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權激勵對股價影響是什麼
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對股票價格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影響投資者對於上市公司業績提升的預期,一個是影響上市公司的實際業績。在實施股權激勵計劃的初期,股權激勵計劃強化了投資者對公司業績提升的預期,對股價的積極影響較大。數據顯示,大多數公布股權激勵預案的公司股價漲幅都大於同類或同板塊的升幅。另外,不同的股權激勵工具對股價的影響不同。運用股票期權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未來股價上市空間大於運用限制性股票的公司。
《中華人民共和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第九條上市公司依照本辦法制定股權激勵計劃的,應當在股權激勵計劃中載明下列事項:
(一)股權激勵的目的;
(二)激勵對象的確定依據和范圍;
(三)擬授出的權益數量,擬授出權益涉及的標的股票種類、來源、數量及占上市公司股本總額的百分比;分次授出的,每次擬授出的權益數量、涉及的標的股票數量及占股權激勵計劃涉及的標的股票總額的百分比、占上市公司股本總額的百分比;設置預留權益的,擬預留權益的數量、涉及標的股票數量及占股權激勵計劃的標的股票總額的百分比;
(四)激勵對象為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其各自可獲授的權益數量、占股權激勵計劃擬授出權益總量的百分比;其他激勵對象(各自或者按適當分類)的姓名、職務、可獲授的權益數量及占股權激勵計劃擬授出權益總量的百分比;
(五)股權激勵計劃的有效期,限制性股票的授予日、限售期和解除限售安排,股票期權的授權日、可行權日、行權有效期和行權安排;
(六)限制性股票的授予價格或者授予價格的確定方法,股票期權的行權價格或者行權價格的確定方法;
(七)激勵對象獲授權益、行使權益的條件;
(八)上市公司授出權益、激勵對象行使權益的程序;
(九)調整權益數量、標的股票數量、授予價格或者行權價格的方法和程序;
(十)股權激勵會計處理方法、限制性股票或股票期權公允價值的確定方法、涉及估值模型重要參數取值合理性、實施股權激勵應當計提費用及對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的影響;
(十一)股權激勵計劃的變更、終止;
(十二)上市公司發生控制權變更、合並、分立以及激勵對象發生職務變更、離職、死亡等事項時股權激勵計劃的執行;
(十三)上市公司與激勵對象之間相關糾紛或爭端解決機制;
(十四)上市公司與激勵對象的其他權利義務。
2. 公司虛擬股是什麼有什麼風險
一、公司虛擬股是什麼 虛擬股是指公司授予激勵對象一種虛擬的股票,激勵對象可以據此享受一定數量的分紅權和股價升值收益,但沒有所有權,沒有表決權,不能轉讓和出售,在離開企業時自動失效。 虛擬股,又稱「發起人股」或「遞延股」或「紅利股」,指無代價獲取的股份。 其持有與普通股持有人擁有的權利不同,其持有人沒有表決權,乾股的盈餘分配和清償剩餘財產的位序均排在其他股票之後,只有在普通股或優先股持有人的權利履行後才享有對公司資產的擁有權。它也代表公司將一些庫存股,有關股份是為獎勵公司管理層而保存起來,但要待管理層有一定成績後才可獲得的股份。 股份制實體中的「虛擬股權」有以下形式:國家(政府)保留對國有資產的所有權,但放棄部分或全部的收益權、決策權、監督權等,也就是,在國家(政府)投資是作為資本金注入的前提下,其他權利可以在各利益相關者之間平衡取捨。 虛擬股是實際股對應的,虛擬股是不需要在工商局登記的。