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匯豐控股的公司簡介
匯豐集團創始成員-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的成立
匯豐集團是由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經多年擴展而成。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於1865年3月在香港開業,同年於上海及倫敦開設分行,又在舊金山設立代理行,其成立的導火線源自香港洋行的權力劃分。
1864年7月,位於孟買的英國商人計劃創立以香港為基地的中國皇家銀行,發行3萬股,每股200印度盧比,但只計劃向香港及中國的商人配售5000股,引起香港洋行不滿。同年7月28日,鐵行輪船公司監事湯馬士·修打蘭(或者譯作蘇石蘭,Thomas Sutherland)和寶順洋行牽頭,在報刊上宣布成立一間由香港擁有的銀行。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創辦時,資本額共500萬港元,共2萬股,每股250港元,1866年每股又1拆2,變成4萬股,每股125元。1864年成立的臨時委員會,共有15人組成,主席由寶順洋行代表喬姆利、成員有鐵行輪船公司的修打蘭、瓊記洋行的赫德、孻乜洋行的麥克萊恩、香港巨富道格拉斯·拉潑來克、禪臣洋行的尺德、太平洋行的萊曼、費禮查洋行的史密脫、沙宣洋行的亞瑟·沙宣、公易洋行的羅伯特·布蘭特、廣南洋行的巴朗其、搬鳥洋行的威廉·亞當遜、畢洋行的赫蘭特、順章洋行的臘斯頓其·屯其蕭,以及法律顧問波拉德。 這些人包括了英國、美國、德國、丹麥、猶太及印度帕西族,但在隨後歲月各股東退出,匯豐已經由英國人所控制。
1865年3月2日,臨時委員會改組成董事局,3月3日正式開業,總部設在中環皇後大道中1號沙宣洋行所持有的域多利大廈,1866年,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條例獲香港政府及英國財政部批准通過,匯豐注冊為有限責任公司,並獲授權發行香港鈔票。
初期的匯豐集團乃透過香港上海匯豐銀行開設分行而在世界各地擴展業務,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匯豐的業務集中於香港,而中國內地的分行於1949年起相繼關閉,海外業務亦未如理想,發展空間大受限制下,於1950年代開始成立或者收購附屬公司。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的集團形式運作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在端納(Michael Turner)的帶領下,於1953年開始實行以集團形式運作。首先於1955年在美國加州成立集團首間附屬公司-加州香港上海匯豐銀行。1959年,匯豐收購有利銀行及中東英格蘭銀行,這是匯豐集團的第一宗收購。1965年,匯豐收購恆生銀行的控制性股權。1972年,匯豐成立獲多利有限公司(即匯豐投資銀行控股有限公司前身)。1980年,匯豐入股美國海豐銀行(Marine Midland Bank),並在1987年成為匯豐的全資附屬公司。1981年,匯豐收購赤道控股有限公司(Equator Holdings Limited)的控制性股權;同年匯豐收購蘇格蘭皇家銀行失敗,但對於收購英國大型銀行的興趣未有減退。1987年,匯豐入股英國米特蘭銀行(Midland Bank),透過合作協議,匯豐和米特蘭互相轉撥業務。 1990年12月17日,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宣布進行結構重組,包括:
1、成立一間集團控股公司,名為匯豐控股有限公司,並將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倫敦分行升格為匯豐控股的注冊辦事處。
2、匯豐銀行股份轉移到匯豐控股名下,匯豐控股再發行新股,以4股匯豐銀行股票換成1股匯豐控股股票,並將原發行股縮減至3/4,以便日後在海外上市。
3、匯豐控股股份取代匯豐銀行股份後,分別在香港及倫敦的證券交易所上市。
4、匯豐控股在英國注冊,但以香港為集團總管理處。
5、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為匯豐控股的全資附屬公司,在香港的注冊維持不變,以便香港業務的發展。
當年匯豐集團遷冊英國、成立匯豐控股,但集團總管理處當初仍然設在香港的策略是基於香港主權移交的不明朗政治因素。透過這個策略,使匯豐既可以避過香港主權移交可能產生的風險,又可以使匯豐所有收放及資本增值不受英國稅制和稅率的影響,有利於匯豐繼續獲取豐厚的利潤。
1992年7月,匯豐控股收購米特蘭銀行餘下的股份,正式取得其業務,拓展歐洲市場。但是,在英國監管當局的規定下,匯豐集團總管理處在1993年1月由香港遷往倫敦。匯豐控股有限公司的主要監管機構為英倫銀行,但旗下附屬公司仍繼續受經營所在地的有關當局監管。位於倫敦的匯豐集團總管理處只會提供主要的中央職能,例如策略規劃、人力資源管理、法律及公司秘書服務、財務計劃及監控等。1998年,匯豐宣布在倫敦興建新總部大廈,以容納原本分散於倫敦市金融區內不同地方的匯豐集團總管理處各部門,該大廈於2002年啟用,2003年4月正式開幕,同時亦是英國匯豐銀行總行的所在地。 1998年11月,匯豐集團宣布統一品牌,差不多所有業務地區的附屬公司均採用匯豐品牌和六角形標志,而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個別在亞太地區以外的辦事處亦納入採用匯豐品牌的當地附屬公司網路(例如香港上海匯豐銀行部分在英國的分行納入英國匯豐銀行的網路)。統一集團品牌可以加深世界各地客戶、股東及員工對集團和其信念的認識,亦有助匯豐在世界各地以同一集團形象推出新產品與服務。匯豐控股亦在1999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進行股份拆細,把每一股拆為三股及股票面值由英鎊改為美元折算。2000年因收購法國商業銀行取代法國商業銀行於巴黎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地位。自2002年起,匯豐以「環球金融地方智慧」(Theworld'slocalbank)作為集團口號,強調集團在眾多市場中均擁有豐富經驗,並且透徹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特色。2004年因收購百慕大銀行取代百慕大銀行於百慕大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地位。
