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阿里巴巴參股券商公司名單
阿里巴巴參股券商公司名單
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簡稱:阿里巴巴集團),2022財年總收入8530.62億元,是以曾擔任英語教師的馬雲為首的18人於1999年在浙江省杭州市創立的公司。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阿里巴巴參股券商名單,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阿里巴巴參股券商名單
新華都(股票代碼:000620):阿里巴巴於2014年4月以約6億元人民幣認購新華都發行的股份,持股比例為9.9%。
順豐控股(股票代碼:002352):阿里巴巴於2013年9月以約28億元人民幣認購順豐控股發行的股份,持股比例為11.1%。
愛奇藝(股票代碼:IQ):阿里巴巴於2018年6月以約22.4億元人民幣認購愛奇藝發行的股份,持股比例為23.05%。
眾信旅遊(股票代碼:002707):阿里巴巴於2017年10月以約12億元人民幣認購眾信旅遊發行的股份,持股比例為9.09%。
新華醫療(股票代碼:01073):阿里巴巴於2021年1月以約28億元人民幣認購新華醫療發行的股份,持股比例為4.99%。
恆瑞醫葯(股票代碼:600276):阿里巴巴於2018年11月以約100億元人民幣認購恆瑞醫葯發行的股份,持股比例為4.84%。
樂視網(股票代碼:300104):阿里巴巴於2018年7月以約9億元人民幣認購樂視網發行的可轉換債券,截至目前尚未轉換成股份。
中國人保(股票代碼:601319):阿里巴巴於2018年10月以約119億元人民幣認購中國人保發行的股份,持股比例為4.99%。
聯合網路通信(股票代碼:600050):阿里巴巴於2019年10月以約34.26億元人民幣認購聯通通信發行的股份,持股比例為3.51%。
步長制葯(股票代碼:603858):阿里巴巴於2021年4月以約29億元人民幣認購步長制葯發行的股份,持股比例為5.99%。
參股券商概念
參股券商概念指的是上市公司持有券商股份的情況。由於券商作為金融中介機構在股票市場中有很大的影響力,因此持有券商股份不僅能夠帶來股權投資回報,還可以獲得與券商的深度合作,從而提升公司的市場影響力和業務水平。
阿里巴巴持股的上市公司
阿里巴巴持股的上市公司包括分眾傳媒、美凱龍、申通快遞、華泰證券、美年健康、眾信旅遊等。其中,分眾傳媒是阿里巴巴持股比例最多的上市公司,持有其7.744億股。同時,阿里巴巴還通過認購美凱龍控股股東的可交換債券和直接增持申通快遞股份,進一步擴大其在資本市場的布局。
其次,阿里巴巴旗下有兩家上市公司:阿里健康和阿里影業。阿里健康是阿里巴巴集團投資控股的公司之一,其股票代碼為00241。而阿里影業的股票代碼為01060,是阿里巴巴集團的附屬子公司。這兩家上市公司的業務范圍分別涉及健康科技和影視文化,是阿里巴巴集團多元化戰略的典型代表。
阿里巴巴公司是做什麼的
1、阿里巴巴集團創立於1999年,是一家供電子商務在線交易平台的公司,業務包括網上零售、購物搜索引擎、第三方支付和雲計算服務。集團的子公司阿里巴巴B2B、淘寶網、天貓、一淘網、阿里雲計算、支付寶、螞蟻金服等。
2、阿里巴巴是全球企業間(B2B)電子商務最好的品牌之一,是目前全球最大網上交易市場和商務交流社區之一。
3、阿里巴巴是一家以電子商務為主要業務的公司,其主要經營的產品和服務包括:阿里巴巴國際站:提供全球貿易服務,幫助中國企業出口商品到海外市場。
4、阿里巴巴是一家以電子商務為主要業務的互聯網公司,主要經營以下產品:B2B交易平台:阿里巴巴國際站、阿里巴巴中國站等,為企業提供在線交易、采購、銷售、營銷等服務。
阿里巴巴大股東是誰
阿里巴巴最大股東是軟銀集團,阿里提交的招股文件顯示,日本軟銀持股佔比34%,為最大股東,馬雲持股佔比達9%,為最大個人股東。
阿里巴巴最大的股東是孫正義,孫正義是阿里巴巴的重要股東,他開辦的SoftBank日本軟銀公司為阿里巴巴投入巨資,截至2017年6月9日,日本軟銀持有阿里巴巴22%的股份,雅虎持有阿里巴巴15%的股份,馬雲持有阿里巴巴7%的股份。
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東——日本軟銀孫正義,孫正義當年投資了馬雲2000萬美元,而後又追加了6000萬美元,其持有的阿里巴巴的股份更是超過30%,目前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東。
