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溫氏股份股票股市行情

溫氏股份股票股市行情

發布時間:2024-08-29 04:38:50

Ⅰ 養豬股票有哪些龍頭股

養豬股票的龍頭股有:
一、牧原股份
養豬龍頭股。公司擁有集飼料加工、生豬育種、種豬擴繁、商品豬飼養為一體的完整生豬產業鏈,目前是國內較大的生豬養殖企業、生豬育種企業。
二、溫氏股份
養豬龍頭股。根據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400個監測縣6月份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下降5.0%,同比下降26.7%,存欄量跌破上幾輪周期的低點。
三、京基智農,股票代碼是000048,發展至今已形成集低碳都市農業、公用事業、房地產、金融投資等多種產業於一體的多元化集團公司。
四、羅牛山,股票代碼是000735,公司是以畜禽養殖業為主的集團型企業和農業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五、新希望,股票代碼是000876,明確地提出在優勢區域集中發展聚落化養豬業務。
六、天康生物,股票代碼是002100,這是一家集獸用生物製品與動物疫病防治、現代生豬科學育種與養殖等為一體的農牧類上市公司。
養豬行業股票其他的還有:萬科A、羅牛山、立華股份、綠康生化、龍大肉食、唐人神等。
【拓展資料】
當然,現在股市的大行情是普漲,但大盤股指上漲實際上不足30%,而養豬概念股普遍暴漲2倍以上,遠遠超過大盤的上漲速度。這個漲幅是不正常的。
投資人傻嗎?投資人當然不傻,借著大盤上漲的機會推高養豬概念股至少有兩個好處。
1.解困
大家還記得2018年嗎?行業內多家上市公司因資金鏈問題被迫出讓股權甚至痛失控股權。出讓股權的包括大北農、唐人神、天邦、金新農等。雛鷹農牧更是面臨破產威脅,股價只有1塊多,成為垃圾股。2018年,喪失控股權的有大北農和金新農的大股東。
其實,養豬行業龍頭股牧原也曾面臨著股權高質押率的風險。可以不客氣的說,如果不是因券商努力護盤沒有揭露非瘟疫情的內幕,很多養豬概念股早已崩盤。
不過,當時在大盤沒有啟動上漲行情的基本面下,散戶對非瘟疫情談非色變,根本不具備炒高養豬概念股的基礎條件。現在,大盤啟動,券商自然聞風而動。
2.解套
可以說,現在券商比我們更了解非瘟疫情的真實情況。事實上,魯南、蘇北、豫北的疫情,正是早期券商調研後披露出來的。那時候,券商的心態是通過披露、呼籲來解決非瘟防控的問題,是為了降低風險,防止養豬概念股崩盤。一旦崩盤,券商損失將會慘重。

Ⅱ 2015年11月2日,換股合並實現整體上市的溫氏股份(.SZ),股價出現暴漲,市值一度超過2000億元。

2015年11月2日,換股合並實現整體上市的 溫氏股份 (300498.SZ),股價出現暴漲,市值一度超過2000億元,成為當之無愧的創業板巨無霸,萬千股民追捧的對象。

讓外界頗為困惑的是,一家主營禽肉產品的溫氏股份,何以能夠擁有如此大規模的市值,圍繞其發展軌跡,一直為外界所關注。3月6日,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溫氏股份董事長溫鵬程在北京首都大酒店,接受了時代周報記者的專訪。

上世紀80年代初期,由7戶農民集資8000元起步,經過30餘載的發展,到如今成為一家以畜禽養殖為主、跨地區的現代農牧企業集團,溫氏股份一路走來,穩扎穩打。目前,溫氏股份已在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設立了170多家一體化公司,現有合作家庭農場5.3萬戶、員工4萬餘人。

作為一名老代表,今年是54歲的溫鵬程第19次參加全國兩會。面對外界關心的溫氏股份「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溫氏家族化等問題,溫鵬程毫不諱言,向時代周報記者娓娓道來。

