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康師傅、統一、辛拉麵、白家、五穀道場、今麥郎是上市公司吧股票代碼是什麼
辛拉麵、白家、今麥郎不是上市公司,沒有股票代碼;康師傅、統一的股票代碼分別是00322、00220、00220、00606。以下分別做簡要說明:
1、康師傅
對應的公司全名是「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一九九六年二月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巿。該集團透過自有遍布全國的銷售網路分銷旗下產品,截至2009年12月底該集團擁有493個營業所及79個倉庫以服務5,798家經銷商及72,955家直營零售商。
2、統一
對應的公司全名是「統一企業」。1967年7月1日,統一企業正式成立於中國台灣地區台南市永康區,公司產品主要有飲料和方便麵。1992年開始在大陸投資設廠。1998年,統一企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統籌管理在大陸各投資企業的資源與運營。
3、辛拉麵
是韓國獨資上海農心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款方便麵。上海農心食品有限公司於1995年9月7日在上海市工商局登記成立。截止2019年12月20日,該公司並未成功上市。
4、五穀道場
對應的公司全名是「中糧五穀道場食品有限公司是中糧集團」,是中糧集團「全產業鏈糧油食品企業」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中糧控股的股票代碼是00606,是香港上市公司。
5、白家
提問中應該是將「象」錯寫成了」家「。白象對應的公司全名是白象集團食品有限公司。是以方便食品開發、生產為主的集科、工、貿為一體的國家大型一級企業。截止2019年12月20日,該公司並未成功上市。
統一企業的國際化
在追求高成長與多角化經營兩大經營策略之下,進一步和國際知名企業共同投資合作,以吸取國際化經營的觀念與技術,使統一企業跨出本土企業領域,並邁向國際化。
共擁有二十四家分子公司的統一集團,涉足食品、金融、外貿、商業、娛樂、廣告、電子等業,以形成橫跨製造、服務二大產業的格局。
統一企業從傳統食品出發, 走向高科技食品, 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前提之下,一直都以健康、快樂、愛心、關懷作為最高指導原則。
『貳』 搶不回的方便麵和農村市場,白象只能靠網紅了
不論是「二次創業」,到2023年實現三個「100億」;挖角今麥郎;還是再次牽手單身糧。上市折戟後的白象,一直都在謀求「變身」,只是每一步都走得「戰戰兢兢」。
01
屢敗屢戰的白象
如今,想紅、想高端,似乎已是白象的主旋律。
網紅品牌「單身糧」於8月底完成了數千萬元的B輪融資,重點是,由白象食品集團(以下簡稱:白象)獨家戰略投資。公開信息顯示,本輪融資後,兩家企業將成立合資公司,共同研發方便速食類新產品,白象也將開放供應鏈、渠道等資源給單身糧。
白象和單身糧的紅線是牽定了,但二者的緣分卻要從去年說起。
去年,白象和單身糧還只是一起做了點小事兒——推出了撩面、盤面和搖滾巨猩酸辣粉。誇張的包裝設計,讓這款產品具有濃濃的互聯網網紅基因,白象對其的期待是、成為下一個10億大單品。撩面的線上價格不低,6盒約119元,每盒單價近20元,妥妥地進入了高端方便麵行列。
白象太想改變了,想要告別曾經的農村市場,擁抱Z時代(1995-2009年間出生的人),然而……
「白象的升級,就等於是換了衣服的農民。」曾給白象做過咨詢的鄭州輕院營銷研究與訓練中心、首席市場專家宋福濤對快消君評價道,白象升級的一開始,就錯了。