實際的股份受 公司法 保護,擁有分紅權、表決權、處置權等,一般虛擬股是公司大股東給以一些關鍵員工的一些相當於股東的權利,比如分紅權、增值權,在合同中具體約定。虛擬股一般只有實際股的部分權利而不是完整的權利,俗點就是被閹割過的股份 二、風險 虛擬股權操作方便,只要擬定一個內部協議就可以了,也不會影響股權結構,也無需考慮激勵股票的來源問題,但由於企業用於激勵的現金支出較大,會影響企業的現金,畢竟並不是所有企業都能保證持續的高增長和高利潤。 另一方面,如何考核參與虛擬期權計劃的人員也是風險之一。對於實施虛擬股權激勵的企業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就是,如何實現經營者報酬與其業績掛鉤的前提。 三、虛擬股票和股票期權的異同點 虛擬股票和股票期權有一些類似的特性和操作方法,如激勵對象和公司在計劃施行前簽訂合約,約定給予虛擬股票的數量、兌現時間表、兌現條件等。 虛擬股票與股票期權的差別在於: (1)相對於股票期權,虛擬股票並不是實質上認購了公司的股票,它實際上是獲取企業的未來分紅的憑證或權利。 (2)在虛擬股票的激勵模式中,其持有人的收益是現金或等值的股票;而在企業實施股票期權條件下,企業不用支付現金,但個人在行權時則要通過支付現金獲得股票。 (3)報酬風險不同。只要企業在正常盈利條件下,虛擬股票的持有人就可以獲得一定的收益(但企業可操控);而股票期權只有在行權之時股票價格高於行權價,持有人才能獲得股票市價和行權價的價差帶來的收益。 公司虛擬股是指無代價取得的股份,一般是公司授予激勵對象的一種虛擬股份,能夠得到分紅權和股份升值收益,但不具有實質的所有權,不能進行轉讓和出售。其因為現金支出較大的性質,可能會影響企業的現金方面。
3. 股權激勵利弊有哪些
股權激勵是對員工進行長期激勵的一種方法,屬於期權激勵的范疇。是企業為了激勵和留住核心人才,而推行的一種長期激勵機制。有條件的給予激勵對象 部分股東權益,使其與企業結成利益共同體,從而實現企業的長期目標。
對非上市公司來講,股權激勵有利於緩解公司面臨的薪酬壓力。由於絕大大多數非上市公司都屬於中小型企業,他們普遍面臨資金短缺的問題。因此,**股權激勵的方式,公司能夠適當地降低經營成本,減少現金流出。與此同時,也可以提高公司經營業績,留住績效高、能力強的核心人才。
對原有股東來講,實行股權激勵有利於降低職業經理人的「道德風險」,從而實現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非上市公司往往存在一股獨大的現象,公司的所有權與經營權高度統一,導致公司的「三會」制度等在很多情況下形同虛設。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公司的經營權將逐漸向職業經理人轉移。由於股東和經理人追求的目標是不一致的,股東和經理人之間存在「道德風險」,需要**激勵和約束機制來引導和限制經理人行為。
對公司員工來講,實行股權激勵有利於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實現自身價值。中小企業面臨的**大問題之一就是人才的流動問題。由於待遇差距,很多中小企業很難吸引和留住高素質管理和科研人才。實踐證明,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後,由於員工的長期價值能夠**股權激勵得到體現,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會大幅提高,同時,由於股權激勵的約束作用,員工對公司的忠誠度也會有所增強。
股權激勵常見模式:
股權激勵模式一、期股,
期權是通過激勵對象部分首付、分期還款而擁有企業股份的一種股權激勵方式,其實行的前提條件是激勵對象必須購買本企業的相應股份。
實施方式:企業貸款給激勵對象作為其股份投入,激勵對象對其擁有所有權、表決權和分紅權。其中所有權是虛擬的,必須將購買期股的貸款還清後才能實際擁有;表決權和分紅權是實在的,但分紅必須按協議來償還貸款。
