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股票成熟期公司不讓賣

股票成熟期公司不讓賣

發布時間:2024-09-22 11:41:26

Ⅰ 股票買入賣出

選擇什麼樣的股票進行投資是贏錢的一個方面,股票的買入賣出時機是硬幣的另一面。缺一樣就賺不到錢。即所謂選股與選時的問題。先談談我對後一個方面的理解,拋磚引玉吧。這里談的時機是指戰略時機,遠非戰術層面的東西。

先提觀點:選擇在企業剛剛進入成長期時戰略介入,進入成熟期時戰略退出。

如同每個產品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一樣,每個企業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Stages of introction, growth, maturity, and decline. 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用詞不專請見諒)。

導入期也是投入期,企業表現默默無聞,沒有知名度,也沒有多少市場。企業的第一任務是要生存。這個過程有多長,沒人知道,80%的中小企業只有這個階段,然後就像路邊的小草,還沒開花,就被踩死了。

成長期未必到來,如果有了市場,有了利潤,超過了break-even point,盈虧平衡點,並且市場和利潤越來越大,這個時期就來了。在四個階段中這個時期的上升斜率最大,有時利潤呈幾何級數增長,因為基數相對較低的緣故。時間跨度因企而異。市場份額不斷提升,利潤不斷增長,品牌也得以建立。各項促銷費用,研發費用也通常較高。

在成熟期,企業的市場份額相對穩定或者緩慢增長,利潤也是如此,顧客忠誠度得以體現,大量競爭對手涌現。Merger and acquisition (並購) 也常發生在此階段。

在衰退期,市場份額和利潤開始下滑,有時企業不得不進行價格戰來維持市場份額,由於強勢對手的涌現或者新興替代市場的出現(沒有這個要素企業能更長久的保持成熟期)導致客戶忠誠度下降。營運費用高企,企業負擔沉重。

當然,判斷一個產品的周期比判斷一個企業的周期來得容易很多,不過道理相通。我想說的是,從資金利用效率來看,我們最應該戰略介入的時刻正是企業處於成長期的前夜,假如市場定價機制有效的話(短期無效,長期來看是有效的)。我們可以享受斜率最陡的一段升幅。同理,我們戰略退出的最佳時間應該是企業進入成熟期的時刻。當然,你可以選擇處於成熟期的股票來買,享受合理的漲幅以及穩定的分紅。大多數人也容易為這樣如日中天的企業所迷惑而趨之若騖。但你不得不承認,你的資金應該有更合理的去處。這也是我為什麼很少投資blue chip, 大型藍籌股的道理。現在買MacDonald或者Coca-cola,就算是Buffett, 你還能期望當年的收益嗎?Buffett對於Coca-cola的做法好像是要陪企業終老,我不敢苟同。當然, 投資是一把double-edged sword,投資blue chips,由於這類公司較為透明,運行較為成熟,投資者可能獲得穩定的回報;而投資成長股則可能獲得超額回報,但不太容易看的清,踩空了翻船的事情時有發生。我的看法是,投資者一直讓投資伴隨企業到成熟期甚至快進入衰退期的話,很可能自己的投資也會失去成長性,而進入stage of maturity。

某雖不才,但能身體力行。投資於張裕B和天士力的做法正是這種投資哲學的體現,當然成效如何有待檢驗(目前投資收益分別為288%和135%,時間為14個月和19個月)。買入時我基本確認這兩個企業已經進入成長期,企業只要不斷成長,現價不太高估,我就不關心大盤1000點還是5000點。我也告誡自己,就算自己在某隻股票上賺了1000%甚至更多,但決不和股票談戀愛,當我判斷(判斷錯對是另一回事)企業進入成熟期時我會賣出而不顧自己驕傲的感受(其實就是虛榮)和情感因素,道理很簡單,一定還有處於成長前夜的股票的。投資者的第一原則是要對投資負責,而不是對企業負責,the point is to optimise your investment. 這算是我的一點個性吧。

