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交易百科 > 任澤平2018買什麼股票

任澤平2018買什麼股票

發布時間:2024-10-19 03:15:40

⑴ 為什麼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成不了中國首富



020年9月8日,「大自然的搬運工」農夫山泉正式在港交所敲鍾,上市首日總市值達4400億港元。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身價飆升至5120億港元,超過馬化騰,成為新的中國首富。

這意義非凡。

這是大消費品牌企業創始人,首次超越科技和房產等企業創始人登上首富寶座。屬於中國品牌的新時代開啟了。

有意思的是,隨著鍾睒睒成為首富,他不願意提及的發家史和「原罪」被扒了出來。

鍾睒睒

上世紀90年代初,鍾辭去《浙江日報》農村部記者職位,南下海南創業,他辦過報紙,種過蘑菇,養過對蝦……落魄時身無分文。1990年,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通過新聞、打報紙廣告和宣布獲獎等手段,賣保健品兒童營養液,年產值過億元。娃哈哈與廣東的太陽神(年銷售額2.4億元,佔63%市場份額)被譽為中國保健品產業的雙雄。

鍾通過商人朋友的介紹,找宗慶後拿下了娃哈哈廣西和海南的代理權。為了賺錢,鍾不惜違反娃哈哈的渠道政策,利用海南超低的進貨價,將娃哈哈兒童營養液「竄貨」到廣東賺到了第一桶金。宗一氣之下停掉了跟鍾的合作。

1993年,鍾開始自己研發保健品龜鱉丸,1994年賺到了人生第一個1000萬元。可以說,從1994-1996年,鍾睒睒通過賣保健品完成了「原始積累」,為他1996年殺回杭州成立農夫山泉,進而成為今天的中國新首富奠定了堅實的「金錢基礎」。

不僅娃哈哈和農夫山泉,還有後來被達能收購、慢慢淡出市場的樂百氏(生命核能),因為巨人大廈轟然倒下的巨人集團(腦黃金),上世紀90年代均靠賣保健品賺得盆滿缽滿。

在長期研究中國保健品產業的艾媒集團CEO張毅看來,彼時保健品銷售有濃厚的「傳銷」色彩,因此可以讓三株一年營收做到80億元。這在人均月收入只有百元水平的年代,那是一個瘋狂的、不可思議的數字,「那個年代做這行,不做傳銷都是傻子。」監管松,門檻低,暴利,讓這個市場一下子湧入3000多家企業。各種號稱包治百病的產品,貌似專業的專家證言和名人代言,鋪天蓋地的報紙、海報宣傳,這個市場魚龍混雜,甚囂塵上。

1995年,衛生部抽查市面上的口服液,發現70%不合格。後來,隨著三株口服液吃死人事件的發酵,國家對保健品和「傳銷」進行嚴打,「那時很多老闆,做保健品傳銷時輝煌風光,卻一夜之間鋃鐺入獄。前一波賺到錢的人,打死也不碰保健品和直銷了,因為他們已經穿上鞋了,不能再濕腳了。」以宗慶後和鍾睒睒為首的一批企業家開始「洗腳上岸」,賣水、賣八寶粥、賣飲料,就是不再提保健品和直銷了。彷佛在他們的人生中從來沒有那一段經歷。

時間證明了他們的先見之明。

就在鍾睒睒「退出」保健品行業22年後,2018年權健事件爆發。這家以直銷為核心、號稱百億營收規模的企業轟然倒下。2019年,創始人束昱輝被判處有期徒刑九年。2020年4月開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7部門實施了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清理整治行動。

據藍鯊有貨側面了解,當時保健品(官方叫膳食營養補充劑,ADS)創業板上市企業湯臣倍健創始人梁允超指令,內外傳播中,不能提保健品的相關字眼。「湯臣倍健從上市(2010年)那一天就沒有再提『保健品』那個詞,假如湯臣倍健定位於保健品行業,一定走不到今天。」在2020年的股東大會上,湯臣倍健高管如此說。

在這樣一個消費品企業大佬們避之唯恐不及,被認為充滿政策和監管風險,一不小心要坐牢的行業,2020年卻迎來了一批出自抖音、網易嚴選、盒馬等互聯網大廠的創業者(見表),在一線資本的推動下,他們想讓被「污名化」多年的保健品行業徹底「洗白」,如同保健品在美國、日本、澳洲等國一樣,成為陽光產業。

他們是無知者無畏,還是為了賺取保健品行業所謂的暴利敢於「火中取栗」,亦或者是保健品行業也和其他大消費領域一樣,到了中國品牌開始全面重做的時間點了?

藍鯊有貨聯合險峰資本,對產業鏈上下游進行了細致的訪談,試圖還原這波保健品創業浪潮起風的真正原因、趨勢和底層的邏輯。

01

曲線進場

在調研的過程中,藍鯊有貨經常問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是2020年,而不是更早的時間點(比如2015年前),出現這批保健品新品牌的創業浪潮。

很多從業者告訴藍鯊有貨,這波風潮早在7年前已悄然孕育。

新保健品品牌Minayo創始人胡然此前是網易考拉的副總裁。她告訴藍鯊有貨,2013年國家發布相關跨境電商政策,允許跨境電商平台零售進口商品按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監管,不執行有關商品首次進口許可批件、注冊或備案要求。

這個政策出台的背景是,中國人2012年出境游消費金額超越德國,居世界第一,達1020億美元(聯合國全球旅遊組織數據)。

如此天量消費金額里,有不低的比例是國人大包小包地從美國、日本、澳洲等地掃貨物美價廉的保健品,比如深海魚油、蛋白粉等。

國人對海外保健品的追捧,億人級出境游規模,不少人嗅到了其中的商機。有的淘寶店店主通過「人肉代購」海外的保健品,再用網店銷售,造成國家稅收損失,被按「走私罪」入刑。據公開報道,2011年底,網上代購店主於娟因走私安利化妝品、保健品2噸,被揚州中院判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

面對如此海量的代購需求,堵不如疏,不如通過跨境政策,將國人購買境外便宜好物的需求集中,讓天貓國際、網易考拉等平台運營和監督,雖然按個人自用物品征稅(2014年海關總署56號文規定,按行郵稅進行征稅,未經備案的私人海外代購將被定為非法)額度比按一般進口物品低,但好於稅源流失。

況且,比例不低的國外好物其實是中國生產(比如美國成人營養軟糖第一品牌vitafusion,60%產品由廣東汕頭仙樂健康科技公司生產),如果要賣回國內,不如直接在保稅區發貨,節省更多物流成本。

政策一出,海淘、代購,乃至出境游自用物品的購買需求,迅速轉移到線上。天貓國際、網易考拉等跨境電商平台趁勢崛起,「早年國人出國旅遊,回來都大包小包;前幾年,挺多女生會在免稅店跟天貓國際、考拉比,如果上面的價格更合適,就不背回去了。」胡然說。

在天貓國際、網易考拉等平台運營者的助推下,海外保健品在跨境電商平台上的銷量被進一步放大。胡然告訴藍鯊有貨,理由很簡單,任何一個電商平台獲新客成本都極高,因此希望每一個用剛需、低價的商品(奶粉、紙尿褲、大牌美妝)吸引進來的新用戶,能高留存,強復購,甚至能交叉購買別的商品。

保健品被這些平台認為是理想的承接「復購」的品類:1、高毛利;2、用戶一旦覺得某款保健品好,會一直用;3、購買保健品的多是有錢的女性群體,買了保健品後會交叉買其他的產品,覆蓋全家人的消費。

天貓國際和網易考拉等跨境電商平台,不約而同地去推一些海外的保健品品牌,比如Swisse。網易考拉跟Swisse聯合孵化血橙膠原蛋白飲、蔓越莓膠囊,同時結合當時網易考拉在明星代言、綜藝投放等的市場投入,將它們推成爆款。天貓國際、京東國際等跨境電商平台推Swisse也不遺餘力。藍鯊有貨還參加過京東國際組織的中國媒體記者探訪Swisse總部之旅。這些平台的合力下,原來只是澳洲第二大保健品品牌的Swisse超越Blackmores(澳佳寶)排第一。

