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從市值6000億,到被2億賣掉,人人網是怎麼一步一步沒落的-
人人網曾經被稱為中國版「臉書」,是中國領先的實名制社交網路平台,也是萬千學子社交的平台,一時之間風頭無量。現在談起人人網和臉書,你是否還有印象?他們曾經多輝煌退出互聯網市場就有多倉促。
這背後究竟是什麼導致了他們的失敗。本期子牙童趣商業錦囊就將講述中國版「臉書」——人人網背後的跌宕起伏。
人人網的前身是作為校內網存在的。他早期的創始人是王興與陳一舟。2003年,王興回國創業。十分喜歡六度空間理論的他,一門心思想要做社交。就在這時,美國於2004年推出的臉書給了他靈感。
他在第二年的12月份,就創立了與臉書功能高度相似的的平台——校內網,這也就是人人網的前身。但是,最初的校內網只能以EDU形式的郵箱注冊,也就是說只有學生才能進行注冊。王興首先是選擇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人民大學三所學校進行推廣。他們打出校內網的宣傳口號:在這里,你可以找到你曾經的發小和朋友;也可以消耗到多年前你的暗戀對象;找尋你記憶中最美好的時光,分享你最新的生活狀態。
在這樣的推廣與宣傳下,短短三個月的時間里,校內網的注冊用戶就突破3萬人。但校內網後來又是如何到了陳一舟手上的呢?這就得說起21世紀最初,正是互聯網路與高新技術發展的蓬勃時期,當時家家戶戶幾乎都可以買得起電腦,可以進入到互聯網的世界裡。
同一時期,對互聯網感興趣,在中國學習美國臉書平台的不在少數。陳一舟就是其中一位。2006年的時候,校內網並沒有像三年前那樣發展勢頭大好繼續在王興手上發展,而是出現了資金鏈斷裂,這直接讓當時本身就不被資本看好的校內網陷入了經濟困境。也就是這時候,陳一與許朝軍一起以2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校內網。
陳一舟收購校內網後,正是2007年,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出現了本世紀幾件重要 歷史 性時刻的事件。國際經濟危機;汶川地震;2009年北京奧運會;神舟七號發射升空;奧巴馬上台,校內網正好趕上中國社交網路用戶流量井噴式發展的重要三年。
學生作為社交網路的主要群體,將自己生活中發生的、國內國際上發生的無數大大小小的重要事情都發布在校內網上,這也讓校內網的熱度迅速升溫。學生們在這里體會到了暢所欲言帶來的存在感,因此,他們都願意將校園內網安利給身邊更多的同齡人。
趁著校內網的發展勢頭大好,作為創始人的陳一舟開始不滿足於在校園內稱王稱霸,對互聯網技術十分痴迷的他夢想的是建立自己的一個互聯網帝國.
他有著資本家的野心,也有著技術愛好者的執著,在雙重力量的推動下,2009年的時候,陳一舟將校內網正式更名為人人網,從這個名字就能看到陳一舟主要是在強調這個平台可以加強人與人之間的聯系,也側面反映了他在互聯網領域的野心。
盡管陳一舟將校園網更名為人人網開始轉型,但相對當時的發展勢頭來說時機卻不夠准確。不過,在2011年初,人人網的活躍用戶數依舊高達1.17億人。發展最巔峰的時候,全國75%的大學生都在使用人人網這個社交平台。
藉此發展勢頭,人人網在美國敲鍾上市,上市那天股市收盤時,市值為80億美元。上市後的幾年,除了在2012年出現過短暫虧損外,2013年、2014年的凈利潤都超過了6億美元。
