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半導體股票有哪些
1、紫光國芯
紫光國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紫光國微」,SZ002049)是紫光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核心企業,是國內最大的集成電路設計上市公司之一。
公司以智慧晶元為核心,聚焦數字安全、智能計算、功率與電源管理、高可靠集成電路等業務,是領先的晶元產品和解決方案提供商,產品廣泛應用於金融、電信、政務、汽車、工業互聯、物聯網等領域。
❷ 創業板和股票是什麼關系
創業板的概念及特點
創業板又稱二板市場,即第二股票交易市場,是指主板之外的專為暫時無法上市的中小企業和新興公司提供融資途徑和成長空間的證券交易市場,是對主板市場的有效補給,在資本市場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
在創業板市場上市的公司大多從事高科技業務,具有較高的成長性,但往往成立時間較短規模較小,業績也不突出。
創業板市場最大的特點就是低門檻進入,嚴要求運作,有助於有潛力的中小企業獲得融資機會。
在中國發展創業板市場是為了給中小企業提供更方便的融資渠道,為風險資本營造一個正常的退出機制。同時,這也是我國調整產業結構、推進經濟改革的重要手段。
對投資者來說,創業板市場的風險要比主板市場高得多。當然,回報可能也會大得多。
各國政府對二板市場的監管更為嚴格。其核心就是「信息披露」。除此之外,監管部門還通過「保薦人」制度來幫助投資者選擇高素質企業。
二板市場和主板市場的投資對象和風險承受能力是不相同的,在通常情況下,二者不會相互影響。而且由於它們內在的聯系,反而會促進主板市場的進一步活躍。
創業板的分類
按與主板市場的關系劃分,全球的二板市場大致可分為兩類模式。一類是「獨立型」。完全獨立於主板之外,具有自己鮮明的角色定位。世界上最成功的二板市場———美國納斯達克市場(Nasdaq)即屬此類。納斯達克市場誕生於1971年,上市規則比主板紐約證券交易所要簡化得多,漸漸成為全美高科技上市公司最多的證券市場。截至1999年底,共有4829家上市公司,市值高達5.2萬億美元,其中高科技上市公司所佔比重為40%左右,涌現出一批像思科、微軟、英特爾那樣的大名鼎鼎的高科技巨人。「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30年後的納斯達克市場羽翼豐滿,上市公司總數比紐約證交所多60%,股票交易量在1994年就超過了紐約證交所。另一類是「附屬型」。附屬於主板市場,旨在為主板培養上市公司。二板的上市公司發展成熟後可升級到主板市場。換言之,就是充當主板市場的「第二梯隊」。新加坡的Sesdaq即屬此類。
創業板的歷史
最新鳴鑼成立的二板市場當屬香港創業板市場。1999年11月25日,醞釀10年之久的香港創業板終於呱呱墜地。它定位於為處於創業階段的中小高成長性公司尤其是高科技公司服務。截至今年4月底,共有上市公司25家,大多是網路、電腦、電信企業。一家公司若想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最近3年必須有5000萬港元的盈利,但創業板不設盈利底線,只需公司有兩年的「活躍業務紀錄」。如果創始人在業界已是名聲鵲起,那麼這個兩年的「紀錄」也可以不要。香港聯交所權威人士曾風趣地說,如果比爾·蓋茨出來重新注冊一家公司,創業板會馬上愉快地接納。
在證券發展歷史的長河中,創業板剛開始是對應於具有大型成熟公司的主板市場,以中小型公司為主要對象的市場形象而出現的。19世紀末期,一些不符合大型交易所上市標準的小公司只能選擇場外市場和地方性交易所作為上市場所。到了20世紀,眾多地方性交易所逐步消亡,而場外市場也存在著很多不規范之處。自60年代起,以美國為代表的北美和歐洲等等地區為了解決中小型企業的融資問題,開始大力創建各自的創業板市場。發展至今,創業板已經發展成為幫助中小型新興企業、特別是高成長性科技公司融資的市場。
回顧創業板的發展歷史,20世紀60年代可以稱為創業板的萌芽起步時期。1961年,為了推進證券業的全面規范,美國國會要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所有證券市場進行特定的研究。兩年之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放棄了對全面證券市場的研究,而是將目光盯住了當時處於朦朧和分割狀態的場外市場。SEC提出了「自動操作系統」作為解決途徑的設想,並由全國證券商協會(NASD)來進行管理。1968年,自動報價系統研製成功,NASD改稱為全國證券商協會自動報價體系(NASDAQ系統)。1971年2月8日,NASDAQ市場正式成立,當日完成了NASDAQ系統的全面操作,中央牌價系統顯示出2500個證券的行情。直到1975年,NASDAQ建立了新上市標准,要求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必須將在NASDAQ市場上市的公司和OTC證券分離開來。