依照慣例,匯豐控股每隔3年會就集團總管理處的地點作出檢討。不過在2006年10月,有報道指匯豐集團總管理處有可能會遷離倫敦,有分析員表示因為香港自主權移交後不明朗因素已經消除,局勢穩定,不排除會重返香港,因為英國稅率遠較香港高,征稅范圍及稅種亦較香港闊和多,使匯豐控股需要負擔高昂的稅項,每年匯豐控股向英國政府支付的稅項高達4億英鎊。除了香港之外,有英國報章指出匯豐集團總管理處可能會遷往愛爾蘭,但匯豐發言人隨即否認。而匯豐控股行政總裁紀勤表示,英國在地理上占優,能迅速聯絡各地業務網路,對現時的集團總管理處感到相當滿意。
2000年5月17日匯豐控股落實以366.19億泰銖(約9.4億美元)收購泰國京華銀行(BangkokMetropolitanBank)72.02%股權。
2003年10月11日巴西匯豐斥資8.15億美元(約63.57億港元)收購萊斯銀行巴西消費融資業務Losango。
2005年12月,美國匯豐融資以16億美元完成收購MetrisCompaniesInc.(「Metris」)。匯豐現已成為美國MasterCardR及VisaR卡1的第五大發卡機構。」
2007年2月,匯豐控股首度發出盈利警告,主席葛霖表示,原因是旗下的匯豐融資在策略上出現錯誤,葛霖指出匯豐融資發展按揭業務,這個並非核心業務,但匯豐控股無意出售匯豐融資。這是匯豐集團成立140年以來首度發出的盈利警告。
2007年3月5日CanaraBank、匯豐保險集團(亞太)與印度東方商業銀行(OrientBankofCommerce,簡稱「OBC」)在印度合作成立一間人壽保險公司。根據建議中的協議,CanaraBank將持有新公司的51%股權,而匯豐和OBC則分別持有26%和23%股權。新公司之法定資本為32.5億印度盧比(約7,300萬美元)。
2007年11月26日,匯豐控股宣布,重組該集團旗下兩項結構投資工具(SIV)CullinanFinanceLimited和AsscherFinanceLimited。預料2008年8月前將提供最高約350億美元的流動資金和定期融資並將這兩只SIV持有的總額450億美元的抵押貸款證券和其他資產計入自己的資產負債表。
2008年6月17日,匯豐以4.39億美元把旗下在英國的信用卡收單業務的51%股權,賣給世界最大型交易處理商之一GlobalPayments,並成立一間名為「HSBCMerchantServices」的合營企業,以英格蘭萊斯特作總部,匯控持有公司49%股份。
2008年9月19日,匯豐以以15.68億元披索(約1.45億美元),悉售於墨西哥消費信貸機構FinancieraIndependencia的18.68%股權。
2008年10月21日,匯豐控股宣布透過附屬機構HSBC亞太控股以內部現金6.075億美元,收購印尼最大工商銀行之一PTBankEkonomiRaharjaTbk(「BankEkonomi」)88.89%股權,交易完成後,匯豐將在印尼的24座城市,擁有190個網點,成為繼渣打銀行和花旗集團之後的第三大外資銀行。
2009年3月2日匯豐控股結束旗下美國匯豐融資以HFC及Beneficial為品牌消費貸款業務,並會集中全力縮減有抵押及無抵押房地產組合,分別涉及未償還結欠額為460億美元及160億美元。同時亦會繼續縮減汽車融資及其他無抵押個人貸款業務,合共1004億美元資產組合,共剩下與信用卡相關之消費貸款業務組合466億美元。絕大部分分行在履行對客戶的承諾後,亦將關閉,並裁減6100人,每年節省7億美元成本。
2009年3月2日匯豐控股將按每十二股供五股比例,供股價每股254便士,摺合為每股28.1港元,發行5,060,239,065億股新普通股,集資凈額125億英鎊(177億美元、1384億港元),同日公布2008年度業績,純利按年倒退70%至57.28億美元,創2002年度以來新低,跌幅打破歷來記錄,每股盈利減少至47美仙,第四季股息僅派10美仙。稅前盈利亦減少61.6%,至93.07億美元。
2009年3月9日匯控股價於收市競價時段完結前,仍以37.5元承盤,較上個交易日下跌14%,就在完結前十秒,股價由37.3元一口價「嘜」低逾10%,足足挫4.3元以每股33元收市,單日跌幅擴大至24%。匯豐亞太區行政總裁霍嘉治翌日透露,股價異動相信是市場莊家或對沖基金質低股價。
2009年9月25日匯控宣布,集團的總裁辦公室於2010年2月1日由倫敦調回香港,以便加強發展亞太市場。
2009年10月5日匯控以3.3億美元的現金,將該公司紐約第五大道452號總部售予以色列IDB集團旗下兩家附屬公司KoorInstries及PropertyandBuilding,出售物業後,匯豐將租用上述物業單位,租約期為10年。IDB首年將獲得4500萬美元(約3.5億港元)租金收入,同期的營運開支合共1850萬美元。買家是以色列大型集團IDBHolding旗下地產公司,10月4日宣布與匯豐達成協議,以3.3億美元購入匯豐位於美國紐約市中心的大樓組合,包括位於第五大道452號、29層高的匯豐大廈,及位於39街西1號、樓高11層的大樓,共86.5萬平方呎
2009年10月23日旗下匯豐保險增持越南保險公司BaoViet(BV)的股權,由10%增加至18%,涉資1.0053億美元(約8.21億港元)。