軟銀。根據遊民星空了解到阿里巴巴發布了2023財年FORM20-F年報。文件顯示,軟銀持股為19%,仍為公司最大股東。截至2022年7月15日,軟銀持股為29%。對比來看,過去一年,軟銀對阿里的持股下降了10%。
馬雲一手創辦的阿里巴巴,其最大股東並不是馬雲,反而是日本軟銀集團,而在阿里巴巴五大股東裡面,馬雲卻排不進前三。根據網上資料顯示,阿里巴巴五大股東依次分別為:日本軟銀、美國雅虎、著名投資人尤里米爾納、馬雲和蔡崇信。
『貳』 樂視體育欲33億接盤中體產業,會是一步好棋么
雖然四家受讓方的廬山真面目終於得以浮現,但此次股權轉讓是否能順利完成,四家意向方各自能佔到多少股份,大股東最終花落誰家,樂視是否希望借中體產業進行進一步資本運作,仍有不確定性。一方面,意向受讓方需滿足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基金管理中心提出的實質性要求;另一方面,基金中心選出的意向受讓方還需獲得國家體育總局和財政部的批准並最終完成股份過戶。在盡調的過程中,主辦券商將重點關注意向方的法人身份以及受讓方是否「擁有符合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優質資產,且受讓方需承諾在一定期限內注入中體產業。
『叄』 如何用最少的股權控制自己的企業
有四種方式:
1、多層股權結構;
2、協議控制;
3、董事會設計;
4、AB股設計。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
應答時間:2021-07-0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肆』 150億投樂視孫宏斌承認"有錯判"嗎
150億投樂視,孫宏斌今天承認「有錯判」「願賭服輸」!18萬散戶迎終極審判。
去年12月如果我不投老賈,那樂視就死了,我就得幫他,我得一直幫他。我一直說人要心懷善意,為什麼我們在並購市場上這么牛,我們不想著害人。我是一個比較率性的人,要心懷善意,我一定要把樂視做成一個好的公司。
孫宏斌在說到這里時瞬間哽咽,眼眶中已經有了眼淚,會場內響起掌聲。
——這是2017年9月1日,在融創2017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孫宏斌讓所有人動容的一幕。但是,眼淚和情懷並不能救上市公司樂視網於水火。
就在樂視網停牌282天的今天,孫宏斌在「關於終止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暨公司經營情況投資者說明會」上表示:
人有時候要敢叫日月換新天,有時候也要願賭服輸;
我會盡力,希望不留遺憾。但如果仍然沒有辦法,那也只能遺憾了。
願賭服輸,這是融創中國投資樂視網1年來,孫宏斌的體會;而一位買了樂視網股票的散戶,同樣也說出了這四個字。
樂視網召開投資者說明會
從2017年4月17日樂視網(300104,SZ)停牌至今,已經過了282天了。但這282天,樂視網18.59萬投資者每天都在煎熬。
圓明園九州景區
一度,我是很恨賈躍亭的。不斷的畫大餅,然後跑路,剩下一地雞毛。但作為男人,平心而論,某種程度上,我欽佩他敢想敢做的個性。我的人生是千萬普通男人的人生。
那一刻,我的思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樂視已是如此,於我而言,我怪責賈躍亭於事無補。如果可以用法律手段追償,我當然應該維護自己的利益。但在資本市場混,要想活得好活得久,首先應該想想自己為何會犯這個錯,而不是把責任都怪責到下套的人身上。畢竟,按下買入賣出按鈕的,都是我本人。
四
之後,我的日子漸漸恢復了正常。妻子度過了最初孕吐厲害的階段後,在家安靜待產。
時至今日,我並未告訴她真相,但仍然心存愧疚。如今,樂視也許要復牌了,這一刀遲早將要落下來。重組失敗,其實並非不在我的預料之中,但總會有所失望——因為一切沒有塵埃落定之前,我總會難免心存僥幸。
我不知道到底幾個跌停板我才能賣得掉;我也不知道到底樂視還有沒有起死回生的機會。對於現在的我來說,家庭新成員來臨,妻子暫時沒有工作,兒子的鋼琴課、跆拳道,房貸車貸,林林總總的費用都落在了我身上。
若是樂視的投資全部都打了水漂,我不知道未來何時我還有卷土重來的機會——這是真心話。人生就是單行道,當我二十歲的時候犯個錯,我有很多時間來糾正。但我四十歲的時候犯了錯,糾錯的成本會非常高昂。
樂視的這次錯誤,就算是我經歷了再多的心理建設,接受了願賭服輸,在復牌也許將到來的時刻,仍然感到一種茫然。我終於知道什麼叫「割肉」。熊市,那是鈍刀子割肉,慢慢麻木了的疼。樂視,是一刀砸下來血花四濺的劇痛。
五
我和妻子說起甘薇,2017年12月31日,孤身一人回來面對這一切。我說,現在的甘薇,會不會後悔嫁給老賈。她的微博,是作秀,還是真心?
