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機構或私募基金公司是不是和散戶一樣在二級市場買賣股票他們買股票是不是比散戶的成本低或者有什麼優惠
機構和私募也是買股票的時候一般都跟我們一樣在二級市場買的,他們後來扮演的角色是我們俗稱的「莊家」。他們擁有強大的資金實力,在他們吸取籌碼的時候買的部分股票不一定比一些散戶價格低,但是他們通過手上的股票使勁打壓股票價格,把很多獲利和虧本的散戶都恐嚇出局,然後在散戶恐慌拋售時候低價買入,這個時候他們買的價格是比較低的;等到他們吸收了足夠的籌碼(股票,一般莊家吸籌占該股票全部流通盤的35~60%),他們再哄抬股票價格,把價格炒到他們預定的區間出貨。他們在買股票期間本身並沒有什麼優惠,但是他們會用非常手段,使散戶搞不清情況,等散戶意識到這只票要大漲的時候,莊家已經把價格抬上來了,這個時候,莊家手上的股票成本是遠遠小於散戶手上的股票成本的。
B. 機構買入後為什麼大跌
機構買入的是通過專用通道買入,可以享有較高溢價買入,即使大跌它並沒虧損多少,它借勢打壓籌碼,讓散戶交出手中帶血的廉價籌碼,可以再吸入,為下一步它的拉升減輕壓力。
從機構投資者發展的歷程來看,有三個重要的時間點:
第一個是封閉式基金成立並開始運作的1998年3月。封閉式基金的成立引入了真正意義上具有專業優勢的機構投資者。
另一個重要的時間點是1999年三類企業資金和保險公司資金入市。其中保險公司投資於證券投資基金的總額增長了13倍,從開放初的14.79 億元上升到2001年的208.99億元。保險資金成為機構投資者最大的資金來源。
第三個關鍵的時間點是中國開放式基金成立的2001年9月底。自此,基金產品差異化日益明顯,基金的投資風格也趨於多樣化。
(2)機構買股票為什麼打折擴展閱讀:
在證券市場上,凡是出資購買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的個人或機構,統稱為證券投資者。機構投資者從廣義上講是指用自有資金或者從分散的公眾手中籌集的資金專門進行有價證券投資活動的法人機構。
以有價證券投資收益為其重要收入來源的證券公司、投資公司、保險公司、各種福利基金、養老基金及金融財團等,一般稱為機構投資者。
其中最典型的機構投資者是專門從事有價證券投資的共同基金。在中國,機構投資者主要是具有證券自營業務資格的證券經營機構,符合國家有關政策法規的投資管理基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