2009年10月28日匯豐控股與交通銀行將現有的中國信用卡合作業務轉入新的合資公司。匯豐控股與交通銀行擬在太平洋信用卡(PacificCreditCard)合作協議的基礎上﹐組建一家新合資公司﹐名為交通銀行匯豐太平洋信用卡有限公司(BankofCommunications&)﹐預計初始注冊資本為人民幣25億元(約合3.68億美元)。交通銀行將向合資公司注資人民幣20億元﹐持股80%。匯豐控股將注資人民幣11.58億元﹐持股20%。出資額已包含相應股本的溢價人民幣6.58億元
2009年11月11日匯豐融資以9.04億美元(約70.5億港元)出售旗下汽車融資貸款管理部門及10億美元貸款結欠額予西班牙桑坦德銀行SantanderConsumerUSAInc。
2009年11月14日匯豐控股以7.725億英鎊(13億美元,8億6440萬歐元,101億港元)的價格,將倫敦總部出售給韓國國家退休基金(NPS),交易全部以現金完成。這座位於倫敦泰晤士河畔金絲雀碼頭的匯控總部,樓高44層,是英國第2高的建築物。交易完成後,匯控將以每年4600萬英鎊的價格,向新業主租回總部大樓,為期17年半。
2009年12月18日匯豐控股以包括達信母公司威達信集團合共1.35億英鎊(約16.94億港元)的股份及現金代價,將英國第9大保險經紀公司匯豐保險經紀公司出售予保險經紀和風險管理公司──達信(Marsh)。
2009年12月21日匯豐控股以4億歐元(約44.51億港元),出售法國總部,包括位於巴黎香榭麗舍大道103號及rueVernet15號兩座大樓,合共35.7萬方呎予法國基金FrenchPropertiesManagement,並計劃於出售後的未來9年租回該物業。匯控先後放售倫敦、紐約及法國總部物業,合共套現約167億港元。
2009年12月25日匯豐控股向附屬公司墨西哥匯豐(GrupoFinancieroHSBC)注資62.9億墨西哥比索,相當於4.875億美元(約38億港元)。
2010年2月20日美國匯豐以1.71億美元作價,將持有富國匯豐貿易銀行的20%普通股股權,及100%的優先股股權出售予富國銀行,及後匯豐將自行拓展區內業務。富國匯豐貿易銀行為匯豐與富國銀行於1995年成立的合資公司,主要在美國18州份內向中型企業提供貿易融資服務。
2010年3月24日香港上海匯豐銀行與太古地產簽訂了一項租約﹐承租太古地產的廣州太古匯商業地產項目76.6萬平方呎樓面面積,這相當於是該項目辦公樓總建築面積的43%左右。該項目還包括商鋪部分。將於2012年投入使用。
2010年6月17日香港上海匯豐銀行透過其全資子公司哈薩克匯豐銀行與蘇格蘭皇家銀行達成協議,以5,200萬美元(約4億港元)收購蘇格蘭皇家銀行在哈薩克的零售銀行資產,當中包括個人客戶貸款及信用卡組合、四間分行、八十個自動櫃員機及兩家支援辦事處。匯豐將繼續聘請490名現有職員。
2010年7月2日匯豐控股透過其全資子公司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收購蘇格蘭皇家銀行在印度的零售及商業銀行業務。RBS在印度零售及商業銀行業務共有31間分行及110萬客戶關系,員工總數逾1800人。截至2010年3月底,RBS有關組合資產總值18億美元。
將於2010年10月19日起,停辦全球外幣現鈔供應業務,匯豐銀行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外幣現鈔供應行,市場佔有率超過六成。
2010年8月27日以3.42億美元出售面值43億美元美國汽車貸款組合桑坦德銀行。
截至2010年6月底,有關汽車貸款組合總額為43億美元。
2010年9月8日主席葛霖(StephenGreen)將於年底前退任主席,擔任英國貿易及投資大臣。
2010年10月15日匯豐控股放棄以80億美元收購南非第四大銀行Nedbank。
2010年10月20日香港上海匯豐銀行以8.16億港元投得沙田石門安耀街、安群街與安麗街交界沙田市地段第433號的用地,年期為50年。該幅土地面積約為8,533平方米,指定作非住宅用途(不包括酒店、加油站及安老院)。最低及最高的樓面面積分別為25,599平方米及42,665平方米。
2010年11月4日匯豐控股同意將旗下火車租賃業務EversholtRailGroup出售給一個投資基金財團,交易價格為21億英鎊(34億美元)。該財團由3i基建、摩根士丹利旗下基建投資基金及StarCapital合組。匯豐控股1997年以7.27億英鎊(91.6億港元)購入該業務。
2010年12月1日匯豐直接投資(亞洲)有限公司(HSBCPrivateEquity(Asia)Ltd.),公司已完成管理層收購,將重新命名為匯睿資本有限公司(HeadlandCapitalPartnersLtd.,簡稱Headland)。管理層持有公司80.1%的股權,匯豐控股保留19.9%股權。所投資的包括永輝超市20.56%。
2011年4月12日匯豐控股旗下附屬墨西哥匯豐以23.6億墨西哥披索(約15.4億港元,1.98億美元)。出售退休基金管理業務HSBCAfore,SAdeCV全部股權予信安金融集團。
2011年5月17日匯豐控股將成為英傑華集團在英國和歐洲首選戰略合作夥伴。匯豐控股與英傑華集團在2007年簽署了一項五年期排他性一般保險分銷協議。該協議期限現延長至2016年。
2011年6月26日匯豐控股旗下沙烏地阿拉伯的批發與投資銀行業務部門HSBCSaudiArabia將與SABBSecuritiesLtd.合並。SABBSecurities是沙特英國銀行(TheSaudiBritishBank)旗下的全資證券與保管業務部門。合並後的公司名為HSBCSaudiArabiaLtd.﹐匯豐控股和沙特英國銀行將分別持有該公司49%和51%的股份。然而﹐匯豐控股稱﹐合並後的合資公司的全部經營權將掌握在匯豐控股手中。
2011年7月19日山東榮成匯豐村鎮銀行有限責任公司19日投入運作,揭開外資打入中國東部山東省農村市場的新一頁。
