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泰坦尼克號碰撞冰山前減速度
「泰坦尼克號」碰撞冰山前不應保持原來速度前進嗎?
不應該.
它受水的阻力不是與速度成正比嗎?
可以這么認為.
保持原來速度前進,不就能輕松繞過冰山了嗎?
保持原來的速度很快就會撞上冰山了.減速可以留出更多的時間反應,轉向.
車在速度小時,向前的加速度較大,但是不能為了快快加速而保持低速.
㈡ 美國Pier1 Imports是個怎樣的品牌
美國的傢具品專賣,設計很講究,在拉丁美洲有專賣店,國內香港剛剛上市,比較昂貴,還有香蕈系列的燈,都很高檔,有朋友在美國很中意這個品牌,這是它的官網~http://www.pier1.com/home.aspx
㈢ 幫我算下08年的運勢50分
一、性格簡評與心理趨向:
1、命帶太極,當力勤奮,滿招損、謙受益,於事業有收獲、學術方面有傑出之成就,且能獨樹一幟,受人景仰。個別命局有多變性收入!但是不容易儲蓄。
2、華蓋的「孤」,多是指心靈上的孤獨,自鳴清高,不同流合污,喜歡一個人看書學習。命中有華蓋的人好學是其特點,但若華蓋佔了兩個以上,或者八字配合不吉,而帶華蓋,恐怕就有點六親上的孤了。另外華蓋還表示人有點老實厚道,有善良有本性。
3、八字比劫為忌神,一生多遇小人。(比劫多妒財,事業、財源方面遭遇別人妒忌,有小人看不慣,《增廣賢文》預言:易反易復小人心!當心!你的交往對象)
4、天干相合,合非其時,一生中多半會改名。(民間有實踐派別的學者認為,拜義母或者干爺,取得小名、或者另外取一個別名,這樣可以化災消禍!有益於健康狀況!)
5、驛馬所臨地支是日主之長生或帝旺,命主聰明伶俐,機靈應變,事業變得快,不會墨守成規。(重點)(少數命例信息反饋,有見風使舵的行為和心理趨向,故然有春風得意之時,也有得不償失之悔!)
6、正官為喜用,聰明有見識,行事知分寸而帶有貴氣,細心緻密,樸素勤儉。(重點)
7、比肩為忌神,大多乖僻寡和,獨斷獨行,行事多以自我為中心,堅持己見,不容易妥協,所以有時很難與人和睦相處,很少有知心朋友,對待部屬和親人也比較嚴厲,不通人情,喜自我封閉。(有江湖派觀點認為:遇到事情吃軟不吃硬是其特點;有詩為證:不橫就不橫,橫起不怕人;不犟就不犟,犟成抵門杠)
8、比肩為忌神,不同程度地表現出,在朋友們面前有言語傲氣姿態,但是,個別命例顯示出,有被朋友不當利用職權之處,包括誤導它途,行為失敬和偶爾不規矩之處,倫理、制度、法規、政策等等,多處越過規范;有詩為證:華容道上遇故知,頓開金鎖走蛟龍!宋江暗通曹保證,官府吏員成走卒!
9、正財為喜用,主其人聰明誠實,行事節約不浪費,安守本分,做事一向小心謹慎,不做非份之想,珍惜金錢,(重視和珍惜以金錢手段途徑建立的各種關系機會,暗藏自己的金錢意途),重視生活保障,作事守信用。(重點)
10、日主強,印比過重,而食傷太輕,其智慧才華局促在大腦里,無法順利發揮出來,因而沉默寡言,本位心很強,自私心較重,很難和別人妥協。又因食傷弱而無法生財,當然一生勞碌奔波(財力薄弱,官的基礎受到影響;官基不固,財力的「保護傘」有隱蔽性的問題;反過來說,生平婚姻上不愉快時多)。如運用其剛毅不屈的個性,以及獨立自主的決心,很可能創出一番事業來。(重點)
11、身強財弱,理財觀念差,不重視(痴迷)金錢,錢財處理不佳(是說投資決策有 未能夠把握機遇之時;有詩為證:錯過好時機,難買好東西!)。且進退拿捏失據,易因小失大。喜投機,野心大(雄心壯志規劃得多,行動上落實的少),好賭,(這兒講好賭,是從心理學上講的,暗示意識方面的自負趨向和行為上的孤注一擲的固執己見),但逢賭必輸。(口頭上有不重視金錢的大話,內心卻有把對錢財另行安排處理的技巧和手段)(重點)
12、地支隱藏食神,愛背地裡評點他人,說別人的秘密,要防止因交往不慎重而泄露,以免別人誤會當成小話,或者是非話柄,當心發生麻煩?有詩為證「十五貫戲言成禍,口舌從來是禍根?」;專家警告信息:好自為知!
13、八字五行綜合評分食傷值大於官殺值,暗示官場中的「貴人」可能虛情假意,幫助關系恐怕作用不力,命局組合不佳的人,甚至於有官殺之災,流年大運中失策、失望的事情比較多;言多行動少,幾多壯志未酬。先賢哲人有詩為證: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14、女人火命性子急,事情頭上有脾氣,出門辦事好穿帶,衣服不好就嘮叨,來了那陣心不順,不擲葫蘆就摔瓢,鬧了一陣就拉倒,順過架子把氣消。(年命納音)(本條內容選自江湖派觀點,個別字句為盲人總結,部分語句可能不協調,僅做參考)
15、日干為丙火,性情急躁,重表現,喜歡辯論,比較沖動,說話急促,不善考慮,自尊心強。
16、正官心性。優點:為人端莊,穩重,正直保守,秉公尚義,負責任,重信用,講規范,安於本分,重視精神生活,職業特點有目標理想,肯服務人群,易得群眾愛戴信任。缺點:往往不夠積極,過於保守及優柔寡斷,以至臨事猶豫不決而常坐失良機。
17、正財心性。優點:言行力求合乎中庸,不喜標新立異及惹是生非。守本份,努力工作,勤儉,任勞任怨。愛護家庭,對妻兒盡責,守信用,能知足。缺點:愛惜金錢,不免吝嗇寡情。過於謹慎,以致魄力不足。行事欠缺恆心,虎頭蛇尾過於安分,略嫌刻板。計較小人得失而因小失大。行事欠變通,不免憨真固執。
二、情感婚姻家庭:
1、官星離日干近者,與異性關系密切,影響較大,緣分也深(或者自己能力比不上交往來的男性,而暗中生出敬佩之意念,有詩為證: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
2、女命日支食神為忌時,丈夫淡漠疏冷,偏執叛逆,虛假不實,多疑善變,倔強固執。
3、桃花與正印同柱,即花園有主護之,吉利之兆。
4、命宮坐桃花,風流之人。(四柱組合不錯,體格容貌佳,容易被他人贊賞和誇獎,社會交往當提防笑裡藏刀!)
5、官殺輕,印重,以財克印星生官殺為救,財星無力,印重官殺輕,弱殺難生旺印,暗示丈夫官場起伏,奔波大,前程阻礙多,個人能量顯示信息,發達有競爭!要麼,採取一些隱蔽手段和方法辦事。
6、桃花劫煞,女性這種組合不太好,生活中可能較隨便,容易放縱自己,因此要加強修養,多加約束。
7、官殺弱而泄氣,財星無力,丈夫事業坎坷,懦弱少成(或者丈夫的事業心不可能持之以恆,結果有違初衷)。
8、時柱夫星, 多為晚婚, 也多嫁遠方之人。
9、女命官殺弱或無官殺,適宜晚婚,否則於事業家庭有礙。
10、印旺官輕,坐堂招夫。(也暗示著丈夫和婆家不遠)
11、女命無殺, 一貴可作夫人。
12、正官為喜用,但夫宮為忌神,表明丈夫自身條件不好,但能幫助自己。
註:婚姻感情方面不順,易因此陡增煩惱。其不順內容包括:晚婚、多戀不成、婚後不睦、分居、外遇、離婚、婚後一方多病等,應此則不應彼。
專家提醒:飽暖思淫慾,當心害健康。
由年命看,您的最佳婚配是:甲子(1984) 戊午(1978) 辛亥(1971)
由年命看,您極為不利的婚配是:庚申(1980) 及屬蛇的。
您的配偶所在的方向(以您原籍住址為中心點):北方對南方。
三、兄弟姐妹:
1、月支為忌神, 難得親蔭,兄弟也不和睦。
2、比劫臨貴人, 兄弟姐妹富貴。
3、身旺帶印, 兄弟姐妹必多。
4、比劫得長生, 主手足健康而長壽。
5、身旺財輕, 兄弟姐妹多。
6、財弱比劫旺,易因錢財之事與兄弟或朋友同事鬧不愉快,反目成仇。
7、官星坐比劫, 克兄弟。
8、比肩逢祿, 兄弟名高。
9、比劫臨旺地, 兄弟姊妹多, 好強好盛, 在上級面前不討巧, 官遭排擠, 不利婚, 不利父。
10、比劫為忌神,兄弟姐妹多有不和,難得兄弟和朋友同事幫助,反而會在他們身上倒貼。
11、比劫逢官殺, 正官旺於七殺, 克弟。
12、財現月柱, 兄弟姐妹富有。
13、比劫得令,必見兄弟發達。(要是有兄弟們的支持,事業發展會更好)
14、比劫破壞喜用神,多受兄弟或朋友之累。
15、財輕比劫重,又見印星來生比劫兼制食傷,受兄弟或朋友之累。
16、財官失勢,比劫強旺,有專家認為,財權或者官位,容易遭意識不良的人誤導,不當利用!
四、子女:
1、時坐官星並且官星為喜用,子息賢孝有成, 自己得享晚福。
2、年支為寅, 日支或時支為巳,木入火鄉, 子孫有憂, 父母不得安寧。
3、時支或食傷臨驛馬,子女生在異鄉或子女長大後在外地工作定居。
4、時得日貴,晚添貴子。
5、時柱遇孤辰寡宿,子女難得孝順(暗示自己對子女的愛心不夠或者家教不嚴)。
6、陽日陰時先生男後生女。
7、遇傷官流年易生兒子。(如果結婚按照古人觀點進行八字合婚,選擇大利之日方可)
8、時支有劫煞,子女難教育(在子女教育上家長花費心思較大,或者說子女教育難度大)。
五、財運
1、財氣通門戶, 無人不富(有食傷生財)。
2、正財外居銀子白,兜里錢財不歸庫,平生縱有千條路,就怕奢侈銀海枯。
3、身旺印旺,意外花消大,處理錢財最好投資不動產,比如買房,或者在房、地、產有關方面去動腦筋,想點子巧取秘奪。
4、身旺財少, 怕比劫印運, 遇之不要投資做生意; 喜財官食傷運和流年; 應去財地發財。
5、財臨長生,多為富商之命。(有的專家分析多數命例後認為:自己或者家庭有人對商人生活方式、工作關系特點,比較贊賞,從而受到某些影響,學會捕捉機會掙錢,而且財富數量可觀,能夠達到富有程度!有詩為證:財臨長生,田園萬傾 !)
6、正財為用神, 勤勞節儉, 佔有欲強。(實踐中,不少預測專家分析發現,暗示為妻子所累,妻子表現出來的對錢財的佔有慾望強烈!)柱中財少, 求財欲反而不太強。(非發財階段的信息反饋。)
7、女子天干現露財,千般手藝做得來;用心求財財順意,用財陞官官有得!
