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價格看點 > 資本預算和股票價格之間有什麼聯系

資本預算和股票價格之間有什麼聯系

發布時間:2023-07-13 22:18:18

㈠ 股票價格是怎麼形成的

  1. 來源於市場買家和市場賣家對於股票即時價格的認可;

  2. 情況不是形成的原因,而是形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成交的原則,那就是,同一時間價格優先,同一價格時間優先;

  3. 沒有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就算你例舉的情況,平開後,同一時間收到漲跌停板的大單,那就看哪方的力量更強大,在申買申賣的被動掛單中,按時間優先的原則,漲停的主動買單只能買到限價10元以上的賣單,而跌停的主動賣單也只能賣給所有10元以下的被動買單,被動買賣單被掃清後,形成對峙,強大的一方,最終戰勝偏弱的一方;

  4. 價格的形成就是多空的較量,當空方力量強大,股價就會下跌,當多方力量強大股票就會上漲,通俗一點說,買的人多,賣的人少股價就上漲,賣的人多,買的人少股價就會下跌。

㈡ 影響 股價波動的主要因素

1、經濟周期

經濟周期表現為擴張和收縮的交替出現,在經濟的收縮、復甦、繁榮和衰退四個階段內,股市也隨之周期性波動,成為決定股價長期走勢的最重要因素。

通過對國內生產總值GDP、經濟增長率、通漲率、失業率、利率等指標的分析,判斷出經濟周期的發展階段。有實證分析表明,我國股市波動比宏觀經濟周期的波動超前大約4—6個月。

2、通貨變動

通貨變動包括通貨膨漲和通貨緊縮。通貨膨脹對經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總的看來會影響收入和財產的再分配,改變人們對物價上漲的預期,影響到社會再生產的正常運行。

因此,通貨膨脹對股價的影響也是復雜的。而通貨緊縮則會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就我國股市而言,通貨膨脹在適度范圍內發生,股價波動與之呈現正相關關系,但通貨膨脹嚴重時,股價波動與之呈反方向變動。

1998年上半年開始的通貨緊縮,使股價持續下跌,盡管1999年上半年有股市利好消息及管理層發表發展市場的言論,使滬深股指雙雙創出歷史新高,但通貨緊縮始終抑制著股價的進一步彈升。

3、國際貿易收支

當出口大於進口時,國際貿易對國內經濟產生積極的影響,使股價上升。相反,則使股價下跌。1998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使我國的外貿出口增長大幅下降,影響了我國的經濟增長,同時,直接對我國股票市場相關行業和上市公司產生負面影響。

4、國際收支

國際收支差額通過影響一國國內資金供應量,從而對股價產生間接影響。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保持順差,大量的外匯儲備,國內資金供應量增加,使可用於購買股票的資金來源擴大,促使股價上升。

5、國際金融市場

國際金融市場的劇烈動盪一方面直接使我國投資者產生心理恐慌,影響股票市場,另一方面從宏觀面和政策面間接影響股票市場的發展。

㈢ 機會成本在企業投資決策中的作用

論資金成本與資本成本的混淆及危害

摘要:與資金成本不同,資本成本體現的是健全的公司治理機制和對資本風險報酬的尊重。但理論界卻將二者混為一談。資金成本用於投資決策,就會導致投資過度和資本浪費;用於融資決策,就會導致與西方企業完全不同的融資次序,並切斷公司投融資理論的聯系。為了使中國財務理論能指導企業的投融資決策,就必須摒棄資金成本概念。

關鍵詞:資本成本;資金成本;風險定價;公司治理

目前在中國財務學的融資決策研究中,既使用資本成本概念,又使用資金成本概念。這兩個概念的同時存在造成了中國財務理論研究的混亂,並在資本市場的實踐中引發了不良影響。

1 概念不同

表面上看,企業在實際使用資本時都是先將其轉化為貨幣,然後進行投資或購買實物資產,在這一意義上講,可以用貨幣統一表示資本與資金,因而資本成本與資金成本似乎也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但是從深層次看,資本成本與資金成本卻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

關於資本成本(CostofCapital,COC),目前最權威的定義是《新帕爾格雷夫貨幣金融大辭典》給出的:「資本成本是商業資產的投資者要求獲得的預期收益率。以價值最大化為目標的公司的經理把資本成本作為評價投資項目的貼現率或最低回報率」[1]。可見,按照現代公司財務理論的解釋,資本成本既是投資者所要求的回報率即預期收益率,同時又是有條件約束的資金使用者融資成本。

