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8年南方雪災詳細情況
2008年1月3日起在中國發生的大范圍低溫、雨雪、冰凍等自然災害。中國的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20個省(區、市)均不同程度受到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影響。
截至2月24日,因災死亡129人、失蹤4人、緊急轉移安置166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78億畝,成災8764萬畝、絕收2536萬畝、倒塌房屋48.5萬間、損壞房屋168.6萬間、因災直接經濟損失1516.5億元人民幣。
森林受損面積近2.79億畝,3萬只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在雪災中凍死或凍傷;受災人口已超過1億。其中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西、四川和貴州等7個省份受災最為嚴重。
(1)2008雪災擴展閱讀:
雪災的形成:
中國國家氣象部門的專家指出,這次大范圍的雨雪過程應歸因於與拉尼娜(反聖嬰)現象有關的大氣環流異常。
環流自1月起長期經向分布使冷空氣活動頻繁,同時副熱帶高壓偏強、南支槽活躍,源自南方的暖濕空氣與北方的冷空氣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交匯,形成強烈降水。大氣環流的穩定使雨雪天氣持續,最終釀成這次雪災。
氣象專家表示,華南地區持續低溫,與拉尼娜現象及異常大氣環流有密切相關。專家指,處於中高緯度的歐亞地區,高空出現了一個阻塞高氣壓並長期持續,極渦在西伯利亞停留不動,導致北方冷空氣連續不斷入侵中國。
在冷空氣來襲的同時,來自印度洋與西太平洋的暖濕空氣又源源不斷向華南地區輸送,冷暖氣流在西南、江漢、華南、江南、江淮一帶交匯,導致罕見的長時間、兼大范圍低溫雨雪冰凍天氣。不過,專家強調,中國遭罕見冰雪災害天氣是多種因素造成,拉尼娜不是唯一禍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2008年中國雪災
2. 關於2008年雪災!
疑點一:關於Haarp研究上的經費追加。
說到氣象武器,近年較為人們所熟知的就是Haarp(高頻主動極光研究項目)。雖然目前對外宣稱是以研究為主要目的,但其本質上完全可以用來作為武器使用。
那麼,既然提到了2008年的那場雪災,就不得不提到同年美國對該項目追加的1.25億資金。這個項目早在1993年就開始啟動了,但直到2002年為止才施工完畢,2003年起投入研究使用。
到此為止,這個項目共耗資三千萬美元,直至2008年為止,上述的1.25億資金追加至項目中。
美國是個無利不起早的國家,無論是其國民,還是整體政府架構,可以說都是赤裸裸的以利益至上。那麼問題就出來了,一個當初投資不過三千萬美元的項目,究竟有何價值,在短短六年時間內就增值了四倍達到一點二五億這樣一個聳人聽聞的數目呢?
其必然是有了某種研究或突破,但究竟是什麼樣的突破,這就牽扯到了第二個疑點。
====================================
疑點二:Haarp項目的負責人是個什麼樣的人。
在2007年12月之前,沒有人知道Haarp是什麼東西,更沒有多少人清楚伯納德·伊斯特蘭是什麼人。
但在西班牙《起義報》刊出長篇報道《氣象戰:警惕美國的軍事試驗》之後,這個瘋子的身影才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
伊斯特蘭這個瘋子,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對於氣象戰爭的極力推崇。早先,他宣稱該項目主要用於對臭氧層的修復,而後,又在某些秘密報告中指出該項目可以監測其他國家的地下核試驗,更在不出三年的時間內,以該項目幫助美國完成了一次軍事演習。
那麼這次演習中的重點,或者說伊斯特蘭的出彩之處,就在於他成功營造了一個烏雲密布的天氣。或者,他是個優異的氣象學家,或者這就足以證明美國掌握了一定程度上的氣象武器。
====================================
疑點三:近年氣候異象頻發,最終獲益者為誰?
近年世界各地可以說都頻頻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災害,而較為集中的地區,無疑是以亞洲為主。反觀美國近年,不過只有一兩次巨型颶風較為引人矚目。
那麼問題就出來了,氣象災害最大影響的無疑就是基本資源,也就是諸如農業礦藏之類的原生資源。而作為世界產量大國,美國近年的玉米產量一直遠超於中國,這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說,美國的人口遠不如中國龐大,而其玉米產量卻遠超中國。那麼即便其糧食消耗要高於中國,也不可能只在本土銷售。這樣,多於的玉米都到哪裡去了呢?