與美國NASDAQ市場的起步幾乎同時的是,日本開始了創業板的腳步。1963年,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設立了針對中小公司的第二板,並正式起用了場外市場制度。不過,在其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日本的場外市場一直萎靡不振。
創業板設立目的
(1)為高科技企業提供融資渠道。(2)通過市場機制,有效評價創業資產價值,促進知識與資本的結合,推動知識經濟的發展。(3)為風險投資基金提供「出口」,分散風險投資的風險,促進高科技投資的良性循環,提高高科技投資資源的流動和使用效率。(4)增加創新企業股份的流動性,便於企業實施股權激勵計劃等,鼓勵員工參與企業價值創造。(5)促進企業規范運作,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創業板市場交易相關內容
在創業板市場交易的證券品種包括:(1)股票;(2)投資基金;(3)債券(含企業債券、公司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金融債券及政府債券等);(4)債券回購;(5)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可在創業板市場交易的其他交易品種。
創業板買賣規則:(1)創業板股票的交易單位為「股」,投資基金的交易單位為「份」。申報買入證券,數量應當為100股(份)或其整數倍。不足100股(份)的證券,可以一次性申報賣出。
(2)證券的報價單位為「每股(份)價格」。「每股(份)價格」的最小變動單位為人民幣0.01元。(3)證券實行價格漲跌幅限制,漲跌幅限制比例為20%。漲跌幅的價格計算公式為:
漲跌幅限制價格=(1±漲跌幅比例)×前一交易日收盤價計算結果四捨五入至人民幣0.01元。證券上市首日不設漲跌幅限制。
創業板又稱二板市場,即第二股票交易市場,是指主板之外的專為暫時無法上市的中小企業和新興公司提供融資途徑和成長空間的證券交易市場,是對主板市場的有效補給,在資本市場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
在創業板市場上市的公司大多從事高科技業務,具有較高的成長性,但往往成立時間較短規模較小,業績也不突出。
創業板市場最大的特點就是低門檻進入,嚴要求運作,有助於有潛力的中小企業獲得融資機會。
在中國發展創業板市場是為了給中小企業提供更方便的融資渠道,為風險資本營造一個正常的退出機制。同時,這也是我國調整產業結構、推進經濟改革的重要手段。
對投資者來說,創業板市場的風險要比主板市場高得多。當然,回報可能也會大得多。
各國政府對二板市場的監管更為嚴格。其核心就是「信息披露」。除此之外,監管部門還通過「保薦人」制度來幫助投資者選擇高素質企業。
二板市場和主板市場的投資對象和風險承受能力是不相同的,在通常情況下,二者不會相互影響。而且由於它們內在的聯系,反而會促進主板市場的進一步活躍。
在證券發展歷史的長河中,創業板剛開始是對應於具有大型成熟公司的主板市場,以中小型公司為主要對象的市場形象而出現的。19世紀末期,一些不符合大型交易所上市標準的小公司只能選擇場外市場和地方性交易所作為上市場所。到了20世紀,眾多地方性交易所逐步消亡,而場外市場也存在著很多不規范之處。自60年代起,以美國為代表的北美和歐洲等等地區為了解決中小型企業的融資問題,開始大力創建各自的創業板市場。發展至今,創業板已經發展成為幫助中小型新興企業、特別是高成長性科技公司融資的市場。
按與主板市場的關系劃分,全球的二板市場大致可分為兩類模式。一類是「獨立型」。完全獨立於主板之外,具有自己鮮明的角色定位。世界上最成功的二板市場———美國納斯達克市場(Nasdaq)即屬此類。納斯達克市場誕生於1971年,上市規則比主板紐約證券交易所要簡化得多,漸漸成為全美高科技上市公司最多的證券市場。截至1999年底,共有4829家上市公司,市值高達5.2萬億美元,其中高科技上市公司所佔比重為40%左右,涌現出一批像思科、微軟、英特爾那樣的大名鼎鼎的高科技巨人。「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30年後的納斯達克市場羽翼豐滿,上市公司總數比紐約證交所多60%,股票交易量在1994年就超過了紐約證交所。
另一類是「附屬型」。附屬於主板市場,旨在為主板培養上市公司。二板的上市公司發展成熟後可升級到主板市場。換言之,就是充當主板市場的「第二梯隊」。新加坡的Sesdaq即屬此類。