2011年7月31日匯豐控股將把旗下位於美國的195家從事零售銀行業務的分行出售給FirstNiagaraFinancialGroupInc.(FNFG),作價10億美元現金。出售分行涉及客戶存款約150億美元,以及150億美元的總資產,包括貸款28億美元及43億美元管理資產。
2011年8月1日匯豐控股也計劃出售英國、墨西哥及百慕大三項保險業務,同時把康乃迪克州和新澤西州分行合並至附近匯豐分行之中。
2011年8月10日匯豐控股同意透過其間接全資附屬公司美國匯豐融資有限公司、美國匯豐有限公司、HSBCTechnologyandServices(USA)Inc.及其他全資聯屬機構,出售其在美國的卡及零售商戶業務(「該業務」)(美國匯豐銀行的信用卡計劃除外)予。交易價格327億美元,包括26億美元的溢價,稅後利潤24億美元。對於本次交易,第一資本將以現金和股票形式支付,匯控同意接受7.50億美元1,910萬股第一資本公司股份。於2011年6月30日,該業務資產總值為304億美元,包括296億美元的客戶貸款結欠總額。該業務截至2011年6月30日止半年度的未經審核除稅前及除稅後利潤分別為10億美元及6億美元。
2011年9月1日轉讓總部在香港的貿易通電子貿易的8.1%權益,給全球大型成衣供應商之一港資聯業制衣(TALApparel),套現1,000萬美元。
2011年9月21日加拿大匯豐銀行出售匯豐證券(加拿大)的全方位服務的投資咨詢業務,予NationalBankofCanada的全資附屬,現金代價為2.06億加元。於8月31底,有關業務的總資產值為1.993億加元,根據業務管理資產為142億加元。
2011年11月11日向旗下匯豐中國增資28億元人民幣,總額增加至108億元人民幣,為首家完成人民幣增資的外資銀行。
2011年12月21日匯豐控股向瑞信及瑞信證券(日本)出售日本私人銀行業務。截至10月底止,日本私人銀行業務總資產約27億美元。
2011年12月28日旗下馬爾他匯豐將出售當地信用卡業務予GlobalPayments子公司HSBCMerchantServices,作價約1447.6萬美元(約1.13億港元)首季關閉6家分行2012年1月24日將其在哥斯大黎加29家分行、薩爾瓦多57家和宏都拉斯50家,這些機構的總資產大約43億美元,貸款余額為25億美元出售給了哥倫比亞第三大銀行BancoDavivienda,交易價格為8.01億美元現金。
2012年1月26日匯豐控股約1.12億美元將泰國的零售銀行和財富管理業務出售給BankofAyudhyaPLC泰國大城銀行資料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匯豐有關泰國資產凈值為175億元泰銖,即摺合約5.53億美元。
2012年3月7日匯豐控股出售香港、新加坡、阿根廷和墨西哥的一般保險業務出售給法國安盛人壽集團(AXAGroup)和澳大利亞QBEInsuranceGroupLtd﹐這些交易的現金總價值約為9.14億美元。
AXA安盛人壽以4.94億美元現金收購香港、新加坡和墨西哥的一般保險業務。
澳大利亞QBEInsurance(昆士蘭保險)以4.2億美元現金收購恆生銀行旗下子公司恆生財險(香港)有限公司和阿根廷一般保險業務。
2012年3月14日匯豐控股132.6億港元每股5.63港元的價格認購23.6億股交通銀行H股,完成認購後,匯豐對該行的持股比例將不低於現下的19.03%。
2012年3月22日匯豐融資撤出加拿大消費融資市場,因未能覓得買家,故將結束該業務,料當地於75家分行的500名員工將受影響。
2012年3月23日出售中東的私人股票基金管理業務HPEME的80.1%股權,予HavenvestPartnersLimited,涉340萬美元資產。
2012年3月27日匯豐控股正逐步撤出斯洛伐克業務,預料於2012年第三季完成。
2012年3月29日收購萊斯銀行於阿聯酋的零售及商業銀行,拓展匯豐中東業務。截至去年底,該業務的凈資產估值約7.69億美元,當中個人及商業客戶的人數約8,800人,而貸款額為5.73億美元。
2012年4月9日出售私募股權公司MontaguPrivateEquityLLP19.9%的股權出售予Montagu管理層成員間接擁有的公司MLLPHoldingsLtd.。管理超過47億歐元的資產。
2012年4月18日,旗下中東匯豐同意將旗下阿曼匯豐與阿曼第五大銀行阿曼國際銀行(OIB)合並,料於本季完成。中東匯豐將利用內部資源,額外注入9740萬美元到阿曼匯豐,然後才與OIB合並。合並後的銀行將被命名為匯豐阿曼銀行,中東匯豐將持有合營銀行51%股權。
2012年12月5日,匯豐控股宣布,同意將其持有的中國平安15.57%的股份轉讓給正大集團,總交易價為727.36億港元,相當於每股59港元,以現金支付。正大集團正式取代匯豐,接盤中國平安。正大集團為亞洲最大的肉食品銷售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華人跨國公司之一,由華裔實業家謝易初、謝少飛兄弟於1921年在泰國曼谷創建,在中國以外稱作卜蜂集團。
匯豐控股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排名第六
Ⅱ 璺熻釜鍗板害鎸囨暟鐨凟TF鍩洪噾
鍏充簬璺熻釜鍗板害鎸囨暟鐨凟TF鍩洪噾鐨勮瘽棰樻渶榪戝彈鍒板緢澶氳昏呯殑鍏蟲敞錛屽皬緙栨牴鎹鑷宸卞氬勾鐨勭粡楠屽垎浜緇欏ぇ瀹朵竴浜涚浉鍏崇殑鐭ヨ瘑錛屽傛灉鏈変笉鍚岀殑鐪嬫硶嬈㈣繋澶у惰瘎璁哄尯璁ㄨ恆
鍗板害鎸囨暟ETF鍩洪噾鏄浠涔堬紵鍗板害鎸囨暟ETF鍩洪噾鏄涓縐嶄互鍗板害鑲$エ甯傚満涓哄熀紜鐨勪氦鏄撳瀷鍩洪噾錛屽叾鐩鐨勬槸涓烘姇璧勮呮彁渚涗竴縐嶇畝鍗曘佷綆鎴愭湰鐨勬柟寮忔潵鎶曡祫鍗板害鑲$エ甯傚満銆傝ュ熀閲戦氬父浠BSESensex鎴朜SENifty涓哄熀鍑嗭紝榪欎袱涓鎸囨暟鍒嗗埆鐢盉ombayStockExchange鍜孨ationalStockExchange緙栧埗銆傚嵃搴︽寚鏁癊TF鍩洪噾閫氳繃璐涔拌偂紲ㄧ粍鍚堟潵璺熻釜鎸囨暟錛岀洰鐨勬槸鍦ㄥ競鍦轟笂鑾峰緱涓庢寚鏁板噣鍊肩浉浼肩殑鍥炴姤鐜囥