神話背後 依賴「溫氏模式」

中國是世界豬肉消費第一大國。溫氏股份定位於畜禽養殖為主業,恰逢其時。溫氏股份的主營業務為肉豬、肉雞等禽類產品,近幾年其規模遠超同行。

據溫氏股份官網披露,2014年溫氏集團上市肉豬1218萬頭、肉雞6.97億只、肉鴨1699萬只,實現銷售收入380億元。而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溫氏股份的經營業績再次邁上新台階。

最新的業績快報顯示,2015年溫氏股份實現營收達482.34億元,同比增長24.56%;營業利潤為67.17億元,同比增長132.5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2.76億元,同比增長126.16%。

在業內人士看來,溫氏股份的發展得益升弊譽於其獨有的「溫氏模式」—以緊密型「公司+農戶(家庭農場)」為核心、適度規模化養殖為基礎的發展和經營管理模式。

長江證券 分析師認為,溫氏股份通過其「輕資產、全產業鏈、全員持股」的溫氏模式解決了養殖業大規模化而因技術跟不上導致的高成本難題,成本優勢顯著。另外,溫氏股份較高的生產效率及成本控制優勢,能夠保證合作農戶利潤持續增長,吸引更多農戶加入溫氏體系,實現規模的持續擴張。

溫鵬程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畜牧業巨大的成本是飼料,大概佔到總成本的70%。目前國家正在提倡「去庫存」的發展思路,近年來玉米和糧食的庫存完全跳出了正常年份的庫存。溫鵬程認為,在「去庫存」的過程中,會讓這些產品的價格大幅下降,「這可以讓我們的畜牧產品,生產成本大幅下降。」

目前,溫氏股份將產業觸角伸至湖北、安徽和江蘇等地,在發展過程中,溫氏股份「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引起了環保爭議。對於國家越來越嚴格的環保政策和法規,溫鵬程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公司歷來重視環境保護,並在5年前就已提出了環保問題解決方案,即環保「三同時」制度,另外這幾年在環保方面的投入資金達到10億-20億元,「去年我們投入了2.7億元的環保資金,新投產的項目,(環保)標准較高,達到了循環利用的標准。」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在50多分鍾的專訪時間里,溫鵬程多次談到環保話題,「我們三年前就明確了環保管理,是生產環節一項重要的工作,我們的環保壓力不大」。

邁入2016年,溫氏股份發展勢頭迅猛。3月7日,溫氏股份披露了今年2月公司商品肉豬銷售情況,2月銷售商品肉豬109.81萬頭,收入22.15億元,銷售均價17.91元/公斤,環比變動分別為-31.74%、-27.66%、4.01%,對此溫氏股份解釋稱,「受春節假期影響,公司商品肉豬出欄量減少;公司業務規模擴大、商品肉豬出欄量增長及銷售價格上漲。」

近來,溫氏股份再次將產業板塊向全國布局。2月3日,該公司卜隱披露了一項定增預案,「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以每年合計新增肉豬產能 182 萬頭為目標,擬使用募集資金投資 11.6億元,用於建立 4個肉豬養殖一體化建設項目。

啟吵段動組織架構變革

溫氏股份內部家族分散,共計有13個家族,其中以溫鵬程家族和嚴居然家族影響最甚。據時代周報記者梳理發現,溫氏股份的股本結構較為分散,無持有公司股份5%以上的單一股東,各股東的持股數及持股比例均較小。

截至目前,溫氏家族成員中,包括溫鵬程在內的11人在溫氏股份持股,合計持有公司6.07億股股票,持股比例為16.74%,為溫氏股份實際控制人。在董事會層面,溫氏股份共計有8名握有「實權」的非獨立董事,其中溫鵬程在公司擔任董事長,溫氏家族成員在非獨立董事中擁有4名席位,佔到1/2,對於公司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形成決議,有重大影響。

另外,嚴氏家族在溫氏股份的「影響力」也不容小覷。溫氏股份總裁、技術總監嚴居然,以及嚴居能兩兄弟,均在董事會擔任董事,兩人合計持有1.77億股,持股比例達4.88%。

