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伊利的所有老闆有誰啊
鄭俊懷
鄭俊懷1950年出生,高級經濟師。
1974年畢業於內蒙古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系。
1974年1月—1975年11月在呼和浩特市農林局政工科工作。
1975年12月—1979年12月任呼和浩特市國營畜禽場副書記、廠長。
1980年1月—1982年12月在呼和浩特市奶牛公司招待所工作。
1983年1月—1993年5月任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廠廠長。
1993年5月至今任內蒙古伊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黨委書記、總裁,高級經濟師。
榮譽稱號
他曾獲得呼和浩特市、內蒙古自治區、全國三級勞動模範以及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獎項,被評為呼和浩特市「十大新聞人物」、呼和浩特市「十佳市民」、「內蒙古優秀企業家」、「十佳扶貧狀元」、「全國食品工業優秀企業家」等。
1998年被評為自治區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2001年度全國乳品行業優秀企業家2002年度當選為中共十六大代表2003年度中國創業企業家。
「聚人氣」表現
鄭俊懷,在伊利任職的20多年中,他率先在企業內部實行經營承包責任制,在分配製度、人事制度、勞動用工制度三方面進行改革,當年完成股份制改造,使企業效益連年翻番。
1993年組織完成了股份制改造,使原來固定資產40多萬元、年利稅不足5萬元的呼市回民奶食品廠發展成為全國大型乳業集團。與股份制改組前相比,凈資產總額增長了118倍,銷售收入增長了79倍,利潤和稅金分別增長了69倍和135倍。
1996年伊利股票上市,成為全國乳品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伊利股票憑借良好的經營業績,入選上海證券交易所「30」指數樣板股;伊利的產品被選為百年奧運特許產品,為中國爭得了榮譽。
「伊利股份」還連續五年被《中國證券報》和上海亞商咨詢公司評選為「中證*亞商中國最具發展潛力上市公司50強」之一。伊利集團生產的具有清真特色的「伊利」牌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無菌奶等39類產品100多個品種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綠色食品認證。伊利雪糕、冰淇淋連續八年產銷量居全國第一,伊利超高溫滅菌奶連續三年產銷量居全國第一,伊利奶粉、奶茶粉產銷量居全國前三位。
伊利集團獲中央電視台電視調查中心、人民日報市場信息中心在1998年頒發的「伊利牌雪糕/冰淇淋類商品全國市場佔有率第一位」證書。
伊利集團走以農業產業化的道路帶動了周邊地區2萬多農戶、10萬餘人脫貧致富,直接或間接為社會創造了近10萬個就業崗位。
Ⅱ 伊利牛奶的創始人是誰全體流程是什麼
內蒙古伊利集團是全國乳品行業龍頭企業之一,總部坐落在內蒙古呼和浩特金川開發區。鄭俊懷執掌伊利22年,從一個小廠發展成龐大的乳品企業。
Ⅲ 伊利股份最高價是多少
伊利股份最高價是:52.24元,出現在2013年10月。
簡介: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乳品行業龍頭企業之一,是國家520家重點工業企業和國家八部委首批確定的全國151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之一,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唯一一家乳製品贊助商,也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贊助奧運會的中國食品品牌。2009年5月25日,伊利成功牽手2010年世博會,成為唯一一家符合世博標准、為上海世博會提供乳製品的企業。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伊利集團下設液態奶、冷飲、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業部,所屬企業130多個,生產的具有清真特色的伊利集團「伊利」牌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無菌奶、酸奶、乳酪等1000多個品種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綠色食品認證。伊利雪糕、冰淇淋連續十一年產銷量居全國第一,伊利超高溫滅菌奶連續八年產銷量居全國第一,伊利奶粉、奶茶粉產銷量2005年躍居全國第一位。
Ⅳ 求蒙牛各年分銷售數據
蒙牛中國馳名商標
乳業成長起來的大型企業
其開發的產品有液態奶、冰淇淋、奶粉及奶片等系列 100多個品種。
內蒙古蒙牛乳業股份(集團)有限公司
1999年8月蒙牛集團成立,作為乳業的後起之秀,「蒙牛」以出色的營銷手段實現了快速增長。
2002年其銷售額突破21億元,在全國乳製品企業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一舉躍升至第4位。同年10月19日,「第五屆中國成長企業CEO峰會」在人民大會堂召開,在大會表彰的1999-2001年度中國超速成長百強企業(非上市、非國有控股)中,蒙牛乳業以1947.31%的成長速度名列榜首。
蒙牛銷售收入從1999年的0.37億元飆升至2003年的40.7億元,後者是前者的110倍,年平均發展速度高達323%!在中國乳製品企業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為第2位,創造了在誕生之初1000餘天里平均一天超越一個乳品企業的營銷奇跡!「蒙牛速度」,成為中國企業的一面旗幟;
蒙牛集團總部設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盛樂經濟園區。前後四期工程佔地面積 5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綠化面積11萬平方米,目前擁有總資產近40億元,員工萬餘人;與此同時,蒙牛生產基地在自治區境內以總部呼和浩特為軸心,向西延伸,進入包頭、巴盟等地區;向東延伸,進入興安盟、通遼等地區;向外省延伸,進入北京、天津、山西、山東、湖北、河南、安徽、蘭州、新疆、浙江、黑龍江等地區。
2004年6月1日,蒙牛在香港成功上市;
2005由蒙牛乳業集團與湖南衛視聯合打造的「蒙牛酸酸乳超級女聲」青春女孩秀,全國震撼;
蒙牛乳業
蒙牛乳業,是「蒙牛乳業集團」的簡稱。其總部,設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盛樂經濟園區。前後四期工程佔地面積55萬平方米。公司董事長、總裁牛根生擔任中國奶業協會副理事長,近年來被評為:「第八屆內蒙古優秀企業家」;「第四屆全國優秀鄉鎮企業家」;「全國奶業優秀工作者」;「 2002年中國十大創業風雲人物(之一)」;「2002年中國經濟最有價值封面人物」;「中國民營工業行業領袖」;在「2003年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和張瑞敏、柳傳志等商業泰斗同時成為25位企業「新領袖」;2003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2004年 第二屆中國策劃大會暨著名策劃評選活動中,與張瑞敏、魏家福等 8 人獲「中國策劃最高獎」。