如何判斷一個企業處於哪個時期呢?呵呵,這個問題我覺得很難,也希望大家提出寶貴意見。比如中集,你就很難定義,它的業務量和利潤額已經不小了,市場份額也很高了,但它適時地推出了新興業務,延伸了自己的市場。對於普通集裝箱,毫無疑問這個產品進入了成熟期,但這個企業現在不僅是集裝箱了。如果沒有這個戰略騰挪,我說你別買了,現在我不敢說。集裝箱業務從star變成了cash cow, 但他又培育了半掛車這個problem child/question mark, 難說不變成另一個star的。 總體上,我感覺中國大多數企業沒有進入成熟期,因此,從這個角度看,我傾向於中國資本市場定位水平可以高一些。如果我們把中國證券市場本身看成一個處於成長期的企業,有人認同嗎?但是要找好企業,因為不好的企業走不完四個階段就完了。

我還是斗膽談一談這個問題。總體而言,企業是否進入成長期,我看取決於兩個主要因素:
1. 市場在快速成長嗎(包括已有市場和由新技術革命衍生的新興市場)?
2. 企業的戰略目標和戰術手段得當嗎(包括利潤導向,產品結構,激勵機制,企業戰略執行力等因素)?
兩個因素都具備了,就有可能得到利潤和市場份額的雙線快速增長。

對於業務單一型的公司,處於什麼時期相對容易判斷一點。主要看他的主導產品/服務的市場是否趨於飽和,他的主導產品/服務的市場份額是否趨於飽和。比如中材國際(有所得罪了,這個票現在表現很好,呵呵),其主導產品市場已經趨於飽和(要不怎麼有「夕陽」工業一說呢?國內的基建潮已至高峰,公司的國際份額也已不小),但其市場份額仍然有提升空間(由企業的成本和技術優勢帶來)。如果企業主導產品不變,那麼即使企業沒有走完成長期,至少也離成熟不遠了。何況這個產業的國內部分受政策影響偏大。我個人判斷中材國際的水泥工程業務用不了3到5年就將進入成熟期。問題是,企業經營者清楚的看到了嗎?Yes, 我們應該做這樣的假設(要不他沒資格坐在那把椅子上),那麼下一步就是要看企業將要培育什麼新業務了,這種新業務的市場有多大,企業在新業務上的競爭力如何,這種新業務和原有業務有多大關聯性(這決定了資源的利用效率)。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反觀張裕,國內葡萄酒,保健酒等市場可謂方興未艾,目前以年均約18%的速度增長。張裕的國內市場份額雖然第一,但也僅20%左右,有提升空間。而張裕的利潤提升速度顯然超過了市場份額增長,這說明企業的成長是良性的。張裕的國際化剛剛起步,也有提升空間。在解決了產權機制和激勵問題之後(盡管有許多人詬病),企業明確了利潤導向,完善了產品結構,並且加強了執行力。06年年報顯示三費增長得到了控制(佔比仍然有下降空間),毛利率則得到了提升(仍然有較為確定的提升空間),應收帳款和負債率均顯示企業的財務穩健。高分紅則進一步明確了企業現金流的健康和贏利的可靠性(Reliability of profit is a matter of Chinese peculiarity)。因此我說,初步判斷企業處於成長初期,盡管張裕並非沒有缺點。

說個簡單直觀的辦法來參考業務單一的B2C型企業,那就是看廣告。企業處於前兩個階段的時候,廣告篇幅長,因為人們不了解;而成熟期的企業篇幅短,是reminding advertisement,因為僅是要提醒人們記住這個品牌,這個企業。比如宇通的幾個廣告較長,告訴你一些信息,旨在建立品牌,而nestle的咖啡廣告有時就剩了一句話,一個畫面,旨在提醒並維護品牌忠誠度。你覺得宇通的客車和雀巢的咖啡哪個成長性更好呢?我有點偷換概念了,把企業換成了產品,就那個意思吧。判斷企業是要紮根於判斷主導產品之上的。