溫鵬程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對於公司家族化傾向這一話題毫不諱言,「溫氏從成立那一天起,我們就是一個帶有家族烙印的公眾公司。」 溫鵬程表示,正是因為如此,早期的溫氏集團才被拒於資本市場之外,「但我們完全是以公眾公司的方式管理,所以管理團隊的成長和民主化,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溫鵬程進一步指出,雖然溫氏帶有家族烙印,但是管理團隊的作用、決策的程序是非常科學、合理,而且高效的。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從去年11月份整體上市成為創業板「第一股」後,溫氏股份經過資本市場震盪,依舊穩坐「一哥」寶座。截至3月10日收盤,溫氏股份報收47.87元/股,總市值達到1735.41億元,超過綠地控股(600606.SH,總市值1555.09億元)和光大銀行(601818.SH,總市值1699.12億元),在滬深股市2823家上市公司中, 平安銀行 的總市值目前不到1500億元,溫氏股份總市值排名第25位,可謂深市的新「巨無霸」

在整體上市後,上述13個家族和個人身家已過億,溫氏創始人提出的共同分享財富觀念變成現實。今年以來,溫氏股份繼續加大對股東的財富共享。根據2015年度的經營情況,溫氏股份發布了《2015年度利潤分配預案預披露》公告,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不少於5元(含稅),合計派發現金股利不少於18.13億元,同時以資本公積向股東每10股轉增不少於2股,合計轉增股本不少於7.25億股。

不僅如此,溫氏股份還啟動了員工持股計劃。2月3日,溫氏股份披露稱,該計劃的資金總額不超過11.6億元,參與對象包括本公司董監高管理人員,以及簽訂正式勞動合同的子公司員工,總人數達19097人。

溫鵬程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為了上市後更好地發展,溫氏股份直接啟動了關於組織架構變革的工作,已聘請了有關的第三方咨詢公司,指導此次變革。

「我們很快會以原來的母公司來帶動分公司發展,到下個階段,組織變革(實施)以後,可能會讓企業的管理更專業化,具體從業務隊伍專業化、年輕化這幾個方面體現出來。

Ⅲ 亞洲第一養殖戶,年入500億培養48個億萬富翁,保潔阿姨身價千萬

在去年的1月9日,胡潤研究院對外公開了一份榜單:《2019年胡潤中國500強民營企業》,這份榜單以市值為指標對中國當下所有民營企業進行了排名。

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榜單之上,赫然出現了一個讓人十分陌生的名字—— 溫氏食品集團。

鮮少有人知道這個溫氏集團是做什麼的,從事哪些業務,但在此次榜單上,溫氏集團「異軍突起」,以市值1900億元高巨榜單第26位。

雖然此次上榜,但受股市漲跌影響,沒過多久就又反彈了回去。

但這也讓人不禁好奇,溫氏集團「何德何能」能夠取得如此成就?在這家企業的背後,究竟有哪些故事?

溫氏集團的主營業務,說起來,其實並不是那麼「高大上」—— 那就是養豬

在我們如今的文化觀念上,養豬這個行業談不上多麼光彩,更算不上是什麼暴利,但為何溫氏集團能夠做到如此龐大的規模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我們能從溫氏集團的誕生歷程找到。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受改革開放浪潮的影響,廣東省雲浮市的一個名叫溫北英的雞農在當地開設了一家養雞場,但由於經驗不足,這家養雞場沒過多久便陷入了資金危機之中。

當時的溫北英十分氣餒,甚至一度動了關閉養雞場的打算。

然而恰在此時,另一位農戶找了上來,向溫北英提出購買一些雞苗自己在家養殖,當時的溫北英已經不打算再繼續在生意場上「掙扎」了,見到有人幫自己「回血」,十分高興。

索性直接賒給了這位農戶一批雞苗同時還附寬沖旅帶飼料,葯品,以及相關技術,臨走之慎凳前,他還交代農戶,如果有不懂的問題,可以隨時向他請教。

在他的幫助之下,這位農戶的雞苗很快便出欄了,溫北英還主動幫他聯系了買家,這一來二去,兩人都賺了一筆小錢。

事實上,直到此時他仍然沒有發現這其中的商機,可是當農戶賺錢的消息傳回村莊以後,村子裡卻炸開了鍋。

越來越多的人找到了溫北英想要跟他一起做生意,溫北英手上的雞苗,很快就被搶購一空,那滿足村民的需要,他甚至還專門進了一批貨……

直到這時,溫北英才恍然大悟,這不正是自己苦苦尋求的生意之路嘛?