靠方便麵起家的白象,早前在農村市場奠定了不可動搖的江湖地位;並憑借骨湯概念,在農村主流方便麵還是08元時,將價位拉升到了一元,吃到了一波農村消費升級的紅利。一組數據顯示,2007年末,「白象」固定資產就已達16億元,實現綜合銷售收入40億元。
土老闆做久了,白象也想跨越階級,晉升高端。
2010年,公司因謀求IPO,把總部搬到了北京。此後又推出白象大骨面的升級版,把價格從1元漲到了25元;伴隨著IPO的各種操作下來,IPO沒能如願,總部又搬回了鄭州。
糟糕的是,兩次搬遷導致了大量人才流失;大骨面升級漲價也隨之失敗,大好的一部分農村市場在此期間也成了今麥郎的囊中之物,一定程度上,算「拱手相讓」。
和前述三款網紅食品一樣,白象這幾年做了很多有「噱頭」的嘗試。比如,推出了定價358元的超高端新品「骨湯煮麵」;以豆漿作為創新基礎,推出了「豆漿面」、邀請岳雲鵬開啟強勢代言……
目前來看,「骨湯煮麵」和豆漿面都已不見蹤影,線上可以找到的搖滾巨猩酸辣粉,11元一盒,但銷量並不理想,白象官方旗艦店的月銷量只有17件。和白象期待的10億元大單品,差得不是一點點。
可白象似乎不以為然。「和單身糧的合作,是我們很小的業務,應該還不到1億元。我們每年40-50億的業務,這是很小的板塊。」白象方面的工作人員告訴快消君。
白象的「華麗變身」沒能實現,扔給世人的、還是一個想要穿新裝的老傳統。
宋福濤說:「洗腳上前的農民,最忌諱的就是別人說他是農民,他一定會有一個新的名字。升級最忌諱的就是用原有的品牌和產品。」白象是屬於農村市場的,這個DNA抹不掉。
所以,當白象紅紅火火地宣布走進網紅市場,想要靠近95後、00後時,卻又「裹著腳布」選擇了和Z時代定位大相徑庭的「岳雲鵬」做代言人,一方面想要穩住原有的農村和下沉市場,一方面又想要討好年輕人的市場。
這一點,今麥郎就比較「明白」了。
今麥郎的前身是華龍。早年,華龍和白象一樣,都是盤踞農村市場的低端產品。後來,華龍也想轉型,便換了稍有些洋氣的名字——今麥郎。
不過,今麥郎在硬闖康師傅主導的中高端市場失敗後,又殺了個回馬槍,搶佔了白象的農村市場。此後,今麥郎幾次多元化試探和升級變身,都果斷和舊有的自己做了切割。比如,打入日韓市場的非油炸速食麵——老范家面館面,以全新的品牌來運營,和「今麥郎」的品牌形象完全告別了。
02
多元化失敗基因
「白象的多元化基本上都是失敗的」,宋福濤說。
2010年前後,白象試圖進入主食行業,當初的豪言壯語是:計劃在3年內通過連鎖的方式,開滿5000家福喜麵食工坊,遍布全國15個省份。然而,公開報道顯示,三年後,在鄭州大街上這樣的店也不過十幾家。
2014年IPO失敗後,白象的路子就變得有些野了。2018年7月,白象提出二次創業,到2023年,白象計劃實現三個「100億」,即方便麵、掛面等傳統業務達到100億元、新賽道業務100億元、F2P業務100億元。
其中,新賽道指的是以「白象+」為策略的白象新事業群,包括以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為基因的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F2P」是圍繞未來城市生活構建的白象平台型食品新業態,包括食品企業的孵化平台、創業平台、生意平台等。
這個口號很響,也像極了白象當年進軍主食行業時的口吻。這期間,白象還做了果味水、冰紅茶、功能性飲料,但並不為市場所熟知。今年又進軍了速凍行業。
「白象進軍速凍也是後知後覺,速凍行業已經有了非常大的壁壘,連思念和三全都想進軍餐飲業了,留給後來者的空間已經非常小了。而且,細分賽道也被做了。」一位速凍行業人士告訴快消君。
接近白象公司的業內人士認為,白象多元化失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專業和不自由。
宋福濤體會很深,做方便麵的白象初入主食賽道時,還都是方便麵的思維。
白象集團的前身是糧食廳糧油食品公司,後來雖經過艱難的改制,但舊體制和管理的頑疾依然殘留,這讓白象的管理者在多元化道路上很難施展。這一點,從白象多年的人才流失上可窺一斑。
03
1+1一定大於2?
