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美國英特爾公司股票配股價

美國英特爾公司股票配股價

發布時間:2024-09-11 05:55:37

1. 富士康是哪國公司老闆是誰有簡介嗎

富士康科技集團是中國台灣鴻海精密集團的高新科技企業,1974年成立於中國台灣省台北市,總裁郭台銘。現擁有120餘萬員工及全球頂尖客戶群。

1988年在深圳地區投資建廠,在中國從珠三角到長三角到環渤海、從西南到中南到東北建立了30餘個科技工業園區、在亞洲、美洲、歐洲等地擁有200餘家子公司和派駐機構。

2014年12月12日,據國外媒體報道,富士康宣布,由於訂單不足,公司將於12月24日關閉公司在印度欽奈的工廠。該工廠的1700多名員工有可能面臨失業。

2016年2月,富士康將對夏普投資超過6500億日元(約合58億美元)。夏普董事會全票通過這一收購協議。也就是說,日本夏普公司同意中國台灣富士康公司提出的收購要約。這是日本技術企業有史以來接受的最大一起海外企業收購。

郭台銘,男,1950年10月8日出生於中國台灣,企業家,台灣企業鴻海精密(下屬富士康科技集團)創辦人。

1966年郭台銘進入台灣「中國海事專科學校」學習,靠半工半讀完成學業。服完兵役後,郭台銘在復興航運公司當業務員。

1971年,台灣「中國海專」畢業,進入當時台灣前三大船 務公司復興航運工作;當年進入台灣復興航運公司工作。1985年,成立美國分公司,創立FOXCONN(富士康)自有品牌。

2014年9月3日,第二屆晉商大會召開,台灣鴻海集團(富士康母公司)總裁郭台銘衣錦還鄉並出席致辭。

(1)美國英特爾公司股票配股價擴展閱讀:

一、富士康全球布局

富士康在中國大陸、中國台灣、日本、東南亞及美洲、歐洲等地擁有上百家子公司和派駐機構,全球布局策略為「兩地研發、三區設計製造、全球組裝交貨」。

1、兩地研發(Time to market)

「兩地研發」是指以大中華區與美國為兩大重要戰略支點,組建研發團隊和研究開發實驗室,掌握科技脈動,配合集團產品發展策略和全球重要策略客戶產品發展所需,進行新產品研發,創造全球市場新增長點。

2、三區設計製造(Time to volume)

「三區設計製造」的布局重點,是以中國大陸為中心,亞美歐三大洲至少設立兩大製造基地,結合產品導入、設計制樣、工程服務和大規模高效率低成本高品質的垂直整合製造優勢,提供給客戶最具競爭力的科技產品。

3、全球組裝交貨(Time to money)

「全球組裝交貨」是指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組裝,保證「適品、適時、適質、適量」地把貨物交到客戶指定的地點。為此,配合客戶所需進行全球性物流布局與通路建置,以達成要貨有貨,不要貨時零庫存的目標。

二、經營理念

創立於1974年,富士康企業在總裁郭台銘先生的領導下,以恢弘的氣度立下透過提供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全方位成本優勢」使全人類皆能享有電腦、通訊、消費性電子(3C)產品成為便利生活一部份企業願景。

以前瞻性的眼光自創具備機光電垂直整合、一次購足整體解決方案優勢的3C代工服務「eCMMS」商業模式;以堅定及無私的理念貫徹謀求員工、客戶、策略夥伴、社會大眾及經營層的共同利益之高標准公司治理。

2. 聽朋友說有個股權投資,是一家快上市的公司入行7000,還能拉下線,那贏利是多少聽著像傳銷呢

始建於20世紀90年代初的中國股市,經過十餘年的超速發展,上市公司總數已突破1000家。單就這一點來看,可以說,中國股市僅用十年左右時間,便跨越
了發達國家曾花一、兩百年時間走過的股市歷程。這的確是值得我們驕傲和自豪的,但與發達國家或地區的成熟股市相比,我國股市在質與量上卻還存在著相當大的
一段差距,這些差距正是我國股市前進道路上需要攻克的堡壘。
一、上市公司規模

眾所周知,企業規模是與企業內在素質相關聯的。所謂適度規模或經濟規模,正是由企業或企業家的內在素質所決定的,即他們有能力駕馭的資本或資產總規模。事實上,企業的成長是有一個過程的,它不僅需要優秀的企業家,更需要有生命力極強的市場競爭力和資本擴張力。打一個比方,一個企業本來經營好1個億的資本就相當不錯了,但你卻硬要一下子給它10個億的資本讓它經營,其結果一定是不如將這部分"多餘"的資本存入銀行坐收利息來得好。

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報告:1998年,中國工業500強的總資產平均值折算成美元為7.11億美元,銷售收入平均值為3.98億美元,分別僅相當於當年世界500強平均規模的0.88%和1.74%。1998年中國最大工業企業的銷售收入為61.13億美元,僅相當同年世界500強最小企業銷售收入89.02億美元的68.7%。即使以中國工業100強同世界500強比較,差距也仍然是顯著的。1998年中國工業100強的總資產平均值折算成美元為19.48億美元,銷售收入平均值為10.89億美元,分別僅相當於當年世界500強平均規模的2.44%和4.75%。

1999年我國四大全資國有商業銀行首次全部進入世界500強,但相比之下,它們在其中的表現卻是"大而不強"。其中的原因不言自明:我國四大全資國有商業銀行的龐大規模是政府過去用巨額財政資金和壟斷經營政策做大的。因此,我們的國有銀行雖有世界級大銀行的外殼,但尚缺乏跨國大銀行的內在素質,當然也就不能算作名符其實的世界500強。

不難想像,從上述企業中產生的上市公司,其規模也必然會是偏小的。以上市公司的總股本規模為例,上海30指數所含30隻成份股的可流通股本規模普遍都是偏小的。以2001年4月底的統計數據為准,在30隻成份股中,可流通股本不足1億股的就有2隻;1~2億股有12隻;2~4億股有8隻;4~6億股有6 只;6億股以上有2隻。從統計結果看,有近一半成份股的可流通股規模不足2億股,而且沒有一隻股的可流通股本達到10億股。即便從這30家上市公司的總股本來看,公司規模也是偏小的。其中,總股本大於20億的只佔2家;而總股本不足7億的則佔18家;總股本介於7~20億之間的有10家。

再以香港股市為例,在香港恆生指數所含的33隻成份股中,大多屬於藍籌股,它們的總股本(即可流通股本)規模現狀是:5億股以下只有1隻;5~10 億股有6隻;10~20億股有7隻;20~30億股有12隻;30~50億股有4隻;50億股以上有2隻;100億股以上有1隻。
應該承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的確立也還不到十年的時間,作為市場經濟主體的企業,仍處在改革與成長初級階段,尤其是上市公司中有相當部分是計劃經濟時代的國企改制而來,"底子"還很薄弱,尚有待於進一步規范與發展。事實上,我國上市公司通過送股、配股、增發等方式正在不斷地擴張股本規模,上市公司之間以及上市公司對非上市公司之間的並購正在興起。不難設想,上市公司總股本因送配增發將不斷增大,總資產也會隨著經營與並購而不斷擴張。

二、上市公司股本結構

依世界各國的先例,股本一般只有普通股與優先股之分,而我國上市公司總股本卻異樣地分割為國有股、法人股和社會公眾股三大塊,而且,只有社會公眾股才能上市流通,可流通股占總股本的比重僅30%多一點。原本偏小的總股本規模,當其中的60%以上又不能上市流通時,至少會引發以下後果:

