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昆陽是現在哪裡
河南葉縣。古人稱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昆陽就是昆水的北岸
2. 歷史上著名的昆陽之戰說的是什麼
綠林建號以後,王莽發州郡兵四十二萬,由王邑、王尋率領,阻擊綠林軍。六月,王莽軍前鋒十多萬人,圍綠林軍於昆陽(今河南葉縣)。綠林軍八九千人,由王鳳、王常率領,堅守昆陽,劉秀則突圍徵集援兵。那時昆陽城外圍兵數十重,列營百數,圍兵挖掘地道,又用撞車攻城,積弩亂發,矢下如雨。劉秀等十三騎突出圍城,發郾、定陵營兵數千人援昆陽,王邑、王尋一戰失敗,王尋被殺。城中守軍乘勢出擊,里外合勢,莽兵大潰,士卒相踐踏,奔走百餘里。綠林軍在這一戰役中奪獲軍實輜重車甲珍寶,不可勝數。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昆陽之戰。
3. 雲南省晉寧,晉陽,昆陽是三個地方-,還是有什麼叫法不同
晉陽在遙遠的北方。昆陽和晉城是晉寧縣的兩個鎮,區別是昆陽是現縣城,晉城是故縣城。
4. 雲南晉寧昆陽有什麼好玩的
晉寧十大旅遊景點
1.盤龍寺AAA
盤龍寺是昆明香火最旺的寺院之一,它位於滇池東岸盤龍山,距離昆明市區約40公里,距離晉寧縣晉城鎮東南3公里
2.晉城古鎮
晉城古鎮晉城古鎮位於滇池東南岸的晉寧縣晉城鎮,三面環山,一面是濱湖丘陵平原。
3.晉寧鄭和公園AA
長松山位於晉寧縣城西面,南連白虎山,北臨青龍山,東與文蜂塔遙相對峙,群木蒼翠,濃蔭蔽日,森林茂密,景色宜人
5. 昆陽的概況
昆陽政府所在地昆陽村地勢屬小盆地,形似一仰天大鍋,四面青山環抱,一脈蒼山溪水,自西向東悠悠地注入小楠溪,歸楠溪江大水系,是一方山清水秀,風調雨順,氣候宜人,土地肥沃,資源充足的風水寶地。昆陽村是永嘉潘氏最早遷徙來的血緣聚居地,歷經千年蒼桑,至今古韻依舊。
據《永嘉縣志》載:潘氏出自姬姓,以邑為氏,或以國名為氏。其後裔主要繁衍於今安徽、江蘇、浙江一帶,望出滎陽、廣宗、豫章等群。先期遷居永嘉潘氏有三支:潘北璣,於唐玄宗天寶年間(743-755),自青田遷來昆陽村;潘殷理,自青田入贅縣城(今鹿城區)東門外潦波潭夏氏,自北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遷來下寮村;潘填,宋室南渡時,自金華雙溪遷來嶺頭村。
潘氏遷居昆陽後,安居樂業,家族富庶,人丁興旺,至今已有49世,其分支遍布浙南各地。經過一代又一代的艱苦經營,村落充分發育,住宅、田園、宗祠、廟宇、書院、亭閣、石塔、橋梁、道路、水渠之類,凡農耕社會所應有的多類建築,一應俱全。可惜的是,因時代的變遷,風雨的剝融,人為的變易,古建築所剩無幾了。
惟有昆陽潘氏大宗祠,可作為古代農耕文明的珍貴遺產。據《昆陽潘氏宗譜》載,昆陽宗祠是九世主潘天立(世稱美公),登景福進士弟,後返鄉歸隱,主持修建宗祠。至明洪武年間改建,其建築庄嚴,氣勢恢宏,造型獨特,構築精緻,實屬溪山一代風流。
2003年11月,清華大學教授、著名鄉土建築專家陳志華來昆陽調研。一到昆陽村口,看到大片鱗次櫛比的灰牆黛瓦的老民宅,驚嘆不已。他說,在這樣的深山嶴底,竟有這樣大的村落,若在北方,是縣城,最大縣城!立即下車拍攝。
他還巡視了潘氏大宗祠,指著東廊的拱斗,舉起大拇指,贊道,這是楠溪江流域未見過。又興致勃勃地觀察民居,從西村轉到東村,一路稱道。他看到老木屋的頹敗,現代洋房的侵佔,感到十分痛惜他說,我晚來10年了!