而資金成本,屬於中國財務理論研究中特有的范疇。「所謂資金成本,是指資金使用者為籌措和佔用資金而支付的各種籌資費和各種形式的佔用費等,是將盈利和資金的一部分支付給資金所有者的報酬,體現著資金使用者和所有者之間的利潤分配關系」[2]。從資金成本的這一定義看,是單純從資金使用者角度考慮融資成本。

資本成本是與資本市場、現代公司財務理論一起引入中國的「舶來品」。而資金成本,則是中國企業改革「撥改貸」後的「產物」,是一個由企業管理者單方面決定的融資成本。然而,直到今天,中國的財務理論界仍然把這二者混為一談:要麼仍用資金成本的名稱和定義,根本不提資本成本;要麼一方面使用資本成本的名稱,另一方面卻依舊採用資金成本的定義。

2 定價理論和現實經濟的背景不同

從定義上看,資本成本與資金成本都是企業發行融資工具的代價,也即決定企業融資決策的價格指標。受這一共同點啟發,下面從定價理論和現實經濟的背景中探討它們的根本區別。

2.1 從是否應考慮風險因素看

與普通商品相比,金融資產最大的特點是收益具有不確定性即風險,而且資本資產的風險性遠遠大於貨幣資產。因此對金融資產定價時,其風險就成為人們不得不考慮的因素。其中,貨幣資產由於其期限很短,可以忽略其風險,直接以籌集費和佔用費來定價,但資本資產的定價就必須考慮其風險的大小。1964年和1965年,美國著名財務管理專家WilliamF.Sharpe和J.Lintner在H.Markowitz的基礎上做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用於確定資本資產的風險價格即資本成本。自此,西方公司企業在融資決策中就主要使用風險定價的資本成本概念。

相反地,中國理論界過去一直都忽視了資本定價中的風險因素,誤以為「資本本身的價格等於構成資本的商品的價格」[3]。直到1988年,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金融市場》編寫組的專家們在介紹短期資金市場、長期資本市場時也僅僅是指出兩者的區別在於期限長短的不同,絲毫沒有涉及兩者的風險大小不同。因此,在中國理論界缺乏風險報酬意識的背景下,企業融資時側重使用建立在籌集費和佔用費基礎上的資金成本概念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2 從是否體現出完善的現代公司治理機制看

委託代理理論認為,在公司企業中,公司管理者的利益與股東的利益是不一致的。公司管理者需要的是他們個人收益的最大化,是他們在職支配資源滿足個人需要、獲得效用的最大化,是他們藉助於運作公司,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大化。而這種利益最大化卻可能與股東利益最大化發生沖突。因此,必須設計相應的公司治理機制以保護股東的利益。

在完善的公司治理機制下,投資者就能夠保護自己的投資利益,對公司管理者形成硬約束。一旦公司大肆進行股權融資,而其實際支付的資金成本達不到具有同等經營風險公司的資本成本時,就會出現原股東回報率下降的情況,後者就可以利用公司治理中的約束機制制約管理者的行為:或者「用手投票」,在股東大會上否決該再融資提案或撤換管理層,或者「用腳投票」,撤資轉向其他的投資項目造成該公司的股票市值下跌從而使公司容易遭到敵意收購,以此形成投資者對公司管理者的硬約束。這就要求公司管理者在制定融資決策時必須支付一個最低的風險報酬率。這時股權資金成本將被迫等於股權資本成本。在這種情況下,資本成本與資金成本就會趨於一致。

但是,如果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機制,投資者就無法約束公司管理者的融資決策。在這種軟約束機制下,公司股權融資的實際資金成本就會小於其股權資本成本,甚至可以為零,從而嚴重侵害投資者的利益。這時資金成本與資本成本就會成為完全脫節的兩個概念。

鑒於中國公司治理機制還很不健全的現實,資金成本與資本成本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資本成本的理念體現了現代企業制度中保護投資者的公司治理機制,而資金成本則體現了中國國有企業「所有者虛置」的特徵。

