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交流 > 雲南大旱

雲南大旱

發布時間:2021-05-09 22:13:15

⑴ 雲南大旱(打一字)

是:真

雲南是滇(簡稱) ,大旱是沒有水,所以是:真。

一、真的釋義:

1、真實(跟「假、偽」相對)。

2、的確;實在。

3、清楚確實。

二、真的組詞:

真正、真人、真實、果真

真香、當真、真假、認真

(1)雲南大旱擴展閱讀

一、字源演化:

二、說文解字:

文言版《說文解字》:眞,仙人變形而登天也。從匕,從目,從乚,八所乘載也。

白話版《說文解字》:真:長生不死的人變形升天。字形採用「匕、目、乚、八」會義,「八」表示仙人升天所乘坐的東西。

1、真正[zhēn zhèng]

屬性詞。實質跟名義完全相符。

2、真實[zhēn shí]

跟客觀事實相符合;不假。

3、果真[guǒ zhēn]

副詞。果然,表事實。

4、真誠[zhēn chéng]

真實誠懇;沒有一點兒虛假。

5、真摯[zhēn zhì]

真誠懇切(多指感情)。



⑵ 歷史上雲南的大旱之年

關於雲南旱災歷史
歷史上雲南氣候溫和濕潤,雲貴高原大部分地區年均降雨量在1100mm左右,雨量充沛,「不乏泉流,雨水滋多」,滇南則屬熱帶雨林氣候,氣候更為潮濕。雲南的土壤主要為赤紅壤和山地紅壤,是因為地處溫暖濕潤的環境,風化淋溶強烈,鐵的游離度較高,使得土壤呈現紅色。雖然每年有明顯的雨季與乾季之分,但很少出現嚴重的旱災。
雲南旱災歷史記錄:
1、雲南出現明顯旱災始於明清,從《雲南14世紀以來水旱災害頻次表(頻度:年∕次)(P25-29)》(表中災害數據截止於1990年。)表中可以看出14世紀以來水旱災害發生次數遞增,水災從百年的7次發展到57次,旱災由15次發展到61次,其中旱災每百年發生的次數為14世紀15次,15世紀15次,16世紀24次,17世紀32次,18世紀29次,19世紀35次,20世紀截至1990年61次;水旱災害發生的頻度由4.55年一次發展到0.77年一次,「發生水旱災害最多的是20世紀」。隨著時間的推移,災害發生的次數與日俱增,其頻度也呈趨頻態勢。
2、從雲南有氣象記錄的1961年以來,雲南的年降水量則出現減少的趨勢,半個世紀以來年降水量減少了39mm,減少速率為-8mm/10a,其中夏季和秋季減少趨勢明顯於春季和冬季。最顯著的例子是西雙版納年降水日由20世紀50年代的每年270天銳減到目前的150天;年霧日由180天減少到30天,以往濕潤的熱帶雨林氣候已經發生明顯變化。
3、進入二十一世紀,雲南旱災愈加頻繁和嚴重,尤其是2010那年:
2001年:遇接近於歷史上「最嚴重的旱災」。
2005年:遭遇近50年來最大乾旱。
2006年:遭遇20年來最嚴重旱情。
2009年:遭遇50年一遇嚴重旱情。
2010年:百年一遇大旱炙烤雲南。雲南2010年遭遇60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災,乾旱范圍之廣、歷時之長、程度之深、損失之大,
均為雲南省歷史少有。雲南大部、貴州西部和廣西西北部已達特大乾旱等級,其中楚雄市尤為嚴重,20餘萬農村人口缺水。2010年小春播種面積3700萬畝,受災面積達3148萬畝,占已播種面積的85%。
2011年:
雲南遭遇局部持續乾旱
25縣降水破歷史最少記錄。
2012、2013年:
雲南旱情旱情持續加重。

⑶ 雲南為什麼那麼乾旱

仔細看看雲南乾旱的地方,哪裡不是開礦採石,把森林弄的一塌糊塗。 沒必要奇怪,因為乾旱是雲南一味追求經濟發展,而被大自然懲罰的結果,只不過,錢都讓官員和商人賺了,留下的,只是沒有享受到經濟發展帶來實惠的普通農民們承受這一切。

⑷ 為什麼雲南省會出現三年大旱

1 雲南大旱形成的歷史
縱觀雲南歷史,會發現這幾年雲南三年連旱並不是一件偶然事件,而是從明清開始,旱災逐年增多,特別是到二十一世紀初,旱災呈現加速度增長,最終釀成了史無前例的三年連旱。

1.1 古代雲南氣候 歷史上雲南氣候溫和濕潤,雲貴高原大部分地區年均降雨量在1 100mm左右,雨量充沛,「不乏泉流,雨水滋多」[2],滇南則屬熱帶雨林氣候,氣候更為潮濕。雲南的土壤主要為赤紅壤和山地紅壤,是因為地處溫暖濕潤的環境,風化淋溶強烈,鐵的游離度較高,使得土壤呈現紅色[3]。雖然每年有明顯的雨季與乾季之分,但很少出現嚴重的旱災。東漢末年曾經有全國性的大規模旱災,但並無益州(雲貴川)受災的記錄[4]。
1.2 雲南14世紀以來旱災的發展
雲南出現明顯旱災始於明清,從《雲南14世紀以來水旱災害頻次表(頻度:年∕次)[4](P25-29)》(表中災害數據截止於1990年。)表中可以看出14世紀以來水旱災害發生次數遞增,水災從百年的7次發展到57次,旱災由15次發展到61次,其中旱災每百年發生的次數為14世紀15次,15世紀15次,16世紀24次,17世紀32次,18世紀29次,19世紀35次,20世紀截至1990年61次;水旱災害發生的頻度由4.55年一次發展到0.77年一次,「發生水旱災害最多的是20世紀」。隨著時間的推移,災害發生的次數與日俱增,其頻度也呈趨頻態勢[1]。
從雲南有氣象記錄的1961年以來,雲南的年降水量則出現減少的趨勢,半個世紀以來年降水量減少了39mm,減少速率為-8mm/10a,其中夏季和秋季減少趨勢明顯於春季和冬季。最顯著的例子 是西雙版納年降水日由20世紀50年代的每年270天銳減到目前的150天;年霧日由180天減少到30天,以往濕潤的熱帶雨林氣候已經發生明顯變化[5]。
進入二十一世紀,雲南旱災愈加頻繁和嚴重:
2001年:遇接近於歷史上「最嚴重的旱災」。
2005年:遭遇近50年來最大乾旱。
2006年:遭遇20年來最嚴重旱情。
2009年:遭遇50年一遇嚴重旱情。
2010年:百年一遇大旱炙烤雲南。
2011年: 雲南遭遇局部持續乾旱 25縣降水破歷史最少記錄。
2012年: 雲南旱情旱情持續加重。

2 原因分析:是什麼造成了雲南旱災?