白象牽手的單身糧,最早以印有「狗」形象的薯片為大眾所熟知,後圍繞2億多「單身人群」,研發了休閑零食、速食、飲料等一系列產品。
大部分網紅產品都有一個特徵,就是會營銷。單身糧也不例外,嚴格意義上來說,單身糧背後,不是一家食品公司,而是營銷公司,由上海全賦品牌管理有限公司運營。它沒有自己的工廠,所有單身糧食品的生產都採用合作方式。
「作為一個初創品牌,自建工廠、打造獨立品牌的風險比較大,不如,我們就做自己擅長的事情,輸出單身文化、IP、內容運營等方面做好。」單身糧聯合創始人曾瑞露曾經公開表示不生產零食,只將內容作為載體。
東極定位專家鄒文祥認為,單身糧代工模式只是生產方式,本質上和消費者購買是兩條平行線。但是,代工模式需要注意品控、保證食品安全和食品質量問題,因為,後疫情時代消費者對食安的要求會更高。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網紅食品三隻松鼠,今年二季度,三隻松鼠幾乎未有盈利,也多次爆出食安問題,也被指出代工模式顯現隱患。
而「網紅」的另一個特質,就是的火燒得快,滅得也快。單身糧依賴的「單身狗」文化,而這種文化是否會隨著主流價值觀變遷而流失,也未可知。
鄒文祥認為,正因為語言文化會時移世易,所以,快速崛起的網紅品牌,需要找到一個進入消費者心智的點,網紅和IP更多時候是一種戰術,而非長期戰略。
可不論戰術還是戰略,總要體現一個特質就是「能打」,畢竟,市場得搶出來。更何況,大行情不是很好。
數據顯示,近幾年方便麵市場一直呈現頹勢。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2019年,方便麵產量再次出現兩位數的降幅,降至 5733 萬噸,同比下降 18%。雖然,2020年的疫情,讓方便麵行業整體出現「逆風翻盤」,但所有的方便麵企業都在搶占這一撥機遇。
對單身糧來說,需要行業老牌企業的供應鏈、產品研發、渠道積累的推動;而就白象來說,IP 及網紅爆款打造的方式無疑是打造新品最快的方法之一。白象想要抓住網紅的「捷徑」,但從月銷量只有17件的搖滾巨猩酸辣粉來看,這也可能只是又一次「噱頭」。
不論「結果」幾何,白象求變的心總是沒錯的,還年輕,怕什麼。
鹽業龍頭股票有哪些
與食鹽有關的相關上市公司有:蘭太實業,雲南鹽化,南風化工,鹽湖鉀肥,山東海化等。
雲南鹽化(02053):公司是雲南省唯一具有食鹽生產、批發許可證企業,而雲南是全國率先實現產銷一體化鹽業經營模式地區之一。公司已控制了雲南省主要鹽業生產資源,省內鹽資源儲量最大、生產成本最優四個鹽礦-昆明鹽礦、一平浪鹽礦、喬後鹽礦和磨黑鹽礦已是公司分公司,形成了在省內鹽資源方面絕對優勢和生產成本優勢。
蘭太實業(600328):公司是一家鹽及鹽化工產品生產企業,是國內湖鹽行業機械化程度最高的生產企業、國內技術最先進的氯酸鈉生產企業和世界最大的金屬鈉及高純鈉生產企業。公司擁有礦藏儲量114億噸的吉蘭泰鹽湖。目前公司原鹽產能為150萬噸,其中約50萬噸自用,是全國食鹽定點生產企業。
山東海化(000822):公司投資的東營鹽礦開發項目,將為公司的純鹼、氯鹼生產提供更加充分的保障,提高公司整體競爭能力。該鹽礦距山東海化約75公里,首采礦區地質儲量約為29億噸,可開采64年,遠景儲量能達到50億噸。整個項目計劃規模年產200萬噸礦鹽,投資41億元,其中一期年產100萬噸,投資26億元。一期完工後,在投資15億元擴建二期年產100萬噸工程。截至2010年6月,該項目已實際投資3459萬元,項目進度約1042%。
