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交易百科 > 2010年買40萬騰訊股票

2010年買40萬騰訊股票

發布時間:2024-12-26 06:39:44

㈠ 阿里巴巴和騰訊的職級體系與對應的待遇是什麼樣的

P01 - 程序員
P02 - 程序員
P03 - 程序員
P04 - 研發工程師(本科) 月薪13K以內
P05 - 研發工程師(碩士) 月薪13K以內
P06 - 高級研發工程師(博士) 月薪13K - 20K,15個月,1萬期權
P07 - 專家 年薪20-40萬 2萬期權
P08 - 高級專家 年薪40-60萬 3萬期權
P09 - 資深專家 年薪60-90萬 4萬期權
P10 - 研究員 年薪120萬 X萬期權
P11 - 高級研究員
P12 - 科學家
P13 - 高級科學家
P14 - 首席科學家
管理路線:(分為 M1 - M10 )
M01 - 主管,與P6相當
M02 - 經理,與P7相當
M03 - 高級經理
M04 - 總監
M05 - 資深總監 ( 有資格進入阿里巴巴集團組織部,類似高管團隊 )
M06 - 副總裁
M07 - 資深副總裁
M08 - 執行副總裁
M09 - 副董事長 ( JOE CAI )
M10 - 董事長 ( JACK MA )

