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做進出口大米需要什麼手續
一、報檢要求
1. 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必須獲得衛生注冊登記資格。
2. 提供外貿合同(確認書或函電)或信用證(復印件)。
3. 提交申報食品的裝箱單和貨運發票(復印件)。
4. 提供出口食品生產企業的廠檢單(原件)。
5. 如生產過程中使用食品添加劑,需在所在轄區檢驗檢疫機構申報出口食品使用的添加劑。
6. 檢驗檢疫機構可臨時要求報檢人提供其他材料,以控制疫病、疫情或執行國家質檢總局有關強制性要求,如進口國(地區)衛生標准、有關國際標准、企業標准、企業食品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相關文件等。
7. 外埠食品生產企業出口應按照產地檢驗原則,在生產加工地辦理相關檢驗檢疫手續。若需經北京口岸出境,發貨人須持有生產地檢驗檢疫機構簽發的《處境貨物換證憑單》向口岸檢驗檢疫機構申請查驗,合格後由北京出境口岸檢驗檢疫機構換發《處境貨物通關單》放行。
二、檢驗檢疫要求
1. 貨證相符。
2. 不得改換已檢驗檢疫合格的貨物。
3. 檢驗檢疫機構依據以下規定內容實施檢驗檢疫:
- 與輸入國或地區政府簽訂的雙邊檢驗檢疫協議、議定書、備忘錄等規定的檢驗檢疫要求。
- 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質檢總局規定的檢驗檢疫要求。
- 合同或信用證規定的有關條款。
4.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的相關規定,自2007年9月1日起,對所有經檢驗檢疫機構檢驗合格的食品運輸包裝加施檢驗檢疫標志。
三、結果評定及出證
1. 經檢驗檢疫合格的,出具《出境貨物通關單》或《出境貨物換證憑單》。
2. 經檢驗檢疫查驗判定不合格的,可在檢驗檢疫機構監督下進行技術處理,重新檢驗合格後方可出口;若不能進行技術處理或技術處理後重新檢驗仍不合格的,不準出口。
希望上述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2. 中國為什麼出口大米
中國出口大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市場需求
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全球糧食需求不斷上升。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產國之一,擁有豐富的大米資源,能夠滿足全球部分國家和地區對大米的需求。
二、經濟收益
出口大米對於中國的農業經濟而言,是一種重要的收入來源。通過出口,可以帶動相關的物流、倉儲、加工等產業的發展,提高經濟效益。同時,大米出口也能幫助農民增加收入,提高生產積極性。
三、農業結構調整
大米出口有助於推動中國農業的結構調整和優化。通過優化種植結構,提高大米品質,可以滿足國際市場對高品質農產品的需求。這也促使國內農業向更加環保和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四、國際交流與合作
大米作為重要的農產品,其出口有助於加強中國與世界各國在農業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通過出口,可以學習借鑒其他國家的農業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本國農業的現代化進程。同時,大米出口也是國際社會對中國農業發展的認可,有助於提升中國的國際形象。
中國出口大米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不僅是為了滿足國際市場的大米需求,也是為了促進本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和結構調整,加強與國際社會的交流與合作。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中國的大米出口將會繼續保持穩定增長的趨勢。
3. 出口大米要什麼證件
出口大米需要的證件包括:出口食品包裝容器運輸工具檢驗證明、出口食品衛生許可證、出口食品生產許可證、商品檢驗報告等。
以下是關於這些證件的詳細解釋:
1. 出口食品包裝容器運輸工具檢驗證明:這是為了確保大米的包裝和運輸過程中符合相關的衛生和安全標准。該證明會確保包裝容器的材料安全、無毒、無害,並且符合出口國家的規定要求。
2. 出口食品衛生許可證:此證件是出口大米生產企業的必備證件之一。它證明生產企業的生產過程符合衛生標准,所生產的大米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法規的要求。獲得此證件意味著企業已經通過了相關部門的嚴格審查。
3. 出口食品生產許可證:這是對大米生產企業的另一種認證,確認其生產資質和生產條件符合出口要求。獲得此證意味著企業的生產過程和生產質量得到了認可。
4. 商品檢驗報告:在出口大米前,通常會進行商品檢驗以確保其質量、規格等符合合同或進口國家的要求。商品檢驗報告是對大米質量的重要證明,包括水分、雜質、微生物指標等的檢測結果。
這些證件是出口大米所必需的,它們共同確保了大米的質量、安全性以及生產的合規性。在准備出口大米時,企業應提前了解並准備這些證件,以確保順利通關並滿足進口國家的法規要求。
4. 中國對於糧食(大米,食用油)出口有什麼規定和限制
1. 中國的大米出口面臨著來自泰國的強烈競爭,越南和印度也是重要的競爭對手。這些國家位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氣候條件有利於稻米生長,可以種植三季甚至四季稻。
2. 泰國和越南的大米因其高亮度、強粘性和良好口感而受到國際市場的歡迎。這兩個國家分別成為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稻米出口國,近年來的年出口量平均在350萬至400萬噸之間,國際市場佔有率分別達到18%和15%。
3. 盡管中國的水稻種植面積很大,但由於人口眾多,水稻種植更注重產量。雜交水稻種植為主導,優質水稻種植面積相對較小。因此,中國的大米除了滿足國內需求外,可用於出口的數量有限。
4. 受水稻品種的限制,中國的大米質量檔次相對較低,這導致了中國出口的大米在數量和質量上都不盡如人意。
5. 大米出口國排名
1. 泰國:大米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印度。
2. 越南:緊隨其後,位列第三。
3. 巴基斯坦:排在第四位。
4. 美國:名列第五。
5. 緬甸:位居第六。
6. 中國:作為全球第七大大米出口國。
7. 柬埔寨:位列第八。
在2021-2022財年,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大米進口國,進口量達到410萬噸。同時,中國也是全球大米出口的第七強國,在同一財年出口了255萬噸大米。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每年的大米消費量在1.5億至1.6億噸之間,大米凈進口量佔比相對較低,主要起到平衡作用,滿足國內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飲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