前不久朝鮮受到美國威脅,稱要削減其關於聯合國的糧食援助,這之中就以玉米為主。那麼話說回來,玉米是有保質期的,它不能無限期的存儲。
而一個普通商人如果減少了在某一產業上的銷量,除了繼續在原有產業爭奪市場份額以外,更重要的就是拓展新市場。
這樣一來,利用氣象武器減產人口大國的糧食資源,再對其進行壟斷銷售,無疑是最合理的暴利收入。而這,這就是第三個疑點。
====================================
通過上述三個疑點,我覺得這就足以證明,美國有,且有能力,更有理由會使用氣象武器為其本身牟利。
至於其他方面的信息,我個人知道的並不是很多,但這三點已足以構成一個完成的循環了。
3. 2008年有哪些雪災
2008年南方大雪災,以湖南為中心的周邊地帶最為厲害
4. 08年雪災死亡人數
新華網快訊:民政部部長李學舉13日說,截至2月12日,此次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已造成107人死亡,8人失蹤,因災直接經濟損失1111億元。
5. 2008年雪災
在大家都在歡天喜地地准備過年的時候,異常猛烈的暴風雪襲擊了我國。許多地區大雪天氣已經持續了數天,雪災已成了當前熱點問題,也成了當前最需要我們共同度過的難關。雪災給我們帶來的思考很多:
雪災帶來損失。從全國看,雪災發生後,停水停電、交通受阻、大量旅客滯留車站和機場,長期處於飽和狀態下的物流和能源系統在極端環境下已顯得沒有多少迴旋餘地;因為惡劣天氣的影響,連主要證券指數都開始下跌,可以說,已觸及到了整個國民經濟。如果處置不當,就可能導致群眾緊張慌亂和社會秩序混亂。從區內看,雖然對今年農業墒情帶來正面影響,但是對正在發展的設施農業可謂一擊重創。由於受持續低溫、冷凍的影響,有10多萬畝大棚受災,加之交通受阻,農副產品運不出、進不來,這就給本已初露端倪的結構性通貨膨脹又添了重重的一層陰影。
雪災也帶來教訓。大雪來臨,氣象部門也發出了紅色警報;國家也成立救災中心;財政部、農業部也向災情較重的省份緊急下撥農業生產救災資金,支持開展農業生產自救工作;南方一些省份也都實施了國家二級緊急預案;各部門也都全力奮戰,盡量把損失降到最低。但是客觀評價,各部門反應得晚了些, 考慮的不太充分,地區之間、部門之間和行業之間還缺乏有效相互的協調和配合;廣大民眾在雪災面前也是被動的忍受,傳統的過年風俗和幾乎成為定律的全球范圍內最大規模的人員流動在極端條件下還是鐵打不動得以繼續;在煤荒面前,傳統管理模式與市場經濟運做需求之間的矛盾也得到了充分的暴露,各級政府還必須為形勢越來越嚴峻做好准備並要相應採取緊急措施。
雪災也帶來啟示。平常總能從各種途徑了解到發達國家動不動就搞一些應對自然災害的演習和應急預案的演練,有時也感覺到挺可笑的。但是,仔細想一想,人家這種方式方法確有可取之處。通過演練,一方面能夠提高公共體系在極端環境下的應變和處置能力;另一方面能夠提高全民的防災意識和應對知識。試問我們周圍的親朋好友,有多少人對火災、地震、洪水和爆炸等災害發生後能夠有足夠的應對知識?我敢說,不會太多。在這方面我們需要補的課還很多。
雪災同樣帶來商機。在看到負面影響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了災後很多需要把握的東西。雖然沒有做到「未雨綢繆」,但「已雪綢繆」也不算晚,一些設施大棚不僅努力保苗,而且還在積極育苗,以備災後及時提供所需種苗。雪災之後,針對應對極端環境下的各種基礎設施改擴建工程必將陸續開工;針對應付災害天氣的各種設備儀器必將生產並投放備用,等等。在逐步改善應急能力的同時,國民經濟發展的又一「興奮點」的坐標似乎越來越明晰。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只要善於把握時機,壞事也能變成好事。一場50年不遇的洪水,使我們意識到了要加強對大江大河的治理對生態環境的重視;一場突來的「非典」,使我們提高了公共疾病預防能力;也許一場50年不遇的雪災後,我們各級政府應對自然災害的應急機制和能力會有一個切實的提高。如果把握到位的話,禍福轉換的經典演繹就有可能發生,讓我們公共努力並期待著這一天盡早到來
