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取消農業戶口是哪一年
法律分析:取消農業戶口是2014年7月30日。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
第一條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適應推進新型城鎮化需要,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落實放寬戶口遷移政策。統籌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推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產業和城鎮融合發展。統籌戶籍制度改革和相關經濟社會領域改革,合理引導農業人口有序向城鎮轉移,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第三條 進一步調整戶口遷移政策,統一城鄉戶口登記制度,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加快建設和共享國家人口基礎信息庫,穩步推進義務教育、就業服務、基本養老、基本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等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全部常住人口。到2020年,基本建立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有效支撐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依法保障公民權利,以人為本、科學高效、規范有序的新型戶籍制度,努力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
㈡ 國家何時取消農業戶口與非農戶口區別
2014年7月30日,國務院公布《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意見明確了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取消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和由此衍生的藍印戶口等戶口類型,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等改革措施。
戶口是住戶和人口的總稱,計家為戶,計人為口。戶口的載體為戶籍(戶口簿),是由公安機關戶政管理機構所製作的,用以記載和留存住戶人口的基本信息的法律文書。
中國的戶籍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當時諸國征戰,人口成為最重要的資源,沒有之一。賦稅、夫役、兵丁,皆出於人口。
人類進入信息時代後,人們自由活動的范圍更加廣泛、相互交往更加頻繁,戶口管理所提供的住戶人口基本信息也就日益成為人們生產生活、社會服務管理、國家行政司法都不可或缺的信息基礎,戶口管理也就成為近現代社會最主要的公共信息管理系統,其限制甚至鎮壓職能將完全褪去,而協調、服務職能不斷增強。
因此,戶口管理在未來社會不僅不會也不能被削弱,更不可能被「取消」,而只能依法科學地得到穩步強化,以便為公眾生活、群體生產、社會服務、政府行政和國家其他行為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務,發揮其應有的更廣泛、多樣、持續的巨大作用。
戶口管理,也稱戶籍管理、戶口行政管理、戶籍行政管理、戶政管理、戶政,是戶政學的基本概念之一,是依法搜集、確認、提供本國公民的個人身份、親屬關系、法定住址等住戶人口基本信息的國家行政管理。
取消農業戶口,是自2006年徹底取消農業稅以來,又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改革舉措。從今往後,至少從身份上,中國再無「農」和「非農」的區別。改革在扭轉城鄉差距、改變因戶籍導致的權利不平等現象上,邁出了至為重要的一步。
戶口_網路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_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