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俗理解「限制性股票」的會計處理—2024CPA會計《股份支付》逐句分析7
限制性股票的會計處理主要涉及授予、等待期股份支付、未達到解鎖條件的股票回購以及達到解鎖條件的會計分錄。
授予限制性股票時,上市公司以非公開發行的方式向激勵對象授予一定數量的公司股票,並規定鎖定期和解鎖期。激勵對象只有在符合股權激勵計劃規定條件的情況下,才可申請解鎖限制性股票。
在授予日,上市公司收到職工繳納的認股款時,應確認收到的款項為銀行存款,同時增加股本和資本公積。
如果部分股票未被解鎖而失效或作廢,上市公司通常按照事先約定的價格立即進行回購。回購時,確認庫存股的增加和相應的其他應付款。
等待期內,上市公司應根據限制性股票鎖定期和解鎖期,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11號——股份支付》的規定判斷等待期,進行股份支付相關的會計處理。未達到解鎖條件而需回購的股票,確認應付股利並沖減其他應付款和庫存股。達到解鎖條件而無需回購的股票,沖減其他應付款和確認資本公積。
在等待期內發放現金股利時,預計未來可解鎖的股利作為利潤分配處理,預計未來不可解鎖的股利沖減相關負債。發放現金股利後,根據是否可撤銷確認應付股利。
具體到例題中的甲公司,其在2×20年至2×22年期間的會計處理如下:
2×20年,甲公司有4名管理人員離職,估計未來2年將6名管理人員離職。當年宣告發放現金股利後,甲公司確認相關成本費用、現金股利的會計處理,以及對不符合解鎖條件的限制性股票的回購。
2×21年,甲公司有8名管理人員離職,估計未來1年沒有管理人員離職。當年宣告發放現金股利後,甲公司再次確認相關成本費用、現金股利的會計處理,以及對不符合解鎖條件的限制性股票的回購。
2×22年,甲公司沒有管理人員離職。此時,甲公司確認相關成本費用、現金股利的會計處理,並完成限制性股票的解鎖。
通過以上步驟,甲公司能夠准確地在會計處理中反映限制性股票的授予、等待期股份支付、未達到解鎖條件的股票回購以及達到解鎖條件的股票情況,確保了會計信息的准確性與完整性。
2. CPA會計——股份支付(權益結算)
在CPA會計中,關於股份支付(權益結算)的處理,特別是限制性股票,其流程獨特。首先,當公司授予限制性股票時,會進行如下會計操作:
借記"銀行存款",貸記"股本"及"資本公積——股本溢價",表示你已實際支付,股份暫未歸屬;同時,借記"庫存股",貸記"其他應付款",象徵公司暫時保管的股份債務。
在資產負債表日,與股票期權類似,需要確認成本費用。至於現金股利問題,根據股份最終能否解鎖和股利是否可撤回,會計處理分為四種情況:
若解鎖且股利不可撤回,借記"利潤分配",貸記"應付股利";若解鎖但股利可撤回,除了上述步驟還涉及借記"其他應付款",貸記"庫存股"。
若限制性股票最終未解鎖,如果股利不可撤回,計入"管理費用";若可撤回,僅需借記"其他應付款",貸記"應付股利"。
解鎖日時,解鎖則借記"其他應付款",交付股份時貸記"庫存股";若未解鎖,涉及退還購買股份的資金,借記"其他應付款",貸記"銀行存款",並注銷庫存股,通過"股本"和"資本公積——股本溢價"進行沖減。
以上就是限制性股票在權益結算下的會計處理流程,體現了其復雜的會計處理規則。
3. CPA會計股份支付准則應用案例解讀——限制性股票
本文針對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權兩種類型的股份支付案例,詳細解釋了如何在CPA會計准則下進行會計處理。以甲公司為例,當公司向高級管理人員授予限制性股票時,如果以股票為對價,會根據授予日的市場價格和授予價格確定公允價值,並在滿足條件後計入管理費用和資本公積。而對於股票期權,公司則需要在等待期內按照期權的公允價值逐年確認股份支付費用。
【案例一】甲公司於20×1年1月1日授予500萬股限制性股票,公允價值為3元/股。激勵對象需在服務滿三年且凈利潤增長率達標後解鎖。20×1年12月31日,由於業績達標,計入管理費用和資本公積的公允價值為3元/股。
【案例二】另一種股票期權,激勵對象無需出資,可選擇在條件滿足時以5元/股購買股票。20×1年12月31日,甲公司按期權公允價值3.6元/股確認費用,20×2年和20×3年則根據股價變動調整公允價值。20×3年12月31日,若凈利潤增長,公司需確認相應費用。
更多詳細會計處理請參考財政部發布的應用案例。如需討論或疑問,請在評論區留言。聲明:案例改編自財政部准則,僅供學習研究,引用需註明出處,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