8、時上逢比劫或老行比劫運,晚年財運差。(年青階段要注意開支方法,合理化安排儲蓄,積谷防飢)
9、身旺老行財運, 先窮後富。(年青階段要注意開支方法,合理化安排儲蓄,積谷防飢)
10、比肩條件好,不宜合夥,宜自由業、服務業等,收入可觀,富達萬數
11、月支正印,聰穎敦厚,穩重塌實,易掌權得位。柱中有食神正官,一生衣食不愁,易得貴人扶助。柱中有正財,易破壞難得之財運。柱中有比肩,難擁錢財。柱中有正官,易因廣交得利。柱中有偏印,易因偏業而損財。
後天補救:
四柱喜金, 有利的方位是西方(以父出生地為基準),不利南方,東南;其人喜白色,不利紅色,喜居住坐西朝東的房子,床的放置東西向,床頭在西,名字加金字旁有利。(喜忌所涉及的五行、方位、顏色等盡可能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四柱喜水,有利的方位是北方(以父出生地為基準),不利南方,西南;其人喜黑色,不利黃色,喜居住坐北朝南的房子,床的放置南北向,床頭在北,名字加水字旁有利。(喜忌所涉及的五行、方位、顏色等盡可能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吉祥數字為: 7 8 9 0
命主吉利樓層末位數為:1 3 6 8 (參考《慧緣風水學》)
樓層1、6屬水,2、7屬火,3、8屬木,4、9屬金,5、0屬土。
五行性味:金主辣,木主酸,水主咸,火主苦,土主甜。
㈣ "Help ! 翻譯關於鋁的資料.謝謝!"
是翻譯嗎?
鋁槍是一個獨家產品的空中航線管理,用來去除溶解氧在鋼水洗澡和作為fluidizer鐵合金和中等和低碳鋼糟粕,多在小學和中學冶金產品的過程中耗用的,而且退休後氧化成糟粕。因為它的制定是由我們的公司,產品已滲透市場與巨大的成功,被其更好的手段推廣的建議,我們的顧客。
特殊屬性
取代的優勢,與鋁deoxidizes ,在其經典的介紹一樣,鋼錠,金字塔和光碟,取得了二次廢料和原鋁。鋁槍是12 %至15 %更有效率,並在事實上獲得更多的經濟比常規deoxidizes ,由於較低的特定消費(公斤桿/噸產品) 。
由另一方面,其晶粒尺寸和化學均勻性保證了高品質的產品,難以獲取的方式共同脫氧劑。
根本的優勢,鋁鏡頭:
*高效率,對氧化和fluidize的糟粕
*高,節省成本
*取得容易處理的deox ,並減少其數量
介紹:鋁槍來,在雙紙袋的10kgs/each和他的運輸inbig袋大袋1立方米( 1300公斤/每個,大約) 。
供貨情況:空中航線管理局生產鋁槍在連續的方式和安排永久的股票多達50萬噸,為即時交付。
交付:我方的交付適應的必需品我們的顧客,離岸價格或到岸價格的條件。
命令:請你說明的方式陳述,條件,交貨和付款的建議,我們將向您發送一個報價。
5 。
鋁粉
鋁podwer粗和中等未是一種產品,所作出的空中航線管理局以下最嚴格。證券程序,以及罰款粒度控制。該產品被廣泛應用於金屬鋁熱還原一樣, cromium , molibdenum ,釩,鎢,鈮。在版介紹銨油炸葯/鋁炸葯使用鋁粉作為一個爆破劑。其他的應用可以成立於pirotecnic ,金屬焊接的產品和resines加速器
propierties
粗和中等鋁粉,有很高的燃料價值和高反應性。在冶金過程中鋁熱反應,利用其高,形成熱誰解放whem鋁相結合,與氧氣。深遠的溫度最接近2.200oc 。
作為燃料成分的銨油炸葯/鋁爆炸物法作為一項額外的能源來源。電源爆炸性的工作能力,對於爆速,氣量,溫度和所產生的參數。
㈤ 《泰坦尼克》這普電影的相關知識
泰坦尼克號(Titanic):20世紀初,由英國白星航運公司製造的一艘巨大豪華客輪。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豪華客輪,被稱為是「永不沉沒的」或是「夢幻客輪」。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號從英國南安普頓駛往紐約,開始了這艘「夢幻客輪」的處女航。4月14日晚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而沉沒,由於缺少足夠的救生艇,1500人葬生海底,造成了當時在和平時期最嚴重的一次航海事故,也是迄今為止最著名的一次海難。電影《泰坦尼克號》就是根據這一真實的故事拍攝的。
「泰坦尼克號」共耗資7500萬英鎊,噸位46328噸,長882.9英尺,寬92.5英尺,從龍骨到四個大煙囪的頂端有175英尺,高度相當於11層樓。是當時一流的超級豪華巨輪。
2006年5月,最後一名見證事件的女性生還者逝世,終年99歲。目前尚有兩名女生還者仍然存活,但她們在意外時還不到一歲,因此不會對事件有回憶。
【建造過程】
1909年3月31日泰坦尼克號開始建造於北愛爾蘭的最大城市貝爾法斯特的哈南德·沃爾夫造船廠。船體於1911年5月31日下水。她也是白星航運公司(White Star Line)在同一造船廠建造的奧林匹克級郵船的第2艘船。在當時是最大最有聲望的載人郵船。泰坦尼克號有260米長,28米寬,噸位46329噸(凈重21831噸),排水量達到了規模空前的66000噸!盡管她包含了更多的空間導致了更大的總噸數(比奧林匹克號多出1600噸)。她的船體還是和她的姊妹船奧林匹克號一模一樣大。船上有899名船員,可以運載3300名乘客。因為她也運送郵件,所以也叫皇家郵汽船泰坦尼克號。同樣碩大無比的4個煙囪中只有3個真正工作。剩下那個是個陪襯,唯一的實際用途是作為主廚房的煙囪。動力系統有三套主機:其中兩套為四汽缸往復式蒸汽機,一套蒸汽輪機,主機功率達到50000馬力,航速23~24節。
但是白星公司的興趣不在追求速度這方面。泰坦尼克號的麵包師比格斯回憶說:「……再不會有象她那樣的船了。我曾經在奧林匹克號、庄嚴號、伊麗莎白王後號……上工作過。它們都比不上泰坦尼克。……不錯,就象奧林匹克號一樣,不過豪華得多。比方大餐廳,奧林匹克號甚至連地毯都沒有。泰坦尼克號的地毯則厚得可以沒過膝蓋……再就是傢具,重得你都抬不動。還有那些護牆板……他們可以建造一艘更大、更快的船,可是泰坦尼克號卻把全部力量放在營建一個豪華與舒適的空間上……她的確是一艘了不起的船……」。比格斯說出來的是一種普遍的看法。泰坦尼克號使得所有建造與設計她的人都受到誘惑。這種誘惑力之大,使她在多年之後,越來越膾炙人口。用《造船家》雜志的話說,泰坦尼克號「在許多細節方面模仿了凡爾賽宮……擺滿路易十五風格傢具的休息室,風格類似法國的小特里亞農宮沙龍,壁爐上的雕刻作品是《凡爾賽宮的狩獵女神》。還有其它精美的浮雕和藝術作品……上等的柚木和黃銅裝飾,吊燈和壁畫,印度和波斯的地毯」。甚至三等艙也有大理石的洗漱池和床頭取暖設備。泰坦尼克號在當時是無可比擬的奢華。盡管她不是第一艘提供甲板游泳池,健身房,浴室和升降梯的船,她竭盡全力提供了以前從未見過的服務水平。對頭等艙的乘客,她提供了3台升降機;作為一種革新,她給二等艙的乘客提供了一台升降機。經濟艙的乘客仍然需要爬樓梯。
她最著名的一個特點就是她豪華的樓梯了。詹姆士·卡梅倫在他的電影《]泰坦尼克號》中忠實的再現了這個樓梯。
奧林匹克號和泰坦尼克號盡管是姐妹船,但是一些細節部位並不一樣。在經過奧林匹克號首航的觀察發現,A甲板的人會被水霧淋到,貫通B甲板的散步走廊利用率不高。這兩處缺陷都在泰坦尼克號上得到了改進,其中B甲板的一部分被改裝為頭等艙豪華套房的私人專用露台。
泰坦尼克號被認為是一個技術成就的定點作品。泰坦尼克號更津津樂道的是安全性。兩層船底,由帶自動水密門的15道水密隔牆分為16個水密隔艙,跨越全船。16個水密(不進水的)隔艙防止她沉沒。奇怪的是,這些水密隔艙並沒有延伸得很高。頭兩道水密隔牆與最後的五道,只建到了D甲板。中間的八道牆則只設到了低一層的E甲板。雖然如此,其中任意兩個隔艙灌滿了水,她仍然能夠行駛,甚至四個隔艙灌滿了水,也可以保持漂浮狀態。當時的人們再也設想不出更糟糕的情況了,所以稱泰坦尼克號為「永不沉沒的船」。一個船員在航行中對一個2等艙女乘客西爾維亞·考德威爾說:「就是上帝親自來,他也弄不沉這艘船。」
【處女航】
1912年2月3日,泰坦尼克號完成了裝潢工作,處女航最初被定在了3月20日。但奧林匹克號在1911年9月的那次倒霉的碰撞(與皇家海軍的霍克號巡洋艦相撞)耽擱了泰坦尼克號的最後收工。她的處女航被安排在了4月10日。在此之前,還要在4月1日進行海上試航。一切圓滿。泰坦尼克號於3日抵達南安普敦港,停泊在41號錨地,等待10號那天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作為不愉快的小小插曲,由於南安普敦港煤炭工人罷工,加煤工作遇到了一點挫折。IMM公司不想再推遲泰坦尼克號的處女航,所以從公司所有停泊在南安普敦港的郵船煤艙里搜刮干凈了所有的煤塊。
1912年4月10日,在南安普敦港的海洋碼頭,萬頭涌動。「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號啟程駛往新世界。碼頭上擠滿了乘客、來送行的家屬、行李搬運工和海關的檢查人員。上午11點,一號煙囪噴出了白色的蒸汽。29台鍋爐中的25台開始依次生火。中午12點整,泰坦尼克號在拖船的拉動下慢慢離開了碼頭。兩個外側螺旋槳開始攪動南安普敦港海水。泰坦尼克號依次駛過了停泊在港口中的庄嚴號(不是後來德國賠償的那艘)、費城號、聖路易斯號、海洋號和紐約號郵船,鳴笛向它們致意。這艘46000噸的大船似乎對其它船隻很有吸引力。在水流吸力作用下,紐約號郵船的船身開始向泰坦尼克號靠攏,幸好錨鏈和纜繩及時地拉住了它。泰坦尼克號的拖船伏爾甘號把紐約號的船身頂了回去。世界上最大的郵船開始了它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航行。
當天晚7點,泰坦尼克號抵達法國瑟堡港。另一批乘客和貨物搭乘「游牧」號和「交通」號兩艘專用擺渡船登上了泰坦尼克號,包括美國富翁阿斯特和瑪格麗特•布朗夫人--後來被報紙稱作「永不沉沒的尊貴的布朗夫人」。第二天中午,泰坦尼克號抵達愛爾蘭的昆斯敦(今天的科克)。一批對新世界充滿憧憬和希望的愛爾蘭移民登上了船。一個乘客在這里上岸,他拍下的照片後來成了泰坦尼克號的絕版照片,今天在收藏家眼裡價值連城。