2.1大氣環流異常?引起大氣迴流異常的主要原因是厄爾尼諾現象,又稱厄爾尼諾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帶大范圍內海洋和大氣相互作用後失去平衡而產生的一種氣候異常現象,一般每2—7年出現一次,厄爾尼諾的全過程分為發生期、發展期、維持期和衰減期,歷時一般一年左右,使風向和洋流發生逆轉。所以不能解釋雲南旱災逐年增強的現象。更不能解釋三年連旱,因為厄爾尼諾現象不可能三年連續出現。
2.2水利設施基礎薄弱?從歷史角度來看:明清以來雲南旱災的日益增長,正好與明清以來日益增長的水利設施建設日益增長成正比,很顯然,水利設施基礎薄弱並不是造成旱災的原因,恰恰相反,水利設施越多的年代旱災反而越多。此外現在抗旱大力開發利用地下水也不是一個長久之計。過度超采還會導致地下水位持續下降,地表乾旱沙化。一旦地下水開采完,土地荒漠化嚴重,一切就晚了[6]。
2.3全球變暖?數據顯示:從雲南有氣象記錄的1961以來,雲南年平均氣溫呈不斷上升的趨勢,截至2010年,49年中雲南年平均氣溫上升了0.74℃,其中年升溫率為0.015℃/年[5]。雖然有一定的聯系,但從歷史來看,例如侏羅紀時期氣溫則是高於今日約攝氏3°,然而侏羅紀時期卻是地球歷史上最濕潤的時期之一[7]。所以,全球變暖不是導致雲南乾旱的主要原因。
2.4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復雜的地質構造影響?雲南地處於北回歸線附副熱帶高氣壓帶,在北回歸線所貫串之處,大都是茫茫的荒漠:北非的撒哈拉大沙漠、阿拉伯半島的魯卜哈利沙漠、小內天特沙漠,印度半島的塔爾沙漠……,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也許說明了雲南氣候註定是乾旱的,但是古時候的雲南卻以溫暖濕潤氣候為著名,只是近百年特別是最近十年來才逐漸轉為乾旱,是什麼導致了雲南氣候的巨變呢?
2.5森林覆蓋率? 雲南歷史上森林覆蓋率極高,宋以前滇西北為70%,滇南為90%,明清以來。森林覆蓋率緩慢下降,但清代中期之前仍然有70%左右[1],到1935年森林覆蓋率下降到50%,本世紀50年代初的47%,70年代的24%[8]。顯而易見,歷史上雲南旱災的逐年增多和森林覆蓋率逐年降低明顯有關,森林覆蓋率越低,旱災越多。氣候乾旱不是原因,是結果,因為沒有植被,白天地表溫度急劇上升,空氣向上升騰,雲和潮濕空氣無法進入,被卷出該地區[9]。
但改革開放後官方公布的森林覆蓋率數字是從2005年的40.8%增加到2010年的47.5%[10],2009年恢復到49.9%,2012年一月竟然稱達到52.93%[11],(其中也有2003年開始的森林覆蓋率計算標準的變化導致的覆蓋率數字虛報[12]。官方公布覆蓋率52.93%,學者發現谷歌地圖顯示不到30%[12])。但是旱災卻依然逐年增多,甚至加速度增長日趨頻繁和嚴重,由此得出的結論是改革開發後旱災隨著森林覆蓋率迅速增高而迅速增多?
那麼,新增加的是些什麼林呢?2000年以來,西雙版納州新造橡膠林達300萬畝,橡膠林面積從1988年的116萬畝增加到615萬畝。在與緬甸、寮國接壤的瀾滄江沿岸,中國一側的原始森林幾乎消失殆盡,不管條件優劣都種上了橡膠樹或其他一些經濟林木。《中國科學報》在2012年2月名為《橡膠林種下的危機》報道中提到:如今,占據中國橡膠種植半壁江山的西雙版納,許多村寨已出現自來水斷流、井水乾涸現象。」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學者表示,研究西雙版納徑流數據發現,即使在降雨量非常低的年份,熱帶雨林中尚有明顯持續的地表徑流,而橡膠林中卻頻繁出現斷流現象[13]。金光集團APP(中國)公司於2002年9月進入雲南省,規劃引種2750萬畝以桉樹為主的速生豐產林,建設雲南有史以來最大的林產業工程———林漿紙一體化項目[14]。林學界學者們早已達成共識:人工純林容易導致水土流失、病蟲害加劇、生物多樣性消失和森林火災增多等一系列問題,在雲南大面積種植人工桉樹林,令科學家們憂慮[15]。
其實,橡膠樹和桉樹在原產地自然森林裡對生態並無危害,正真造成水土流失的是為了種橡膠樹林和桉樹林等人工經濟林時而把山地原生樹林採伐殆盡,並「將林地中的雜灌木、雜草、蕨類等全部砍除,整地施肥,採用化學除草劑 」徹底除去地表的植被[16],甚至「煉山」(煉山就是人為控制的火燒,是人們為了植樹造林在採伐跡地或宜林地上用火燒來清理林地的一種營林措施[17]),把所在區域天然山林生態系統破壞殆盡,地表植被的鏟除和整地翻土又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18]。由於「土地較為貧瘠的地方就不適宜種桉樹[20]」,在森林早已破壞殆盡的荒山由於長時間的水土流失,貧瘠、土壤層薄,在這些無林荒山種植桉樹等經濟林生長緩慢經濟效益低,所以投資者把魔掌伸向了有林地,提出所謂「中低產林改造[21]」,其實就是把所謂經濟效益低的原始次生林等物種豐富的自然山地植被鏟殆盡[16],改為物種單一的桉樹、橡膠、核桃等速生豐產林和經濟林,,這種借口所謂的「植樹造林」以及「中低產林改造」對山地原生生態系統的破壞甚至比單純砍伐天然林更為惡劣,砍伐天然林後還保留灌木草本和喬木幼苗,只要保護好封山育林天然次生林還是能逐步恢復的,而種植速生豐產林卻把區域所有天然森林物種趕盡殺絕[16][17][18]!若干年後再輪番砍伐把地力消耗殆盡,成為真正的荒山。加劇了本世紀雲南更為嚴重的水土流失,生態惡化。是近年來雲南旱災越演越烈的原因之一,迅速增加的人工林面積和「中低產林改造」面積其實大部分就是對雲南山地天然林生態系統徹底破壞的面積,所以這正是近年來雲南「森林覆蓋率」快速增長,旱災也快速增長的原因。

中國科學院解焱博士介紹,之所以稱人工純林為「綠色沙漠」,一是因為這樣的樹林中植物種類極為單一,無法給大多數動物提供食物或適宜的棲息環境,因而林中動物十分稀少;二是這樣的樹林地表植被很差,保持水的能力很差,乾燥且易形成火災;三是這樣的樹林生物多樣性水平極低,因而生態十分脆弱,缺少天敵對蟲害進行控制,很易感染蟲災,造成大面積損害。 植樹造林曾經成為我國森林砍伐的精神寄託和借口,所謂「砍一棵造十棵」,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國森林資源的巨大破壞和退化。植樹造林反映了我國自然資源管理存在的嚴重問題,比如管理部門既是管理者又是最大受益者[22]。

實際上,天然原始森林及原始次森林面積卻在不斷縮小,雲南的原始森林除了一些人跡罕至的險陡山林和保護區,砍得已經差不多了,現達到歷史最低值,當前雲南的全部現存原始森林可能最多也不過三萬平方公里!即還不到雲南省總面積8%[23]!和旱災增長的趨勢正好成反比,說明了旱災增加的更本原因是原始森林被砍伐殆盡。

原中國科學院龍勇誠教授報道:「2010年3月下旬的一天,我穿行在雲南哀牢山間的原始森林裡。哀牢山是中國西南地區最為重要的原始森林區之一。當時正值中國西南地區遭遇世紀大旱期間。然而走進森林中,我眼前卻是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山澗潺潺流水,林中猿聲回盪,鶯歌燕舞,百花爭艷,處處生機盎然。旱情何在?真有百年一遇的旱災?同在一片藍天下,同樣數月未見滴雨,哀牢山與災區之間為何會有這么大的反差?」此後,他們對西南5省的130多萬平方公里地域進行分析,經過半年多的努力,研究結果表明:自然保護區面積百分比在每個單元格中越高,旱災地點數量就越少。當自然保護區面積百分比達到20%時,旱災地點幾乎為零[24]。