㈡ 中國十年後哪些資產會暴漲 房子or股票

1、房子
無論中國的房價怎麼漲,總會有一些房地產泡沫即將破裂,房地產市場馬上崩盤的聲音。普通購房者懼於這些聲音遲遲不敢下手,畢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買房花費了自己大半生的積蓄。
事實上,如果剔除通貨膨脹的因素,十年後中國最便宜的東西有可能就是房子。
說十年後房子便宜,是相對人均收入而言的,比如現在人均月收入是3000元、房屋均價是每平方8500元,而十年後人均月收入是1萬元時,房屋均價可能是每平方12000元,相對而言,房屋的價格當然比現在便宜多了,因此,現在高價買的房屋放到十年後非但不保值增值,還會嚴重貶值!
人口嚴重流失的中西部中小城市,建設在郊區、新區的房子,以及三流景點附近的所謂旅遊地產。這些房子租不出去,賣不出去,只能每月繳納管理費和房產稅。由於空置率太高,業主普遍拖欠物業費,最終物業公司撤離,成為小偷、拾荒者匯聚的地方,門窗沒有了,傢具被偷了。最後的最後,淪為養豬場,或者拆除賣廢品。
但能吸引來人口的城市,房子的命運則大不相同。北上廣深的房價,最終會比肩,甚至超過香港。經濟大省的省會城市,其中心區的房價也會高不可攀。看看俄羅斯吧,人口只有我們10分之一,國土面積是我們2倍,莫斯科房價仍然列入世界最貴的行列。城鎮化永遠是失衡的,城市之間強者恆強、弱者恆弱,房價也是這樣。
2、現金
紙幣貶值是必然的,財經作家宋鴻兵舉例稱,80年代中期,保險公司向他的一個朋友賣保險,說等到2015年朋友退休後,每月可拿到50元人民幣的保險金。當時50元人民幣相當於一家人一個月的生活費,還是很值錢的。
可現在50元算什麼呢?現在在北京,這50元還不夠到保險公司領保險金的打的費。
假如你現在有1000萬元人民幣,你以為你就可以退休嗎?如果你把這1000萬存銀行里,10年後可能只相當於現在的200萬,再過10年,可能只值40萬,再過10年,可能只有幾萬了,可見紙幣貶值的速度有多快。
2014年的100元人民幣,購買力是2004年時候的幾分之一?去麥當勞,買到的東西也許差不了多少,但買房子、雇保姆、看病,孩子上培訓班,差別就大了。2004年的時候,深圳保姆月薪是1000元,目前要3500到4000元;好地段差一點的小區,新房子當年是6000元一平米,現在至少要3.5萬了。
所以,持有大量現金是非常危險的。即便你存余額寶,做銀行理財產品,也低於7%的年收益,相對於7%左右的真實通脹率,你的財富還是貶值。資金量大的可以做信託,達到10%年收益,但如果借錢的企業破產了呢?這個風險顯然非常高。
億萬富豪如果不做投資,30年後可能要吃救濟。其實不光是人民幣和美元,紙幣從來都是貶值的。
3、阿里的股票
10年後,阿里的股票價格是3美元還是4美元?雖然今天看起來,仍然在80美元以上徘徊,高不可攀。想想它的大股東雅虎吧,阿里未來也充滿變數。
科技企業,歷來「富不過三代」。崛起於個人PC時代的微軟,到了互聯網+時代還能支撐,但到了移動互聯時代,比爾蓋茨就被無情地掃地出門了。但這仍然救不了微軟,衰落仍將繼續。
崛起於互聯網時代的騰訊,在進入移動互聯時代的時候,幸運地抓到了微信。未來10年,科技領域又將發生巨大變化,阿里等中國互聯網巨頭們,都將進入他們面臨的「第三個技術時代」。這種挑戰,他們能應付得來嗎?
毫無疑問,肯定會有掉隊者,而這種企業的股票,將以暴跌收場。知道巴菲特為什麼不喜歡投資科技企業了吧,他是長期投資,需要有穩定的預期。李嘉誠也是如此,偶爾玩玩科技概念。
14年前,阿里巴巴還只是由18個人初創的電子商務公司,而今已經成長為一家橫跨電商、金融、無線通信等多種業態的「產業生態圈」,旗下坐擁10餘家子公司,而其眼中最重要的資源——「阿里人」(員工)已經擴容到26000多人。
靈敏應變、超強執行力一般在小企業比較容易實現,但是,阿里巴巴已經擁有超過2萬員工,而且規模還在不斷擴大。阿里巴巴希望日益龐大的身軀能繼續保持像創業當初18人團隊時那樣敏捷,並且能夠在各個領域都有所創新。但誰都知道,要讓大象跳舞是件很困難的事。
阿里巴巴是中國式商業思維的結晶,而亞馬遜卻有著天生的全球化基因。二十年來,亞馬遜不僅將自己打造成了全球商品品種最多的網上零售商和全球第二大互聯網公司,同時還建立了完備的物流體系,這對於亞馬遜繼續在零售方面大展手腳大有裨益。同時,亞馬遜從基礎技術與硬體入手,打造的AWS與Kindle都被證明是行業顛覆者,展現出其創始人貝索斯的遠見。
目前,阿里依然享受國家在自主創業、電商稅收及跨境電商等領域的的一系列政策紅利,同時可以利用自己在電商領域已有的地位,在各地、各領域與政府進行談判。例如,阿里最近推出的「耕地寶」產品,就是將傳統意義上政府主導的土地流轉過程變成了互聯網產品。
但政策紅利能夠持續多久?對於阿里巴巴這樣的巨型平台來說,其自身造血盈利模式已經成熟,其所要應對的,不僅是優惠政策撤銷後的資金投入,甚至有可能需要做好反哺地方的准備。
4、傳統媒體
網路媒體進入傳播領域對傳統媒體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沖擊波。
根據Editor&Publisher的最新研究:大約1/3閱讀在線電子新聞的用戶對傳統媒體失去了興趣,電視收視率下降了35%,廣播收聽率下降了25%,報紙購買率下降了18%。
另據美國Paragon研究公司的調查顯示:1998年13%的美國家庭因上網而退掉了訂閱的報紙。網路傳播咄咄逼人的發展態勢給傳統媒介帶來巨大的影響和壓力。
當海爾叫停了紙媒廣告投放後,人們就會發現新媒體傳播已經越來越被客戶、用戶所重視,傳統媒體如何順應全媒體時代,如何在粉絲經濟下立足並發展,交互性是關鍵,這就意味著我們需要研究如何快而全地完成到達率、實現轉化率,這是當下傳統媒體面臨的最大課題。
於是很多傳統媒體開始爭相開設訂閱號、服務號、微博、電商,想通過搶佔新媒體一席之地,為日後分一杯市場之羹鋪好道路。
報紙、雜志在這種洗牌的年代、顛覆的年代,能活下來的肯定是少數。所以,如果你投資傳媒股,需要瞪大眼睛看清楚了。凡是機制陳舊的,即便講了「新故事」,最終也將是浮雲。
但新媒體會崛起,只不過,這種崛起遇上了鼓勵創業的好時代,所以最終會是這樣的:傳統時政類報紙被包養,其核心內容成為禁地;私人背景的新媒體難以介入時政領域,但空間更大的,媒體的服務、娛樂甚至游戲功能,將被私有化,被做大做強。一批新富豪,會在這個領域誕生。
其實對於九零後來說,時政內容恰恰是他們最不關心的,也是最沒有市場價值的。而澎湃新聞,搞的就是這類風險最大、最沒有價值的東西。
5、地產股
雖然大城市中心區房價會持續跑贏通脹,但開發商的好日子結束了。未來10年對於房地產行業來說,是殘酷的擠壓「過剩產能」時代。過去10年眼睛長到頭頂上的從業人員,將開始體會到傳統媒體所經歷的痛苦,絕大部分中小房地產企業會死亡,7成左右的從業人員需要轉行,大量的高管、中層將從「錦衣玉食」的層面,「淪落在風塵」。
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在接受CNBC財經電視台采訪時說,中國的房地產行業此前瘋狂膨脹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現在走到了「轉折點」,供應量將超過需求量。
如今的房地產行業已經進入大鱷爭食的時代,中小房企的生存境遇愈發艱難。隨著行業集聚程度的進一步深入,相對於規模越做越大的大型房企,中小房企的處境可謂「凄涼」,對外,在拿地、銷售等方面要面臨大房企的激烈競爭,對內,融資、轉型等都將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
雖然2014年底市場出現翹尾行情,但是從2014年全年市場表現來看,房地產行業的境況顯然已經大不如從前,全國商品房銷售額全年同比降幅近8%,銷售均價同比跌幅近5%。
與此同時,大型房企的市場份額卻在不斷增加,50強房企的銷售額門檻已經高達140億元。對諸多中小房企而言,繼續尋求規模擴張極有可能碰壁而亡,如何在夾縫中謀求生存空間,已經成為這些企業不得不思考的命題。
來自中國指數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示,從銷售業績分布來看,銷售額超過百億的房企出現清晰的斷層,綠地、萬科等七家千億級企業銷售規模繼續擴大,12家企業的銷售規模在300億~1000億元,與第一集團之間拉開了500億元的銷售差距,而100億~300億元的企業則多達61家,競爭異常激烈。
億翰智庫上市房企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化東表示,百億企業陣營之間的分化正在拉大,規模房企的規模越做越大,強者恆強的趨勢愈發明顯,銷售額100億~300億元的房企,很多是從區域市場走向全國布局的房企,抵抗市場波動風險的能力有限,未來也存在不少變數。
由於金融機構為了控制投資風險,中小房企很難獲得開發貸,信託等其他融資渠道的成本又居高不下,中小房企沒了「救命錢」,與大企業在土地市場的拼搶顯得不堪一擊,這就導致了一系列連鎖惡化反應。
在市場低迷時期,中小房企銷售策略並不佔優勢,去化難度加大,資金匱乏拿不到可以開發的土地,項目運作陷入停頓,就將面臨資金鏈崩盤的高風險。張化東表示,中小房企最主要的生存壓力,正是來自高昂的融資成本和嚴重的人才流失。