雙環科技(000707) 2010年6月,股東大會同意公司控股子公司雙環鹼業的子公司重慶宜化出資39922萬元,收購重慶索特鹽化股份有限公司999868%的股權。索特鹽化注冊資本16700萬元,經營岩鹽開發,鹽及鹽化工產品生產、銷售,包裝材料銷售,高效生態農業技術,高科技海水養殖技術咨詢。索特鹽化是我國目前主要的井礦鹽生產基地,國家大型加碘食用鹽生產企業。本次收購對保證重慶宜化原材料供應,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具有積極意義。
南風化工(000737):中國鹽化工企業,與雲南鹽化一樣,系少有的幾家鹽化工上市公司之一。在來年國家加大央企整合與上市政策下,中國鹽業集團的整體上市也遲早會列入議程。公司開發的運城鹽湖是世界第三大硫酸鈉型內陸湖泊,硫酸鉀品質雄踞同類產品首位,公司年產硫酸鉀16萬噸,其硫酸鈉儲量達8000多萬噸,產銷量世界最大。公司在江蘇洪澤、四川眉山、湖南衡陽等芒硝資源豐富地區,收購了大量芒硝礦的開采權,其硫酸鈉年產量可達260萬噸,為世界第一。另外,公司還是國內元明粉的最大出口基地。南風化工有豐富的鉀肥資源,其開發的運城鹽湖位於山西晉南盆地,面積為132平方公里,與美國猶他州大鹽湖、俄羅斯西伯利亞庫楚克鹽湖並列世界三大硫酸鈉型內陸湖泊,水中的鉀鹽、鎂鹽、硫酸鹽以及食鹽逐漸與早期淤積層相結合,結成了很厚的礦石層。南風化工控股山西鉀肥有限責任公司51%股權,利用運城鹽湖芒硝資源優勢和自身技術優勢而首創的芒硝法生產硫酸鉀新工藝,是國際硫酸鉀生產技術上的突破和重大成果,產品所用原料取自運城鹽湖的天然芒硝,[散戶之友收集整理]能確保作物全面的營養需求,同時產品不含游離酸,且氯根含量極低,克服了對土壤及作物的副作用,使「運」牌硫酸鉀品質雄居同類產品首位,公司現時年產硫酸鉀16萬噸,其他如葉面肥、花肥、微肥、棒肥、葯肥等為100噸/年規模,是我國第三大鉀肥生產基地。
億利能源(600277):公司擁有儲量豐富的芒硝,天然鹼,鹽等資源,其中芒硝儲量18億噸,鹼600萬噸,鹽500萬噸。公司實現年產硫化鈉13萬噸,元明粉30萬噸,日曬硝25萬噸,結晶硝80萬砘,工業鹽8萬噸的優良業績。另外還擁有豐富的煤炭儲備,總儲量達24億噸。還擁有豐富的瑩石、石灰石礦。
冠農股份(600251):以8700萬元的價格收購5125%鉀鹽科技股權,成為新疆羅布泊鉀鹽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的控股股東。羅布泊鉀鹽公司擁有羅布泊鹽湖166153平方公里的探礦權和28879平方公里的采礦權,資源探明量為25億噸,佔中國鉀鹽探明儲量的一半。
鹽湖鉀肥(000792): 鹽湖鉀肥地處青海省察爾汗鹽湖,該鹽湖為我國最大的可溶性鉀鎂鹽礦床。湖區內各種鹽類資源的總儲量達600多億噸,已探明的氯化鉀總儲量為5億噸,其中氯化鉀表內儲量145億噸,佔全國已探明儲量的97%;氯化鎂儲量165億噸,氯化鋰儲量8246萬噸,均佔全國首位;氯化鈉儲量4262億噸,可供全世界人食用2000年。
因白象改名、業績波動大,阿寬食品能否鎖定新型方便食品第一股?