優點:
1、股票的增值和企業資產的增值、效益緊密連接,促使激勵對象更加關注企業的長遠發展和長期利益;
2、有效解決激勵對象購買股票的融資問題;
3、克服了一次性重獎帶來的收入差距矛盾。
缺點:
1、如公司經營不善,激勵對象反而有虧本的可能,降低了激勵對象對期股的興趣;
2、激勵對象的收益難以短期內兌現。
適用企業:
1、經改制的國有控股企業;
2、國有獨資企業。
股權激勵模式二、股票期權,
股票期權是較常用的股權激勵模式,也稱認股權證,指公司授予激勵對象的一種權利,激勵對象可以在規定時間內(行權期)以事先確定的價格(行權價)購買一定數量的本公司流通股票(行權)。
實施方式:公司向激勵對象發放期權證書,承諾在一定期限內或一定條件達成時(如公司上市時)激勵對象以較低價格購買股權。
優點:
1、股票期權只是一種權利而非義務,持有者在股票價格低於行權價的時候可以放棄權利,因此對持有者沒有風險。
2、由於股票期權是需要在達到一定時間或條件的時候實現,激勵對象為促使條件達到,或為使股票升值而獲得價差收入,必然會盡力提高公司業績,使公司股票價值不斷上升,具有長期激勵效果。
3、可提高投資者信心。
缺點:
1、行權有時間數量限制;
2、激勵對象行權需支出現金;
3、存在激勵對象為自身利益而採用不法手段太高股價的風險;
4、公司內部工資差距拉大。
適用企業: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控股企業。
股權激勵模式三、業績股票,
實施方式:在開始時確定一個較為合理的業績指標,如激勵對象到預定期限達到預定目標,則公司授予其一定數量的股票或提出一定獎勵用於購買公司股份。
優點:
1、對激勵對象而言,工作績效和所獲激勵之間聯系緊密,且激勵僅取決於工作績效,不涉及股市風險等不可控因素。
2、對股東而言,對激勵對象有明確的業績目標約束,權責利對稱性強,能形成雙方共贏局面。
3、對公司而言,業績股票激勵受限制較少,一般只要股東會通過即可,可操作性強,成本低。
缺點:
1、對初創期企業不適合,主要是和於業績穩定並持續增長、現金流充裕的企業;
2、業績目標的科學性很難保證;
3、存在激勵對象為獲取業績而弄虛作假的風險;
4、激勵對象拋售股票受限制。
適用企業:業績穩定的上市公司及其集團公司、子公司。
股權激勵模式四、賬面價值增值權,
賬面價值增值權,指直接拿每股凈資產的增加值來激勵激勵對象。它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股票,因此激勵對象並不具有所有權、表決權和配股權。
實施方式:
1、購買型:激勵對象在期初按股權實際價值購買一定數額公司股權,期末在按實際價值回售給公司。
2、虛擬性:激勵對象在期初不需資金,公司授予一定數量的名義股份,在期末按照公司的每股凈資產的增量和名義股權的數量來計算激勵對象收益,並支付現金。
優點:
1、激勵效果不受股價影響;
2、激勵對象無需現金支出;
3、方式操作簡單,只需公司股東會通過即可。
缺點:每股凈資產的增加幅度有限,難以產生較大激勵作用。
適用企業:現金流充裕且股價穩定的上市或非上市企業。
股權激勵模式五、員工持股計劃(ESOP),
指公司內部員工個人出資認購本公司部分股份,並委託公司進行集中管理的股權激勵方式。
實施方式:
1、通過信託基金組織用計劃實施免稅的部分利潤回購股東手中的股權,分配給員工。
2、企業建立員工信託基金組織(如員工持股會)購買股東股權,按照員工持股計劃向員工出售。
優點:
1、員工持股有利於員工對企業運營有充分的發言權和監督權,更加關注企業的發展,增強企業凝聚力、競爭力,調動員工積極性;
2、員工承擔了一定的投資風險,有助於激發員工的風險意識;
3、可抵禦敵意收購。
缺點:
1、員工可能需要支出現金或承擔貸款;
2、員工所持股權不能轉讓、交易、繼承;
3、福利性較強,激勵性較差;
4、平均化會降低員工積極性;
5、操作上缺乏法律基礎和政策指導。
