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有個印度的朋友想在中國辦綠卡,請問有誰知道有途徑什麼辦理啊
在這個網站上沉默了很久,每天看著大家發泄對印度人和ICC的憤恨,看著一些人因為
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沖擊而以偏概全的看待問題的本質,我完全理解大部分人的心情,作
為一個在IT consulting打拚了近10年的人,我今天很想來給大家講講業內的真實情況。
首先介紹一下自己的經歷,我國內CS本科畢業後在某國內大型軟體公司工作了三年,然
後跳槽進入美國最大的一個consulting公司工作至今,做過國內的項目,日本,東南亞
的項目,兩年前被公司派到美國工作,現在為一個美國的客戶作項目。我走過了東方和
西方,親眼見證了印度IT咨詢行業蓬勃興起的幾年,開始我和大家一樣,瞧不起印度人
,討厭印度人,但是後來我發現我的工作中印度人開始無處不在,我開始反思和深入了
解我所在的行業和發展的趨勢。
其實我今天想說的最核心的問題就是,ICC的泛濫只是一個表象,問題的本質是在他們
的祖國印度這個國家有著一個強大的IT服務和外包行業,這個是絕對不容小看的問題,
印度人之所以everywhere的最根本的原因,印度從上到下,把扶持IT服務和外包當作基
本國策,強國之路來發展,而恰逢2001年網路泡沫破滅以後,美國很多大公司以前燒錢
太多,尋求降低成本,提高利潤,所以可以說印度這個國家抓住了這個歷史機遇,設想
當兩個國家之間貿易往來越來越頻繁的時候,兩個國家的人員交流勢必增多,印度人來
美國工作的機會自然就多了起來,那種介紹工作的中介自然興起。。。
在這個網站置頂的帖子上說,不是所有的咨詢公司都是ICC,讓大家小心,但是正規的
咨詢公司還是可以考慮的,還有一天,我看到有人驚呼 Infosys 居然是上市公司,又
引來大家一頓諷刺和嘲弄,還有人說要多少錢可以搞掉ICC,他願意捐錢,我看了之後
,只能苦笑,覺得大家對這個行業太不了解,有些幼稚可笑。
首先這個商業社會是完全是利益驅動的,資本家,企業家的想法完全是由市場驅動的,
勝者為王,勝者受到尊重,無論你出身如何,來自哪裡,是不是phd,這些都不是重要的
,在全球化競爭的今天,印度IT咨詢公司已經搶得一席之地,就好像中國的製造業一樣
,made in china的全世界都是,義大利,俄羅斯的商人前幾年燒過中國的鞋子,現在
都沒動靜了,估計該改行的都改行了,印度人的IT 服務和外包業現在在整個世界也是
絕對的leader,打遍世界無敵手,作為中國人的我,雖然很希望中國在這個領域有更大
的作為,但是我不得不承認,我們在這個領域的確落後了很多很多。
我所在的公司是美國最老牌的consulting公司,也是轉型最成功的公司,我們從來也沒
有像這個版上的朋友那樣瞧不起和小看過印度人和印度公司,相反,我們公司在印度的
分公司人數已經超過3萬,班加羅爾office已經成為最大的office,超過了美國總部。
我們公司把India delivery center作為全球布局的至關重要的一環,和印度center成
立的時間差不多的中國 center,雖然當初也給予了厚望,但是卻是扶不起的阿斗,目
前發展不過1000人左右的規模主要客戶還只是在日本。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是IBM,IBM
在印度的規模一點也不比我們小,可以說的是,這個行業的幾個leading company,現
在全都在印度布局成功,沒有一個落下。
這只是宏觀上的數字,從微觀上,最近幾年,我們走到哪裡都和印度公司短兵相接,你
說我們大牌公司就可以傲慢鄙視那些Infosys, Tata, Wipro嗎?完全不是,我們在印度
和他們搶人力資源,在其他國家和他們搶生意,項目。這些大的印度公司現在完全有迎
頭趕上的勢頭,他們基本都在美國上市, 背後有美國大股東的支持,他們是從產業鏈
的最下游向上滲透,這是一切發展中國國家想崛起,一切創業者想進入一個新的領域必
經之路,在一點上我非常佩服他們。
有一本暢銷書叫Bangalore Tiger,我們辦公室里有,講的是Wipro的故事,建議大家都
去看看,做到知己知彼,書中提到,Wirpo和Bangalore的其他公司怎麼改變了Global
Competition的格局,他把Wipro比作商業世界的Wal-Mart, Wal-Mart靠廉價的商品和優
質的連鎖服務佔領了個人消費的市場,而世界上有那麼多大大小小的公司,機構,
Wipro的商業模式就是給這些公司提供類似Wal-Mart的服務, Wal-Mart,Target興起後
,你們家門口的雜貨店,水果攤可能都倒閉了,最初那些雜貨店老闆可能說,Wal-Mart
算什麼東西,他們做的東西,哪裡和我這純粹手工技藝相提並論,可是如果他們一直這
樣高傲下去,估計除了關門,也就去給Wal-Mart打工吧。還有一本幾年前暢銷的書叫
The world is Flat講的也是印度以及全球化的挑戰,可能很多人都讀過了。
作為IT consultant ,我每天都要瀏覽很多行業動態,業內的發展趨勢和報告,Gartner
, IDC, Forrester 這些市場研究公司的調研報告,我都有訂閱,SAP是最近幾年很hot
的市場,拿SAP這個領域來說,最新的一篇調查報告,列出來這個市場現在的排名格局
如下,:
Leaders: Accenture, IBM, Deloitte. Capgemini, Satyam,Wipro, BearingPoint,
CSC, Infosys.