6. 2008年中國雪災的介紹
自2008年1月3日起在中國發生了大范圍低溫、雨雪、冰凍等自然災害。中國的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20個省(區、市)均不同程度受到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影響。
截至2008年2月24日,因災死亡129人,失蹤4人,緊急轉移安置166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78億畝,成災8764萬畝,絕收2536萬畝;倒塌房屋48.5萬間,損壞房屋168.6萬間;因災直接經濟損失1516.5億元人民幣。
森林受損面積近2.79億畝,3萬只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在雪災中凍死或凍傷;受災人口已超過1億。其中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西、四川和貴州等7個省份受災最為嚴重。
中國國家氣象部門的專家指出,這次大范圍的雨雪過程應歸因於與拉尼娜(反聖嬰)現象有關的大氣環流異常:環流自1月起長期經向分布使冷空氣活動頻繁,同時副熱帶高壓偏強、南支槽活躍,源自南方的暖濕空氣與北方的冷空氣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交匯,形成強烈降水。大氣環流的穩定使雨雪天氣持續,最終釀成這次雪災。
(6)2008雪災擴展閱讀:
融解的雪水流入海洋,在陸上之外也傳出災情。2月8日(大年初二)開始台灣海峽澎湖群島陸續傳出大量魚群暴斃,計有58科、183種魚類受害,甚至包括許多新品種。養殖類死魚則約1500噸,損失約新台幣1.8億。據海洋專家探查發現,沿岸魚屍積如小丘、海底亦遍布魚屍。水深20米內海域「無脊椎動物全部無法倖免」。此外,廣東省及香港的養魚戶亦受到海水變冷的影響而使養殖魚大量死亡。
7. 2008年那裡雪災急!!!!!!!!!!!!!!!!!!!!!!
08雪災主要指南方地區。
其中湖南、湖北、貴州、廣西、江西、安徽等6省、區受災最為嚴重。
08年冬季中國各地異常天氣:
主要指我國南方地區的連續暴風雪以及相應北方的降雪偏少,總體氣溫異常寒冷。
2.暴風雪的范圍:
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其中河南、陝西、甘肅、青海等地雨雪持續日數超過百年一遇,貴州、江蘇、山東等地達到50年一遇。
3.特點:
(1)降雪量比往年要多很多
(2)降雪范圍比往年要廣
(3)持續降雪時間比往年長
(4)主要降雪影響地區比往年偏南
(5)降雪帶來的災害性比往年嚴重
4.受災情況:2008年中國雪災是2008年1月10日起中國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19個省級行政區均受到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影響,死亡60人;失蹤2人,緊急轉移安置175.9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7270.8千公頃;倒塌房屋22.3萬間,損壞房屋86.2萬間;直接經濟損失537.9億元。其中湖南、湖北、貴州、廣西、江西、安徽等6省、區受災最為嚴重。