妻子說,這些都不重要了。即使他們兩人私下有再多矛盾,甘薇內心再不情願再痛苦,也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他們是夫妻,現在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必須咬牙一起把難關扛過去。就這么簡單。
只不過,有的人能共患難而不能共富貴,有的人能共富貴而不能共患難。難關過後,他們是否還能走下去?我想他們自己也不知道。」
我聽著妻子睿智的分析,心裡默默的想:「讓我們一起走下去」。
『伍』 預虧6億 阿里影業靠什麼支撐300億市值
阿里做電影的計劃,進展並不順利。
去年3月,文化中國宣布,阿里巴巴將斥資62.4億港元,入股60%,這意味著阿里對文化中國的估值為104億港元。這比文化中國收購前的市值翻了一倍左右。然而,重金買下這家公司60%股權之後,阿里並不省心,很快發現這家公司的種種財務問題,並展開調查。
直到去年12月底,阿里影業宣布計提約3.93億港元的減值准備,直接導致大幅虧損。今年1月26日,阿里影業發布了成立以來的首份盈利警告,稱2014年全年可能出現最多6億港元的重大虧損。
財務問題之外,阿里入主前公司原有的業務也出現了種種變化,有消息稱,阿里入主之後,不少文化中國的老員工也相繼離職。
阿里影業前主席董平也於1月22日於場外以每股1.5港元,減持6.25億股,涉資9.38億港元,持股由6.21%降至3.23%。
但對於阿里影業的未來,趙薇夫婦看好。去年12月20日,趙薇夫婦以每股1.6港元的價格買下19.3億股,這一價格幾乎是阿里影業近幾個月的最高價。
最新的消息是,CEO張強也將與這家公司深度綁定。
1月28日,阿里影業公告稱,張強將以每股1.67港元的價格,獲得這家公司2.1億股股份的購股權。1.67港元,幾乎是阿里影業近幾個月以來的最高價,有網友稱,阿里影業幾乎是以一張白紙支撐著300多億港元的市值,這也意味著,張強要想從資本市場獲利,必須帶領阿里影業奮力一搏。
□新京報記者 鄭道森 北京報道
阿里陷文化中國「財務陷阱」
2014年以來,互聯網巨頭相繼布局電影領域。騰訊成立了騰訊電影+,網路成立了電影事業部,優酷和愛奇藝則分別成立了合一影業和愛奇藝影業……不難發現,這些互聯網公司大多是在自己的公司內部孕育電影項目,或者成立主營電影的子公司。
與這些公司選擇內生性的發展不同,阿里直接在香港收購了一家上市公司——文化中國。2014年3月,阿里宣布將通過認購新股的方式,獲得文化中國近60%的股權。
文化中國是一家影視劇製作公司,掌門人是國內影視圈「大佬」級人物董平。這家公司曾投資2013年國產片票房冠軍《西遊·降魔篇》,獲得該項目30%的股權,並與周星馳、王家衛、陳可辛、柴智屏等諸多電影圈大咖有長期合作協議。
阿里對文化中國的高估值,曾讓眾多業內人士頗為驚訝。
阿里出資62.4億港元,認購了文化中國近60%的股權,這意味著,阿里對文化中國的估值為104億港元。而就在阿里宣布入股前一天,文化中國的市值僅為53.4億港元,阿里對文化中國的估值幾乎是這家公司市值的2倍。
這家重金買入的公司,還沒有讓馬雲實現電影業務的快速布局。去年6月,阿里完成了這樁交易,隨後將公司更名為阿里影業,直到今年1月,阿里影業才發布了第一個項目——《擺渡人》。
