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稀釋每股收益
問題1:什麼是稀釋每股收益?
問題2:稀釋每股收益是什麼意思?
每股收益通常被用來反映上市公司的經營成果,衡量普通股的獲利水平以及投資風險,是投資者、債權人等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據以評價盈利能力、預測成長潛力、進而做出相關經濟決策的一項重要的財務指標。
稀釋每股收益,是指企業存在具有稀釋性潛在普通股的情況下,以基本每股收益的計算為基礎,在分母中考慮稀釋性潛在普通股的影響,同時對分子也作相應的調整。
「稀釋每股收益」是新會計准則所引入的一個全新概念,用來評價「潛在普通股」對每股收益的影響,以避免該指標虛增可能帶來的信息誤導。
「潛在普通股」是指賦予其持有者在報告期或以後期間享有取得普通股權利的一種金融工具,目前我國企業發行的「潛在普通股」主要有可轉換公司債券、認股權證、股票期權等。而假設當期轉換為普通股會減少每股收益的「潛在普通股」,則被稱為「稀釋性潛在普通股」。
在計算基本每股收益時,上市公司只需要考慮當期實際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以及相應的時間權數,按照「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除以「當期實際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計算確定即可。
當上市公司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以融資時,由於轉股選擇權的存在,這些可轉換債券的利率低於正常條件下普通債券的利率,從而降低了上市公司的融資成本,在經營業績和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相對提高了基本每股收益的金額。因此,考慮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影響以計算和列報「稀釋每股收益」,可以提供一個更可比、更有用的財務指標。
凱諾科技於2006年8月發行了4.3億元可轉換公司債券,第一年票面利率僅為1.4%。該公司2007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為0.223元,其6月末的股本總額約為2.84億股,尚有1.96億元可轉債未轉股,因此,凱諾科技「稀釋後期末股本」約為3.23億股,稀釋每股收益相應下降到0.196元,可見凱諾轉債的稀釋作用為12.11%。
對於盈利企業,當其發行的認股權證與股份期權的行權價格低於當期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時,便具有了稀釋性。但對於虧損企業,認股權證與股份期權的假設行權一般不影響凈虧損,但卻會增加普通股股數,從而導致每股虧損金額的減少,實際上產生了反稀釋的作用,因此,這種情況下,不應當計算稀釋每股收益。
攀鋼鋼釩在2006年末發行了32億元「認股權和債券分離交易的可轉換公司債券」,分離出的認股權證總量為8億份,其行權價格經調整後為3.266元,低於其普通股的市價。攀鋼鋼釩6月末股本總額約為30.58億股,2007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為0.15元。「權證稀釋增加的股數」約為5.88億股,攀鋼鋼釩的稀釋每股收益也相應下降到0.13元,故而鋼釩GFC1權證的稀釋作用為13.33%。
2006年9月,金發科技股東大會通過了《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至今年6月末,最新行權價格為6.43元/股,也低於當期普通股的平均市價,因此,其股票期權同樣具有稀釋性。金發科技6月末的股本總額約為6.37億股,2007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為0.32元。經計算,股票期權在轉換成普通股時的加權平均數約為5000萬股,稀釋每股收益相應下降到0.29元,因此,金發科技股票期權的稀釋作用為9.38%。
由此可見,對於存在「稀釋性潛在普通股」這樣復雜股權結構的上市公司,廣大投資者只有在正確理解其基本每股收益與稀釋每股收益後,方能准確計算「市盈率」,進而做出投資決策。
目前常見的潛在普通股主要包括:可轉換公司債券、認股權證股份期權等。
(一)可轉換公司債券。對於可轉換公司債券,計算稀釋的每股收益時,分子的調整項目為可轉換債券當期已確認為費用的利息、溢價或折價攤銷等的稅後影響額;分母的調整項目為增加的潛在普通股,按照可轉換公司債券合同規定,可以轉換為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
當期已確認為費用的利息、溢價或折價的攤銷金額,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22 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相關規定計算。
(二)認股權證、股份期權。按照認股權證合同和股份期權合約,認股權證、股份期權等的行權價格低於當期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時,應當考慮其稀釋性。計算稀釋的每股收益時,分子的凈利潤金額不變,分母應考慮可以轉換的普通股股數的加權平均數與按照當期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能夠發行的普通股股數的加權平均數的差額。
(三)多項潛在普通股每次發行或一系列發行的潛在普通股應當視為不同的潛在普通股,分別判斷其稀釋性,而不能將其作為總體考慮。
企業對外發行不同潛在普通股的,應當按照其稀釋程度從大到小的順序計入稀釋每股收益,直至稀釋每股收益達到最小值。稀釋程度根據增量股的每股收益衡量,即假定稀釋性潛在普通股轉換為普通股時,將增加的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除以增加的普通股股數的金額。期權和認股權通常排在前面計算,因為此類潛在普通股轉換一般不影響凈利潤。
『貳』 公司股權稀釋是什麼意思呢
在上市公司股權方面,咱們常常聽到公司股權稀釋這個術語,許多出資者不知道公司股權稀釋是什麼意思,那麼公司股權稀釋是什麼意思呢?