鹽業上市公司:雲南能投、蘭太實業、三友化工、新都化工、井神股份等(以上只做舉例說明,不做買入推薦)。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要經過政府主管部門的批准。按照《公司法》的規定,股份有限公司要上市必須經過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部門批准,未經批准,不得上市;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發行的股票不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不是上市股票。
(2)白家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擴展閱讀
1、雲圖控股:主營業務為復合肥、調味品及農村電商三大業務板塊。
2、中鹽化工:內蒙古蘭太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2000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隸屬中國鹽業總公司。
3、魯銀投資:山東產權交易中心確認魯銀投資為本次掛牌轉讓資產肥城精製鹽廠10000%股權、岱嶽制鹽10000%股權、東岳鹽業10000%股權、東方海鹽10000%股權、寒一有限10000%股權、魯晶制鹽科技6000%股權、電子商務10000%股權、魯鹽經貿10000%股權、魯晶實業6000%股份的受讓方。
4、蘇鹽井神:公司從事鹽礦的開采,鹽及鹽化工產品的生產,銷售,主要產品包含食鹽,小工業鹽,兩鹼用鹽,元明粉和純鹼。
5、金瑞礦業:2016年7月,煤炭資產剝離後,公司主營業務變更為鍶鹽業務,轉入化工行業。
6、盛新鋰能:公司鋰鹽業務由子公司致遠鋰業實施,設計產能為年產4萬噸電池級碳酸鋰、單水氫氧化鋰和氯化鋰,技術先進成熟,產品主要應用於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儲能、石化、制葯等領域。
7、中礦資源:主營各類礦業;2017年,以18億收購了東鵬新材,國內氟化鋰的主要供應商以及國內最大的銫鹽、銣鹽供應商;參股公司收購澳大利亞TGS公司剛果銅鈷礦項目公司擬以18億元收購東鵬新材100%的股權。
8、雲南能投:公司主導產品為食用鹽、工業鹽、燒鹼、PVC等鹽及鹽化工產品,其中公司生產的「白象牌」食用鹽佔有雲南省85%以上的市場份額。
從喊出3年內上市,到披露招股說明書,阿寬食品只用了11個月時間。近日四川白家阿寬食品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寬食品」)招股說明書在證監會官網發布,擬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阿寬食品曾經叫「白家食品」,因「白家」「白象」字形相近,與方便麵品牌白象食品產生過糾紛,經與對方達成協議,改為現在的名字。阿寬食品稱,仍不能排除與白象食品未來就相關、類似事項發生糾紛,從而對生產經營造成不利影響。
作為非油炸的新型方便食品生產商,阿寬食品年收入已經超過10億元,但2021年上半年凈利潤卻出現下滑。業內人士認為,這表明阿寬食品的營銷成本越來越大,線下渠道的拓展也需要重點布局,未來阿寬食品可能進入新的調整期。
子公司拖累業績
招股書顯示,阿寬食品成立於2016年12月,主營新型方便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類型包括方便麵、方便粉絲、方便米線、自熱食品等。此次,阿寬食品擬登陸深交所主板,計劃募資665億元,用於 健康 食品產業園(第一期)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對阿寬食品來說,白家方便粉絲產品的推出,成就了一次發展契機。而後,阿寬食品又以大單品戰略打造出紅油麵皮、甜水麵等爆款產品。招股書顯示,方便麵和方便粉絲銷售收入約占其營收的85%。除自有品牌外,阿寬食品還為三隻松鼠、百草味、李子柒、網易嚴選等提供貼牌、代工服務。
