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定投指數基金能賺錢
首先我們來說說基金定投的概念。
基金定投就是指在固定的時間以固定的金額或份額投資到指定的開放式基金中。
接著我們再來說說什麼是指數型基金。
指數基金主要投資標的是指數成份股,投資組合的變動與該指數基本一致,可以取得與指數大致相同的收益率,相於對指數進行了復制。
投資指數基金的人一般認為市場是有效市場,股票價格充分反映了該股票的所有信息,利用技術分析不存在套利空間。所以直接跟隨市場走勢反而是最明智的選擇。
通過對一些有代表性的指數基金進行歷史數據模擬,我們可以比較一下同樣的5年期,選擇指數型基金進行的定投和選擇普通主動管理型基金進行定投的收益比較。
首先,我從138支成立5年以上的指數基金中選擇業績中等的工銀滬深300進行收益測算。
我們可以看到,從2013年1月15日到2017年12月15日的5年時間,每月15日定投1000元到華商價值精選混合基金中。投入總本金6萬元,期末總資產75748元,定投收益率為26.25%。
也就是說,同樣的投資金額、基數和頻率,確實是指數型基金定投收益率佔了上峰。這是因為在這幾年時間內,除了14年下半年到15年上半年不到一年時間的牛市,其餘時間股市都是不溫不火的熊市狀態。在牛市時主動型基金一般收益較好,但在熊市時,被動指數型基金更加抗跌。同時中國股市本來也是牛少熊多,所以如果長期進行投資,指數型基金定投是個不錯的選擇。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財女孫小佳,ID: cainvsunxiaojia
CFP國際金融理財師,2016年中國百佳金融理財師。
② 長期來看股票基金的收益可以抵抗通貨膨脹
股票基金,就是基金里有80%以上的比例投資於股票,這里說的股票,一般指的是上市公司的股票。
股票基金的風險在三大類基金里是最大的,像2015年的股災,國內股市出現大幅下跌,很多股票基金的凈值也大幅下跌。如果在高點的時候入市,不僅不能賺錢,還要虧很多錢。不過雖然風險大,但是股票基金的長期收益是這三種基金中最高的。
貨幣基金、債券基金和股票基金的特點。
貨幣基金、債券基金和股票基金,是我們最常用的三類基金品種。
其中,貨幣基金是大家最熟悉的。它可以用來代替銀行儲蓄,本身也可以比較靈活的隨取隨用,安全性也不錯,跟銀行儲蓄相比,更加靈活,收益也通常要更高一些。
債券基金定位跟銀行理財產品是比較接近的。實際上很多銀行理財產品,背後投資的就是債券基金。
理財產品和債券基金的區別在哪裡呢?對投資者來說,可能最直觀的一個區別,在於收益上。
理財產品通常不會提供每天的波動,而是有一個明確的到期時間。到期後給投資者支付本金和利息。投資者持有理財產品的時候,看不到自己賬面資產有什麼變化,不會有虧損的感覺。而債券基金,本身每天會漲漲跌跌,所以在投資債劵基金的時候,可能某一段時間里,投資者的賬面是顯示虧損的。部分投資者無法接受這一點。
所以從市場接受程度上來看,投資者對銀行理財產品的接受程度是更高的。
最後是股票基金,目前銀行系的金融產品,很少有提供純股票的投資品種。所以想要定投的話,主要是定投基金系產品里的股票基金。
所以可做如下總結。
貨幣類工具:銀行儲蓄和貨幣基金。貨幣基金相對更合適,收益也會更高一些。
債券類工具:銀行理財產品和債券基金。這兩類的投資收益不相上下,但大部分銀行理財產品在持有的時候看不到波動浮虧,投資者可能會更心安一些。
股票類工具:主要投資股票的產品,目前主要是股票基金。部分銀行理財產品,也會投資一些股票,但是配置股票的比例會比較低,所以股票類工具,我們主要從基金中挑選。
哪類基金收益率最高
那麼問題來了,這三類工具的收益情況如何呢?哪一類工具可以幫助我們跑贏通貨膨脹呢?
其實很多金融專家已經做過了詳細的研究。根據《股票長線法寶》的作者西格爾教授對200多年的美國金融市場的統計,股票是長期投資中收益最高的資產,其次是企業債券和短期國債,而且任何債券都無法長期跑贏通貨膨脹,只有股票可以長期跑贏通貨膨脹。
例如,如果投資1美元到美國股市,200多年後,會變成704,997美元,是的,70多萬美元。但是如果投資長期債券,只會變成1778美元,投資短期債券,為281美元,投資黃金,只有4.52美元。
像黃金這種無法產生現金流的資產,長期收益甚至比國債更低。100多年前,5兩黃金可以買下北京的一套四合院,而100多年後,5兩黃金只能買下北京四環里不到2平米的房子,遠遠跑輸通貨膨脹。同一時間里,美國股市從40多點上漲到17,700多點,上漲了400多倍。
這里,股票的長期收益是跑贏了美國的通貨膨脹的。長期債券的收益略微跑贏了同期的通貨膨脹,但是幅度並不大。短期債券,類似貨幣市場工具,是跑輸了通貨膨脹的。
那在國內是不是也有類似的情況呢?