02

巨頭的黃昏

海外保健品在跨境電商平台的熱銷,國內保健品的市場份額相當一部分被切走。

這里普及一下。自上世紀90年代國家對保健品和傳銷產業進行整頓後,中國保健品分野為直銷派和非直銷派。直銷派的代表為無限極、安利、完美、如新等,他們拿到直銷牌照,通過人對人的直銷方式進行銷售,賺取著高達95%的毛利。無限極(李錦記家族是其幕後老闆)等直銷龍頭企業,高峰期營收超400億元。據藍鯊有貨側面了解,即便現在已銷聲匿跡的太陽神,2007年拿到直銷牌照後,2019年營收居然還有20億元。

非直銷派的代表為合生元、湯臣倍健等。湯臣倍健創始人梁允超是第一代保健品企業太陽神的「黃埔軍」。他學習歐美保健品企業的打法,不提保健品,而主打蛋白粉、益生菌等膳食營養補充劑。張毅告訴藍鯊有貨,湯臣倍健通過贊助體育賽事,請姚明等體育明星做代言人(2015年後國內廣告法禁止保健品請明星代言),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湯臣倍健押注新崛起的連鎖葯店,派駐健康顧問等精耕細作,2010年在創業板上市後,逐漸成為非直銷派市場佔比最大的保健品品牌(2018年佔7.5%)。

面對在線購買保健品人群的崛起,直銷派受到的影響不大,非直銷派則要擔心被搶走市場份額:1、中國對保健品監管極嚴,要申請一個新的保健品,拿到所謂的「藍帽子」,動輒1-2年,黃花菜都涼了。2、直接在境外打造一個新保健品品牌,再通過跨境電商平台進入中國,成敗未知。3、最佳的辦法是收購一家在中國的代購群體里,跨境電商平台上備受歡迎的境外保健品品牌。澳洲第二大保健品品牌Swisse和益生菌企業Life-Space Group Pty Ltd(以下簡稱LSG)都是這樣的標的。

2015年9月和2016年12月,合生元兩次以102億元的總出資,將Swisse品牌100%收購。2018年8月,湯臣倍健宣布34億元收購LSG。Swisse迅速給合生元貢獻了靚麗的業績。合生元2015年-2018年的營收分別為:48.19億元、65.06億元、80.95億元、101.32億元,Swisse分別貢獻8.5億元、23.51億元、26.14億元和29.56億元。

人算不如天算。收購並沒有一勞永逸地解除保健品巨頭的隱憂。

2019年1月,《電子商務法》出台。新法規定,在電商平台上交易的賣家需要提供營業執照,代購賣家需要納稅及對消費者健康負責,代購運營成本增加;代購貨品必須放入保稅倉,消費者收到郵遞的時間推遲。很多代購難以為繼,退出了市場。2019年,Swisse和LSG這兩個著名的代購保健品品牌(LSG代購收入佔60%)業績分別下滑11.7%(2019年上半年)、1/4-1/3。

2018年權健事件,讓國家相關部門2019年對中國保健品行業進行整頓,同時當年不允許保健品通過醫保報銷。據中康CMH數據,2017-2019年,中國葯店保健品零售規模增速從5.4%降到0.9%。湯臣倍健CEO林志成稱為行業力度最大的「2019年大整頓」,讓梁允超哀嘆「難」字當頭。

雪上加霜的是,2020年新冠疫情這只黑天鵝來了。據藍鯊有貨了解,直銷企業主要靠會銷和人對人的推銷,湯臣倍健也有大量的銷售靠線下葯店完成,因為新冠疫情動彈不得。

權健事件+新冠疫情讓傳統保健品巨頭的營收斷崖式下滑,無限極營收腰斬(只剩200億),2020年太陽神的銷售額減少超75%。

03

保健品還朝陽么?

跨境電商平台崛起,新電商法「逼退」大量保健品代購,權健事件和醫保政策調整,以及新冠疫情導致傳統保健品行業整體下滑。這一切對保健品行業的傳統玩家是「災難」,對新玩家則是「好消息」。

但所有新涌進來的創業者首先要弄清楚一個問題:動輒被罵收智商稅、跟傳銷掛鉤、名聲不好的保健品,還是一個陽光產業嗎?

胡然參考歐美、澳洲、日本等成熟的保健品市場,預測中國保健品市場的變化。日本保健品市場成熟繁榮,是因為其人口老齡化嚴重,高昂的醫療成本國家社保體系不能完全承擔,希望人們購買保健品達到疾病預防、增強體質的目的,日本對保健品實行三級開放政策,允許更多的具有保健功能的原料和有效成分加到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里。

經濟學家任澤平預測,伴隨著出生率不可逆轉地走低(2020年新生人口只有1003.5萬),2022年、2033年中國將進入深度老齡化(老人佔比超14%)和超級老齡化社會(老人佔比超20%),2060年老人佔比約35%。中國未富先老問題突出,美日韓老年人口比重達12.6%時人均GDP均在2.4萬美元以上,而中國僅1萬美元。為應對這種局面,胡然樂觀地認為,中國保健品行業會像日本一樣,從最嚴的監管到分2-3級監管,逐步放開,甚至還包括提升「藍帽子」申請的進度。

除政策開放可期外,國人對保健品的認知也會逐步提升,這取決於兩方面:

一方面,中國消費者過往購買力不夠,希望保健品效果立竿見影,沒有對有效成分引起重視,也缺乏科學的認知。隨著中國人均GDP過萬美元(2020年達到),(加上新冠疫情的刺激)人們健康意識加速覺醒,抖音、快手等低門檻信息渠道崛起,導致信息平權(功能性軟糖品牌Buff x創始人亢樂語),逐漸知道和接受花錢買保健品不能包「治病」,應以預防為主。

另一方面,歐美、澳洲、日本保健品市場繁榮跟其發達的醫療體系有關,因為保健品就是醫療能力的不斷「向下」(高新葯-OTC-保健品)釋放,「伴隨著中國醫療科技水平的發展,中國保健品的形象會逐步變好。」許遠恆在3月28日藍鯊與險峰資本聯合主辦的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CEO沙龍上如此說。

其次,葯店和直銷渠道下滑,保健需求,尤其是年輕人的保健需求卻持續上漲。這意味著新保健品品牌有機會同時搶奪存量(葯店、直銷渠道釋放的需求)和增量(90後-30歲養生群體)的市場份額。

要用快時尚方式做保健品的Nelo創始人朱翼凌認為,70-80後是專業保健品的核心購買群體。他們是互聯網的一代,「對原料、功效、產品都有自己的判斷。」朱說,湯臣倍健、Swisse等保健品品牌,其產品設計、應用場景等都帶有「上一代保健品」的烙印,比如蛋白粉普遍是大桶裝的。

「2017-2019年,中國線上購買保健品的規模翻了3倍,購買人群中,90後佔比提升了接近20%。」主打口服美容的UNOMI創始人許遠恆告訴藍鯊有貨。

第三,電商成保健品品牌競爭的勝負手。

2020年的股東會上,湯臣倍健高管表示,2020年保健品行業的營收,電商佔44%,直銷30%,連鎖葯店18%,商超等不超過9%。

這正中拿不到直銷牌照,也等不起「藍帽子」,鮮有在葯店、商超渠道地推經驗的新保健品創業團隊的下懷。

「最大的紅利是電商,新品牌通過電商能更快地接觸消費者,急速地擴大銷量。」黑桃資本合夥人、功能性食品品牌Wonderlab投資人潘溶融說,如果新品牌也做一個跟湯臣倍健類似的蛋白粉或補充礦物質的保健品,也走葯店、直銷路線,沒有任何機會。

更絕的是,既然海外保健品品牌可以用跨境電商的方式進入中國,這個機會窗也開給了中國的創業者。

天貓國際營養健康品類運營負責人Ryan在藍鯊與險峰資本合辦的「共健新世代」的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的CEO沙龍中透露,新創立的保健品品牌可以通過跨境的方式進入保稅區,快速上新。新保健品品牌只要符合產地國的相關法律法規,即可在天貓國際、考拉上售賣,完美避開了需要2-3年時間、投入上百萬元的「藍帽子」申請,適合新團隊快速推新品試錯。