但這樣表面的風光下也隱藏著人人網的隱患。隨著當時使用校內網的那一批80後、90後畢業生離校之後,他們的社交網路從校園挪到了 社會 。而他們使用的應用軟體也從人人網轉到了其他平台。而在此時,微信和微博的出現,也給人人網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如此大好的人人網是怎樣一步一步走上下坡路的呢?短短八年時間,人人網就從巔峰時期的1.17億注冊用戶快速衰退。這一切都歸根於人人網盲目跟風口,遍地撒網卻不精深。
首先,盲目跟風且跟風跟得徹底。在微博和微信出現後,陳一舟為了維持人人網的效益,受 游戲 業務和視頻業務發展勢頭的錯誤引導,將原本用於 游戲 業務和視頻業務的資金拿來發展了2014年的風口——互聯網金融服務。
但他沒有想到,倉促地將視頻業務和 游戲 業務轉變為金融服務的轉型,成為了人人網衰落的導火索。
跟風的互聯網金融在2014年並沒有做得很成功,而 游戲 業務和視頻業務的凈利潤也開始下降,用戶開始明顯的流失。2015年的時候,人人網的利益直接從六千億美元虧損到2億美元。
從此,人人網走下坡路的噩夢就開始了。後來網游火跟網游;視頻或跟視頻;團購或跟團購,結果就是跟一個虧一個。。
其次,發展方向過於狹窄。人群主要是以大學生為主。當大學生從校園內畢業後,他自然就被拋棄了。而且話題過於單一,圍繞校園生活,缺少一定的 社會 性。再者就是沒有新鮮血液注入,內容枯燥單一,產品體驗感差。
人人網上各種小廣告、平台頁面重疊反復、優化功能差,種種因素疊加下,用戶的體驗感沒辦法提高,自然而然也就拋棄了人人網。
面對這樣的局面,人人網創始人陳一舟也嘗試過挽救措施企圖改變人人網江河日下的發展勢頭,但最終都是於事無補。首先,陳一舟開始涉足到直播,2016年被稱之為直播元年。盡管直播是人人網跟風的產物,但其實2015年的時候,人人網就不再依靠廣告賺錢了。
為了能夠維持下去,人人網開始真人直播,誰知道大眾對於人人網的直播並不買賬。用戶紛紛發聲人人網失去了原來的味道,不再是記憶中的網站了。基於此,人人網不得不放棄。但隨著2017年陌陌直播出現在市場上,人人又一次打起了直播的主意,這一次雖然沒有被抵觸,但是曾經的用戶早已不知流失到哪裡去了。稀缺的用戶量迫使人人的直播計劃再一次折戟沉沙。
人人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做二手車。在線上二手車十分火爆的那幾年,人人網開始做二手車業務,但與同時期的瓜子二手車等不一樣之處在於他做的是開心 汽車 。這一次的戰略部署似乎比上一次要成功,很快開心 汽車 的業務就占據了人人網收益的三分之一。
但二手車業務也並不能作為人人網的主要收益,最終陳一舟決定將人人網的社交網售賣出去。這個消息一經爆出引起眾多網友的不解 。人人網創始人陳一舟則表示自己已經不再適合做年輕人的社交網路了,希望以後年輕人能夠接起這一份責任來。
細數起人人網失敗的原因,可以說是由於他的定位一直不夠明確,做公司追求新的商機是每個公司領導者都必須要修習的一門功課,但是盲目的跟風就會導致做的面越廣就越不精深。而這樣就是導致一個公司失敗的一個致命缺口。
人人網在互聯網發展勢頭正好的時候消失得悄無聲息,就是對我們的一個警示:做事貴精才能有所成。
② facebook股票代碼是多少
Facebook也叫臉書,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交易代碼是FB。它是美國的一個社交網路服務網站。最近Facebook發布了第三季度財報,同比增長35%。可以通過艾德一站通了解facebook實時股價並進行交易。
③ 美國科技股股價
今年以來,能源價格上漲,能源股表現最佳。那麼,能源公司變得太貴了嗎?
與此同時,市場對科技股的熱情有所消退。標准普爾應該如何?P 500板塊投資未來?