Strong Performers: TCS(Tata consulting), Cognizant,HCL, Intelligroup,
Softtek,Neoris,Fujistsu.
從中可以看到,印度這些公司現在在市場的地位,絕對不只是人販子公司那麼簡單,他
們已經在全球化的市場上分得了一杯羹。
總的來說,這些印度公司想撼動美國公司領導地位還很難,但是他們已經成為我們不可
小看的競爭者,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很遺憾這個領域一個中國公司都沒有,但是不是
說中國這個國家或者說中國在高科技領域就不如印度了,中國的在電信行業做的要比印
度好,因為我們有華為,中興等一批民族企業,華為是我最敬佩的中國企業,我有幾個
同學在華為,他們每天東奔西走,我深深理解華為在Global Competition中國和那些老
牌的跨國電信公司競爭有多難,但是華為已經成功占據了一席之地,就像華為是中國人
的驕傲一樣,Tata, Infosys, Wipro絕對是印度人的驕傲,我們完全沒有資格指責,鄙
視人家,否則我們就是完全的loser心態,和燒中國鞋子的義大利商人如出一轍。
最後說說每天和我在一起工作的印度人,在美國的確有很多很小很小的印度公司,他們
可以辦H1b,辦綠卡,我們項目缺人手的時候,也從他們那僱傭過很多sub contractor,
我從他們身上沒有看到任何的問題,工作中有人能幹,有人很差,這個任何國家的人都
會有問題,至於什麼進了ICC就要偽造簡歷,一輩子也洗不清之類的,純屬危言聳聽,
造假的肯定有,但是絕對不是大多數。他們不過是借了自己國家大力發展IT產業的東風
,趕上了好時候,來異國他鄉尋求一個更好的生活而已,我不覺得他們有什麼錯誤,我
也不覺得他們和這里的中國人有什麼不同,很多中國人不過是發現,出國留學,拿個
phd,找到工作,落地生根,這條路的人走得多了,經驗多了,就以為自己這條路是世界
上唯一留在美國的正途,而他們就是歪門邪道,其實,對於他們來說,他們的那條路走
的人多了,也變成了他們的正途。
至於說什麼印度人提拔印度人,印度人抱團之類的,我就搞不懂了,其實這些拉關系
,提攜自己嫡系這些不是中國人最擅長的嗎?美國人做得也不錯啊,我的美國boss也喜
歡提攜自己人啊,我在中國的時候,有一個team幾乎全都是從另外一個公司跳槽來的,
他們互相引薦,最後全都進了我們公司,幹得也都不錯,在社會上混得,這些都在正常
不過了,有什麼可奇怪的呢。我一點也沒覺得這里的印度人在拉幫結派的程度上,比國
內的中國人,或者這里的美國人嚴重。
中國和印度,兩個古老的文明古國,在21世紀經常被相提並論,也被全世界所看好,
盡管在IT 服務和外包這個領域印度人目前優勢已經很明顯,但是中國在許多其他領域
還是印度所不能比擬的,大家都希望自己的祖國強大,大家可以從中獲益,但是希望大
家也能全面客觀的分析自己的競爭對手,看清楚這個世界發展的趨勢。
羅嗦了半天,講了很多,希望提供另一種聲音給大家,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
② 富士康集團和印度HCL集團將組建合資企業
近日,台灣的富士康科技集團與印度的HCL集團攜手,計劃在印度組建一家半導體外包組裝與測試(OSAT)合資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團將持有40%的股權,並投入3720萬美元,以支持本地產業和供應鏈的韌性。HCL集團的發言人強調,此舉將利用其在工程和製造領域的實力,為集團投資組合創造戰略鄰接機會。
富士康鴻海科技印度巨型發展私人有限公司已向台灣證券交易所透露,該合作是基於一份非約束性諒解備忘錄,後續將進入談判階段。知情的行業人士透露,該合資提案正在印度半導體任務組的審議中。HCL憑借其在半導體設計及測試軟體的優勢,與富士康的聯合將對雙方帶來互補性益處,但項目的具體進展仍需觀察。
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長拉傑夫·錢德拉謝卡爾透露,政府已收到多份關於半導體製造和測試設施的提議,包括美光科技公司8.25億美元的投資計劃。富士康曾參與過與Vedanta的合資項目,但最終撤出,轉而獨立推進其在印度的半導體相關計劃,盡管政府的100億美元財政激勵計劃曾為其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