對於多產品和多元化經營的企業,判斷起來要困難一些。需要分清主導業務和次要業務之間的比例關系和各自成長前景,不過道理是相通的。根據波士頓矩陣提示,企業產品或服務可以分為四種:stars (明星業務,市場成長快並且市場份額大),cash cows (現金牛業務,市場穩定或者無大增長但市場份額大),problem children/question marks (問題小孩或者問號業務,市場成長快但市場份額不高或者尚未形成良好的現金流),以及dogs(狗業務,市場成長及市場份額雙低,有可能形成現金漏洞)。需要注意的是在一定條件下,四種類型可以相互轉換。同時,企業可以根據情況推出新業務並且調整產品/服務結構。比如上面提到的中集,他的集裝箱業務基本上是屬於現金牛,市場份額大但增量不大,如果企業沒有新業務支撐,顯然他已經不再適合投資了。優秀的管理層總能未雨綢繆,提前預見未來並且作好准備。因此我們看到中集適時地培育了道路運輸車輛這個新業務,現在可能尚未形成良好的現金流,是個question mark,但有可能轉換為明星業務。同時由於產品比重的變化從而帶來了結構的調整。所以不能簡單判斷中集的成長期已過,至少他的部分業務是具有成長性的。類似中集的還有港機。

再比如重慶啤酒,他的啤酒業務是個 cash cow(西南市場佔有率為45%),正在培育的治療用乙肝疫苗是個典型的question mark。如果這個新業務培育不起來,或者不能形成良好的現金流,或者這個業務佔比過低,那麼這個企業就是處於成熟期的。反之,則企業處於成長初期。問題是,這里的不確定因素很大,事實上新業務處於導入期(二期臨床還沒完,上市還早),風險仍然很大,生物醫葯產業天生又具備高風險性(天壇生物的疫苗倒是上市了一段時間,較為成熟,但死了個人,股價馬上從07年3月27日的30.98元跌到了3月30日的25.15元),因此重啤的新業務客觀上是具有雙重風險的。比較重啤和中集的新業務,應該說重啤的風險更大,回報可能更高(目前只是可能)。而兩個企業的新業務中,中集的新業務和舊有業務多少是呈現一定相關性的,啤酒和生物醫葯又有多少關聯性呢?這個問題涉及到企業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是個大問題。所以盡管難以斷定重啤處於哪個時期,但綜上所述,現在應該不是戰略介入的時機。為什麼我不提倡在企業處於導入期就戰略介入(往往價格更低),是因為風險過大,具有賭博性質。

有人認為,介入股票一定要結合市場,當市場低迷時,容易低估,反之容易高估。這話不錯,但未免小家子氣了點。真正的戰略介入不應該首先看市場臉色,而是要首先看企業的成長。因為市場告訴我們,歷史告訴我們,成長的,尤其是高速成長的,總是容易被低估的。當然這話不是說任何時候以任何高價格買入高速成長股都是合理的,價格/價值比始終是價值投資的核心,這是另一個問題了。

我們取2001年6月14日和2005年6月6日這兩個間隔約4年的特殊的日子。前一天上證指數沖高至2245.12(標志著上一輪牛市的頂峰和新一輪熊市的開始),收盤2202.11點,後一天上證指數沖低998.23(標志著熊市的最低谷),收盤1034.38點。以收盤點位計算,指數回落52.98%。同日深成指數收盤分別為4734.98點和2729.20點,回落42.36%。4年熊市下來哀鴻遍野,個股慘不忍睹。但我們發現這樣一些股票,他們在那兩個日子裡的收盤價格分別為(為方便比較,全部復權處理):
2001年6月14日 2005年6月6日 上漲%
煙台萬華 34.30 41.06 19.71%
伊利股份 71.60 80.47 12.39%
中興通訊 61.12 79.17 29.53%
雲南白葯 56.24 77.84 38.41%
鹽湖鉀肥 21.53 34.78 61.54%
金融街 37.19 48.91 31.51%
雙匯發展 26.70 39.97 49.70%
振華B 1.457 2.529 73.58%
中集B 43.87 122.86 180.05%
張裕B 12.08 18.04 49.34%

