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動物的騙術
這是一個看上去很平靜的動物世界,其實它們的內部充滿著各種殘酷的競爭。雄性為了獲得交配權,它們會展開一場場激烈的搏鬥;有的動物為了有一個溫暖的家,它們會去偷別人辛辛苦苦搭好的窩,有些甚至會把別人的小窩占為己有;為了逃避成為別人的獵物或者成功地捕獲獵物,它們會運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凡此種種,都是動物在自然界生存的手段,其中我們比較常見的一種就是動物採取的欺騙手段。
這是一些在動物世界中相對弱勢的群體,它們會有什麼樣的騙術呢?
這些昆蟲的幼蟲,柔軟多汁,是許多動物渴望的美餐,它們面臨的敵人數不勝數。為了生存,它們會利用身體的保護色偽裝自己,有的因為醜陋使敵人放棄對它的捕殺; 還有一些昆蟲憑借一身非常艷麗的外表,讓鳥類這樣的天敵望而生畏,不敢貿然襲擊。 這種昆蟲看上去分明就是一段枯死的樹枝,它叫竹節蟲,當它發現周圍的危險後,無 需找隱蔽所,因為只要它在枝葉間一動不動就很難被發現了。 在昆蟲的世界中這種偽 裝比比皆是,倚仗著這些騙術,昆蟲們不知躲過多少雙敏銳而又飢餓的眼睛。
這是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斑馬,它們身上有黑白相間的條紋,不同種類的斑馬,身上條紋的寬窄是不同的,這可是同類相認的標記。這些條紋還有什麼作用的呢?它們與騙術有關嗎?原來,斑馬是一種食草動物,它們雖然腿長,跑得快,但反抗能力非常弱,常常遭到獅子等食肉動物的追逐和襲擊。有了身上這些條紋,在陽光或月光的照耀下,黑白的色澤吸收和反射光線的作用不一樣,身軀的輪廓也就變幻無定,而且還能同森林草原的背景巧妙地協調起來,利用這身漂亮的外衣,斑馬可以騙過其他猛獸,使自己不容易被發現。
還有一些在動物世界中是具有強勢的動物,它們也有自己的騙術,除了能保護自己不受傷害,還能更好地捕捉到食物。象鱷魚,它們總是張開大嘴一動不動地呆著,等待著食物上鉤,它們有什麼騙術讓獵物上當呢?你瞧,它現在的樣子像不像樹皮或河邊的岩石呢?
和鱷魚有異曲同工之處的還有巨蜥,它也是如此與周圍的環境接近,讓它的獵物頻頻上當。
至於鱷魚的眼淚,您可千萬不能相信它,鱷魚在吞取食物時,有一種近乎人情的表現就是流眼淚。其實,鱷魚的這種眼淚並不是多愁善感,而是一種名副其實的假慈悲、假悲傷,科學家們研究發現,這種「眼淚」是鱷魚眼睛附近的一種腺體產生的,只要它進食,這種附生腺體就會自然地排泄出一種鹽溶液,絕不是兇殘的鱷魚有了良心的發現。
除了鱷魚,叢林中生活的老虎、非洲草原上的獵豹、獅子,它們能騙住其他動物的,則是它們身體的顏色和斑紋。隨著季節的不同,它們的體色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這樣與生活的環境協調起來,更加便於隱藏。當它們捕捉獵物的時候,它們會躲在這些草叢後面,當獵物接近時,迅速發動攻擊,給獵物一個措手不及。
獵豹、老虎和獅子等雖為強者,它們也有自己的敵人,當發現有其它動物威脅到自己時,它們會把最猙獰的一面展現出來,通過這個方法把敵人嚇走。
老虎、獅子、獵豹這些動物雖然兇殘,但總的來說它們的騙術還是比較單一,相對來說狐狸的騙術就稱得上有些技巧了,它顯得更聰明。這是一次狐狸捕捉老鼠的行動,它裝出一副很慈和的樣子,時而不急不慢地踱著步,時而在遠處靜靜地呆著,似乎若無其事,這讓老鼠放鬆了警惕。狐狸一旦瞅准機會,馬上撲過去,把老鼠變成了自己的美食。
靈長類動物的騙術比狐狸更豐富多彩。有的討好強者,尋求保護;有的故作可憐,得以生存,它們在運用騙術方面還算有點智商。
這是兩只可愛的小茸猴,它們又有什麼樣的騙術呢?它們最近剛剛生下了兩個小寶寶,可是它們的小寶寶在哪裡呢?只有仔細看看,你才會發現,這只茸猴媽媽的背上有兩個毫不起眼的突起,這就是它們的寶寶,只是它們的顏色太接近了,已經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有了這么一招騙術,茸猴父母就可以讓自己的小寶寶不受到其他動物的傷害了。
如果說這邊是母子情深,那麼這只雄性紅猩猩看上去就顯得有點可憐了,「各位大哥大姐,行行好,給我一點吃的吧,我已經好久沒吃東西了」,看到它這樣子你難免會動惻隱之心,馬上掏出食物給它吃,如果給了,你就被它騙了,紅猩猩這樣子可是裝出來的,如果多次逗它,不給它東西吃,它可就不願意了。
狐猴的世界屬於母系社會,女猴王具有最高的權力,其他狐猴為了得到寵愛,圍繞在女猴王旁邊,免不了巴結討好。這邊是熱熱鬧鬧,另外一隻狐猴卻在遠處處孤零零地呆著,帶著一種無助的眼神。為什麼別的狐猴都在一起高興地玩耍,而它卻躲得遠遠的呢?原因就在它這條斷尾巴上。狐猴的尾巴搖動時能散發出一種代表性別的特殊氣味,從而吸引異性。
失去了尾巴,這只公猴就意味著它已經失去了雄性的魅力,很難再得到猴王的寵愛,還會受到其它狐猴的歧視和欺負。為了能在這個群體中生存,它總是裝出很乖很可憐的樣子,每次都是等別人吃飽喝足後它在地上撿一些殘羹冷炙來吃,任何時候它都表現得非常低調,以騙取別人的同情。
這只小松鼠猴之所以能與狐猴和平共處,也是因為它在強者面前總是裝出一副弱者的姿態,特別識趣,這樣才能讓這些狐猴認為它是安全的,讓它在這個環境中得以生存下去
動物們為什麼會有這些騙術呢?科學家們在研究中意外地發現,一個物種中欺騙行為發生的頻率與該物種的大腦平均新皮層容量有著直接的比例關系,新皮層越多,欺騙行為相對多點。象靈長類的動物獼猴、猩猩等,它們的大腦新皮層相對更大,所以也是最具欺騙行為的。不過,目前還不清楚那些動物是否對它們的欺騙行為有所意識,它們也許並沒有欺騙的概念,它們只是從經驗中感受到這種行為能給它們帶來它們所想要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