㈢ 為什麼有些富人不去買股票

有些富人不去買股票的原因很多。

我先舉幾個例子:

我同學的父親是水產公司經理。他手中有一部分余錢時,他會投資養魚塘。因為他對水產之類比較熟悉,對市場的銷售養殖這個供應鏈業務比較懂。這時你與他討論股票,他肯定不會理你。因為做養魚塘對他來說幾乎是穩定賺錢的事情,而炒股他一竅不通。誰又願意把錢投到自己不熟悉的事情上呢?

後來他退休以後,手中的錢就買股票了。結果一套10年才出來。這進一步使他認識到炒股票的風險。

還有一位很出名的經濟學家,經常在電視上做節目聊金融。但是他從來不買股票。因為他知道股票的風險。他的閑余資金一般是投入到房地產中。其實很多的經濟學家都不炒股票,因為經濟學家很理性,懂得股票的風險。他們寧肯鑽研學術。

我的一位朋友資產上億,是他也從來不買股票,他的資金都用來做工廠。他經營電熱板生意。很多年了,越做越大。因為他不懂股票,也對股票不感興趣。

相反他的弟弟非常喜歡炒股票。他的弟弟做股票有20多年了,雖然一直沒有賺多少錢,但是非常喜歡,現在還依然持有很多股票。他的弟弟比他窮一些,資產數千萬。

在我看來富人有更多的選擇可以來使自己的資產增值,沒有必要一定要炒股票。富人可以做實業、房地產、黃金、債券甚至銀行理財產品。富人的投資途徑很廣,可有更大的選擇范圍。所以其中一部分富人由於經歷和對風險的認同,他們不買股票。