鍗板害鑲$エ甯傚満鐨勭幇鐘跺備綍錛鍗板害鑲$エ甯傚満鏄浜氭床鏈澶х殑鑲$エ甯傚満涔嬩竴錛屼篃鏄涓栫晫涓婅〃鐜版渶濂界殑鑲$エ甯傚満涔嬩竴銆傚嵃搴︾粡嫻庡湪榪囧幓鍑犲勾涓涓鐩翠繚鎸佺潃紼沖畾鐨勫為暱錛岃繖浣垮緱鍗板害鑲$エ甯傚満鍦ㄥ叏鐞冭寖鍥村唴澶囧彈鍏蟲敞銆傚嵃搴︽斂搴滈氳繃鏀歸潻鏀跨瓥鍜屽惛寮曞栧浗鐩存帴鎶曡祫鐨勬帾鏂芥潵淇冭繘緇忔祹鍙戝睍鍜岄噾鋙嶅競鍦虹殑鍙戝睍錛岃繖涔熷瑰嵃搴﹁偂紲ㄥ競鍦虹殑琛ㄧ幇浜х敓浜嗙Н鏋佺殑褰卞搷銆
鍗板害鎸囨暟ETF鍩洪噾鐨勪紭鍔挎槸浠涔堬紵鍗板害鎸囨暟ETF鍩洪噾鐨勪紭鍔垮湪浜庡叾浣庢垚鏈銆侀珮閫忔槑搴﹀拰鐏墊椿鎬с備笌鍏朵粬鍩洪噾涓嶅悓錛屽嵃搴︽寚鏁癊TF鍩洪噾鐨勭$悊璐圭敤鐩稿硅緝浣庯紝榪欐剰鍛崇潃鎶曡祫鑰呭彲浠ユ洿濂藉湴鎺у埗鎶曡祫鎴愭湰銆傝ュ熀閲戠殑浜ゆ槗鏄鍦ㄨ瘉鍒鎬氦鏄撴墍涓婅繘琛岀殑錛屽洜姝ゅ叾浜ゆ槗浠鋒牸鏄閫忔槑鐨勶紝騫朵笖鎶曡祫鑰呭彲浠ュ湪浠諱綍鏃墮棿涔板叆鎴栧崠鍑鴻偂紲ㄣ傚嵃搴︽寚鏁癊TF鍩洪噾鐨勭伒媧繪т嬌寰楁姇璧勮呭彲浠ユ牴鎹鑷宸辯殑鎶曡祫鐩鏍囧拰椋庨櫓鎵垮彈鑳藉姏鏉ラ夋嫨涓嶅悓鐨勪氦鏄撶瓥鐣ャ
濡備綍閫夋嫨鍗板害鎸囨暟ETF鍩洪噾錛閫夋嫨鍗板害鎸囨暟ETF鍩洪噾闇瑕佽冭檻涓浜涘洜緔狅紝鍖呮嫭鍩洪噾鐨勮垂鐢ㄣ佷氦鏄撹板綍銆佽祫浜ц勬ā鍜屼氦鏄撶瓥鐣ョ瓑銆傛姇璧勮呭簲璇ラ夋嫨浣庤垂鐢ㄧ殑鍩洪噾錛屼互渚挎洿濂藉湴鎺у埗鎶曡祫鎴愭湰銆傛姇璧勮呭簲璇ュ叧娉ㄥ熀閲戠殑浜ゆ槗璁板綍鍜岃祫浜ц勬ā錛屼互渚跨『瀹氬熀閲戠殑嫻佸姩鎬у拰甯傚満褰卞搷鍔涖傛姇璧勮呭簲璇ラ夋嫨閫傚悎鑷宸辨姇璧勭洰鏍囧拰椋庨櫓鎵垮彈鑳藉姏鐨勪氦鏄撶瓥鐣ワ紝浠ヤ究鏇村ソ鍦板疄鐜版姇璧勬敹鐩娿
鍗板害鎸囨暟ETF鍩洪噾鏄涓縐嶉傚悎闀挎湡鎶曡祫鐨勪綆鎴愭湰銆侀珮閫忔槑搴﹀拰鐏墊椿鎬х殑鎶曡祫宸ュ叿銆傛姇璧勮呭彲浠ユ牴鎹鑷宸辯殑鎶曡祫鐩鏍囧拰椋庨櫓鎵垮彈鑳藉姏鏉ラ夋嫨涓嶅悓鐨勫熀閲戱紝騫朵笖搴旇ユ敞鎰忓熀閲戠殑璐圭敤銆佷氦鏄撹板綍銆佽祫浜ц勬ā鍜屼氦鏄撶瓥鐣ョ瓑鍥犵礌銆
Ⅲ 匯豐集團的年動向
1998年11月,匯豐集團宣布統一品牌,差不多所有業務地區的附屬公司均採用匯豐品牌和六角形標志,而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個別在亞太地區以外的辦事處亦納入採用匯豐品牌的當地附屬公司網路(例如香港上海匯豐銀行部分在英國的分行納入英國匯豐銀行的網路)。統一集團品牌可以加深世界各地客戶、股東及員工對集團和其信念的認識,亦有助匯豐在世界各地以同一集團形象推出新產品與服務。匯豐控股亦在1999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進行股份拆細,把每一股拆為三股及股票面值由英鎊改為美元折算。2000年因收購法國商業銀行取代法國商業銀行於巴黎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地位。自2002年起,匯豐以「環球金融地方智慧」(The world's local bank)作為集團口號,強調集團在眾多市場中均擁有豐富經驗,並且透徹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特色。2004年因收購百慕大銀行取代百慕大銀行於百慕大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地位。
依照慣例,匯豐控股每隔3年會就集團總管理處的地點作出檢討。不過在2006年10月,有報道指匯豐集團總管理處有可能會遷離倫敦,有分析員表示因為香港自主權移交後不明朗因素已經消除,局勢穩定,不排除會重返香港,因為英國稅率遠較香港高,征稅范圍及稅種亦較香港闊和多,使匯豐控股需要負擔高昂的稅項,每年匯豐控股向英國政府支付的稅項高達4億英鎊。除了香港之外,有英國報章指出匯豐集團總管理處可能會遷往愛爾蘭,但匯豐發言人隨即否認。而匯豐控股行政總裁紀勤表示,英國在地理上占優,能迅速聯絡各地業務網路,對現時的集團總管理處感到相當滿意。
2007年2月,匯豐控股首度發出盈利警告,主席葛霖表示,原因是旗下的匯豐融資在策略上出現錯誤,葛霖指出匯豐融資發展按揭業務,這個並非核心業務,但匯豐控股無意出售匯豐融資。這是匯豐集團成立140年以來首度發出的盈利警告。
2007年11月26日,匯豐控股宣布,重組該集團旗下兩項結構投資工具(SIV) Cullinan Finance Limited和Asscher Finance Limited。預料2008年8月前將提供最高約350億美元的流動資金和定期融資並將這兩只SIV持有的總額450億美元的抵押貸款證券和其他資產計入自己的資產負債表。
2008年6月17日,匯豐以4.39億美元把旗下在英國的信用卡收單業務的51%股權,賣給世界最大型交易處理商之一Global Payments,並成立一間名為「HSBC Merchant Services」的合營企業,2009年6月12日匯控以3.077億美元的價格向合作夥伴Global Payments,悉售所持HSBC Merchant Services共49%股權。
2008年9月19日,匯豐控股宣布有鑒於國際信用危機削減了資產價值,放棄以63.17億美元(約493億港元)收購韓國外換銀行51.02%股權的計劃。
2008年9月19日,匯豐以以15.68億元披索(約1.45億美元),悉售於墨西哥消費信貸機構Financiera Independencia的18.68%股權
2008年10月21日,匯豐控股宣布透過附屬機構HSBC亞太控股以內部現金6.075億美元,收購印尼最大工商銀行之一PT Bank Ekonomi Raharja Tbk(「Bank Ekonomi」) 88.89% 股權,交易完成後,匯豐將在印尼的24座城市,擁有190個網點,成為繼渣打銀行和花旗集團之後的第三大外資銀行。
2009年3月2日匯豐控股結束旗下美國匯豐融資以HFC 及Beneficial 為品牌消費貸款業務,並會集中全力縮減有抵押及無抵押房地產組合,分別涉及未償還結欠額為460億美元及160億美元。同時亦會繼續縮減汽車融資及其他無抵押個人貸款業務,合共1004億美元資產組合,共剩下與信用卡相關之消費貸款業務組合466億美元。絕大部分分行在履行對客戶的承諾後,亦將關閉,並裁減6100人,每年節省7億美元成本。