2.3 從各自產生的歷史背景看

自從1938年美國學者JohnB.Williams提出股票定價的未來現金流折現模型後,折現率即資本成本的確定就成為一個核心問題。直到1952年,H.Markowitz在投資組合理論中首次用未來收益的標准差來衡量資本資產的風險,這個問題才柳暗花明。CAPM模型提出後,來自古典經濟學靜態要素成本之一的資本成本徹底完成了向動態成本的轉變。可以說,投資組合理論和CAPM模型揭示了資本資產的風險與其預期報酬率之間的關系,標志著財務理論的飛躍發展,並使得公司財務理論與投資理論融為一體。

與西方財務理論中的資本成本不同,資金成本是中國經濟體制轉軌變遷中的產物。最早由蔣一葦教授提出了「資金有償使用」的建議,具體的實施措施就是1984年開始的「撥改貸」改革。事實證明,「撥改貸」後,國有企業開始有資金成本的意識了,其財務經營關系看上去與真正的市場經濟下的企業經營行為有點相似。但僅僅是「有點相似」而已,因為「撥改貸」是試圖讓企業在所有者缺位的情況下靠貸款來組建和發展。顯然,這種情景下的資金成本與資本成本毫無共同之處。

從理論上講,國有企業籌措、佔用資金所以要付出代價,存在資金成本范疇,是因為有其存在的理論依據和客觀基礎,這是由資金本身的特徵及資金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而決定的。如果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繼續沿著市場化的道路走下去,資金成本很可能轉為資本成本。但是,「撥改貸」並未進一步促進國有企業的市場化。這是因為提供貸款的銀行沒有市場化。國有企業肆無忌憚地追逐國有銀行資金,對應的資金成本無法約束國有企業管理者對資金的有效需求。

1990年中國深滬證券市場成立,宣告中國開始引進現代資本市場的架構體系。在「撥改貸」後,國家財政實際上向國有企業注資很少,現在讓國有企業上市籌資,上市公司也就順理成章地想當然地把從股市裡籌措的資金當作國家無償補充的資本金看待,使得籌資異化為圈錢,以致股權資金成本的約束力還不如銀行貸款的約束力。於是資金成本就一直停留在對經營者的軟約束狀態,始終無法演變成具有硬約束性的資本成本。由此可見,正是中國國企的改革路徑決定了資金成本不同於資本成本這一結果。

3 資金成本與資本成本在中國混淆的危害

3.1 資金成本與資本成本混淆的原因雖然資金成本與資本成本從內涵到外延都迥然不同,但在中國財務理論與實踐中卻經常將兩者混為一談。黃少安、張崗發表於《經濟研究》2001年第11期的《中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分析》一文就是典型的例子,該文認為上市公司股權融資的總資本成本為CS,「其構成包括:股票投資股利PS;股權融資交易費用CT;股權融資的公司控制及負動力成本CP;股票上市廣告效應帶來的負成本-PA。」「CS=∑(PS,CT,CP,-PA)」。顯然這里的CS應該是資金成本而非資本成本。此外,袁國良、鄭江淮、胡志乾(1999)、仇彥英(2001)等以及許多教科書也都出現了類似的混淆。其混淆程度之深和覆蓋面之廣均不容忽視。

首先,中國設立資本市場時只注重資本市場架構的建設而忽視了相應財務理念的引入。在現代財務理論中,投資學與公司財務學是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但是,出於為國企解困的目的引進了資本市場架構和投資學體系,但卻忽視了與之配套的現代財務管理思想包括資本成本理念的更新。在趕超式資本市場制度安排下,中國資本市場得以迅速建立,實現了低端信用的債權融資制度向高端信用的股權融資制度的迅速切換。然而,正是這種忽視市場內在發展邏輯的強制性制度變遷造成了資金成本與資本成本的並存與混淆。

其次,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初期的指導思想存在一定失誤。資本成本是現代公司制的產物,因此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時必須考慮投資者的必要報酬。1992年以前,中國國有企業實行的都是資金平衡表體系,沒有資本、凈資產等概念。1992-1995年間,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國有企業普遍展開了按照重置成本法進行評估計價的清產核資工作。在此基礎上,國有企業開始實行資產負債表體系,也就有了第一筆凈資產。由此可見,國有企業第一筆凈資產即資本是1992年以後才問世的。中國財務界接觸資本概念才不過10餘年的歷史,對於代表資本所有者必要報酬的資本成本就更加陌生了。特別是這一時期改革的指導思想出現了一定失誤,資本成本理念更被有意無意地淡化了。前證監會主席周小川的一次講話可為佐證:「由於改革的早期主要是考慮向企業下放經營權,因此存在一種股東消極主義,即削弱股東權利和作用的傾向」[4]。因此,在這一歷史局限性下,代表投資者必要報酬的資本成本遲遲不能正位,資金成本和資本成本的混淆自然就在所難免了。