為了以最快的速度穿越大西洋,泰坦尼克號選擇了距離較短的北航線。氣溫不斷地下降。但天氣非常晴朗。事後倖存的船員說,他們以前從來沒看到過這么寧靜的北大西洋。按照伊斯梅的命令,泰坦尼克號在第二天就把速度加快到了25節。盡管認為卡納德公司只求快速的策略降低了公司形象,但白星公司也很想得到藍飄帶來炫耀一下。一路上,泰坦尼克號沒有發生什麼大事。船上的電報員菲利普忙著替頭等艙乘客們拍發昂貴的私人電報,大多是報平安的廢話和股票買賣交割的指令。
【泰坦尼克號沉沒】
1912年4月14日,星期天晚上,一個風平浪靜的夜晚。甚至一點風都沒有。如果有的話,船上的員會發現波浪拍打在冰山上的點點磷光。泰坦尼克號以22節的速度在這片漆黑冰冷的洋面上兼程航行。接到附近很多船隻發來的冰情通報,史密斯船長命令瞭望員仔細觀察。這一年的冰山比往年向南漂得更遠。但是,令人驚訝的是,盡管為頭等艙定製了鍍金的樓梯把手和印度的手工編織地毯,白星公司卻沒有給瞭望員配備望遠鏡!!11點40分,瞭望員弗雷德里克•弗利特(後來生還)發現遠處有「兩張桌子大小」的一塊黑影,以很快的速度變大。他敲了3下駕駛台的警鍾,抓起電話:「正前方有冰山!」。接電話的六副穆迪通知了旁邊的大副默多克。默多克下令減速,左滿舵,停船倒車。事後證明這是一個最愚蠢的決定。當時最好的選擇,要麼是加速的同時左滿舵,冒一些風險;要麼是減速的同時用堅固的船頭去撞冰山。1912年4月那個寒冷的夜晚,泰坦尼克號和冰山發生死亡之吻。
這次碰撞的結果,後來人們都知道了。但當時船上的乘客和船員們卻反應不一。頭等艙和二等艙一些睡得不熟的乘客被一陣輕微的金屬刮擦聲驚醒了。船身輕微震動了一下。有人以為遇上了大浪,有人以為是觸礁了,還有人以為是螺旋槳發生了故障。但是下面船艙的乘客感覺到的震動劇烈得多。有的乘客看到了舷窗外擦身而過的乳白色冰山。有些擦掉的冰塊掉到了船艙里。底層統艙的移民乘客更是心驚肉跳地發現,冰冷刺骨的海水正從不知道的什麼地方漫過門縫。船很快停了下來。一些乘客披上外套來到甲板上。北大西洋上空繁星閃爍,氣溫則低達零下一度。漆黑的天穹下,泰坦尼克號的窗戶里發出溫暖的淡黃色燈光。四根高大的黃黑兩色煙囪中冒著白色的蒸汽煙霧。突然,有三根突然發出了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和嘶叫聲。懂得蒸汽機的乘客知道,這是船上的鍋爐安全閥門在釋放掉多餘的過熱高壓蒸汽。得到通知的史密斯船長和哈蘭•沃爾夫公司的首席造船工程師托馬斯•安德魯斯一道檢查受損情況。前面的五個隔艙都涌進了海水。海水似乎正在有條不紊地漫過H甲板。在郵件艙昏暗的燈光照耀下,成包的郵件漂浮在海水上。檢查過所有水密艙之後,安德魯斯平靜地對史密斯船長說:「這艘船沒救了」。史密斯船長問還能剩下多少時間,得到的答復是一個小時,最多兩小時。之後發生的事情,大家已經都很清楚了。15日凌晨0點5分,史密斯船長下令准備放救生艇。0點15分,泰坦尼克號發出了「CQD MGY」的呼救信號。CQD是當時通用的遇險信號,MGY是泰坦尼克號的無線電呼叫代號。不久又發出了新近被國際海事協會確定的SOS求救信號。很多大西洋上的船隻都收到了求救電報。加拿大太平洋公司的聖殿山號、卡納德公司的喀爾巴阡號、俄國貨船緬甸號,還有法蘭克福號、弗吉尼亞號……都在加速向出事地點趕來。例外的是,就在18海里外的不定期客船加利福尼亞人號的收發報員則在這時關掉電報機睡覺去了。這艘船已經被浮冰困了將近一天,船上一晚上都沒什幺大事,好像也不會發生什幺大事。
0點45分,第一艘救生艇被放下。船上發射了第一枚遇險火箭。一片閃亮的白色火星緩緩落下。0點55分,泰坦尼克號的船頭已經沒入水中。救生艇邊的工作則是亂七八糟,盡管婦女和兒童(頭等艙和二等艙的婦女兒童)先登上救生艇的美德得到了遵守,但很多救生艇在半空的狀態下就被放了下去。不過這也不能怪船員,當時的航海界都認為如果救生艇滿載人員放下去的話,會造成損壞甚至傾覆。泰坦尼克號的救生艇設計得很結實,但是船員們不知道這一點。結果可以搭載1178人的救生艇,只上去了651人(還有一些人是跳海之後被救上救生艇)。到1點40分,最後一艘折迭救生艇被放下海面。船上的樂隊陪伴著乘客,用音樂安撫著這些註定要在幾十分鍾後死去的人們,一直演奏到最後一刻。面對生死抉擇,有些人選擇象紳士一樣地死去,富翁古根海姆穿上夜禮服,「即使死去,也要死得象個紳士」。來自丹佛市的伊文斯夫人把救生艇座位讓給一個孩子的母親,而白星公司主席伊斯梅則拋下他的乘客、他的船員、他的船,在最後一刻跳進救生艇。人性的善與惡,在這里被揭露無遺。隨著湧入船身前部的海水越來越多,船尾逐漸離開水面,高高地翹起。凌晨1點35分,海水浸入了鍋爐室。2點10分,一直堅守崗位的菲利普斯發出最後一封呼救電報。2點13分,船上29台大型鍋爐紛紛離開底座,互相沖撞著砸破一道一道的水密牆,在船頭部位砸開大洞落入海水中。2點17分,海水湧入中央電力控制室,引發短路,全船燈光熄滅。2點18分,伴隨一陣巨大的斷裂聲,泰坦尼克號船身從三、四號煙囪中間的地方斷為兩截。2點20分,船頭部分沉入海中,後半截砸回海面,在一分鍾之內就緊跟著泰坦尼克號前半部分一道沉入了水中。1503名乘客和船員隨它而去。
落入水中的人們很快就失去了知覺。等待他們的是迅速的體溫喪失,神經麻痹和死亡。救生艇中的人們也被凍得半死。一些人完全是憑借堅強的意志,半身泡在冰冷刺骨的海水中,緊緊扒住翻覆的2號救生艇。6號救生艇中的布朗夫人堅決要求去救那些仍然泡在水中的人,但是被救生艇上的船員狠狠地威脅了一通。一直到3點30分,卡納德公司的客船喀爾巴阡號最先趕到了出事現場。4點鍾,喀爾巴阡號船員在北大西洋黎明的微光下發現了第一艘救生艇。救援工作一直持續到早上8點30分,第12號救生艇被繫上救援纜繩。泰坦尼克號上2208名船員和旅客中,只有705人生還。喀爾巴阡號的船長和牧師在大餐廳主持了一次悼念儀式。8點50分,掉頭返回紐約。
11月18日,喀爾巴阡號抵達紐約港。經過自由女神像時,上萬人在曼哈頓島的巴特雷海岸觀看。在54號碼頭,大約3萬人佇立在雨水中默默地迎接泰坦尼克號上的倖存者。泰坦尼克號沉沒的消息震驚了整個西方世界。當時人們的震驚程度,不亞於本世紀美國的9.11事件。大西洋兩岸許多地方降了半旗。英國國王喬治五世和美國總統塔夫脫互致唁電。德皇威廉二世也拍發了弔唁電報。
【事故的後果和影響】
泰坦尼克號是人類的美好夢想達到頂峰時的產物,反映了人類掌握世界的強大自信心。她的沉沒,向人類展示了大自然的神秘力量,以及命運的不可預測。到泰坦尼克號沉沒那天為止,西方世界的人們已經享受了100年的安穩和太平。科技穩定地進步,工業迅速地發展,人們對未來信心十足。泰坦尼克號的沉沒驚醒了這一切。這艘「永不沉沒的輪船」——埃菲爾鐵塔之後最大的人工鋼鐵構造物,工業時代的偉大成就,因為對自然的威力掉以輕心,滿不在乎,所以在第一次處女航中就沉沒了。泰坦尼克號將永遠讓人們牢記人類的傲慢自信所付出的代價。人們永遠也忘不了這幅畫面:泰坦尼克號在海底昂著頭,殘破和污跡也掩蓋不了她的高貴。這就是她的歸宿。歷史就這樣演變成了傳奇。
這場災難震驚了國際社會。因為它向一些人證明了:人和人們的技術成就無法與自然的力量相比。
在當時的煉鋼技術並不十分成熟,煉出的鋼鐵在現代的標准根本不能造船。泰坦尼克號上所使用的鋼板含有許多化學雜質硫化鋅,加上長期浸泡在冰冷的海水中,使得鋼板更加脆弱。
另一方面,泰坦尼克號撞擊示意圖和大眾的想法不一致的是:泰坦尼克號的沉船形式亦有很多說法。包括全船沉沒;船身近第2及第3支煙囪中間折開,然後各自以垂直沉沒;船身近第3及第4支煙囪中間折開,然後前船身部分拖著船尾,船尾垂直下沉。直至1985年9月1日,當著名科學家巴拉德在紐芬蘭東南約380英裏海域找到泰坦尼克號殘骸,分別是前2支煙囪的船頭部分,以及第四支煙囪之後的船尾部分,就初步證明了第3個理論。而這個理論在其後由詹姆斯·卡梅倫執導電影「泰坦尼克」體驗出來。當時大家都認為,由於第3支煙囪的船身部分已經被炸毀成碎片,永遠找不到這一部分。但是在2005年8月由History Channel贊助的考古隊伍,在船尾殘骸後500米找到這船身部分,殘骸約12米乘27米,船底的紅色油漆還清楚可見。這個發現更推翻了過去20年的「雙截論」。科學家相信泰坦尼克號,是折開3截後沉沒。
泰坦尼克號沉沒時的確使用了國際通用的摩爾斯電碼遇難信號SOS,但這不是SOS最早使用的例子。在1906年的柏林外的國際無線電通訊會議第一次提議了SOS信號。1908年國際社會認可了這個提議並慢慢開始廣泛使用,這已經是泰坦尼克號沉沒的四年前了。然而,英國的無線電操作員很少使用SOS信號,他們更喜歡老式的CQD遇難信號。泰坦尼克號的無線電首席官員約翰.喬治.菲利普一直在發送CQD遇難信號,直到下級無線電操作員哈羅德.布萊德建議他:發送SOS吧,這是新的呼叫信號,這也可能是你最後的機會來發送它了!然後菲利普在傳統的CQD求救信號中夾雜SOS信號。求救信號最終在第二天早上被加利福尼亞號收到,因為她並沒有24小時都監聽無線電。
泰坦尼克號的沉沒極大地影響了船的製造和無線電電報通訊。 1913年12月12日,英國倫敦因此召開了第一屆海上生命安全國際大會。大會制定的條約導致了國際冰山檢測組織的形成和資金投入。該組織的美國海岸警衛隊的下屬部門,直到今天她還在檢測和報告北大西洋的可能威脅航船的冰山。條約也一致達成一個新規定:所有的載人船隻應該有足夠的救生船來裝載所有的在船上的人,並且適當的相關訓練也應該進行。還有就是無線電通訊應該24小時開通,加上一個2級備用電源,這樣就不會漏掉呼救的信號。條約也同意:從船上發送任何火箭必須被解釋為一種求救信號。
就是過了1個世紀後的今天,幾個關於泰坦尼克號和它的沉沒的荒誕說法仍然存在。一個是:她的舵太小了,大一點的舵可以避免這場災難。大點的舵的可能會拯救她,當時她的舵的尺寸按法律上說,就其船身尺寸而言不算小。事實上,按今天對輪船的規定看,泰坦尼克號的舵的尺寸仍然是合格的。 另一種說法是:泰坦尼克號上的救生船不夠。實際上,她的救生船數量是符合英國的法律規定的,該項法律定的數量不是基於乘客數,而是基於船的噸位。當時所有船的救生船數量都遠遠低於需要的數量,當時救生船的目的那時不是用來裝下全體乘客的;它們只是用來從一艘下沉的船上轉移乘客到另一艘救援船上。在那時,國際通用的海事安全規則是,客船上的救生艇搭載人數是船上總人數的三分之一,泰坦尼克號的救生艇可以搭載一半的乘客,白星公司還為這種「對乘客安全高度負責」的額外配置沒有引起公眾注意而感到不平。泰坦尼克號的沉沒永久性的改變了這種救生策略。泰坦尼克號沉沒後,制訂了新的海上安全法規。對救生艇的要求很簡單:必須能容納下船上的所有人員。各大海運公司都迅速按照新要求來進行改造工作。事實上,即使她有可以裝下更多的救生船來裝載所有的乘客,仍然有可能不確保會有更多的人獲救,因為在她下沉時,船員們沒有時間來放下所有的救生船!還有一種說法是:機械組的船員堅持他們的崗位到了最後。1988年出版的一本書也提到這個讓它永垂不朽了。事實是,機械艙在1:15AM就被淹沒了。在下沉的最後時刻,機械師們和燒爐工人們和其他成百的人一樣站在尾部的甲板上,困在船上,沒有獲救的任何希望。