第四、跨境電商平台催生海外保健品新品牌崛起。

「2018-2019年,一些海外小眾保健品品牌,用一種零食形態去做,東西好吃又有一些功效,非常受中國人歡迎。這種新品牌,不需要像Swisse等品牌進中國的時候,(申請藍帽子),請明星,投入巨量廣告費,而是在Ins、小紅書等平台上種草即可推火。」胡然說。

Ryan認為,消費者會不會復購保健品,首先看有沒有功效,能否解決消費者某一問題,比如脫發、睡眠、低血糖等,其次才是好不好看和好不好吃。而通過跨境進來的保健品,往往更容易做到功效明顯。

亢樂此前在接受藍鯊有貨采訪時透露,以褪黑素為例,這種幫助消費者快速入眠的原材料本身是一種激素,具有強耐葯性,服用過量會造成人體在睡覺時不再分泌褪黑素。在中國,褪黑素是不能隨意添加的,上限不能超過50mg。在美國,有的保健品褪黑素含量超過中國同類產品的10倍。

第五、短視頻+直播構建了新的信任體系。

讓普通消費者下決心購買負面纏身的保健品,信任建立是極為關鍵的一步。娃哈哈、太陽神等早期的保健品企業,主要通過發軟新聞、專家和用戶證言、廣告投放來實現;湯臣倍健主要通過請明星代言、贊助體育賽事和廣告來實現;直銷企業,比如無限極、安利,主要通過人們之間的直接交流建立信任;益生康健曾靠電話銷售來實現。

可惜,新保健品再也沒有那些紅利了——直銷牌照申請不到,2015年後國家嚴禁保健品請明星、名人代言,且不能在廣告中宣傳產品功效。

上帝關了一扇門,會打開一扇窗。

新保健品品牌跟消費者建立信任的關鍵變成了短視頻和直播的博主。

「我們只要讓博主講成分、講背後的提煉技術,以及東西好吃,再植入自己的生活場景即可。」胡然說。在藍鯊有貨看來,結合演算法,這既沒有違反相關的廣告法,卻又能精準引流到天貓國際、考拉等平台進行交易,實在是新保健品品牌快速崛起的「必備良葯」。

04

重塑保健品

無論是胡然、亢樂,還是許遠恆、朱翼凌,他們在2020年不約而同殺入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賽道,一方面是看到了保健品政策、需求等方面的利好,另一方面也確實可以用電商、短視頻、直播等手段,將新品牌做起來。

產品上,他們選擇了做跟湯臣倍健、海外保健品品牌差異化明顯的產品。

湯臣倍健等中國傳統保健品企業,大多沿襲海外保健品的產品路徑,不免老氣橫秋。直接在跨境電商平台售賣的海外保健品,劑型、營養成分等,大都根據歐美人的特點研發,無法滿足中國消費者特定場景的需求,比如996、加班熬夜等。

「傳統保健品品牌老化了,是時候去更新一下了。」朱翼凌說。

許遠恆告訴藍鯊有貨,他的家族是做保健品生意的,他打算從營養學角度重構保健品(口服美容):

1、美麗。「任何跟能讓女性變美掛鉤的功能和有效成分都更容易引起女性消費者的重視,肌膚健康、睡眠和瘦身排在女性所有消費的前三位。」2、美味。吃了不苦,不像葯,沒有負擔。3、美觀。挑選最受消費者喜歡的顏色,做成獨立的小包裝等,比如Unomi的葯丸。

Nelo和Minayo不約而同走了整合海外保健品供應鏈,做自有品牌,再根據中國消費者需求,快速上新的「快時尚」打法。這跟兩人的出身有關。

在網易考拉後期,胡然曾負責考拉工廠店項目。她帶著團隊,幫工廠孵化自有品牌。「我們深入研發、生產端,在各個國家幫助500多家工廠孵化了自有品牌。」胡然因此自信地認為,Minayo團隊是這個市場供應鏈能力最強的團隊之一。胡然知道哪些原料出自什麼實驗室,實驗室如何合作,原料怎麼采購,哪些代工廠能進行共同研發等。

朱翼凌此前曾負責盒馬OEM產品的選品,他既參考阿里相關品類、品牌的銷售數據,也對市場上流行的產品進行監測,一年能做兩三百個單品的OEM。這種模式下,速度和性價比是關鍵。Nelo希望通過模塊化的產品設計來實現,「很多產品基料是相同的,只需要用搭積木的方式構建一個產品開發平台,填上不同的模塊,比如香精、包裝,就可以成為另一種產品,」朱翼凌認為,如此才能降低成本,提高產品上市的速度,抓住市場熱點。

Minayo、Nelo,走的是保健品的專業線(它們也有功能性食品線),「我們先驗證,哪個配方,哪個款型,用戶接受度比較OK,且是一個常青款。」胡然還是希望能申請藍帽子,那意味著「幾年都不能動配方,不能動任何的產品包裝。」常青款就很重要。只有拿到藍帽子,新保健品品牌才能進入葯店、商超等渠道跟湯臣倍健競爭。

亢樂創業前是抖音的中層,他堅信數據的力量。他曾只花了10萬元友情價,請平時開價300萬元的朋友,幫他做新品的包裝設計。做出來後,是他夢想中的樣子,他特別喜歡。為了做用戶測試,他還讓員工做了其他包裝,最後,Buff x在淘寶建了15個鏈接,曝光給2萬消費者,男女各50%。他最愛的包裝點擊率和轉化率倒數第一;公司一個96年設計師設計的包裝,點擊率、轉化率第一。

亢樂查過,在淘寶,男性保健品主動搜索詞里,排名第一的詞居然是壯陽。他覺得不可思議,又找了300個95後男性用戶調研,超過70%的人使用過相關的商品。據此,他堅定地推出壯陽的Buff X 軟糖,成為爆款。據藍鯊有貨了解,Buff x現在月銷已數千萬元,而2020年10月上線時月銷不過百萬元量級。

功能性食品零食化的樣板是2020年大火的Wonderlab(代餐奶昔)和ffit8(蛋白棒)。代餐奶昔是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的融合體——有一定健身減肥目的的人,想控制自己熱量攝入的人,快速方便的解決一頓健康營養餐的飽腹需求的人,都需要。這是「長坡厚雪」的賽道。

ffit8的前身是體重管理項目——幸福減肥教。創始人張光明做了三年後發現,那些服務用戶體驗很好,但太小眾做不大。減肥餐不好吃,不方便,效果看不出來,功能性不強,一般只在健身場景中,無法出圈。ffit8推出零食化的蛋白棒(類健康版的士力架)後,迅速通過小米眾籌、羅永浩直播出圈,輻射到早餐、加班、開會、戶外等場景,2020年銷售額超1.5億元。

咚吃(減肥餐)、超級零(三日減脂燃卡餐)此前也都是主打體重管理,2020年不約而同殺入健康速食賽道,超級零主打口感好、熱量低、能吃飽的控卡料理,咚吃則從2021年4月開始推健康的夜宵類產品。咚吃創始人俞立德和超級零創始人王珂類似,都認為代餐奶昔和蛋白棒「不符合消費者人性」,想從主食切入,讓人們既可以減肥,又能正常地持好吃的一日三餐。

新保健品品牌的風起雲涌讓湯臣倍健倍感壓力。專業保健品線方面,它將在澳洲打造一個生產基地,通過跨境進入中國,並強調其本土化運營是打敗海外保健品品牌的殺器。功能食品方面,它預測,娃哈哈、農夫山泉等傳統食品飲料公司不會把這個賽道當成重心,未來主要的競爭對手是新銳品牌。

湯臣倍健高管認為,它的劣勢是,研發機制和響應速度;優勢是多年積累的科技實力,行業理解,海量的消費者基礎和精準的消費者洞察。「年輕人群需求洞察、流量玩法、產品創新,團隊等方面新品牌會更強。」胡然認為,資本加持下,新品牌並不懼行業龍頭的競爭,這批新品牌的功能性食品除了發揮好線上優勢外,已規模鋪到盒馬、便利蜂等新型線下渠道。

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⑵ 中國房地產是不是存在泡沫如果有泡沫,為什麼房價還如此堅挺

什麼是泡沫?