8. 2008雪災的資料
一、雪情實況
1月10日以來,我省連續發生3次全省性降雪過程(10~16日、18~22日、25 –)。繼前兩次降雪過程後,1月中旬後期我省再次出現大范圍的大到暴雪天氣過程,造成大面積的雪災。1月25日白天我省江淮之間南部和江南出現雨夾雪天氣,25日夜裡起江淮之間南部出現中到大雪,部分地區暴雪;26日沿淮到沿江和江南北部出現中到大雪,部分地區暴雪,大別山區和皖南山區部分地區出現凍雨。1月27日大范圍的降雪強度達到高峰,1月28日08時,我省76站有積雪,沿淮淮北和沿江江南大部分地區積雪深度達到10-20cm,大別山區和江淮大部分地區超過30cm,其中合肥、巢湖、滁州等地積雪深度超過40cm,最大金寨達到54cm。28日降雪中心南移,降雪范圍覆蓋全省。29日08時80站有積雪,長江以北地區雪量與前日持平,沿江一帶積雪深度達到20-40cm。電線結冰台站數28日14時達到32站,范圍由大別山區和皖南山區擴大到沿江地區。直徑普遍在10mm左右,最大黃山光明頂為59mm。目前沿江江南雨雪天氣仍在繼續。
二、雪災災情概況
據省救災辦信息,截至1月30日11時初步統計,全省受災人口1079.7萬人,轉移安置19.2萬人(含路途滯留人員),因災死亡8人,因災傷病894人;農作物受災面積491千公頃(736萬畝);倒塌房屋4.73萬間,其中民房1.28萬戶、2.7萬間,損壞房屋11.3萬間;因災直接經濟損失52.3億元,其中農業損失23.8億元。六安、安慶、池州、宣城、巢湖、滁州等市較重。
目前有105個鄉鎮和599個村委會供電中斷,影響112萬人;67個鄉鎮和361個村委會通訊中斷,影響55萬人。
根據省氣象台最新氣象資料分析,未來一周我省仍為低溫寒冷天氣。2月1~2日和4~5日全省分別有一次雨雪天氣過程。雪災損失可能還將進一步加重。
三.雪災對農業影響的初步評估
1.對越冬作物的影響
小麥:目前,我省小麥已陸續停止生長,進入越冬期。今年大雪暴雪天氣過程主要出現在我省淮河以南地區,而小麥主產區(沿淮淮北)的降雪量和低溫程度基本正常。到目前為止,降雪過程對我省冬小麥生產利大於弊。有利因素為,首先,處於越冬期的冬小麥且有積雪覆蓋,減輕了凍害發生;其次,氣溫降低減緩小麥旺長的勢頭,有利於改善群體結構,低溫過程凍死一些晚弱苗,群體結構更趨合理;第三,低溫大雪降低越冬的蟲口密度,抑制病害蔓延,對減輕來年病蟲害有利。不利方面為,對一些雨雪量偏大的地區,如果覆蓋在小麥上的冰雪層融化而氣溫又長期穩定在零下時,就有可能對小麥產生凍害。
油菜:目前淮河以南油菜處於第五真葉期,個別早播油菜已開盤。這次大雪、暴雪天氣主要出現的江淮和沿江地區是我省油菜主產區,對我省油菜生產造成了不利影響。主要危害首先是降雪持續時間長,雪量過大,油菜較高和脆弱的植株體經不起重壓造成莖桿折斷等機械損傷;二是持續低溫雨雪,尤其是大別山區和沿江江南大面積的凍雨,對油菜造成凍害,早播已開盤的油菜凍害較重;第三,長期的雨雪過程過多的增加了農田土壤濕度,不利於油菜形成壯苗。
2.對設施農業的影響
此次大雪對設施農業的影響最為明顯,尤其是對大棚蔬菜的危害最大。由於降雪時間過長、積雪過厚,降低了棚內溫度和透光性,影響大棚蔬菜的正常生長。由於持續低溫,大棚蔬菜、露地蔬菜受凍,用於早春栽培的幼苗也易凍死。更為嚴重的是全省大部分地區出現蔬菜大棚、食用菌棚倒塌現象,受災最重的是蚌埠,有2000多個蔬菜大棚倒塌,家禽大棚也有倒塌現象。
3.對林業的影響
連日大雪給林業生產造成了嚴重的危害,重災區主要出現在大別山區和皖南山區。大量毛竹、杉木、果樹被積雪壓斷,苗木被積雪壓塌。由於氣溫較低,樹木上的冰掛易造成其枝條壓裂、壓斷和壓倒。同時,長期的陰雨雪天氣也造成林地、圃地、果園地的田間積水、濕度過大。氣溫持續偏低,造成開採茶園、幼齡茶園、茶樹良種苗圃凍害嚴重。