2004年陳教授著作《楠溪江上游古村落》出版,書中對昆陽古村有很高的評語:「我於2002年11月底,特地到昆陽去了一趟,那是個交通商貿發達的大鎮,很有氣派。鎮上有潘氏大宗祠,規模宏偉。大批老住宅,規格也相當高。」
翌年,永嘉縣政府發文(《永政發[2003]1號文件》)批准昆陽潘氏大宗祠為縣第五批文保單位。鄉政府十分重視,立即建立昆陽鄉文物保護維修委員會,並籌備維修宗祠。經族人的努力,多方的支持,於2005年冬修建竣工。經修建後的宗祠,原貌依舊,古韻依然。
6. 昆陽為什麼是千古金湯
孫子兵法雲,攻城是最後無奈的選擇——的確,在冷兵器時代,頓兵於堅城之下,不但犧牲慘重,而且容易師老心疲。孟子也有「三里之城、五里之郭,環而攻之」的話。但同時,敵人兵臨城下,對守成的何嘗不意味著巨大的壓力和困苦。歷史上攻城與守城的戰例不計其數,攻守也是為將者必須掌握的戰術。對於守城,將能、兵勇、糧足、地險、城固自然是很重要的條件,但最關鍵的還是人心,所謂眾志成城,這個成語說的太精闢了。下面就歷史上幾個守備最成功的城池和戰事做一評比介紹,請大家指正和補充。
另,關於守城的戰法,墨子(他好象很在行啊,把公輸般這個工程師都折服了)、司馬法中有比較詳細的介紹,但是我覺得《商君書》中介紹的尤其好,其要點主要是:1,守城的優勢:敵人在高大堅固的城下進攻,死傷肯定慘重。即使他們破城牆,我們可以以逸待勞與其巷戰,況且熟悉地形,不難把敵人殲滅或擊潰——所以一定要有心理優勢,而絕不能恐慌。2,敵人何謂之前,一定要把城外房屋、莊稼等一切財產轉移或者燒毀,不能自主敵人;3,作戰時,全城人民分為三個部隊,一是壯男部隊,直接列陣參加戰斗;二是壯女,組織起來發給武器,隨時待命;三是老弱年幼,負責後勤,作戰期間,三個部隊絕對不許相互來往和混合,因為男人如果見到婦女和老幼,就會產生憐憫和留戀的心理,不利於死戰!4,戰時一切私人財產由將領徵用。5,戰時食物等實行配給制度。
一、宋都(商丘)
時間:9個月。
攻方:楚國。楚莊王親征,大將子反。
守方:宋國。主將華元。
戰事介紹:這應該是歷史上第一個很著名的守城戰役了。前595年,宋國殺楚國使者,楚莊王伐宋。當時晉國剛剛戰敗,無力救援,宋國被楚國攻擊長達9個月,城裡已經到了「易子而食,析骸以爨」(交換孩子來吃,用人骨做柴燒)的地步,楚國基本上也彈盡量絕了。這時華元居然深夜潛入楚國的軍營,偷偷來到楚國大將子反的寢室,把他叫起來說::「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雖然,城下之盟,有以國斃,不能從也。去我三十里,唯命是聽。」子反懼,與之盟而告王。退三十里。宋及楚平,華元為質。盟曰:「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就這樣,華元以其出人意料的行為結束了這場艱苦的持久戰,結束了宋國的危難和困苦,自己又到楚國做了1年的人質。
評介:雖有妥協,但以弱敵強,不辱國威,在當時晉國都不敢和楚國正面沖突的情況下有此表現,華元和他的宋國一戰贏得了普遍而長久的敬重。
成功指數:8。
二、莒、即墨