按照經濟學上的定義,所謂泡沫指的是一種資產在一個連續的交易過程中陡然漲價,價格嚴重背離價值,在這時的經濟中充滿了並不能反映物質財富的貨幣泡沫。

泡沫經濟的兩大特徵是:商品供求嚴重失衡,供給量遠遠大於需求量;投機交易氣氛非常濃厚。房地產泡沫,是指由於房地產投機引起的房地產價格與價值嚴重背離,市場價格脫離了實際使用者支撐的情況。

總結

與我國的國民收入對比,目前的房市肯定是不健康的,其次中國人將77%的家庭資產集中於房產中(其實並一定是本意,只是房價太高,鎖定住了很多人的絕大部分家庭資產),因此現在的房價肯定存在問題,當然具體泡沫多大,問題承受臨界點在哪,這沒人能夠預測。

⑶ 左暉「走了」,給3800億的貝殼留下了三個難題

5月20日下午,貝殼突然傳來噩耗,其創始人、董事長左暉因病去世,年僅50歲。

左暉的突然去世,給「創業未半」的貝殼留下了3道難題。

不可否認的是,左暉之於貝殼,可能勝過任何互聯網巨頭的創始人之於企業的重要性。首先,貝殼剛剛「上岸」不到一年,仍未完全確立市場龍頭地位,後續將如何進取?

另外,貝殼剛剛扭虧為盈不久,盈利的持續性尚待市場考驗。最關鍵的是,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強敵環伺之下,左暉突然「走了」,誰來守住貝殼的江山?

「左暉幾乎就是貝殼的『靈魂』,是貝殼的燈塔,太重要了」,一位貝殼內部人士看到去世消息後,說的第一句話。

回顧左暉的創業史,幾乎就是一本「白手起家」的勵志史,也是貝殼從0到1的過程。

有些人天生就帶著創業的基因,左暉便其中之一,21歲從北京化工大學畢業後,「打工人」的日子過得毫無激情,業績自然平平。

1995年,左暉開始了創業之路,掏出所有積蓄與2位同學做起了保險代理的生意,不到5年的時間,左暉賺到了第一桶金,超過500萬元。

2000年,左暉突然退出保險行業,轉行做房產中介,在北京成了鏈家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招了37名員工賣房。

押准賽道之後,左暉拚命投入,沒日沒夜全身心投入,鏈家規模迅速擴張。到2005年,鏈家的門店數量擴張到了300多家。

2018年4月,鏈家宣布成立新平台貝殼找房。2019年,貝殼成交總額(GTV)達2.13萬億,成為中國最大的房產交易和服務平台。

2020年8月,貝殼找房在納斯達克敲鍾上市,成為了「居住服務平台第一股」,上市當天市值便超過200億美元。隨後,貝殼找房的股價一路攀升,2020年11月16日,貝殼股價一度沖高至79.4美元,總市值沖破900億美元大關,摺合人民幣超過了6000億元。

與房產交易平台相比,貝殼找房的總市值相當於我愛我家、房天下、58同城、易居、房多多市值總和的5倍多。

即使是中國幾大房地產巨頭,也被貝殼秒殺。首先看中國總市值最高的房企巨頭—萬科(000002),其總市值為3036億元;2020年中國銷售冠軍的房企碧桂園,總市值也不過約2145億港元,再看中國恆大,總市值也僅有1685億港元。意味著,貝殼的總市值一度可以比肩中國前3大房地產龍頭的總和。

另外,即使與其他互聯網 科技 公司對比,貝殼的總市值也足以傲視群雄。中國搜索巨頭網路的總市值也只有669億美元,貝殼與之相差無幾;2018年上市的B站,目前市值僅有394億美元,老牌上市公司新東方目前市值不到200億美元。

即使是經歷了一波深度回調,貝殼的總市值仍高達59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832億元。

對比之下,不禁令人感慨成立不過2年,上市不到1年的貝殼,未免也太值錢了吧?

「投資優質股票的本質,就是投資優秀的創始人與管理團隊」,這是美股市場非常信奉的投資原則之一,美股給予貝殼的高定價,一定程度上是給貝殼創始人左暉的溢價。

左暉的「告別」,或許會讓資本市場對貝殼重新定價。

在左暉離去之後,貝殼更大的不確定性是,能否持續保持盈利能力。

「貝殼從事的行業註定是非常艱難的。」這是赴美上市當天,貝殼CEO在上市致辭中的一句話。

確實,房地產幾乎是互聯網最難涉足的行業,因為房地產交易標准化太難,交易流程非常復雜,且充滿不確定因素,買房賣房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一輩子只會發生一兩次,交易頻率極低。

互聯網+房地產是非常辛苦的市場,即使是阿里巴巴也狠狠地栽了幾次跟頭,一度懷疑人生,最終放棄了,這才有了貝殼後面的機會。

2019年全年,通過貝殼平台完成的房屋交易總共超過220萬筆。其中,2019年二手房交易超過60.7萬筆、新房交易超過53.2萬筆,單以成交額計算,貝殼找房是所有行業中的第二大平台,僅次於阿里。

然而,即使是做到了中國最大的線上線下房產交易和服務平台,貝殼的日子也並不好過。

據貝殼的財報顯示,過去3年時間,貝殼累計虧損超過40億元。2017-2019年,貝殼的歸母凈利分別為-5.744億元、-4.678億元、-21.84億元,2020年Q1季度虧了12.31億元。

截至2020年二季度,貝殼才扭虧為盈,2020年全年盈利27.8億元。2021年一季度,盈利10.6億元。當銷售利潤率僅有個位數,2021年一季度的銷售凈利率為5.12%,稍有不慎就會虧錢。

而對於此前的虧損,貝殼給出的解釋是,最重要的原因是貝殼付給代理商、經紀人的傭金成本越來越高,2018年為218億元,2019年劇增至347億元,佔了大半營收。

燒錢補貼代理商、經紀人,促進線上成交,貝殼虧損無可避免。貝殼找房一直燒錢利用犧牲短期利益換取長遠發展,這種方法是互聯網的常規套路,房屋中介背後的高速增長本身就埋藏著下行的風險。

而瘋狂的燒錢擴張,也讓貝殼的負債規模持續飆升。

據財報數據顯示,2017年貝殼找房的總負債為191.4億元,2018年這一數字上升到240億元,2019年繼續飆升至357.3億元。截止2020年9月30日,這一數據飆升至398.4億元。

打江山難,守江山更是難上加難。

貝殼的模式本質就是線上房產中介,不代表買賣雙方中的任何一方,也不為任何一方創造價值,唯一目標就是撮合交易,賺取傭金,並沒有太高的護城河,而且交易雙方的使用頻率極低,對價格敏感也非常高。

貝殼將互聯網+房地產模式跑通之後,必定會有很多的競爭者蠢蠢欲動,畢竟房產行業的蛋糕實在是太大且非常誘人。

根據恆大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的測算,中國住房地產 2018 年總市值 321 萬億元,相當於美國的 2.4 倍。當中每年有 6 萬多億元價值的住宅換手、12-13 萬億元新房賣出,再算上租房,就是一年 25 萬億元成交額的大市場,相當於阿里電商三年的成交額。