這意味著,在4年熊市中,在大盤下跌約一半的過程中,持有上述股票仍然有相當不錯的收益。換句話說,完全看市場臉色行事的人,就算4年前成功逃頂4年後成功抄底,他們仍然要為這些股票付出更高的價格。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些企業在這4年中是高速成長的:
2001年凈利潤(億) 2005年凈利潤(億) 4年復合增長%
煙台萬華 1.01 6.18 57.29%
伊利股份 1.20 2.93 24.98%
中興通訊 5.70 11.94 20.30%
雲南白葯 0.75 2.30 32.34%
鹽湖鉀肥 0.81 5.16 58.87%
金融街 1.51 4.09 28.30%
雙匯發展 1.71 3.71 21.37%
振華B 1.92 12.08 58.37%
中集B 5.43 26.69 48.90%
張裕B 1.72 3.12 15.99%

我們看到,復合增長率最低的張裕也達到了16%,鉀肥,振華,萬華三家高達57%以上。由於上市時間較晚,蘇寧,金發,茅台等等成長股並未列入。有意思的是,這批樣本企業和中國證券市場上的tenbagger 企業有著驚人的重復度(參見本人tenbagger的帖子)。當然,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烏雞變鳳凰的事情是能夠發生的,同樣我也決不相信這些企業能一直高速增長,我會保持對於這些企業的長期跟蹤。那麼我們到底應該戰略忽略市場因素而去全力搜尋這種高成長的股票呢?還是跟隨市場趨勢進退有序呢?姑且不論兩種方法操作的難易度,至少在這些高成長股中,市場中的「精明者」是占不到什麼便宜的。所以我的結論是:無論市場如何,高速成長股都值得持有。50%的市場爆跌下,你仍然找不到比持有這些高速成長股更有效的辦法。

有時花時間去琢磨市場還不如潛心研究企業,找出企業的快速成長時期。然後戰略介入,簡單持有,直到企業失去成長性,進入成熟期,再戰略退出。這樣遠比不切實際的期盼每次都能成功逃頂,成功抄底的做法來得簡單有效。大智若愚。這個道理不是什麼人都懂的,呵呵。

當然,買入成長股不等於一切結束,無須跟蹤。一方面,不會有永遠高速成長的股票,我們買入的企業隨時在發生變化,成長期沒有固定長短;另一方面不同企業步入成長期的步調不會一致。兩方面因素結合,會導致不同企業的價格價值比發生變化,從而帶來預期投資回報率的變化,這樣就使得我們持有某一隻股票的時間跨度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通常會相對長一些而已。因此buy and hold只是表象,內功是不表現出來的,只是buy and hold的話,無論如何,都應該送一頂偽價值投資者的帽子,呵呵。

我也反對看圖選股或者跟隨趨勢選股,或者所謂在研究企業基本面的基礎上,結合技術面因素和市場趨勢作出決定。我一再堅持認為,個股的短期走勢受到太多短期因素影響,理論上說,人們是無法明辨各種短期力量對比的,即使一定程度上把握了市場趨勢,你也很難把握個股的趨勢,所以我對股票短期價格走勢基本持不可知論態度。這也是我反對無論出於短期,中期,還是長期投資還是投機股票而運用技術分析的主要原因。人類證券史本身發展至今,找不到一種技術分析方法而放之四海皆為准繩,也找不到一種技術分析一再有效。這個道理如同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一樣簡單。反證法也將輕易揭穿這種信念的虛偽:如果真有一根一再有效的四海皆可的准繩,100萬一根也好,1000萬一根也罷,只要你我負的起,你我還會有其他選擇嗎?至於市場趨勢,我還是慎言一些:短期內有一定實戰價值,但不適合所有股票。畢竟研究市場從根本上來看,是在研究價格,你永遠無法從市場趨勢中研究出企業/股票價值。