時間:5年。
攻方:燕國。主將樂毅,騎劫。
守方:齊國。主將田單。
戰事介紹:齊憫王40年,燕國聯合四國攻擊齊國。6月而取70餘城,齊憫王敗死,僅莒、即墨未下。五年後,燕昭王死,田單反間,燕惠王使騎劫代樂毅,田單使火牛陣大破騎劫,齊國完全恢復。
評介:樂毅在破齊後把齊國財產珍寶大量略走,失去民心,故長期不能完勝。燕昭王的死、燕惠王的昏庸、騎劫的無能,造就了田單的成功。田單雖然善戰,但僥幸的成分不少,在軍事才能上似乎仍不及樂毅。
成功指數:9。
三、昆陽
時間:數日。
攻方:王莽軍,主將王邑。
守方:義軍,主將,王鳳、劉秀等。
戰事介紹:劉玄更始元年,王莽徵集天下能為兵法者63家幾百人,還有「長一丈,大十圍」的巨無霸同志,還有虎豹犀牛等動物,大軍100萬,其中甲士42萬,來到昆陽。昆陽僅僅9千人,劉秀率領13騎趁合圍之前去求救。王軍攻城,城中請降,不許!後劉秀率救兵大破王軍,殺王尋。從此王莽大勢去矣。
評介:這個勝利是完勝,意義也很重大,但昆陽的成功主要歸功於王邑的自大和愚蠢,劉秀的奇功,王鳳守城的因素是次要的。
成功指數:7。
四、盱眙
時間:451年。
攻方:北魏,太武帝拓跋珪。
守方:宋,主將臧質。
戰事介紹:450年9月,拓跋燾自領大軍南征。415年春,魏軍回軍途中攻到盱眙城,宋國大臣臧質守城。拓跋燾在城外要嘗嘗南國美酒。臧質從城上吊下來兩大壇屎尿送給魏軍。拓跋珪大怒,一晚在城外築起長圍把城團團圍住,斷絕水陸交通,運東山土石填平護城河。他又寫信給臧質說:「現在攻城的兵士,都不是我鮮卑族人。城東北是丁零族和胡人,南面是氐族羌族。如果丁零兵士死掉,正可減少我大魏常山趙郡一帶的賊人(丁零族常依常山、趙郡的群山叛亂);胡族兵士死掉,並州賊就沒了(胡人愛占並州一帶反叛);氐人、羌人士兵死掉,關中賊可以滅掉(氐、羌兩族雖國家已滅,族屬繁盛,廣居關中)。愛卿你如果替朕殺光他們,倒幫了我大忙。」臧質復信,凜然道:「我現在已完全知曉你的奸懷,童謠講『虜馬飲江山,佛狸死卯年』,希望你有幸為亂兵所殺,不幸的話就被我俘虜後綁在驢上送鬧市問斬。如果天地無靈,我被你俘虜,殺剮隨意,足以報效本朝。現在春雨已降,軍隊四集,你別著急著往回跑,但請安心攻城。如果缺糧的話,我送你些軍糧。你送我做禮物的刀劍,等著我把它們向你身上劈砍吧。」 拓跋珪大怒,派釣車、沖車攻城,均不能破城。術窮之後,拓跋珪不惜人命,派兵士輪番肉搏攻城,後面立有鮮卑督戰隊,士兵前後都是死。最後,殺傷萬計,死屍堆得與盱眙城牆一樣高,仍然被勇敢頑強的南朝軍民打退,堅城三旬不撥。春天疫病頻發,魏軍水土不服,又怕宋朝水軍自淮入海與彭城的軍隊匯合夾擊,拓跋珪便燒掉攻具退走。(以上引用「赫連勃勃大王 」的帖子內容,謝了:)
評介:這是硬碰硬的攻守。
成功指數:9。
五、玉壁
時間:546年。
攻方:東魏,高歡。
守方:西魏,韋孝寬。
戰事介紹:公元546年,東西魏第五次大戰——玉壁之戰爆發。當年十月,年過五旬的高歡又率大軍十萬圍攻西魏位於汾河下游的重要據點王壁(今山西稷縣)。西魏守將韋孝寬守城。