3.2 二者混淆在投融資決策中的危害

在現代財務理論中,資本成本是公司融資決策與投資決策的交匯和依據所在,堪稱現代財務理論的核心;而資金成本只能反映企業單方面的融資成本。在資金成本與資本成本混淆的情況下,如果將資金成本用於企業投融資決策,就會帶來嚴重失誤。

首先,如果企業在融資決策時使用資金成本,就會出現股權資金成本遠遠小於債權資金成本的現象。據《2003年中國證券期貨統計年鑒》,在深滬股市2002年分配方案中實施現金分紅的668家公司中,現金股利支付率在25%以下的公司有120家,其中每股現金分紅低於0.05元的上市公司就達184家之多。這樣,以該年證券市場平均市盈率40倍來計算,流通股投資者的平均回報率只有0.95%,還不到同期國債利率水平的一半。即使加上股權融資交易費用,流通股的股權資金成本也奇低,遠遠小於債權資金成本。

在這種背景下,中國上市公司普遍出現了與西方國家相反的股權融資偏好。截至2003年底,在滬深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債券31隻,可轉債23隻,託管市值分別為367億、222億元。再看股票融資,同樣截止2003年底,上市公司在滬深交易所累計發行股份總額為6428.46億股,其中上市股份為2269.92億股,總計籌資額(包括A股籌資額和A、B股配股籌資額)為人民幣10131.72億元[5]。資本市場融資功能超強發揮的直接後果便是扭曲了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在融資渠道有限、大量企業一窩蜂地爭奪上市融資機會的情況下,非市場的行政干預和黑箱操作問題就不可能得以根治,按市場化原則擇優配置資源的機制也就很難真正實現。

其次,由於企業融資的資金成本遠遠小於資本成本,如果將資金成本混同於資本成本,在實踐中就有可能誤作投資項目決策中的折現率,從而高估項目的凈現值,導致投資過度和資本浪費的後果。中國2003年和2004年上半年的投資過熱現象不能不說與資本成本意識淡漠有密切關系。

再次,資金成本與資本成本的混淆還給中國資本市場建設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6]。例如,本來同一家上市公司的流通股與非流通股都具有相同的經營風險等級,因而都應該具有相同的資本成本。但按資金成本計算,則溢價的流通股資金成本就遠遠小於非流通股的資金成本,用被大大低估的流通股資金成本作為股票定價的折現率,就會高估股票的理論價格,使國有股減持在定價方面遲遲不能取得進展。

最後,由於資金成本並不考慮投資人的回報,國有股股東就缺乏對公司管理者的約束動力。在資本成本缺位的背景下,由於國有股的產權代表是政府機構或其授權的國有持股公司,其具體代理人在法律上並不擁有剩餘索取權,因此他們雖然有權力選擇國有企業的董事會成員和經理,但不必為資本收益承擔任何後果。這也是中國公司治理結構難以完善的重要原因之一。

4 結 語

資本成本是一個財務學概念,不能混同於會計學中的資金成本概念。資本成本體現的是健全的公司治理機制和對資本風險報酬的尊重。而資金成本是中國經濟轉軌過程中的財務概念,在其誕生及之後的一個時期中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必須清醒地意識到,資本市場的出現是一個劃時代的里程碑,從此企業的價值就不再與歷史成本有關,而是取決於未來現金流的折現。這時,與風險程度相匹配的資本成本就應該取代資金成本成為投融資理論中的核心概念。面對資金成本與資本成本混淆帶來的危害,財務理論界也應該盡早摒棄資金成本概念,全面接受與國際接軌的資本成本理念。

參考文獻:

[1](美)彼得·紐曼.新帕爾格雷夫.貨幣金融大辭典(第一卷)[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470.

[2]劉恩祿,湯谷良.高級財務學[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1.243.

[3]卡爾·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76.

[4]周小川.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改進[J].中國證券報,2001-05-31(2).

[5]中國證監會.中國證券期貨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4.