之所以人們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重復不可為而為之的動作,大概只能從人性角度或者心理層面去尋找答案了:人們,尤其是投資股票的人們,大多具有貪婪而懶惰的本性/心理。就算你明確告訴人們,世上沒有Midas Touch(金手指),但你永遠無法使所有人不相信其存在。話說回來,真正的價值投資者是永遠感激搏弈派,趨勢派,技術派的信奉者的,正是這些人一手導演了市場短期錯誤的可能性,從而帶來市場長期糾錯機制的必然性。否則市場的一切始終都是合理的,又怎麼產生超額回報/超額損失呢?怎麼誕生Warren Buffett 這樣的虛擬經濟市場英雄和無數非自然死亡的投資失敗者呢?

選擇優秀企業,當其處於成長初期介入,從長遠看,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因為市場不大可能給予處於這樣時期的企業過分的估值水平,如果身逢熊市,更應該竊喜了,你很可能得到更好的價格,如果不是,也不要緊,付出一點時間成本,仍然能贏回超額利潤。同樣,在企業成長期走完或者剛進入成熟期而離場也是明智之舉,這時企業的合理市盈率往往會向20倍以下靠攏,如果身逢牛市退出,你就得貨了,如果不是,也不要緊,你至少能鎖定利潤。然後去找下一個成長的企業,復制你的成功故事。冀望超額回報,在我看來,只是兩點內容:
1.找到成長的企業 (選股);
2.定位企業的成長(選時)。

今天談的主要是定位企業的成長,也即選時。我的言論有局限性,針對的是追求合理超額回報的一群投資者。而選時的問題還包括追求合理穩定回報(比如高分紅)和追求非理性超額回報(比如市場熱度膨脹狀態下的題材,重組)的人,這里涉及到常用估值方法,市場趨勢,產業環境,以及一些無法說的清道的明的事情,本人並不在行,故此不在此帖討論范圍之內。
有時間的話,再談談選股的問題。

Ⅱ 如果判斷一個股票在未來會有不斷的成長

如何判斷一個股票在未來會有不斷的成長,應該改為「如何判斷一家公司在未來會有不斷的成長」。
研究這個問題意義非常重大,它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並不是簡單地羅列一些公司數據就能說明問題的。其次,任何一家公司也並不可能保持基業長青,所謂成長性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一般增長型公司的生命周期可以劃分為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創業期;第二階段是快速擴張期;第三階段是成熟期,也叫飽和期。我們投資的重要時間段就是公司的快速擴張期。那麼如何判斷一家公司是否處於快速擴張期呢?
以下內容是投資大師彼得林奇有關增長型公司的觀點,供您參考:規模小、新成立不久、成長性強、年均增長率為20%—25%。
增長型公司股票的分析要點:(1)公司某種產品能為公司賺大錢,那麼你應該研究一下這種產品的銷售收入在公司整個業務收入中是否佔有很大的比重。(2)最近幾年公司的收益增長率。(3)公司已經在一個以上的城市或者鄉鎮順利復制了原來成功的經營模式。(4)公司業務是否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5)股票交易價格的市盈率較低。(6)公司擴張速度是在加快還是放慢。(7)公司向客戶銷售的產品基本上都是「一次性的」。(8)只有很少幾家機構投資者持有這只股票。

Ⅲ 客戶生命周期的基本模式是什麼

客戶生命周期的基本模式是:客戶的生命周期主要分為獲客期、成長期、成熟期、維護/流失期四個階段。一般來說,券商公司會對所有的客戶進行分級分類,並對不同的客戶進行針對性的服務。