2009年3月2日匯豐控股將按每十二股供五股比例,供股價每股254便士,摺合為每股28.1港元,發行5,060,239,065億股新普通股,集資凈額125億英鎊(177億美元、1384億港元),同日公布2008年度業績,純利按年倒退70%至57.28億美元,創2002年度以來新低,跌幅打破歷來記錄,每股盈利減少至47美仙,第四季股息僅派10美仙。稅前盈利亦減少61.6%,至93.07億美元。
2009年3月9日匯控股價於收市競價時段完結前,仍以37.5元承盤,較上個交易日下跌14%,就在完結前十秒,股價由37.3元一口價「嘜」低逾10%,足足挫4.3元以每股33元收市,單日跌幅擴大至24%。匯豐亞太區行政總裁霍嘉治翌日透露,股價異動相信是市場莊家或對沖基金質低股價。
2009年9月25日匯控宣布,集團的總裁辦公室於2010年2月1日由倫敦調回香港,以便加強發展亞太市場。
2009年10月5日匯控以3.3億美元的現金,將該公司紐約第五大道452號總部售予以色列IDB集團旗下兩家附屬公司 Koor Instries及 Property and Building,出售物業後,匯豐將租用上述物業單位,租期 10年。IDB首年將獲得 4500萬美元(約 3.5億港元)租金收入,同期的營運開支合共 1850萬美元。買家是以色列大型集團IDB Holding旗下地產公司,10月4日宣布與匯豐達成協議,以3.3億美元購入匯豐位於美國紐約市中心的大樓組合,包括位於第五大道452號、29層高的匯豐大廈,及位於39街西1號、樓高11層的大樓,共86.5萬平方呎
2009年10月23日旗下匯豐保險增持越南保險公司Bao Viet(BV)的股權,由百分之十增加至百分之十八,涉資一億零五十三萬美元(約八億二千一百萬港元)。
2009年10月28日匯豐控股與交通銀行將現有的中國信用卡合作業務轉入新的合資公司 匯豐控股與交通銀行擬在太平洋信用卡(Pacific Credit Card)合作協議的基礎上﹐組建一家新合資公司﹐名為交通銀行匯豐太平洋信用卡有限公司(Bank of Communications & HSBC Pacific Credit Card Company Limited)﹐預計初始注冊資本為人民幣25億元(約合3.68億美元)。交通銀行將向合資公司注資人民幣20億元﹐持股80%。匯豐控股將注資人民幣11.58億元﹐持股20%。出資額已包含相應股本的溢價人民幣6.58億元
2009年11月11日匯豐融資以9.04億美元(約70.5億港元)出售旗下汽車融資貸款管理部門及10億美元貸款結欠額予西班牙桑坦德銀行Santander Consumer USA Inc
2009年11月14日匯豐控股以7.725億英鎊(13億美元,8億6440萬歐元,101億港元)的價格,將倫敦總部出售給韓國國家退休基金(NPS),交易全部以現金完成。這座位於倫敦泰晤士河畔金絲雀碼頭的匯控總部,樓高44層,是英國第2高的建築物。交易完成後,匯控將以每年4600萬英鎊的價格,向新業主租回總部大樓,為期17年半。
2009年12月18日匯豐控股以一點三五億英鎊(約十六點九四億港元),將英國第九大保險經紀公司匯豐保險經紀公司出售予保險經紀和風險管理公司──達信(Marsh),匯控將收取包括達信母公司威達信集團合共一點三五億英鎊的股份及現金代價
2009年12月21日匯豐控股以4億歐元(約44.51億港元),出售法國總部,包括位於巴黎香榭麗舍大道103號及 rue Vernet 15號兩座大樓,合共35.7萬方呎予法國基金French Properties Management,並計劃於出售後的未來9年租回該物業
匯控先後放售倫敦、紐約及法國總部物業,合共套現約167億港元。
2009年12月25日匯豐控股向附屬公司墨西哥匯豐(Grupo Financiero HSBC)注資62.9億墨西哥比索,相當於4.875億美元(約38億港元)。
2010年2月20日美國匯豐以1.71億美元作價,將持有富國匯豐貿易銀行的20%普通股股權,及100%的優先股股權出售予富國銀行,及後匯豐將自行拓展區內業務。富國匯豐貿易銀行為匯豐與富國銀行於1995年成立的合資公司,主要在美國18州份內向中型企業提供貿易融資服務。
2011年08月01日匯豐宣布裁員30000人。匯豐(HSBC)首席執行官歐智華(Stuart Gulliver)周一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匯豐計劃在2013年之前裁員30000人,除了已經宣布的5000人,還將裁撤25000個崗位。這是匯豐全面削減成本戰略的一部分。
Ⅳ 下一個世界工廠是印度嗎
中國的資本市場與印度比,更是有著差距。過去兩年,中國物物交易市場的繁榮為世界嘆為觀止,但股票市場卻表演著駭人聽聞的欺詐和全球獨一無二的跳水。據統計,至少有8000億元市值化為烏有。而2003年印度股票市場的表現與它的經濟增長相互輝映,讓國內外投資者喜笑顏開。匯豐投資管理的印度基金經理山吉夫·杜伽指出,印度股市持續上升,已吸引了大批外國投資者,2003年11月的資金流入創歷史最高紀錄,12月的情況同樣樂觀。作為印度股市指針的孟買BSE指數,12月19日收報5541.3點,較2002年底的3374.9點,累計上升了64.19%,令所有印度基金大豐收。在香港可以投資的6隻印度基金,2003年回報率在3.76%-106.38%不等,而且升勢未停。
中印兩國高級市場景象迥異,說明中國市場運行有著更高的成本和費用,說明印度比中國能更有效地降低市場費用。在這方面,印度堪為中國的老師。
中國人的許多儲蓄都被浪費了。據國外專家分析,中國過去十多年的增長率平均每年為7%,而印度增長率為6%。但中國儲蓄率高達40%,加上外資都被投入經濟發展;印度儲蓄率只有24%,外資也比較少。因此,實際上就是中國投入40美元每年只掙7美元,而印度投入24美元掙6美元。