【關於泰坦尼克號的電影】
《泰坦尼克號》是以下四部根據泰坦尼克號處女航時撞擊冰山而沉沒一事改編的電影的名稱:
1.《泰坦尼克號》,於1915年拍攝的一部義大利無聲電影,導演是Pier Angelo Mazzolotti
2.《泰坦尼克號》,成片於1943年,由德國導演Werner Klingler和Herbert Selpin拍攝
3.《泰坦尼克號》,成片於1953年,導演是Jean Negulesco
4.《泰坦尼克號》,1997年的好萊塢大片,導演是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主演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Leonardo DiCaprio)和凱特·溫絲萊特(Kate Winslet)
詹姆斯·卡梅隆導演《泰坦尼克》介紹
派拉蒙電影公司與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於1997年將「泰坦尼克號」的事件改編為電影,在全球各地上映,轟動全球。
該片拍攝歷時五年,耗資二億五千萬美元。影片在將近五年的精心籌劃准備下,於1996年七月開拍,經過一年痛苦掙扎及無數次上片延期,終於在1997年12月年底大功告成。事事求完美的詹姆斯·卡梅隆也在片子用盡極度的電影特效之下,以超越兩億五千萬美金的預算,讓【泰坦尼克號】成為影史上最昂貴的電影。並且位居全球電影票房排行榜榜首!它是世界電影史的一個神話!
[影片名稱] 泰坦尼克號
[領銜主演]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凱特·溫絲萊特
[影片地區] 歐美電影
[影片類型] 劇情片。當時電影史上第一昂貴的電影,全球票房超過10億美元。沉沒之船上永不沉沒的愛情絕唱,一部人類應時時審視自己劣根性的警世箴言。
[內容介紹]
為了尋找1912年在大西洋沉沒的泰坦尼克號和船上的珍貴財寶-價值連城的「海洋之心」,尋寶探險家布洛克從沉船上打撈起一個銹跡斑斑的保險櫃,不料其中只有一幅保存完好的素描-一位佩戴著鑽石項鏈的年輕女子。這則電視新聞引起了一位百歲老婦人的注意,老人激動不已,隨即乘直升飛機趕到布洛克的打撈船上。原來她名叫羅絲道森,正是畫像上的女子。
看著畫像,往事一幕幕重新浮現在老人的眼前:1912年4月12日,准備首航的泰坦尼克號停泊在港口,碼頭上人山人海,爭相目睹人類有史以來最龐大、最豪華的輪船。羅絲,一位美麗漂亮而又不乏氣質的貴族小姐與她的母親及未婚夫——鋼鐵大王之子卡爾霍利一同登上了頭等艙。與此同時,影片的另一位主人公——年輕的流浪畫家傑克道森靠賭博幸運地贏到了三等艙的船票,高喊著「我們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他在最後一刻登上了巨輪。泰坦尼克號啟航了,早春的大西洋上風和日麗,碧波萬里,傑克和他的夥伴站在船頭眺望前方,高聲歡呼,興奮不已,彷彿此時世界已屬於他們。羅絲在上層社會的交際圈中生活,早已厭倦了貴族們的無聊談話,感覺自己無異於籠中之鳥,她愁眉不展地來到甲板上眺望遠方,排遣愁情。傑克一看到羅絲,就被她的氣質所深深吸引。夜幕降臨,又一場燈紅酒綠之後,羅絲對未來和婚姻感到萬分無奈;她沖向甲板,試圖跳入大海結束一生。傑克及時發現並且在關鍵時刻以自己的真誠和獨到的幽默說服了羅絲。盡管卡爾很不情願,但為答謝傑克的救妻之恩,他只好邀請傑克到頭等艙里進餐。卡爾本想借機寒磣傑克一番,沒想到傑克在餐桌前的坦誠之言竟博得滿堂喝彩。傑克和羅絲兩人從此相識並開始了解對方,羅絲向傑克吐露心中郁悶:"我覺得這一生不外如此,就象已經活了一輩子似的。無數的宴會、舞會、遊艇賽、馬球賽,能接觸到的都是思想狹隘、有口無心的人。我感覺就象站在懸崖邊,沒人拉我回來,沒人關心,甚至無人理會。」在傑克的開導和陪伴下,羅絲找回了失去已久的快樂,燦爛的笑容終於重新洋溢在她的臉龐。羅絲的未婚夫卡爾發現了傑克和羅絲的來往之後,心中十分不快,他送給羅絲一條價值連城的鑽石項鏈「海洋之心」,並對她表白了自己的心跡意圖博得羅絲的歡心。然而在羅絲的眼裡,卡爾只是一個十足的勢利小人,她從心底里不願嫁給他。可是在母親與未婚夫的壓力之下,羅絲不得不有意迴避傑克的感情,可正因為這樣羅絲才意識到自己已經深深的愛上了傑克。從相知到相愛,雖然只是短短幾天時間,羅絲和傑克已經無法分開。在卧室中,羅絲戴上了「海洋之心」,由傑克繪出了那張令她永生難忘的畫像。羅絲決定無視家庭和禮數的壓力在泰坦尼克號靠岸後與傑克一起生活,幸福似乎距離這對情侶僅咫尺之遙。白星航運公司經理布魯斯伊斯梅為了讓泰坦尼克號創造橫跨大西洋的最快紀錄,不顧潛在的冰山威脅暗示船長史密斯提高船速。14日夜晚,海面出奇的平靜,泰坦尼克號仍然全速行駛。瞭望台發現正前方的冰山後立刻通知了駕駛艙和大副,可是慣性極大的輪船已來不及躲避, 船身右側被冰山割裂,六個艙室進水。號稱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號將在兩小時內沉沒。而此時船上的救生艇只夠一半乘客使用,船上陷入一片恐慌。不料,這時傑克卻被霍利以偷竊鑽石之名栽贓陷害,並被關在下層船艙。不明真相的羅絲隨眾人一起在甲板上等候救生艇,可她終究還是相信傑克是無辜的。羅絲不顧一切回到空無一人的船艙尋找傑克,並在緊要關頭找來救生斧救出他。兩人來到甲板,羅絲在傑克的勸說下上了救生艇。救生艇徐徐放下,羅絲神情恍惚,突然她放棄了也許是最後的逃生機會跳回泰坦尼克號,這對情侶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夢幻之船」泰坦尼克號開始緩緩下沉。漆黑的海洋和天空連成一片,無情的吞噬著絕望的乘客。傑克帶著羅絲跑到船尾,爬上欄桿(也就是他們愛情開始的地方)堅持到最後,直到泰坦尼克號沉沒。兩人全力掙扎出巨大的漩渦之後,傑克將羅絲推上一塊漂浮木板,自己卻浸泡在冰冷的海水中。幾個小時之後,救援船返回救起了奄奄一息的羅絲,而此時早已凍僵的傑克卻被冰海無情的吞沒。羅絲信守對傑克許下的諾言,勇敢地活著。 八十四年後,羅絲又來到泰坦尼克號沉沒的地方,將「海洋之心」拋入海中,以告傑克在天之靈……
[獲獎情況]
《泰坦尼克》1997年底公映以來,獲得巨大的成功,曾獲得金球獎的四個獎項。
美國第70屆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奧斯卡金像獎)於1998年3月23日晚頒發。故事影片《泰坦尼克號》共獲11項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編輯獎、最佳插曲獎、最佳音樂獎、最佳藝術指導獎、最佳攝影獎、最佳視覺效果獎、最佳音響獎、最佳音響編輯獎和最佳服裝獎。
此影片主題曲"My heart will go on"(《我心永恆》),經加拿大歌手Celine Dion席琳·迪翁演唱,為其影片增添了不可磨滅的色彩,此歌曲也成為了樂壇又一經典名作
㈥ pier1 什麼意思
碼頭 1
㈦ 馬德里和芝加哥
芝加哥市(City of Chicago)
政府
市長理查德·邁克爾·戴利(Richard Michael Daley)(美國民主黨,1989年-今)。芝加哥市劃分為50個區,每個區選舉一名參議員組成市政參議會,市長與市政參議會共同參與城市管理。市長與市政參議員任期四年。
面積
市區面積606.2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積588.3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7.9平方公里。城市面積5,498.1平方公里。芝加哥大都會面積28,163平方公里。
海拔
平均海拔179米(586英尺)。最高海拔為南部郊區垃圾掩埋場,海拔224米。
人口
市區人口283.33萬(2006年,美國城市第3名,僅次於紐約、洛杉磯)。人口密度4,816人/平方公里。城市人口871.1萬,大都會人口950.58萬。
種族
芝加哥是一個多種族的城市,早期移民有愛爾蘭人、瑞典人、波蘭人、義大利人、德國人和華人等。其中,黑人佔38.6%,白人佔37.9%,說西班牙語的人佔19.6%,亞裔佔3.5%。大芝加哥地區華人總數約6萬人。
芝加哥(Chicago)地處北美大陸的中心地帶,位於美國伊利諾州,是美國中西部地區最大城市,有將近300萬人生活在這里。芝加哥是美國第三大城市,芝加哥及其郊區組成的大芝加哥地區的人口超過970萬,是美國僅次於紐約市和洛杉磯的第三大都會區。
芝加哥是美國最重要的鐵路、航空樞紐。芝加哥同時也是美國主要的金融,文化,製造業,期貨和商品交易中心之一。自1833年建市以來,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芝加哥逐漸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大都市之一。這個誘的人大都會被稱為美國最具美國特質的城市,它將中西部與世界遺留的文化及美食景觀融為一體。
諾曼·梅勒曾寫道:「芝加哥是一座偉大的美國城市,它也許是美國碩果僅存的偉大城市」。芝加哥也被譽為全球十大最富裕城市,芝加哥的天際線更是全球十大天際線之一。芝加哥市是1871年的大火之後重建的,區內摩天大樓之多,僅次於紐約。當今全世界5座最高的摩天大樓有3座在芝加哥,市中心的西爾斯大廈是美國第一高樓,高443米。
今天的芝加哥