相比其他領域,證券客戶的生命周期有個顯著特點,因為中國證券市場同樣存在著周期,客戶的周期和市場的周期會發生疊加,如一群處於成熟期的客戶,遇到市場低潮期,就直接停止交易,從數據來看,該群客戶的價值就終結了,但若市場情況好轉,客戶可能會再回來。

針對證券行業的這種特殊情況,券商開始進行財富管理轉型,即去市場周期化,如當股票行情不好,推薦客戶做債券基金或理財等,通過資產配置的方式,讓用戶的資產仍留在體系內,實現客戶在系統內創造的價值大於客戶的獲客成本和維護成本,最大化客戶全生命周期價值。


客戶生命周期是指從一個客戶開始對企業進行了解或企業欲對某一客戶進行開發開始,直到客戶與企業的業務關系完全終止且與之相關的事宜完全處理完畢的這段時間。

客戶的生命周期是企業產品生命周期的演變,但對商業企業來講,客戶的生命周期比企業某個產品的生命周期重要得多。客戶生命周期描述的是客戶關系從一種狀態(一個階段)向另一種狀態(另一個階段)運動的總體特徵。

Ⅳ 公司股東減持,出售公司股票意味著什麼

在股票市場中很多主要的股東都會在適當的時機選擇減持所持股份,有的是為了改善自身的生活,還有的是為了投資其他公司需要資金,也有就是對於股價自身過高的擔憂向市場投放需要冷靜的信息一面給大部分投資者造成更大的影響。總歸來講就是要麼是資金的需要,要麼就是對於市場釋放相應的信息。

還有就是限售的股份,很多企業在上市後存在限售的股票,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夠被解禁出售,一般來講為3年的時間。

而這些股份在資金手中除了占股以及享有股東權利以外並沒有其他作用,有的股東就去質押股份然後換成金錢來運轉,但是質押股份並不是白白質押後拿資金出來,而是需要付出利息代價。

而並不是每位股東都認可這樣的事情,就存在出售自己的股份來獲取資金來源,也就形成了當大量解禁潮來時,很多大股東在減持自己的持股以獲得資金。

(4)股票成熟期公司不讓賣擴展閱讀

1、大股東減持股份及減持數量大小與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其他股東持股比例等相關

2、減持多發生在業績差的公司;

3、減持多發生在成熟期或衰退期行業的公司(成熟型公司或衰退型公司),對於成長型公司,很少發生減持;

4、公司估值過高不利於公司發展,創業板的高發行價發揮了反作用力,減持的高額收益減弱了高管們推動公司持續發展的動力。但辯證來看,高管減持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創業板市場擠掉泡沫,加速創業板估值的理性回歸。

5、財務投資者看重的是短期盈利,戰略投資者看重的是公司長遠發展。戰略投資者減持,往往是因為對企業長期不看好,這也會成為股價的負面信號。

Ⅳ 股份 abcd輪是什麼意思

通常融資的順序是A輪 B輪 C輪,這之前還有天使輪,種子輪,首輪等,在這之後還有vc/pe,ipo等等,只是一些不同時段的融資。

1、A輪融資:公司產品有了成熟模樣,開始正常運作一段時間並有完整詳細的商業及盈利模式,在行業內擁有一定地位和口碑。公司可能依舊處於虧損狀態。資金來源一般是專業的風險投資機構(VC)。投資量級一般在1000萬RMB到1億RMB。

2、B輪融資:公司經過一輪燒錢後,獲得較大發展。一些公司已經開始盈利。商業模式、盈利模式沒有任何問題。可能需要推出新業務、拓展新領域。資金來源大多是上一輪的風險投資機構跟投、新的風投機構加入、私募股權投資機構(PE)加入。投資量級在2億RMB以上。

