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獨龍族文化的「活化石」:紋面
紋身是指用針戳破一個人的皮膚,再加上用一些顏料使身上留下一些永久性的圖案。隨著大家對美的追求,越來越多人選擇去紋身。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有一個少數民族曾有過紋面的習俗。紋身的痛許多人都終生難忘,為什麼會有人紋面呢?下面的獨龍族文化來為你解答。
獨龍族是一個鮮為人知的少數民族,主要生活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境內,人口僅五千餘人,絕大多數生活在相當封閉的獨龍江峽谷地區。婦女紋面,是獨龍族相當奇異的習俗,對於這一習俗,至今仍是個不解之謎,不過現在,怒江獨龍族紋面女的傳統已經失傳,目前僅剩下36名紋面女。據當地相關領導介紹,以後開發獨龍江旅遊時,會以「貼畫」的形式再現紋面女的風采。
紋面女來歷
獨龍族紋面的習俗當起源於一種古老的信念,紋面限於婦女,俗稱「畫臉」。《新唐書》稱「文面濮」,《南詔野史》稱「綉面部落」,可見獨龍族紋面由來已久。
少女十二三歲時就要紋面,有表示成年之意,而且出嫁前必須紋面。36位紋面女最大年齡108歲,最小50歲,平均年齡72歲。紋面時的年齡最大31歲,最小6歲,平均紋面年齡14歲,以12歲左右紋面最多。
紋面女起因
至於紋面原因,紋面女們有多種說法,有的說是為了好看,有的說是為了死後與靈魂相認,有的說是為了不被人搶去為奴,有的說是為分辨男女。有的為了死後能帶走生前的東西。
紋面是一件極痛苦的事,一般是用一根荊棘刺出圖案,用西南樺製成的染料著色。臉上血管、神經豐富,要紅腫、劇痛3-5天,所紋圖案終生不退。
獨龍族人極友好,常為沒東西饋贈客人而不好意思。有位紋面老人對我說,她的心願就是等紋面人全部去世,把她們的照片展覽在世界上最大最好的展覽館里。
紋面樣式基本相同,不分氏族和家庭。在獨龍河谷里,男子是不紋面的,而女孩子長到十二三歲,就需要紋面。紋面時,少女先洗臉後直卧躺於地,一婦女用竹簽蘸鍋煙水在少女臉上畫出圖案,以小木棍不斷敲擊一根荊棘上的硬刺,從上至下地依圖案刺戳破臉龐,再用鍋煙或一種深色的草汁,反復揉擦刺紋,讓其滲入皮下。一周左右,紅腫消失,青藍色的紋樣便永留臉上。
但是在獨龍江上、下游面紋有較大的差異,不但面紋圖案多種多樣,而且面紋的部位也有較多的區別:下游四鄉及三鄉地區大多隻紋嘴唇下部的下巴部分,象男人的胡須一樣,紋條成上下線形;也有部分連鼻子下人中部位的左右都紋上了。而來自獨龍江上游的二鄉、一鄉的婦女則從額頭起,面紋布滿了整個臉部,僅僅是花紋圖案不一樣。有些老年婦女不但滿仍面紋,連頭發也剃光,只剩額前小小的一撮,很象漢族農村小男孩的發型。如果不是紋面的特徵告訴我:這是女性,我真會叫她一聲「老大爺」呢!據說,從不同的面紋圖案,當地人一眼就能看出這個婦女居住的地方,是某個部落或民族的。
② 雲南省怒江的獨龍族婦女紋面,是有什麼說法嗎
1. 獨龍族婦女紋面的起源與歷史背景,部分地源於對古代社會壓迫的回應。
2. 在古代,獨龍族需向統治者進貢並承受賦稅的重負,同時面臨被統治者強征女兒的風險。
3. 為了避免被統治者選中,一些獨龍族女性選擇紋面,以貌變丑來保護自己免受侵犯。
4. 紋面的另一種解釋是,它可能幫助逝者在來世中識別和團聚,避免因孟婆湯而忘記前世。
5. 隨著時代的變遷,獨龍族紋面女的傳統日漸稀少,現代女性很少接受這種習俗。
6. 新時代的到來結束了舊時對獨龍族婦女的壓迫,使得紋面習俗失去了其原始的保護意義。
7. 現代女性基於美觀和健康考慮,通常不會繼續這一傳統,導致老一輩女性的獨特紋面逐漸成為絕響。
8. 盡管紋面是獨龍族的一個文化標志,但考慮到其對身體的損害和審美的變化,許多人認為這一傳統不應繼續傳承。
9. 當代社會對這一習俗的認知更多是通過圖片和文獻了解,而不再親身實踐,這標志著文化的自然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