蒙牛乳業,是對賭協議在創業型企業中應用的典型案例。摩根士丹利等機構投資蒙牛:1999年1月,牛根生創立了「蒙牛乳業有限公司」,公司注冊資本100萬元。後更名為「內蒙古蒙牛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蒙牛乳業」)。2001年底摩根士丹利等機構與其接觸的時候,蒙牛乳業公司成立尚不足三年,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創業型企業。2002年6月,摩根士丹利等機構投資者在開曼群島注冊了開曼公司。2002年9月,蒙牛乳業的發起人在英屬維爾京群島注冊成立了金牛公司。同日,蒙牛乳業的投資人、業務聯系人和雇員注冊成立了銀牛公司。金牛和銀牛各以1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開曼群島公司50%的股權,其後設立了開曼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模里西斯公司。所投資金經模里西斯最終換取了大陸蒙牛乳業66.7%的股權,蒙牛乳業也變更為合資企業。
蒙牛乳業,創造了傑出的企業家---牛根生,中共黨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碩士,曾到北京大學深造。從事乳業27年。2004年底,牛根生捐出全部個人股份設立「老牛專項基金」,成為「中國捐股第一人」、「全球華人捐股第一人」。牛根生於1999年創辦蒙牛乳業,在「一無工廠,二無奶源,三無市場」的困境下開拓進取,使現在的蒙牛「一有全球樣板工廠,二有國際示範牧場,三有液態奶銷量全國第一」 。目前,蒙牛已在全國14個省級行政區建起20多座生產基地。產品覆蓋全國除台灣省外的所有地區。開發的產品有液態奶、冰淇淋、奶品等三大系列100多個品種。
蒙牛乳業,創造了「蒙牛速度」。CCTV2003「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對牛根生的頒獎辭寫道:「他是一頭牛,卻跑出了火箭的速度!」 蒙牛創造了多項全國紀錄:榮獲中國成長企業「百強之冠」,位列「中國乳品行業競爭力第一名」,擁有中國規模最大的「國際示範牧場」,並首次引入擠奶機器人,是中國乳界收奶量最大的農業產業化「第一龍頭」;蒙牛枕單品銷量居全球第一,液態奶銷量居全國第一,「消費者綜合滿意度」列同類產品第一名,同時也是2003年香港超市惟一獲獎的大陸品牌;蒙牛還是中國首家在海外上市的乳製品企業,並一舉摘得「2004年最佳IPO」桂冠。
牛根生檔案
●1958年生 內蒙古人
●1978年 成為呼和浩特大黑河牛奶廠的一名養牛工人
●1983年 任內蒙古伊利集團(原呼和浩特回民奶食品廠)廠長
●1992年 擔任內蒙古伊利集團生產經營副總裁
●1998年 被內蒙古伊利集團免去生產經營副總裁一職
●1999年 創辦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並擔任董事長兼總裁職務
●2002年 獲「中國十大創業風雲人物」、「中國經濟最有價值封面人物」等榮譽。
●2003年 獲「中國企業新領袖」、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稱號
●2004年 赴港上市,獲「中國策劃最高獎」
●2004年底 捐出全部個人股份設立「老牛專項基金」
●2006年 辭去蒙牛集團總裁職務
●期間曾在北京大學深造,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碩士
1999年剛創立時,蒙牛一文不名,名列中國乳業的第1116位
2000年,實現銷售收入2.47億元,同業排名第11位
2001年,實現銷售收入7.24億元,同業排名第5位
2002年,實現銷售收入16.68億元,同業排名第4位
2003年,實現銷售收入40.71億元,同業排名第3位
2004年,實現銷售收入72.14億元,同業排名第2位
2005年,實現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乳品行業龍頭企業之一,是國家520家重點工業企業和國家八部委首批確定的全國151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之一。
伊利集團
伊利集團擁有全國最大的優質奶源基地—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呼倫貝爾大草原、黑龍江杜爾伯特大草原,保證了伊利產品的天然品質。伊利在奶源建設方面先後進行了一系列的創舉,率先實行「公司+農戶」的方法,建立「分散飼養、集中擠奶、優質優價、全面服務」的經營模式,從而保證了優質充足的奶源。截至目前,伊利集團先後為奶源基地累計投入8億多元,建標准奶站、奶牛小區,並引進了國際一流的現代化全自動擠奶機和原奶質量檢測分析系統,使奶源基地建設與管理向現代化方向邁進。伊利集團從2003年全面啟動現代化的牧場園區前期示範工程建設項目。這個項目的建設將進一步提高奶牛的養殖規模和品質,由現在的大群體小規模向小群體大規模轉變,走科學化、規范化、集約化的奶牛養殖道路,建立更加穩固的高質高產奶源基地,從而為中國乳業的奶牛養殖、優質奶源基地建設開創了全新的模式。
優質的產品,不光要有優質的奶源,更要有先進的技術裝備和研發體系。1999年以來,伊利集團先後投資8個多億,全面啟動乳業技術改造工程:投資2.6億元建立了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的超高溫滅菌奶生產基地,全套引進了當前世界先進水平德國GEA牛奶無菌加工設備,瑞典利樂超高溫滅菌奶包裝線,全部生產過程實現了自動化生產;投資1.5億元在黑龍江杜爾伯特縣新建目前中國單線生產能力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高檔奶粉生產基地;集團研發中心和四個事業部技術中心等二級研發體系的建立,標志著伊利擁有了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研發中心。優質的奶源、先進的技術設備和二級研發體系是伊利產品質量最堅實的保證。
伊利集團公司不僅自身取得了很好的業績,同時也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奶源基地的建設帶動了100萬農民脫貧致富,企業的發展為社會創造了幾十萬個就業崗位,同時推動了周邊地區農業產業化的進程,帶動了周邊地區相關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各地方經濟的騰飛,受到社會的廣泛稱贊。
為進一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能力,伊利集團通過收購、兼並、資產重組、託管等方式先後在內蒙古中西部地區,北京、天津、上海、黑龍江、河北、陝西、廣東、新疆等地建立了自己的生產基地,使企業規模迅速擴大。
在此基礎上,伊利集團還將投巨資進行新工業園區的規劃建設。伊利新工業園區將引進國際一流的設備和技術,生產高附加值的各類奶製品。新工業園區本著奶源基地、市場建設和工業園區同步發展的原則,並在規劃設計和技術裝備上實現諸多創新和提升。新工業園區將參照GMP的工藝要求和工藝要點,使人流和物流實現有序,避免生產過程中的污染,確保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在勞動強度較大的工序將採用機器人操作,整個生產、物流過程實行微機全自控等等。計劃用三年的時間建成國內乃至亞洲最大的生產基地,此園區的建設將為伊利進入世界乳業20強打下堅實的基礎。