任何公司本身的遠期市盈率可能都沒有太大意義。例如,亞馬遜幾十年來一直以高市盈率交易,但這並沒有阻止該股的良好表現,因為其快速的收入增長仍在繼續。
在FactSet調查的分析師中,亞馬遜的交易價格是普遍預期的未來12個月每股收益的59.8倍,而標准普爾的加權預期市盈率為10倍。P 500指數是19.4倍。
以下是標准普爾各行業當前預期市盈率的比較。P 500指數。當前估值也與指數估值和他們自己的五年平均估值進行比較:
只有通信服務和材料行業的遠期市盈率低於五年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通信服務行業在2018年經歷了重大變化,增加了幾家大型科技公司,包括臉書(現為Meta)、網飛和谷歌。Meta的股價今年下跌了36%,而網飛下跌了45%。
盡管能源板塊今年上漲了32%,但該板塊的交易價格僅為標普500指數的60%。P 500指數估值。其交易價格高於標普500指數的五年平均估值。P 500指數的40%,但大多數時候,石油價格相對較低。
信息技神凱術板塊今年下跌了10.9%,但相對於標准普爾指數,仍高於過去五年的平均水平。P 500指數。
與標准普爾目前的預期市盈率相比。P 500指數,材料板塊是第三便宜的板塊,其交易價格低於其相對於指數的五年平均估值。盡管供應短缺以及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沖突,該行業今年仍下降了5.4%。
期待2023年至2024年收入和收益的預期復合年增長率(CAGR)。回顧2021年,一些行業和部門仍然受到疫情的嚴重影響,這可能從2023年開始為長期投資者提供有用的指標。
首先,以下是2022-2024年各行業加權每股銷售額預測,預計兩年復合增長率:
包括亞馬遜在內的非必需消費品行業,預計到2024年,每股銷售額的復合年增長率最高。這也是相對於大盤指數估值最貴的行業。
預計2023年後的兩年內,能源和材料行業的銷售會略有下降。
每股收益估計和復合年增長率預測:
每股收益估算因素考慮了由於股份回購而導致的股份數量的預期減少。
服務、非必需消費品、金融和工業部門的預期年復運缺合增長率為兩位數。其中,只有通信板塊和金融板塊的交易價格低於標普;P 500指數。
目前,金融板塊的遠期市盈率相對於整個指數為73%,該行業的遠期市盈率高於其五年平均水平。
通信行業的交易價格低於其五年平均水平。
能源和材料行業的每股收益預期小幅下降與這些行業的銷售預期下降一致。
尋找便宜貨的投資者似乎仍然可以選擇能源行業。美國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商的低資本支出,加上不斷上升的需求和全球供應中斷,都預示著價格支持和現金流的良好前景。
投資大型能源生產商的一種方式是能源行業ETF,如SPDR能源指數ETF(XLE),它持有標准普爾500指數的所有成份股。P 500指數能源行業。另一隻是iShares安碩全球能源ETF(IXC),它持有XLE的所有股份,但增加了美國以外的大型參與者,如道達爾(Total)和英國石油公司(BP)。
對於尋求長期增長的投資者來說,通信板塊的折價和每股收益的預期年復合增長率可能具有吸引力,但你應游悄喚該仔細考慮不斷發展的商業模式和長期前景。
在信息技術領域,一些技術公司,如Meta、網飛和Alphabet,實際上是在通信部門。科技行業本身仍然非常昂貴,其銷售額和每股收益的兩年估計復合年增長率在
非必需消費品行業的收入和每股收益的預期復合年增長率最高,這並不奇怪。投資者期望繼續得到他們所支付的,但是價格很高。
閱讀:六個家長中跌到沒人後,新能源的泡沫被擠出來了嗎?-長橋長橋
中國股市買賣股票以手為單位
一手=100股,所以買賣股票的數量是100股的倍數。
滬深兩市有幾千隻股票,每隻股票的價格便宜的一兩塊一股的,貴的像茅台兩千多塊一股的,那麼最低買入一手股票需要的資金就從幾百塊到二十幾萬。看你買什麼股票。
A股
根據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規定,最低交易量為一百股A股,就是一手。
港股
港股的交易規則不同,所以港股交易的股數是不固定的(公司決定一手股數),不同的股票有不同的規定,可以在股票明細頁面看到。一手1000股,一手2000股,一手400股,一手4000股等等。
美股
在美股,股票交易的單位不是「手」。在美國,最小的交易單位是一股。美股票每筆交易的股份數量沒有限制,只需購買一股即可操作,因此美股票的投資門檻相對較低。
同理買入一手股票,就是一單(只買入沒賣出也算),交易一次就生成一單。
④ VC投資案例
點擊上方藍字「IT橙」。
每天了解一點創投圈
美國知名風險投資研究機構CBInsights最近發表了一篇文章《From Alibaba to Zynga: 40 Of The Best VC Bets Of All Time And What We Can Learn From Them》,統計了40個他們認為VC回報最好的案例。我們能從中學到什麼?