玉壁城中,兵士不過數千。高歡十萬大軍,晝夜攻城,一刻不停。韋孝寬目不交睫,指揮拒戰。西魏守軍從汾河汲水供城內人馬飲用,高歡派人改掘河道,一夕而成。他又在城南堆起土山,想憑高沖下入城。韋孝寬在原先城樓上的兩個高亭之間綁縛木柱,一直使木橋高於土山,投石擲火,使東魏兵不能近城。高歡派人對韋孝寬叫喊:「即使你韋孝寬搭樓上與天齊,我也會穿地入城取你人頭!」高歡軍士果然從地下挖掘地道,想從城根上挖穿湧入城中。韋孝寬在城周挖出一條大溝,高歡兵只要從地道盡頭跌入長溝,馬上派人就地擒殺。他還在長溝內堆滿木柴,只要有地道通口暴露,就派人往洞口填塞柴草,放入火把之後,以氣排往地道內鼓氣,洞中東魏兵頓時燒焦成為爛骨。高歡又用前面安有巨木尖鐵的攻車撞城,由於攻車極重極尖,撞上什麼馬上隨聲摧垮。韋孝寬縫制無數大布為巨幔,士兵搭吊兩端,隨攻車方向而轉移,由於大幔懸空,攻車以硬碰柔,撞物之前力量已經被消解一空。此計不行,東魏兵又把松薪麻骨綁在長竿上,浸滿油燒著,想燒掉大幔同時焚著城門。韋孝寬又作利刃縛在長竿上,砍斷對方的長竿。無計可施之下,高歡派人在城四周穿地道二十條,中間施以樑柱,再以猛火燃燒,地道內樑柱崩塌,好多段城牆也隨之塌毀。韋孝寬在城崩處又樹以大木柵,後面施以尖槊弓弩,東魏兵還是不能攻入。不久,韋孝寬又派人奪取土山的制高點。高歡派參軍祖(王廷)說降韋孝寬:「您孤城據守,四方無救,最終怕堅持不住,早早投降算了。」韋孝寬答道:「我城池嚴固,兵食有餘。攻者自勞,守者常逸。我怕的是你們軍隊回不去呀。我韋孝寬關西男兒,絕不會作投降將軍。」祖(王廷)於是對城中大喊「城中人有能斬韋孝寬的人,拜太尉,封開國公,賞帛萬匹!」並向城內射賞格(懸賞令)。韋孝寬在賞格背面親筆書寫「能斬高歡者也按此賞。」射還城外。東魏苦攻玉壁五十多天,戰死病死七萬多人,都埋在一個大坑內。久攻不下,又死了這么軍人,高歡憂憤發病,一卧不起。一天夜裡有大星墜於營中(古人認為隕石是將星墜落),高歡驚懼,解圍而走。歸途中,軍中訛傳韋孝寬大弩射殺高丞相,西魏聞知此消息,又派大軍四處高喊:「勁弩一發,凶身自殞。」為使軍心不致搖盪,高歡不顧病重之身,在露天大營召集諸將宴飲,令斛律金唱敕勒歌:「敕勒川,天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高歡親自和唱,哀感流淚。(以上仍引赫連兄的帖子,呵呵,別訴我侵權哦:)
評介:硬碰硬的攻守。
成功指數:9。
六、睢陽
時間:3年。
攻方:安史叛軍,主將令狐潮,尹子琦。
守方:唐軍,主將張巡。
戰事介紹: 唐玄宗天寶十四載( 755年),安史兵興。次年正月,安史部將張通晤攻陷宋(今河南商丘)、曹(今山東曹縣西北 70里)等州。譙郡(今安徽毫縣)太守楊萬石懾於叛軍威勢欲舉郡迎降,逼迫張巡為其長史(副職),並以此身分迎接叛軍。張迎接到委命後,卻率屬部哭祭皇帝祖祠,誓師討伐叛軍。當時,單父(今山東單縣)縣尉賈賁也起兵拒叛,擊敗了張通晤後,進兵至雍丘(今河南杞縣),與張巡會合,共有兵二千人。雍丘縣令令狐潮想投降叛軍,率軍擊敗北上抗擊叛軍的淮陽(今河南淮陽)軍隊,並將所俘將土捆於庭院准備殺死。值此,令狐潮因故出城,被捆士兵乘機解開繩索,殺死看守,閉城拒納令狐潮,同時召賈賁、張巡入城。賈賁、張巡入城後殺令狐潮妻子,據城自守。