適用企業:行業較成熟、有穩定增長的公司。
股權激勵模式六、虛擬股票,
虛擬股票指公司授予激勵對象一種虛擬的股票,激勵對象可據此享受分紅權和股價升值收益,但沒有所有權、表決權,也不能轉讓和出售,離開企業自動失效。
實施方式:企業與激勵對象簽訂合約,約定授予數量、行權時間和條件,明確雙方權利義務,按年度給予分紅。在一定時間和條件達成時,虛擬股票可轉為真正的股票,激勵對象可真正掌握所有權。
優點:
1、不影響公司的總資本和所有權架構;
2、避免因變數導致對公司股價的非正常波動;
3、操作簡單,股東會通過即可。
缺點:
1、兌現激勵時現金支出較大;
2、行權和拋售時價格難以確定。
適用企業:現金流較為充裕的上市或非上市公司。
股權激勵模式七、股票增值權,
股票增值權指公司授予激勵對象的一種權利,如公司股價上漲,激勵對象可以通過行權來獲得相應數量的股權升值收益,激勵對象不用為行權付出現金,行權後可獲得相應的現金或等值的公司股票。
實施方式:公司指定規定數量的股票給激勵對象作為股票增值權的對象,如行權期內公司股價上升,激勵對象可選擇兌現權利,獲得股價升值帶來的收益,可選擇獲得現金或兌換成相應金額的股票。
優點:
1、激勵對象沒有股票的所有權,也不擁有表決權、配股權;
2、行權期一般超過任期,這樣可約束激勵對象的短期行為;
3、激勵對象無需現金支出;
4、操作簡單,股東會批准即可。
缺點:1、資本市場的弱有效性使股價與激勵對象業績關聯不大,對績效對象無太大激勵性;
2、公司的現金壓力較大。
適用企業:現金流較為充裕且股價較為穩定的上市或非上市公司。
股權激勵模式八、限制性股票計劃
實施方式:公司按照預先確定的條件授予激勵對象一定數量的本公司股票,但激勵對象不得隨意處置股票,只有在規定的服務期限後或完成特定業績目標是,才能出售股票收益。否則公司有權將免費贈與的限制性股票收回。
優點:
1、激勵對象無需現金付出;
2、可激勵激勵對象將精力集中於公司長期戰略目標上。
缺點:
1、業績目標和股價的科學確定困難;
2、現金流壓力較大;
3、激勵對象實際擁有股票,享有所有權,公司對激勵對象的約束困難;
4、激勵對象有股東權利。
適用企業:
1、業績不佳的上市公司;
2、產業調整過程中的上市公司;
3、初創期的企業。
股權激勵模式九、管理層收購(MBO),
管理層收購又稱「經營層融資收購」,指公司的管理層利用借貸所融資本購買本公司的股權,從而改變公司所有者結構、控制權結構和資產結構,實現持股經營,實現被激勵著與公司利益、股東利益的完整統一。
實施方式:公司管理層和員工共同出資成立職工持股會或公司管理層出資(一般是信貸融資)成立新的公司作為收購主體,一次性或多次性收購原股東持有的公司股權,從而直接或間接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
一般管理層為獲得收購資金,會以私人財產作抵押向投資公司或投資銀行融資,收購成功後改用公司股權抵押。有事,投資公司也會成為股東。
優點:
1、有助於減少經理人代理成本,促進企業長期、健康發展;
2、有利於強化管理層激勵,提升人力資本價值,增強企業執行力;
3、有利於企業內部監督和對管理層的約束;
4、有利於增強投資者信心。
缺點:
1、公司價值准確評估困難;
2、收購資金融資困難;
3、若處理不當,收購成本將激增。
適用企業:
1、國有資本退出的企業;
2、集體性質企業;
3、反收購時期企業。
股權激勵模式十、延期支付,
實施方式:延期支付,也稱延期支付計劃,是公司未激勵對象設計的一攬子收入計劃,包括部分年度獎金、股權激勵收入等不在當年發放,而是按當日公司股票市場價格折算成股票數量,存入公司為其單獨設立的延期支付賬戶,在一定期限後再以公司股票形式或根據期滿時股票市值以現金形式發放給激勵對象。
優點:
1、與公司業績緊密相連;
2、鎖定時間長,可以避免激勵對象的短期化行為;
3、計劃可操作性強。
缺點:
1、激勵對象持股數量少,難以產生較大激勵力度;
2、激勵對象不能及時把薪酬變現,存在風險。