讓我們來看看這40個投資案例和回報:
1、WhatsApp:
臉書在2014年以220億美元收購了WhatsApp,這不僅創造了最大的並購交易;風投支持的公司的交易量,磨卜也給該公司唯一的機構投資者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帶來了巨額回報。他們6000萬美元的投資(A輪800萬美元,B輪5200萬美元),三年後變成了30億罩信美元。
2、臉書:
2012年,臉書通過IPO融資160億美元,上市當天市值1040億美元,為早期投資機構Accel Partners帶來了巨額回報。2005年,該組織領投了臉書1270萬美元的首輪融資,獲得15%的股份,估值近8500萬美元。
盡管Accel Partners在2010年出售了價值5億美元的舊股票,但在臉書2012年上市時,它仍持有價值90億美元的股票。這種巨大的回報直接讓Accel的IX基金成為業績最好的基金,當然也讓臉書的天使投資人彼得泰爾獲得了近2萬倍的回報。
3、團購網
Groupon不是一家成功的公司,但對VC來說是一筆不錯的投資。2011年,該公司上市,融資7億美元,IPO市值近130億美元。
新企業協會(NEA),一個早期的投資機構,獲得了巨大的利潤。他們在2008年A輪投資了840萬美元,獲得了20%的股權。此後,他們不斷增加投資。Groupon上市時,他們仍持有14.7%的股權,是第二大股東,價值25億美元。
當然,Groupon最大的受益者是埃里克萊夫瞎悶穗科夫斯基,他是該公司的天使投資人、聯合創始人和最大股東。公司剛成立不久,他就和布拉德基威爾一起在天使輪投資了100萬美元。當然,他自己投資了大部分的錢。
Groupon上市時,埃里克萊夫科夫斯基持有21.6%的股份,按照當天IPO的市值計算,股權價值為36億美元。這還不包括埃里克萊夫科夫斯基在IPO前通過出售舊股票套現的3.86億美元。
事實上,埃里克萊夫科夫斯基早在2000年互聯網泡沫危機時就有過類似的「套現」。1999年5月,萊夫科夫斯基和基威爾(他們合作很多)創立了Starbelly.com;2000年被Ha-Lo Instries以2.4億美元收購,套現不少。
後來Ha-Lo宣布破產,公司股東將破產歸咎於之前收購Starbelly,引發了一系列針對萊夫科夫斯基的訴訟。
在那些訴訟如火如荼、互聯網泡沫急劇波動的日子裡,萊夫科夫斯基寫下了這句名言:「讓我們開始開心吧??讓我們開心吧??讓我們公布一切吧??讓我們對自己的預測充滿信心吧??讓我們把事情做到極致吧??讓我們瘋狂吧,不管誰對誰錯??現在是時候激進了??我們已經沒有什麼可失去的了。
4、混凝土
值得注意的是,Cerent的聯合創始人和發起人維諾德科斯拉當時是KPCB的合夥人。他取得了輝煌的業績,在KPCB投資了6家公司5000萬美元,獲得了150億美元的回報。後來,他還創立了自己的投資機構Khosla Ventures。
5、Snapchat
Snapchat於2017年3月上市,市值達到250億美元。背後的早期投資人當然獲利豐厚。光速創投(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在2012年5月向天使輪投資了48萬美元(隨後是持續投資,總投資額為800萬美元),基準資本(Benchmark Capital Partners)是2013年初A輪的唯一投資者,投資額為1350萬美元,回報相當不錯。
以當天IPO的市值計算,Benchmark Capital Partners持有的股權價值高達32億美元,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持有的股權價值20億美元。
有趣的是,Benchmark的投資經理米奇拉斯基(Mitch Lasky)是Snapchat創始人埃文斯皮格爾的創業導師。其中一個關鍵原因是明鏡和光速有些爭執,他協調他們之間的關系。
要知道,光速創投合夥人公司(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負責這個案子的合夥人傑里米劉(Jeremy Liew)最初發現Snapchat起源於他合夥人女兒的介紹(在中學流行的使用只有三種:
憤怒的小鳥、Instagram 以及 Snapchat)、而 Liew 找到 Spiegel、讓其接受投資更是一個百折不撓三顧茅廬的故事,不知為什麼後面會出現問題,以致於 CB Insights 也感嘆「which is not uncommon in the pressure-cooker world of early-stage startups, ambitious founders, and seasoned VCs」。