貨幣基金、債券基金和股票基金,可以分別代表貨幣及工具、債券工具和股票工具。
例如從2004年到2017年,國內所有貨幣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是2.56%,所有債券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是6%,所以股票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是14.11%。
從貨幣基金到債券基金,再到股票基金,它們的年化收益率一個比一個高。長期收益率最高的股票基金,可以幫助我們抵禦通貨膨脹的侵蝕。
這個特徵,跟美國市場這三類資產的特徵也是吻合的。
不過,我們投資的時候,不能只看收益情況,還得看投資中要面對的風險。這里的風險,說的主要是持有過程中的波動風險。
雖然從長期來看這三類資產的收益都是上漲的,但是在持有過程中,可能短期會有波動,導致基金的收益出現下跌。
回顧國內這三類基金十幾年的收益率 歷史 ,我們會發現,貨幣基金從整體上來看,幾乎沒有下跌。它本身波動風險很小,幾乎每天都是上漲的。所以貨幣基金適合用來打理短期不用的零錢,隨取隨用,也不用太擔心風險。
債券基金長期收益比貨幣基金高,但是它有波動風險。債券基金在持有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百分之十幾的波動。也就是說,在最差的情況下,可能會短期有百分之十幾的浮虧。不過隨著投資的時間拉長,債券基金也是可以盈利的。
而股票基金的長期收益是這三類基金中最高的,但是波動風險也是這三類基金中最高的。股票基金在持有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高達50%的波動風險。如果投資者不懂得股票基金的投資技巧。可能會出現超過50%的浮虧。高風險、高收益,是股票基金的特點。
但是長期看,能幫助我們抵抗通貨膨脹的,也是股票基金。
所以,我們做定投的操作,把人力資產定期轉換為金融資產,裡面必須要有一部分是配置到股票資產上。而股票基金,就是很好的定投工具。
但是股票基金的品種非常多,哪一種適合作為我們定投的主力呢?
我們下期知分曉!
③ 中國基金平均年收益率是多少
一般來說,這些年基金的收益率有高有低,參差不齊,像500002,99年發行,持有至今,光現金分紅就達3.43元/份,平均每年收益率為34.3%。又像3年前發行的QDII基金,目前大部分都是虧損的,收益就更不用談了,所以中國基金的平均每年收益是不好算的,不過大致可以這樣看,從98年發行的封閉式基金來說,平均每年的收益率在8-15%左右(牛市會高些,熊市就基本無收益),近年發行的開放式基金,平均每年的收益率也會在10%左右,總體比銀行存款和買債券的收益高些,就長線而言,封閉式基金的總體收益會比開放式基金高。
④ 中國股市的年平均收益率是多少
去除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人壽、中國中車、工商銀行、美的、格力、茅台、五糧液、上海汽車、海康威視、華夏幸福等18隻個股之外,滬深兩市加創業板三千多支票(不統計年內新上市個股),較元旦合計市值增長為0,也就是說,全體A股投資者全年平均收益幾乎為零。
一、股票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去除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人壽、中國中車、工商銀行、美的、格力、茅台、五糧液、上海汽車、海康威視、華夏幸福等18隻個股之外,滬深兩市加創業板三千多支票(不統計年內新上市個股),較元旦合計市值增長為0,也就是說,全體A股投資者全年平均收益幾乎為零。
二、平均收益率
平均收益率(average rate of return ,ARR) 又稱平均報酬率,是指投資項目年平均凈收益與該項目平均投資額的比率,為扣除所得稅和折舊之後的項目平均收益除以整個項目期限內的平均賬面投資額。股票的平均收益率是指總收益率除以股票個數。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是將基金每月收益率的平均值年度化後的統計值,並用於計算基金回報的標准差。平均收益率並不完全等同於基金三年年度化收益率。
平均收益率=收益額/投資額
會計收益率=年平均凈收益/原始投資額*100%
在財務管理中,平均收益率=平均每年的凈現金流量/投資額
其中,平均每年的凈現金流量=累計凈現金流量/經營期年數
這是一個優缺點共存的資本預算方法,在公司理財中經常使用。
優點:數據可以從會計報表中獲得;計算過程簡單。
缺點:沒有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
⑤ 偏股型基金歷史平均年化收益率是多少
股票的一般能達到20-40%,偏股的差點,能達到10-30%。這里說的是平均收益率,時間長了才看得出來,理性投資向來都注重長跑冠軍,而不是短跑的。
有穩定收益模式的,沒有風險,年收益13.16%。
5年期的話有8%-12%左右
2019年年度我國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在25%左右
混合型保本基金的年化收益具體是算不出來的,這個要根據行情來確定,行情好的話,可以超過10%,行情不好的話,也就只能僅僅保本了。