最新鳴鑼成立的二板市場當屬香港創業板市場。1999年11月25日,醞釀10年之久的香港創業板終於呱呱墜地。它定位於為處於創業階段的中小高成長性公司尤其是高科技公司服務。截至今年4月底,共有上市公司25家,大多是網路、電腦、電信企業。一家公司若想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最近3年必須有5000萬港元的盈利,但創業板不設盈利底線,只需公司有兩年的「活躍業務紀錄」。如果創始人在業界已是名聲鵲起,那麼這個兩年的「紀錄」也可以不要。香港聯交所權威人士曾風趣地說,如果比爾·蓋茨出來重新注冊一家公司,創業板會馬上愉快地接納。
回顧創業板的發展歷史,20世紀60年代可以稱為創業板的萌芽起步時期。1961年,為了推進證券業的全面規范,美國國會要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所有證券市場進行特定的研究。兩年之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放棄了對全面證券市場的研究,而是將目光盯住了當時處於朦朧和分割狀態的場外市場。SEC提出了「自動操作系統」作為解決途徑的設想,並由全國證券商協會(NASD)來進行管理。1968年,自動報價系統研製成功,NASD改稱為全國證券商協會自動報價體系(NASDAQ系統)。1971年2月8日,NASDAQ市場正式成立,當日完成了NASDAQ系統的全面操作,中央牌價系統顯示出2500個證券的行情。直到1975年,NASDAQ建立了新上市標准,要求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必須將在NASDAQ市場上市的公司和OTC證券分離開來。
與美國NASDAQ市場的起步幾乎同時的是,日本開始了創業板的腳步。1963年,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設立了針對中小公司的第二板,並正式起用了場外市場制度。不過,在其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日本的場外市場一直萎靡不振。
創業板設立目的是:(1)為高科技企業提供融資渠道。(2)通過市場機制,有效評價創業資產價值,促進知識與資本的結合,推動知識經濟的發展。(3)為風險投資基金提供「出口」,分散風險投資的風險,促進高科技投資的良性循環,提高高科技投資資源的流動和使用效率。(4)增加創新企業股份的流動性,便於企業實施股權激勵計劃等,鼓勵員工參與企業價值創造。(5)促進企業規范動作,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在創業板市場交易的證券品種包括:(1)股票;(2)投資基金;(3)債券(含企業債券、公司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金融債券及政府債券等);(4)債券回購;(5)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可在創業板市場交易的其他交易品種。
創業板買賣規則:(1)創業板股票的交易單位為「股」,投資基金的交易單位為「份」。申報買入證券,數量應當為100股(份)或其整數倍。不足100股(份)的證券,可以一次性申報賣出。
(2)證券的報價單位為「每股(份)價格」。「每股(份)價格」的最小變動單位為人民幣0.01元。(3)證券實行價格漲跌幅限制,漲跌幅限制比例為20%。漲跌幅的價格計算公式為:
漲跌幅限制價格=(1±漲跌幅比例)×前一交易日收盤價計算結果四捨五入至人民幣0.01元。證券上市首日不設漲跌幅限制。
❸ 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國公司股票代碼
可以去 www.sgx.com 去查找。在listed company 下面按照字母順序排列。
❹ 國泰君安長期持有可以不國泰君安股票歷史價格表國泰君安跌停原因揭秘
隨著中國居民財富的增長、各類機構投資者的發展以及市場各項制度的完善程度越來越高,中國股票二級市場的活躍度逐漸提升,這樣證券行業的發展就有不少的空間了。那麼我們今天的主角國泰君安——國內最大的券商企業之一,到底是否值得進行投資?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吧。
在開始分析國泰君安前,先分享一份整理好的證券行業龍頭股名單給大家,限時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證券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看