今天的伊利集團,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挑戰,提出「用全球的資源,做中國的市場」,推行「以人為本、制度為保障、團隊為前提,平等信任」的企業文化,以不斷創新、追求人類健康生活為己任,力爭實現2012年進入世界乳業20強的宏偉目標。
①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乳品行業龍頭企業之一,是國家520家重點工業企業和國家八部委首批確定的全國151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之一。
伊利集團下設液態奶、冷飲、奶粉和原奶四大事業部,所屬企業八十多個,生產的具有清真特色的「伊利」牌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無菌奶等39類產品600多個品種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綠色食品認證。伊利雪糕、冰淇淋連續十年產銷量居全國第一,伊利超高溫滅菌奶連續七年產銷量居全國第一,伊利奶粉、奶茶粉產銷量一直穩居全國前三位。
2004年,伊利集團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7.35億元,比上年增長38.67%;資產總額達到48.5億元,同比增長19.86%;實現利潤總額3.7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81%;凈利潤2.3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81%;實現每股收益0.61元。從2003年至今,伊利集團主營業務收入高居行業第一,一直以強勁的實力領跑中國乳業,並榮登2002年度中國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百強榜首。
截至2004年上半年,伊利集團連續兩次入圍「中國企業500強」,並連續六次入選「中證·亞商中國最具發展潛力上市公司50強」,連續兩次進入前十名;同年,作為國內僅有的兩家企業,伊利和海爾躋身中國市場人氣最旺品牌十強,並在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評選中,伊利以127.87億元的品牌價值列38位,位居中國食品業首位。
1996年3月,伊利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成為全國乳品行業首家A股上市公司。同年七月被評為「30」指數樣本股。2002年初,被和訊網評為全國十家最受投資者尊重的上市公司之一。伊利股份憑借良好的業績和高速的成長性已成為證券市場公認的藍籌績優股。
1999年,「伊利」商標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伊利集團在全國食品行業首家通過了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伊利雪糕、冰淇淋在國家乳品檢測中心市場抽檢中,連續多年產品的合格率為100%。公司榮獲中國質量管理協會授予的「全國用戶滿意企業」稱號。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評為「質量效益型企業」。 2000年9月,伊利集團又被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評為「全國質量管理先進企業」。
2002年,伊利純牛奶在乳品行業獨家獲得《質量安全國家標准合格產品》證書。同年,伊利集團所屬的液態奶事業部首先通過了國際食品行業中通行的HACCP管理體系認證,成為國內乳品行業第一家實現食品安全有效監控的企業。2003年初,伊利集團所屬冷飲事業部、奶粉事業部、原奶事業部也全部通過第三方審核,在國內食品加工業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2003年12月,伊利集團獲得了素有「綠色壁壘通行證」之稱的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的資格認證證書,標志著伊利集團已經成功得到進軍國際市場的「綠色通行證」,為實現進入世界乳業20強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2年8月,伊利股份作為中國證監會批準的七家增發股票的公司之一,增發了近5000萬股A股,成功募集到資金8億元,為伊利擴大生產規模、調整產品結構,建立全國性物流配送體系和現代化營銷體系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伊利集團擁有全國最大的優質奶源基地—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呼倫貝爾大草原、黑龍江杜爾伯特大草原,保證了伊利產品的天然品質。伊利在奶源建設方面先後進行了一系列的創舉,率先實行「公司+農戶」的方法,建立「分散飼養、集中擠奶、優質優價、全面服務」的經營模式,從而保證了優質充足的奶源。截至目前,伊利集團先後為奶源基地累計投入8億多元,建標准奶站、奶牛小區,並引進了國際一流的現代化全自動擠奶機和原奶質量檢測分析系統,使奶源基地建設與管理向現代化方向邁進。伊利集團從2003年全面啟動現代化的牧場園區前期示範工程建設項目。這個項目的建設將進一步提高奶牛的養殖規模和品質,由現在的大群體小規模向小群體大規模轉變,走科學化、規范化、集約化的奶牛養殖道路,建立更加穩固的高質高產奶源基地,從而為中國乳業的奶牛養殖、優質奶源基地建設開創了全新的模式。
優質的產品,不光要有優質的奶源,更要有先進的技術裝備和研發體系。1999年以來,伊利集團先後投資8個多億,全面啟動乳業技術改造工程:投資2.6億元建立了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的超高溫滅菌奶生產基地,全套引進了當前世界先進水平德國GEA牛奶無菌加工設備,瑞典利樂超高溫滅菌奶包裝線,全部生產過程實現了自動化生產;投資1.5億元在黑龍江杜爾伯特縣新建目前中國單線生產能力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高檔奶粉生產基地;集團研發中心和四個事業部技術中心等二級研發體系的建立,標志著伊利擁有了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研發中心。優質的奶源、先進的技術設備和二級研發體系是伊利產品質量最堅實的保證。
伊利集團公司不僅自身取得了很好的業績,同時也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奶源基地的建設帶動了100萬農民脫貧致富,企業的發展為社會創造了幾十萬個就業崗位,同時推動了周邊地區農業產業化的進程,帶動了周邊地區相關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各地方經濟的騰飛,受到社會的廣泛稱贊。
為進一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能力,伊利集團通過收購、兼並、資產重組、託管等方式先後在內蒙古中西部地區,北京、天津、上海、黑龍江、河北、陝西、廣東、新疆等地建立了自己的生產基地,使企業規模迅速擴大。