6、King Digital Entertainment
《糖果傳奇》(Candy Crush Saga) 開發商 King 在 2015 年被動視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59 億美元收購,其背後的投資人收益巨大。
2005 年就投資 King 的 Index Ventures,獲得了 5.6 億美元的回報;最大的回報當屬持有 King 44.2%股份的 Apax Partners,其同樣在 2005 年就投了 King,不過比起 Index Ventures 投資更多,畢竟當時 King 還瀕臨破產、距離其推出 Candy Crush Saga 還有 9 年的時間,於是 Apax Partners 一舉投資 3600 萬美元獲得 King 接近 45% 的股份。
當 King 於 2014 年上市後,Apax 所擁有的股權價值雖然帶去了 100 倍的賬面回報,但卻沒有很好的機會變現退出,不過其擁有的股權卻有很重要的發言權,在與動視暴雪的談判中非常積極,最終從 59 億美元的收購價中獲得了巨額回報。
7、阿里巴巴
中國的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 2014 年在美國上市,募資 220 億美元,在創造有記錄以來最大 IPO 的同時,也成就了其背後的投資人股東日本軟銀。
在 2000 年軟銀斥資 2000 萬美元投資阿里巴巴、獲得 34% 的股份,在 IPO 當日軟銀是阿里巴巴第一大股東、持有 34.1% 的股份,以 IPO 當日收盤市值 2310 億美元計算、軟銀持有的阿里巴巴股份市值超過 600 億美元、回報超過 3000 倍,即便到目前,軟銀仍持有阿里巴巴 29% 股份。
8、京東
京東於 2014 年 5 月在美國上市,當天收盤市值約 290 億美元,給早期投資人今日資本及操盤手徐新帶去巨額回報。
在 2006 年劉強東計劃募資 200 萬美元、今日資本投資了 1000 萬美元;在 2008 年金融危機時挺身繼續加投,今日資本在京東累計投資了約 3000 萬美元,在京東 IPO 當日持有 7.8% 的股份,不考慮此前是否賣過老股、以 IPO 當日收盤價計算、今日資本持有的股份價值超過 26 億美元、實現超過 150 倍的回報。
9、Google
Google 在 2004 年上市、IPO 當時市值 230 億美元,給早期投資機構 KPCB、Sequoia Capital 帶去了 43 億美元的回報,高達 300 倍回報的背後,更重要是讓 VC 穿越了泡沫危機、進入回報期。
早在 1999 年,KPCB、Sequoia Capital 等投資 Google 1200 萬美元,不過很快就趕上了 2000 年互聯網泡沫,沒有人知道什麼時候是盡頭,更不會想到當年估值 1 億美金左右的公司會在 2004 年 IPO 時達到 230 億美金。
有意思的一個細節是,在 Google 當時獲得 1200 萬美元的投資條款中,有一條是兩位創始人要聘請一位外部 CEO 來管理公司,所謂「Alt Supervision 成人監管」。
後來兩位創始人准備反悔、KPCB 負責的合夥人 John Doerr 甚至想到賣掉全部 Google 股份退出、當然後來雙方談妥了,Doerr 介紹的 Eric Schmidt 在 2001 年加入 Google 擔任了 CEO。
10、Twitter
Twitter 於 2013 年在美國上市、募資 18 億美元、IPO 當時市值約 142 億美元,領投了 TwitterA 輪 500 萬美元融資的 Union Square Ventures(USV),帶來了 8.63 億美元的回報。
Twitter 在 2007 年開始快速發展,USV 的合夥人 Fred Wilson 在機構的官方博客中專門介紹了 Twitter,認為其是現代互聯網的關鍵服務之一、收入和商業模式可以延後再考慮。
正好 Twitter 當時在融資,很多投資機構都因為看不懂 Twitter、覺得 Twitter 缺乏收入也沒有任何獲得收入的計劃,因為融資的目的是用來擴容服務、保證 Twitter 正常運營。這時候,理解、最懂 Twitter 的 USV 也就水到渠成的成為了 A 輪領投機構。
11、UCWeb
UC 被阿里巴巴在 2014 年收購,對公司約 47 億美元的估值創造了當年中國互聯網最大並購交易。早期投資機構晨興創投、策源資本收獲很大,當然最大的還是收購方阿里巴巴自身。
從 2009 年 B 輪時就開始投資 UC、並不斷加註累計投資 6.9 億美元獲得了 UC 66% 的股份,並購更為主動,更重要的是在移動互聯網領域補足了短板。很難說收購 UC 是直接的影響因素,但阿里巴巴的估值確實從 2012 年的 350 億美元飆升至 2014 年 IPO 時的 1680 億美元。