公司介紹: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證券行業長期、持續、全面領先的綜合金融服務商。2011到2020年,國泰君安的營業收入連續十年名列行業前三,除了致力於實現高質量的增長,規模領先之外,特別看重盈利能力和風險管理。2008年起到2021年,國泰君安連續十四年一直榮獲來自中國證監會授予的A類AA級監管評級,該評級屬於迄今為止中國證券公司獲得的最高評級。
明白了公司的基本情形後,我們來瞅一瞅這家老牌券商還擁有哪些有利的因素。
亮點一:中國證券行業科技和創新的引領者
國泰君安非常重視在科技這方面的戰略性投入,一直針對自主金融創新進行不斷地推進,是金融科技在證券行業應用的先行者。設計了道合及Martix系統、優化數字化財富管理平台,對於企業機構客戶及零售客戶服務採取體系建設的措施,提高了客戶經營方面的能力。
大力推進人工智慧和知識圖譜應用,持續推進智能投研建設,建成全資產管理系統,初步建立了場外衍生品業務技術平台,具備了比較大的教育體系。表現出了突出的創新能力,它具備了領先其他企業的創新優勢。
亮點二:打造國際業務平台
在國際業務上,公司以國泰君安金融控股為中心構建國際業務平台,在香港主要通過國泰君安國際開展經紀、企業融資、資產管理、貸款及融資和金融產品、做市及投資業務。
不僅如此,它的業務布局還覆蓋了美國和新加坡等地,建立了零售客戶及企業機構客戶兩大服務體系,將提供證券產品或服務獲取手續費和傭金收入的方法加以利用,還通過證券或另類投資獲得投資收益等。
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國泰君安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國泰君安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
證券行業面臨著較好的發展機遇。一是國企改革由試點逐步走向全面推開,有望在石油、電力、電信、民航、軍工等領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上,邁出實質性步伐,勢必要進行戰略投資者引入、股權並購、資產重組等投行服務。二是社保改革加速長期資金入市,養老金入市帶給A股市場的將是人民幣6,000億元的增量資金,證券公司的資產管理業務的前景比較好。
三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進入加速落地期,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能源資源開發、產業投資等要向綜合化的金融支持借力才行。中國的股票市場基本針對所有國際投資者開放,為證券公司跨境投融資服務帶來業務機會。
綜上,國泰君安作為券商行業的佼佼者,由於國內對金融的重視力度加大,未來還存在相當巨大的上升空間。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想更准確地知道國泰君安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國泰君安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國泰君安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1-08,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❺ 美國世界通信公司的舞弊手法
濫用准備金科目,利用以前年度計提的各種准備(如遞延稅款、壞賬准備、預提費用)沖銷線路成本,以誇大對外報告的利潤,是世通的第一類財務舞弊手法。美國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SEC)和司法部已經查實的這類造假金額就高達16.35億美元。
世通的高管人員以「預付容量」為借口,要求分支機構將原已確認為經營費用的線路成本沖回,轉至固定資產等資本支出賬戶,以此降低經營費用,調高經營利潤。SEC和司法部已查實的這類造假金額高達38.52億美元。 世通可謂劣跡斑斑。除了在線路成本方面弄虛作假外,世通還利用收購兼並進行會計操縱來蓄意低估商譽。在收購兼並過程中利用所謂的未完工研發支出(In- process R&D)進行報表粉飾,是美國上市公司慣用的伎倆。其做法是:盡可能將收購價格分攤至未完工研發支出,並作為一次性損失在收購當期予以確認,以達到在未來期間減少商譽攤銷或避免減值損失的目的。隨意計提固定資產減值,虛增未來期間經營業績 世通一方面通過確認31億美元的未完工研發支出壓低商譽,另一面通過計提34億美元的固定資產減值准備虛增未來期間的利潤。收購MCI時,世通將MCI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由141億美元調減為107億美元,此舉使收購MCI的商譽虛增了34億美元。