4.對養殖業和漁業的影響
寒冷天氣使牲畜大量失熱,增重速度下降,幼畜、病弱畜、家禽往往經不起寒流降溫而造成死亡。宣城特種水產幼龜、幼鱉凍死。一些地方牲畜禽圈舍倒塌損壞,牲畜被砸死。部分漁棚倒塌、圍欄網受損,池塘埂塌方。羊場場房、圈舍倒塌。
四.對春季農業生產的影響
就淮北地區來說,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利大於弊。除了以上提到的有利影響外,冬季降雪補充了土壤底墒,對春旱發生頻繁的淮北地區,可有效緩解春旱,促進小麥增產。
就江淮和長江以南地區來說,對農業生產有不利影響。最主要的是大雪導致農田土壤水分過大,對春季易發生澇漬危害的我省南部地區來說更為不利。
另外春季的氣象條件也決定了遭受凍害油菜的恢復程度。如果氣溫正常回暖,水熱配合適宜,受凍的油菜可望逐步恢復,爭取較好的產量。如春季陰雨天氣多,今年的油菜產量不容樂觀。
由於連續低溫雨雪天氣增加了對大棚蔬菜的管理難度,再加上大棚損失嚴重,影響到春季蔬菜的供應量。
五.典型災情調查
為了及時了解持續降雪對農作物影響,1月30日氣科所及時派出由農業氣象科技人員組成的災情調查組,深入到肥西農村進行災情實地調查。目前田間積雪仍達35~45cm,調查人員排除厚厚積雪,查看了油菜和小麥的生長情況。通過調查,發現油菜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機械折斷和凍害,小麥長勢較好。
六.應對措施
為把雪災損失降到最低,各部門在雪後應做到以下幾點:
1、各地在雪融化後及時做好「三溝」的清理工作。加強麥菜的田間管理,中耕鬆土施肥,鏟除雜草,提高其抗寒能力。
2、雪融化後及時摘除油菜凍苔,及時追肥:對已經受凍的早苔油菜,應在晴天及時摘苔,切忌雨天進行,以免造成傷口腐爛。摘苔後隨即追施速效肥料,補償植株體內養分,促進恢復生長,以利早生、快生、多生分枝。對葉片受凍的油菜,也應適當追施速效肥,促使盡快恢復生長。
3、大棚蔬菜基地要及時清除大棚積雪,減輕塑料薄膜壓力,防止大棚傾塌。採用增加立柱和斜撐數量,提高設施的抗壓力。通過增日光溫室內懸掛大功率燈泡,進行補光加溫,有條件的可在大棚內使用加溫爐進行增溫,減少蔬菜病害的發生,保障春節蔬菜的正常供應。
4、菜農可利用當前秋延蔬菜的換季茬口,在大棚內搶播一季速生菜,爭取在春節後2月底上市。大棚蔬菜如果連續一周低溫、無光,就可能影響蔬菜的品質和產量。因此,只要太陽一出來,農戶就要揭除棚上草簾。
5、關好畜禽舍的門窗,防止舍內溫度大幅度變化;在外放養的畜禽如羊、牛、土雞等要及時趕回;在畜禽舍內輔上墊草,防止畜禽受凍。養殖場戶要備足飼料和飼草,防止飼料飼草供應和運輸困難;同時要注意畜禽舍的通風換氣,保持畜禽舍空氣新鮮,防止疾病的發生。
7、及時清除各類林木,特別是常綠樹木、經濟果木林、苗木枝梢的積雪、冰掛,防止壓折造成損失。及時處理斷裂枝幹,對完全折斷的枝幹應及早鋸斷削平傷口,塗以保護劑,以防腐爛;對已撕裂未斷的枝幹,不宜輕易鋸掉,宜先用繩索吊起或支撐起,恢復原狀,受傷處塗以保護劑並綁牢,促其癒合恢復生長。同時要及時施肥、恢復樹勢;樹體傷口多易引起病蟲害,應加強病蟲害的防治。林地、圃地、果園地的田間積水也要盡快排除,防止澇漬和凍害。
9. 2008年廣西雪災
【分析】 水蒸氣是氣體,小水滴是液體,小冰晶是固體,所以水蒸氣變成小水滴的過程屬於液化過程,水蒸氣變成小冰晶的過程屬於凝華過程。 【點評】 2008年的冰凍雪災給我國帶來了重大的損失。關於此項雪災的題目也頻繁出現,同學們應多了解有關這方面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