業績方面,2018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阿寬食品營業收入分別為422億元、631億元、111億元、593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0848萬元、236485萬元、762649萬元、219294萬元。
談及阿寬食品2021年上半年凈利潤下滑,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表示,這既說明其申請上市前可能存在刺激業績成長的行為,也可能其在市場競爭中的議價能力不強,為了營收增長必須犧牲部分利潤。
營銷專家路勝貞表示,這樣的營收變動情況,對阿寬食品來說,可能意味著營銷成本越來越大,回報率會越來越低。這也代表阿寬食品倚重的線上市場已經進入瓶頸期,而線下渠道的競爭對產品線的豐富程度要求高,線下消費場景面對的消費群也會變化,會造成阿寬食品拓展線下渠道時面臨新的困難,在一段時間內利潤可能呈現膠著狀態。
因「白家」與「白象」糾紛改名
接觸過阿寬食品的消費者可能有這樣的印象,此前其公司簡稱是「白家食品」,但在2021年變更為「阿寬食品」。對於改名原因,阿寬食品也在招股書中進行了披露。
阿寬食品之所以改名,主要源自其與另一方便食品品牌白象食品的糾紛。阿寬食品稱,報告期內,白象食品曾多次與阿寬食品就含有「白家」字樣用語、的使用進行交涉,認為阿寬食品使用含有「白家」字樣的用語、容易與白象食品的注冊商標產生誤認。而且阿寬食品此前收購的關聯公司川白食品曾兩次因「白家」商標的使用與白象食品發生訴訟(後均在法院的主持下達成和解協議)。
為避免不必要的糾紛,阿寬食品及其實際控制人陳朝暉與白象食品經過多次溝通協商,2020年12月22日,就含有「白家」字樣用語、的使用達成協議。按照協議書約定,阿寬食品不得在方便粉絲、方便麵以及白象食品在商標分類第30類上注冊的「白家」商標所核定產品品類,也不能在公司產品外包裝、產品具體介紹、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等社交媒體、線上旗艦店、授權網點、線下推廣活動、宣傳介紹文件等使用含有「白家」字樣的用語、。
協議書同時約定,阿寬食品使用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的公司名稱(含公司全稱以及簡稱「白家阿寬」)以及已注冊的「白家陳記」商標(含商標圖樣以及商標名稱「白家陳記」),在協議書約定范圍內使用。阿寬食品給予白象食品90萬元,雙方確認對此不再存有爭議。
協議書簽訂後,如果阿寬食品及其控股的企業違反協議書約定,阿寬食品承諾一次性向白象食品支付150萬元違約金。不過,阿寬食品依然作出提示,盡管與白象食品已達成協議,但仍不能排除與白象食品未來就相關、類似事項發生糾紛,從而對生產經營造成不利影響。
多家資本密集入股
處理「白家」「白象」糾紛的同時,阿寬食品也在密集引進資本,快速實現多輪融資。其意圖快速上市,與資本密集入股不無關系。
2020年2月19日,阿寬食品宣布,已達成一項總額為11億元的A輪融資。此次投資由同創偉業集團領投,前海股權投資基金和常州彬復現代服務業基金跟投。當時阿寬食品始創人陳朝暉稱,公司計劃在3年內完成IPO。
2020年6月11日,阿寬食品宣布,獲得高瓴創投、茅台建信基金、壹叄資本、同創偉業、彬復基金等5家機構近2億元的B輪融資。
根據招股書,2021年9月,最後一次股權變更後,陳朝暉為阿寬食品最大股東,持有520573%股份。高瓴懌恆、南海成長分別持股約6%。各方資本組成了長長的股東名單。
對於在資本市場的發展機會,路勝貞表示,對阿寬食品來講,上市將獲得研發新產品的機會,擁有充足的資金,可以加大對麵皮品類和麵皮以外產品的研發,逐步消除產品單一、消費忠誠度下降的困局。但是,如果募集資金僅用於簡單的規模擴張,從可持續性發展角度講,缺少積極的意義。
新型方便食品仍需努力
曾經因外賣產業興起一度沉寂的方便食品,乘著「宅經濟」「一人食」的東風,再度煥發生機。天眼查App顯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我國現有企業名稱或經營范圍含「方便食品」,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方便食品相關企業超52萬家。其中,注冊資本在100萬元以下的超70%。從行業分布上看,有近73%集中在批發和零售業,其次是製造業,佔比超17%。