2020年9月,阿里聯手易居殺入線上賣房領域,將成立由阿里控股的合資公司,推出交易平台「天貓好房」,第一期計劃投入50億元。

另外,京東也開始發力線上賣房交易,未來這個賽道的競爭將越來越激烈,貝殼的日子也會越來越難過。

作為中國互聯網賣房「第一股」,美股資本市場給予的估值非常高,最新市盈率(TTM)高達539倍,很顯然,資本市場高估了貝殼的成長性,低估了行業的競爭激烈程度。

左暉的突然去世,貝殼的江山由誰來守住?這將是貝殼未來面臨的最大不確定性。貝殼在公告中表示,公司董事會將對公司治理及相關事宜作出適當安排,並在兩周內適時發布公告。

根據貝殼最新財報,截至今年2月底,貝殼創始人、董事長左暉持有38.8%股權,及高達81.1%的投票權。

在貝殼團隊中,由於貝殼現任CEO彭永東(PENG Yongdong)持股為3.1%,有1%的投票權,在個人股東中僅次於左暉。坊間猜測,彭永東是最有可能的接班人。

其實,彭永東並非是貝殼的創業元老,2010年,在左暉力邀之下,彭永東才加盟了鏈家,負責互聯網業務。他接手的第一個任務是利用已有在線產品推動真房源資料庫的進一步完善以及面向C端的信息展示,這個任務一做就是四五年。

彭永東這四五年的工作,正是貝殼找房的底層支撐。此後,鏈家每年投入億元級的資金進行互聯網化。而彭永東,如今更成了貝殼找房、鏈家、德佑三位一體的CEO。

業內人士曾表示,彭永東掌管貝殼找房、鏈家、德佑,就是被左暉選做接班人最明確的信號。另外,據了解彭永東與左暉的人士透露,彭永東有種「一眼看到本質」的能力,且跟左暉同頻、投契,價值觀高度一致。

面對強敵環伺,彭永東能否「守住江山」,可能是未來貝殼最大的考驗。

⑷ 普通人理財投資房產還是投資股票好

對於普通人來說,還是投資房產更好。宏觀分析師任澤平說過「2018年買股票,2019年買房」。由於任澤平有比較大的影響力,這句話受到很多人的重視。但我認為這句話對普通人不適用。首先,要明確,所有投資都有風險。沒有風險那不叫投資,叫撿錢。即便你投資了一個失敗率為0.00001%的項目,由於風險這么低,那你獲得的回報也是比較少的,那麼你的風險就是在盈利上跑輸於別人。在明確了投資有風險之後,再來看普通人怎樣投資為好。
學者軍寧在他的《保守主義的投資智慧》中提出,投資,一定要投資你非常了解的東西,這是非常對的一個看法。如果投資自己並不了解的東西,那應該叫賭博。當然,賭博也是一種特殊的投資。而對房子,相對就更容易了解一點。了解房子的投資價值,更重要的是了解這個城市的發展前景、人口結構,還有房子所處地段的重要性,這些都不是特殊知識,不需要專業的能力。所以,從這個角度,投資房子更適合普通人。另一方面,普通人的資金量是不多的,否則就不叫普通人了。在資金不多的情況下,投資房子,是可以貸款的,這等於借用了銀行的錢來幫助你賺錢。至少目前來說,銀行的房貸還是很便宜的資金。銀行的錢來自儲戶,所以是其他儲戶在幫助你。如果你把錢存銀行,那就是你在幫助別人。當然,「助人是快樂之本」,這也挺好,菁英地產

⑸ 任澤平:全面二孩後反現生育斷崖,這是為什麼

任澤平:全面二孩後反現生育斷崖,這是為什麼?這次持續時間長,趨勢明顯,而且在二孩兒政策之後,竟然出現了斷崖式的下跌。分析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幾個方面:生育觀念的改變、養育成本的大幅提升、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加以及生活態度的改變等等。根本原因社會財富嚴重的越來越不均,財富撐握少部分人手中,財富分配不均,也是一方面的原因,再有年輕的女孩子不願意生孩子,導致不想結婚生育的原因多方面的,與身邊女孩交流下來,最重要最關鍵的一點策略是婚姻,婚姻裡面最關鍵的一招就是降低結婚年齡,使男女的結婚年齡推遲兩歲,這樣是為了使女性在沒有成熟,容易沖動的年齡結婚生育,使女性的社會地位降低,把女性推向家庭生育工作當中,如遭遇家暴、因生育而導致的身體損傷及職業上升受限等,結婚不一定比單身幸福,需要冒很大風險。

急需國家為開放二胎出台相對政策,免去二胎父母的後顧之憂,當初獨生子女好,國家來養老,也希望盡早落到實處。

⑹ 立航倉修改預約怎麼操作

3月20日,華通證券CEO、維基鏈聯合創始人周凱股博科技交易合夥人呂立航、黃金錢包聯合創始人張晶、RenrenBit CMO 梓岑做客深鏈學堂線上沙龍,圍繞「「股票,黃金,比特幣,全球暴跌下如何挑選資產?」這一主題進行分享。以下為分享實錄,深鏈財經略有整理。
深鏈財經:伴隨著新冠疫情、石油大跌,全球金融市場陷入動盪中、股市、比特幣、黃金、債市都一片狼藉,在驚恐與不解中,許多人發出疑問,金融危機來了么?恆大研究院院長任澤平說,我們正站在全球金融危機的邊緣;而中銀國際證券總裁助理兼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認為金融危機爆發概率不高。如何看待當前金融市場的動盪,是大危機的前夕還是只是虛驚一場?
呂立航:我個人觀點是會出現經濟衰退 (至少兩個季度的 GDP 下跌),還不至於經濟蕭條。跟之前的2000年和2008年的危機相比,這次導致各種金融資產大跌的並不來自經濟和金融本身而是外界不可控的原因(天災/疫情)。疫情造成大家在家隔離不能正常消費。
企業短期不能正常運作,面臨供應鏈和現金流問題。只要疫情很快結束或得到控制(夏天前),企業自身或通過政府幫助能解決短期現金流問題並且大家能很快恢復正常生活,經濟就不會有長期的大問題。美股大盤應該會比之前兩次危機恢復的快。
張晶:我的觀點基本和呂總類似。這次的情況,和2008年很不一樣,金融機構的流動性基本沒有問題。
現在的狀態是恐慌。疫情在多長時間內能夠被控制住,對是否形成長期影響非常關鍵。黃金短期的下跌,也是由於市場整體的通縮預期。