3、C輪融資:公司非常成熟,離上市不遠了。應該已經開始盈利,行業內基本前三把交椅。這輪除了拓展新業務,也有補全商業閉環、寫好故事准備上市的意圖。

資金來源主要是PE,有些之前的VC也會選擇跟投。投資量級:10億RMB以上,一般C輪後就是上市了,也有公司選擇融D輪,但不是很多。

(5)股票成熟期公司不讓賣擴展閱讀:

股份收回

股份的收回包括無償收回和有償收回兩種。無償收回是指股份有限公司無償地收回已經分派的股份。例如,股東自願無償地交回已分派的股份。有償收回又稱「收買」、「回購」,是指股份有限公司按一定的價格從股東手中買回股份。

公司減少公司資本,可能會影響該公司的股票在市場上的價格。因此,《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公司不得收購本公司股份。但是,下列情況除外:

(1)減少公司注冊資本;

(2)與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並;

(3)將股份獎勵給本公司職工;

(4)股東因對股東大會作出的公司合並、分立決議持異議,要求公司收購其股份的。公司因減少公司注冊資本、與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並和將股份獎勵給本公司職工等原因收購本公司股份的,應當經股東大會決議。

公司收購本公司股份後,屬於減少公司注冊資本情形的,應當自收購之日起10日內注銷;屬於與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並和股東因對股東大會作出的公司合並、分立決議持異議,要求公司收購其股份情形的,應當在6個月內轉讓或者注銷。

公司因將股份獎勵給本公司職工而收購本公司股份的,不得超過本公司已發行股份總額的5%;至於收購的資金來源,應當從公司的稅後利潤中支出;公司收購的股份應當在1年內轉讓給職工。

Ⅵ 請問什麼是股權成熟期該怎麼理解4年股權成熟期

股權成熟期就是創始人在剛開始分配股票的時候,有四年的股權成熟期。如果這四年中,創始人有離職的情況。那麼創始人的股票就得用最低的價格賣給公司。這項規定是為了防止創始人等轉移公司的股權,是一種保護公司的行為。

所有的初創的公司,老闆都會給員工畫大餅。盼望著員工能夠拚死拼活的干。然後說到時候給員工分紅。可是到時候上市了,老闆的腰包鼓了。四年一到,人家套現走了。就剩下一臉懵的普通員工。所以普通的員工還是非常辛苦的。我們不要對老闆抱走什麼幻想。開多少工資,辦多少事。額外的工作要拒絕。

Ⅶ 為什麼我的股票到了一定價位卻賣不出去

今年的A股市場專治各種不服。

從1200元的貴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恆瑞醫葯,再到3000億市值的醬油股。

什麼樣的白馬股都可能會辜負你,只有消費行業的核心資產才是穩穩的幸福。

不過從傳統意義上的估值情況來看,大消費板塊無論市盈率(PE)還是市凈率(PB),都已經不便宜了:

① 食品飲料行業的PE為32.17倍,達到歷史百分位68%,PB為6.5倍,達到歷史百分位的81%;

② 細分白酒板塊市盈率更是高達32.17倍,遠高於歷史均值水平。

消費股的估值,過高了嗎?

國泰君安零售團隊最新發布《堅守消費龍頭,分享中國成長》,詳細地分析了消費股估值邏輯正在發生的轉變。

本文共2303字,預計閱讀時間10分鍾,拉至本文底部可閱讀本文核心觀點。

還記得美國「漂亮50」嗎?

探討消費白馬股估值是否過高的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回顧下美國20世紀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謂「漂亮50」,指的是美國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備受追捧的50隻大盤股,它們當中有很多我們至今仍然耳熟能詳的消費品牌,比如麥當勞、可口可樂等等。

「漂亮50」一個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高盈利、高PE同時存在,直譯為「很貴的好股票」。

自1971年開始,「漂亮50」股價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數超過40倍,最高的寶麗來公司估值甚至超過了90倍,而同期標普500估值中位數僅為12倍。

縱觀市場,我們不難發現,消費股尤其受到大資金的重點青睞。分析其背後原因,我們認為有兩點:

1、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 2、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消費股抱團行情何時會結束?