原始森林(就是所謂過熟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態系統之一。原始森林維護著自然環境,通過對降雨和蒸發的控制調節天氣,並維持著地球的生態平衡[25]。森林會大量釋放凝結核(離子,特別是負離子)到空中產生雲(空中有很多水汽,只有附在凝結核上的水汽才能成為我們看得見的水汽雲)才能在重力(水汽附在凝結核越來越多)和遇冷就會降雨。森林植被上空接近海洋上空的濕度,特別是當沿海森林植被很好(50%以上)及水汽輸送沿途有足夠的森林(30%以上)他很容易把海洋水汽大量輸送到內陸深處等沙漠地帶!原始森林不僅僅是高大的樹木,而是一個綜合的生態系統,包動植物間的食物鏈關系,在原始森林中,某一物種的減少,可以影響其他物種的生存,這種情況在熱帶雨林中體現更為突出。人們在破壞原始森林以後,即使人工補種了大量的樹林,也無法彌補森林被壞對生態帶來的影響的[26]。另一方面,原始森林下有厚厚的腐殖層和土壤層,但下大雨時腐殖層如海綿般就把大量雨水吸收,再緩慢滲入土壤和地下成為地下水,旱季時水緩慢釋放,防洪抗旱能力極強。
這一類型生態系統的脆弱環節在於必須保持物種高度多樣化的水平,即使不將叢林砍伐,或降低其生物多樣性水平,或降低藤蔓植物和棕櫚科植物的數量,都會導致叢林因缺水而枯死,誘發局部地區的生態退變。
原始森林被砍伐後,先是腐殖層較容易被風吹和雨水沖刷逐漸消失,保水能力變弱,如果進一步為了種農作物和經濟林,則把剩下的灌木及草本清除干凈,「通過深挖墾復,挖除一切雜灌樹蔸,抑制雜草的生長[18]」,使土壤裸露,進一步加速水土流失,土壤層不斷變薄,逐漸石漠化,保水能力越來越差最終徹底喪失。形成有雨即洪災,無雨即旱災的悲劇。
雲南是全國岩溶地區石漠化危害程度最深的省區之一。石漠化的形成往往經歷三個階段:毀林開荒——水土流失——岩石裸露即石漠化,其中不合理的人類活動是導致石漠化的主要誘因。西南地區石漠化土地如不及時治理,按照現在的推進速度,其規模在25年內還將翻一番。雲南省水土流失面積已達14萬多平方公里,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37%,每年流失土壤5億多噸。中國工程院分析認為,在我國石漠化現象最嚴重的貴州、雲南、廣西三省區,按照現在的推進速度,其規模在25年內還將翻一番,百年之內若不及時治理,將有一半國土面積成為石漠化[27]。

⑸ 雲南大旱原因

目錄
一、 雲南大旱形成的歷史
1.1 古代雲南氣候
1.2 雲南14世紀以來旱災的發展
二、 原因分析:是什麼造成了雲南旱災?
2.1 大氣環流異常?
2.2 水利設施基礎薄弱?
2.3 全球變暖?
2.4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復雜的地質構造影響?
2.5 森林覆蓋率?
三、 雲南旱災不斷增加的歷史就是天然森林不斷被砍伐消失的歷史
3.1 雲南古代森林
3.2 明清到民國的森林砍伐
3.3 解放後大躍進毀林「大煉鋼鐵」運動、「以糧為綱」的毀林開荒運動
3.4 改革開放後「發展經濟,盡快引導群眾盡快脫貧」為借口的毀林致富運動
3.5 二十一世紀初的「堅定不移地發展林紙一體化產業」的毀林種桉運動
3.6 當前的毀滅天然林運動:「為改變"只見樹不見富"的雲南省改造6000萬畝中低產林的號角吹響[40][41]」
四、世界類似案例
五、 反思
5.1 生態科學知識的薄弱
5.2 數字指標游戲政績的危險
5.3 利益集團的對媒體和政策的劫持
六、世紀警鍾:本世紀末雲南一半以上將變為礫石荒漠。
七、解決的辦法:走向生態文明
7.1 觀念的革新:建立生態文明的世界觀
7.2 政策的轉型:轉向可持續發展政策
7.3 農林業的生態化:建立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態農林業模式
7.4 社會的改正:提倡簡朴節約的綠色生活方式
八、參考文獻

一、雲南大旱形成的歷史
縱觀雲南歷史,會發現這幾年雲南三年連旱並不是一件偶然事件,而是從明清開始,旱災逐年增多,特別是到二十一世紀初,旱災呈現加速度增長,最終釀成了史無前例的三年連旱。

1.1 古代雲南氣候
歷史上雲南氣候溫和濕潤,雲貴高原大部分地區年均降雨量在1 100mm左右,雨量充沛,「不乏泉流,雨水滋多」[2],滇南則屬熱帶雨林氣候,氣候更為潮濕。雲南的土壤主要為赤紅壤和山地紅壤,是因為地處溫暖濕潤的環境,風化淋溶強烈,鐵的游離度較高,使得土壤呈現紅色[3]。雖然每年有明顯的雨季與乾季之分,但很少出現嚴重的旱災。東漢末年曾經有全國性的大規模旱災,但並無益州(雲貴川)受災的記錄[4]。
1.2 雲南14世紀以來旱災的發展
雲南出現明顯旱災始於明清,從《雲南14世紀以來水旱災害頻次表(頻度:年∕次)[4](P25-29)》(表中災害數據截止於1990年。)表中可以看出14世紀以來水旱災害發生次數遞增,水災從百年的7次發展到57次,旱災由15次發展到61次,其中旱災每百年發生的次數為14世紀15次,15世紀15次,16世紀24次,17世紀32次,18世紀29次,19世紀35次,20世紀截至1990年61次;水旱災害發生的頻度由4.55年一次發展到0.77年一次,「發生水旱災害最多的是20世紀」。隨著時間的推移,災害發生的次數與日俱增,其頻度也呈趨頻態勢[1]。
從雲南有氣象記錄的1961年以來,雲南的年降水量則出現減少的趨勢,半個世紀以來年降水量減少了39mm,減少速率為-8mm/10a,其中夏季和秋季減少趨勢明顯於春季和冬季。最顯著的例子 是西雙版納年降水日由20世紀50年代的每年270天銳減到目前的150天;年霧日由180天減少到30天,以往濕潤的熱帶雨林氣候已經發生明顯變化[5]。
進入二十一世紀,雲南旱災愈加頻繁和嚴重:
2001年:遇接近於歷史上「最嚴重的旱災」。
2005年:遭遇近50年來最大乾旱。
2006年:遭遇20年來最嚴重旱情。
2009年:遭遇50年一遇嚴重旱情。
2010年:百年一遇大旱炙烤雲南。
2011年: 雲南遭遇局部持續乾旱 25縣降水破歷史最少記錄。
2012年: 雲南旱情旱情持續加重。

二、原因分析:是什麼造成了雲南旱災?