其一,由於股市的實際股本流通量狹小,易於大戶操縱控盤,從而形成"投資不足、投機過剩"的格局,最終導致股價失真。曾經製造中國股市"天價奇跡" 的億安科技,為何能與其業績如此不符地沖上126元的"天價"?後來人們從證監會的公告中才得知,原來是南方四個大戶聯手操縱的結果。其實,只要看一下億安科技的股本結構,我們就不難發現問題所在:7000多萬的總股本已是夠小的了,而可流通股更是少得可憐,僅有3500萬股。正是由於流通股本太小,易於操縱,因此,經常的現象是,大戶"坐莊",散戶"抬庄",賺者投機,套者投資。

其二,由於上市公司總股本不能整體上市流通,尤其是處於控股地位的國有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一方面,它不僅造成了上市公司與上市股本的不對稱,而且還導致了流通股與非流通股的不平等待遇以及市場並購的難度加大;另一方面,它不利於國有資產的存量活化與結構調整,易於造成國有資產的沉澱與流失。換言之,上市公司總股本不能整體上市流通,嚴重障礙了股市的資源配置功能,同時,退化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機能。

此外,國有股與法人股的不能上市流通,易於形成內部人控制下的"一股獨大"。由於股權的過分集中,監督與決策機制失衡,經常發生的現象是,與上市公司控股股東不正常的關聯交易經常發生,強制上市公司為控股母公司擔保、私分上市公司財產、抽逃上市公司資金,甚至大肆掏空上市公司,中飽私囊或滿足小集體的利益。

我國上市公司這種特殊的股權結構,是我國股市在特定條件下形成的歷史遺留問題。應該看到,我國目前尚處於經濟體制轉軌與法制完善的過程中,國有股與法人股暫未上市的原因,主要是基於以下三方面考慮:一是龐大的國有股和法人股一下子上市相當於股市擴容數倍,市場承接乏力;二是國有資產管理機制尚不完善,國有股匆忙上市,國有資產有可能嚴重流失或被侵吞;三是有相當的國有股分布在國民經濟關鍵行業,國有股上市後有可能失去控股地位。盡管如此,國有股及法人股最終總歸還是要上市的。

實際上,國家股東和法人股東要想轉讓股權,目前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經證券主管部門批准,與合格的機構投資者簽訂轉讓協議,可以一次性完成大宗股權的轉讓。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有股和法人股的這種轉讓主要是通過兼並收購、買殼、借殼等資產重組行為而展開的。業已開始試點的國有股減持方案顯示:國有股減持將採取二級市場配售、增量發行、上市公司回購、向非國有企業協議轉讓等四種方式進行。我們相信,隨著這一重大改革舉措的推行,中國股市的國有股與法人股的類別劃分,將最終從上市公司股本結構中消失。

三、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一般地,本土上市公司應該是本土民族企業中的佼佼者,它們是本國或本地區優秀企業的代表。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講,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反映了該國或地區企業盈利能力的強弱。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強弱,是企業內在素質和外在規模的綜合體現。反映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主要指標有每股收益和每股凈資產等。每股收益(也稱每股盈利或每股稅後利潤)側重反映企業當前經營業績的好壞;每股凈資產則著重反映企業經營的現實資本,及其未來創造利潤並能抵禦風險的能力。

縱觀世界各國股市,凡屬經濟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其股市發展史差不多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歷史一樣,長達一、兩百年,因此,這些國家和地區的上市公司(其中有不少是跨國公司)一般都有著較高的國際競爭力和盈利水平。以美國為例,1999年,在世界500強中,美國獨佔185家,我國大陸地區則只佔5 家。正因如此,美國股市有著大批業績優良的上市公司,如J.P摩根1999年每股收益竟高達11.16美元。美國類似公司,80年代有通用汽車、通用電氣、可口可樂等;90年代則有IBM、英特爾、微軟、戴爾等。正是有了這一批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績優股,美國股市與股指才能不斷地成長壯大。

再以香港股市為例,恆指33隻成份股中,絕大部分每股收益都在1港元以上,也有不少在2港元以上。其中,長江實業每股收益曾高達7.66港元。類似業績的藍籌股還有匯豐控股、九龍倉、恆生銀行、和記黃浦、新鴻基地產等。這些上市公司的每股凈資產一般都達20港元以上,有的每股凈資產甚至接近50港元。

我國上市公司則沒有這么幸運。以2000年度業績為例,滬深兩市1000餘家上市公司加權平均每股收益僅0.20元,每股凈資產為2.65元,凈資產收益率為7.66%,虧損面8.55%(剔除年內新上市公司後則虧損面將達10%)。其中,業績最差的每股收益為-3.12元,每股凈資產最低的為- 8.93元,每股未分配利潤最少的為-10.96元;即便業績最好的上市公司(一家釀酒公司)每股收益只有1.60元,每股凈資產最高的公司(當年才增發新股)也沒有達到10元。

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同世界500強相比,中國工業500強的盈利能力明顯偏低。1998年,中國工業500強的平均資產利潤率、人均利潤和人均收入分別為2.78%、1366美元/人和27456美元/人,而當年世界500強的同類指標分別為11.29%、11093美元/人和 288855美元/人,前者分別僅相當於後者的24.62%、12.31%和9.51%。由此可見,作為上市公司基礎的我國民族工業的發展水平,與國際一流水平相比尚有較大差距。

但可以相信,加入WTO後,隨著我國企業產權制度改革與國際化經營戰略的不斷推進,已有二十年成功改革經驗的中國人民將會創造出大批國際水平的跨國公司來。業已進入世界500強的將會更強,尚且進入的將會不斷擠身於世界500強之列。到那時,我們的企業品牌不單是"國內知名"品牌,它們更多地將成為國際知名品牌,享譽世界。

四、上市公司利潤分配

按照國際慣例,上市公司必須在兼顧眼前和長遠利益的前提下,先行對稅後利潤至少作出如下幾項必要的扣除後,才能對股東進行最後的利潤分配。第一項扣除是抵補以前歷年虧損;第二項扣除是留作法定公積金;第三項扣除是留作法定公益金。

從國外發達股市來看,上市公司利潤分配基本上是以派息為主的,而派息的多少則是依盈利水平而定的。例如,從香港恆生指數的33隻成份股來看,公司對股東進行利潤分配的主要形式是派息,而且絕大多數公司的派息水平都在每10股派5港元之上。其中,派息最多的是恆生銀行,從網上可查閱到的1995—— 1998年的資料來看,該公司連續4年派息都是最高的,其每年派息都在每10股派30港元之上。匯豐控股每年每10股派息則都在20港元之上。對股東如此豐厚的利潤分配,如果沒有極強的盈利能力,那的確是很難想像的。

相比之下,大陸股市上市公司的利潤分配則以送股、配股、或直接增發新股為主要形式,而派息不過是象徵性的,派息面與派息率均很低,例如,每10股派 1元,甚至只有幾角錢。這種現象在我國股市中可能還要持續相當長一段時期,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上市公司股本偏小,客觀上只有通過不斷地送配或增發新股,才能"做大"股本規模,尤其配股和增發還能同時提高每股凈資產含量;其二,上市公司普遍盈利能力較弱,每股盈利水平不高,若強制性要求所有上市公司的派息最低限,勢必影響企業資本積累與投資擴張。因此,送配增發形式的分配方式是目前我國上市公司一舉兩得的現實選擇。