就這樣,在機緣巧合之下,「公司農戶」的養殖商業模式被 探索 了出來。

溫北英聯合了七位農戶,集資判孝八千元,共同創辦了雷竹畜牧聯營公司,這便是溫氏集團的前身。憑借獨特的商業模式,公司很快迎來了壯大,逐漸成長為當地頗有名望的企業。

溫氏集團的領導層深切地知道,如果沒有無數農戶的支持,公司是無論如何也運行不下去的,前任董事長溫鵬程曾經公開表示,公司在創辦理念,始終都是「共享」,讓更多人吃到蛋糕,讓員工們能夠在公司的發展中分享到紅利。

為此,在公司成立以後,溫氏集團採用了員工持股的股份合作制,從管理人員到普通員工,溫氏集團的持股人數目前已經高達七千多人。

這一舉措雖然使得公司的所有者利益減少,但是卻極大地激發了員工們的積極性和奉獻精神,最大程度上實現了員工與股東的利益統一,使得溫氏集團在決策和具體實施上,都處於內部團結一致的狀態。而這也就是溫氏集團成功的秘籍。

去年,溫氏集團養殖業收入就已經高達700億人民幣,其市值更是超過萬科,成為了中國養殖業上的一個神話。

在溫氏集團內,持股員工佔了很大的比例。溫氏集團內曾經有一個負責打掃衛生的保潔阿姨,單單是在這位保潔阿姨的手上,就有超過上千萬的集團股票!

在溫氏集團的所有員工和股東之中一共誕生了48個億萬富翁。

更有無數普通農戶因此而受益,這種「還利於民」的精神,放眼全世界,也很難找出第二個。

但與一般民營企業不同的是,溫氏集團及其重視創新和業務擴展。

養雞項目穩定以後,集團內部召開會議,認為養雞已經達到了自身上限,即使再怎麼加大投入,也沒有多少回報。

最終經過一系列調研與討論,集團決定向養豬業進行擴展。立馬著手張羅起了這件事,從選購豬苗到銷售渠道,公司全部解決,農戶們只需要把豬養大就可以了。

最終,公司按照約定價向農民進行回購,還會在在託管費上予以額外補償。

溫北英發明的這套商業模式在當時可謂是十分新穎,從好的一面上來看,它集合了采購,配送,能夠節約一定成本,也能規避農民所承擔的風險。

但是從壞的一面上來看,集團所面臨的風險則會大大增加,畢竟市場變化無常,誰也不敢保證從簽訂合約到豬出欄期間,市場上豬肉價格會不會產生波動。

不少人都勸溫北英謹慎行事,但溫北英卻斷然拒絕,他表示,集團就是為農民所服務的,所有利潤都要與農戶進行分成,所有風險,都要由集團自己來承擔。

2004年的時候,我國爆發了嚴重的禽流感,溫氏集團合作的養雞戶們,幾乎全部遭受重創,損失慘重。

為了穩定人們的情緒,當年溫氏集團就拿出44億利潤中的36億作為補償,安撫農戶們。

2013年,禽流感再次爆發,如瘟疫的影響,市場信心大大降低,溫氏集團收上來的活雞堆積如山,沒有一個人敢買,可在此時集團仍向農民們保證每隻雞都至少有一元錢的收益。

在這樣近乎賠錢的借用模式之下,溫室集團名聲大噪,短短幾年,已經在全國二十多個省建立了自己的分公司,成為亞洲最大,世界排名第五的養殖企業。

從一個地方性的小廠成長為一方巨頭,溫氏集團徹底完成了自身的蛻變。

這種經營模式的優勢直接體現在它的抗壓能力上,2018年非洲豬瘟爆發,中國養豬業受到極大的波及,幾乎所有人都損失慘重。

中國「養豬業第一股」牧原集團在當年虧損了一個多億,雛鷹農牧也虧損了五個多億,唯獨溫氏集團在風暴中穩步前行,甚至在當年還賺了幾十億。儼然已經成為了國內最強大的養殖業集團。