而普通人由於投資途徑較少,資金有限,所以普通人中很大一部分人投資股票。

所以富人不買股票的原因很復雜。有些富人即使買股票也只是配置一部分,他們還有其他的財富增值途徑。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分散風險,使自己的財富穩定增值。

其實這個問題有些極端。

並不是所有的富人都不去買股票,只是有大部分的富人買的股票佔比非常少而已。

就好比我一個朋友,他是做土建生意的,身價過億,他也買股票啊。

他自己持有了將近500萬的股票市值,就放在那裡不動。

雖然500萬對於普通人來說很多,但是對於他來說,資產佔比並不大,也就算一門投資吧。

你會發現,大部分的富人都有著一個固定的思維,那就是不在不熟悉的領域里投入太多的資金!

就好比,做股票致富的人,不太會去創業;

而創業致富的人,不太會去涉及股票;

因為術業有專攻,人的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處處開花,也不可能什麼地方都賺到錢,因此,不是富人不去買股票,是因為他們有自己更好的,更有把握的賺錢方式,自然也就取重避輕了。

我把這種行為,稱之為「理智」!

而對於大部分的普通人來說,其實是非常「不理智」的,就好比明明自己是一個新人散戶,是一個還沒有摸透股市規律,學習到股市投資的新人,就敢於拿出所有的積蓄,甚至「杠桿」進入股市買股票。

那麼結果一定是輸多贏少。

因此,想要成為富人,想要在股市裡投資獲得持續盈利,你就必須考慮到風險第一,盈利第二的道理。

這個世界最大的公平在於:當一個人的財富大於自己認知的時候,這個 社會 就會有100種方法來收割你,直到你的認知和財富相互匹配為止。

富人之所以越來越富,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應該在哪一個領域花精力,花功夫,投入大量的資產,而不是去貿然嘗試那些自己不熟悉的領域,甚至投入巨大的資產。

這就是「理智」和「風控」!

有些富人不去買股票和有些錢不多的人會去買股票是一樣的道理,只是個概率而已,可能不是自己直接買、買了沒讓外人知道的,不買的話也有不買的道理。

我們把這里說到的富人定義為事業有成的成功人士,既然是事業有成,那麼使之富有並保持的自然是這個事業,這也是最擅長的,誰不是把時間精力重點花在重要的事上。

除了投資在事業上,富人接觸到的投資品可能也相對較多一點,與其把錢投在股票里花了大把的時間還弄不好,就不如做其他的選擇了。

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能賺到這么富足也不是輕而易舉的,當自己擁有了一定的財富之後,怎麼樣能夠守住或者提升就成了主要考慮的。

守財的過程中,因為已經不再需要有那種一夜暴富之類的舉動,所以,「穩」字當頭,對於風險性較大的可能會少量的嘗試,最後對比投入和收獲。即使做股票這樣的,也未必會自己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琢磨。

因此,作為這里說到的富人而言,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取捨、懂得了用所長避所短,股票可能在當下還不太適合自己而已。

為什麼有些富人不去買股票?

溯源認為,主要是(1)富人更知曉股票市場的本質;(2)理財和資產配置收益不是優先選項,安全性才是首選標准;(3)富人投資股票途徑並非中小投資理解的那樣開立賬戶,直接買賣。

1、富人更知曉股票市場的 游戲 規則

之所以成為富人,因為其資源優勢和信息優勢,很多的富人本身就是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在公司上市過程中和之後交易中,對股票、股市的理解絕非你我韭菜理解那麼膚淺,他們明白其中的利弊,特別的弊端,這點你們都懂,咱就展開。

2、富人資產配置傾向於穩健,收益並不是最優選標准

富人資產配置多樣化,但共性的穩健,謹慎。同樣回報率10%,富人一個億的10%就是1000萬,而普通三五十萬的投資,回報10%也就三五萬收益,其絕對數額收益決定穩健是首要考慮的因素。