五、機構投資者

發達國家或地區的成熟股市一般都有著龐大的機構投資者,其中,尤以證券投資基金為主體,這種以證券投資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由於它們是集合投資、規模經營、專家管理、風險分散,而且有著強大的專家隊伍、分析技術和快捷信息作保障,因此,它們不僅是中小投資者的集合體和保護傘,更是股市的中流砥柱。機構投資者隊伍的大小及其內在素質高低,是股市能否健康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

據統計,1996年2月,美國共有5000多個開放式共同基金和500多個封閉式共同基金,持有基金股東有1億多人,共同基金資產總額達3.01萬億美元,相當於1995年美國GDP(7.4萬億美元)的40%;1997年6月,日本有基金管理公司44家,管理基金5300多個,管理資產近45萬億日元;1997年底,英國有單位信託基金管理公司154個,管理單位信託基金近1600個,管理資產1500億英鎊,另有投資信託公司570多個,管理資產 580億英鎊;1997年底,我國香港特區共有46家基金管理公司、788個投資基金,基金資產總值約為600多億美元。

另據統計,在美國股市中,個人直接持有的股票占股票總市值的20%,個人通過共同基金持有的股票占股票總市值的27%;機構直接持有的股票占股票總市值的 28%,機構通過共同基金持有的股票占股票總市值的25%;共同基金持有的股票占股票總市值的比例約為55%。1997年英國機構投資者持有的股票占上市股票總值的79.5%。日本的機構投資者持股比率增長很快,1960年為40.9%,1984年為64.4%,1989年為72%,1997年即增加到 81%。

相比之下,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也起步較晚,規模相對較小。1998年初,我國真正意義上的證券投資基金誕生。截止2001年5月初統計,滬深證交所掛牌的證券投資基金僅有33隻,而且全部都屬於封閉式基金。其中,最小規模只有5億個基金單位(佔11隻);最大的基金規模也不過30億個基金單位。

按照加入WTO談判的承諾,中國的資本市場也將逐步對外國投資者開放。一旦置於WTO的開放環境下,在一個以散戶為主的市場,由於散戶抗風險能力較弱,他們將無法成為市場穩定的力量,因此,培育大批機構投資者的工作非常重要。事實上,為了滿足股市超常發展的需要,我國證券監管部門正在大力培植機構投資者隊伍。例如,已經推出的一系列改革舉措包括:封閉式證券投資基金取代"老基金"、券商資本擴容、企業准入放寬限制、保險基金入市等;隨後還將推出的其他舉措包括:開放式基金面世、社保基金與養老金入市、外資設立基金入市、混業經營下的銀行資金直接入市等,直至完全開放的外資機構入市。到那時,我國機構投資者將是股市最龐大的投資者群體,它們將支撐著我們股市的健康發展,並逐步走向完全的國際化。

六、股價分布

股價作為虛擬資本的一種價格,它是股票市場最重要的信號之一。股價只有在市場給予合理定位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成為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從而做到准確有效地反映宏觀基本面和微觀景氣度。反之,失真的股價,則不僅會失去"晴雨表"的作用,而且更為嚴重的是還會誤導股市投資和社會資源配置,進而削弱或退化股市的經濟功能。

一般地,股市較為成熟的國家或地區,其股市價格分布大多表現為極差(即最高價與最低價之差)較大的均勻分布。例如,美國股市最高股價為100多美元,股價僅有1美元多的也不少,甚至還有不足1美元的。很顯然,其股價最高值與最低值之比均超出了100倍之多。

相比之下,我國股市價格分布則不妙。以2001年5月11日(星期五,年報出盡後的第一周)收盤價為例,最高股價為華工科技53.35元,最低股價為馬鋼股份3.94元,二者相差僅12.5倍。在1091隻上市A股中(不含PT股),站在50元之上的有1隻,介於40~50元之間的有9隻,介於 30~40元之間的有31隻;而落在7元以下的僅有20隻;介於7~10元間有84隻;其餘的946隻股票的價格則分布在10~30元之間,佔全部股票的 86.7%。其中727隻股價高度密集在10~20元之間。也就是說,我國股市的股價分布是"一窩蜂",是"大鍋飯",股價基本上沒有拉開應有的檔次,這樣的股價分布,當然也就反映不出上市公司質量的優劣與差異性來。反過來講,上市公司整體質量不高,正是股價普遍拉不開檔次的根本原因。

我國A股上市公司股價分布結構(2001年5月11日收盤價)
價格(元) 合計 7以下 7~10 10~20 20~30 30~40 40以上
股票(只) 1091 20 84 727 219 31 10
佔比(%) 100.0 1.8 7.7 66.6 20.1 2.8 0.01

另一方面,由於我國上市公司可流通股本規模偏小,這就使得股市客觀上供不應求,而流通盤過小的股票則更成為投機者的追逐對象,無論公司業績好壞,其股價均居高不下;相反,為數不多的流通大盤股,即便是績優大盤股,其股價由於流通盤較大不易炒作而始終偏低,例如,10元以下股價中大盤股佔多數。這種因股本而排列的股價嚴重偏離了上市公司的業績和投資價值。過度的投機行情及短期財富效應,使進入股市的人們大多熱衷於"短平快",希望能一夜之間暴富,每天都想逮住"黑馬——庄股",投資往往成為"被套"的代名詞。客觀上的股市投資不足和投機過剩,勢必造成股價整體水平高企,股價嚴重扭曲。以同時發行A股和 H股的上市公司股價比較,同股卻不能同價,普遍情形是,上市公司在大陸流通的A股市價無一例外地高於在香港流通的H股市價5~10倍,有的甚至達到近20 倍。例如,2000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昆明機床的A股和H股收盤價分別為17.69元人民幣和0.88港元。可以肯定的是,香港股市顯然比大陸股市成熟而規范。

七、股價指數的成長性

股價指數是衡量並記錄一國或地區股市成長歷程的重要指標。股市的成長,意味著股指不斷地向上"長大"。眾所周知,上市公司是股市的基礎,是股市的生命力之所在。股指"長大"正是上市公司不斷成長壯大的必然結果。因此,優良上市公司群體是推動股市成長的生力軍。與此同時,反映股市漲落的股指,又是國民經濟波動的"晴雨表"。一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必然會帶動股指長期性上漲;反之,一國經濟經常"大起大落",必然會導致股市對應地"同起同落"、難以長大。

上個世紀最後10年,美國經濟經歷了戰後少見的長達100多個月的經濟持續增長,這也許是西方世界的奇跡,但正是這一奇跡製造了美國所謂的"新經濟"時代的到來,也正是這股動力推動了道瓊斯指數在近10年中的超常"生長"。美國道瓊斯指數每次突破1000點整數位收盤的日子:1991年4月17日首破 3000點;1995年2月23日首破4000點;1995年11月21日首破5000點;1996年10月14日首破6000點;1997年2月 13日首破7000點;1997年7月16日首破8000點;1998年4月6日首破9000點;1999年3月29日首破10000點;1999年5月 3日首破11000點。盡管目前該指數已回落至10000點附近,但它仍算是"不斷壯大"的。

