(Willow Springs)是在原址拍的,戴通納是在加州賽車場(California Speedway)上拍的。場景設計師必須要按照老照片對它們進行改造,讓它們看起來像是在20世紀60年代早期。
勒芒大賽要持續24小時,當然片方不可能拍攝那麼久,因為預算有限也沒有去法國拍,而且原先的賽道已經不存在了。他們選擇了當年勒芒賽道上最有代表性的幾個位置,比如鄧祿普橋(Dunlop Bridge)、穆薩直道(Mulsanne Stright)、埃索斯(Esses)連續彎、特魯熱加速彎(Tertre Rouge Corner)等在美國進行還原,分別取景拍攝後,再銜接起來。至於起點、終點、看台、維修站,都是在一個小型的飛機場重新搭建。
片方研究了1966年的那場勒芒大賽的錄像,一些關鍵事件和節點被照搬了下來,如在比賽時有車輛被撞飛、邁爾斯的車門出現了故障、法拉利退出了比賽、在夜晚時分突降大雨、更換整個剎車系統等。
由於片中用到的發動機都是現代版,聲響跟當年的不同,聲效師還千辛萬苦找來60年代的同款賽車採集素材,重新做了聲音。當然為了讓電影更具觀賞性,他們必須添加一些動作元素,讓比賽更具看點。
此外,跟一般主打撞車戲的汽車電影不同,賽車電影更多要呈現的是,車子看起來要失控了,卻又剛好能被賽車手勉力控制住,讓人更能感同身受分秒必爭、命懸一線的緊張和刺激。
真實的力量VS虛構的力量
這部電影的靈感來自A.J. Baime的非虛構作品《地獄駕駛:福特、法拉利在勒芒為速度為榮耀而戰》(Go Like Hell: Ford, Ferrari, and Their Battle for Speed and Glory atLe Mans)。不少情節確實是取材於真實故事。
當年福特將賽事看作是年輕化策略的重要一環,想要以此吸引美國新一代的汽車買家。他們的可支配收入更多,更喜歡動感和性感的車,相比舒適、可靠,更在意的是速度、性能。
福特和法拉利談判時,福特是被法拉利的不屑給惹怒,但亨利?福特二世只是回應:「我們要跟他們在賽場上賽上一賽」。
片中對於亨利?福特二世的刻畫因為缺少可靠的信息,更多是出於戲劇的需要而進行的編撰。福特是曾經要車手三輛車一同沖過終點線,其中有出於安全和經濟上的考慮,他們不希望旗下車手互相爭斗,造成不必要的撞車甚至傷亡。
現實中,福特1964、1965年在勒芒大賽上失利時,當時車隊負責人不是謝爾比,但與福特管理層發生過沖突。電影中的沖突主要集中在銷售人員和特立獨行的賽車手之間,雖然有現實基礎,但也是被誇大的。
影片中,謝爾比載著亨利?福特二世開賽車那段,讓他親身體會賽車之瘋狂、駕馭之艱難,在現實中並沒有發生過。他們之間的分歧也沒有激烈到要以謝爾比公司做賭注的地步。邁爾斯的生平部分大多屬實,但有些也有出入。
如在測試賽車時邁爾斯拒絕了福特公司安排的機器而選擇更傳統的貼條,事實上兩種方法都採用了,這個沖突也是不存在的。機器用來測量車內的氣壓和溫度,而貼條則用來收集外部氣流的信息。
又如在最後一場勒芒比賽中,邁爾斯也是服從了福特的安排,並沒有為刷新自己的紀錄而做出奮力一搏。考慮到他之後的離世,影片也像是在為他圓一個未了的心願,原本他在1966年是可以成為三冠王的(戴通納、賽百靈以及勒芒)。
對於邁爾斯的妻子也做了較大的改動,她不是一個傳統的賢內助,而是跟丈夫有著相同愛好,愛車也愛駕駛,支持著丈夫的賽車事業,同時也為丈夫的安危擔驚受怕。
福特GT40為什麼能贏?
福特GT40的開發中,福特的技術力量做出的貢獻也很大。如片中所言,錢並不能買來一切。福特雖然下了狠心造賽車,但起步並不順利。
他們跟英國公司Lola展開了合作,基於Lola MK6開始了改裝和調校。但初代GT40在高速時不穩定且不可靠,盡管它可以把速度飆到322公里/小時(200MPH)。在這種情況下,福特將負責人換成了謝爾比,他當時做的生意就是用福特的動力,讓車變得更快。
邁爾斯的試駕幫助謝爾比更快地發現缺陷並一一修正。像風道的設計、用更輕的玻璃纖維替換鋁和鋼、換上鎂合金輪轂等,總共進行了上百處的調整。至此GT40才有了賽車的內核,而不是只有賽車的樣子。它開始能在戴通納、賽百靈等耐力賽上拔得頭籌,但離打敗法拉利還有距離。
相對於法拉利使用4升與3升發動機,福特決定給GT40搭載上大排量的7升V8發動機。這是一個工程上的奇跡,在中置發動機車輛上搭載如此大的發動機,同時還能不傷害空氣動力學表現。邁爾斯還發明了在賽事條件下測試發動機的方法,讓發動機能跑滿48小時。
二代GT40時速可以達到390公里/小時,百公里加速卻只需3.5秒。它的橙黃色和亮藍色搭配的Gulf塗裝已成經典,又寬又扁、高度僅為40英寸的車身也令人過目難忘。
另外,1966年福特還專門成立了勒芒委員會,減少了許多程序上的繁文縟節,還引入了另一支賽車隊Holman & Moody,連同謝爾比一起為GT40的研發注入更多資源。GT40在1966年至1968年包攬了勒芒耐力賽的四屆冠軍,為福特爭足了面子。
其中1966的那場比賽,它包攬了前三名;1967年,它完成了388圈,5232.9公里的新世界紀錄,比原紀錄整整提高了28圈之多;1968年與保時捷908的冠亞軍之爭也成了勒芒最經典的追逐之一。
想要車王同款車? 你也可以買得起!