混合型的比較難計算出來,特別是佔有股票份額的話就比較難算出來了,如果是債券、信託等有固定收益類的話就相比來說可以算出來的結果相差不遠。
過去10年純債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高達6.31%, 同期貨幣基金平均收益率為3.05%, 同期一年定期存款利均值為3.11%。
從債券基金的類別來看,主要可以劃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純債基,只投資債券,不投資任何股票和可轉債;第二類是普通一級債基,投資債券和可轉債;第三類是二級債基,可同時投資債券和股票。
(5)2017年股票基金平均收益擴展閱讀:
債券資產具有持續、穩定的現金流收入,同時其凈價的波動程度遠小於股票資產,因此,以債券為主要配置對象的債券型基金具備凈值波動小、保值能力強的特點。
結合最近十年A股市場走勢來看,無論是持續高漲的2006年至2007年、2009年,抑或是下跌明顯的2008年、2010年,還是震盪起伏的2005、2015年,債券型基金均獲得了正收益,呈現明顯的低風險、低收益特徵。
債券型基金將80%的基金資產投資國債、金融債等固定收益類金融工具的基金,其收益比較穩定,風險和收益水平低於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高於貨幣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在當前股市震盪調整,形勢不明的情形下,具有重要的配置價值,受到投資者的青睞。純債券基金年化收益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純債基金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純債基金連續10年正收益
⑥ 管理700億資金的基金經理林森離職,他在金融圈是個怎樣的人
5月7日凌晨,易方達基金公司發布公告表示,管理700億資金的明星基金經理林森離職。在股票行情反彈的2019年,林森曾用三成股票倉位跑贏許多高倉位基金經理。林森是今年以來繼肖肖、董承非、周應波、趙詣之後又一離職的明星公募人士,這些離職的明星公募基金經理大部分選擇創辦私募基金。
最為關鍵的是,當這只股票倉位極低的混合型基金,進入2019年這樣股票行情回暖的市場,該基金所獲得的正收益,也不亞於那些股票倉位高達70%、80%以上的基金產品。Wind數據顯示,易方達安心回饋基金2019年內的投資收益為40.68%,領先於混合型基金32%的平均收益,大幅跑贏全市場所有基金22%的平均收益。令人驚奇的是,獲得40.68%的這一年度收益易方達安心回饋基金,其截至2019年末的股票倉位僅有31%。
也就是說,在股票行情走強的2019年內,林森這位明星基金經理僅用了許多基金經理一半的股票倉位,就在全年業績上戰勝了股票高倉位的基金經理。業內人士認為,這從很大程度上顯示出基金經理在個股選擇上具有極強的甄別判斷能力,使其能以較低的股票倉位戰勝高倉位基金。
回顧今年一季度的市場,林森在其基金報告中指出,從市場微觀結構來看,2021年較為極端的分化行情導致權益市場在部分行業出現了一定的交易擁擠,這也導 致了一季度權益市場的大幅震盪。歷史上看,通過分散投資能夠在大部分市場環境中降低組合的波動性。但是一季度市場系統性下行的過程中,持倉的股票大都經歷了比較明顯的調整。泛製造業的股票由於擔憂原材料成本的上行,下跌幅度更加明顯。
⑦ 買基金年收益20%到30%難嗎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有些人買基金每年能賺10%就心滿意足了,有些基民甚至對50%+的收益仍不滿意。那麼,投資基金,到底賺多少才算賺?
我們需要把這個問題拆成兩個維度去看:
第一,投資者自身。對於一位之前只接觸過存款或銀行理財的人,如果投資基金每年能有10%的收益,就會很容易產生滿足感。
第二,投資品類型。經濟學里有個詞叫「機會成本」,放在這里就是如果不投資基金,去買房、買黃金、買比特幣或自己炒股等,最高能有多少收益。
第一個維度太過主觀,很難對其量化;本文我們重點從第二個維度展開,看看投資基金到底應該設定怎樣的收益預期。
一、基金賺多少才叫賺?
基金本身並不創造價值,其收益主要來源於底層投資的各類資產,比如股票、債券、存款、黃金、權證等,所以基金能賺多少,主要取決於底層資產的表現。
我們分析2000年以來國內各資產的平均年化收益率,股票用Wind全A指數、債券用中證綜合債指數作為衡量標准。
從下圖可以看到,A股是近二十多年來表現最好的資產,平均年化回報率12.53%,其次為黃金,年化回報近9%,債券和一年期存款的平均年化回報率均在3%左右。
總結來說,偏債基金年度回報和回撤整體均小於偏股基金。在偏債基金內部,純債債基的平均年化回報小於非純債基,同時回撤(風險)也相對較小。
寫在最後
近兩年火熱的權益市場給基金帶來了豐厚的收益,據Wind數據,偏股基金年內收益中位數超過40%,自2019年以來(截至2020.12.18)已有1200多隻偏股基金業績翻倍。
在強大的賺錢效應下,投資者收益預期無形間被推高,由此也出現了文章開頭提到的,有投資者對50%+的收益仍不滿足。
在行為金融學中,有一個名詞叫「近因效應」,說的是我們總是對最近發生的事情或觀察到的現象記得最清楚,導致過度重視最近的信息而輕視過去久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