適用企業:業績穩定的上市公司及其集團公司、子公司。
4. 有誰知道公司上市的時候沒有給普通員工發期權以後還有沒有可能再發
我覺得這個要看你公司的規定吧。
國內我不清楚,但我知道美國有的公司會給員工開設stock plan 帳戶,並不定期給與期權,而且期權的期限超級長。
從別人那裡偷來一些信息讓你參考
下面為您提供幾個案例
1、股票期權模式
股票期權模式是國際上一種最為經典、使用最為廣泛的股權激勵模式。其內容要點是:公司經股東大會同意,將預留的已發行未公開上市的普通股股票認股權作為 「一攬子」報酬中的一部分,以事先確定的某一期權價格有條件地無償授予或獎勵給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幹,股票期權的享有者可在規定的時期內做出行權、兌現等選擇。
設計和實施股票期權模式,要求公司必須是公眾上市公司,有合理合法的、可資實施股票期權的股票來源,並要求具有一個股價能基本反映股票內在價值、運作比較規范、秩序良好的資本市場載體。
已成功在香港上市的聯想集團和方正科技等,目前實行的就是股票期權激勵模式。
2、股份期權模式
由於我國絕大多數企業在現行《公司法》框架內不能解決「股票來源」問題,因此一些地方採用了變通的做法。股份期權模式實際上就是一種股票期權改造模式。北京市就是這種模式的設計和推廣者,因此這種模式又被稱為「北京期權模式」。
這種模式規定:經公司出資人或董事會同意,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可以群體形式獲得公司5%-20%股權,其中董事長和經理的持股比例應占群體持股數的10%以上。經營者欲持股就必須先出資,一般不得少於10萬元,而經營者所持股份額是以其出資金額的1-4倍確定。三年任期屆滿,完成協議指標,再過兩年,可按屆滿時的每股凈資產變現。
北京期權模式的一大特點是推出了「3+2」收益方式,所謂「3+2」,即企業經營者在三年任期屆滿後,若不再續聘,須對其經營方式對企業的長期影響再做兩年的考察,如評估合格才可兌現其收入。
目前採用這種模式的已經有北京市的中關村置業博飛儀器、北開股份、同仁堂通縣分公司等十餘家公司制企業。
3、期股獎勵模式
期股獎勵模式是目前國內上市公司中比較流行的一種股權激勵辦法。其特點是,從當年凈利潤中或未分配利潤中提取獎金,折股獎勵給高層管理人員。
例如湖南的電廣傳媒,企業從年度凈利潤中提取2%作為公司董事會成員、高層管理人員及有重大貢獻的業務骨乾的激勵基金。基金只能用於為激勵對象購買公司的流通股票,並做相應凍結,離職半年後可以拋出。
目前採用這種模式的除了電廣傳媒外,還有上海的金陵股份、光明乳業、天津的泰達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上市公司。
4、虛擬股票期權模式
虛擬股票期權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股票認購權,它是將獎金的給予延期支付,並把獎金轉換成普通股票,這部分股票享有分紅、轉增股等權利,但在一定時期內不得流通,只能按規定分期兌現。這種模式是針對股票來源障礙而進行的一種創新設計,暫時採用內部結算的辦法操作。虛擬股票期權的資金來源與期股獎勵模式不同,它來源於企業積存的獎勵基金。上海貝嶺股份有限公司是這種模式的代表。
5、年薪獎勵轉股權模式
年薪獎勵轉股權模式是由武漢市國有資產控股公司設計並推出的,因此也被稱之為「武漢期權模式」。
武漢市國有資產控股公司所控股的上市公司原來實行企業法人代表年薪制,年薪由基薪、風險收入、年功收入、特別年薪獎勵四部分組成。這種模式則把風險收入 70%拿出來轉化為股票期權(另外30%以現金形式當年兌付),國資公司按該企業年報公布後一個月的股票平均市價,用該企業法人代表當年風險收入的70% 購入該企業股票。同時,由企業法人代表與國資公司簽訂股票託管協議,這部分股票的表決權由國資公司行使,需在第二年經對企業的業績進行評定後按比例逐年返還給企業的經營者,返還後的股票才可以上市流通。武漢期權模式本質上也是一種期股獎勵模式。