在此基礎上,伊利集團還將投巨資進行新工業園區的規劃建設。伊利新工業園區將引進國際一流的設備和技術,生產高附加值的各類奶製品。新工業園區本著奶源基地、市場建設和工業園區同步發展的原則,並在規劃設計和技術裝備上實現諸多創新和提升。新工業園區將參照GMP的工藝要求和工藝要點,使人流和物流實現有序,避免生產過程中的污染,確保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在勞動強度較大的工序將採用機器人操作,整個生產、物流過程實行微機全自控等等。計劃用三年的時間建成國內乃至亞洲最大的生產基地,此園區的建設將為伊利進入世界乳業20強打下堅實的基礎。
今天的伊利集團,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挑戰,提出「用全球的資源,做中國的市場」,推行「以人為本、制度為保障、團隊為前提,平等信任」的企業文化,以不斷創新、追求人類健康生活為己任,力爭實現2012年進入世界乳業20強的宏偉目標。
伊利榮譽
2006年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
2月12日,商務部與中央電視台共同舉辦「中國品牌之路」主題晚會在北京隆重舉行,
晚會震撼發布「2006年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評比結果。伊利、海爾等國內著名企
業以絕對的人氣獲得該項大獎。
2006年20大人民社會責任獎
2月3日,人民大會堂, 來自內蒙古的伊利集團由於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品牌影響深入
民心,獲得「人民社會責任獎」殊榮,成為內蒙古唯一一家獲獎企業。
人民信賴品牌獎
2月3日,人民大會堂, 來自內蒙古的伊利集團由於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品牌影響深入
民心,獲得「人民信賴品牌獎」殊榮,成為內蒙古唯一一家獲獎企業。
2006最佳企業公眾形象
2007年1月29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學、搜狐聯合主辦的 「2006企業
公眾形象年會」在北京隆重召開,伊利集團榮獲「2006最佳企業公眾形象」大獎
2006年最具責任感企業
2007年1月26日,由中國紅十字會、中國新聞周刊聯合舉辦的「第二屆中國·企業
社會責任國際論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伊利集團、英特爾、摩托羅拉
等12家國內外著名企業榮獲組委會頒發的「2006年最具責任感企業」大獎。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行業龍頭企業
2007年1月23日,由中央黨校等單位聯合舉辦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論壇」 隆重
舉行,伊利集團榮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行業龍頭企業」稱號。
2006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調查
2006年12月21日,由中央電視台、北京大學民營經濟研究院與《環球企業家》雜志社
聯合主辦2006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調查活動中,伊利集團榮獲「最具社會責任企業」
2006中國農業網站100強
12月20日,由農業部信息中心、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主辦的「推進
農業信息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高層論壇暨「2006中國農業網站100強」頒獎
盛典在中央電視台梅地亞中心盛大召開。會上,包括我公司在內的8家企業網站榜
上有名,被評為「2006中國農業網站100強」。我公司將繼續以「關注新農村建設,
聚焦農業信息化」為己任,繼續在農業信息化更好的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中
貢獻自己的力量。
2006年社會責任特別貢獻獎
12月17日,伊利集團榮獲了由南方報業集團頒發的「社會責任特別貢獻獎」
2006年生活用品行業誠信企業大獎
12月10日,伊利榮獲由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等國家機構行業協會聯合頒發的「
2006年生活用品行業誠信企業大獎」。
2006年「最佳企業公民」大獎
12月6日,伊利榮獲2006年「最佳企業公民」大獎,這是伊利連續第二次獲得該獎項,
這也是中國乳業中唯一一家入選企業。
2006年全國企業文化優秀案例獎
2006年11月19日,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
民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共同舉辦的第五屆全國企業文化年會暨2006年
度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新聞廳隆重召開,本年度中國企業在企業文化領域的
各項大獎也隨之浮出水面。我公司獲得2006年全國企業文化優秀案例獎。
2006中國最具競爭力的上市公司
2006年11月8日,伊利集團榮獲「2006中國最具競爭力的上市公司」 、「2006卓越表現
獎之年度企業公民」兩項大獎。
2006卓越表現獎之年度企業公民
2006年11月8日,伊利集團榮獲「2006中國最具競爭力的上市公司」 、「2006卓越表現
獎之年度企業公民」兩項大獎。
2006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優秀單位
2006年10月28日—10月30日,「影響中國企業文化建設成功案例發布暨2006全國企業文
化建設工作年會」在貴陽召開,我公司榮獲「2006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優秀單位」,
成為本年度中國乳業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
2006年中國信息化創新百強TOP100企業
2006年9月21日,在國務院信息化辦公室推廣應用組、信息化推進司和全國企業信息化
工作領導小組的指導下,中國電子學會企業信息化專委會和每周電腦報主辦的「TOP100
『中國企業IT應用論壇』」在北京隆重開幕。會上,伊利集團被評為「中國信息化創新
百強TOP100企業」。
2006年中國大學生至愛品牌之冰淇淋品類
2006年8月25日,伊利榮獲 由中國經營報頒發的「 2006年中國大學生至愛品牌之冰淇
淋品類」。
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獎
2006年6月16日,在品牌研究權威機構「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的「2006年中國500最具
價值品牌」排行榜中,伊利集團以152.36億元的品牌價值再次蟬聯行業首位,超出第二
名60多億元,進一步拉大了品牌優勢。
2005CCTV年度最佳僱主
2005年12月29日,「2005CCTV中國年度最佳僱主」榜單正式揭曉,伊利集團入選年度