2.1大氣環流異常?
引起大氣迴流異常的主要原因是厄爾尼諾現象,又稱厄爾尼諾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帶大范圍內海洋和大氣相互作用後失去平衡而產生的一種氣候異常現象,一般每2—7年出現一次,厄爾尼諾的全過程分為發生期、發展期、維持期和衰減期,歷時一般一年左右,使風向和洋流發生逆轉。所以不能解釋雲南旱災逐年增強的現象。更不能解釋三年連旱,因為厄爾尼諾現象不可能三年連續出現。
2.2水利設施基礎薄弱?
從歷史角度來看:明清以來雲南旱災的日益增長,正好與明清以來日益增長的水利設施建設日益增長成正比,很顯然,水利設施基礎薄弱並不是造成旱災的原因,恰恰相反,水利設施越多的年代旱災反而越多。此外現在抗旱大力開發利用地下水也不是一個長久之計。過度超采還會導致地下水位持續下降,地表乾旱沙化。一旦地下水開采完,土地荒漠化嚴重,一切就晚了[6]。
2.3全球變暖?
數據顯示:從雲南有氣象記錄的1961以來,雲南年平均氣溫呈不斷上升的趨勢,截至2010年,49年中雲南年平均氣溫上升了0.74℃,其中年升溫率為0.015℃/年[5]。雖然有一定的聯系,但從歷史來看,例如侏羅紀時期氣溫則是高於今日約攝氏3°,然而侏羅紀時期卻是地球歷史上最濕潤的時期之一[7]。所以,全球變暖不是導致雲南乾旱的主要原因。
2.4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復雜的地質構造影響?
雲南地處於北回歸線附副熱帶高氣壓帶,在北回歸線所貫串之處,大都是茫茫的荒漠:北非的撒哈拉大沙漠、阿拉伯半島的魯卜哈利沙漠、小內天特沙漠,印度半島的塔爾沙漠……,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也許說明了雲南氣候註定是乾旱的,但是古時候的雲南卻以溫暖濕潤氣候為著名,只是近百年特別是最近十年來才逐漸轉為乾旱,是什麼導致了雲南氣候的巨變呢?
2.5森林覆蓋率?
雲南歷史上森林覆蓋率極高,宋以前滇西北為70%,滇南為90%,明清以來。森林覆蓋率緩慢下降,但清代中期之前仍然有70%左右[1],到1935年森林覆蓋率下降到50%,本世紀50年代初的47%,70年代的24%[8]。顯而易見,歷史上雲南旱災的逐年增多和森林覆蓋率逐年降低明顯有關,森林覆蓋率越低,旱災越多。氣候乾旱不是原因,是結果,因為沒有植被,白天地表溫度急劇上升,空氣向上升騰,雲和潮濕空氣無法進入,被卷出該地區[9]。
但改革開放後官方公布的森林覆蓋率數字是從2005年的40.8%增加到2010年的47.5%[10],2009年恢復到49.9%,2012年一月竟然稱達到52.93%[11],(其中也有2003年開始的森林覆蓋率計算標準的變化導致的覆蓋率數字虛報[12]。官方公布覆蓋率52.93%,學者發現谷歌地圖顯示不到30%[12])。但是旱災卻依然逐年增多,甚至加速度增長日趨頻繁和嚴重,由此得出的結論是改革開發後旱災隨著森林覆蓋率迅速增高而迅速增多?
那麼,新增加的是些什麼林呢?2000年以來,西雙版納州新造橡膠林達300萬畝,橡膠林面積從1988年的116萬畝增加到615萬畝。在與緬甸、寮國接壤的瀾滄江沿岸,中國一側的原始森林幾乎消失殆盡,不管條件優劣都種上了橡膠樹或其他一些經濟林木。《中國科學報》在2012年2月名為《橡膠林種下的危機》報道中提到:如今,占據中國橡膠種植半壁江山的西雙版納,許多村寨已出現自來水斷流、井水乾涸現象。」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學者表示,研究西雙版納徑流數據發現,即使在降雨量非常低的年份,熱帶雨林中尚有明顯持續的地表徑流,而橡膠林中卻頻繁出現斷流現象[13]。金光集團APP(中國)公司於2002年9月進入雲南省,規劃引種2750萬畝以桉樹為主的速生豐產林,建設雲南有史以來最大的林產業工程———林漿紙一體化項目[14]。林學界學者們早已達成共識:人工純林容易導致水土流失、病蟲害加劇、生物多樣性消失和森林火災增多等一系列問題,在雲南大面積種植人工桉樹林,令科學家們憂慮[15]。
其實,橡膠樹和桉樹在原產地自然森林裡對生態並無危害,正真造成水土流失的是為了種橡膠樹林和桉樹林等人工經濟林時而把山地原生樹林採伐殆盡,並「將林地中的雜灌木、雜草、蕨類等全部砍除,整地施肥,採用化學除草劑 」徹底除去地表的植被[16],甚至「煉山」(煉山就是人為控制的火燒,是人們為了植樹造林在採伐跡地或宜林地上用火燒來清理林地的一種營林措施[17]),把所在區域天然山林生態系統破壞殆盡,地表植被的鏟除和整地翻土又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18]。由於「土地較為貧瘠的地方就不適宜種桉樹[20]」,在森林早已破壞殆盡的荒山由於長時間的水土流失,貧瘠、土壤層薄,在這些無林荒山種植桉樹等經濟林生長緩慢經濟效益低,所以投資者把魔掌伸向了有林地,提出所謂「中低產林改造[21]」,其實就是把所謂經濟效益低的原始次生林等物種豐富的自然山地植被鏟殆盡[16],改為物種單一的桉樹、橡膠、核桃等速生豐產林和經濟林,,這種借口所謂的「植樹造林」以及「中低產林改造」對山地原生生態系統的破壞甚至比單純砍伐天然林更為惡劣,砍伐天然林後還保留灌木草本和喬木幼苗,只要保護好封山育林天然次生林還是能逐步恢復的,而種植速生豐產林卻把區域所有天然森林物種趕盡殺絕[16][17][18]!若干年後再輪番砍伐把地力消耗殆盡,成為真正的荒山。加劇了本世紀雲南更為嚴重的水土流失,生態惡化。是近年來雲南旱災越演越烈的原因之一,迅速增加的人工林面積和「中低產林改造」面積其實大部分就是對雲南山地天然林生態系統徹底破壞的面積,所以這正是近年來雲南「森林覆蓋率」快速增長,旱災也快速增長的原因。

中國科學院解焱博士介紹,之所以稱人工純林為「綠色沙漠」,一是因為這樣的樹林中植物種類極為單一,無法給大多數動物提供食物或適宜的棲息環境,因而林中動物十分稀少;二是這樣的樹林地表植被很差,保持水的能力很差,乾燥且易形成火災;三是這樣的樹林生物多樣性水平極低,因而生態十分脆弱,缺少天敵對蟲害進行控制,很易感染蟲災,造成大面積損害。 植樹造林曾經成為我國森林砍伐的精神寄託和借口,所謂「砍一棵造十棵」,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國森林資源的巨大破壞和退化。植樹造林反映了我國自然資源管理存在的嚴重問題,比如管理部門既是管理者又是最大受益者[22]。

實際上,天然原始森林及原始次森林面積卻在不斷縮小,雲南的原始森林除了一些人跡罕至的險陡山林和保護區,砍得已經差不多了,現達到歷史最低值,當前雲南的全部現存原始森林可能最多也不過三萬平方公里!即還不到雲南省總面積8%[23]!和旱災增長的趨勢正好成反比,說明了旱災增加的更本原因是原始森林被砍伐殆盡。

原中國科學院龍勇誠教授報道:「2010年3月下旬的一天,我穿行在雲南哀牢山間的原始森林裡。哀牢山是中國西南地區最為重要的原始森林區之一。當時正值中國西南地區遭遇世紀大旱期間。然而走進森林中,我眼前卻是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山澗潺潺流水,林中猿聲回盪,鶯歌燕舞,百花爭艷,處處生機盎然。旱情何在?真有百年一遇的旱災?同在一片藍天下,同樣數月未見滴雨,哀牢山與災區之間為何會有這么大的反差?」此後,他們對西南5省的130多萬平方公里地域進行分析,經過半年多的努力,研究結果表明:自然保護區面積百分比在每個單元格中越高,旱災地點數量就越少。當自然保護區面積百分比達到20%時,旱災地點幾乎為零[24]。


