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螞蟻財富戰略配售出了什麼狀況
距離螞蟻集團上市的日期越來越近了。螞蟻計劃在明天(9月24日)通過港交所的聆訊,預計將於10月中下旬在「A+H」同步上市。
這次螞蟻IPO融資規模大約是2400億元,而螞蟻集團整體的估值也會達到1.7萬億元。如此大的IPO規模,存量的市場資金很難一口氣吞下,所以又該是戰略配售基金站出來發光發熱的時候了。
昨晚,螞蟻的招股說明書終於出爐,裡面就有介紹本次能參與戰略配售的基金情況,六隻戰略配售基金無一缺席。
數據來源:WIND 螞蟻IPO說明書
不過我在下一頁還看到,這次參與戰略配售的還有五隻「創新未來」基金。從名字上看,比3年封閉運作的戰略配售基金好一些,它們只需要鎖定18個月(一年半)。
數據來源:WIND 螞蟻IPO說明書
從倉位限制來看,創新未來基金比戰略配售基金也更好。戰略配售基金的倉位限制是0%-100%,而創新未來基金的倉位限制是60%-100%。
戰略配售基金經常被人噴的點是,於2018年7月成立,當時雖然不是大熊市末期但也算是中期。理論上,這個時候成立的股票類基金,投資回報率是非常高的,相當於抄底。但戰略配售基金一直留著現金准備參與配售,80%-90%倉位買債券,導致六隻基金無一例外全部踏空了這波行情。
㈡ 五隻戰略配售螞蟻股票哪個更具投資價值
18個月的鎖倉期比較長,上市一年半後到底股價會怎麼走,誰也說不清楚,投資還是要謹慎一點,可以開通科創板進行投資。
㈢ 百分之10的戰略配售螞蟻股票怎麼算收益
還沒有開盤,根本不知道價格,當然就無從計算收益。
交易還需繳納印花稅,目前是0.1%,計算方法與手續費相同。也就是說,買的時候實際支付的總額是10030元,賣的時候實際得到的總額是10500-31.5=10468.5元,所以凈收入是438.5元。還有一些小的成本,比如在上海交易的每千股1元的轉讓費。
(3)中歐基金戰略配售螞蟻股票擴展閱讀:
普通股股東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基本權利:
1、公司決策權。普通股東有權參加股東大會,有權提出意見、投票、表決,也可以委託他人代表其行使股東權利。
2、利潤分配的權利。普通股股東有權從公司的利潤分配中獲得股息。普通股的股利不是固定的,它是由公司的利潤狀況和分配政策決定的。普通股股東只有在優先股股東獲得固定股息的情況下才有權獲得股息。
㈣ 螞蟻戰配基金風波:獨家代銷是否有利益沖突會影響IPO嗎
據外媒援引知情人士報道,中國證券監管機構正在調查螞蟻集團進行的350億美元股票上市的潛在利益沖突,而推遲批准了這個原本可能是全球最大的上市計劃。
報道稱,中國證監會正在研究螞蟻集團的支付寶平台作為唯一的第三方渠道讓散戶投資者購買五隻螞蟻戰略配售基金。
螞蟻集團發言人對此表示,公司上市流程正在滬港兩地有序推進,目前沒有預設的時間表,任何關於時間表的猜測都沒有事實依據。
螞蟻集團回應稱,有關戰略配售基金的細節已經做了 「完全充分的披露」,它沒有承銷自己的 IPO。基金是作為戰略投資者參與螞蟻集團的首次公開募股,一直由基金公司獨立運作。
戰配基金不受影響
螞蟻集團IPO一路走來可謂「順風順水」。2020年7月20日,螞蟻集團宣布「A+H」上市計劃,8月25日,IPO申請就獲得了上交所和港交所的同步受理,僅5天之後,螞蟻集團IPO獲得「已問詢」。
9月18日,上交所正式同意螞蟻集團科創板上市申請,從科創板IPO申請獲受理到過會,螞蟻集團僅用時25天。
在國內外資本市場上,螞蟻IPO計劃更是受到知名機構投資者的追捧。公開消息顯示,目前全球十大主權財富基金中五家已經明確計劃參與其IPO項目,包括新加坡淡馬錫、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阿布扎比投資局、沙特公共投資基金、中國社保基金等。
這5隻引發爭議的螞蟻戰配基金,於9月25日開售,除了在基金公司直銷渠道發售外,僅在支付寶平台發售。
9月22日晚,華夏基金、匯添富基金、鵬華基金、中歐基金、易方達基金五家基金公司的「創新未來18個月封閉混合型基金」正式獲得批文,計劃戰略配售10%的螞蟻新股,總募集規模600億。
9月25日,易方達創新未來率先達到120億銷售限額, 「一日售罄」。9月26日,鵬華創新未來也突破120億募集規模上限,提前結束募集並啟動比例配售。9月29日,中歐創新未來基金購買頁面顯示「售罄」。10月5日晚間,匯添富創新未來成為第四隻售罄戰略配售基金,距離開售過去10天。10月8日晚,華夏創新未來售罄,最終用時近14天。
市場更關心,一旦螞蟻集團上市進程出現變數,上述五家基金公司發售的螞蟻戰略配售基金該如何運作?