去年8月15日,阿里影業發布停牌公告稱,新任管理層對財務和經營狀況做出初步審閱後,發現「以往會計期間可能存在不恰當財務處理及可能存在資產計提減值准備不足」。
這一次停牌長達4個多月之久,復牌時已是去年12月22日。在這期間,阿里聘請了普華永道,對入股前公司的諸多財務問題進行調查,時間追溯至2012年12月31日。
最終,阿里影業宣布計提約3.93億港元的減值准備,直接導致2014年上半年公司的大幅虧損。這些減值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子公司在內地銷售藝術品、電影、電視版權時在繳納稅款、適用稅率等方面存在不妥之處。
資產減值,只是阿里影業業績大幅虧損的一個原因,另一方面,則是這家公司原有電影、電視劇發行業務的延遲。
2015年1月,阿里影業宣布去年全年虧損可能達到6億港元,原因就是推遲發行了原定於2014年發行的若干電視劇,取消或是推遲了若干原定去年製作、發行的電影,並且,雜志行業不景氣、運營團隊變更(文化中國旗下還有《費加羅》雜志的運營權)。
300多億市值背後的資產
業績大幅虧損預期,導致了阿里影業股價的下跌。
在去年8月停牌前,阿里影業股價長期在每股1.6港元之上,但在12月22日復牌之後到今年1月22日之前的一個月當中,股價一直在1.5港元以下,直到近期曝出趙薇夫婦持股的消息,股價才又提升至1.6港元左右,上周五收盤,阿里影業報收1.54港元。
這樣的股價,對應阿里影業的市值已是326億港元,摺合人民幣260億元。如果放在A股,已是影視公司中市值第三大的公司,僅次於華誼兄弟和光線傳媒。
有港股分析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326億港元的市值,已經可以排入港股的近10%,但阿里影業的業務事實上並未充分開工。
有股民在投資者論壇中發言稱:「支撐阿里影業300多億港元市值的,只有對阿里集團的想像,以及公司與幾個影視大咖的長期合作協議。」
在阿里入主前,文化中國曾與王家衛、陳可辛、柴智屏、周星馳,都簽署了長期合作協議,並且向這四位影視界資深人士分別支付了5000萬元預付款。
正因為此,阿里影業獲得了2014年國慶檔大賣的電影《親愛的》的投資份額。阿里影業2015年開年後宣布的第一個項目——《擺渡人》,就是由王家衛監制。
此外,阿里影業旗下的資產還有《還珠格格》的電影改編權,以及《狼圖騰》的海外發行權。
趙薇、張強與阿里影業「深度綁定」
與阿里影業前董事會主席董平減持不同,與馬雲私交很好的趙薇夫婦卻入股阿里影業。
阿里影業獲得了趙薇夫婦31億港元的巨額資金入股,並且入股的價格為1.6港元,已經高於上周五的收盤價1.54港元。
換句話說,趙薇夫婦的入股已經出現了浮虧。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阿里影業方面曾回應稱:「既然股票沒賣,所謂貶值的情況就不是定論。阿里影業接下來將會有一系列大動作,趙薇買我們的股票肯定不會虧!」
比趙薇入股價格更高的,未來可能是這家公司的CEO張強。
1月28日,阿里影業公告稱,將授出2.85億股的購股權,這其中的2.1億股由CEO張強獲得,購股權10年有效。不過,這一購股權的價格是1.67港元,比當前的股價還要高。
這也意味著,張強如果想真正從股權激勵中獲得資本收益,必須努力讓阿里影業的股價獲得大幅提升。
「支付寶+中影」組合靠譜嗎?