現任市長理查德·M·戴利,是原老市長理查德·J·戴利的兒子,政策注重提升芝加哥的環境質量,實施了一些復興衰落街區,改善城市基礎設施,沿湖和沿河城市景觀的項目。目前芝加哥正在准備申辦2016年的奧運會。
地理環境
繁華芝加哥——芝加哥河地理方位
芝加哥市位於美國伊利諾伊州的東北部、美國五大湖之一的密歇根湖西南岸。習慣上分為北部、西部和南部,南北長40.23公里、東西寬24.14公里。按照美國調查署數據,芝加哥市總面積為606.1平方公里,其中588.3平方公里為陸地,17.8平方公里為水域。水域面積約占總面積的2.94%。
氣候環境
芝加哥的氣候一年四季分明。一年中最熱的七月份,平均最高氣溫為29°C, 平均最低氣溫為17°C;而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最高氣溫為2°C, 平均最低氣溫為-11 °C。歷史上記錄的最高氣溫為40°C(1934年7月24日),最低氣溫為−32 °C(1985年1月20日)。
由於受密歇根湖的影響,芝加哥冬季多風,人稱「風城」。芝加哥氣溫適宜,1月份平均溫度為6℃,4月9℃,7月22.8℃,10月11.4℃。
芝加哥雨水充足,年平均降水量為965毫米。夏季為降水最多的季節,降水通常是雷雨或陣雨形式,少有持續的降水。冬季則降水最少,通常都是下雪的形式。最大單日降水量為1987年8月14日記錄到的164毫米。
「風城」
來芝加哥的旅客,最好多帶幾件衣服,以適應此地氣候特點。這座城市以風大出名,素有「風城」(The Windy City)之稱。如果一月份正好在馬路口碰上密歇根湖刮來的刺骨寒風,你就能體會到這個外號的份量。風還不算芝加哥的唯一氣候特點,它溫差之大也是遠近聞名的,冬季氣溫會低於攝氏零下30度,夏季氣溫會高過攝氏40度,都是有過的紀錄。如果你冬季來到芝加哥正好遇上特別暖和的天氣,可別誤以為芝加哥的冬季溫暖如春,這里的天氣是變化無常的,馬路上常看到電動報告牌,上面顯示時間,下面顯示溫度,一分鍾換一次,恐怕也和這變化莫測的天氣有關。
行政區劃
芝加哥市區很大,可粗略分為中、北、西、南四大片(東面是大湖)。市中心有兩大商業區,一個叫盧普區,一個是密歇根大道。北片是富裕白人階層的高級住宅區,占人口40%的黑人主要分布在西片和南片。市中心叫盧普(Loop),意為環行道區,因地處高架鐵道(地鐵在地上的部分)所圍成的矩形環道之內而得名。它的范圍,長約一公里多,跨七個街區;寬不到一公里,跨五個街區。雖是彈丸之地,芝加哥人卻譽之為「世界最富有地區」、「世界最繁忙的地區」。
[編輯本段]四、都市風光
從約翰漢考克中心俯瞰怡安中心、西爾斯大廈1891年英國作家吉卜林來到芝加哥,他每到一處,都被這座城市的建築、交通、牲畜圈養場和純粹的市井之聲深深吸引。「我邂逅了一座城市——一座真正的城市」,他說,「人們叫它芝加哥。」21世紀的芝加哥仍然如此真實——只是遠非吉卜林到此一游過的那個地方了。這個城市再也不是全世界的豬肉店,取代昔日煙霧和灰暗的,是自巴比倫人建造空中花園以來世界上最好的公共園林。然而,充滿市民氣息的喧囂和騷動還在繼續塑造著這個城市。芝加哥依然是個出產運動員(暗指芝加哥公牛隊)、充滿熊市和牛市(指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城市,同時它也有其感性的一面。要體驗芝加哥的這一面,你得去全新的千禧公園(Millennium Park)中感受建築大師弗蘭克·蓋瑞設計的貝殼形露天音樂廳,它充滿不銹鋼金屬的優雅;或者用你的腳趾去感受密歇根湖岸沙灘的溫暖。這些還只是一頓大餐的「頭盤」而已,通過最了解芝加哥的那些人們——友善而堅持己見的芝加哥市民。當地的書評人丹尼·博斯特爾說:「在加州,人們想擁抱你;在芝加哥,人們想跟你談話。」這並不奇怪,美國第三大城市的寶貴遺產可是遙遙領先,無「城」能及。隨便舉出幾例:芝加哥藝術館(Art Institute,藏品有格蘭特·伍德的名畫《美國哥特式》)、海軍軍港(Navy Pier,你可以從這里登上一艘渡輪游覽觀光或者去位於此地的芝加哥莎士比亞歌劇院欣賞一場表演),還有海德公園(Hyde Park,這里有弗蘭克·洛伊德·萊特的代表性建築「羅比之屋」)。
「會議之城」
芝加哥不僅位置適中,交通方便,而且旅館林立,擁有良好的會議設施,號稱「世界主要的會議城」,它經常被民主黨或共和黨選做舉行提名大會的場所。美國有十幾位總統是在這里被提名的,如林肯、兩個羅斯福、艾森豪威爾和柯林頓。城南坐落著世界上最大的會議中心——邁考密展覽中心(McCormick Place)。這里的馬克斯韋爾大會堂(Don Maxwell Hall)可以舉行四萬人的大會,附屬8個餐廳,同時可供兩萬賓客就餐。另有28個中小會議廳室,可容50人到4000人不等,還有10萬平方米的展覽面積,配合會議的召開。芝加哥還舉行過兩次世界博覽會。一次是1893年在傑克遜公園舉行哥倫布博覽會,一次是1933年到1934年在波恩漢公園舉行的進步世紀博覽會。
市容掠影
「壯麗一英里」靠西的La Salle是芝加哥的「華爾街」,銀行雲集,中西部股票交易所也設在這里。其北不遠的市政中心廣場,聳立著畢加索的巨型鋼鐵雕刻作品,約5層樓高,為這位大師匠心獨運之作,惟造型奇特,難以理解。靠東的州街(State Street)一帶,最為繁華。這里城開不夜天,電影院、飯店都是通宵營業。幾家大百貨公司都是世界一流的。其中Marshall Field名氣最響,它的一面美國國旗,逢慶典節日在店外懸掛,從七樓直垂到底層,星條度的每一條寬1.2米,算是「世界最大的國旗」。芝加哥最熱鬧的地區雖然是盧普,但是市容最漂亮的地區卻是密歇根大道(Michigan Avenue),它的寬闊、豪華不亞於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被譽為「壯麗一英里」(Magnificent Mile)顧名思義,這是全市最高級的一個地段,豪華的旅館、時髦的商店、輝煌的建築都到這里來相聚。大道上汽車川流不息,往來如織。到了晚上,摩天大樓,燈火通明,一幢幢大廈的身影,在天空中勾劃出雄偉的天際線,有幾幢高樓的尖形屋頂上,還射出探照燈的閃爍光芒,好像巨人在眨著眼睛,密歇根湖中,帆船遊艇汽艇曳著尾部捲起的浪花,悠然遠揚。這一幅動與靜交織的都市夜景圖,真是今人難忘。密歇根大道北端聳立著古色古香的芝加哥水塔(Water Tower)。在摩天大樓群之中,這座42米高的水塔顯得渺小,但它卻是芝加哥歷史的象徵,它建於1869年,整個水塔用黃色石塊砌成。水塔的對面,一座高樓,如鶴立雞群,起名水塔大廈(Watet Tower Place)。其實它與水塔無關只是地近水塔借名而已。這幢大廈樓高74層,上面作旅館公寓,下面8層是美國最豪華的高層購物中心,鋪面20萬平米,包括兩家大面積百貨公司,125家商店,11家餐廳和7家電影院。這個購物中心最大的特色在它那突出的垂直設計,室內種植有樹木花卉,清潔舒適,在色彩、燈光和綠葉的組合中,顧客會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到各層商場參觀購物,有的沿著與人造瀑布平行的電梯上下,有的乘坐鋼架的透明玻璃升降機代步。芝加哥綠地廣闊,公園眾多。最大的要數市北湖濱的林肯公園(Lincoln Park),沿湖長七八里公里,佔地近500公頃,大過紐約的中央公園。距市中心最近的是格蘭特公園(Grant Paek),它是芝加哥大火後清理出的瓦礫沿湖堆積而成的。園中的白金漢噴泉(Brckingham Fountin)是世界第一大照明噴泉,比法國凡爾賽宮大噴泉足足大一倍。它的基座用粉紅色的大理石築成,水池直徑85米。四周幾百道水花射向中央,中央的一支水柱噴高四五十米。到了晚上,各色彩燈從泉底下照射上來,燈光水色,如高空煙花,海底珊瑚,色彩瑰麗,蔚為壯觀。來訪芝加哥的遊人,少不了也要到南中國城(Chinatown)走一遭。華埠主街叫永活街(Wentowrth Avenue)。一到入口,就望見一座大牌樓,朝外寫著「天下為公」,朝內寫著「禮義廉恥」街上店鋪還是以餐館為多,其次是禮品店,南貨店。緊靠大牌樓,叫安良公所,也就是商會所在,為一棟中國城算講究的建築。芝加哥的觀光游覽車,都是一個中國城的觀光節目,除了吃一餐中國飯外,安良公會大樓是必到之處。這里的中華會館也很有氣派。1990年,華埠又新添了一座圖書館,面積1000多平方米,收藏不少中英文書籍,僅雜志就有200種,連光碟式參考工具(CD-ROM)也有數種,陳列在館。近年來華埠又發展到永活街北面的Archer Avenue ,新建起不少店鋪,其中包括世界書局。
盧普區(The Loop)
開始一天的生活前,先在盧普西區的新興餐廳叉骨(Wishbone,1001 W. Washington St.)吃一頓早餐。這里不僅是南方風味食品的大本營(各種乳酪丁是這里最受歡迎的食品),還是欣賞過往人群的好地方。然後,到威嚴壯觀的芝加哥藝術學院(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111 S. Michigan Ave.),參觀那裡永久收藏的大師代表作和特別展覽,可不要錯過博物館里貨品豐富的工藝品店(在大門右側)。穿過密歇根大道(Michigan Avenue),有兩家較為特別的商店。徒步漫遊愛好者們應該逛逛「老練旅行者店」(Savvy Traveller, 310 S. Michigan Ave.),那裡專營各種旅遊指南和地圖;而芝加哥建築基金門市(Chicago Architecture Foundation Shop, 224 S. Michigan Ave.)則擺滿了炫耀芝加哥偉大建築的各種精美工藝品。