令狐潮在初攻雍丘失敗後,又引叛將李廷望率眾四萬攻城,一時人心震恐。但張巡沉著冷靜,布置一些軍隊守城,其餘分成幾隊,親自率領向叛軍發起突然攻擊。叛軍猝不及防,大敗而逃。次日,叛軍建造與城同高的木樓百餘座從四面攻城。張巡命人在城上築起柵欄加強防守,然後捆草灌注膏油向叛軍木樓投擲,使叛軍無法逼近。張巡又尋機進擊叛軍,致使叛軍木樓攻城之策失敗。之後,敵攻我守,相持60天,大小數百戰,令狐潮終於被擊敗退去。
由於長期守城,雍丘存糧已經不多,形勢更加惡化,睢陽地當睢陽渠要沖,位置非常重要。至德二載( 757年),安祿山死後,其子安慶緒派部將尹子琦率同羅、突厥、奚等部族精銳兵力與楊朝宗合,共十幾萬人,進攻睢陽。面對強敵,張巡、許遠激勵將上固守,從早至午,接戰20餘次,土氣不衰。當年十月,當叛軍再次攻城時,守城士兵已無戰斗能力,睢陽城終於被叛軍攻破,張巡、許遠及以下將上都成了叛軍的俘虜。張巡毫無懼色,非常鎮定。叛軍主帥尹子琦勸他投降。他大義凜然,寧死不屈。於是,尹子琦將張巡及其部將南霽雲、姚(門言)、雷萬春等36入同時殺害。張巡終年49歲。許遠也在押送洛陽途中被殺。
評介:唐政府的經濟命脈在江淮,而睢陽是江淮屏障,如果失守,叛軍會大舉南下,蹂躪江、淮,後果不堪設想,因此張巡的抵抗其意義決不是一城的得失,而是全局成敗的關鍵,他們和南陽的守將一起保衛了政府的命脈。後來雖然失敗,但那時叛軍敗局已定,已經無力再南下
了。
成功指數:9。
七、襄陽(略)
評介:這可能是蒙古人政府中最難啃的一個城池了,還有重慶的什麼磯。可惜宋朝廷是苟延殘喘的態度。
成功指數:7。
八、天京
南京雖然是虎踞龍盤的「石頭城」,但南朝歷史上似乎從來對征服者是開門迎接的,惟獨太平天國的抵抗歷時數年,最後的巷戰也很慘烈。
成功指數:6。
7. 昆陽在什麼地方
雲南省晉寧縣昆陽鎮,鄭和同志得故鄉,小西門坐14路直達。
8. 昆陽的歷史沿革
昆陽鎮是航海家鄭和故里。世界著名磷都之一。戰國時楚將庄躍開滇,以此地為中心,建立滇國。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封常羌為滇王,置益州郡。滇王國都和益州郡治均設於此,稱滇池縣。詞唐武德四年(621)於東部置晉寧縣(晉寧縣名從此始),屑昆州;於西部置望水縣。宋大理國時為陽城堡部和巨橋部。元代改為晉寧州和昆陽州。1913年廢州,設晉寧縣和昆陽縣。1958年昆陽縣並人晉寧縣。1960年由玉溪地區劃歸昆明市。
9. 史上著名的昆陽之戰到底是怎麼回事
當黃沙把所有的真相掩埋,只剩下了無良史官的胡說霸道。劉秀是打敗王莽的英雄?十三個人的敢死隊沖出重圍?外面四十萬新軍,你以為是呂布嗎?這你都信??後漢書卻告訴我們另一個史料,劉秀當時不在昆陽!沒錯,後來前來增援的軍隊里有劉秀,但是他並不是什麼重要的角色,至少當時不是。而當時的昆陽首領是農民起義領袖王鳳。
我們看到有的史料描寫,王鳳膽小,祈降,他有記者在現場嗎?他怎麼知道王鳳膽小,膽小他還敢帥領綠林起義?屎盆子隨便扣,反正死人沒法辯駁是吧!