十大僱主,成為乳品企業中唯一的入選品牌。全球競爭力組織2005中國上市公司競爭
力乳類企業第一名。
2005年度中國營銷大獎
2005年12月7日,由南方都市報和新京報聯合主辦的「2005中國十大營銷事件、人物、
專家評選」在廣州揭曉。伊利集團獨獲事件特別大獎和營銷人物兩項殊榮。
2005第二屆中國最佳企業公民行為獎
2005年12月1日,由21世紀報系及國內外專業機構共同評選的「第二屆中國最佳企業公
民行為獎」在北京揭榜,伊利集團當選中國最佳企業公民行為中「2005年最負責任的
Ⅳ 伊利股份是不是國有控股,是不是國企
不是國有企業,是民企。
簡介: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乳品行業龍頭企業之一,是國家520家重點工業企業和國家八部委首批確定的全國151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之一,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唯一一家乳製品贊助商,也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贊助奧運會的中國食品品牌。2009年5月25日,伊利成功牽手2010年世博會,成為唯一一家符合世博標准、為上海世博會提供乳製品的企業。伊利集團下設液態奶、冷飲、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業部,所屬企業130多個,生產的具有清真特色的伊利集團「伊利」牌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無菌奶、酸奶、乳酪等1000多個品種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綠色食品認證。伊利雪糕、冰淇淋連續十一年產銷量居全國第一,伊利超高溫滅菌奶連續八年產銷量居全國第一,伊利奶粉、奶茶粉產銷量2005年躍居全國第一位。
Ⅵ 伊利奶粉的老闆是內蒙的嗎
鄭俊懷 鄭俊懷1950年出生,高級經濟師。 1974年畢業於內蒙古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系。 1974年1月—1975年11月在呼和浩特市農林局政工科工作。 1975年12月—1979年12月任呼和浩特市國營畜禽場副書記、廠長。 1980年1月—1982年12月在呼和浩特市奶牛公司招待所工作。... 1983年1月—1993年5月任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廠廠長。 1993年5月至今任內蒙古伊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黨委書記、總裁,高級經濟師。 榮譽稱號 他曾獲得呼和浩特市、內蒙古自治區、全國三級勞動模範以及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獎項,被評為呼和浩特市「十大新聞人物」、呼和浩特市「十佳市民」、「內蒙古優秀企業家」、「十佳扶貧狀元」、「全國食品工業優秀企業家」等。 1998年被評為自治區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2001年度全國乳品行業優秀企業家2002年度當選為中共十六大代表2003年度中國創業企業家。 「聚人氣」表現 鄭俊懷,在伊利任職的20多年中,他率先在企業內部實行經營承包責任制,在分配製度、人事制度、勞動用工制度三方面進行改革,當年完成股份制改造,使企業效益連年翻番。 1993年組織完成了股份制改造,使原來固定資產40多萬元、年利稅不足5萬元的呼市回民奶食品廠發展成為全國大型乳業集團。與股份制改組前相比,凈資產總額增長了118倍,銷售收入增長了79倍,利潤和稅金分別增長了69倍和135倍。 1996年伊利股票上市,成為全國乳品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伊利股票憑借良好的經營業績,入選上海證券交易所「30」指數樣板股;伊利的產品被選為百年奧運特許產品,為中國爭得了榮譽。 「伊利股份」還連續五年被《中國證券報》和上海亞商咨詢公司評選為「中證*亞商中國最具發展潛力上市公司50強」之一。伊利集團生產的具有清真特色的「伊利」牌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無菌奶等39類產品100多個品種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綠色食品認證。伊利雪糕、冰淇淋連續八年產銷量居全國第一,伊利超高溫滅菌奶連續三年產銷量居全國第一,伊利奶粉、奶茶粉產銷量居全國前三位。 伊利集團獲中央電視台電視調查中心、人民日報市場信息中心在1998年頒發的「伊利牌雪糕/冰淇淋類商品全國市場佔有率第一位」證書。 伊利集團走以農業產業化的道路帶動了周邊地區2萬多農戶、10萬餘人脫貧致富,直接或間接為社會創造了近10萬個就業崗位。
Ⅶ 有誰知道蒙牛伊利2007年在山東的銷量是多少
蒙牛中國馳名商標
乳業成長起來的大型企業
其開發的產品有液態奶、冰淇淋、奶粉及奶片等系列 100多個品種。
內蒙古蒙牛乳業股份(集團)有限公司
1999年8月蒙牛集團成立,作為乳業的後起之秀,「蒙牛」以出色的營銷手段實現了快速增長。
2002年其銷售額突破21億元,在全國乳製品企業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一舉躍升至第4位。同年10月19日,「第五屆中國成長企業CEO峰會」在人民大會堂召開,在大會表彰的1999-2001年度中國超速成長百強企業(非上市、非國有控股)中,蒙牛乳業以1947.31%的成長速度名列榜首。
蒙牛銷售收入從1999年的0.37億元飆升至2003年的40.7億元,後者是前者的110倍,年平均發展速度高達323%!在中國乳製品企業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為第2位,創造了在誕生之初1000餘天里平均一天超越一個乳品企業的營銷奇跡!「蒙牛速度」,成為中國企業的一面旗幟;
蒙牛集團總部設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盛樂經濟園區。前後四期工程佔地面積 5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綠化面積11萬平方米,目前擁有總資產近40億元,員工萬餘人;與此同時,蒙牛生產基地在自治區境內以總部呼和浩特為軸心,向西延伸,進入包頭、巴盟等地區;向東延伸,進入興安盟、通遼等地區;向外省延伸,進入北京、天津、山西、山東、湖北、河南、安徽、蘭州、新疆、浙江、黑龍江等地區。
2004年6月1日,蒙牛在香港成功上市;
2005由蒙牛乳業集團與湖南衛視聯合打造的「蒙牛酸酸乳超級女聲」青春女孩秀,全國震撼;
蒙牛乳業
蒙牛乳業,是「蒙牛乳業集團」的簡稱。其總部,設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盛樂經濟園區。前後四期工程佔地面積55萬平方米。公司董事長、總裁牛根生擔任中國奶業協會副理事長,近年來被評為:「第八屆內蒙古優秀企業家」;「第四屆全國優秀鄉鎮企業家」;「全國奶業優秀工作者」;「 2002年中國十大創業風雲人物(之一)」;「2002年中國經濟最有價值封面人物」;「中國民營工業行業領袖」;在「2003年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和張瑞敏、柳傳志等商業泰斗同時成為25位企業「新領袖」;2003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2004年 第二屆中國策劃大會暨著名策劃評選活動中,與張瑞敏、魏家福等 8 人獲「中國策劃最高獎」。