作為中印兩國經濟增長基礎的企業,質量出現較大差異。印度已成功地培育出一大批能夠與歐美最好的公司展開國際競爭的私營公司。這些公司許多是屬於最尖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行業。與此同時國外分析家又說,在過去20年裡,中國經濟已經騰飛,但中國的私營企業卻沒有隨之騰飛,中國迄今還沒有出現能夠與大型跨國公司一決高下的世界級私營公司。
富人是中國不能承受之重
評論有些苛刻,但下面幾項國際調查倒多少有些印證。
亞洲里昂證券公司2000年對全球25個新興市場經濟國家所作的調查表明,印度在規范化管理方面排名第6,而中國僅名列第19位。
2002年,《福布斯》雜志對世界上最好的200家小公司進行年度排名,印度就有13家上榜,而中國僅有4家,而且都在香港。
在《遠東經濟評論》2003年對亞洲主要公司進行的一項調查中,印度的綜合得分高於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的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
那麼,印度降低高級市場的成本靠的是什麼呢?塔倫·凱納和黃亞聲指出:「印度的法律制度盡管存在實質性的缺陷,但與中國的相比仍要先進得多……在印度的股票和債券市場,歪曲真相的情況仍然相當普遍,但印度資本市場運轉的效率和透明度都高於中國,股票和債券市場通常會讓有光明前途和可靠聲譽的公司獲得它們所需要的資金」。
看過這篇文章的中國人都認識到了,在一套相對較好的法律制度約束下的印度高級市場,顯然形成了比中國強大得多的支持和保護真正市場化企業的基礎設施。這樣的基礎設施和基本制度,不僅讓具備潛在企業家才能的人易於獲得資源,還醞釀社會共識;既使像穆爾蒂(信息系統公司的創始人,被比作印度的比爾·蓋茨)這樣一些企業巨頭得以產生,社會還把他們當作民間英雄。
中國人不可理喻的卻是自身:我們為何仍然缺乏足夠的法治制度和意識,來恰當地對待私人財富和特定條件下發達起來的、似乎「臟兮兮」的富人和企業家?富人犯法與窮人同罪,但絕不意味著富人重罪;富人有罪無罪與窮人同一裁決標准,但絕不因為他是富人就應從嚴獲罪。但富人目前恐怕還是中國不能承受之重,你很可能還遠沒有發達到比爾·蓋茨的程度就精神崩潰了。
何況,印度還有一塊迄今尚未利用的增長儲備。如果印度不再把海外約2000萬的同胞稱為「並非必需的印度人」(Not Required Indians),而且從自己海外僑民那裡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也與中國一樣達到50%,而不是現在的10%,那麼,印度就有可能成為全球性科技強國——就像中國在海外華人的幫助下,已經成功地成為「世界工廠」。
中國的領先之處
增長率:近10年來,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年均增長率約為8%,而印度只有6%。
基礎設施:中國擁有高水平的公路、港口、電力部門和工業園區。
外國投資:中國一年大約能吸引500多億美元外資,而印度引資數僅為40億美元。
出口:2002年中國的出口總額為2660億美元,大約是印度的4倍。
印度的優勢所在
語言:英語的普及使印度在信息技術服務和後台工作方面具有領先優勢。
資本市場:私營公司的融資渠道比較通暢,而中國則較鍾愛國有企業。
司法體系:與中國相比,印度的合同法和版權保護體系要更加完善。
人口:印度總人口中25歲以下的人大約佔35%,在中國這個比例為45%。
問題在於人口——尤其是億萬農民
然而,要是說印度高效率的經濟增長更加充分地利用了資源,並已選擇了一條有可能比中國更具可持續性的發展道路,因此可能超越中國,我認為塔倫·凱納和黃亞聲的研究忽略了一個重要的約束條件。
事情正如二人宣稱的那樣:「真正具有重要意義的問題不是中國和印度當前處於何種位置。問題在於它們未來將處於何種位置?印度追求的經濟發展道路優於中國嗎?」
的確,僅憑中國現在遠遠大於印度的多個經濟總量,不能說中國的未來比印度更有潛力;同樣,也不能僅僅根據印度高級市場和技術密集市場比中國更有效率,就預言印度的增長更有持續性。效率高而費用低的高級市場,肯定是有助於經濟增長的;但對經濟增長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在於這個市場與該國最緊要的問題有多大相關性。
與中國一樣,同是發展中國家和人口大國的印度,經濟增長不可能不受農村剩餘勞動的約束。發達國家的學者和政治家對此往往缺乏切膚感受,難得將它作為一種價格或成本約束來認真對待。
印度和中國一樣,都有著龐大的剩餘勞動和處在市場邊緣的數億農民。印度的高級市場,以及初級市場里的軟體信息產業、制葯和生物技術產業,其實容納不了多少勞動,尤其是密集勞動。過剩勞動力如何就業是印度的大問題,但印度的資本和技術密集市場與此的相關程度並不高。事實上,印度迄今為止並沒有創造出一個能大規模匹配和容納密集勞動的產業。
中國在初級市場方面,卻較成功地讓製造業與密集勞動融合在了一起,顯然容納了比印度多得多的密集勞動。同樣顯而易見的是,中國初級市場的發達與自己面臨的最大問題高度相關。有一個可容納越來越多密集勞動的市場,使億萬人民在其中獲得收入並增加購買,是中印這類擁有眾多人口的發展中國家欲要持續穩定增長的基本平台。這個平台的獲得並不容易,它是風雲際會的結果。
但仍有一些中國經濟學家是鄙薄初級市場的,而且直言苦勞於斯對外資是有害的。顯然,他們對人類生活有著更神聖的期許。他們向中國推薦印度對外商直接投資的反抗。前不久,學者李少君就有文章說,他前不久與知名學者王紹光去過印度,就認為中國知識分子遠不如印度的知識分子,中國應向印度學習。
我認為,如果把印度知識分子道德上的優點看成是他們在經濟增長方面的一個優勢,可能就要害人害國。
印度的勞動力中有70%是農民,與中國一樣,有著浩大的剩餘勞動隊伍需要國際國內更大的市場來容納和消化。國內企業一時開拓不出這么大容積的市場,利用外資又有什麼錯呢?2003年,中國出口的4000億美元中有近60%是外商投資企業創造的,也就是說僅在國際市場就做了近兩萬億元人民幣的出口生意——這意味著有多少人就業、多少人因就業而有了收入、多少人因收入而有了購買,有多少經濟增長因購買而產生?