為何溫氏集團能屢屢抗住疫情的沖擊?這主要得益於其經營者的前瞻性。

溫氏集團及其注重 科技 對於養殖業的加持作用,早在1991年,溫室集團就已經開始搞起了信息化管理,當年的溫氏集團,只有90萬元資產,可那一年,他們足足投資了17萬元,為公司配備電腦,以此用來記錄所有的苗種資料和飼料數據。

在1991年做出如此布局,是什麼樣的概念?要知道那一年世界上才有了第一個「www」網站,電腦對於所有中國人而言,還只是一個科幻概念,日後為人所熟知的騰訊,阿里集團,直到七八年以後才紛紛涌現。

溫氏集團緊抓「互聯網」這一時代機遇,開發出了一套方便農戶的管理方式,他們曾經投入重金,開發了「中央控制箱」 ,負責養殖動物的喂養和清理護欄工作。

同時還設置有自動報警系統,如果動物存在異常情況,或是護欄,水質資料出現問題,他們都會第一時間接到消息,其實對此做出應對。

發展到了今天,溫氏集團合作的農戶,只需要打開手機,便能了解養殖場內動物的溫度,濕度情況,一個人便可以輕松管理上千頭豬,每頭豬的人工成本已經不足50元。

為企業和個人都贏得了極大的競爭力,這便是溫氏集團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溫氏集團每年都投入大量研發資金,與各大高校合作,尋求更為高效的養殖業技術手段,早在1992年,溫北英就拿出一部分股份,與華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系緊行合作,研發更具營養的新型飼料。

經過數十年的努力,如今溫氏集團已經徹底實現了飼料自給,其集團內自製的飼料不但效果更好,營養更高,甚至比市場上的其他飼料還要便宜。

養殖行業內都有一個通用指標叫「料肉比」,也就是說,多少斤飼料能夠產出一斤肉。

目前世界養豬行業平均水平是2.8,2.8斤飼料換來一斤豬肉,如果用料高於2.8,那麼所屬企業在市場上就很難保持自身的競爭力,如果用量少於這個數字的話,那麼企業將可以獲得比同行更多的利潤。

那麼溫氏集團的料肉比是多少呢?答案是2.3 。也就是說,單單是在飼料方面,溫氏集團就能比同行少18%的開支。得益於此,溫氏集團也被人們稱之為養殖業中的「華為」。

如今溫氏集團每年活豬出欄數已經高達2000萬頭,佔全國市場的4%,堪稱中國養殖業的龍頭企業。

一直以來,有關溫氏集團養豬騙國家補貼的消息在互聯網上傳播很廣,這種看法不能完全說是空穴來風,根據今年最新的養豬補貼政策上來看,每頭豬國家可以補貼兩百元左右。

如果溫氏集團的兩千萬頭豬全部拿到相關補貼的話,那麼他們可以拿到四十億元左右,在考慮到溫氏集團每年肉豬總利潤只有七十億元,這樣的數字可以說是很誇張的了。

但如果我們深入了解就會發現,其中的問題並不簡單。養豬是一項辛苦活,2020年溫氏集團在肉豬方面的總營收為五百億元,利潤率只有14%。

刨去這四十億補貼不談,那麼利潤率就只有百分之六,幾乎已經等同於普通理財產品了。

如果沒有國家相關補貼的話,那麼勢必會導致更多資本流出養殖業,轉向其他領域,進而使得整個中國養殖業很難 健康 發展下去,中國人想要吃肉,只能花更多的錢從國外進口肉類。因此,對相關企業進行補貼是有必要也有利於民生的。

對於溫氏集團而言,四十億的補貼只佔其豬肉營收得不到十分之一,根據2020年,溫氏集團財報顯示,當年集團的總營收為749億元,國家肉豬方面的補貼只其總營業額的百分之五左右。

這個數字不算少,但要是說溫氏集團是靠著騙國家補貼做大做強的,顯然也是不符合邏輯的。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做出這樣一個市值上千億的企業,單單靠國家補貼是完全不可能的。

溫氏集團固然受到了國家的關照,但是更多的原因是由於企業自身的努力和創新,這點值得我們肯定。

溫氏集團作為一家民營企業,多年以來,一直立足於實業,從宏觀上來看,這樣的企業對於經濟穩定也有著巨大的作用。

去年世界總產值為80萬億美元,而股市上的證券股票總額卻超過3000萬億美元。

一個互聯網企業,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便可以做到市值上千億,而相比之下,絕大多數實體企業則面臨著更多的風險,經常在所在領域默默耕耘數十年人就默默無聞的,大有人在。