疫情的影響,表面上看央行都在放水,應該通貨膨脹才是,但放水其實解決不了問題,疫情影響社會經濟生活各個方面,市場上的錢流通的速度慢了(可以想像下大家都宅在家裡,沒人消費,全是儲蓄,銀行給誰貸款?誰又需要貸款?)所以,大家預期是通貨緊縮,黃金就會承壓下跌。
周凱:我認為這次的美股突然下跌,是多方面因素的結果。
首先美國的戰略調整,中東撤軍,引發一系列後果,就包括了沙特後來的行為,導致油價暴跌,基金撤資。油價暴跌會打擊美國的頁岩油產業。
美國現在已經是石油出口國,所以美國本身經濟基本面是受到了打擊。不過就金融市場而言,只要不停放水,資產的價格,長期來看,始終會上升的。
這次美股下探,可以反映出smart money對未來的預判,和對不確定性的恐慌。這都是美國的戰略調整和貨幣政策的不負責帶來的。
我贊同股市會反彈的觀點,這是因為貨幣。我同時也認為,經濟局勢從此刻起,真正的發生了基本面變化。
至於疫情的影響,對美國是導火索,對歐洲可能是絕殺。
梓岑:美股結束十年大牛市迎來閃崩式的「技術型熊市」, 活久見的10天內4次熔斷,的確遍地哀鴻,人心惶惶。從全球疫情全面蔓延的混亂局面,資本市場過去兩周來的表現來看,說「正站在全球金融危機的邊緣」,我覺得並不為過。
美聯儲連續多項舉措緊急釋放流動性,從川普推鍋「中國病毒」,從各國向中國緊急求援,已經能看出一點端倪,心慌慌亂了陣腳的,可不只是我們。
不過,是否真的會迎來大危機,我覺得現在下定論還為時尚早。實際上,我個人對後市保持相當樂觀的態度。
第一,是對投資市場的高度樂觀。疫情遲早會全面控制,恐慌遲早會過去,而大水滔天遲早會到來。其實回頭整理一下時間線,我們從武漢封城時的混亂和恐慌局面,到全面控制疫情、復工復產,僅僅只用了兩個月時間。有中國經驗在前,我覺得全球疫情有望在兩個月內迎來拐點,大恐慌很快會過去。
第二,則是對中國未來的高度樂觀。我最近常常興奮的想,我們這代人有可能真的有幸親歷,中國重新回到世界之巔。上一次這個時候,我們的一把手還叫康熙。我們已經全面控制了疫情,率先開始了經濟復甦的進程。這次對抗疫情,也將讓全世界重新審視中國,我們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名族,中國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到底具備什麼樣的能力和潛力,全球的熱錢都應該把中國視為最有潛力的經濟體和投資窪地。時代發展的紅利,將惠及我們每一個人,我們甚至什麼都不需要做,跟以前一樣的工作和生活,你會發現,日子越來越舒服了。
第三,是對比特幣和數字貨幣市場的高度樂觀。比特幣依然是最好的避險資產。最近的劇烈下挫只是因為剛好全球恐慌+流動性危機,配合數字貨幣行業的瘋狂絞殺杠桿。一旦全球疫情全面控制,開始經濟復甦進程,我們就將迎來全球范圍的經濟刺激計劃和量化寬松,大水滔天,首當其沖的就將是比特幣和整個數字貨幣市場。比特幣避的「險」,恰恰是法幣的信用災難,是跨國界的金融管制,是局部國家和地區的金融危機和惡性通貨膨脹。而這些,不出意外都會在全球量化寬松之後到來。
所以,說危機也行,不過我覺得「危」很快會過去,可能是我人生中以來最好的一次機遇,就在眼前。
最後再補充一句,我最近常說一句話:Long bitcoin,and long China too。
深鏈財經:美股連續大跌,10天之內4次熔斷,道瓊斯指數失守2萬點大關,波音、特斯拉等明星企業股價系數減半,橋水基金業績大幅回撤。造成美股快速「崩盤」的原因有哪些?
呂立航:美股近幾年本身估值就高但缺乏一個噱頭或理由回調。導致美股崩盤最大的原因應該就是美國人不能正常工作和消費。中國出現疫情市美股的反應並沒有很大,當時主要影響的是那些在國內有產線或很大一部分供應鏈依賴於中國的企業。例如F和MMM。這類公司佔大盤比重不是很大也不是大家平時關注的熱點。當初美國人也沒覺得疫情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疫情開始在美國擴散後,才開始出現恐慌和股市崩盤。
這次股市下跌速度比01年和08年快很多,波動性非常大。2000年危機從高點到最低點跌了將近50%,花了將近2年。2008年危機跌了將近57%,花了一年半。今年僅僅一個月時間跌了30%。下跌速度這么快和幅度這么大的一個原因是之前牛市趨勢很強,很多基金利用了杠桿疫情的突然性和嚴重性沒給他們時間提前降低倉位或逐步減倉的機會,一旦大家都開始拋售就產生羊群效應導致很多基金出現 margin call 被破拋股。
道瓊斯指數的2萬點其實只是個大的整數,心理價位。目前標普500的2300點短期很關鍵,前兩天暫時守住了但現在還不能確定這里能不能反彈或是不是真正的底。大盤的大支撐點在2015-2016年期間的阻力價位。道瓊斯的18000和標普的2100。
10天內4次熔斷已經體現了股市的不穩定性和波動性。這次下跌的一個特點是天天低開盤或高開盤,日內方向變數很多。先低開高走再收在低點。第二天高開低走收在高點。這種走法已經重復了很多次(不要假設規律會持續)。在這種環境下,我建議大家不要跳進去撈底,抓反彈或追漲,特別是不要用賬戶所有資金做這種操作。
深鏈財經:衡量股市的估值,有一個著名的巴菲特指標,即股市總市值和GDP的比值,指數在75%~90%為合理的區間,超過120%則為股市遭到高估。2019年末,美股巴菲特指數達到了150%,顯示極度的高估。怎麼看接下來美股的行情走勢,美股是否已經具備投資價值,什麼時候可以開始投資?
呂立航:股價在任何時刻反應的不只是公司本身的價值,它也包含市場對公司或股價未來的期望。美股市場包含很多參與者,比如day trader (只做日內交易),swing trader (持有幾天到幾周),長期投資者,這些包括個人和機構。 這些參與者的情緒和追求的目標會直接影響股價每天的波動。
有很多衡量股市或股票估值的方法,巴菲特指標只是其中一個。
炒股不要單純用一個指標做分析和判斷,沒有任何一個指標能准確判斷合理價格/價值或市場轉折的時機。做投資的理由或指標往往無法預測短期內或每天的股價波動,它只能說提供一個長期,「理性」價位的參考。即便巴菲特指標或類似的基本面指標/分析已經顯示股價跌到合理價位,也不意味這近期市場會回歸「理性」狀態。
市場所有參與者的 「情緒」或「非理性」狀態能持續很久。拿巴菲特指標舉例,自從2017年開始它的指數就一直保持在120%以上。
標普指數保持這種狀態3年總共漲了50%直到這次大跌。無論估值合不合理,如果買股早了,「非理性」下跌狀態很多人是不能也不願意承受的。
做投機需要很高的股票技術分析能力(K線)去抓時機和精準價位。做投資要分析基本面判斷長期趨勢。最好是能兩者結合著用。
大家最好事先計劃好自己要投機還是投資。操作的理由或分析要符合想抓到的 price movement。切忌用投資的理由做投機,反之既然。
未來美股走勢還不好說,可能很大因素取決於疫情的嚴重性和大家對疫情的期待。
雖然這兩天稍微穩住了但日線還在下跌趨勢。長期看美股一直都在上升趨勢,每次碰到危機來個大跌然後慢慢再創新高,普通回調都很短。這次大跌後應該也不例外。
對於想做股災後上升趨勢而不是超短線反彈的朋友們我可以概述一個簡化版判斷趨勢變化的方法。
把價格走勢想成很多個波浪,任何一個timeframe的趨勢都由最少 4 個點組成。
下跌趨勢有一個high,一個low,一個lower high和一個lower low。上升趨勢有一個low,一個high,一個higher low和一個higher high。
賭最低點是個高風險高回報的操作 因為沒人確定抓的低點是absolute low還是temporary low。
這次暴跌這么多這么快,V或U形底會發生的概率很小。相對風險低的方式入市可以等一個higher low出現後再買。
通過K線分析第一時間發現potential reversal candle和最低價的reversal confirmation。抓適合自己timeframe的趨勢,參考多個timeframe同時分析(分別是比execution timeframe高一級和低一級的timeframes)。如果自己抓的趨勢變了就止損。
這次暴跌我們不僅避免了損失並且還從中賺了很多主要基於這種方法。
深鏈財經:美股持續大跌也帶動了全球股市的下跌,我國的A股和港股也沒能倖免,只能慶幸跌幅相對較小,如何看待美股大跌對我國金融市場的影響?
周凱:美股本次的大跌對我國金融市場的影響要分長期和短期來看。
短期看,美國股市大跌對我國金融市場是有負面影響的。首先在當今社會全球化的資產配置是主流資金的必然選項,而中國市場又是國際資產配置的必然選項。基金、投行等西方金融機構在我國證券市場都有一定的資產配置,當美國股市暴跌,投資需要更多流通性的時候,在中國的一部分境外資金會迴流出去,從而負面影響我國金融市場價格。
可以概括為流通性緊縮帶來的短期的對我國股市負面影響。
香港股市作為一個「美元計價」的中國投資場所,也同樣會受到此影響。
長期影響來看,美聯儲此次降息以及QE降低了美元的長期信譽,因此會造成美元匯率長期預期的下降(當前美元升值的原因是因為其他國家比美國經濟還要差利率還要低,比差的年代)。
而中國相較於世界其它主要經濟體仍保持較高的利率空間,提供更高的資本回報,長期來看,這會使投資中國的資金增加,利好中國金融市場。
對香港來說,這是極大的利好。資金總要有投資去處,中國是個非常有吸引力的投資地,但是結算貨幣的顧慮阻擋了部分境外投資人。香港是中國內地金融市場與境外金融市場的港口。
引入港交所近日的統計數據:3月以來,南向資金凈流入額已逼近1000億元,今年以來凈流入額逼近2000億元。自2月24日以來,南向資金已連續19個交易日呈現凈流入。
深鏈財經:作為橫向對比,在全球資本市場中,港股的估值一跌再跌,是公認的價值窪地,但是如今依然下跌,不少人抄底抄在山腰上,怎麼看待港股的投資價值?
周凱:有數據統計過各主要交易市場資產估值PE,港股市場的平均估值PE要遠低於美股,略低於A股。
本質的邏輯也很簡單,因為港幣與美元匯率錨定,所以港股市場可以看成是一個有眾多中國內地資產標的的美元計價投資地。
從去年香港股市新股表現來看,去年中煙集團子公司上市香港、阿里回歸港股以及接下來會迎來網路、攜程等中概股大回歸,這都是香港的歷史性機遇。當然,港股標的參差不齊,投資需謹慎。
深鏈財經:」亂世買黃金「,是千百年來中國人不變的信仰,伴隨著其他金融資產的崩潰,黃金也未能倖免,從最高價突破1700美元跌至目前1480美元左右,為什麼在短期內黃金也失去了避險功能,連續下跌?