而僅有十年發展歷程的我國股市的確還很年輕。如上所述,我國股市價格分布過於集中,在股價普遍偏高且拉不開檔次差別的情況下,宏觀面上稍有風吹草動,極易導致股市大起大落,進而形成股價上的普遍性同漲同跌,投資者方面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格局。在股價反復的齊漲齊跌中,股指似乎很難長大。

以滬市綜合指數為例,1992年股指從最低293點猛竄至1429點,但年末卻又徒落至386點;1993年新年剛開市股指又猛升至1558點,隨後又快速步入逐波下跌之路,直至1994年7月底跌至325點,隨後上海綜指強勁反彈至9月13日達1052點,在不到一個半月的時間里股指累計漲幅達 223%,而年末收市又跌至600多點;在經歷了一年多的沉寂之後,1996年初股指從550點逐步啟動,1997年6月股指直逼此波行情的最高點 1510點;隨後股指退守至1000點附近,這種進退兩難的格局又維持了近兩年,直到1999年6月我國連續第七次降息及《證券法》的即將實施,終於推動股指快速上揚至1756點的歷史新高。

在經歷了近十年的曲折後,股指終於第一次擺脫1500點的歷史大箱頂,進而大步沖向2000年的最高點2125點,2001年5月份繼續沖高至 2200點之上。很顯然,自1996年啟動的這一波超長大牛市,一直沒有大回頭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宏觀經濟成功"軟著陸"後的買方市場時代的到來,使我國國民經濟擺脫了過去長期以來的"大起大落"的格局;二是上市公司在市場經濟改革大潮中,整體素質不斷提高。在此我們可以作出如下基本判斷:隨著這一波牛市的必然終結,下一波熊市的最低點如果能站穩在1750點之上,我們就有理由相信:我國股市已經告別了過去"大起大落"、難以"長大"的歷史,這將是我國股市走向成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八、股市的國際地位

國際股票市場,不僅擁有來自世界各地優秀的上市公司,而且還有著廣闊的國際資本供給空間。一國或地區要想將國內或地區內的股票市場變成國際股票市場,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完全開放的貿易和金融制度、充分發達的經濟和金融、規范的法治和有力的管制。從當今的國際股票市場來看,如紐約、倫敦、東京等地的國際性股票市場,它們無一例外地建在國際金融中心或開放的國度里。

以國別而論,美國在股市上佔有多項世界第一。其一,上市公司總數最多。1998年底,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擁有上市公司3000多家,在NASDAQ 注冊的企業有5068家,再加上其它全國性和地方性股票交易中心,實際上,美國共有28000家公司的股票直接在二級市場上交易。其二,股票年發行額最大。1996年美、英、日三國的股票發行額分別以84844億美元、30888億美元、17402億美元占據世界的前三位。其三,股票年交易額最大。 1996年美、日、英三國的股票交易額分別為71215億美元、12520億美元、5785億美元。

1996年,美、日、英三國股市股票總市值分別為88272億美元、32842億美元、17405億美元,它們佔GDP的比重分別為115.6%、 71.4%、151.9%。1994年全球共有43個國家285家公司在美國發行了ADR,共籌資達200億美元,交易額達2480億美元。在這些國家的開放股市中,既有大批來自世界各國的優質上市公司,也有來自世界各地規模龐大的機構投資群體,它們共同促進了這些國家股市的發展與繁榮。

目前,大陸股市的股票總市值已超過香港股市,僅次於日本東京股市,成為亞洲第二大股市。截止2000年底,我國境內上市公司總數為1088家,比 1993年的183家增長了近5倍;股票(A、B股)市價總值達48090億元,比1993年的3531億元增長了12.6倍;股票總市值佔GDP比重為 53.8%,比1993年的10.2%提高了40多個百分點;流通市值為16087億元,比1993年的862億元增長了17.7倍;股票當年交易額為 60826億元,比1993年的3627億元增長了15.8倍;股票當年籌資額1554億元,比1993年的315億元增長了近4倍。從動態看,我國股市在短短十年中的發展是十分迅猛的,但與發達國家和地區股市在質上作橫向比較則仍存在較大差距。目前,尚無外國企業直接來大陸上市,而且除在香港上市外,我國在海外直接上市的公司也很少,僅有10餘家。

我國是一個擁有近13億人口的國家。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前進,我國經濟的現代化指日可待。事實上,我國經濟的持續高增長正在不斷地提升國民經濟的綜合實力。加入WTO,將進一步推動中國證券市場對外開放。隨著中國加入WTO、人民幣可自由兌換、外企直接上市、外資直接入市的逐步推進,人民幣將會演變成國際性貨幣,中國也將會有若干城市成為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到那時我國國內股市將會變成名副其實的國際股票市場。

3. 有誰知道鴻海的23個「技術委員會」嗎(富士康)

在鴻海內部,龐大的組織架構可分成三大層級,分別由五個英文字母、四個英文字母及三個英文字母做區分。

三個英文字母代表「部門」層級,四個英文字母代表「事業單位」層級,只有升格到五個英文字母,提升至「事業群」層級,才由郭台銘親自管理破例提拔郭台成團隊

每個部門的升級,只看業績表現。

郭台成在擔任郭台銘特助任內,掌管的是鴻海的PCEBG(個人計算機嵌入式事業群)事業群,包括惠普、戴爾、英特爾、宏、蘋果的主機板、桌上型計算機組裝業務、乃至手機機殼業務,最初都由這個事業群負責。

在郭台銘的刻意栽培下,PCEBG事業群因為業務量快速擴增,目前已再分拆出兩個事業群,總計營收規模佔到鴻海集團的一半以上。單靠帶領這個事業群,已讓郭台成在集團內戰功彪炳,無人能攖其鋒。

三年前,郭台成又建立富士康通路事業群,主打富士康自有品牌的通路市場,一開始的部門名稱是CSD(Channel Service Department,通路服務部),只是部門層級。經過三年時間,它的營收占不到鴻海兆元帝國的千分之一,部門也還沒有轉虧為盈。

但在今年內部會議上,郭台銘硬是破格將它升格為CISG(Customer Innovation Service Group,客戶創新服務群),已經躋身「准事業群」層級,代表郭台銘將灌注更多資源與心力在郭台成建立的業務上。郭台銘當天更對著所有幹部公開宣示,「通路事業群是郭特助的心血,一定要好好照顧通路事業群的員工,一定不可以失敗!」

郭台銘用盡心思、時間與金錢,不惜一切資源要救郭台成。即使郭台成卧病在床一年,這位台灣首富的親弟弟不僅繼續掛名鴻准董事長,郭台銘還破例拔擢郭台成一手建立的部門,這一切動作都在證明:郭台成迄今仍是鴻海集團最關鍵的接班人。

盡管鴻海今年尾牙,郭台銘再次重申他的二○○八年退休計劃,還寫了一幅「爭權奪利是好漢,開疆闢土真英雄」的對聯給高階主管,鼓勵手下年輕的幹部跳出來爭取接班。

但在實際運作上,郭台銘精心打造的事業群架構,已將鴻海導向一個「聯邦制」的事業體。九大事業群負責人在外開疆闢土,個個都是現在能扛千億元、未來要挑戰兆元業績的一方之霸。

他們有的是跟郭台銘一起創業的老臣,如負責游戲機業務的戴正吳、模具鑄造的徐牧基,有的是近年陸續投效的戰將,如拿下蘋果系列產品代工業務的蔣浩良、協助鴻海進軍液晶面板產業的群創光電總經理段行健。除了郭台銘,誰能罩得住這些頭角崢嶸的戰將?