6、股票增值權模式
這種模式為蘭州三毛派神股份有限公司所採用。其主要內容是通過模擬認股權方式,獲得由公司支付的公司股票在年度末比年度初的凈資產的增值價差。
值得注意的是,股票增值權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股票,沒有所有權、表決權、配股權。這種模式直接拿每股凈資產的增加值來激勵其高管人員、技術骨乾和董事,無需報財政部、證監會等機構的審批,只要經股東大會通過即可實施,因此具體操作起來方便、快捷。
管理層持股能否令股東信服
(2006-02-13 10:29:08)
對於國資委春節前拋出的《關於進一步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實施意見》,有專家解讀稱其為一個信號彈,目的在於試探輿論的反應。這樣的理解顯然不為過,因為目前尚未出台管理層增量持股的細則,尺度仍掌握在國資委手中。
對管理層持股提出懷疑的人有不少,而且能找到有力的案例作為實證。光大證券研究所的研究人士稱,當年在深圳148家進行管理層持股試點的企業中,只有金地集團一家成功,另外147家都因為持股資金來源不明等不規范操作而告失敗。再看管理層持股失敗的案例,一度沸沸揚揚的鄭州光明「回爐奶」事件也是管理層持股「激勵的成果」。作為上市公司的光明乳業,2004年2月與鄭州當地的國有企業山盟乳業達成收購協議,董事長王佳芬一改過去調總部「空降兵」接管的做法,反而保留原經營班底,並慷慨地授予以總經理董波為代表的高層管理團隊10%的股份激勵。結果,光明「回爐奶」事件給光明乳業的品牌帶來嚴重負面影響,在廣州、鄭州、長春的產品銷量分別一度下降三成、九成、六成,2005年前三季度光明乳業業績下滑16.74%。
另一個典型失敗的案例來自國內管理層持股「鼻祖」TCL。有市場人士指出,當初為了激發公司高管的積極性,特別是調動TCL通訊主要負責人萬明堅及一幫業務骨乾的積極性,TCL集團在剛剛完成整體上市後不久,就冒股市之大不韙,於2004年9月把TCL通訊分拆到香港上市。然而,TCL通訊的股權激勵並沒有帶來企業效益的提高,不僅TCL通訊及TCL集團在上市的當年就出現了巨額的虧損,而且就連TCL通訊總經理萬明堅率「舊部」也棄TCL集團而去,最後投奔到了四川長虹。原TCL集團董事、TCL國際總經理謝安健,這位曾助萬明堅管理團隊贏得TCL通訊10%股權的功臣,也隨萬明堅投奔了長虹。再看TCL集團的管理層持股,若不是最新一次國有股權轉讓被叫停,其管理層持股甚至將超過國有大股東。TCL集團去年前三季度虧損11.39億元,難道也是管理層持股「苦心經營的結果」。或許TCL集團可以將巨虧歸罪於市場,但與同行相比其畢竟在2005年是失敗者。
管理層持股是否會起爭議,在倡導者看來,關鍵是「先規范,再持股」,大前提是不導致國有資產流失。但普通投資者的評價更注重管理層持股能否帶來多贏,即能否因經營層戴上「金手拷」而推動企業長期價值增加。更確切地說,普通投資者在看到高管獲得巨額激勵的同時,希望上市公司能有更好的業績讓股東們共同分享。光明乳業嘗鮮管理層持股,2004年年報披露,公司從二級市場購入股票獎勵高管人員,以897497股流通A股獎給了4位高管,其中王佳芬獲得458697股。若按2月10日收盤股價計算,4位高管股票市值超過469.39萬元,王佳芬持有的這部分股票市值達239.9萬元。由於股票市值的縮水,光明乳業管理層持股的市值已較2004年年報披露次日的563萬元大幅銳減。