張晶:對黃金投資,大家往往有幾個比較常見的迷思:
一是黃金永遠是避險保值增值的(分情況、分階段);二是黃金一定能對抗通脹(短期可對抗通脹預期,或超長期有效,中期未必);三是買黃金首飾和投資金條是在投資黃金的好方法(絕對不是);四是黃金沒有用(黃金的價格是有底的,商品屬性的珠寶需求和工業需求是大底,且是永遠無法到達的底部)。
分享幾個黃金投資的基礎邏輯:
1.黃金具有金融屬性、貨幣屬性和商品屬性,其中金融屬性是常態,商品屬性對黃金價格影響較小(珠寶需求、工業需求、開采量與開采價格影響都較小);
2. 在當今時代,黃金大部分時間被視為流動性極好的零息美元資產;
3. 當世界上有一個統治級的超級大國,對國際政治經濟具有較強主導性,且發展良好的階段,黃金是熊市區間(跌跌跌);
比如:漫長黃金熊階段(國際形勢穩定,各國央行拋售黃金)
1980年——1999年,黃金價格從850美元下降至251美元;
2011年後的黃金熊市(美國經濟復甦)
2011年——2015到2018年,黃金價格從1920美元下降至1046美元。
4. 世界上的統治級的超級大國面臨較為嚴重的經濟或金融困難,或有其他潛在的重要競爭對手出現,有危及其統治地位時,黃金是牛市區間(漲漲漲);
比如:當代首次黃金大牛市階段(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美國經濟滯脹),1968——1980,黃金價格35美元上升至850美元;
第二次黃金大牛市(歐元推出,互聯網泡沫、911,2008金融危機),1999年——2011年,黃金價格從251美元上升至1920美元。
5. 各國央行對黃金的態度,對黃金的中長期走勢,是決定性的。
從這張圖大家可以看到,黃金的漲跌周期都比較長,和地緣政治經濟的趨勢高度相關,而且每次黃金進入牛市,上漲都是非常誇張的。
再說回目前價格走低的原因:
第一,剛才提到的通貨緊縮預期(這是最主要的問題),疫情的影響,表面上看央行都在放水,應該通貨膨脹才是,但放水其實解決不了問題,疫情影響社會經濟生活各個方面,市場上的錢流通的速度慢了(可以想像下大家都宅在家裡,沒人消費,全是儲蓄,銀行給誰貸款?誰又需要貸款?)所以,大家預期是通貨緊縮,黃金就會承壓下跌;
第二,持續的大恐慌期間,投資者選擇拋售所有權益類資產,更多持有債券或現金,黃金這種情況下被視為普通權益類金融產品,也被拋售;
第三,受各類資產下跌影響,流動性受損,黃金是流動性極好的投資品,拋售黃金補充流動性;
第四,技術性因素:金銀跨品種套利因金銀比失常,導致白銀多頭爆倉,黃金伴隨下跌;前黃金上漲過快,存在調整壓力。
對黃金後市的判斷:短期存在二次探底可能,長期堅定看多。
目前,疫情恐慌仍在繼續,機構拋盤情況依然能存在,多空分歧嚴重,短期波動率極大,短期可能下探1400,但進一步下跌可能性較小。
但疫情終會過去,短則3個月,長則半年,總要見分曉了,放出去的水會刺激經濟,也會造成社會恢復後的通貨膨脹,推動黃金上漲。
美國金融市場的反應和傳統盟友沙特的反戈一擊(當然沙特的目標是美國不要從中東離開)暴露美國經濟的深層危機,美國老大的角色愈發不好維系,多元格局可能性增大,一旦如此,競爭中的老大和挑戰者將就國際結算貨幣展開爭奪,黃金是為其背書的重要資產,黃金貨幣屬性回歸,這種情況一旦發生,黃金將迎來一輪超級牛市。
深鏈財經:如果投資的話,普通老百姓投資黃金的渠道應該選擇哪些?
張晶:黃金製品/首飾/工藝金條等,是純粹的商品,購買時溢價高(包括品牌附加值、工費、運營成本分攤等),非黃金投資品【不推薦作為黃金投資】。
投資金條:如果當成投資品來看,交易成本在5%左右,非良好的黃金投資產品【不推薦作為黃金投資】。
比如中國黃金的投資金條,買的時候金價+12-14元/克,回收-2元/克,交易成本太高了。
金幣/紀念幣/黃金工藝品/收藏品,都是收藏價值為主,看個人喜好。
推薦:
1:積存金/黃金賬戶:交易成本較低,只可做多,無杠桿1比1,可兌換實物,有小額利息,適合長期定投,風險低(工行、平安、民生等銀行均有類似產品)【重點推薦】;
2:紙黃金/賬戶黃金:交易成本較低,無杠桿1比1,可做多或做空,但不可兌換實物(純粹把黃金當指數看)(各主要大行及股份制銀行均有此類產品)【推薦】;
3:杠桿屬性的黃金合約:上海黃金交易所AU(T+D)的延期合約(10倍左右杠桿),合規場內黃金交易,對接銀行交易介面,對於具有風險偏好的投資人。
深鏈財經:在經歷了慘痛的大跌之後,目前比特幣此前進入了一個橫盤階段,同時似乎和美股產生了聯動,相關性越來越大,昨天美股略有回暖,比特幣似乎也開始脫離引力,如何看待這種資產聯動的相關性的原因和影響,是常態還是短暫的偶然?
梓岑: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全球資本市場陷入稱得上百年一遇的流動性危機,比特幣很難獨善其身。我常說比特幣是人類有史以來流動性最好的資產,恰恰是因為這樣的高流動性,流動性災難往往會首先波及比特幣。這也讓比特幣受到了很大的質疑,你到底特么還是不是「避險資產」。
加上2019年整整一年時間里,整個數字貨幣行業豪賭減半行情,不管是礦機廠商、礦工,還是買家,都維持了非常誇張的杠桿率。所以這次的劇烈下挫,力度之大,的確讓很多圈內老人都懷疑人生。
我想說的是,比特幣依然是最好的避險資產。只不過,比特幣和其他任何一種投資品一樣,避的不是一切災難,避的不是流動性危機。
比特幣避的,是法幣世界的信用危機,是國家的經濟對抗、金融管制和封鎖,是通貨膨脹的滔滔大水。這一點,從來沒有變過。
比特幣有一個跟其他任何投資市場都不一樣的基本面:減半。
雖然我知道,剛剛過去的這波劇烈下殺,「黑天鵝」,讓很多圈內老人都覺得減半牛市不會有了。但其實,比特幣的基本面一點都沒有變,我們曾經看好比特幣的理由,一直都是這樣。比特幣歷史上這種力度的大回撤也並不少見,上下20%我們叫橫盤,50%叫漲漲跌跌,80%才能叫「暴漲暴跌」。
法幣世界通脹的腳步永遠不會停止,這次疫情之後,反而會變本加厲。而比特幣,在基礎用戶基數沒有明顯變化,交易活躍度沒有明顯變化,實際需求沒有明顯變化的同時,馬上會迎來新增供應規模直接降低50%。
別忘了,全球范圍的量化寬松計劃,滔天大水,就在眼前。別忘了,比特幣,從來都不會被局部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大環境綁架。
深鏈財經:無論是基金投資還是比特幣,都流行一個概念」定投「,但是我們在人人比特上發現幾乎所有定投比特幣的組合都出現了虧損,這對於那些長期堅持定投的人來說,難免是個心理上的打擊。怎樣看待比特幣定投,還有必要堅持么?還是說等待時間,看準機會,一次性抄底囤幣是個更好的選擇?
梓岑:因為定投,對我個人的非議挺多的。
因為我從2019年3月開始發起了一期定投,一直持續到現在,叫做「為兒子存住一枚比特幣」。
持有1枚比特幣,意味著你已經超過了99%的地址。三五十年之後,絕大多數普通人,可能都沒能力買夠1枚比特幣。
回到問題,恰恰相反,我在上升趨勢時會考慮暫停定投,因為越投成本越高。出現賬面虧損,說明現在正是拉低均價的絕佳機會。不過旁觀者的確常常會有誤解,甚至有人看到定投虧損喜歡跳出來冷嘲熱諷。
定投為什麼能有這樣的心態呢?看一下普通大眾中眼裡怎麼看比特幣就知道了。
對任何一個新興產業或者技術或者投資品來講,普通人的路徑都是,看不到,看不起,看不懂,來不及。
在大多數普通人眼裡,2009~2012年,比特幣,是極客玩具,看不到;2013~2016年,比特幣是「傳銷騙局」,看不起;2017~2020年,知道比特幣是「投資品」,但是看不懂。
實際上這是一個非常可喜的進步,大眾對比特幣早就沒有四五年前那種強烈的偏見和排斥了。同時,又是一個讓我特別欣喜的,特別寶貴的時間窗口,因為普通人不排斥但又看不懂,暫時也沒動力投資。定投,不需要在意一兩年內的盈虧,只需要搶在還沒來得及下手的普通人前面就行了。
另外,定投有幾個關鍵特性,比特幣定投可能跟其他投資市場的定投還不太一樣:
1. 定投首先需要長期看好,就像我們RenrenBit(人人比特)的願景,去往一個人人皆有比特的未來。「人類有史以來首次使用技術手段,保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人類有史以來流動性最好的資產」,「法幣世界的通脹永不會止步」,這些就是理由;
2. 定投是一個安全策略。數字貨幣是一個教育門檻奇高的領域,遠遠超過其他投資品。所以定投適合新人,但不要忘記學習,我一直建議大家用定投這種相對安全的方式入門,但絕對不要止步於定投。投資,要自己看懂,你得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干什麼;
3. 定投不適合大資金和專業交易玩家。對普通人來講,專注自己的主業,好好工作好好生活,零零散散投資。心靜如水,才是最好的姿態。敲重點,「對普通人來講」。大家都有自己的主業,絕大多數人並興趣一心撲在交易這件事情上。敲重點,如果你是專業交易者,管好自己,少跟我們這種普通人較勁。
所以,繼續歡迎新手,來跟我一起定投,就在RenrenBit。就不發圖了,硬廣不太禮貌,可以關注我的微博,「梓岑_Zicen」。用最安全的方式,從零開始,了解比特幣、數字貨幣、區塊鏈技術,到底是什麼。順便,為兒子存一枚比特幣,雖然不知道下一代人的機遇會是哪個方向,我至少提前准備,否則十多年後,普通人真買不起1枚比特幣。
最後的最後,我們都應該懂得,自己只是普通人這個事實,特別是在一個交易市場。盡量不要因為自己不同的投資選擇,帶著愚蠢的優越感批判別人。我們過得挺好的,不接受批評。
深鏈財經:在這樣慘烈的市場環境下,普通老百姓如何做好資產的配置,讓資產相對保值增值,對此你們有什麼建議?
呂立航:對於普通老百姓,開始定投美股股指ETF是個很好的簡單策略因為歷史長期趨勢一直是上升的。
對於想炒美股個股的普通股民來說,目前的市場環境最好還是保留大量現金繼續觀望更好。等待volatility降低和趨勢掉頭。
個別sector比如游輪,航空,和賭場出現了嚴重問題,如果能緩回來也需要很長時間,之前的價位幾年內很難看到。
相比其它 sector 的公司,高科技或互聯網公司的業務這次受打擊更小,疫情過後首先回到高點的(之前在上升趨勢的那些)。
疫情前走 parabolic move 或之前就長期下跌趨勢的股票還是該謹慎。