12、Delivery Hero
歐洲外賣公司 Delivery Hero 於 2017 年上市、市值達到 51 億美元。這對於其最大競爭對手 Foodpanda 的擁有者、也是其自身最大機構股東 Rocket Internet 而言,是一個巨大的回報時刻。
Rocket Internet 是來自德國的創業公司孵化器、其克隆模仿了很多美國公司模式、收益頗豐。在 2016 年將旗下 Foodpanda 出售給競爭對手 Delivery Hero、獲得後者 37% 的股份。Rocket Internet 當時將經營困難的公司出售、本身就獲得了 7.5 倍的回報;在 Delivery Hero 上市當日,又獲得了近 3 倍的賬面回報。
13、Zayo
美國光纖服務運營商 Zayo 於 2014 年上市、市值 45 億美元並不高,但對於過去十年一直落後的行業來說,卻是令人鼓舞的 IPO,背後的投資人終於有退出機會。收益最大的當屬 Columbia Capital、在 IPO 當日持有 11.4% 股份,獲得 5 億美元左右的回報。
14、Mobileye
以色列自動駕駛技術公司 Mobileye 成立於 1999 年,2014 年在紐交所上市、市值 53 億美元,2017 年 3 月市值 80 億美元的 Mobileye 被英特爾 153 億美元收購。
Mobileye 於 2003 年獲得 1500 萬美元 A 輪投資,投資機構主要來自以色列,包括 Colmobil Group、FIBI Holding、Solid Investment Bank 等,其中 Colmobil 是唯一一家在 Mobileye 上市後、沒有出售過股票的投資機構,這樣它一直持有的 7.2% 股權在 Mobileye 被收購時、價值達到 10 億美元,獲得超過 100 倍的巨額回報。
15、中芯國際(SMIC)
2002 年美國投資機構 NEA 投資中芯國際 9000 萬美元、在 2003 年又投資了 3000 萬美元,這筆總計 1.2 億美元的投資,不到 2 年的時間、在中芯國際 2004 年 IPO 上市當日帶來了超過 10 倍的回報。
16、美圖
美圖秀秀 2016 年在香港上市、募資 6.3 億美元、IPO 當日市值 49 億美元,創造了當年港股科技公司最大 IPO。這對其 A 輪投資機構創新工場而言,帶去了超過 40 倍的回報。
17、Zynga
Zynga 在 2011 年以 70 億美元的市值上市,創造了社交遊戲的歷史。這對於 Zynga 早期投資者 Union Square Ventures(USV)來說,是一筆巨大回報。在 Zynga 上市日、USV 獲得近 4 億美元的回報,回報倍數大概在 75 至 80 倍。
當時 USV 在 Twitter 的投資已經被驗證成功,他們認為社交網路的平台效應大有可為,Zynga 雖然成立沒到一年,但在 Facebook 上的用戶發展很快,USV 在 2008 年領投了其 2000 萬美元的 A 輪融資,沒過太久在 Zynga 的 2800 萬美元 B 輪融資時、USV 進一步追加投資。
18、Lending Club
美國借貸網站 Lending Club 於 2014 年上市、募資 8.7 億美元、市值達到 54 億美元。在 2007 年就投資了 A 輪的 Norwest Venture Partners、Canaan Partners 等獲得超過 50 倍的回報。
當然,對第一次在沒有參與前幾輪融資、就直接投資 Lending Club 的 D 輪的 Union Square Ventures(USV)而言,這筆交易也有別有意義。畢竟對 USV 而言、偏好早期投資、並希望持有相當比例的股權。
19、Genentech
20、Stemcentrx
腫瘤領域的生物制葯公司 Stemcentrx 是另一家給風險投資人帶去巨額回報的公司。2016 年 4 月上市制葯公司 AbbVie 宣布 58 億美元收購 Stemcentrx,其中約 17 億美元歸屬於該公司的最大投資者 Founders Fund,後者累計投資了接近 2 億美元。
21、Workday
人力資源 SaaS 公司 Workday 在 2012 年 10 月上市時募資 6.37 億美元、IPO 當日市值 95 億美元、創造了自 Facebook 上市以來、科技公司最大 IPO 市值。對其早期投資方 Greylock Partners 而言,獲得超過 7 億美元的回報。
值得留意的是,Workday 是一家從成立日起就由 VC 驅動的公司,其聯合創始人及 CEO Aneel Bhusri 同時也是 Greylock Partners 的高級合夥人。他參與和見證了消費互聯網(To C)在美國的巨大變化,認為企業服務領域也將發生同樣的轉變,於是創辦了 Workday。