按照MCI的會計政策,固定資產的平均折舊年限約為4.36年,通過計提34億美元的固定資產減值損失,使世通在收購MCI後的未來4年內,每年可減少約7.8億美元的折舊。而虛增的34億美元商譽則分 40年攤銷,每年約為0.85億美元。每年少提的7.8億美元折舊和多提的0.85億美元商譽攤銷相抵後,世通在1999至2001年每年約虛增了6.95億美元的稅前利潤。 世通最終將收購MCI所形成的商譽確認為301億美元,並分40年攤銷。世通在這5年中的商譽及其他無形資產占其資產總額的比例一直在50%左右徘徊。高額的商譽成為制約世通經營業績的沉重包袱。為此,世通以會計准則變化為「契機」,利用巨額沖銷來消化並購所形成的代價高昂的商譽。
曾幾何時,「美國世界通信公司」作為華爾街的「寵兒」,總以證券市場的「明星」而自居,鼎盛時期的股票價格達到每股64·50美元,公司市值一度高達1800億美元。不過,「花無三日紅」,2002年3月11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開始對「美國世界通信公司」財務狀況進行調查後,華爾街眾多評級機構逐漸疑惑叢生。特別是當聞知「美國世界通信公司」前任CEO伯爾尼·埃貝斯從公司拿到了4·08億美元個人貸款的消息後,投資者大失所望地紛紛拋售手中的「美國世界通信公司」的股票。這一次次負面的利壞事件,直弄得「美國世界通信公司」的股票風光不在,一路下跌到2002年6月24日的每股1美元。2002年6月26日,「美國世界通信公司」的財務欺詐丑聞一暴光,當即引發起美國股市的大動盪——「美國世界通信公司」的股票價格由每股83美分,狂降為每股9美分,跌幅高達89%;納斯達克不得不停止了「美國世界通信公司」的股票交易;標准普爾也急忙將「美國世界通信公司」降為「垃圾股」;美國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盤中一度下跌140點……「美國世界通信公司」的股票崩盤象點燃了一根導火索,把全球各大股市燒得全面下跌,股指下跌到2001年11月以來新低。在亞洲——東京股市跌了4%,韓國股指跌了7·2%,台灣股市跌了3·6%,香港恆生指數下滑2·4%,新加坡股市跌了2·15%,馬來西亞主要股指下滑1·7%;在歐洲——倫敦股市下跌2·9%,巴黎股市下跌3·8%……面對全球股市「黑雲壓城城欲摧」的慘淡景況,許多資深的炒股大腕也哀嘆連連——無論在世界哪個角落,滿耳都是熊市不減,一片跌!跌!跌!
其實,「美國世界通信公司」財務丑聞的暴光,所產生的副作用並不僅僅是股市的下跌,還有那各行各業被殃及的池魚。首當其沖的是向「美國世界通信公司」貸款的美國各大銀行,尤其以美國摩根大通銀行、美國花旗銀行、美國美洲銀行受害最深。特別是美國花旗銀行竟一股腦兒向「美國世界通信公司」貸出了3·75億美元,「美國世界通信公司」財務欺詐丑聞一經披露,三大銀行的股票價格無一例外地大幅下跌;那些向「美國世界通信公司」投資的州養老基金,也因「狐狸沒打著,反惹一身騷」而受牽連,美國第二大養老基金——紐約州養老基金損失3億美元,密歇根洲養老基金白白搭上了1·16億美元,佛羅里達州政府官員後悔不已地嘆息——該州900億美元養老基金,先因安然賠進去了3億美元,現在又要為投資「美國世界通信公司」再虧本9000萬美元;本已在困境中苦苦掙扎的世界電信行業,也因「美國世界通信公司」的財務欺詐丑聞而雪上加霜,法國的「阿爾卡特公司」股票價格下跌到了每股7·81法郎的最低點,跌幅達16%,法國的「威望迪環球公司」股價下跌了10%,世界最大的手機運營商——英國沃達豐公司的股價下跌了4·7%,英國電信公司的無線業務部門——MMO2的股價也下跌了1·3%。難怪電信行業權威分析大師張口唱哀世界電信業——現在,整個電信業都被「美國世界通信公司」的刷子染上了衰敗的黑色。這個行業在1998年和1999年的增長令人吃驚,現在對行業的發展需求和利潤空間也許都已走到了窮途末路,沒幾天日子可苟延殘喘了。
面對「美國世界通信公司」這匹害群之馬,美國政府立即做出強烈反應,進而採取了殺一儆百的斷然舉措。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於2002年6月26日晚向紐約聯邦地方法院遞交訴狀,指控「美國世界通信公司」從事會計欺詐活動,並勒令「美國世界通信公司」遞交陳述此案情況的詳細報告。「美國世界通信公司」總部所在地——密西西比州的司法部長,於2002年6月27日下達指令——成立一個由聯邦政府及州府官員組成的特別調查組,全力查清為「美國世界通信公司」造假帳的違法人員;「美國世界通信公司」前CEO和負責該公司審計的「安達信」,必須妥善保存「美國世界通信公司」的所有文件。美國國會銀行和財政委員會,於2002年7月8日舉行「美國世界通信公司」財務欺詐丑聞聽證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