蒙牛乳業,是對賭協議在創業型企業中應用的典型案例。摩根士丹利等機構投資蒙牛:1999年1月,牛根生創立了「蒙牛乳業有限公司」,公司注冊資本100萬元。後更名為「內蒙古蒙牛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蒙牛乳業」)。2001年底摩根士丹利等機構與其接觸的時候,蒙牛乳業公司成立尚不足三年,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創業型企業。2002年6月,摩根士丹利等機構投資者在開曼群島注冊了開曼公司。2002年9月,蒙牛乳業的發起人在英屬維爾京群島注冊成立了金牛公司。同日,蒙牛乳業的投資人、業務聯系人和雇員注冊成立了銀牛公司。金牛和銀牛各以1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開曼群島公司50%的股權,其後設立了開曼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模里西斯公司。所投資金經模里西斯最終換取了大陸蒙牛乳業66.7%的股權,蒙牛乳業也變更為合資企業。
蒙牛乳業,創造了傑出的企業家---牛根生,中共黨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碩士,曾到北京大學深造。從事乳業27年。2004年底,牛根生捐出全部個人股份設立「老牛專項基金」,成為「中國捐股第一人」、「全球華人捐股第一人」。牛根生於1999年創辦蒙牛乳業,在「一無工廠,二無奶源,三無市場」的困境下開拓進取,使現在的蒙牛「一有全球樣板工廠,二有國際示範牧場,三有液態奶銷量全國第一」 。目前,蒙牛已在全國14個省級行政區建起20多座生產基地。產品覆蓋全國除台灣省外的所有地區。開發的產品有液態奶、冰淇淋、奶品等三大系列100多個品種。
蒙牛乳業,創造了「蒙牛速度」。CCTV2003「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對牛根生的頒獎辭寫道:「他是一頭牛,卻跑出了火箭的速度!」 蒙牛創造了多項全國紀錄:榮獲中國成長企業「百強之冠」,位列「中國乳品行業競爭力第一名」,擁有中國規模最大的「國際示範牧場」,並首次引入擠奶機器人,是中國乳界收奶量最大的農業產業化「第一龍頭」;蒙牛枕單品銷量居全球第一,液態奶銷量居全國第一,「消費者綜合滿意度」列同類產品第一名,同時也是2003年香港超市惟一獲獎的大陸品牌;蒙牛還是中國首家在海外上市的乳製品企業,並一舉摘得「2004年最佳IPO」桂冠。
牛根生檔案
●1958年生 內蒙古人
●1978年 成為呼和浩特大黑河牛奶廠的一名養牛工人
●1983年 任內蒙古伊利集團(原呼和浩特回民奶食品廠)廠長
●1992年 擔任內蒙古伊利集團生產經營副總裁
●1998年 被內蒙古伊利集團免去生產經營副總裁一職
●1999年 創辦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並擔任董事長兼總裁職務
●2002年 獲「中國十大創業風雲人物」、「中國經濟最有價值封面人物」等榮譽。
●2003年 獲「中國企業新領袖」、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稱號
●2004年 赴港上市,獲「中國策劃最高獎」
●2004年底 捐出全部個人股份設立「老牛專項基金」
●2006年 辭去蒙牛集團總裁職務
●期間曾在北京大學深造,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碩士
1999年剛創立時,蒙牛一文不名,名列中國乳業的第1116位
2000年,實現銷售收入2.47億元,同業排名第11位
2001年,實現銷售收入7.24億元,同業排名第5位
2002年,實現銷售收入16.68億元,同業排名第4位
2003年,實現銷售收入40.71億元,同業排名第3位
2004年,實現銷售收入72.14億元,同業排名第2位
2005年,實現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乳品行業龍頭企業之一,是國家520家重點工業企業和國家八部委首批確定的全國151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之一。
伊利集團
伊利集團擁有全國最大的優質奶源基地—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呼倫貝爾大草原、黑龍江杜爾伯特大草原,保證了伊利產品的天然品質。伊利在奶源建設方面先後進行了一系列的創舉,率先實行「公司+農戶」的方法,建立「分散飼養、集中擠奶、優質優價、全面服務」的經營模式,從而保證了優質充足的奶源。截至目前,伊利集團先後為奶源基地累計投入8億多元,建標准奶站、奶牛小區,並引進了國際一流的現代化全自動擠奶機和原奶質量檢測分析系統,使奶源基地建設與管理向現代化方向邁進。伊利集團從2003年全面啟動現代化的牧場園區前期示範工程建設項目。這個項目的建設將進一步提高奶牛的養殖規模和品質,由現在的大群體小規模向小群體大規模轉變,走科學化、規范化、集約化的奶牛養殖道路,建立更加穩固的高質高產奶源基地,從而為中國乳業的奶牛養殖、優質奶源基地建設開創了全新的模式。
優質的產品,不光要有優質的奶源,更要有先進的技術裝備和研發體系。1999年以來,伊利集團先後投資8個多億,全面啟動乳業技術改造工程:投資2.6億元建立了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的超高溫滅菌奶生產基地,全套引進了當前世界先進水平德國GEA牛奶無菌加工設備,瑞典利樂超高溫滅菌奶包裝線,全部生產過程實現了自動化生產;投資1.5億元在黑龍江杜爾伯特縣新建目前中國單線生產能力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高檔奶粉生產基地;集團研發中心和四個事業部技術中心等二級研發體系的建立,標志著伊利擁有了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研發中心。優質的奶源、先進的技術設備和二級研發體系是伊利產品質量最堅實的保證。
伊利集團公司不僅自身取得了很好的業績,同時也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奶源基地的建設帶動了100萬農民脫貧致富,企業的發展為社會創造了幾十萬個就業崗位,同時推動了周邊地區農業產業化的進程,帶動了周邊地區相關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各地方經濟的騰飛,受到社會的廣泛稱贊。
為進一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能力,伊利集團通過收購、兼並、資產重組、託管等方式先後在內蒙古中西部地區,北京、天津、上海、黑龍江、河北、陝西、廣東、新疆等地建立了自己的生產基地,使企業規模迅速擴大。
