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交流 > 損不足而奉有餘

損不足而奉有餘

發布時間:2024-06-15 10:16:17

1.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自然的規律,是減少有餘的補給不足的。可是社會的法則卻不是這樣,要減少不足的,來奉獻給有餘的人。

這句話出自《老子》第七十七章,《老子》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老子》第七十七章的譯文:

自然的規律,不是很像張弓射箭嗎?弦拉高了就把它壓低一些,低了就把它舉高一些,拉得過滿了就把它放鬆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補充一些。自然的規律,是減少有餘的補給不足的。可是社會的法則卻不是這樣,要減少不足的,來奉獻給有餘的人。

那麼,誰能夠減少有餘的,以補給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聖人這才有所作為而不佔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願意顯示自己的賢能。

(1)損不足而奉有餘擴展閱讀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在文章中的運用:

值得注意的是,老子提出兩種道——即「天之道」和「人之道」,或自然秩序和人世秩序,是有價值上的鮮明態度的,這就是褒天之道而貶人之道。在他看來,「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而奉有餘。」

老子稱贊天之道,顯然在於天的損有餘而補不足,使自然界趨向平衡,而損不足而奉有餘的人之道,則使社會貧富懸殊,發生嚴重的不平衡也是不平等現象,那這個嚴重傾斜的社會一定是危險的,甚至岌岌可危。

老子批評的這種「人之道」,是一種偶然的或暫時的情況嗎?顯然不是,我們知道,《新約·馬太福音》就講過一個故事,一位國王給三個僕人同樣的金錢去賺取城池,他論功行賞的辦法,卻是「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這個故事後來演繹為「馬太效應」。而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現象,今天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即使一個社會中的人都從經濟發展中獲得了好處,但富者與貧者的所獲也極不成比例。老子所說的這種「人之道」,固然也是一種道,也呈現為一種秩序,但是由於這種道和秩序嚴重偏離了自然大道,不可能是一種美好的、完成的狀態,它必定包含著內在的矛盾,並在它的推動下向著未來尋求解決之道。

老子所說的「天之道」,我們可以從山體滑坡、水往低處流的現象來了解。由於地心引力,即使地球由於板塊碰撞形成造山運動,在大地上出現高山和峽谷,但高山不可能無限地增高,山體滑坡和流水也會不斷地湧向峽谷;當然,即使如此,地球表層也不可能變成一個無差異的平面,而是維持著總體上的動態平衡。

2.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自然的規律,是減少有餘的補給不足的。可是社會的法則卻不是這樣,要減少不足的,來奉獻給有餘的人。

出自:春秋 老子《道德經》第七十七章。

原文選段: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譯文:

那麼,誰能夠減少有餘的,以補給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聖人這才有所作為而不佔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願意顯示自己的賢能。

(2)損不足而奉有餘擴展閱讀:

老子的思想體系:

老子既是周朝的史官,因此《漢書·藝文志》說:「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此話並不是沒有道理的。至於班固的諸子均出於王官說,又當別論。金德建《老聃學說出於史官考》認為:「老聃學說的來歷,大約是因為做周史的緣故」。

他列舉了《左傳》、《國語》、《論語》、《大戴禮記》等書中史官屬於格言形式的話,並將16條有關材料與《老子》相對照。比如「《左傳》成公二年:『仲尼聞之曰: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左傳》昭公三十二年:慎器與名,不可以假人。

《左傳》這些話,顯然是《老子》的『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第三十六章)的語意所本。」從這些材料的對比中,說明《老子》的語句,是「史官們向來保存的知識」。可見,《老子》與史官的知識有其思想上的淵源。

老子在《道德經》第三章里,提出了他的「無為」思想。老子主張「不尚賢」、「使民無知、無欲」,設想要人們回到一種無矛盾的「無為」境界。老子崇尚「無為」,主張順其自然,合乎天理,否定有神論。是當時較為先進的思想之一。

老子試圖建立一個囊括宇宙萬物的理論。

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遵循這樣的規律(道):事物本身的內部不是單一的、靜止的,而是相對復雜和變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陰陽的統一體。相互對立的事物會互相轉化,即是陰陽轉化。方法(德)來源於事物的規律(道)。

3.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損不足以奉有餘。是什麼意思(翻譯)

意思是:自然的規律,它不是和彎弓射箭所顯示的道理一樣嗎?高了就要壓低一些,低了就把它抬高一些。拉得過滿了就把它放鬆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補充一些。自然的規律,是減少有餘的補給不足的。可是社會的法則卻不是這樣,要剝奪不足的用來奉養有餘的人。

原文: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出自:春秋老子《道德經》

作品介紹: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閱讀全文

與損不足而奉有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合興股份股票最新預測 瀏覽:859
股票配資平台仟必選卓信寶 瀏覽:161
公司股票突然大漲的原因 瀏覽:292
如何查詢持倉股票 瀏覽:938
康姆泰克通訊股票分析 瀏覽:366
長城動漫股票基本分析 瀏覽:764
柔宇手機股票代碼 瀏覽:680
股票配資免費試用 瀏覽:103
中金公司股票買入的原因 瀏覽:675
股票期貨類小說龍空 瀏覽:839
復旦黃洋 瀏覽:564
蔣佳瑤 瀏覽:418
質量基金股票昨收 瀏覽:286
股票找證券公司嗎 瀏覽:87
塞爾維亞旅遊 瀏覽:711
股票被動買後市會怎麼樣 瀏覽:133
股票最多可以買多少支 瀏覽:745
2021年超值低價投資股份股票 瀏覽:520
股票武鋼股份怎麼沒有 瀏覽:320
今日滬市股票行情 瀏覽: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