阿里正在給這家公司注入全新血液。
有阿里影業員工告訴新京報記者,公司已經發起了大規模的招聘計劃,招募的員工幾乎都是90後,而一些文化中國的「老人」則悄然離職。
接受新京報采訪時,阿里影業CEO張強表示,「我們的主力電影觀眾平均年齡是21.8歲,很年輕,但主力導演的平均年齡可能是全世界最大的。」在他看來,電影製作人員必須實現年輕化。
在選擇投資哪部影片時,阿里影業的原則是「接地氣」。張強說,既然主力觀眾都是年輕人,他們都是在網上泡著的,那麼電影從演員到台詞,都必須符合他們的審美,「有時候我看到一些電影,台詞非常不對味,這種片子一看就很危險。」
阿里影業第一部主投的影片並非大製作,而是一部由暢銷書作家張嘉佳執導的情感喜劇片,這樣的投資路數,似乎是要模仿郭敬明、韓寒在電影領域的成功。對此,張強回應,大明星、大導演並非電影票房的保證,相比之下,他更願意信賴熱門文學的銷量、點擊量、口碑等數據。
在電影發行業務上,張強提出,要建起一支全國最大的地網發行團隊。目前,這一風聲已在電影圈悄然發酵,在電影發行領域,光線和樂視是地網發行做得最好的兩家。
所謂地網發行,通俗地說,類似於廠商在超市裡派駐的促銷員,他們的任務,是幫助電影在各家影院獲得更大比例的排片。張強表示,這支發行團隊將由原來阿里B2B的業務骨幹負責搭建,未來人數將多達200到300人,一個人負責10家電影院。
張強交給這些地網團隊的任務,與以往的電影發行公司截然不同。用張強的話說,就是通過支付寶的用戶數據系統,幫助電影院將周邊3公里的支付寶用戶發展為電影院的會員,而另一方面,這些電影院的售票系統,未來都會「搭建」在淘寶電影的平台上。
與阿里在電商領域的做法類似,張強要將全國電影院的售票系統全部搬上阿里雲;與現有的在線售票網站不同,未來阿里強調的並非自己來售票,而只是打通系統,讓影院實現在淘寶電影平台上的電影票銷售。
此外,阿里還打算為全國的電影院免費建立電商平台。「觀眾看電影的時候,用手機對著屏幕就可以實現付費購買衍生品,最後送貨上門。」張強說:「由於是在電影院產生的利潤,我們跟電影院分成。」
對於這樣的計劃,國內前四大電影公司一位資深人士表示:「這些計劃如果能在阿里影業真正實現,那麼這家公司將獲得巨大的想像空間,但這一系列宏偉的藍圖,都需要具體的執行者,阿里影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國內一位長期從事院線管理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阿里擁有淘寶電影的平台,在線上發行上有很好的優勢,做好線上的工作,對影院排片就已經可以有強大的說服力,龐大的地網發行團隊固然有助於疏導用戶、組織活動等等,但對於阿里來說是否有必要做如此大規模的線下發行可能也要斟酌。
■ 對話
馬雲的電影情結
專訪阿里影業CEO張強
馬雲在創業過程中遇到很多挫折,他曾說,是《阿甘正傳》這部電影,鼓勵他能堅持下去。
自從去年6月更名為阿里影業以來,這家上市公司尚未對外正式發布過公司的發展戰略,只是在今年1月發布了主投的首部電影。
坐擁300多億港元的市值,阿里影業已是國內影視公司中市值第三大的公司,僅次於華誼兄弟和光線傳媒,這家上市公司的未來方向如何,一直是眾多投資者關心的話題。
今年1月,阿里影業CEO張強接受了新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他表示,阿里影業要建國內最強的地面發行團隊,不僅服務於電影院,也服務於觀影人群,把數億支付寶用戶變成電影院的會員。
新京報:馬雲為什麼要做電影?
張強:阿里做電影有情感的原因,也有理性方面的考慮。
感性方面,馬總在創業過程中遇到很多挫折,他曾說,是《阿甘正傳》這部電影,鼓勵他能堅持下去,這個情結是很深的。去年10月,馬總帶隊去洛杉磯,專門去了派拉蒙的片場,坐在「阿甘」坐過的椅子上拍了一張照片。
理性方面,我跟馬總深談過一次,他主要看中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空間,未來這個市場會達到2000億的規模,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也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我們一致認為,2000億的市場規模中,票房只佔三分之一,衍生品三分之一,付費點播再佔三分之一。但在票房之外,現在另外兩塊幾乎是空白,空白恰好是阿里要做的事情。
新京報:在線點播這一塊,您曾說要用60多億資金來購買版權,是這樣嗎?