談到偉大的建築物,那就到馬歇爾·費爾德百貨公司(Marshall Field』s,111 N. State St.)的核桃廳(Walnut Room)吃一頓午餐。大廈的內部裝修光彩奪目,路易·康福德·蒂凡尼設計的557平方米大玻璃穹頂和其他設計處處提醒著人們老商業時代的高貴典雅。然後,徒步登上西爾斯大廈(Sears Tower, 233 S. Wacker Dr.),從這座全國最高建築物上俯瞰整個城市。回到地面,在無論氛圍和菜單都充滿德國風味的伯侯餐館(Berghoff,17 W. Adams St.)喝一杯雞尾酒,或結伴前往位於著名的希爾頓大酒店(Palmer House Hilton)地下的Trader Vic』s(17 E. Monroe St.)品嘗卷土重來的 Bamboo Tiki 風味。晚餐時,如果你准備去芝加哥交響樂中心(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220 S. Michigan Ave.),那就試試交響樂中心隔壁典雅的酒吧餐廳 Rhapsody(65 E. Adams St.)。另一個選擇是到阿特伍德咖啡廳(One W. Washington St.; 3681900)品嘗位於具有伯金漢姆飯店中的美國風味菜餚。
財政金融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芝加哥市是在鋼鐵工業、機械製造業、農業技術、貿易、文化教育等方面均居領先地位的地區。芝加哥市工業以鋼鐵、金屬、食品加工、電子、石油加工、印刷和運輸機械設備工業為主。鋼鐵工業佔美國第一位,有著名的美國鋼鐵公司和加來鋼廠。肉類加工也居全國首位。美國500家最大的公司中,有33家的總部設在芝加哥及附近地區,比較重要的有摩托羅拉、阿莫科及內陸鋼鐵公司等。
芝加哥是美國中西部一個重要的金融中心,也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芝加哥證券交易所」是美國境內僅次於紐約市的最大證券交易所。「芝加哥商業交易所」、「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和「芝加哥交易局」舉世聞名。「芝加哥商業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易損貨物交易市場,在全世界金融交易場所中首屈一指。「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成交額超過美國國內任何一個交易所。「芝加哥交易局」是世界上最大、最早的期貨、期權交易市場,它的股票成交額在美國國內名列前茅。芝加哥是美國一些大銀行和大金融機構的總部和分支機構所在地。它擁有300多家美國銀行、40家外國銀行分行和16家保險公司。這些銀行和金融機構在商業貸款數額上名列美國全國前3名,各種金融資產總額居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管區的第三位。世界《財富》500強企業中有33家、美國《福布斯》500強企業中有47家在此落戶。
芝加哥商會對全國穀物和牲畜的價格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批發商和零售商佔全市職工的四分之一。穀物和牲畜貿易是其重要的經濟基礎。
芝加哥城中心即盧普區位於芝加哥河河口一帶,為最繁華的商業區。其面積僅佔全市的1%,卻集中全市約1/6從業人員。芝加哥市街呈方格網狀分布,風格各異的現代化高層建築密集。高443米、110層的西爾斯大廈為美國最高建築物,是西爾斯'羅伯克公司所在地;其次是高346米、80層的標准石油大廈和高343.5米、100層的漢科克中心大廈,以及水塔廣場大廈、第一國家銀行大廈等。在盧普區西端,芝加哥河分為南、北兩支。北支與密歇根湖之間的北區,環境幽美,為高級住宅區,多各色文化娛樂設施;南支與密歇根湖之間的南區和南、北支流間的西區,主要為工業區,黑人聚居,多低標准住宅。芝加哥市內公園、綠地眾多,佔地近5000公頃,濱湖"綠帶"為市民主要遊憩場所,芝加哥城郊還有大片森林保護地。
交通運輸
芝加哥奧黑爾國際機場5號國際航站樓芝加哥交通運輸業發達,交通四通八達,被稱為「美國的動脈」,是美國最大的空運中心和鐵路樞紐,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內陸港口。1848年,連接大湖區和密西西比河水系的伊利諾伊-密歇根運河和貫穿東西部的鐵路竣工後,芝加哥就已成為水陸交通樞紐。有三個機場,郊區有奧黑爾國際機場(O'Hare International Airport)和中途國際機場(Midway International Airport)這兩個國際機場。其中奧海爾國際機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機場之一,其飛機流量、旅客人數、貨物噸位均位於美國乃至世界的前列,每年接待乘客6900萬人次。擁有37條鐵路干線,每日約有3.5萬節貨車來往,還有200個貨車站、四個貨運港口、8條城郊鐵路和1013.8公里長的高速公路通向市中心,運輸快速方便。芝加哥港口是美國最大的港口之一,可取道聖勞倫斯內河航道直達歐洲,也可取道密西西比河提供通往墨西哥灣的駁船運輸。
機場
芝加哥奧黑爾國際機場(O'Hare International Airport)。美國面積最大、客運最繁忙的機場之一,年旅客流量達3000-4000萬人次。
芝加哥中途國際機場(Midway International Airport)
梅格斯機場(Meigs Field,已停用)
鐵路
芝加哥是美國最大的鐵路樞紐,美國中北部30多條鐵路線的集結點,城市鐵路線總長1.24萬多公里,年貨運量5.12億噸,均居世界各大城市之首。公路交通發達,12條公路干線經此,是州內公路系統的中心。
海運
芝加哥是五大湖地區重要湖港,船隻可經伊利運河一哈得孫河或聖勞倫斯河出海。
「糖果之都」和「世界第一」
芝加哥是世界糖果之都,這里還有美國最大的餐飲公司(麥當勞)和最大的食品加工公司(卡夫)。芝加哥誕生了許多世界第一,如1884年的旱冰鞋、1892年的高架鐵道、1893年的爆米花、1896年的拉鏈、1902年的透明窗口信封、1955年的麥當勞快餐店等。
「國際勞動節」和「國際婦女節」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幾十萬工人為爭取八小時工作制舉行罷工和示威遊行,「五·一」國際勞動節和「三·八」國際婦女節,都是起源於這座具有工人運動光榮傳統的城市。
建築
此外,建築業也十分發達。貿易中心建於1930年,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大樓,面積約37萬平方米。駐芝加哥的外國總領事館有60多家。
美食
美食在芝加哥的地位也穩步上升。在食物方面,芝加哥以分量足和強烈的派別紛爭聞名。一位「牛肉先生」(Mr. Beef; 666 N. Orleans St.,一家專做意式烤牛肉三明治的飯館)的擁戴者說道:「我的上帝啊,你應該瞧瞧人們對這家店的追捧程度!」可這並不說明芝加哥缺少精緻絢麗的餐館。想想Japonais(600 W. Chicago Ave.)的餐桌布置,在這間曾經作為Montgomary Ward(在芝加哥創立的全球首家日用品郵購目錄業務)的貨倉的餐廳里,衣著入時的食客小口小口地吃著壽司,從芝加哥河上來的微風輕拂著薄薄的窗紗。
科學教育
芝加哥大學的哈珀樓芝加哥教育、文化、科學技術、新聞和娛樂事業發達,是美國中部的高等教育中心。芝加哥共有680所公立學校,394所私立學校,83所學院和88所圖書館。其中有559所初中和高中(其中有147所私立初中、29所教會高中)、19所四年制學院和大學、7所兩年制學院,大專院校學科齊全,從基礎的職業訓練到高等的科學、商貿、技術、文化和專業預科,應有盡有。其中,芝加哥大學、伊利諾伊理工學院和西北大學最負盛名。創建於1891年的芝加哥大學是美國著名學府之一,許多諾貝爾獎金獲得者(例如物理學家費米和李政道)都曾在這里深造。此外還有天主教會創辦的兩所大學。
芝加哥大學被譽為「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搖籃,曾先後培育出諾貝爾獎獲得者30多人。西郊的阿崗國家研究院、貝爾實驗室、費米實驗室的科研成就在全美以至世界都令人矚目,有相當數目的華裔學者、工程技術人員在這些科研院室任職。
芝加哥還有伊利諾伊大學等著名學府。其他重要文化設施有藝術學院、藝術博物館、科學和工業博物館、謝德水族館、阿德勒天文館、歷史協會等。聳立在城中心的古老水塔是芝加哥城1871年大火後倖存的歷史文物。
地理
西班牙首都,全國第一大城市,全國經濟、交通中心,馬德里省首府。市區面積607平方千米,人口約310.1萬,包括郊區和衛星城鎮在內,面積 1020 平方千米,人口約 468.7 萬。位於伊比利亞半島梅塞塔高原中部,瓜達拉馬山脈東南麓的山間高原盆地中,海拔 670 米,為歐洲地勢最高的首都。南下可與非洲大陸一水為限的直布羅陀海峽相通,北越比利牛斯山可直抵歐洲腹地,在歷史上因戰略位置重要而素有「歐洲之門」之稱。
冬季多雪,氣候寒冷。自入夏之後,則氣溫升高,很少下雨,天空常常一片蔚藍。當地人常以「三月如冰九月如烘」來形容這種季節分明的特點。
地形閉塞 ,氣候大陸性顯著 ,降水少,氣溫年差較大。1月平均氣溫4.8℃,7月25℃,年降水量425毫米。
西班牙中央經濟區的綜合性經濟中心。在當地農業原料基礎上發展了紡織、食品等工業。60 年代以後,興起飛機、汽車、機器設備、光學儀器、電子、電氣器材、化學、塑料以及軍火工業等部門。由於高原內部原料、燃料缺乏,工業向高精尖和綜合利用方向發展。附近山間盆地盛產棉花和葡萄、橄欖、柑橘等果品,並利用天然草場發展起畜牧業。全國主要的陸上交通樞紐。輻射狀的鐵路將馬德里與國內其他城市和沿海地區聯系起來,並有幾條連接法國和葡萄牙的國際鐵路。巴拉哈斯機場為全國最大的國際航空港。馬德里還是金融和商業的一大中心。南歐文化名城之一,具深厚的文化傳統,但其現代西班牙文化中心的地位已被巴塞羅那取代。市內多博物館,有名的普拉多博物館,主要收藏15~19世紀初西班牙和義大利的繪畫,以戈雅和委拉斯開茲的作品尤受推崇。眾多圖書館中有4座以收藏手稿和珍品聞名 。還有王宮等古建築 。廣場多達300餘個,包括市長廣場 ( 哈布斯堡王朝統治期間建,為歐洲最富娛樂性的市內廣場之一 )、拉維拉廣場等。公園和綠地眾多,綠化面積達2800萬平方米。城市分新、舊城兩部分,舊城建於15~18世紀,街道狹窄;新城為20世紀新建的市區,街道寬闊整齊,現代化高層建築群與舊城的古老格局對照鮮明。城市北部和南部主要是工業區和居民住宅區。