原始森林(就是所謂過熟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態系統之一。原始森林維護著自然環境,通過對降雨和蒸發的控制調節天氣,並維持著地球的生態平衡[25]。森林會大量釋放凝結核(離子,特別是負離子)到空中產生雲(空中有很多水汽,只有附在凝結核上的水汽才能成為我們看得見的水汽雲)才能在重力(水汽附在凝結核越來越多)和遇冷就會降雨。森林植被上空接近海洋上空的濕度,特別是當沿海森林植被很好(50%以上)及水汽輸送沿途有足夠的森林(30%以上)他很容易把海洋水汽大量輸送到內陸深處等沙漠地帶!原始森林不僅僅是高大的樹木,而是一個綜合的生態系統,包動植物間的食物鏈關系,在原始森林中,某一物種的減少,可以影響其他物種的生存,這種情況在熱帶雨林中體現更為突出。人們在破壞原始森林以後,即使人工補種了大量的樹林,也無法彌補森林被壞對生態帶來的影響的[26]。另一方面,原始森林下有厚厚的腐殖層和土壤層,下大雨時腐殖層如海綿般就把大量雨水吸收,再緩慢滲入土壤和地下成為地下水,旱季時水緩慢釋放,防洪抗旱能力極強。
雲南熱帶亞熱帶原始森林這一類型生態系統的脆弱環節在於必須保持物種高度多樣化的水平,即使不將叢林砍伐,如降低其生物多樣性水平,也會導致局部地區的生態退變。
原始森林被砍伐後,先是腐殖層較容易被風吹和雨水沖刷逐漸消失,保水能力變弱,如果進一步為了種農作物和經濟林,則把剩下的灌木及草本清除干凈,「通過深挖墾復,挖除一切雜灌樹蔸,抑制雜草的生長[18]」,使土壤裸露,進一步加速水土流失,土壤層不斷變薄,逐漸石漠化,保水能力越來越差最終徹底喪失。形成有雨即洪災,無雨即旱災的悲劇。
雲南是全國岩溶地區石漠化危害程度最深的省區之一。石漠化的形成往往經歷三個階段:毀林開荒——水土流失——岩石裸露即石漠化,其中不合理的人類活動是導致石漠化的主要誘因。西南地區石漠化土地如不及時治理,按照現在的推進速度,其規模在25年內還將翻一番。雲南省水土流失面積已達14萬多平方公里,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37%,每年流失土壤5億多噸。中國工程院分析認為,在我國石漠化現象最嚴重的貴州、雲南、廣西三省區,按照現在的推進速度,其規模在25年內還將翻一番,百年之內若不及時治理,將有一半國土面積成為石漠化[27]。

⑹ 雲南大旱的根源

雲南大旱的根源 ,救救雲南!
雲南從2009年到2012年史無前例的連年旱災,從雲南歷史和全球角度來看,其深層的原因清晰可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從明代特別是清末以來,旱災逐漸開始明顯[1],隨著對雲南的開發旱災逐步發展,到本世紀初更是加速度逐年頻繁和加劇。分析形成雲南旱災的多種原因,清代以來特別是最近半個世紀長期的天然森林不斷被砍伐消失和山地開墾造成的水土流失生態逐漸惡化是雲南氣候逐年變乾旱最終釀成史無前例的四年連旱的根源,近年來大規模的毀天然林種植人工經濟林又加劇了災情,一些片面追求經濟發展急功近利而不顧生態環境的政策失誤是導致環境災變的推動因素。人們如不痛改前非,本世紀末雲南將大半變為礫石荒漠[27]。
目錄
1 雲南大旱形成的歷史
1.1 古代雲南氣候
1.2 雲南14世紀以來旱災的發展
2 原因分析:是什麼造成了雲南旱災?
2.1 大氣環流異常?
2.2 水利設施基礎薄弱?
2.3 全球變暖?
2.4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復雜的地質構造影響?
2.5 森林覆蓋率?
3 雲南旱災不斷增加的歷史就是天然森林不斷被砍伐消失的歷史
3.1 雲南古代森林
3.2 明清到民國的森林砍伐
3.3 解放後大躍進毀林「大煉鋼鐵」運動、「以糧為綱」的毀林開荒運動
3.4 改革開放後「發展經濟,盡快引導群眾盡快脫貧」為借口的毀林致富運動
3.5 二十一世紀初的「堅定不移地發展林紙一體化產業」的毀林種桉運動
3.6 當前的毀滅天然林運動:「為改變"只見樹不見富"的雲南省改造6000萬畝中低產林的號角吹響[40][41]」
4 世界類似案例
5 反思
5.1 生態科學知識的薄弱
5.2 數字指標游戲政績的危險
5.3 利益集團的對媒體和政策的劫持
6 解決的辦法:走向生態文明
6.1 觀念的革新:建立生態文明的世界觀
6.2 政策的轉型:轉向可持續發展政策
6.3 農林業的生態化:建立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態農林業模式
6.4 社會的改正:建立簡約的綠色生活方式
7 ·參考文獻
1 雲南大旱形成的歷史
縱觀雲南歷史,會發現這幾年雲南三年連旱並不是一件偶然事件,而是從明清開始,旱災逐年增多,特別是到二十一世紀初,旱災呈現加速度增長,最終釀成了史無前例的三年連旱。

1.1 古代雲南氣候 歷史上雲南氣候溫和濕潤,雲貴高原大部分地區年均降雨量在1 100mm左右,雨量充沛,「不乏泉流,雨水滋多」[2],滇南則屬熱帶雨林氣候,氣候更為潮濕。雲南的土壤主要為赤紅壤和山地紅壤,是因為地處溫暖濕潤的環境,風化淋溶強烈,鐵的游離度較高,使得土壤呈現紅色[3]。雖然每年有明顯的雨季與乾季之分,但很少出現嚴重的旱災。東漢末年曾經有全國性的大規模旱災,但並無益州(雲貴川)受災的記錄[4]。
1.2 雲南14世紀以來旱災的發展
雲南出現明顯旱災始於明清,從《雲南14世紀以來水旱災害頻次表(頻度:年∕次)[4](P25-29)》(表中災害數據截止於1990年。)表中可以看出14世紀以來水旱災害發生次數遞增,水災從百年的7次發展到57次,旱災由15次發展到61次,其中旱災每百年發生的次數為14世紀15次,15世紀15次,16世紀24次,17世紀32次,18世紀29次,19世紀35次,20世紀截至1990年61次;水旱災害發生的頻度由4.55年一次發展到0.77年一次,「發生水旱災害最多的是20世紀」。隨著時間的推移,災害發生的次數與日俱增,其頻度也呈趨頻態勢[1]。
從雲南有氣象記錄的1961年以來,雲南的年降水量則出現減少的趨勢,半個世紀以來年降水量減少了39mm,減少速率為-8mm/10a,其中夏季和秋季減少趨勢明顯於春季和冬季。最顯著的例子 是西雙版納年降水日由20世紀50年代的每年270天銳減到目前的150天;年霧日由180天減少到30天,以往濕潤的熱帶雨林氣候已經發生明顯變化[5]。
進入二十一世紀,雲南旱災愈加頻繁和嚴重:
2001年:遇接近於歷史上「最嚴重的旱災」。
2005年:遭遇近50年來最大乾旱。
2006年:遭遇20年來最嚴重旱情。
2009年:遭遇50年一遇嚴重旱情。
2010年:百年一遇大旱炙烤雲南。
2011年: 雲南遭遇局部持續乾旱 25縣降水破歷史最少記錄。
2012年: 雲南旱情旱情持續加重。

2 原因分析:是什麼造成了雲南旱災?