維系九大事業群恐怖平衡

「郭台銘接班人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已不是如何開疆闢土,而是如何維持鴻海九大事業群負責人之間的『恐怖平衡』。」與鴻海處於競爭態勢的華碩計算機高層如此觀察。

因為每一年哪位事業群總經理可以拿到多少股票,最後的仲裁者都是郭台銘。這個分紅制度是維系鴻海帝國每年營收能夠成長30%的「金手銬」。鴻海每年風光舉辦的尾牙活動,其實就是一場爭權奪利、論功行賞的大戲。

誰能穩穩操盤這場大戲,讓各事業群總經理來年繼續為公司拚命搶戰功,是郭台銘接班人最大的挑戰。

至於這支分配「金手銬」的令牌,按照外資法人觀察,最好是由不會對專業經理人股票分紅產生利益沖突的人士持有。最佳人選,當然是掌握多數股權的郭家人。

否則,一旦由專業經理人取得這項權力,鴻海九大將軍之間的「恐怖平衡」遲早會被破壞,鴻海帝國也將走上分崩離析的道路。

國內財團中,能夠讓專業經理人維持「恐怖平衡」的經典案例,當屬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王永在兄弟規畫出來的接班模式。

台塑集團由七人決策小組掌權,小組成員包含四位王姓家族成員和三位專業經理人。王永慶與王永在兄弟的子女,很早就進入集團歷練,他們是台塑集團最大股東,王家對台塑集團龐大的交叉持股結構,則是他們能夠穩穩掌握權力的關鍵。

郭台銘四年前接受台灣《商業周刊》專訪時,談起他的接班布局,已經規畫出一個六年接班時程表。今年,是郭台銘六年接班布局的第五年,從去年起,他已把日常營運重任交出去,由九大事業群總經理負責。

展現在今年的年度業務檢討會上,各事業群總經理每個人的報告時間就已從去年的每人超過一小時,縮短成每人十五分鍾,充分落實郭台銘權力下放的計劃。

明年,按照郭台銘原本的想法,集團將成立類似台塑集團的經營委員會。而「鴻海內部唯一具有王家子女特色,擁有經營實力及身分背書的,只有郭台成一人。」花旗環球證券董事總經理楊應超表示,因為鴻海接班人最重要的權力,就是要承接郭台銘的財富分配權。

尤其,鴻海帝國與台塑集團最大不同處,在於郭台銘以股權信託方式,把自己的股票拿出來犒賞員工。因此郭台銘的接班人,等於同時接下他個人股權與財富的分配權,如此重責也不是一般專業經理人能夠扛下。

4. 《財經》:北大青鳥與搜狐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本文引自《財經》雜志
「納斯達克經過了這么長時間,該出的事情都出過,它在法律上是滴水不漏的。」張朝陽說
----在高調進入中國最知名的互聯網門戶網站公司之一搜狐(sohu.com)半年之後,北大青鳥集團以同樣的高調聲稱將要退出。10月上旬,北京的各大媒體紛紛報出消息,稱「北大青鳥將全面緊急撤出搜狐」。所謂撤出,指的是「賣掉」其四五月間購入的搜狐公司近20%的股票。消息還稱北大青鳥集團高層已就此問題基本達成共識,「只剩下程序問題」。
----看起來,搜狐與青鳥的故事就要結束了。真的嗎?
青鳥由來
盡管北大青鳥集團的總資產,據北大青鳥集團總裁許振東告訴媒體(北大青鳥婉拒了《財經》對於許振東的采訪要求),已達50億元,但其網站頁面(jadebird.com.cn)仍簡單得近乎簡陋,除了旗下各公司的名稱及鏈接再無其他,你找不到北大青鳥集團的任何重要信息,而各公司--其間頗多上市公司--的網頁也秉承同樣風格。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在北大青鳥集團最主要的公司之一北大青鳥軟體有限公司的網頁上,flash軟體不停地在窗口閃現唐代詩人李商隱的名句。"青鳥",傳說中西王母的信使,專司傳遞信息。這也是北大青鳥名稱的由來。
20世紀90年代初,"青鳥工程"啟動。這是一項國家重點支持的知識創新工程,是中國軟體產業建設的基礎性工作。這一工程由著名軟體專家、北京大學計算機系主任、中科院院士楊芙清教授主持,其目標是以實用的軟體工程技術為依託,推行軟體工程化、工業化生產技術和模式,提供軟體工業化生產手段和裝備。脫胎於"青鳥工程"的北大青鳥軟體有限公司誕生於1994年,是現在青鳥的前身。
當年底,許振東加入青鳥。在此之前,許於198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計算機系,是楊芙清教授的學生,在著名的軟體公司Oracle有過輝煌的銷售業績,曾名列該公司全球最佳24名銷售人員之列。
許與楊的合作持續至今,現在,許振東是北大青鳥集團的總裁,楊芙清是董事長。北大青鳥已成為北大校辦產業四大重點之一。在北京大學校辦產業的名單上,北大青鳥集團排名僅次於北大方正集團。
脫胎於軟體工程項目的青鳥在隨後的數年中嬗變。近幾年間,市場上所見的青鳥的重大對外投資就有10餘個省的廣電傳輸網投資、中芯國際、《京華時報》、華億影視等等。從電信概念到晶元到媒體,青鳥的投資囊括了近年來的熱點。雖然投資規模缺乏可靠的數據,但僅對中芯國際的投資就達6000萬美元,而一個省廣電網公司49%的股權亦高達1.1億元人民幣。青鳥不再僅是軟體公司了,它更像是一家投資公司。
與此同時,北大青鳥在國內資本市場上開始了突進,短短三年間,青鳥成為中國資本市場上長袖善舞的新貴。