為什麼史官要把昆陽大戰的首功給光武帝?那不明顯么,打敗王莽的當然必須是皇帝,怎麼能是泥腿子王鳳呢。開國的功勞不能是一個失敗者的,知道嗎。如果還不明白可以去聽王立群的陳橋兵變,裡面趙光義上竄下跳,表現積極,但是有良史寫,他根本沒參加這次兵變,內容全是他當皇帝後,找人編的。
10. 什麼是昆陽大戰
漢平帝年間,由於王莽亂政,加上一連串的天災,逼得農民走投無路,紛紛起義。東方和南方都有大批的農民起來反抗官兵。
公元17年,南方荊州鬧飢荒,老百姓不得不到沼澤地區挖野荸薺充飢。人多野荸薺少,引起了爭奪。新市(今湖北京山東北)有兩個有名望的人,一個叫王匡,一個叫王鳳,出來給農民調解說:「我們如今這樣的慘狀,都是地主惡霸和王莽政權的罪惡,大家何不聯合起來,與他們打呢?」這話啟發了大家,受到農民的擁護。大家就公推他們當首領。
王匡、王鳳就把這批飢民組織起來起義,一下子就聚集了數百人,還有不少逃亡的犯人也來投奔他們。
王匡他們佔領了綠林山(今湖北大洪山)作為根據地,攻佔附近的鄉村。不到幾個月工夫,這支起義軍發展到七八千人。
在王莽地皇二年(公元21年),王莽派了兩萬官兵去圍剿綠林軍,結果被綠林軍打得大敗而逃。綠林軍趁勢攻下了幾座縣城,打開監獄,放出囚犯;把官家糧倉里的糧食,一部分分給當地窮人,大部分搬到綠林山。投奔綠林山的窮人越來越多,起義軍增加到五萬多人。
第二年,正當起義軍迅速發展的時候,綠林山上不幸發生了疫病,五萬人差不多死了一半。還有一半隻好離開綠林山,後來分作三路人馬——新市兵、平林(在今湖北隨縣東北)兵和下江(長江在湖北西部以下叫下江)兵。這三路人馬各自佔領一塊地盤,隊伍又強大起來了。
當南方的綠林軍在荊州一帶打擊官兵的時候,東方的起義軍也壯大起來。琅琊海曲(今山東日照縣)有個姓呂的老大娘,兒子是縣里的一個公差,因為沒肯依縣官的命令毒打沒錢付稅的窮人,被縣官殺害了。這一來激起了公憤。有上百個窮苦農民起來替呂母的兒子報仇,殺了縣官,跟著呂母逃到黃海,一有機會就上岸打官兵。起義軍迅速擴大到1萬多人。這次起義歷史上稱呂母起義。
這時候,另一個起義領袖樊崇帶領幾百個人佔領了泰山。呂母死後,她手下的人投奔樊崇起軍。不到一年工夫,就發展到一萬多人,他們在青州和徐州之間來往打擊官府、地主。
樊崇的起義軍保持著窮苦農民的淳樸作風,很講紀律,規定誰殺死老百姓就要被處死,誰傷害老百姓就要受罰。所以,百姓能擁護他們。
公元22年,王莽派太師王匡(和綠林軍中的王匡是兩個人)和將軍廉丹率領十萬大軍去鎮壓樊崇起義軍。樊崇作好准備,跟官兵大戰。為了避免起義兵士跟王莽的兵士混雜,樊崇叫他的部下都在自己的眉毛上塗上紅顏色,作為識別的記號。這樣,樊崇的起義軍得了一個別名,叫「赤眉軍」。
王莽的軍隊和赤眉軍打了一仗。結果,官兵打了敗仗,逃散了一大半。太師王匡的大腿被樊崇扎了一槍,逃了回去;將軍廉丹在亂軍之中被殺了。赤眉軍越打越強,發展到了十多萬人。