周凱:我的個人建議是,現金:股票:貴金屬投資:數字貨幣 = 5:3:1:1。
保持充足的現金在手,進可攻退可守。不用擔心在市場超跌的時候沒有現金來抄底,也可以避開當前資產劇烈波動的風險。
股票,我和我們華通證券的CFO、投研部都一致認為,只要貨幣是依賴主權、信用的,股票就是最好的投資標的沒有之一,中國美國的20年周期資產回報對比也證實了這一點。
如果擔心持倉的波動風險,可以配置一些與大盤表現負相關的產品如指數做空ETF等,來對沖頭寸。
貴金屬投資和數字貨幣的投資,是為了對沖貨幣超發,貨幣通脹的風險,當數字貨幣或黃金等牛市來的時候,該配置會為我們的資產組合提供期望之外的回報。
張晶:黃金總體還是個穩定的配置型資產,平時穩如狗,波動小,極端情形超級熱鬧。
黃金市場一定要長期看大勢,拋開現象看本質。
黃金是特別講邏輯的資產。
個人認為最好的黃金投資策略:看清大勢(牛還是熊),階段性定投(熊市後期或牛市初期開始建倉),適度配置(5%-15%個人資產),長期持有(3-5年)。
梓岑:1. 保證充裕的現金流,保持自己的財務魯棒性。做好基礎保障,比如重病醫療保險。疫情並沒有被徹底消滅,流動性危機還沒有過去,經濟沒有完全恢復,短期通縮壓力依然存在;
2. 買入1枚比特幣,保管好,有餘力的話,盡量為孩子也買1枚。下一代人不會缺房子,但是比特幣,只有2100萬枚。兩年後你會來感謝我。順便也會慶幸,當年偶然看到有一個叫「梓岑」的有緣人說,要這樣做,然後我真的這么做了。雖然這人說的我聽不太懂,但是總覺得信他應該沒錯;
3. 放輕松,保持健康,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就像前面我說的,中國正在迎來幾百年難遇的歷史機遇,上一次站在世界之巔的時候,我們的一把手還叫康熙皇帝。作為一個中國人,你甚至可以什麼都不做。

閱讀全文

與任澤平2018買什麼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型基金行業集中度 瀏覽:27
股票賬戶里可用怎麼變負 瀏覽:585
免洗洗手液原理 瀏覽:339
6開頭的是什麼公司股票 瀏覽:821
銀河灣電腦城 瀏覽:781
弘毅股份股票 瀏覽:389
小心哥 瀏覽:336
股票賬戶能更名過戶嗎 瀏覽:193
銷售股票公司 瀏覽:76
炒股票會把錢賠光嗎 瀏覽:485
台灣宏碁股票行情 瀏覽:815
農行開通股票賬戶 瀏覽:496
股票景研股份 瀏覽:981
600571股票分析 瀏覽:672
轉債股票好還是新股好 瀏覽:486
除顫儀上市公司股票 瀏覽:389
任澤平2018買什麼股票 瀏覽:506
廈門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股票 瀏覽:864
股票軟體不顯示次新股 瀏覽:187
4萬塊錢一個季度的股票軟體 瀏覽: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