1998年底,北大青鳥軟體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北京北大青鳥有限責任公司入主天橋百貨(上交所交易代碼600657),成為占股權近21%的第一大股東,楊芙清是北大青鳥有限責任公司的董事長,許振東是總經理。隨後,天橋百貨更名為"青鳥天橋";2000年6月15日,青鳥天橋發出公告,宣布入主華光科技(上交所交易代碼600076),受讓原大股東濰坊華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有的國有法人股4488萬股,占總股本的20%,成為第一大股東。同時,北京北大青鳥有限責任公司受讓"濰坊華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有的國有法人股19,532,800股,占總股本的8.7%,成為華光科技的第二大股東。2000年7月,青鳥旗下公司"青鳥環宇"(交易代碼8095)2000年7月掛牌香港創業板,集資近3億港元。在青鳥天橋、青鳥華光和青鳥環宇三家上市公司中,許振東都是法定代表人。
青鳥進取勢頭一時無兩。2001年,它看上了搜狐。此時,搜狐每股價格長期在1美元以下,而公司手中的現金卻相當於每股1.62美元--一個理想的收購目標。
買家青鳥
2001年4月23日,香港青鳥科技有限公司以每股1.18美元的價格斥資360萬美元買下英特爾手中的307萬股搜狐股票,獲得8.6%的股權。受此消息刺激,搜狐股價當日上漲7.3%,達到1.32美元。到5月7日、8日,青鳥再度出手,以230萬美元(每股1.73美元)的價格接手電筒訊盈科的互聯網風險投資公司(INTERNET CREATIONS)的134萬余股,以386萬美元的價格(每股1.68美元)買下高盛等五家機構所持的230萬股搜狐股票。至此,青鳥共獲672萬余股,持股比例達到18.9%,一躍成為第三大股東,僅次於第一大股東、公司創始人張朝陽和第二大股東香港晨興科技。向美國證監會的申報文件顯示,香港青鳥科技有限公司為北大青鳥有限責任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許振東。
在4月11日至5月21日的一個月內,搜狐股份從0.81美元攀升至1.69美元,上漲0.88美元,漲幅高達109%。這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反應--市場預期買家青鳥不會止步於18.9%,更何況,青鳥帶來了一個故事。
據稱,青鳥集團從1999年下半年至2001年間,已購入多個省份有線網路公司49%的股份,由此不難勾畫出青鳥旗下的廣電網路與搜狐的網路門戶結合的前景。青鳥近年來在媒體領域內的投資如《京華時報》等,亦提供了與搜狐整合為"跨媒體平台"的想像餘地。這個故事包含了"寬頻"、"跨媒體"等關鍵詞,在互聯網漫長的寒冬,它們幾乎是這個行業能拿得出手供市場想像之用的全部概念--國內另一主要門戶網站新浪網與陽光衛視的結合,不外是這套概念業已實現的另一份拷貝。
搜狐創始人和CEO張朝陽對青鳥的進入最初表示了相當熱情的歡迎。在搜狐發布的一份新聞稿上,張朝陽說,"像北大青鳥集團這樣的公司非常了解中國市場,因此他們對於搜狐在中國市場上的優勢有很好的把握,便於我們將這種優勢迅速轉化為經營成效。"
青鳥對於中國市場的"了解"在不久後即讓搜狐感受到寒意。《財經》了解到,在一次會談中,青鳥向搜狐展現了公司的前景及為此所需要的一系列資產交易,讓搜狐方面感到不安。"我們做事的差別太大。"搜狐一位高級管理人員告訴《財經》。
青鳥到底為搜狐准備了什麼計劃?《財經》未能確知。不過,從青鳥天橋在北大青鳥入主後的情形來看,搜狐的謹慎不無道理。
青鳥天橋的前身是天橋百貨,一家傳統的零售商業企業。自上市以來業績平平,每股收益大多數年份在0.20元之上。1998底,北大青鳥成為其第一大股東。1999年,青鳥天橋先後向北大青鳥出資4814萬元收購了北大青鳥通信技術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出資86.16萬元收購北大青鳥商用信息系統公司2%股權,出資650.53萬元收購北大儀器廠100%股權,出資3437萬元收購鐵路自動售票系統無形資產,出資60萬元租賃房屋等。北大青鳥當年收回9047.69萬元。2000年,北大青鳥又將自己原來投資9800萬元的山西廣播電視網路系統有限公司49%的股權轉讓給青鳥天橋,一舉收回1.1億元。僅此幾項,北大青鳥就從青鳥天橋回收資金超過2億元。
在此期間,1999年,青鳥天橋原核心業務天橋商場出現了47年來的首次虧損。
據青鳥天橋2000年年報顯示,2000年底青鳥天橋當年現金流凈額為負6.02億元,每股經營性現金流為負4.37元,在深滬兩市所有上市公司中名列倒數第一。
2001年青鳥天橋中報出籠後,更給市場留下了深刻印象。青鳥天橋總資產膨脹至33.94億元,而凈資產僅7.26億元,負債比率提升至近80%。中報顯示,半年間,青鳥天橋的負債從去年底的13.25億元猛增至今年中期的20.36億元,其中銀行貸款達17億元。這還是在去年9月配股募資4億元--北大青鳥僅認購了可配股份的5%,募集資金的97.8%均來自於流通股東--的情形下發生的。青鳥天橋借這么多錢到底干什麼?
兩年多來,青鳥天橋為長期股權投資付出的資金達6.6億元。這已大大超過了公司在1999年股權重組前六年的投資總和。這些投資中,除對北京天橋百貨商場有限責任公司的投資屬於公司調整原來產業的需要之外,一部分用於北大青鳥置入資產業務的延伸,另一部分則用於配合北大青鳥對各地有線電視網路龐大投資計劃。此外,2001年中報更顯示,2001年上半年末,北大青鳥共計佔用青鳥天橋資金5981萬元。
被動投資者?