㈧ 泰坦尼客號是如何撞上格陵蘭冰川的
泰坦尼克號(英文RMS Titanic),台灣和香港稱為鐵達尼號,20世紀初英國製造的一艘在當時世界最大的豪華客輪,在當時被稱為是「永不沉沒的」,但卻在1912年4月15日從南安普頓至紐約的處女航中,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而沉沒,由於缺少足夠的救生艇,1500人葬生海底,造成了當時在和平時期最嚴重的一次航海事故,也是迄今為止最著名的一次。美國電影《泰坦尼克》就是根據這一真實的故事拍攝的。
「泰坦尼克號」共耗資7500萬英鎊,噸位46328噸,長882.9英尺,寬92.5英尺,從龍骨到四個大煙囪的頂端有175英尺,高相當於11層樓。是當時一流的超豪華巨輪。
2006年5月,最後一名見證事件的女性生還者逝世,終年99歲。目前尚有兩名女生還者仍然存活,但她們在意外時還不到一歲,因此不會對事件有回憶。
建造過程
1909年3月31日泰坦尼克號開始建造於北愛爾蘭的最大城市貝爾法斯特的哈南德·沃爾夫造船廠。船體於1911年5月31日下水。她也是白星航運公司(White Star Line)在同一造船廠建造的奧林匹克級郵船的第2艘船。在當時是最大最有聲望的載人郵船。泰坦尼克號有260米長,28米寬,噸位46329噸(凈重21831噸),排水量達到了規模空前的66000噸!盡管她包含了更多的空間導致了更大的總噸數(比奧林匹克號多出1600噸)。她的船體還是和她的姊妹船奧林匹克號一模一樣大。船上有899名船員,可以運載3300名乘客。因為她也運送郵件,所以也叫皇家郵汽船泰坦尼克號。同樣碩大無比的4個煙囪中只有3個真正工作。剩下那個是個陪襯,唯一的實際用途是作為主廚房的煙囪。動力系統有三套主機:其中兩套為四汽缸往復式蒸汽機,一套蒸汽輪機,主機功率達到50000馬力,航速23~24節。
但是白星公司的興趣不在追求速度這方面。泰坦尼克號的麵包師比格斯回憶說:「……再不會有象她那樣的船了。我曾經在奧林匹克號、庄嚴號、伊麗莎白王後號……上工作過。它們都比不上泰坦尼克。……不錯,就象奧林匹克號一樣,不過豪華得多。比方大餐廳,奧林匹克號甚至連地毯都沒有。泰坦尼克號的地毯則厚得可以沒過膝蓋……再就是傢具,重得你都抬不動。還有那些護牆板……他們可以建造一艘更大、更快的船,可是泰坦尼克號卻把全部力量放在營建一個豪華與舒適的空間上……她的確是一艘了不起的船……」。比格斯說出來的是一種普遍的看法。泰坦尼克號使得所有建造與設計她的人都受到誘惑。這種誘惑力之大,使她在多年之後,越來越膾炙人口。用《造船家》雜志的話說,泰坦尼克號「在許多細節方面模仿了凡爾賽宮……擺滿路易十五風格傢具的休息室,風格類似法國的小特里亞農宮沙龍,壁爐上的雕刻作品是《凡爾賽宮的狩獵女神》。還有其它精美的浮雕和藝術作品……上等的柚木和黃銅裝飾,吊燈和壁畫,印度和波斯的地毯」。甚至三等艙也有大理石的洗漱池和床頭取暖設備。泰坦尼克號在當時是無可比擬的奢華。盡管她不是第一艘提供甲板游泳池,健身房,浴室和升降梯的船,她竭盡全力提供了以前從未見過的服務水平。對頭等艙的乘客,她提供了3台升降機;作為一種革新,她給二等艙的乘客提供了一台升降機。經濟艙的乘客仍然需要爬樓梯。
她最著名的一個特點就是她豪華的樓梯了。詹姆士·卡梅倫在他的電影中忠實的再現了這個樓梯。
奧林匹克號和泰坦尼克號盡管是姐妹船,但是一些細節部位並不一樣。在經過奧林匹克號首航的觀察發現,A甲板的人會被水霧淋到,貫通B甲板的散步走廊利用率不高。這兩處缺陷都在泰坦尼克號上得到了改進,其中B甲板的一部分被改裝為頭等艙豪華套房的私人專用露台。
泰坦尼克號被認為是一個技術成就的定點作品。泰坦尼克號更津津樂道的是安全性。兩層船底,由帶自動水密門的15道水密隔牆分為16個水密隔艙,跨越全船。16個水密(不進水的)隔艙防止她沉沒。奇怪的是,這些水密隔艙並沒有延伸得很高。頭兩道水密隔牆與最後的五道,只建到了D甲板。中間的八道牆則只設到了低一層的E甲板。雖然如此,其中任意兩個隔艙灌滿了水,她仍然能夠行駛,甚至四個隔艙灌滿了水,也可以保持漂浮狀態。當時的人們再也設想不出更糟糕的情況了,所以稱泰坦尼克號為「永不沉沒的船」。一個船員在航行中對一個2等艙女乘客西爾維亞·考德威爾說:「就是上帝親自來,他也弄不沉這艘船。」
處女航
1912年2月3日,泰坦尼克號完成了裝潢工作,處女航最初被定在了3月20日。但奧林匹克號在1911年9月的那次倒霉的碰撞(與皇家海軍的霍克號巡洋艦相撞)耽擱了泰坦尼克號的最後收工。她的處女航被安排在了4月10日。在此之前,還要在4月1日進行海上試航。一切圓滿。泰坦尼克號於3日抵達南安普敦港,停泊在41號錨地,等待10號那天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作為不愉快的小小插曲,由於南安普敦港煤炭工人罷工,加煤工作遇到了一點挫折。IMM公司不想再推遲泰坦尼克號的處女航,所以從公司所有停泊在南安普敦港的郵船煤艙里搜刮干凈了所有的煤塊。
1912年4月10日,在南安普敦港的海洋碼頭,萬頭涌動。「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號啟程駛往新世界。碼頭上擠滿了乘客、來送行的家屬、行李搬運工和海關的檢查人員。上午11點,一號煙囪噴出了白色的蒸汽。29台鍋爐中的25台開始依次生火。中午12點整,泰坦尼克號在拖船的拉動下慢慢離開了碼頭。兩個外側螺旋槳開始攪動南安普敦港海水。泰坦尼克號依次駛過了停泊在港口中的庄嚴號(不是後來德國賠償的那艘)、費城號、聖路易斯號、海洋號和紐約號郵船,鳴笛向它們致意。這艘46000噸的大船似乎對其它船隻很有吸引力。在水流吸力作用下,紐約號郵船的船身開始向泰坦尼克號靠攏,幸好錨鏈和纜繩及時地拉住了它。泰坦尼克號的拖船伏爾甘號把紐約號的船身頂了回去。世界上最大的郵船開始了它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航行。
當天晚7點,泰坦尼克號抵達法國瑟堡港。另一批乘客和貨物搭乘「游牧」號和「交通」號兩艘專用擺渡船登上了泰坦尼克號,包括美國富翁阿斯特和瑪格麗特•布朗夫人--後來被報紙稱作「永不沉沒的尊貴的布朗夫人」。第二天中午,泰坦尼克號抵達愛爾蘭的昆斯敦(今天的科克)。一批對新世界充滿憧憬和希望的愛爾蘭移民登上了船。一個乘客在這里上岸,他拍下的照片後來成了泰坦尼克號的絕版照片,今天在收藏家眼裡價值連城。
為了以最快的速度穿越大西洋,泰坦尼克號選擇了距離較短的北航線。氣溫不斷地下降。但天氣非常晴朗。事後倖存的船員說,他們以前從來沒看到過這么寧靜的北大西洋。按照伊斯梅的命令,泰坦尼克號在第二天就把速度加快到了25節。盡管認為卡納德公司只求快速的策略降低了公司形象,但白星公司也很想得到藍飄帶來炫耀一下。一路上,泰坦尼克號沒有發生什麼大事。船上的電報員菲利普忙著替頭等艙乘客們拍發昂貴的私人電報,大多是報平安的廢話和股票買賣交割的指令。
1912年4月14日,星期天晚上,一個風平浪靜的夜晚。甚至一點風都沒有。如果有的話,船上的瞭望員會發現波浪拍打在冰山上的點點磷光。泰坦尼克號以22節的速度在這片漆黑冰冷的洋面上兼程航行。接到附近很多船隻發來的冰情通報,史密斯船長命令瞭望員仔細觀察。這一年的冰山比往年向南漂得更遠。但是,令人驚訝的是,盡管為頭等艙定製了鍍金的樓梯把手和印度的手工編織地毯,白星公司卻沒有給瞭望員配備望遠鏡!!11點40分,瞭望員弗雷德里克•弗利特(後來生還)發現遠處有「兩張桌子大小」的一塊黑影,以很快的速度變大。他敲了3下駕駛台的警鍾,抓起電話:「正前方有冰山!」。接電話的六副穆迪通知了旁邊的大副默多克。默多克下令減速,左滿舵,停船倒車。事後證明這是一個最愚蠢的決定。當時最好的選擇,要麼是加速的同時左滿舵,冒一些風險;要麼是減速的同時用堅固的船頭去撞冰山。1912年4月那個寒冷的夜晚,泰坦尼克號和冰山發生死亡之吻。
這次碰撞的結果,後來人們都知道了。但當時船上的乘客和船員們卻反應不一。頭等艙和二等艙一些睡得不熟的乘客被一陣輕微的金屬刮擦聲驚醒了。船身輕微震動了一下。有人以為遇上了大浪,有人以為是觸礁了,還有人以為是螺旋槳發生了故障。但是下面船艙的乘客感覺到的震動劇烈得多。有的乘客看到了舷窗外擦身而過的乳白色冰山。有些擦掉的冰塊掉到了船艙里。底層統艙的移民乘客更是心驚肉跳地發現,冰冷刺骨的海水正從不知道的什麼地方漫過門縫。船很快停了下來。一些乘客披上外套來到甲板上。北大西洋上空繁星閃爍,氣溫則低達零下一度。漆黑的天穹下,泰坦尼克號的窗戶里發出溫暖的淡黃色燈光。四根高大的黃黑兩色煙囪中冒著白色的蒸汽煙霧。突然,有三根突然發出了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和嘶叫聲。懂得蒸汽機的乘客知道,這是船上的鍋爐安全閥門在釋放掉多餘的過熱高壓蒸汽。得到通知的史密斯船長和哈蘭•沃爾夫公司的首席造船工程師托馬斯•安德魯斯一道檢查受損情況。前面的五個隔艙都涌進了海水。海水似乎正在有條不紊地漫過H甲板。在郵件艙昏暗的燈光照耀下,成包的郵件漂浮在海水上。檢查過所有水密艙之後,安德魯斯平靜地對史密斯船長說:「這艘船沒救了」。史密斯船長問還能剩下多少時間,得到的答復是一個小時,最多兩小時。之後發生的事情,大家已經都很清楚了。15日凌晨0點5分,史密斯船長下令准備放救生艇。0點15分,泰坦尼克號發出了「CQD MGY」的呼救信號。CQD是當時通用的遇險信號--「Come Quickly Danger」,MGY是泰坦尼克號的無線電呼叫代號。不久又發出了新近被國際海事協會確定的SOS求救信號。很多大西洋上的船隻都收到了求救電報。加拿大太平洋公司的聖殿山號、卡納德公司的喀爾巴阡號、俄國貨船緬甸號,還有法蘭克福號、弗吉尼亞號……都在加速向出事地點趕來。例外的是,就在18海里外的不定期客船加利福尼亞人號的收發報員則在這時關掉電報機睡覺去了。這艘船已經被浮冰困了將近一天,船上一晚上都沒什幺大事,好像也不會發生什幺大事。