不久前,一個世界性的反全球化大會在印度召開。我想,中國是不太會同意這種大會在自己國土上召開,而向國外投資者發出一種含混信號的。我看見電視上那些在印度街頭遊行的各國人士,就覺得印度這個國家很麻煩。
李少君還向中國推薦了印度知識分子的宗教情懷,稱贊印度知識分子如何紮根農村,用各種方法幫助農民,組織農民反抗全球化。曾看過一位印度高官的預測,說印度的外國直接投資趕上中國需要10年。我查了資料: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2003年是570億美元,印度尚不及中國的零頭。
看到上述消息我深感慶幸,中國那些崇尚民族主義的專家學者沒有主宰政策。否則,印度肯定超越中國。作為反面教材,中國不妨向印度「學習」。
快馬加鞭,一騎絕塵
如果說,對外商直接投資的開放,尤其是對三來一補等看似卑賤的加工製造業的開放,使中國獲得了能容納越來越多密集勞動的國際國內市場,是中國的獨門絕技的話,印度這個市場則還面臨著民族主義和宗教的巨大交易費用和成本無人買單。而且在內需方面,印度顯然還像若干年前的中國,外商直接投資並不指望在你這里賣多少東西,更多是利用你有競爭力的勞動所生產的東西往外賣;而中國已在超越這個階段。大致的情形是,與中國在勞動密集型市場競爭,印度有著它難以克服的成本,自然也難吸引世界相應的資源。
實際上,印度還有著一個幾乎無法克服的成本。它地處南亞,近幾年的夏季常有50攝氏度的高溫。英國大學者湯因比在其煌煌巨著《歷史研究》中就描述過遠古時氣候成本對人的行為的影響。我前些年看過國外的一份研究,解釋為什麼發達國家大都分布在北緯多少度以上,大抵談的就是氣候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從成本的角度看,幾乎是無法消除的。
我個人的推測是,只要中國堅定這樣的共識,即在相當長時間內堅持所謂市場經濟建設就是擴展容納密集勞動的市場,同時盡快融入全球化進程,中國經濟就依然一騎絕塵。
Ⅳ 在中國買國外的股票或基金的詳細步驟,謝謝!
買賣美股,需要有兩個前提:開設美股賬戶;賬戶里有美元。一般來說,美股賬戶只是證券賬戶,還需要擁有一個海外銀行的賬戶,來轉入美元(有的銀行賬戶也直接提供美股賬戶)。
如何開設美股賬戶?
1.選擇一家券商
中國人常用的美股券商有E-trade(億創證券)、Scottrade(史考特證券)、Firstrade(第一理財)、Interactive Brokers(盈透證券)等。也可以通過香港的金融機構進行美股買賣,比如招銀國際、中銀、匯豐等,都提供美股交易的功能。
推薦閱讀
紅三兵收復年線 27億資金集結三行業159股
[機構觀點]
反彈行情有望延續
中長期策略要看「高中低」
績優股或成引領大盤上漲主力
125家公司派現比募資更慷慨
大盤難轉勢 基金淘金忙
[微博]聯通閃現立樁打底說明什麼
[股吧]午後大盤有可能跌破這個點
分析機構動向 捕捉黑馬暴漲玄機
傭金:上面的幾家美股券商,都提供了網上交易,交易費用各自不同。美股交易傭金和國內不一樣,是由各個券商設定的。
最低資金要求:不同的券商,對開戶的最低資金要求不一樣。從500美元到10000美元,可參閱各券商的介紹。
融資賬戶和日交易賬戶:除了滿足最低資金要求,券商(或者美國證交會)對於融資賬戶和日交易賬戶還有資金額度的要求。一般來說,只要資金高於25000美元,均可滿足。
2.網上開戶
如果不能親臨海外,則可以通過互聯網完成開戶操作。絕大多數券商都提供了網上開戶的功能,而且有專門針對普通話用戶的對方回撥電話服務。開戶所需要的文件包括:
(1)開戶申請表格;
(2)免稅表格(非美國居民填寫的免稅表,您的美股收益可在美國免稅);
(3)身份證明文件:個人有效身份證或護照的復印件;
(4)地址證明文件:最近三個月內的載有申請人名稱和地址的單據之一,例如信用卡月結單、手機/電話月結單、水費單或電費單或物業管理費單等;
填好以上表格並准備好相關資料之後,先需要傳真或掃描到券商指定的開戶號碼或郵箱,審核通過之後,再將原件郵寄到中國香港或美國,券商復核無誤之後就會和您聯系,開通您的美股證券賬戶。
3.轉入資金的方法
(1)如果您在海外有銀行賬號,那麼可以從這個銀行賬號轉到證券賬戶上。如果您沒有海外銀行賬戶,您需要跟券商聯系解決轉款的問題。
(2)如果您需要將境內的人民幣用來購買美股,那麼您需要到銀行購買外匯。購買外匯是有額度限制的,每個人每年限購5萬美元。
注意事項:
1.交易時間較長,為美國東部時間早九點半到下午四點,也就是北京時間晚上十點半到凌晨五點,美國因為有夏令時間,因此夏天的交易時間與冬天相比會提前一小時,為北京時間晚上九點半到凌晨四點。
2.美股沒有漲跌幅限制。
3.網上交易存在風險。
http://stock.hexun.com/2011-04-23/128988911.html
Ⅵ 匯豐銀行詳細資料大全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中文直譯為「香港和上海銀行有限公司」,英文縮寫HSBC,中文簡稱匯豐,取「匯款豐裕」之意)。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為匯豐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屬於匯豐集團的創始成員以及在亞太地區的旗艦,也是香港最大的注冊銀行,以及香港三大發鈔銀行之一(其他兩個是中國銀行(香港)和渣打銀行)。總部位於中環皇後大道中1號香港匯豐總行大廈,現時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及各附屬公司主要緩納在亞太地區設立約700多間分行及辦事處。
Ⅶ 怎麼買印度股票
方法一,就是直接到印度開設戶頭並參與印度股票直接投資。
但是這個得有個前提,也就是你本人要到印度或者有朋友在印度,而且買賣也很頻繁的話還是挺費時的。
方法二就是通過互聯網,直接在印度的券商那進行網上買股,這個其實需要的僅僅是發現平台,一個不錯的選擇方案。
方法三,可以考慮香港那邊,作為金融發展水平高的地方,委託香港方面進行投資也是可行的,只是手續費一般比較高。
以上就是筆者給您建議的三個方法,實際操作過程中還要考慮時間成本或者交易成本。
總之,購買不同投資標的的目的就是為了盈利,只要經過核算感覺合理都可以投資,否則不建議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