在熱情冷卻之後的現在,搜狐管理層的口徑是把青鳥的進入僅僅看做一宗簡單的投資。財務總監柏立卓告訴記者,「青鳥只是被動投資者。他們沒有興趣運營搜狐,」他指著青鳥4月23日初次購入搜狐股權後向美國證監會提交的申報文件說。在這份文件的「交易目的」一欄寫著:申報人(指香港青鳥科技)收購普通股是為了「投資目的」。
然而,記者對比查閱了青鳥分別於4月23日和5月21日向美國證監會提交的兩份文件,發現5月21日文件中「交易目的」已變成「申報人將可能與搜狐尋求促進和發展未來業務與戰略關系。一旦作此決定,申報人將可能尋求進入搜狐公司董事會」。
實際上,青鳥對於入主搜狐有所期待這一點是不難發現的。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青鳥副總裁、被青鳥稱為對外發言人的范一民談及收購搜狐股權:「我們的行為並不是偶然的沖動,我們是看好才收購的,也不是什麼炒作,是一種長期的策略……假如我們成為第一股東,並且在市場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希望和現有的經營班子取得共識……當然也有一個可能,就是青鳥成為第一大股東的時候,整合就是一種趨勢性的東西,第一大股東會對經營實體等進行一些方向性的調整。」
雖然言辭亦不乏謹慎,青鳥咄咄逼人之勢躍如,但它面對的,是不容易對付的搜狐董事會。
董事會六名成員分別是張朝陽、愛德華.羅伯茨、托馬斯.格歷、James McGregor、George Chang、Philip Revzin(於6月底辭職,替補的董事為黃沁,網大公司創始人)。愛德華.羅伯茨提供了搜狐公司的部分創業資本,他是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斯隆商學院教授,亦是麻省創業中心的創始人和主席。他是美國大學特別是商學院中常見的集學與商於一身的人物,學術上專長於技術性創業公司的研究,同時亦是許多高科技公司的創始人、董事和風險資本家。George Chang是搜狐第二大股東香港晨興科技副董事長、晨興亞洲集團和集團內部多家公司的財務總監兼董事,履歷表上包括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加拿大會計師協會及香港會計師協會會員。James McGregor自1993年12月至2000年7月擔任道-瓊斯公司中國區副總裁兼首席商務代表,其中1996年時擔任北京美國商會會長。托馬斯.格歷曾任搜狐財務總監兼高級副總裁,現為一家私人公司Artest的財務總監。Philip Revzin為道-瓊斯公司副總裁。
顯然,搜狐公司有一個饒富商業經驗的、國際化的董事會。他們接受的,是一套與青鳥不同的規則。「理念不同。」張朝陽對《財經》說。
知情人告訴《財經》,搜狐董事會逐漸產生懷疑——青鳥的設想不在於對搜狐的長期前景有利的計劃,而在於刺激其香港上市公司青鳥環宇的股價上揚。「這很危險。」
如若真要實現范一民所稱青鳥與搜狐的「資源整合」,青鳥接下來必須進入並控制搜狐董事會。根據搜狐注冊地美國特拉華州公司法第203款的規定,如果一家公司收購搜狐普通股超過15%,那麼在其後的三年內,搜狐不得與青鳥進行合並、股票收購、資產出售或者其他特定交易,除非交易獲得董事會的批准,並且在股東大會上得到關聯股東之外2/3以上股東的贊成。
更進一步說,不管青鳥對搜狐有何計劃,都必須得到張朝陽和晨興科技的支持。作為第一大和第二大股東,他們合起來佔到了搜狐46%的股權。
顯然,雙方沒有達成一致。《財經》了解到,7月中,搜狐幾大股東在香港進行了最後一次談判,結果仍是不歡而散。假如說此前青鳥仍有著和平入主的可能性,自此之後,這種可能性消失了。
一個星期後,7月19日,搜狐拋出了「毒丸」——它做好了對付可能的敵意收購的准備。
「毒丸」
7月19日,搜狐董事會宣布了「股東權益計劃」。在美國資本市場上,這是「毒丸」的正式名稱,它的另一個別名是「驅鯊劑」——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收購兼並的高峰,對公司提起敵意收購的人被稱為「鯊魚」。
「毒丸」分兩類。一類是賦予公司股東(除敵意收購者外)以廉價購入公司股票或獲得公司現金償付的權利;另一類是賦予公司股東(除敵意收購者外)以廉價購入被收購後公司股票的權利。無論哪一類,「毒丸」都將使得收購行動對於敵意收購者來說成本高得無法忍受,並完全喪失收購的意義。
「毒丸」是美國上市公司反敵意收購的通行做法。今年上半年,通過該類計劃的公司有150家,比去年同期增長45%。雅虎(yahoo.com)、eBay等公司均在今年通過了類似的計劃。
搜狐董事會通過的「毒丸」計劃屬於第一類。按照其向美國證監會的申報材料,在2001年7月23日工作日結束時登記在冊的搜狐普通股股東均享有優先購買權,購買面額為0.001美元的占搜狐公司所發行的特種優先股千分之一的股票,執行價格為100美元。這一優先購買權在有人或機構收購搜狐股票達20%時啟動,有效期為10年。
搜狐的「毒丸」厚達數十頁,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術語,除專家外少有人能明了,但《財經》所獲得的一份相關律師函清楚地講明了「毒丸」的作用:一旦敵意收購者所收購的搜狐股權超過20%,除他之外的其他所有持股人便將有權執行「毒丸」所賦予的權利,獲得價值等於其執行價格雙倍的優先股。實際上,股東可以有兩種選擇:以100美元的價格,從公司贖回現金200美元,或者獲得千分之一的優先股。
不難推測,一旦「毒丸」啟動,絕大多數股東將選擇贖回現金200美元,從而立即賺取100美元,結果將是使搜狐握有的巨額現金全數分配給除收購者之外的全部股東,收購搜狐的一大吸引力也將隨之消失;即使股東現在不執行此項權利,在今後10年的執行期內也隨時可以向公司要求兌現。即便股東選擇買入千分之一的優先股,也將使任何敵意收購者的股權被稀釋到微不足道。
搜狐明確聲稱該計劃用於「威懾惡意收購」,只是沒有點明具體的敵意收購來自何處。不過,沒有人會發生任何誤解:「毒丸」是沖著青鳥來的。考察此時搜狐的股權結構,可以發現,除張朝陽持有25%、晨興佔21%外,北大青鳥持股18.9%,距20%之上限僅一線之隔,其餘均是持股比例不超過4%的小股東。
「滴水不漏」
「毒丸」從法律上確定了任何對搜狐公司的可能的兼並收購,都必須得到公司董事會的同意。青鳥如果想通過收購股票入主搜狐,已幾乎沒有可能性。
在理論上,青鳥要想入主搜狐,還有一個辦法,即換掉公司董事會。但是,搜狐的董事會六名董事分兩批隔年選舉產生,其中三名董事這一任到期的時間是2002年,而包括張朝陽在內的另外三名董事任期到期時間則要到2003年。這是美國公司常見的董事會安排,幾乎所有採用「毒丸」的公司均實行交叉到期的董事會任期制。
更何況,通過召開臨時股東大會改選董事會成員的可能性也幾乎不存在。且不論股東大會召開表決結果如何,沒有張朝陽或董事會的許可,甚至根本不可能召開臨時股東大會。搜狐財務總監柏立卓介紹說,到任的董事要在當年5月17日召開的股東大會上由股東提名並重新選舉。如果一年之中有董事辭職或者要增加董事席位,為了省去麻煩,便不再召開股東大會,可由搜狐董事會直接任命。「只有CEO張朝陽或董事會或持股50%以上的大股東有權召集臨時股東大會。」
對於青鳥來說更糟糕的是,由於所購的第一筆300多萬股搜狐股權來自英特爾,青鳥將自動服從英特爾於1999年10月18日與包括張朝陽、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Brant C. Binder、愛德華.羅伯茨、英特爾、晨興科技和道-瓊斯公司在內的當時搜狐股東們達成的協議。該協議規定,道-瓊斯和英特爾可以各提名一名董事;Harrison Enterprises和晨興科技可以聯合提名一名董事;所有各方將利用其投票權支持上述各方提名的董事;未經董事提名一方的同意,任何一方均不得投票罷免符合該協議提名的董事。不僅如此,協議還對各方加以限制,使其難以利用投票權促成企業合並、資產出售、章程修訂、紅利分配、負債、修改公司戰略,以及改變董事會批準的最新商業計劃的運作等。這意味著青鳥將會獲得董事會之一席,但如果不能獲得董事會及其他股東們的同意,它也將只能獲得一席。對它可能具有的雄心來說,這太少了。
「包括北大青鳥,(做事情)要學習納斯達克的規則,按程序來。納斯達克經過了這么長時間,該出的事情都出過,它在法律上是滴水不漏的。」張朝陽近日告訴《財經》。即便如此,談及青鳥,張仍非常謹慎小心。
結束了嗎?
盡管看不到青鳥繼續前進的可能性,仍不是每一個人都相信它會就此退出。「許振東不會這樣做事。」一位了解北大青鳥集團總裁許振東的人士說。他指的是,如果青鳥此時退出,那麼將在賬面上承受大約300多萬美元的投資損失。他不相信許振東會接受這一結局。
一些信息似乎傳遞了青鳥的撤退有全身而退的可能。《北京青年報》一篇報道稱,北大青鳥集團副總裁范一民說,因為收購完成後曾做過幾手交易,此次拋售不會讓北大青鳥虧本。
但是,這則報道所述最好並非實情,因為搜狐是在美國特拉華州注冊成立、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美國公司,根據美國證監會的要求,作為搜狐的大股東之一,青鳥手上搜狐股票的買與賣,都需要預先在美國證監會登記,而且,在一定時限內買賣搜狐股票的收益,將歸搜狐公司所有。搜狐公司財務總監柏立卓告訴《財經》:「我沒有看到自5月底以來北大青鳥披露過任何這方面(買賣搜狐股票)的信息。(而)上市公司持股比例達到10%的股東,再買入或賣出股票,都要公開披露交易信息。」記者查閱美國證監會有關搜狐公司股票的內部人交易記錄(青鳥關於搜狐股票的交易歸屬於這一類),只能查到5月底之前青鳥的購入記錄,賣出記錄連一股都沒有。在理論上,青鳥不可能也不應該通過高拋低吸的操作攤平對於搜狐的持倉成本。否則,美國證監會將有理由展開調查。
就算青鳥真的准備拋出搜狐股票,正常的做法是向美國證監會申報,然後靜悄悄地尋找買家。青鳥不是資本市場上天真的新手,它當然知道,一個手持20%股票的大股東公開聲稱要拋掉股票,對一個上市公司的股價將意味著什麼。事實已經間接證明了這一點:10月15日,星期一,傳出青鳥將拋售手持搜狐股票消息後的第一個交易日,香港市場上,青鳥環宇的股價暴跌15%。原因很簡單,投資者誤認為青鳥環宇購買了搜狐股票,現在拋出將帶來虧損(實際上,北大青鳥通過香港青鳥科技有限公司購入股票)。拋售對於青鳥來說,已經引火燒身。
除非,拋售不是青鳥的真正計劃。