在此基礎上,伊利集團還將投巨資進行新工業園區的規劃建設。伊利新工業園區將引進國際一流的設備和技術,生產高附加值的各類奶製品。新工業園區本著奶源基地、市場建設和工業園區同步發展的原則,並在規劃設計和技術裝備上實現諸多創新和提升。新工業園區將參照GMP的工藝要求和工藝要點,使人流和物流實現有序,避免生產過程中的污染,確保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在勞動強度較大的工序將採用機器人操作,整個生產、物流過程實行微機全自控等等。計劃用三年的時間建成國內乃至亞洲最大的生產基地,此園區的建設將為伊利進入世界乳業20強打下堅實的基礎。
今天的伊利集團,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挑戰,提出「用全球的資源,做中國的市場」,推行「以人為本、制度為保障、團隊為前提,平等信任」的企業文化,以不斷創新、追求人類健康生活為己任,力爭實現2012年進入世界乳業20強的宏偉目標。
①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乳品行業龍頭企業之一,是國家520家重點工業企業和國家八部委首批確定的全國151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之一。
伊利集團下設液態奶、冷飲、奶粉和原奶四大事業部,所屬企業八十多個,生產的具有清真特色的「伊利」牌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無菌奶等39類產品600多個品種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綠色食品認證。伊利雪糕、冰淇淋連續十年產銷量居全國第一,伊利超高溫滅菌奶連續七年產銷量居全國第一,伊利奶粉、奶茶粉產銷量一直穩居全國前三位。
2004年,伊利集團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7.35億元,比上年增長38.67%;資產總額達到48.5億元,同比增長19.86%;實現利潤總額3.7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81%;凈利潤2.3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81%;實現每股收益0.61元。從2003年至今,伊利集團主營業務收入高居行業第一,一直以強勁的實力領跑中國乳業,並榮登2002年度中國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百強榜首。
截至2004年上半年,伊利集團連續兩次入圍「中國企業500強」,並連續六次入選「中證·亞商中國最具發展潛力上市公司50強」,連續兩次進入前十名;同年,作為國內僅有的兩家企業,伊利和海爾躋身中國市場人氣最旺品牌十強,並在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評選中,伊利以127.87億元的品牌價值列38位,位居中國食品業首位。
1996年3月,伊利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成為全國乳品行業首家A股上市公司。同年七月被評為「30」指數樣本股。2002年初,被和訊網評為全國十家最受投資者尊重的上市公司之一。伊利股份憑借良好的業績和高速的成長性已成為證券市場公認的藍籌績優股。
1999年,「伊利」商標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伊利集團在全國食品行業首家通過了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伊利雪糕、冰淇淋在國家乳品檢測中心市場抽檢中,連續多年產品的合格率為100%。公司榮獲中國質量管理協會授予的「全國用戶滿意企業」稱號。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評為「質量效益型企業」。 2000年9月,伊利集團又被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評為「全國質量管理先進企業」。
2002年,伊利純牛奶在乳品行業獨家獲得《質量安全國家標准合格產品》證書。同年,伊利集團所屬的液態奶事業部首先通過了國際食品行業中通行的HACCP管理體系認證,成為國內乳品行業第一家實現食品安全有效監控的企業。2003年初,伊利集團所屬冷飲事業部、奶粉事業部、原奶事業部也全部通過第三方審核,在國內食品加工業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2003年12月,伊利集團獲得了素有「綠色壁壘通行證」之稱的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的資格認證證書,標志著伊利集團已經成功得到進軍國際市場的「綠色通行證」,為實現進入世界乳業20強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2年8月,伊利股份作為中國證監會批準的七家增發股票的公司之一,增發了近5000萬股A股,成功募集到資金8億元,為伊利擴大生產規模、調整產品結構,建立全國性物流配送體系和現代化營銷體系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伊利集團擁有全國最大的優質奶源基地—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呼倫貝爾大草原、黑龍江杜爾伯特大草原,保證了伊利產品的天然品質。伊利在奶源建設方面先後進行了一系列的創舉,率先實行「公司+農戶」的方法,建立「分散飼養、集中擠奶、優質優價、全面服務」的經營模式,從而保證了優質充足的奶源。截至目前,伊利集團先後為奶源基地累計投入8億多元,建標准奶站、奶牛小區,並引進了國際一流的現代化全自動擠奶機和原奶質量檢測分析系統,使奶源基地建設與管理向現代化方向邁進。伊利集團從2003年全面啟動現代化的牧場園區前期示範工程建設項目。這個項目的建設將進一步提高奶牛的養殖規模和品質,由現在的大群體小規模向小群體大規模轉變,走科學化、規范化、集約化的奶牛養殖道路,建立更加穩固的高質高產奶源基地,從而為中國乳業的奶牛養殖、優質奶源基地建設開創了全新的模式。
優質的產品,不光要有優質的奶源,更要有先進的技術裝備和研發體系。1999年以來,伊利集團先後投資8個多億,全面啟動乳業技術改造工程:投資2.6億元建立了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的超高溫滅菌奶生產基地,全套引進了當前世界先進水平德國GEA牛奶無菌加工設備,瑞典利樂超高溫滅菌奶包裝線,全部生產過程實現了自動化生產;投資1.5億元在黑龍江杜爾伯特縣新建目前中國單線生產能力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高檔奶粉生產基地;集團研發中心和四個事業部技術中心等二級研發體系的建立,標志著伊利擁有了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研發中心。優質的奶源、先進的技術設備和二級研發體系是伊利產品質量最堅實的保證。
伊利集團公司不僅自身取得了很好的業績,同時也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奶源基地的建設帶動了100萬農民脫貧致富,企業的發展為社會創造了幾十萬個就業崗位,同時推動了周邊地區農業產業化的進程,帶動了周邊地區相關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各地方經濟的騰飛,受到社會的廣泛稱贊。