2.1大氣環流異常?引起大氣迴流異常的主要原因是厄爾尼諾現象,又稱厄爾尼諾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帶大范圍內海洋和大氣相互作用後失去平衡而產生的一種氣候異常現象,一般每2—7年出現一次,厄爾尼諾的全過程分為發生期、發展期、維持期和衰減期,歷時一般一年左右,使風向和洋流發生逆轉。所以不能解釋雲南旱災逐年增強的現象。更不能解釋三年連旱,因為厄爾尼諾現象不可能三年連續出現。
2.2水利設施基礎薄弱?從歷史角度來看:明清以來雲南旱災的日益增長,正好與明清以來日益增長的水利設施建設日益增長成正比,很顯然,水利設施基礎薄弱並不是造成旱災的原因,恰恰相反,水利設施越多的年代旱災反而越多。此外現在抗旱大力開發利用地下水也不是一個長久之計。過度超采還會導致地下水位持續下降,地表乾旱沙化。一旦地下水開采完,土地荒漠化嚴重,一切就晚了[6]。
2.3全球變暖?數據顯示:從雲南有氣象記錄的1961以來,雲南年平均氣溫呈不斷上升的趨勢,截至2010年,49年中雲南年平均氣溫上升了0.74℃,其中年升溫率為0.015℃/年[5]。雖然有一定的聯系,但從歷史來看,例如侏羅紀時期氣溫則是高於今日約攝氏3°,然而侏羅紀時期卻是地球歷史上最濕潤的時期之一[7]。所以,全球變暖不是導致雲南乾旱的主要原因。
2.4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復雜的地質構造影響?雲南地處於北回歸線附副熱帶高氣壓帶,在北回歸線所貫串之處,大都是茫茫的荒漠:北非的撒哈拉大沙漠、阿拉伯半島的魯卜哈利沙漠、小內天特沙漠,印度半島的塔爾沙漠……,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也許說明了雲南氣候註定是乾旱的,但是古時候的雲南卻以溫暖濕潤氣候為著名,只是近百年特別是最近十年來才逐漸轉為乾旱,是什麼導致了雲南氣候的巨變呢?
2.5森林覆蓋率? 雲南歷史上森林覆蓋率極高,宋以前滇西北為70%,滇南為90%,明清以來。森林覆蓋率緩慢下降,但清代中期之前仍然有70%左右[1],到1935年森林覆蓋率下降到50%,本世紀50年代初的47%,70年代的24%[8]。顯而易見,歷史上雲南旱災的逐年增多和森林覆蓋率逐年降低明顯有關,森林覆蓋率越低,旱災越多。氣候乾旱不是原因,是結果,因為沒有植被,白天地表溫度急劇上升,空氣向上升騰,雲和潮濕空氣無法進入,被卷出該地區[9]。
但改革開放後官方公布的森林覆蓋率數字是從2005年的40.8%增加到2010年的47.5%[10],2009年恢復到49.9%,2012年一月竟然稱達到52.93%[11],(其中也有2003年開始的森林覆蓋率計算標準的變化導致的覆蓋率數字虛報[12]。官方公布覆蓋率52.93%,學者發現谷歌地圖顯示不到30%[12])。但是旱災卻依然逐年增多,甚至加速度增長日趨頻繁和嚴重,由此得出的結論是改革開發後旱災隨著森林覆蓋率迅速增高而迅速增多?
那麼,新增加的是些什麼林呢?2000年以來,西雙版納州新造橡膠林達300萬畝,橡膠林面積從1988年的116萬畝增加到615萬畝。在與緬甸、寮國接壤的瀾滄江沿岸,中國一側的原始森林幾乎消失殆盡,不管條件優劣都種上了橡膠樹或其他一些經濟林木。《中國科學報》在2012年2月名為《橡膠林種下的危機》報道中提到:如今,占據中國橡膠種植半壁江山的西雙版納,許多村寨已出現自來水斷流、井水乾涸現象。」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學者表示,研究西雙版納徑流數據發現,即使在降雨量非常低的年份,熱帶雨林中尚有明顯持續的地表徑流,而橡膠林中卻頻繁出現斷流現象[13]。金光集團APP(中國)公司於2002年9月進入雲南省,規劃引種2750萬畝以桉樹為主的速生豐產林,建設雲南有史以來最大的林產業工程———林漿紙一體化項目[14]。林學界學者們早已達成共識:人工純林容易導致水土流失、病蟲害加劇、生物多樣性消失和森林火災增多等一系列問題,在雲南大面積種植人工桉樹林,令科學家們憂慮[15]。
其實,橡膠樹和桉樹在原產地自然森林裡對生態並無危害,正真造成水土流失的是為了種橡膠樹林和桉樹林等人工經濟林時而把山地原生樹林採伐殆盡,並「將林地中的雜灌木、雜草、蕨類等全部砍除,整地施肥,採用化學除草劑 」徹底除去地表的植被[16],甚至「煉山」(煉山就是人為控制的火燒,是人們為了植樹造林在採伐跡地或宜林地上用火燒來清理林地的一種營林措施[17]),把所在區域天然山林生態系統破壞殆盡,地表植被的鏟除和整地翻土又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18]。由於「土地較為貧瘠的地方就不適宜種桉樹[20]」,在森林早已破壞殆盡的荒山由於長時間的水土流失,貧瘠、土壤層薄,在這些無林荒山種植桉樹等經濟林生長緩慢經濟效益低,所以投資者把魔掌伸向了有林地,提出所謂「中低產林改造[21]」,其實就是把所謂經濟效益低的原始次生林等物種豐富的自然山地植被鏟殆盡[16],改為物種單一的桉樹、橡膠、核桃等速生豐產林和經濟林,,這種借口所謂的「植樹造林」以及「中低產林改造」對山地原生生態系統的破壞甚至比單純砍伐天然林更為惡劣,砍伐天然林後還保留灌木草本和喬木幼苗,只要保護好封山育林天然次生林還是能逐步恢復的,而種植速生豐產林卻把區域所有天然森林物種趕盡殺絕[16][17][18]!若干年後再輪番砍伐把地力消耗殆盡,成為真正的荒山。加劇了本世紀雲南更為嚴重的水土流失,生態惡化。是近年來雲南旱災越演越烈的原因之一,迅速增加的人工林面積和「中低產林改造」面積其實大部分就是對雲南山地天然林生態系統徹底破壞的面積,所以這正是近年來雲南「森林覆蓋率」快速增長,旱災也快速增長的原因。

中國科學院解焱博士介紹,之所以稱人工純林為「綠色沙漠」,一是因為這樣的樹林中植物種類極為單一,無法給大多數動物提供食物或適宜的棲息環境,因而林中動物十分稀少;二是這樣的樹林地表植被很差,保持水的能力很差,乾燥且易形成火災;三是這樣的樹林生物多樣性水平極低,因而生態十分脆弱,缺少天敵對蟲害進行控制,很易感染蟲災,造成大面積損害。 植樹造林曾經成為我國森林砍伐的精神寄託和借口,所謂「砍一棵造十棵」,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國森林資源的巨大破壞和退化。植樹造林反映了我國自然資源管理存在的嚴重問題,比如管理部門既是管理者又是最大受益者[22]。

實際上,天然原始森林及原始次森林面積卻在不斷縮小,雲南的原始森林除了一些人跡罕至的險陡山林和保護區,砍得已經差不多了,現達到歷史最低值,當前雲南的全部現存原始森林可能最多也不過三萬平方公里!即還不到雲南省總面積8%[23]!和旱災增長的趨勢正好成反比,說明了旱災增加的更本原因是原始森林被砍伐殆盡。

原中國科學院龍勇誠教授報道:「2010年3月下旬的一天,我穿行在雲南哀牢山間的原始森林裡。哀牢山是中國西南地區最為重要的原始森林區之一。當時正值中國西南地區遭遇世紀大旱期間。然而走進森林中,我眼前卻是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山澗潺潺流水,林中猿聲回盪,鶯歌燕舞,百花爭艷,處處生機盎然。旱情何在?真有百年一遇的旱災?同在一片藍天下,同樣數月未見滴雨,哀牢山與災區之間為何會有這么大的反差?」此後,他們對西南5省的130多萬平方公里地域進行分析,經過半年多的努力,研究結果表明:自然保護區面積百分比在每個單元格中越高,旱災地點數量就越少。當自然保護區面積百分比達到20%時,旱災地點幾乎為零[24]。