3、富人投資股票的途徑隱蔽

普通投資者認為,富人投資股票也像大眾一樣,證券公司開立賬戶,銀證轉賬買賣股票,那就大錯而特錯,由於資金體量太大,自然人賬戶資金進出受限和諸多不便,富人進入股市的途徑都是以機構身份入場,國內很多產品,特別的私募,其實是為某一些或者某一個富人量身定做的,當然統計中沒有富人,只有機構投資者。

所以,富人不是不買賣股票,而是咱們中小散戶不了解富人買賣股票的途徑,收益預期以及資產配置問題而已。

因為富人沒有急迫的心態想要發財,他們更希望能長久的保存好不容易得來的財富,所以在本金足夠多的情況下,不用冒風險賺錢。

富人最大的優勢就是本金多,在本金量比較大的情況下,哪怕年收益低,富人也可以賺到足可以養活自己的錢。股票雖然好,但是風險高,很可能會虧掉本金,反而得不償失。

舉個例子,一個富人如果有1千萬人民幣,他將這筆錢放在銀行五年定期存款里里,大約收益是4%左右,也就是說,富人只要存銀行,每年就可以拿到40萬,算到每月的話就是3萬多,這是無風險的收益。只要有這1千萬存款,富人就可以毫不花力氣年復一年的拿到這些錢。

但是如果投資股票,金融里有條原則:收益多大,風險就有多大,想讓1千萬翻倍到2千萬很難,一不小心可能就虧損到500萬了,甚至全部虧光。就好像寓言里說的殺了一隻下「金蛋的雞」。

所以富人為了長久的安樂生活,當然會遠離股票投資,而把大多數的錢放在穩健增值的地方。

股票是高風險的理財方式,雖然我們常說炒股七虧二平一賺,但是在牛短熊長的市場中,多數時候絕大多數人是賬面虧損的。

富人之所以是富人,有多方面原因,或者是創業成功,或者能力出眾拿著高薪,或者手握權力,或者炒房致富,或者運氣好得了一大筆財富。雖然也有數以十萬計的股民通過炒股致富,但是相對於龐大的炒股人群來說,致富比例依然非常低。

國內股市正在不斷完善過程中,在此期間財務造假時有發生,上市公司不務正業炒房炒股的不在少數,更不用說大股東減持動力強勁,灰犀牛黑天鵝橫沖直闖。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機構虎視眈眈,莊家操縱股價,散戶炒股盈利的難度可想而知。

富人已經積累了可觀的財富,自然就有了無數選擇的權利。繼續原來的生意也好,拓展其他業務也好,收益遠高於銀行存款,並不比炒股賺的少,關鍵風險小得多。

實事求是的講,國內缺乏安全穩妥的投資渠道,國債、銀行存款、寶寶類貨幣基金是極為有限的選擇,同時也對應著較低的收益,跑贏通脹是做不到的。

富人的選擇更多,已經不再限於無風險理財,信託、民間借貸、私人銀行、海外投資、股權投資,在分散投資的情況下,往往回報更高,風險也大幅降低。就以股權投資為例,投資靠譜的人,成功一次就能獲得超高回報。

再從上市公司表現來看,多數股票是沒有投資價值的,主業盈利不堪入目,更多靠炒房炒股等非主營獲利,一有機會大股東就會減持套現。在股市低迷時,投機價值出現,但是依然擋不住各種意外發生,白馬股也會突然閃崩,曾經光鮮的外表也會因卸妝顯露原型。

炒股,高風險的 游戲 ,玩的是心跳,適者才能生存。鱷魚進去,壁虎出來,地球進去,乒乓球出來,一些富人不炒股,嗯,很理性。

富人不是不買股票,很多富人做投資都買股票,只是不一定買A股,也不一定買二級市場的股票。

富人投資的特點,就是他資金大,有資金優勢,這個 優勢主要是渠道優勢 ,而不是富人更聰明。

資金在幾百萬到幾千萬級別的富人,多是自己操作買賣股票,基本是二級市場或者是基金。

資金在幾千萬到幾億級別的富人,一般會組建個投資團隊,靠團隊的智慧來屏蔽掉個人判斷的傾向和主觀風險。

所以,資金越大的富人,他可以僱傭的人才更多,他可以投資的渠道更多。

還比如說,富人可以去做風險投資,國內最好的風險投資是張磊的團隊,但是他們的門檻至少2000萬起步。他的團隊投資過京東和騰訊,買還沒上市公司的股票,這些是原始股,或一級市場的股票,那麼股票上市就可以翻很多很多倍。