綠林、赤眉兩支起義大軍分別在南方和東方打敗王莽軍的消息一傳開,別的地方的農民也都活躍起來。黃河兩岸的大平原上大大小小起義軍有幾十路。有一批沒落的貴族和地主、豪強也乘機起兵,反對王莽。
南陽郡舂陵(今湖南寧遠北)鄉的豪強劉糹寅(音yǐn)、劉秀兄弟兩人,因為王莽廢除漢朝宗室的封號,不許劉姓人做官,心裡怨恨,發動族人和賓客七八千人在舂陵鄉起兵。他們和綠林軍三路人馬聯合起來,接連打敗了幾名王莽的大將,聲勢逐漸強大起來了。
綠林軍的幾支隊伍缺乏統一的指揮。將士們認為人馬多了,必須有個首領,才能統一號令。一些貴族地主出身的將軍,利用當時有些人的正統觀念,認為一定要找一個姓劉的人當首領,才能符合人心。綠林軍里姓劉的人很多,該推誰做首領呢?舂陵兵想推劉糹寅,可是新市和平林兵的將領怕劉糹寅勢力太大,一定要立一個破落的貴族劉玄做皇帝。劉糹寅又提出等消滅了王莽、收服赤眉軍以後,再立皇帝,也遭到反對。劉糹寅覺得自己力量不夠,也只好同意了。
公元23年,綠林軍各路將士就正式立劉玄做皇帝,恢復漢朝國號,年號「更始」,所以劉玄又稱更始帝。更始帝拜王匡、王鳳為上公,劉糹寅為大司徒,劉秀為太常偏將軍,其他將領也各有各的封號。從那時候起,綠林軍又稱為漢軍。
王莽見農民起義軍已經成為燎原之勢,他在忐忑不安中准備和漢軍決一死戰。
更始帝劉玄即位後,派王鳳、王常、劉秀進攻昆陽(今河南葉縣)。他們很快地打下昆陽,接著又打下了臨近的郾城(今河南郾城縣)和定陵(今河南舞陽縣)。
王莽聽到起義軍立劉玄為皇帝,已經忐忑不安,如今連失了幾座城池,更是又急又怕,立即派大將王尋、王邑率領兵43萬人,從洛陽出發,直奔昆陽。
為了虛張聲勢,王莽軍物色了一個巨人,名叫巨毋霸,巨毋霸長得個子特別高,身子又像牛那樣粗大。他還有一個本領,就是能夠馴養老虎、豹、犀牛、大象。王莽派他為校尉,讓他帶了一批猛獸上陣助威。
駐守在昆陽的漢軍只有八九千人。有的將領在昆陽城上望見王莽的軍隊人馬眾多,怕對付不了,主張放棄昆陽,回到原來的據點去。劉秀沒有這樣想,他對大家說:「現在我們兵馬和糧草都缺少,全靠大家同心協力打擊敵人;如果大家散夥,昆陽一失守,漢軍各部也被消滅。」
眾位將領覺得劉秀說得有道理,但是又覺得王莽軍兵力強大,死守在昆陽也不是個辦法。商量的結果,就決定由王鳳、王常留守昆陽,派劉秀帶一支人馬突圍出去,到定陵和郾城去調救兵。
這天晚上,劉秀帶著十二個勇士,騎著快馬,趁黑夜沖殺出昆陽城南門。王莽軍防備不足,他們沖出了重圍。
昆陽城雖然不大,但是挺堅固。王莽軍憑著人多武器精,認為攻下昆陽不在話下。他們製造一座座十多丈的樓車,在樓車上不斷地向城裡射箭,箭像雨點一樣向城裡射來。城裡的人到井邊打水,也不得不背著門板擋箭。王莽軍又用木童(chōn)車撞城,還挖掘地道想打進城裡去。但是昆陽城裡的漢軍,防守得也很嚴密,城始終沒被王莽軍攻破。