這背後的現實值得我們反思,也值得我們警惕,這些實體企業的強盛與否關繫到國家的硬實力,說溫氏集團是「 養殖業的華為」 ,這句話一點也不誇張。

溫氏集團最早是由七家農戶共同組織成立的,通過合作共贏的模式,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才做大做強的,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它不單單是一家企業,更是一種經營模式的象徵。

他證明廣大勞動人民能夠在不依賴或是只擁有極少資本加持的情況下,也能夠取得成功。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給這些處境艱難的民營企業多一些寬容。

參考資料

[1]豬、雞業務雙增長,溫氏股份2019年凈利潤增長2.5倍.新京報

[2] 溫氏股份擬8.1億元控股新大牧業,實現河南市場零突破.新京報

Ⅳ 創業板十大權重股

創業板的前十大權重股中,除了豬肉股溫氏股份、鋰電池股寧德時代、互聯網金融股東方財富之外,其餘七個成份股都是醫葯股,再具體點就是生物醫葯與醫療服務。
例如,邁瑞醫療、愛爾眼科、樂普醫療屬於醫療服務,沃森生物、智飛生物、泰格醫葯、康泰生物屬於生物醫葯。
拓展資料
權重股(weighted stock)就是總股本巨大的上市公司股票,它的股票總數占股票市場股票總數的比重很大,權重就很大,權重股的漲跌對股票指數的影響很大。
基本定義:
權重只在計算股指時有意義,股指是用加權法計算的,誰的股價乘總股本最大誰占的權重就最大 ,權重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針對某一指標而言。某一指標的權重是指該指標在整體評價中的相對重要程度。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總市值位列前兩位,其漲跌對指數影響較大,小市值公司一個漲停也許對指數只帶來0.01點的影響,工商銀行漲停,指數上漲60點。這就是權重股。
分析:
在資本市場規模較小的時候,一般而言在指數反彈或大幅度上漲到一高位區後,權重股拉抬股指後往往是頂部出現,而眾多個股在權重股拉抬過程中實現戰略減倉或出貨;反觀股市行情,由於A股市場規模的大比例提升,其權重股推升股指的影響作用更加明顯。
指標權重股在高位區的拉抬有何影響,從中國A股市場發展的角度來看,說明市場投資理念發生的較大的變化,前些年表現疲弱的大盤股正在為市場機構投資者、中小投資者所接受,這些品種的拉抬更大層面反映的是機構投資者隊伍的擴大、市場階段內資金充足的體現,也應清醒的看到,由於權重股在市場中對指數絕對影響,其價格的連續上漲同樣會帶來較大的價值偏離,比如表現強勁的工行,從公司發展層面來看,其未來發展更多的體現為穩步發展型,跨越式發展的概率非常之低,而A股價格高於同期H股價格30%左右,這也說明A股市場中的工行起碼在階段內有高估之嫌,也有為其它機構年終拉抬或股指期貨建倉品種的可能,因此其短期之內特別是從年度經營業績的角度來看筆者認為工行與中行經營業績難以出現過大的業績提升,那麼這種拉抬一旦超越或偏離階段內投資價值,其回落風險就隨時可能產生,因此權重股的拉抬應分階段、股價對照、經營業績等多重因素進行考量。

Ⅳ 88種股市陷阱,一買就跌,一賣就漲

近期股市波動較大,

有些人又損失慘重,

其實很多都源於觀念上的錯誤,

我們找來一本書,

88種股市陷阱,

逐個了解一下,

大家在股市上都容易犯的錯誤,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股市陷阱1:一買就跌,一賣就漲