22、Rocket Internet
Rocket Internet 作為德國乃至歐洲最有名的創業公司孵化器,於 2014 年在德國法蘭克福交易所上市,募集了超過 20 億美元的資金、IPO 當日市值也達到 85 億美元,是當時德國最大科技公司 IPO。
Rocket Internet 由 Samwer 三兄弟在 2007 年創辦,被稱為克隆工場,借鑒大量國外現成的互聯網商業模式,這樣現金流比較好,不太需要融資。
直到後來有了更大的資本計劃,Rocket Internet 才在 2013 年進行第一輪融資,投資方包括 Access Instries、Holtzbrinck Ventures 和 Kinnevik AB,融資 5 億美元、出讓 24% 股權、估值接近 21 億美元,按照 2014 年 IPO 計算、有 4-5 倍的回報,在不到 1 年的時間內就實現這樣的成績,確實是比不錯的投資。
23、趣店
趣店是中國這波互聯網金融創業浪潮的典型公司,雖然現在說這家公司成功、還為時尚早,但對投資機構而言、卻是一筆好買賣。
趣店很好的融合了創業熱點、快速融資、關鍵戰略合作夥伴,於是在創立不到 4 年的時間里就上市,2017 年 10 月 IPO 募資 9 億美元、市值超過 110 億美元,其早期投資機構藍馳獲利頗豐,從 A 輪一直追投最後一輪的源碼資本、戰略入股並且給予很大流量及資源的螞蟻金服同樣獲得不錯的回報。
24、Acerta Pharma
抗癌葯生物技術公司 Acerta Pharma 在 2015 年被制葯巨頭阿斯利康 (Astra Zeneca)40 億美元收購 55% 的股份,帶來了 2015 當年生物制葯領域的最大退出案例。
Acerta Pharma 在 2013 年成立,旨在為癌症患者提供新的靶向療法,其融資很快、沒有新聞稿披露,直到 2015 年被收購才有更多投資細節,顯然該公司被收購,對於其 A 輪機構投資者 BioGeneration Ventures、Brabant Development Agency、Frazier Healthcare、OrbiMed Advisors 以及 B 輪投資者 T. Rowe Price 而言,都是一個非常好回報的退出。
25、Nexon
韓國游戲巨頭 Nexon 於 2011 年 12 月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12 億美元的市值創造了當年日韓游戲行業最大的退出項目。
Nexon 早在 1994 年就成立了,但直到 2005 年才有了第一輪融資、也是該公司擬唯一一輪已知的風險融資,由 SoftBank Ventures Korea、Insight Venture Partners 聯合投資,顯然 Nexon 在 2011 年的上市、給這 2 家投資機構帶去了巨額回報。
26、Zalando
德國電商平台 Zalando 於 2014 年 10 月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上市、市值達到 68 億美元,是其投資人 Rocket Internet 投資組合中回報最大的一筆投資。
Zalando 在 2008 年成立,很快就在當年被 Rocket Internet 投資、並逐步獲得了大多數股權進行了控股。隨後 Zalando 在德國、奧地利等地區業績快速增長,2010 年 8 月就獲得 4.84 億美元的融資,投資方包括 Holtzbrinck Ventures、Kinnevik AB、Tengelmann 等,這輪融資後 Rocket Internet 仍持有 59% 股份。
後來 DST、JPMorgan Chase 等不斷投資,Rocket Internet 賣出了一部分老股,在 Zalando 上市時、Rocket Internet 仍持有 17% 的股份,可想回報多大。
27、神州優車
神州優車和趣店一樣,融合了創業風口(共享租車)、快速融資並掛牌(成立不到 2 年)、關鍵戰略合作夥伴(脫胎於神州租車),典型的資本游戲背後帶來了很大的資本回報。
神州租車在 2015 年 1 月正式發布神州專車業務、成立神州優車,半年後獲得 2.5 億美元 A 輪投資、估值 12.5 億美元,其中神州租車出資 1.25 億美元、另外 1.25 億美元來自於華平投資(Warburg Pincus)、聯想控股;3 個月後又獲得 5.5 億美元的 B 輪投資、估值 35.5 億美元;2016 年 7 月神州優車掛牌新三板,估值 55 億美元。