仍舊以美國「漂亮50」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終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國大幅的財政赤字和信貸擴張積聚高通脹泡沫,糧食危機觸發CPI上行,美聯儲不得不加速收緊貨幣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導致通脹進一步惡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蝕企業盈利,企業毛利率和盈利增速雙雙下行,股市由牛轉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開始回落,盈利穩定性受到市場質疑。

我們認為,A股機構「抱團取暖」的現象只可能在兩種情況下被打破:

1)消費龍頭業績持續低於預期,但目前而言,貴州茅台、五糧液、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白馬股營收和凈利潤保持穩定增長;

2)像美國「漂亮50」那樣,A股遭遇大的外部變動,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級或全球經濟斷崖式衰退,但目前來看概率很小。

兩種情況在目前來看可能性都很小。

後續如何配置?

後續配置上,我們建議從兩條主線主線挖掘投資機會。

1)供給看效率:經營效率高、業績增長穩健、競爭優勢明顯的龍頭企業,將會持續通過擠壓中小企業的市場份額來獲得成長,值得重點關注。

2)需求看紅利:三四線市場仍存在巨大的消費需求紅利,看好所處賽道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尤其是戰略重心向低線級市場擴張、能夠通過自身管理及成本優勢提升市場份額的龍頭公司。

本文觀點總結:

1從傳統意義上來說,大消費板塊現在已經不便宜了。

2 但消費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其龍頭股不應簡單按照市盈率(PE)判斷估值水平高低。

3消費行業的估值體系正在從PE模型向DDM模型轉變。消費龍頭一旦建立起足夠深的「護城河」,穩健增長、市佔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續分紅等就足以支撐其估值水平。

4 國內資金和海外資金在大消費行業保持了較高的配置熱情。消費股受到大資金青睞的原因是其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且在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5 消費股抱團行情在短期內不容易被打破。後續配置上,從供給看,關注龍頭企業;從需求看,關注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

Ⅷ 為什麼有的企業股票解禁就大跌,有的還會上漲,這是什麼原因

在個股在解禁期即將到來的時候很多投資者都不願意買入,往往市場把即將解禁的個股當作利空消息來進行分析,那為什麼解禁個股在解禁期到來就要出現大跌呢,但是有的時候解禁個股反而出現上漲呢,比如最近的去年上市的獨角獸概念股寧德時代在6月11日出現大規模的解禁個股在當天盤中出現大幅度下挫,我們該如何對待即將到期的解禁個股呢,下面我就來給大傢具體說說這個問題。

總結:新股上市的解禁和定增價格分析,使我們在分析個股解禁期是賣出和買入的最關鍵的兩點。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閱讀全文

與股票成熟期公司不讓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南京雨花石價格 瀏覽:9
社保基金買了哪些股票 瀏覽:998
蘇墾農發股票投資價值分析 瀏覽:123
股票賬戶星期天 瀏覽:514
公司購買增發股票的理由 瀏覽:97
股票的交易技巧大全 瀏覽:15
上市公司把股票用來做什麼 瀏覽:782
股票型基金一天虧多少錢 瀏覽:612
平板可以炒股軟體 瀏覽:987
長期增發股票的公司 瀏覽:703
公司出售限售股票稅收政策 瀏覽:156
股票開戶檔減配資 瀏覽:884
股票開戶就一定要投入錢嗎 瀏覽:986
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基金 瀏覽:405
滬深股票回購交易規則 瀏覽:516
廈門股票在哪開戶行 瀏覽:237
華電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232
炒股秘決原則 瀏覽:814
股票成熟期公司不讓賣 瀏覽:436
炒股票和做生意 瀏覽: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