A股市場,是二級市場,如果你資金量足夠,你也不一定去做二級市場的股票。

有些富人為什麼不去炒股,筆者有以下幾個觀點。

富人之所以成為富人,除了出生在富人家庭的特例之外,大多是富人都有其較為精通的領域以及來錢的門道。主業其實已經填滿了多數富人有限的時間, 根本沒法兼顧需要付出大量心血才能盈利的股市 ,這是多數富人不炒股的一個重要原因。

富人之所以成功,往往是其在自己專業的領域有所建樹之後,財富水到渠成的來了。靠哪個行業發家,大多數都會精通這個行業,而且精通此道之後,積累到一定階段之後,賺錢的效率和持續性是很高的。而股市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精通,並穩定盈利的。 因此,富人們大多喜歡在自己熟知、精通的領域精耕細作,而不是到自己明顯不具備優勢的資本市場冒險。

富人的能力圈以及社交范圍通常比窮人要廣一些,圈子裡不乏各行各業的精英人士。找到炒股方面專業的人士幫助其理財,實現財務增長不是難事。私募、公募基金都都可以成為富人的選擇,這樣既實現了財富的增長,又兼顧了自己的本業,富人通常會有這樣的選擇,所以,很難看到富人親自上陣炒股的。

更多觀點關注懿 財經

打開福布斯世界富豪排行榜哪個富豪手裡沒有股票?

當然了中國富豪排行榜里的富豪,也是個個都有股票資產的。

不管全球還是中國國內的富豪,只要在福布斯富豪榜有名字的,手裡都有股票的。手裡沒股票那還叫富豪嗎?或許叫暴發戶或者中產比較合適。

上圖中國富豪前十名裡面,哪個富人手裡沒有股票?馬雲沒股票?馬化騰沒股票?許家印沒股票?都有吧。

不是有些富人不去買股票,也不是手裡沒有股票,而是因為你所謂的富人還沒有富到一定程度!對吧?

他們暴富的方式更多的是通過一級市場發行股票,從而實現上市暴富。

說實話,目前我國的股票賬戶大概1.6億戶,如果以三口之家算的話,平均每4戶人家就有一家有股票賬戶。難道都是沒錢人開的賬戶?

美國股市從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到現在,已經漲了11年的牛市了,這11年裡美國股市漲了4倍多。包括我們的鄰居印度,其股市也漲了11年,漲幅超過美國,漲了5倍多。我國股市從2008年金融危機過後的這11年來,熊了11年。我們的股市依然在毀滅著二級市場股民的財富。我們的資產由於政策的導向,大都在房市。歐、美、印度等國家的資產主要在股市。 所以,這也是富人或者叫中產階級手裡沒股票的原因,因為都變成了房產。

㈣ 聽說騰訊給員工發股票,為什麼福利好的總是「別人家的

因為騰訊公司很強大,而且還在不斷發展,bat三巨頭中業務最多涉及范圍最廣,能量最高的公司。
騰訊的軟肋在於缺乏創新,強大之處在於騰訊全家桶的豪華陣容以及產品的速研能力。

閱讀全文

與2010年買40萬騰訊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河南安彩 瀏覽:697
保護股票交易賬戶的軟體 瀏覽:872
汕頭社保查詢 瀏覽:613
博傑股份股票業績 瀏覽:624
一隻股票買的人多了會不會漲 瀏覽:66
台式機日常上網炒股需要多少流量 瀏覽:417
綜合封閉式基金指數的股票成交額 瀏覽:295
國家不搞配資股票大跌 瀏覽:513
查詢建設銀行股票行情 瀏覽:118
惠東股票交易所 瀏覽:871
大學生適合基金還是股票好 瀏覽:864
下載公牛炒股軟體 瀏覽:911
兩個證券公司同一股票嗎 瀏覽:201
景旺電子股票趨勢分析 瀏覽:209
只買上二十日線股票 瀏覽:508
嘉實海外基金凈值 瀏覽:689
怎麼套花唄 瀏覽:617
魯西商城官網 瀏覽:554
買股票相關方面的書 瀏覽:519
股票軟體右側顯示的收益 瀏覽: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