原始森林(就是所謂過熟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態系統之一。原始森林維護著自然環境,通過對降雨和蒸發的控制調節天氣,並維持著地球的生態平衡[25]。森林會大量釋放凝結核(離子,特別是負離子)到空中產生雲(空中有很多水汽,只有附在凝結核上的水汽才能成為我們看得見的水汽雲)才能在重力(水汽附在凝結核越來越多)和遇冷就會降雨。森林植被上空接近海洋上空的濕度,特別是當沿海森林植被很好(50%以上)及水汽輸送沿途有足夠的森林(30%以上)他很容易把海洋水汽大量輸送到內陸深處等沙漠地帶!原始森林不僅僅是高大的樹木,而是一個綜合的生態系統,包動植物間的食物鏈關系,在原始森林中,某一物種的減少,可以影響其他物種的生存,這種情況在熱帶雨林中體現更為突出。人們在破壞原始森林以後,即使人工補種了大量的樹林,也無法彌補森林被壞對生態帶來的影響的[26]。另一方面,原始森林下有厚厚的腐殖層和土壤層,但下大雨時腐殖層如海綿般就把大量雨水吸收,再緩慢滲入土壤和地下成為地下水,旱季時水緩慢釋放,防洪抗旱能力極強。
這一類型生態系統的脆弱環節在於必須保持物種高度多樣化的水平,即使不將叢林砍伐,或降低其生物多樣性水平,或降低藤蔓植物和棕櫚科植物的數量,都會導致叢林因缺水而枯死,誘發局部地區的生態退變。
原始森林被砍伐後,先是腐殖層較容易被風吹和雨水沖刷逐漸消失,保水能力變弱,如果進一步為了種農作物和經濟林,則把剩下的灌木及草本清除干凈,「通過深挖墾復,挖除一切雜灌樹蔸,抑制雜草的生長[18]」,使土壤裸露,進一步加速水土流失,土壤層不斷變薄,逐漸石漠化,保水能力越來越差最終徹底喪失。形成有雨即洪災,無雨即旱災的悲劇。
雲南是全國岩溶地區石漠化危害程度最深的省區之一。石漠化的形成往往經歷三個階段:毀林開荒——水土流失——岩石裸露即石漠化,其中不合理的人類活動是導致石漠化的主要誘因。西南地區石漠化土地如不及時治理,按照現在的推進速度,其規模在25年內還將翻一番。雲南省水土流失面積已達14萬多平方公里,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37%,每年流失土壤5億多噸。中國工程院分析認為,在我國石漠化現象最嚴重的貴州、雲南、廣西三省區,按照現在的推進速度,其規模在25年內還將翻一番,百年之內若不及時治理,將有一半國土面積成為石漠化[27]。

·

⑺ 雲南乾旱持續多長時間了

在我的記憶中,我們雲南省的乾旱持續多長時間已經超過8個月了,從去年7月初開始就一直很少下雨,257天中,我博客有記載的下雨天數只有19天(包括毛毛雨),快受不了了。最近我最關心的就是下雨,問什麼乾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讀書看報了解到很多常識和觀點。別人說什麼是別人的,我認為正常的自然現象佔70%,最近幾百年特別是人類進入工業社會以來對待地球的態度影響佔30%。特別讓雲南人受不了的是破壞地球的罪魁禍首不是雲南人,因為地球上同一緯度沒有收到破壞或者破壞程度小一點的地方就是我們雲南,比如西雙版納熱帶雨林。但是乾旱的災難卻讓雲南遇到,有點不公平! 下面是我收集特大旱情的相關報道: 2009年入秋以後,我國西南大部以及江南、華南部分地區發生了嚴重乾旱。目前,我國雲南、廣西等西南地區旱情仍在繼續發展,其中雲南全省發生了歷史罕見的特大乾旱,城鄉居民飲水困難突出,抗旱形勢十分嚴峻。根據《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有關規定,2月24日,國家防總啟動了抗旱Ⅱ級應急響應。 無奈的家規 這次旱災雲南受災最重。從去年秋季開始,雲南全省絕大部分地區遭遇了60年一遇的秋、冬、春三季連旱。不少過去波光粼粼的水庫現在都乾涸見底,抗旱形勢極為嚴峻。記者在雲南大理祥雲縣看到,往年蓄水量達700萬方的青海湖水庫,如今已變成「牛羊牧場」;那些本應翠綠的水葫蘆,如今輕輕一捏就變成碎片隨風飄散。 大范圍、長時間的乾旱現在已給雲南近600萬人、360萬頭大牲畜造成飲水困難。水正成為災區群眾最珍惜的東西。紅河州彌勒縣村民普成良在去年九月份就立下了這樣的家規:洗臉洗腳只能用一小盆水。在普成良家中,記者看到,一小盆水指的就是「盆底淺淺的一層水」。作為一家之主的普成良洗完臉之後,接下來是她的妻子。一家九口陸續洗臉、洗腳之後,水就倒在天井裡存放,需要時舀一些到屋外的水槽喂牛羊。五個月來,普成良一家一直嚴格執行這項節約用水的家規,現在他家成為村裡少有的天井裡還有水的人家。而洗衣、沐浴這些原本看似平常的活動,如今對村民來說都是奢望。普成良告訴記者,從去年九月份以來就沒有洗過澡,衣服一般都是攢起來到離家30公里外的華寧縣盤溪鎮的河裡去洗。普成良家目前還算幸運的。由於用水困難,有的農戶已經開始賤賣大牲畜。對於普通農戶來說,大牲畜是犁地拉車的好幫手,不到萬不得已,農家絕不會賣自己的牛。 千方百計保障城鄉居民生活用水 雲南省旱情眼下仍在持續。除雲南外,廣西、貴州、四川、重慶等省(區、市)局部旱情也持續發展。據國家防總辦公室2月25日統計,全國受旱面積6822萬畝,旱災造成1188萬人、805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這兩個數值均比多年同期平均值高出30%以上。國家防總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張志彤說,現在全國受旱面積和多年同期相當,但是因旱發生飲水困難的人口比常年要多出400萬,所以解決群眾飲水困難問題是當前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 旱情發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高度重視西南地區的抗旱救災工作,先後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國家防總、水利部密切關注雲南、廣西、貴州、四川、重慶等地的旱情發展。今年以來,中央財政已經下達6500萬抗旱經費,最近還將再下達預計總數超過100億的抗旱經費,用以支持旱區群眾渡過難關,修復建設水利工程、灌溉工程等。目前,旱區各地正把千方百計保障城鄉居民生活用水作為重中之重來抓。
國家防總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張志彤說,在全國1180萬飲水困難人口中,雲南就集中了597萬。雲南省相關部門已組織800多萬人投入抗旱工作,各地正通過水庫供水、開辟應急水源、拉送水等多種措施,千方百計保障群眾生活用水。 記者幾天前采訪時,曲靖市稻堆村村民正在挖溝埋設引水管道。持續的乾旱使村裡出現了斷水情況後,曲靖市環保局主動幫扶這個村子尋找到可以飲用的水源,並投資20萬元購買了引水設備。為了盡早把水引到村子裡面,全村老少全體動員,大家連續幹了5天。這個水管里引來的是10公里之外一個水源地的水。
2月25號,水引到了村裡。在取水點,前來挑水的群眾自覺排隊,臉上露出了久違的喜悅。引來的水灌滿了各家各戶乾涸已久的小水窖,村裡的大水窖也存足了全村80多戶村民三個月左右的用水量。在五月雨季來臨之前,村民的吃水問題有了基本保障。 通過應急調水、打井采水,一些受災地區飲水困難得以初步緩解。但隨著水源的逐漸減少,新增飲水困難群眾不斷出現,尤其是居住在山區、半山區的群眾飲水困難問題更為突出,他們居住分散、交通困難、運水難度大。各方正通過拉水、背水、送水的方式力求緩解山區居民用水困難。 昆明市東川區人武部政委呂焱說,他們現在已經派出23支民兵送水分隊,採取分隊包村、小組包戶的方式,為人民群眾送水。有些少數民族村寨位於交通不便的大山裡,當地駐軍還組織官兵採用肩挑背扛的方式,為村民送泉水。但目前雲南四分之一的鄉鎮政府駐地還存在群眾飲水困難。這次旱災也給當地農業造成嚴重影響,小麥、甘蔗等秋冬播種農作物受災面積達85%以上,預計夏糧將因災減產一半以上。眼下,各級農業部門派出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村民抗旱。鎮雄縣的村民付明英家的兩畝小麥就因旱受災,正在她一籌莫展的時候,縣農業局的科技人員來到她家,幫助她栽果樹,減少損失。 在受災較重的地區,技術人員引導村民適時改種、補種馬鈴薯等其它作物,以最大限度減少損失。在受災較輕的地區,技術人員採取抗旱措施和抗旱技術,加強管理,保苗奪豐收;目前,雲南全省抗旱澆灌面積達1100萬多畝、實現改種補種的土地達到205萬畝。抗旱救災各項工作仍在緊張進行中。 抗旱形勢將更為嚴峻 根據中央氣象台的監測,這兩天,我國南方部分地區出現了強對流天氣,未來10天,南方降雨天氣比較頻繁。與南方大部經受雨水影響相反,雲南的乾旱仍將持續一段時間,抗旱形勢將更為嚴峻。 據國家防總介紹,此次旱情具有受災地區集中、南方重於北方,持續時間長、程度重,受災地區百姓飲用水困難十分突出等特點,面對旱情,受災地區正在積極行動。據統計,目前全國受旱省(區、市)已投入抗旱資金7.5億元、勞力898萬人、完成抗旱澆地917萬畝,臨時解決了744萬人、357萬頭大牲畜的飲水困難。

