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武漢的地名來歷及故事
民國十六年(1927年)1月1日,國民黨中央臨時聯席會議宣布,國民政府在漢口開始辦公,武昌、漢口、漢陽三鎮合為京兆區,定名「武漢」,作為中華民國臨時首都。
4月16日,武漢市政委員會成立,武昌市政廳撤銷;三鎮首次統一行政建制。民國十八年(1929年)武漢分治,武昌、漢陽縣城劃出,漢口仍為特別市。漢口為省轄市,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改為特別市。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16日,武漢三鎮解放;同年合武昌市、漢口市和漢陽縣城為武漢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轄。
(1)武漢故事擴展閱讀:
1950年,武漢市改由中南軍政委員會領導,中南軍政委員會駐漢口。1952年,武漢市由中南行政委員會領導,並為其駐地。1954年,武漢市改為湖北省轄的省會城市。
1959年,原孝感專區所屬孝感、通城、應山、蒲圻、大悟(駐二郎店)、嘉魚、黃陂、漢陽(駐蔡甸鎮)、武昌、漢川、咸寧、應城、通山、雲夢、崇陽、安陸等16縣劃歸武漢市領導。
1960年,撤銷通城縣,並入崇陽縣;撤銷嘉魚縣,並入武昌縣;撤銷蒲圻縣,並入咸寧縣;撤銷雲夢縣,並入安陸縣。轄12縣。1961年,將孝感、應山、大悟、黃陂、漢陽、武昌、漢川、咸寧、應城、通山、崇陽、安陸等12縣劃歸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