消費者對方便食品的認知也在變化,方便食品一度被視為限於乘火車等場景的便餐,但過去兩年,方便食品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年輕消費者的社交談資。方便麵被發明出多種食用方法,新型方便食品品牌如阿寬食品、拉麵說等,也成為消費者拍照打卡的道具。
新型方便食品發展迅速,背後離不開營銷。這些品牌深諳年輕消費者思維,吃盡了新型營銷的紅利,但在玩家不斷湧入的競爭中能否保持優勢,還要畫一個問號。目前方便速食的線上市場已逐漸進入存量博弈階段,流量廣告的邊際效應逐漸減弱,流量獲取難度變大,線上品牌開始向線下轉移陣地。
此外,在方便食品行業,康師傅與統一是兩座不可逾越的大山。與阿寬食品的業績相比,在2021年上半年,康師傅控股的方便麵事業收益為12722億元,統一企業中國的方便麵業務收入為4398億元。另據公開資料顯示,正在謀劃上市的今麥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東今麥郎投資有限公司,2020年營收達到21849億元。
路勝貞表示,市場的客觀規律要求新型方便食品品牌把主要精力放到產品的研發和創新上,而且創新產品的生命周期較短,通常是兩三年就需要有新的產品來替代升級,以避免消費者審美疲勞。這對企業的產品研發能力、產品包裝水平,對趨勢把握的敏感性要求都極高。而正是這種創新過程,造就了新型方便食品市場的繁榮。
沈萌也表示,沒有技術研發創新壁壘保護的消費品企業,最重要的就是加強對市場消費需求與偏好的敏感性,市場競爭的裁判是消費者的選擇。
編輯 李嚴 校對 趙琳
『叄』 康師傅、統一、辛拉麵、白家、五穀道場、今麥郎是上市公司吧股票代碼是什麼
辛拉麵、白家、今麥郎不是上市公司,沒有股票代碼;康師傅、統一的股票代碼分別是00322、00220、00220、00606。以下分別做簡要說明:
1、康師傅
對應的公司全名是「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一九九六年二月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巿。該集團透過自有遍布全國的銷售網路分銷旗下產品,截至2009年12月底該集團擁有493個營業所及79個倉庫以服務5,798家經銷商及72,955家直營零售商。
2、統一
對應的公司全名是「統一企業」。1967年7月1日,統一企業正式成立於中國台灣地區台南市永康區,公司產品主要有飲料和方便麵。1992年開始在大陸投資設廠。1998年,統一企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統籌管理在大陸各投資企業的資源與運營。
3、辛拉麵
是韓國獨資上海農心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款方便麵。上海農心食品有限公司於1995年9月7日在上海市工商局登記成立。截止2019年12月20日,該公司並未成功上市。
4、五穀道場
對應的公司全名是「中糧五穀道場食品有限公司是中糧集團」,是中糧集團「全產業鏈糧油食品企業」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中糧控股的股票代碼是00606,是香港上市公司。
5、白家
提問中應該是將「象」錯寫成了」家「。白象對應的公司全名是白象集團食品有限公司。是以方便食品開發、生產為主的集科、工、貿為一體的國家大型一級企業。截止2019年12月20日,該公司並未成功上市。
(3)白家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擴展閱讀:
統一企業的國際化
在追求高成長與多角化經營兩大經營策略之下,進一步和國際知名企業共同投資合作,以吸取國際化經營的觀念與技術,使統一企業跨出本土企業領域,並邁向國際化。
共擁有二十四家分子公司的統一集團,涉足食品、金融、外貿、商業、娛樂、廣告、電子等業,以形成橫跨製造、服務二大產業的格局。
統一企業從傳統食品出發,走向高科技食品,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前提之下,一直都以健康、快樂、愛心、關懷作為最高指導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