⑻ 雲南乾旱原因

官方說法是:天災人禍
1、天災:包括全球變暖、厄爾尼諾等。
2、本身正常的氣候條件:雲南11月到次年4月屬於旱季,降水佔全年10%-20%,以年平均1100mm降水來說,只有110-220mm。
3、人禍:3方面。一個是毀林種桉,第二個是過度采礦,第三個是大力建設水電設施,改變局部氣候,又不能合理安排利用水資源。
4、由於主要降水來源的季風的上游國家,寮國緬甸印度等國的森林植被破壞,導致季風雨水減少。雨季縮短,旱季變長,全年降水減少。

⑼ 雲南乾旱的原因

一是特殊的地理位置影響。雲南處於低緯高原的特殊地理位置,平均海拔在2000米左右,位於青藏高原東南側,臨近我國南海和孟加拉灣,屬季風氣候,而且是高原地形,容易形成「焚風效應」。「焚風效應」是由於比較潮濕的空氣在迎風山坡上升時,水汽凝結成雲雨,到山頂後空氣已經變得比較乾燥,然後沿著背風坡下沉增溫,此時空氣便變得更加乾燥和炎熱,特別是省內幾條近似南北走向的大山脈對氣流的隔阻,導致空氣中含水量極低,難以形成有效降雨。
二是多變的氣候環境影響。雲南氣候是典型的季風氣候受大氣環流和海洋洋流周期性變化(如厄爾尼諾和拉尼娜)影響大,除此之外還有個特點,就是干濕兩季交替明顯。每年的十一月份至第二年的四月份是乾季,從五月份到十月份是濕季,一般來說,濕季佔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所以一旦雨季的降水量不足,就有可能導致整年的乾旱。而全球氣候變化導致極端氣候多發,一旦海洋季風無法抵達陸地或者陸地高壓(如青藏高原高壓)過於強大,使孟加拉灣水汽無法輸送到雲南地區,或者輸送不足,就會造成降雨不足。
三是復雜的地質構造影響。雲南全省山區、半山區面積佔94%,壩子(河谷、盆地)僅佔6%,地勢垂直高差大,海拔最高點和最低點相差6600多米,山高坡陡,山高谷深,雨水順著地勢快速向谷底江河匯集,利用較為困難。另外,湖泊、江河雖多但多處於低海拔位置,將水資源從低海拔提引到高海拔地區的難度很大。全省岩溶面積11萬平方公里,岩溶地區的降雨徑流大部分或全部下滲至地下,難以發揮對地表植被的涵養作用。
四是水利設施基礎薄弱,在09年大旱之前,地方水利設施長期得不到修繕,小型水庫、壩塘等多建設與六七十年代,常年失修。農村供水設施缺乏有效管理,加之水費徵收標准低,維護經費投入不足,管護困難。許多村莊的蓄水池、小壩塘靠天蓄水,管理不到位。在一些尚未貫徹落實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山區農村,旱情發生前一些村民不重視水利設施管護,不注意節約用水,在旱災發生時面臨無水可用。而主要江河缺少用於灌溉水利工程設施,水庫調蓄能力不足,河谷中的水無法提至山坡居民點和耕地。雖然雲南政府計劃在今後的6年中,雲南省要累計投入1000億元左右,開工建設100件以上骨幹水源工程和100萬件以上「五小水利」工程,完成541件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但是需要時間進行建設。
五是雲南精華所在的滇中地區,人口密集,屬資源性缺水,人均水資源約為全國水平的70.8%,其核心部分的滇池流域人均水資源量僅188m3,比京津唐地區的(260~337m3/人)還低。區域內的水資源豐富的河流呈峽谷地形,山高水深,地形復雜,水資源開發難度較大,成本較高,而區內已有水利工程主要以中、小型水庫為主,難已形成規模效益,徑流調節能力小,屬工程性缺水。滇池還受到嚴重污染,屬水質型缺水。滇中地區的水資源困境迫切需要採取工程手段進行解決,雲南省內希望引金沙江水進行滇中調水工程。

⑽ 為什麼雲南連續3年大旱

據說雲南歷史上每10年一大旱,5年一小旱。但現在連續3年出現歷史上罕見的大旱,當地一些8、90歲的老人都沒見過,所以現在叫做百年不遇也不過分。總的說來這次旱情涉及范圍和發展程度都非常嚴重,有些人將這次3年連續大旱歸罪於三峽大壩對生態環境產生的負面影響。但當地不少人分析旱情發展形勢和由來後,大多認為主要原因可能是:1、近20年來每到雨季各煙草種植縣和鄉鎮大量發射防雹彈;2、野蠻開采礦產資源導致地下水枯竭;3、大規模毀林種植造紙原料桉樹破壞水的自然循環功能;4、水利設施年久失修和畸形的庫塘安全管理理念導致蓄水嚴重不足。

閱讀全文

與雲南大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每天什麼時候能買 瀏覽:843
股票交易稅率2020 瀏覽:364
天奇股份股票股票 瀏覽:776
久光軟體股票 瀏覽:641
褔昕軟體股票 瀏覽:682
中行手機銀行股票行情 瀏覽:186
天潔環境股票行情分析 瀏覽:679
電腦桌面股票軟體下載 瀏覽:5
炒股票和打麻將 瀏覽:649
公司發行股票計算 瀏覽:309
忽見陌頭 瀏覽:816
股票賬戶怎麼開怎麼用 瀏覽:928
遵義股票配資 瀏覽:60
股票期貨配資營銷話術 瀏覽:250
中糧股票買 瀏覽:14
基金顯示個股票 瀏覽:622
手機同花順炒股軟體安全嗎 瀏覽:385
買申通快遞圓通快遞股票 瀏覽:16
帝科股份股票什麼時候上市 瀏覽:146
四川輝陽生物工程公司股票代碼 瀏覽: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