劉秀到了定陵,想把定陵和郾城的人馬全部調到昆陽去。但是有些漢軍將領貪圖財產,不願意離開這兩座城。劉秀勸他們說:「現在咱們到昆陽去,把所有的人馬集中起來。打敗了敵人,可以成大事,立大功。要是死守在這里,敵人打來了,咱們打了敗仗,連性命都保不住,還談得上財物嗎?」將領們被劉秀說服了,才帶著所有人馬跟著劉秀上昆陽來。
劉秀親自帶著步兵、騎兵一千多人組織一支先鋒部隊,趕到昆陽,他們在離王莽軍四五里的地方擺開了陣勢。王尋、王邑一瞧漢軍人少,只派了幾千兵士對付。劉秀趁敵軍還沒有站穩陣腳,先發制人,親自指揮先鋒部隊沖殺過去,一連殺了幾十個敵人。漢軍前來救援的大隊人馬趕到,見劉秀的先鋒部隊打得勇猛,也鼓起了勇氣,幾路人馬一齊趕殺過去,王尋、王邑被迫後退。漢兵乘勝猛擊,越戰越勇。
劉秀帶著三千名敢死隊,向王莽軍的中堅部隊沖殺過去。王尋一看漢軍人少,不放在眼裡。他親自帶著一萬人馬跟劉秀交戰。但是一萬人還真打不過劉秀的敢死隊。打了一陣,王尋的軍隊開始亂了起來。漢兵越打越有勁兒,大家看準王尋,圍上去亂砍亂殺,結果了王尋的性命。
昆陽城裡的漢軍王鳳、王常,一見外面的援軍打了勝仗,就打開城門沖了出去,兩下夾攻,喊殺的聲音震天動地。王莽軍一聽主將被殺,全都慌了神,亂奔亂逃,自相踐踏,沿路一百多里,丟下大批王莽軍的屍首。
這時候,天空突然暗了下來,響起了一聲大霹靂,接著狂風呼嘯,大雨像傾盆一樣地直倒下來。巨毋霸帶來助威的猛獸,也嚇得直打哆嗦,不但不往前沖,反而往後面亂竄。漢軍一股勁兒往前追殺,王莽軍好像決了口子的大水一樣直往今河南魯山沙河方向逃奔,兵士掉在水裡淹死的成千上萬,把沙河的河流也堵塞了。
大將王邑嚴尤帶著王莽軍逃回洛陽的時候,43萬大軍只剩下幾千人。漢軍打掃戰場,戰場上到處都是王莽軍丟下的兵器、軍車、糧草。漢軍搬了一個多月,都沒有搬完,最後放了把火,把剩下的燒了。昆陽大戰漢軍大勝的消息,鼓舞了各地人民,紛紛起來響應漢軍。有不少人殺了當地的官員,自稱將軍,等待漢軍的命令。
更始帝派大將申屠建、李松率領漢軍乘勝進攻長安。王莽驚慌失措,把監獄里的囚犯都放出來,拼湊一支軍隊,抵抗漢軍。這樣的軍隊怎麼肯替王莽打仗,還沒有接觸,就陸續逃散了。
攻打長安的漢軍很快打到長安城下,從東北方的宣平門攻入城內。城裡的居民在少年朱弟、張魚的號召下起義,跟漢軍一同圍攻王莽的宮殿,放火燒掉未央宮的大門。大夥兒高聲吆喝,要王莽出來投降。王莽走投無路,帶了少數將士逃進了宮里的一座漸台。那座漸台,四面是水,火燒不到那裡。
漢軍把漸台一層層圍起來,一直圍上幾百層,等漸台上的兵士把箭都射完了,漢兵沖上台去,其中有個對王莽改制痛恨入骨的商人杜吳,跑在最前面,一口氣沖上漸台,殺死了王莽。漢軍將士出於對王莽的仇恨,一塊塊地分割了王莽的屍體。
到此,維持了15年的王莽新朝,最終土崩瓦解了。昆陽大戰王莽軍的慘敗,是導致其消亡的重要因素。昆陽大戰中,昆陽城內外的漢軍總共不過1萬人,卻擊敗了王莽的43萬新軍,這是中國古代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