神州優車趕上滴滴出行、Uber 中國的出行大戰,獲得融資紅利,不僅對於神州租車而言回報頗大,對於華平投資、聯想控股也是如此。
28、Webvan
生鮮電商 Webvan 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作為互聯網泡沫危機的失敗案例來進行介紹的,事實上,從 VC 投資角度來看,Webvan 算是一筆成功的投資。
Webvan 成立於 1996 年,在 1999 年上市募資 4 億美元、市值達到 79 億美元,上市當天股票上漲 65%,對其背後的投資機構 Sequoia Capital、Benchmark、Softbank 而言,是個不錯的成績。
早在 1997 年 Sequoia Capital、Benchmark 投資了 1050 萬美元的 A 輪、1998 年 Softbank 領投 3500 萬美元的 B 輪,1 年後公司就 IPO 上市,算是不錯的成績。不過後來 Webvan 趕上互聯網泡沫危機、再加上擴張和燒錢、最終在 2001 年就破產,確實噓唏不已。
29、Qualtrics
美國 SaaS 公司 Qualtrics 於 2018 年 11 月被 SAP 斥資 80 億美元現金收購,這是有史以來 VC 支持的 SaaS 軟體公司的最大收購交易。
Qualtrics 成立於 2002 年,由 Smith 兄弟和他們的父親共同創辦,從家裡的地下室開始,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自我造血、經營產品獲得收入,並且還拒絕投融資。
在 2012 年該公司營收 5000 萬美元時,就拒絕了一筆 5 億美元的收購。不過也正是那次拒絕、讓 Ryan Smith 決心做一家有董事會規范化運營的優秀科技公司,於是在 2012 年接受了 Sequoia Capital、Accel 合計 7000 萬美元的 A 輪融資,並在 2014 獲得 Insight Venture Partners 領投的 1.4 億美元 B 輪、2017 年又融了 1.8 億美元 C 輪,並在 2018 年提交了 S-1 准備獨立 IPO,不過最終還是接受了 SAP 80 億美元的收購,其背後有限的幾家投資機構獲得巨額回報。
30、Mercari
日本二手交易平台 Mercari 在 2018 年 6 月上市、創造日本當年最大規模 IPO、募資 12 億美元、收盤市值達到 74 億美元。這意味著其早期投資機構 United Inc 的回報超過 130 倍,早在 2013 年,United Inc 作為唯一的投資方在 A 輪投資了 300 萬美元,5 年後這筆投資超過了 4 億美元。
31、蔚來汽車
32、美團點評
美團點評 2018 年 9 月在香港上市,募資 42 億美元、IPO 當日市值 550 億美元,對於紅杉資本而言手裡持有的股票市值達到 49 億美元、回報也超過 12 倍。
紅杉中國(Sequoia Capital China)在 2010 年美團剛成立時就不斷投資美團、並持續加註累計投了超過 4 億美元;同時紅杉還是大眾點評的早期投資方,在 2015 年雙方的合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33、小米
小米 2018 年 7 月在香港上市,募資 60 億美元、市值達到 540 億美元,最大的贏家當屬 8 年陪跑小米的晨興資本,整體回報超過 40 倍,如果用 A 輪的 500 萬美元計算、則是高達 866 倍的回報。
34、拼多多
拼多多 2018 年 7 月在美國上市,募資 16 億美元、市值接近 300 億美元,成立僅僅 3 年的拼多多、背後的投資人得到了很高、很快的回報。
35、餓了么
餓了么在 2018 年 4 月被阿里巴巴 95 億美元現金收購,在創造當年本地生活領域最大並購交易額的同時,餓了么背後的投資人金沙江、紅杉資本、經緯中國等都得到了很大的回報、而且是現金的回報。要知道餓了么投資人朱嘯虎認為這可能是中國互聯網史上最大一筆全現金收購。
36、Adyen
荷蘭支付科技公司 Adyen 於 2018 年 6
⑤ 奈飛股票2015年拆分為什麼股價沒下降
Netflix在2015年茄行進行了7:1的股票拆分,即每一股被拆分成七股。這意味著每個股東仍然擁有同樣的價值,只不過股票數量增加了七倍。通常,這種股票拆分會導致股價下降,但Netflix的股價沒有下降,而是在拆分後繼續上漲。這是因為拆分無法改變公司的基本面,公司業績不斷提高,業務擴展迅速,這些因素更加影響股價的表現。此外,拆分還嘩碰可能增加亂納談了流通股數,增加了市場流動性和交易量,也可能吸引更多的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