片中出現的車是繁多的,總共大概有423輛,大多是租借的,其中50輛是賽車,除了福特 GT40和Cobra,還有法拉利、保時捷、野馬、Corvette等。由於要重現當年的賽車場面,有些車的性能必須達標,必須能以322公里/小時(200MPH)的速度駕駛。
有些車是劇組自己打造的道具車,如片中的三輛法拉利330P3。片中出現的福特 GT40和Cobra有復刻版也有特許的現代版。
部分來自一家名為Superformance的公司。這是唯一一家被設計師特許建造新版本福特GT40和Cobra的公司。
特許版的細節更加准確,尤其適合拍攝特寫。復刻版的好處是,外表和機械配置跟老款一致,但在可靠性和安全性上會進行升級。實際上1966年那場比賽上的福特GT40都還「健在」,只不過都在收藏家手中,身價都高達數百萬美元。
如此金貴的它們並不適合拿來拍電影。當然原車少有人買得起,但真心想要,還是有很多復刻版、車模版可以選擇的。
法拉利和福特之爭,怎麼會有保時捷?
《彭博商業周刊》上刊載的《極速車王:酷炫車輛(燃爆撞車)背後的秘密》(Ford v Ferrari: Secrets behind the Stunning Cars (and Crashes)一文中介紹到電影開篇中謝爾比從診所中出來後開的是輛紅色的保時捷 356。
不少人會覺得美國人絕對不會選擇歐洲車,但實際上謝爾比因傷病退役之前,為阿斯頓?馬丁出戰多年,既然要贏,就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車,而無所謂是誰造的車。
由於片中這段需要多角度拍攝,所要完成的動作也多,拍攝時間還長,為此這輛車必須性能出色。最初片方想借一輛阿斯頓?馬丁DB4,但一聽到要飆高速,大多車主都不太捨得。汽車調度羅伯?約翰遜(Rob Johnson)才想到使用他們在拍攝柳泉那場比賽時用過的保時捷 356,主要看重的是它的耐久性和可靠性,以及足夠的數量(至少要三輛)。
而且這一選擇跟歷史也不矛盾,在五六十年代加州的賽車圈,這款車是個實力不俗的狠角色。除了這款保時捷,其他像是904、906等也有出鏡。在片中有些車珍貴,卻只能一掃而過,出鏡率高低,也反映了這些車是否數量多、是否問題少,畢竟劇組用起車來,不會太溫柔。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1966年的那場勒芒大賽上,三輛福特後緊跟的四輛車都是保時捷。盡管在60年代,法拉利和福特輪流制霸勒芒賽場,但到了70年代,保時捷就開始崛起了,在80年代,更是創下了7連勝的光輝戰績。至今保時捷仍是勒芒大賽的最大贏家,總共獲得過19屆冠軍。
為Cobra選個顏色有何難?
Cobra這輛車我們已經介紹過幾次了。在謝爾比還是賽車手時,開過不少英國車,見識到了英國車配美國動力的潛能。他最重大的一次勝利是在1959年駕駛阿斯頓?馬丁DBR1贏下了1959年的勒芒大賽。之後就因為心臟問題退役了。
他之所以轉成打造賽車,有部分是因為他曾被法拉利車隊拒絕過,終結法拉利在賽場上的統治地位,也是他的心願之一。1961年,謝爾比看中了英國AC汽車公司的運動型車,主動為他們尋覓合適的動力。
最初謝爾比是向雪佛蘭求助,詢問他們是否可以提供發動機,但他們拒絕了,原因是不想讓他們的Corvette在賽場上遇上勁敵。然而福特卻同意了,一來他們正好出了台新發動機,想要借著參賽為他們的發動機做宣傳,二來他們希望有人可以阻撓Corvette的一枝獨秀。就這樣謝爾比採用了AC的底盤,換上了新的發動機和變速箱,並由多名機械師持之以恆地對之進行升級,還為各類賽事提供定製改裝。
在負責為福特打造GT40之前,他已經憑借著Shelby Daytona Coupe在勒芒大賽上獲得過小組冠軍。過去我們介紹過謝爾比為了推廣自己打造的Cobra,即便缺少實車,也通過不斷更換顏色,而讓人誤以為他有許多輛實車。
在片中謝爾比大多時候開的是自己的Cobra,那是不是要尊重歷史,讓它如彩虹般不斷變色呢?我們看到片中這輛車是深藍色的,原本劇組也想過漆成黃色,這兩種顏色謝爾比都曾用過。
最終導演的考慮是,畢竟這部電影最後的結局較為悲情,用深藍色是更為適宜的。在片中的主要場景中,除了謝爾比日常使用的深藍色Cobra,還有邁爾斯開過的一輛白色Cobra,另一場賽事中還出現過一輛紅色的Cobra。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