股權稀釋是指當企業由於分段出資的戰略再追加出資時,後期出資者的股票價格低於前期出資者,或發作配股、轉增紅股而沒有相應的財物注入時,前期出資者的股票所包括的財物值被稀釋了,即股權稀釋。
在私募股權出資進程中發作股權稀釋時,有必要添加前期出資成優先股轉化成普通股時的最終所取得的股票數來平衡,即調整轉化份額,使前期什麼是公司股權稀釋?
出資者的股票價格與所有融資進程中所發行股票的加權平均價或最低價相同。在或許存在有後期出資者的情況下,私募股權出資家們一般都是選用反稀釋股權法來防備本身股權被稀釋的風險的。
股權稀釋能夠區分為兩種類型,即短期股權稀釋與長時刻股權稀釋。
1.短期股權稀釋
所謂股權短期稀釋,是指單位股利的暫時性下降。當企業購並溢價小於或等於企業購並協同效應時,盡管從理論上或長時刻來說,是不會導致股權稀釋的。但短期單位股利攤薄仍然不可避免。這是由於,企業購並協同效應的完結首先取決於方針企業潛在價值的發掘,而發掘方針企業潛在價值,則不只需求具有特定條件(資金、技能、高效管理等),而且需求一定的整合時刻。由於在方針企業潛在價值沒有徹底發掘出來之前,企業購並增值額肯定會小於購並溢價,然後會呈現主並企業股民的股權稀釋現象。同時,一旦企業購並協同效應徹底完結,企業購並增值額就會大於或等於購並溢價,然後主並企業單位股利稀釋現象就會主動消失。因而,咱們把這種由於企業購並整合所形成的單位股利暫時性下降,稱之為短期股權稀釋。
2.長時刻股權稀釋
所謂長時刻股權稀釋,是指單位股利的永久性下降。形成這種股權稀釋的根本原因是購並溢價大於企業購並的協同效應。在這種情況下,即便購並協同效應徹底得以完結,企業購並增值額仍然不能補償購並溢價,然後單位股利攤薄現象無法主動消失。由於這種股利攤薄現象並不隨購並協同效應徹底完結或企業購並整合的完結而主動消失,所以咱們將其稱之為永久性股權稀釋。
股權稀釋一般會形成兩層結果:
一是股權內涵價值縮水,
二是企業財富在新老股民之間的搬運與。
股權稀釋之所以會形成股權內涵價值縮水,首先原因在於,股權內涵價值是股票預期收益的折現值,而股權稀釋的明顯特徵則是單位股利下降,由於股權內涵價值的計算公式為:
股權內涵價值=股利/折現率
因而,假如折現率不變,由股權稀釋所形成的單位股利下降必然會形成股權內涵價值下降。股權稀釋之所以會形成財富或收益在新老股民之間的重新,這是由於,在過度支付情況下,方針企業股民以價值含量較低的財物換取了價值含量較高的主並企業股權,同時由於購並後聯合企業實行同股同利,然後方針企業股民能夠以同量出資獲取比主並企業股民更高的收益。從某種意義上說,股權稀釋是一種零和游戲。在這場游戲中,老股民是受損者,新股民是受益者,而且新股民的所得與老股民的所失徹底持平。從這一意義上說,股權稀釋也能夠理解為新股民對老股民利益的切割。只不過這種切割並不是方針企業股民的強制行為,而是企業購並支付決議計劃的結果與產品。清楚明了,企業購並支付所形成的股權稀釋是就主並企業股民而言的,或許說是主並企業的股權內涵價值的縮水。由於在這場零和游戲中,方針企業股民所獲的股權非但沒有被稀釋反而取得了增值。
測算股權稀釋程度的公式為:
股權稀釋程度=[(購並前主並企業單位股利一購並後主並企業單位股利) 主並企業購並前單位股利] 100%
西方國家經歷標明,企業購並所形成的股權稀釋程度的臨界值為6%。
以上便是今日給我們介紹的所有內容了,期望能給你們帶來一些相關協助哦~
『叄』 7.稀釋股票價格應採用什麼股利支付形式
7.稀釋股票價格應採用 股票股利支付形式
股票股利是指公司以增發的股票作為股利的支付方式。
『肆』 股權稀釋怎麼算
A股東稀釋後股權=【A股東原股權比例*注冊資本+A股東本次注資(若沒有,則為零)】/新的注冊資本
當公司具有復雜的股權結構,即除了普通股和不可轉換的優先股以外,還有可轉換優先股、可轉換債券和認股權證的時候,由於可轉換債券持有者可以通過轉換使自己成為普通股股東。
認股權證持有者可以按預定的價格購買普通股,其行為的選擇有可能造成公司普通股增加,使得每股收益變小。通常稱這種情況為股權稀釋,即由於普通股股份的增加,使得每股收益有所減少的現象稱為股權的稀釋。
由於我國目前絕大多數上市公司屬於簡單股權結構,中國證監會目前還未對復雜結構下的每股收益的具體計算方法做出規定,原則上規定發行普通股以外的其他種類股票的公司應該按照國際慣例計算該行指標,並說明計算方法和參考依據。
【拓展資料】