作者上來就說,

恐懼感是股市的大敵,

大家感覺天會塌下來一樣,

1982年的夏天,

當時美國經濟衰退,

失業率節節攀升,

全球金融體系瀕臨崩潰,

經濟學家們基本上都在,

發表著聳人聽聞的言論,

說什麼經濟大蕭條即將到來,

讓大家做好過一段苦日子的准備,

但現在回顧 歷史 ,

1982年恰恰是美國股市,

開啟一波大牛市的起點,

一口氣漲了近20年,

直到2000年互聯網泡沫才停止。

恐懼是股市投資的大敵,

約翰剛買了一個醫葯股,

緊接著就有壞消息傳來,

說是機構在大量賣出這只股票,

股價很快從35跌到了29,

眼看自己的賬戶在虧損,

約翰血壓不斷升高,

吃不好睡不香。

他每天都在盤算,

自己賠掉了多少錢,

一會想他的 旅遊 費用沒了,

一會他的新車又泡湯了等等,

這些錢又相當於他多少天又都白幹了。

於是越想越害怕,

最後約翰就賣掉了這只股票,

美其名曰及時止損,

但接下來的一個星期,

股價忽忽悠悠又漲起來了,

約翰相當不解,

為什麼我一買它就跌,

我一賣它就漲,

諾大的一個股市,

就是為了要跟我這點錢過不去嗎,

我人品沒問題呀,

也沒做虧心事,

夜裡聽見敲門都不怕,

但為什麼一炒股會虧損呢?

其實你的恐懼不完全,

來自於金錢的損失,

還有害怕失敗,

害怕被人嘲笑等等,

所以當你各種恐懼交織在一起的時候,

你就剩下頭腦發熱,胡思亂想,

腦子基本上不能正常工作了,

滿腦子都是如何逃生,

見下跌就殺,

見上漲就追,

這是股市的大敵。

如何跳出這個陷阱呢?

我們要先想明白,

股市是未來的反應,

是預期的反應,

它是經濟的領先指標,

一般領先經濟半年左右,

也就是說股市波動在先,

而事件發生在後,

當一個利空出來,

其實他的悲觀情況,

已經反映在了價格上,

但是此時人們往往過過度悲觀。

在投資之前,

要把最壞的情況想清楚,

一旦把最壞的情況都考慮到了,

往往就是底部了。

比如這一輪的溫氏股份,

養豬養雞的,

是典型的的周期股,

按照周期來算,

豬肉價格在2018年3-5月,

豬周期應該反彈了,

但是豬肉價格就是沒漲,

不過它也沒繼續往下跌,

這基本上就是一個最差的情況了,

豬肉比青菜都便宜,

養豬公司的業績都在大幅下滑,

最悲觀的情況基本也就這樣了,

隨便讓它差,

還能差到哪裡去?

利空出盡是利好,

未來有任何消息,

都會被解讀為好消息。

當大家都非常悲觀的時候,

反而它可能沒有想像的那麼糟糕,

同理,當大家都覺得它很好,

它本身確實也非常好,

但往往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好,

因為大家預期太高了,

所以股價永遠是在跟預期賽跑,

而不是跟現實比賽。

當大家都非常樂觀的時候,

一定是它漲的最好的時候,

這時候我們通常都要悲觀一點,

也就是該到該離場的時候了,

全球投資之父,

鄧普頓爵士聽到企業老闆說,

我們的業績非常好,好到不能再好了,

於是他立馬清空了這只股票。

閱讀全文

與溫氏股份股票股市行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在哪股票配資丿楊方配資平台 瀏覽:843
中國軟體股票公告利空 瀏覽:3
光電轉換模塊 瀏覽:718
建設銀行股票走勢分析報告 瀏覽:644
大連股票開戶入楊方配資平台 瀏覽:901
2020年長期買什麼股票 瀏覽:326
財聯社下載 瀏覽:374
原油期貨上漲石油股票 瀏覽:433
為什麼股票漲停就買不進 瀏覽:374
手機股票如何購買基金定投 瀏覽:370
上市前公司內部股票回收 瀏覽:362
300184股票行情走勢 瀏覽:685
公司股票基本面分析 瀏覽:130
小米期權與股票 瀏覽:524
一年周期炒股票 瀏覽:748
查滬電股份股票代碼 瀏覽:902
查詢股票賬戶休眠 瀏覽:167
股票賬戶不使用扣不扣費 瀏覽:667
如此手機買股票 瀏覽:233
salary和wages的區別 瀏覽: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