按照監管規則及基金合同規定,投資螞蟻戰略配售的投資比例不超過10%,相關基金公司人士認為,即使不能參加與螞蟻集團的戰配,對基金的運行影響並不大。
是否構成利益沖突?
螞蟻集團利用旗下平台作為第三方獨家銷售參與自身股票戰略配售的情況,這在行業中尚無先例,也引發了市場的廣泛討論。業內對其所質疑的點主要包括,此舉是否構成利益沖突,有無涉嫌違規。
按今年10月1日生效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監督管理辦法》,基金銷售機構應當建立健全業務范圍管控制度,審慎評估基金銷售業務與其依法開展或者擬開展的其他業務之間可能存在的利益沖突,完善利益沖突防範機制。
在外媒的報道中,認為螞蟻基金配售違反了這條相關規定。對此,螞蟻集團表示,有關戰略配售基金的細節已經做了「完全充分的披露」,螞蟻集團沒有承銷自己的IPO。基金是作為戰略投資者參與螞蟻集團的首次公開募股,一直由基金公司獨立運作。
「參與螞蟻戰配,只是基金公司和螞蟻集團簽訂了一個戰配協議,合同中也沒有明確寫『將戰略配售螞蟻IPO』,並不存在利益沖突的問題。」有基金公司人士分析。
「首先,並不是說只有這幾家可以參與螞蟻的戰略配售,其他家就不允許了。只是說有幾家參與戰略配售的公募基金只能在支付寶平台發行而已。其次,這幾個基金也只是10%用於認購螞蟻的股票,並不是專門投資螞蟻,其他股票不參與。再次,就算是只能買螞蟻的股票,只在螞蟻平台上進行銷售也沒有問題,又不是在這個平台之外就不能投資螞蟻股票了。」王冀躍並不認為,螞蟻獨家發行戰配基金涉嫌違規。
根據業界流傳的一組測算估計,五家基金公司在18個月封閉期內至少獲得13.5億元管理費的收入,浦發銀行能收獲1.2億元託管費,螞蟻財富則有2.4億元的銷售服務費到手。
顯然,在這場爭議的背後,最主要還在於對傳統渠道的顛覆及背後涉及的利益。
「對於一些細節,沒有必要糾結。獨家銷售產品,沒有什麼不可以的。以往的銷售中,有過很多這樣的案例,只是因為那些產品不好賣,因此就被忽略了。」資深基金研究專家王群航指出,這次是風口,好賣、規模大,有人就眼紅了。
王群航認為,股票的IPO是一回事,公募基金的「7 24」認購制度創新是另一回事。只是這次,它們在某個特定的項目上有交叉而已。在他看來,如果對於獨家銷售有意見,相關銷售機構以後是否可以接單所有的公募基金產品,並發行結束之後,及時披露對於每隻產品代理發行的銷售規模?基金公司比基金的業績,銷售機構可以比銷售量的大小。從「5 4」擴展到「7 24」,是網路時代和 科技 進步的必然,是對於 歷史 短板的修正和補齊,是進一步強化公募基金標桿形象的力舉。
校對:丁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