今天朋友問了這樣一個法律問題。公司的注冊資本金是50萬元,A股東出資20.5萬元,持股41%;B股東出資19.5萬元,持股39%;C股東出資10萬元,持股20%。目前,公司經營不善資金短缺,為了公司的發展,三股東擬對公司進行增資擴股,追加20萬元投資。A股東按照實繳出資比例追加8.2萬元,B股東按照實繳出資比例追加7.8萬元,C股東不願意再追加投資,但接受股權被稀釋。那麼增資擴股之後,C股東的股權如何稀釋?也就是說股權被稀釋後,C股東持有的股權比例是多少?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增資擴股時涉及的四個核心指標,出讓股權比例、融資額度、融資前估值與融資後估值,它們四者的關系如下:
出讓股權比例=融資額度÷融資後估值
融資前估值+融資額度=融資後估值
從上述兩個公式,我們可以看出,出讓股權比例取決於融資額度與融資前估值這兩個指標。而股權稀釋比例又由出讓股權比例決定(股權稀釋比例+出讓股權比例=1)。
在這個案例中,融資額度為20萬元已經確定,關鍵是判定公司融資前估值。何為融資前估值?融資前估值不等於公司注冊資本,它是公司在融資前全部價值的評估和計算。除了財務報表上體現出來的可量化的資產,比如有形資產、無形資產等,還包括創始團隊的能力、商業模式、產品價值、公司所處的階段等等。在確定公司估值時,有很多估值方法可供參考,比如可比交易法、現金流折現法等。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公司估值更多的是投融資雙方博弈的結果,主觀成分較大。我們假設本案例中三股東最終判定的公司融資前估值為100萬元,那麼出讓股權比例為16.7%,計算公式如下:20萬÷(100萬+20萬)=16.7%。也就是說增資擴股完成之後,原股東的股權要同比稀釋83.3%(1-16.7%)。C股東持股20%,稀釋之後為16.7%,計算公式為:20%x83.3%=16.7%。
『伍』 股票稀釋是什麼意思
『陸』 通過增發股票並購 稀釋股權怎麼算
公司增發新股,公司總股數增加,但是股東的股數不變,所以股東的占股比例就下降了,所以會稀釋大股東的股權。
提到股票增發,剛開始玩股票的朋友可能並不知道股票定增是什麼意思,因此丟失了很多掙錢的好時機,甚至很多力氣都白費了。
一、股票定向增發是什麼意思?
我們可以來學習一下股票增發的意義是什麼,股票增發的含義是已經上市的股份制公司,在原有股份的基礎上再增加發行新的股份。
股票定向增發是將上市公司的新的股票針對少數的特定投資者增加發行,並且打折出售。然而這些股票,在二級市場市上對散戶是不開放的。
對股票定增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後,大家一起回歸到探討正題上來,然後再來看看股票定增到底是利好還是利空。
二、股票定增是利好還是利空?
通常都感覺股票定增是利好的體現,可是股票定增也有利空的可能性出現,它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
股票定增一般為利好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對於上市公司來說,定向增發有明顯優勢:
1. 它很有可能通過注入優質資產、整合上下游企業等方式大大增長上市公司的業績;
2. 有可能會有戰略投資者的到來,進而給公司未來的戰略和發展提供好的環境和空間。
如果說定增如大家所說的那樣可以為上市公司帶來巨大的好處,那為何還會存在利空的情況?不要焦急,大家繼續來了解。
要是上市公司為一些前景表現優秀的項目定向增發,會吸引不少投資者,這有很大幾率會造成股價的上漲;對於前景不明朗或項目時間過長的項目,如果上市公司對於進行項目增發的話,投資者就會質疑,一定程度會導致股價下降的。
假設說大股東們注入的都是優質資產,毫無疑問,折股後的每股盈利能力應該要明顯比公司現有資產更優增發是可以給公司每股價值帶來大幅增值。否則,要是朝著定向增發,上市公司注入或置換的資產比較劣質,其成為個別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或向關聯方輸送利益的常用手法,會造成重大利空。
如果在定向增發過程中,有操控股票價格的舉動,短期「利好」或「利空」就會發生。好比相關公司或許利用壓低股價的形式,達到降低增發對象持股成本的目的,這么做就能創造利空;反之的話,如果擬定向增發公司的股價低到了增發底價之下,況且可能有大股東拉升股價。
所以整體來說,大部分情況下股票定增是利好現象,但投資者要做防範風險也同樣很有必要,應該參考多種因素進行綜合評估,避免掉入「投資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