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剛好和三個國內的小夥伴聊到這個問題,鑒於中國目前新中產階級的人群越來越多並且還在不斷壯大,這個群體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共性:為了賺錢而焦慮,想在後半生過更好的生活,同時又擔心自己的收入不夠穩定,或者是焦慮自己的財產增長速度太慢。畢竟同樣是十年時間,人家許家印個人資產翻了7倍,而普通一個北京大學生能翻一倍就不錯了。所以,幾個人一聊到股票、基金的話題,立馬就收不住了??
這三個小夥伴都算是新中產階級,一個是個標準的IT狗,平時996是家常便飯根本沒時間去學什麼金融類的知識,用丫的話說,睡前捧著本《如何選購基金》五分鍾內必定睡著??一個年紀不大就已經倆小孩圍著轉了,奶粉錢還沒賺夠,又要開始著手學區房的准備了,也想嘗試下理財投資賺點教育費。還有一個算是個投資老手了,從08年就開始炒股,只不過他雖然投資時間長,但是並沒賺多少,很多次都虧進去了。
雖然基本上都可以算投資小白(老手那個說實話我感覺投資理念就有問題),但幾個朋友都有那種新中產階級身上的共性:無時無刻陰魂不散的焦慮感??
而且他們都認可一個事實:投資總是有風險的,所以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為了分散風險,必須把家庭的閑置資產分開來投資,比如股票買一點、基金選幾支、金價跌了黃金也要買點,商業保險什麼的也不能少。不得不說,這種投資思想對於新手而言是很正確的,那位總是投資失敗的老手朋友也承認,他之前就是一根筋把家當都押在同一個領域,收益率才會波動那麼大。
所以對於想利用股票、期貨、外匯和基金投資賺點錢,首先這個分散投資的思想還是要有的。
但是問題又來了,大部分投資小白雖然都懂分散風險的道理,但是限於自身的水平,他們並不知道該怎樣來分散,怎麼配置資產。我自己也讀過一些相關方面的書,比如《證券分析》(本傑明格雷厄姆的那本,他的另外一本《聰明的投資者》我沒看完,不過也推薦一下)、《解讀基金: 我的投資觀與實踐》、菲利普費雪的《怎樣選擇成長股》(他還有一本我忘記名字了)。我個人的感覺是,自學這些內容,需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而且國外的市場和國內差異還很大,純看書的話有些地方不能直接套用,實操價值不強。
此外還有一個另一個問題,就是看了書雖然理論知識懂了不少,但是真正去實踐的時候還是會有兩眼一抹黑的感覺。比如那位老手朋友,前一陣子雄安政策剛剛發布,相關的股票就大漲,他也跟進買入,但沒想到,沒等多久股票就回到正常狀態,一路下跌,那一次他賠了不少,這種盲目的心態害了不少人。再比如買基金,4000多隻基金怎麼選才是正確的?什麼時候該買,什麼時候該賣?不是研究多久多深入的問題,就算玩基金很多年也一樣會栽跟頭。這一點上幾個朋友都有類似的感覺,所以我們覺得新手投資上還是要依靠專家領路,自己在積累一些實操經驗之後,再嘗試自己來做理財。
正如就像吳曉波說的那樣,跟專業的人做朋友,跟專業的機構交朋友,他們相當於是領路人。這方面其實有一些基金服務是比較好的選擇,比如我那個IT朋友選的是薛掌櫃基金組合服務,好處是這個品牌和P2P、余額寶包括銀行理財都不同,屬於一個中長期投資的補充,比較適合家庭的閑置資金,是專家全程打理,自己不必為選擇品種而發愁。而且投資分散在二級市場、債券、黃金,不動產等多個領域,可以讓風險二次分散。另外專業人士的推薦也比自己瞎嘗試要好,就像我打農葯直接用大神推薦的出裝,不會自己瞎搗鼓出裝一樣??這個朋友特別看重的還有一點,據說他們過往10年業績是平均年化收益率11.3%,對於有一筆中長期不動用資金的朋友來說,可以跑贏通脹就是很大的收益了。
最後,也是我特別想強調的一點,投資的風險永遠都存在,用自己的閑置資金賺點多餘的收入對於非專業人士而言,是比較合理的思路,不要指著理財作為穩定的收入來源,特別是新人更不能有這樣的想法。理財更是理心,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上,理財交給專家去打理,是一條不錯的理財路。
『貳』 股票基金入門知識和技巧有哪些
男朋友買房,不
『叄』 新手小白可以買股票型基金嗎如何買基金好
可能有的新手小白買基金就是為了高的收益,就會更加傾向於股票型基金,那麼新手小白可以買股票型基金嗎?如何買基金好?為大家准備了相關內容,以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