對於管理層持股,高管是著眼於企業長期價值增加帶來的財富?還是把眼睛緊緊盯在其它難以獲得公眾認可的地方?其一,廉價獲取股權。G深振業將每股凈資產由動態變為靜態,管理層受讓國有股權的價格在未來凈資產每年大幅增長的情況下卻是連續3年以2005年中期每股凈資產為依據。其二,挪用公款或佔用資金。伊利集團原董事長鄭俊懷涉嫌挪用八拜奶牛廠的1500萬元購買伊利的股票。其三,獲取巨額高管激勵基金。G農產品雖然設計了風險保證金制度,投資者還是認為其「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以有限的風險與約束來掩護高管獲得「天價激勵」。更多的上市公司連風險保證的前提都不設,名正言順地設立高管激勵基金。G廣控算比較有自知之明,因業績滑坡而主動將管理人員的2004年激勵基金下調為500萬元,只佔公司年原計劃提取的1600萬元激勵基金的31%。
投資者不禁要問,管理層持股後會隨積極性增強而帶動公司業績提高嗎?高管會如制度設計者所希望的那樣關心公司股價嗎?做足高管激勵基金文章並以低價格買入股權,會不會是部分公司高管真實的目的。如果這成為高管們圖謀管理層持股的首選意圖,豈不是給高管們裝肥自己荷包創造了又一次機會。
王佳芬曾就高管激勵感嘆說:「這幾百萬,拿了還不如不拿,惹了一身是非。」可見,上市公司管理層拿了巨額高管激勵基金及持股後還是有壓力的。實施管理層持股必須建立在規范的前提上,其規范不能簡單地以沒有造成國有資產流失作為衡量標准。既然推出一系列政策的目的是讓管理層持股置於陽光之下,就應該讓管理層持股的方案經得起輿論的挑剔。有上市公司老總慷慨激昂:「這次股改,一定要把管理層持股寫進去。如果不行,還可以在全流通之後動用自己的基金來購買。」如此信心只有兌現為公司業績的提高,才會使普通投資者信服。而若信心是靠竊取國家或公司利益實現,只會給管理層持股「抹黑」。(記者 張煒/中國經濟時報)
參考資料:文章來源 股市馬經 http://www.goomj.com
5. 華為的股權激勵是怎樣的
首先,華為並沒有全員持股,我研究了華為近些年披露的財報,都顯示華為有很多員工得到了股權激勵,但並不是全員持股。
截至2018年12月31日,華為員工持股計劃參與人數達96768人,華為有18萬員工,參與股權激勵的員工人數超過50%,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持股降至1.14%。
華為成立了持股員工代表會,持股員工代表會由115名持股員工代表組成,代表全體96768名持股員工行使有關權利。
【激勵】貿然效仿華為全員持股,可能適得其反
華為為何沒有全員持股,其實從任正非先生的講話中就能得出結論,那就是得到股權激勵的華為員工,必須是滿足一定條件的員工,比如滿足最低的工作年限要求,滿足考核的工作業績要求,等等。
其次,股權激勵不是大鍋飯。
有些企業家或者創業者認為,既然股權激勵的作用這么大,那我就給所有的員工做股權激勵好了,大不了我把整個股權池子做大,這樣每個員工都有份,拿到股權的員工就會打了雞血一樣為公司工作了。
如果這樣做,不但不能起到股權激勵效果,甚至會起到反效果。
上上周就有一個客戶,找到我們,他們自己做了一套股權激勵的方案,希望我們做風險把控。
有律創始人,著名股權專家,王英軍律師說:如果涉及到股權激勵,有律不會只做法律風險控制的服務,因為這個服務不能充分體現有律股權激勵服務的真正價值。同時,股權激勵的風險不只是違約之類的合同法律風險,還有股權激勵方案實施的可操作性,股權激勵效果的可期待性。
而我們看過方案之後,發現這個客戶就存在全員激勵的問題。公司已經完成A輪融資,估值超過5億元,員工將近100人。公司想對這100人都進行股權激勵。在溝通的時候,公司創始人甚至引用了阿里前台被股權激勵,最後成為阿里合夥人的案例,她也希望通過這個案例來激勵全體員工,達到公司更快發展的目的。
在分析了全員股權激勵的利弊後,客戶接受我們的建議,對股權激勵方案進行調整,並且對方案中的定價機制、行權機制、考核機制、轉讓機制、套現機制、退出機制以及違約機制等都重新進行了調整。客戶也相當滿意。
最後總結一下,公司的股權激勵不能夠不考慮公司發展狀況,直接搞個全員的股權激勵,應該是一個由原點逐漸向外、呈扇形擴張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