張強:這一塊可能大家有誤解,不是上市公司阿里影業來做,而是阿里集團旗下的數字娛樂事業群來做,阿里影業與阿里數娛打配合。
新京報:電影和電視劇的拍攝方面,阿里跟一般的影視公司有什麼不同?
張強:我們會更加關注年輕一代觀眾的審美期待,大量使用大數據作為參考的首要條件。
我們要拍中國年輕觀眾最喜歡的電影,主要集中在三類:
第一類是奇幻類電影,尤其是以好萊塢大片為代表的,把視覺做到極致;第二類是有情感共鳴的本土喜劇;第三類是青春愛情類、懷舊類題材。
未來,我們主攻的一方面是奇幻大片,一方面是喜劇。對於奇幻大片,故事是國內的故事,特效我們可以請國外的團隊來做。
我們的下一部電影會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這也是一本超級暢銷書。我們非常看重IP的價值,IP可能是書、漫畫、游戲。
新京報:您對題材選擇的要求是什麼?
張強:我們要做的是接地氣的東西,「接地氣」這三個字我一直非常強調。
現在的主力觀眾都是年輕人,是比較新興、獨立、有特點、有個性的一代。這一代,他們適應互聯網帶來的各種沖擊,從演員到台詞,都必須符合他們的審美。有時候我看到一些電影,台詞非常不對味,這種片子一看就很危險。
新京報:阿里影業成立至今一直沒有公開發布公司戰略,一些投資者也比較困惑。未來阿里影業要做哪幾件事?
張強:我們要做3件事:第一是「O2O的電影模式」,也就是線上線下結合的電影模式;第二是在電影和電視劇業務裡面打通電商模式;第三是拍電影和電視劇。
新京報:電影O2O很多家都在做了,阿里有什麼不同?
張強:過去我們看到,電影的線上發行,就是格瓦拉、貓眼;線下發行,就是樂視、光線。
未來我們既有線上的淘寶電影,也要建國內最強的地面發行團隊。過去阿里B2B的鐵軍有1萬多人,我們地面部隊就是從B2B那邊抽調了核心成員來組建,會有兩三百人,一個人負責10個電影院。
300多億港元市值的支撐點
與影視大咖的長期合作協議:文化中國曾與王家衛、陳可辛、柴智屏、周星馳,都簽署了長期合作協議
市場空白:衍生品,付費點播
管理層與公司綁定:CEO張強會認購股份
明星股東站台:阿里影業獲得了趙薇夫婦31億港元的巨額資金入股
「支付寶+中影」組合戰略模式
『陸』 「馬雲」突然殺入房地產,承諾3年不賺錢,對買房者意味著什麼
馬雲說過,未來房子會像蔥一樣便宜。看來目前似乎到了兌現諾言的時候了。
3、最重要的一點,壓縮炒房空間。正如我上面所說的信息透明化,天貓可以利用其雲計算大數據優勢,將最真實的房產交易數據呈現出來,徹底擠壓甚至消滅中介利用假數據、假成交拉高房價的空間。其實不僅僅是房地產行業,絕大多數行業都是靠信息不透明吃飯的,有的行業已經被線上電商打得落花流水,利潤空間很小,比如數碼產品銷售。而有的行業還在利用這種信息優勢坑消費者,比如房地產。
當然,天貓想在房地產服務方面數字化線上化並非易事,畢竟房產是交易流程最復雜、交易周期最長的大宗商品,買房對一個家庭來說是頭等大事。最重要的是,房子不是標准品,各城市、各地段、各小區、各樓層的房價都不一樣,跟在天貓上買一件衣服完全沒有可比性,而這才是天貓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即房源數據。
而對於房企來說,它們顯然也想藉助天貓這個平台再造銷售高峰,以填補疫情和融資收緊帶來的銷售下滑。可以預見,今年的雙11購房節會很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