[6]吳曉求.資本結構和公司治理的若干理論問題[J].中國經濟信息,2003,(3):23-25

參考資料:http://www.51kj.com.cn/news/20061025/n92484.shtml

㈣ 融資為什麼會對股票的漲跌有影響

因為融資融券有明顯的活躍交易的作用,以及完善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融資交易者是市場上最活躍的、最能發掘市場機會的部分,對市場合理定價、對信息的快速反應將起促進作用。
融資融券又稱證券信用交易,是指投資者向具有深圳證券交易所會員資格的證券公司提供擔保物,借入資金買入本所上市證券或借入本所上市證券並賣出的行為。包括券商對投資者的融資、融券和金融機構對券商的融資、融券。
股價是買賣雙方博弈的結果,融資實際是借證券公司的錢買入股票,融券實際是向證券公司借股票賣出。按照常規的說法,融資融券有價格發現的功能,實際是讓買賣的市場行為更徹底。
從另一方面看,對於某隻股票,一般來講,如果融資余額高體現看多的力量較大,融券余額(或餘量)高體現看空的力量較大。

㈤ 股票市值和總資產的關系

市值和總資產的關系:

市值是總資產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根據財經法規制度,按照管理層次的原則,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市值是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

市值以總資產為中心,市值對企業管理中所需資金的籌集、投放、運用和分配以及貫穿於全過程的決策謀劃、預算控制、分析考核等所進行的全面管理。

市值職能的控制性決定了必須以總資產為中心。市值的職能包括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財務計劃、財務控制和財務分析評價。其中,財務決策和財務控制處於關鍵地位,關繫到企業的興衰成敗,

決定著其他各項管理活動的產生、變更或消失。同時它能利用信息和特定手段,對企業經營活動施加影響,並對其他各項管理起著控制的作用。

(5)資本預算和股票價格之間有什麼聯系擴展閱讀:

市值的作用:

1、根據公司發展戰略,分析公司現有人力資源狀況,預測人員需求,制定、修改人力資源規劃,經上級領導審批後實施。

2、在各部門的協助下進行工作分析;提出崗位設置調整意見;明確部門、崗位職責及崗位任職資格;編制、修改和完善部門、崗位職責說明書;合理評價崗位價值。

總資產的作用:

在一定的整體目標下,調整關於資產的購置(投資),資本的融通(籌資)和經營中現金流量(營運資金),以及利潤分配的管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市值

網路-總資產

㈥ 國家財政政策對股票價格的影響

那你也把分數加點撒。 .太少了啊
暈 答案補充 (1)國家的財政政策中,擴大財政赤字:既可以理解為國家把財政收入的支出量增加--但不可單純的理解為投入到與股市的利好方面去了
首先.可以認為增加了在教育放面的投入或者醫療改革的成本支出--亦可以認為是國家為了刺激經濟增長而採取的財政手段--宏觀經濟上漲的信號--股指的反映(拉動)
(2)增加國債的發行量:國債可以理解為國家為了獲得資金採取發行債券的方式回籠資金的一種方法--市場流動資金趨緊--股市的存量資金部分轉移到國債市場上--股市資金供應不足--股指的下跌
(3)增加財政支出:可以理解為與擴大財政赤字相類似的財政手段..不過就程度而言..較財政赤字為重
增加財政支出--彌補某些行業投資的不足--可引起某個行業的階段性上漲
例:3G的推行..國家預計會在電子設備投資方面進行2W億的投資--導致通信設備股的階段性投資機會
所以第一種和第三種可以理解為財政手段
第二種可以理解為貨幣手段
在影響方面--二者對於股市的影響不可以輕易推斷誰孰誰輕

閱讀全文

與資本預算和股票價格之間有什麼聯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高潮模型 瀏覽:55
配資炒股怎麼開通 瀏覽:167
通達信炒股軟體如果交易 瀏覽:138
基金股票實時行情 瀏覽:213
為什麼五糧液的股票值得買 瀏覽:735
對於基金和股票理財的話術 瀏覽:566
股票交易筆記模板 瀏覽:880
授予員工股票期權會計處理 瀏覽:376
基金投資債券股票的區別 瀏覽:807
高鴻股份股票預測 瀏覽:264
7天的公司股票 瀏覽:318
在股市買的股票怎麼保存 瀏覽:788
公司法債券和股票的論述 瀏覽:202
勤上股份股票值得買嗎 瀏覽:58
買股票有分紅么 瀏覽:838
諾力股份股票市值 瀏覽:635
炒股總要吸納些人為什麼 瀏覽:109
股票配資賬號借給別人用 瀏覽:166
一萬元一月份買股票段子 瀏覽:47
一隻股票的行業分析 瀏覽: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