0點45分,第一艘救生艇被放下。船上發射了第一枚遇險火箭。一片閃亮的白色火星緩緩落下。0點55分,泰坦尼克號的船頭已經沒入水中。救生艇邊的工作則是亂七八糟,盡管婦女和兒童(頭等艙和二等艙的婦女兒童)先登上救生艇的美德得到了遵守,但很多救生艇在半空的狀態下就被放了下去。不過這也不能怪船員,當時的航海界都認為如果救生艇滿載人員放下去的話,會造成損壞甚至傾覆。泰坦尼克號的救生艇設計得很結實,但是船員們不知道這一點。結果可以搭載1178人的救生艇,只上去了651人(還有一些人是跳海之後被救上救生艇)。到1點40分,最後一艘折迭救生艇被放下海面。船上的樂隊陪伴著乘客,用音樂安撫著這些註定要在幾十分鍾後死去的人們,一直演奏到最後一刻。面對生死抉擇,有些人選擇象紳士一樣地死去,富翁古根海姆穿上夜禮服,「即使死去,也要死得象個紳士」。來自丹佛市的伊文斯夫人把救生艇座位讓給一個孩子的母親,而白星公司主席伊斯梅則拋下他的乘客、他的船員、他的船,在最後一刻跳進救生艇。人性的善與惡,在這里被揭露無遺。隨著湧入船身前部的海水越來越多,船尾逐漸離開水面,高高地翹起。凌晨1點35分,海水浸入了鍋爐室。2點10分,一直堅守崗位的菲利普斯發出最後一封呼救電報。2點13分,船上29台大型鍋爐紛紛離開底座,互相沖撞著砸破一道一道的水密牆,在船頭部位砸開大洞落入海水中。2點17分,海水湧入中央電力控制室,引發短路,全船燈光熄滅。2點18分,伴隨一陣巨大的斷裂聲,泰坦尼克號船身從三、四號煙囪中間的地方斷為兩截。2點20分,船頭部分沉入海中,後半截砸回海面,在一分鍾之內就緊跟著泰坦尼克號前半部分一道沉入了水中。1503名乘客和船員隨它而去。
落入水中的人們很快就失去了知覺。等待他們的是迅速的體溫喪失,神經麻痹和死亡。救生艇中的人們也被凍得半死。一些人完全是憑借堅強的意志,半身泡在冰冷刺骨的海水中,緊緊扒住翻覆的2號救生艇。6號救生艇中的布朗夫人堅決要求去救那些仍然泡在水中的人,但是被救生艇上的船員狠狠地威脅了一通。一直到3點30分,卡納德公司的客船喀爾巴阡號最先趕到了出事現場。4點鍾,喀爾巴阡號船員在北大西洋黎明的微光下發現了第一艘救生艇。救援工作一直持續到早上8點30分,第12號救生艇被繫上救援纜繩。泰坦尼克號上2208名船員和旅客中,只有705人生還。喀爾巴阡號的船長和牧師在大餐廳主持了一次悼念儀式。8點50分,掉頭返回紐約。
11月18日,喀爾巴阡號抵達紐約港。經過自由女神像時,上萬人在曼哈頓島的巴特雷海岸觀看。在54號碼頭,大約3萬人佇立在雨水中默默地迎接泰坦尼克號上的倖存者。泰坦尼克號沉沒的消息震驚了整個西方世界。當時人們的震驚程度,不亞於本世紀美國的9.11事件。大西洋兩岸許多地方降了半旗。英國國王喬治五世和美國總統塔夫脫互致唁電。德皇威廉二世也拍發了弔唁電報。
事故的後果和影響
泰坦尼克號是人類的美好夢想達到頂峰時的產物,反映了人類掌握世界的強大自信心。她的沉沒,向人類展示了大自然的神秘力量,以及命運的不可預測。到泰坦尼克號沉沒那天為止,西方世界的人們已經享受了100年的安穩和太平。科技穩定地進步,工業迅速地發展,人們對未來信心十足。泰坦尼克號的沉沒驚醒了這一切。這艘「永不沉沒的輪船」——埃菲爾鐵塔之後最大的人工鋼鐵構造物,工業時代的偉大成就,因為對自然的威力掉以輕心,滿不在乎,所以在第一次處女航中就沉沒了。泰坦尼克號將永遠讓人們牢記人類的傲慢自信所付出的代價。人們永遠也忘不了這幅畫面:泰坦尼克號在海底昂著頭,殘破和污跡也掩蓋不了她的高貴。這就是她的歸宿。歷史就這樣演變成了傳奇。
這場災難震驚了國際社會。因為它向一些人證明了:人和人們的技術成就無法於自然的力量相比。
在當時的煉鋼技術並不十分成熟,煉出的鋼鐵在現代的標准根本不能造船。泰坦尼克號上所使用的鋼板含有許多化學雜質硫化鋅,加上長期浸泡在冰冷的海水中,使得鋼板更加脆弱。
另一方面,泰坦尼克號撞擊示意圖和大眾的想法不一致的是:泰坦尼克號的沉船形式亦有很多說法。包括全船沉沒;船身近第2及第3支煙囪中間折開,然後各自以垂直沉沒;船身近第3及第4支煙囪中間折開,然後前船身部分拖著船尾,船尾垂直下沉。直至1985年,當著名科學家巴拉德在紐芬蘭東南約380英裏海域找到泰坦尼克號殘骸,分別是前2支煙囪的船頭部分,以及第四支煙囪之後的船尾部分,就初步證明了第3個理論。而這個理論在其後由詹姆斯·卡梅倫執導電影「泰坦尼克」體驗出來。當時大家都認為,由於第3支煙囪的船身部分已經被炸毀成碎片,永遠找不到這一部分。但是在2005年8月由History Channel贊助的考古隊伍,在船尾殘骸後500米找到這船身部分,殘骸約12米乘27米,船底的紅色油漆還清楚可見。這個發現更推翻了過去20年的「雙截論」。科學家相信泰坦尼克號,是折開3截後沉沒。
泰坦尼克號沉沒時的確使用了國際通用的摩爾斯電碼遇難信號SOS,但這不是SOS最早使用的例子。在1906年的柏林外的國際無線電通訊會議第一次提議了SOS信號。1908年國際社會認可了這個提議並慢慢開始廣泛使用,這已經是泰坦尼克號沉沒的四年前了。然而,英國的無線電操作員很少使用SOS信號,他們更喜歡老式的CQD遇難信號。泰坦尼克號的無線電首席官員約翰.喬治.菲利普一直在發送CQD遇難信號,直到下級無線電操作員哈羅德.布萊德建議他:發送SOS吧,這是新的呼叫信號,這也可能是你最後的機會來發送它了!然後菲利普在傳統的CQD求救信號中夾雜SOS信號。求救信號最終在第二天早上被加利福尼亞號收到,因為她並沒有24小時都監聽無線電。
泰坦尼克號的沉沒極大的影響了船的製造和無線電電報通訊。 1913年12月12日,英國倫敦因此召開了第一屆海上生命安全國際大會。大會制定的條約導致了國際冰山檢測組織的形成和資金投入。改組織的美國海岸警衛隊的下屬部門,直到今天她還在檢測和報告北大西洋的可能威脅航船的冰山。條約也一致達成一個新規定:所有的載人船隻應該有足夠的救生船來裝載所有的在船上的人,並且適當的相關訓練也應該進行。還有就是無線電通訊應該24小時開通,加上一個2級備用電源,這樣就不會漏掉呼救的信號。條約也同意:從船上發送任何火箭必須被解釋為一種求救信號。
就是過了1個世紀後的今天,幾個關於泰坦尼克號和它的沉沒的荒誕說法仍然存在。一個是:她的舵太小了,大一點的舵可以避免這場災難。大點的舵的可能會拯救她,當時她的舵的尺寸按法律上說,就其船身尺寸而言不算小。事實上,按今天對輪船的規定看,泰坦尼克號的舵的尺寸仍然是合格的。 另一種說法是:泰坦尼克號上的救生船不夠。實際上,她的救生船數量是符合英國的法律規定的,該項法律定的數量不是基於乘客數,而是基於船的噸位。當時所有船的救生船數量都遠遠低於需要的數量,當時救生船的目的那時不是用來裝下全體乘客的;它們只是用來從一艘下沉的船上轉移乘客到另一艘救援船上。在那時,國際通用的海事安全規則是,客船上的救生艇搭載人數是船上總人數的三分之一,泰坦尼克號的救生艇可以搭載一半的乘客,白星公司還為這種「對乘客安全高度負責」的額外配置沒有引起公眾注意而感到不平。泰坦尼克號的沉沒永久性的改變了這種救生策略。泰坦尼克號沉沒後,制訂了新的海上安全法規。對救生艇的要求很簡單:必須能容納下船上的所有人員。各大海運公司都迅速按照新要求來進行改造工作。事實上,即使她有可以裝下更多的救生船來裝載所有的乘客,仍然有可能不確保會有更多的人獲救,因為在她下沉時,船員們沒有時間來放下所有的救生船!還有一種說法是:機械組的船員堅持他們的崗位到了最後。1988年出版的一本書也提到這個讓它永垂不朽了。事實是,機械艙在1:15AM就被淹沒了。在下沉的最後時刻,機械師們和燒爐工人們和其他成百的人一樣站在尾部的甲板上,困在船上,沒有獲救的任何希望。
---------------------------------------------------------------------------------------------------
關於泰坦尼克號的電影
《泰坦尼克號》是以下四部根據泰坦尼克號處女航時撞擊冰山而沉沒一事改編的電影的名稱:
1.《泰坦尼克號》,於1915年拍攝的一部義大利無聲電影,導演是Pier Angelo Mazzolotti
2.《泰坦尼克號》,成片於1943年,由德國導演Werner Klingler和Herbert Selpin拍攝
3.《泰坦尼克號》,成片於1953年,導演是Jean Negulesco
4.《泰坦尼克號》,1997年的好萊塢大片,導演是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主演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Leonardo DiCaprio)和凱特·溫絲萊特(Kate Winslet)
-----------------------------
派拉蒙電影公司與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於1997年將「泰坦尼克號」的事件改編為電影,在全球各地上映,轟動全球。
[影片名稱] 泰坦尼克號
[領銜主演]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凱特·溫絲萊特
[影片地區] 歐美電影
[影片類型] 劇情片
當時電影史上第一昂貴的電影
沉沒之船上永不沉沒的愛情絕唱
一部人類應時時審視自己劣根性的警世箴言
[內容介紹] 一九一二年四月十五日凌晨兩點二十分,當時被稱為是全世界最大最安全的豪華泰坦尼克號郵船自英格蘭南安普敦駛向紐約市的處女航中,撞上巨大的冰山而沉沒。當時載滿2223名乘客,不幸的是只有7百多名乘客逃過這一場歷史上最大的船難,船上其他一千五百多名的乘客也隨著這艘巨船沉沒於海底中。
而這場海上最大的惡夢在將近五年的精心籌劃准備下,於1996年七月開拍,經過一年痛苦掙扎及無數次上片延期,終於在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年底大功告成,並將於十二月二十日呈現於觀眾面前。事事求完美的詹姆斯柯麥隆也在片子用盡極度的電影特效之下,以超越兩億五千萬美金的預算,讓【泰坦尼克號】成為影史上最昂貴的電影。
此影片主題曲《我心永恆》,經歌手席琳·迪翁演唱,為其影片增添了不可磨滅的色彩,此歌曲也成為了樂壇又一經典名作。
㈨ 泰坦尼克號幾點沉下去的
2點20分
㈩ 大學物理題,急求解
這個好像是我們學校練習冊上的題目吧,都會有答案的,找下學長,或者去下列印店那邊吧,有答案的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