5. 微軟公司的工作制度

微軟公司對員工的業績考核採取經理和員工雙方溝通的形式。在每財政年度工作伊始,經理會和員工總結上年度的工作得失,指出改進的地方,定出新一年的目標。目標以報表形式列出員工工作職能和工作目的,經雙方共同討論後確定下來,大概過半年時間,經理會拿出這張表來和員工的實際工作對照,作一次年中評價。年底時,經理還會和員工共同進行衡量,最後得出這個員工的工作表現等級,依此來決定員工的年度獎金和配股數量。

這種辦法的好處在於,它使得公司的發展目標和員工業務目標結合在一起,也使員工有了努力的方向。另外,員工也可以提出,要實現目標希望公司給予什麼樣的發展機會和培訓機會。這種形式就不是一個簡單的目標制訂,而是雙向溝通,更好地體現公司尊重員工,發揮員工主動性的一面。

微軟公司付給員工工資不高,但公司有年度獎金和給員工配股。一個員工工作18個月後,可以獲得認股權中25%的股票,此後每6個月可以獲得其中12.5%的股票,10年內的任何時間兌現全部認購權。每2年還配發新的認購權。員工還可以用不超過10%的工資以8.5折優惠價格購買公司股票。

這種報酬制度,對員工有長久的吸引力。在微軟工作5年以上的員工,很少有離開的。比爾·蓋茨是世界首富,這並不在於他的工資,而在於他擁有公司25%的股票。當微軟公司股票價格持續上漲時,蓋茨的財富就會水漲船高。同樣,持有股票的微軟員工也就有很多人成為了百萬富翁,1994年這個數字是3000人。

為保留技術骨幹,微軟最近推出一系列新的員工激勵措施。這些措施包括給予多達20萬股股票期權和更長的假期。當然能夠享受這種特殊待遇的並不是所有的員工,而只有所謂「高層經理」和軟體工程師。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最近微軟雇員當中被提升至副總裁職務的有30多名經理級人員。
近一個時期以來,微軟的許多技術骨幹紛紛跳槽到了一些互聯網新創企業;另外,微軟在美國各大學招聘畢業生也遇到了越來越激烈的人才爭奪戰。但微軟公司對報道中的股票期權數額沒有予以評論,而只是說時刻審查對員工的激勵措施是它的一貫政策。

據悉,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茨去年的年薪是62.3萬美元。他個人財富目前是549.3億美元。

微軟今年正式實施的一項制度,每年向所有正式員工提供3天的帶薪「志願者服務假」,目的是希望鼓勵員工積極參加志願者活動。

費家俊是微軟大中華區全球技術支持中心的一名技術工程師,同時他還是一名志願者,業余時間經常參加志願活動。最近,他向公司請了三天的「志願者服務假」,專門去幫助殘疾人士學習電腦。不過,休假期間的薪水卻一分未少。

這是微軟今年正式實施的一項制度,每年向所有正式員工提供3天的帶薪「志願者服務假」,目的是希望鼓勵員工積極參加志願者活動。微軟全球技術支持中心大中華區總經理柯文達表示,通過積極支持和鼓勵員工參加各種公益者活動,可以在員工心中深植下社會責任感。

微軟中國社區事務總監張燁介紹說,帶薪「志願者服務假」的申請方法和其他假期流程完全一樣,員工可以參加公司組織的志願者活動或者以個人身份參加社會志願者活動,「到社區中心教殘疾人士學電腦,給盲人講電影,帶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逛公園,等等。」

據不完全統計,推出帶薪「志願者服務假」至今,在上海的微軟大中華區全球技術支持中心,參與志願者活動的員工已經達到80多人。

「我和同事主要還是利用業余時間去從事志願者活動。」費家俊說,除了到熱愛家園社區學習中心教電腦外,他還是青年成就組織「志願者日」的成員。

每周,在熱愛家園社區學習中心都會有電腦培訓班,培訓對象主要是外來務工人員及其子女,微軟員工是這一公益項目的積極參與者。熱愛家園社區學習中心負責人郭炳漢說:「他們非常敬業,還為培訓對象設計專門的電腦軟體。」「對於外來務工人員的孩子們來說,這樣的培訓可能會影響他們一生。」郭炳漢說。

上周五,微軟宣布該公司試用期最多為1年,兩次服務之間的間隔時間為100天。這一舉措將使在微軟工作的1500名長期試用者尋找新的工作或者力爭獲得公司的永久職位。

微軟這次的政策轉變,是因為一些工會反對微軟使用所謂的「長期試用者」、但是又不享受正式工人的各種待遇。新政策將從今年的7月1日起生效。

過去微軟公司在試用者的工作時間上沒有任何限制。但是微軟逐漸發現公司不得不把那些幾年以來都從事全職工作的試用者當作正式雇員來對待。此外,微軟「長期試用者」的實踐也受到長期試用者自身的反對,他們要求享有與固定工人同樣的待遇。為此,他們兩次提起訴訟。在第一起訴訟中,微軟敗訴了,試用者贏得了以15%的折扣購買公司股票的權利;第二起訴訟是關於醫療和退休保險的,目前還沒有最終的結果。

微軟公司正式職員管理辦公室主任Sharon Decker說,在過去的幾年裡,公司僱傭的試用者都在干著全職的工作,在新僱傭的人中,大約有35%都是試用者。「目前,我們希望能夠保證我們對工人的臨時安排都是短期的安排,標准之一就是他們的試用期限不得超過12個月」。Decker鼓勵公司的5500到6000名試用者申請3000個固定職位。(在全世界,微軟共有大約32000名雇員。)

有分析家指出,微軟公司的新政策對其他公司,如IBM和英特爾等,將產生一定的影響。

希望這些資料對你有幫助!

閱讀全文

與美國英特爾公司股票配股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培訓機構有嗎 瀏覽:515
迪康葯業股票 瀏覽:137
股票配資會強平嗎 瀏覽:497
股票期權上海限購額度7萬 瀏覽:125
股票代表著持有者對股份公司 瀏覽:565
l同花順股票軟體下載 瀏覽:263
阿里公司股票期權的郵箱 瀏覽:826
601162天風證券股票行情新浪財經 瀏覽:133
基金信託股票有哪些 瀏覽:450
股票配資利息杠桿 瀏覽:821
股票當天開戶什麼時候能交易 瀏覽:413
今日股票行情就找卓信寶靠譜4 瀏覽:131
股票000656股票行情 瀏覽:888
道明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瀏覽:827
炒股的女性一般多少歲 瀏覽:468
股票賬戶可取金額不變 瀏覽:797
潤和軟體股票代碼 瀏覽:628
深圳房屋租賃 瀏覽:143
錦龍股份股票東方財富網 瀏覽:268
追蹤同花順模擬炒股 瀏覽: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