為進一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能力,伊利集團通過收購、兼並、資產重組、託管等方式先後在內蒙古中西部地區,北京、天津、上海、黑龍江、河北、陝西、廣東、新疆等地建立了自己的生產基地,使企業規模迅速擴大。
在此基礎上,伊利集團還將投巨資進行新工業園區的規劃建設。伊利新工業園區將引進國際一流的設備和技術,生產高附加值的各類奶製品。新工業園區本著奶源基地、市場建設和工業園區同步發展的原則,並在規劃設計和技術裝備上實現諸多創新和提升。新工業園區將參照GMP的工藝要求和工藝要點,使人流和物流實現有序,避免生產過程中的污染,確保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在勞動強度較大的工序將採用機器人操作,整個生產、物流過程實行微機全自控等等。計劃用三年的時間建成國內乃至亞洲最大的生產基地,此園區的建設將為伊利進入世界乳業20強打下堅實的基礎。
今天的伊利集團,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挑戰,提出「用全球的資源,做中國的市場」,推行「以人為本、制度為保障、團隊為前提,平等信任」的企業文化,以不斷創新、追求人類健康生活為己任,力爭實現2012年進入世界乳業20強的宏偉目標。
伊利榮譽
2006年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
2月12日,商務部與中央電視台共同舉辦「中國品牌之路」主題晚會在北京隆重舉行,
晚會震撼發布「2006年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評比結果。伊利、海爾等國內著名企
業以絕對的人氣獲得該項大獎。
2006年20大人民社會責任獎
2月3日,人民大會堂, 來自內蒙古的伊利集團由於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品牌影響深入
民心,獲得「人民社會責任獎」殊榮,成為內蒙古唯一一家獲獎企業。
人民信賴品牌獎
2月3日,人民大會堂, 來自內蒙古的伊利集團由於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品牌影響深入
民心,獲得「人民信賴品牌獎」殊榮,成為內蒙古唯一一家獲獎企業。
2006最佳企業公眾形象
2007年1月29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學、搜狐聯合主辦的 「2006企業
公眾形象年會」在北京隆重召開,伊利集團榮獲「2006最佳企業公眾形象」大獎
2006年最具責任感企業
2007年1月26日,由中國紅十字會、中國新聞周刊聯合舉辦的「第二屆中國·企業
社會責任國際論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伊利集團、英特爾、摩托羅拉
等12家國內外著名企業榮獲組委會頒發的「2006年最具責任感企業」大獎。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行業龍頭企業
2007年1月23日,由中央黨校等單位聯合舉辦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論壇」 隆重
舉行,伊利集團榮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行業龍頭企業」稱號。
2006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調查
2006年12月21日,由中央電視台、北京大學民營經濟研究院與《環球企業家》雜志社
聯合主辦2006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調查活動中,伊利集團榮獲「最具社會責任企業」
2006中國農業網站100強
12月20日,由農業部信息中心、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主辦的「推進
農業信息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高層論壇暨「2006中國農業網站100強」頒獎
盛典在中央電視台梅地亞中心盛大召開。會上,包括我公司在內的8家企業網站榜
上有名,被評為「2006中國農業網站100強」。我公司將繼續以「關注新農村建設,
聚焦農業信息化」為己任,繼續在農業信息化更好的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中
貢獻自己的力量。
2006年社會責任特別貢獻獎
12月17日,伊利集團榮獲了由南方報業集團頒發的「社會責任特別貢獻獎」
2006年生活用品行業誠信企業大獎
12月10日,伊利榮獲由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等國家機構行業協會聯合頒發的「
2006年生活用品行業誠信企業大獎」。
2006年「最佳企業公民」大獎
12月6日,伊利榮獲2006年「最佳企業公民」大獎,這是伊利連續第二次獲得該獎項,
這也是中國乳業中唯一一家入選企業。
2006年全國企業文化優秀案例獎
2006年11月19日,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
民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共同舉辦的第五屆全國企業文化年會暨2006年
度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新聞廳隆重召開,本年度中國企業在企業文化領域的
各項大獎也隨之浮出水面。我公司獲得2006年全國企業文化優秀案例獎。
2006中國最具競爭力的上市公司
2006年11月8日,伊利集團榮獲「2006中國最具競爭力的上市公司」 、「2006卓越表現
獎之年度企業公民」兩項大獎。
2006卓越表現獎之年度企業公民
2006年11月8日,伊利集團榮獲「2006中國最具競爭力的上市公司」 、「2006卓越表現
獎之年度企業公民」兩項大獎。
2006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優秀單位
2006年10月28日—10月30日,「影響中國企業文化建設成功案例發布暨2006全國企業文
化建設工作年會」在貴陽召開,我公司榮獲「2006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優秀單位」,
成為本年度中國乳業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
2006年中國信息化創新百強TOP100企業
2006年9月21日,在國務院信息化辦公室推廣應用組、信息化推進司和全國企業信息化
工作領導小組的指導下,中國電子學會企業信息化專委會和每周電腦報主辦的「TOP100
『中國企業IT應用論壇』」在北京隆重開幕。會上,伊利集團被評為「中國信息化創新
百強TOP100企業」。
2006年中國大學生至愛品牌之冰淇淋品類
2006年8月25日,伊利榮獲 由中國經營報頒發的「 2006年中國大學生至愛品牌之冰淇
淋品類」。
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獎
2006年6月16日,在品牌研究權威機構「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的「2006年中國500最具
價值品牌」排行榜中,伊利集團以152.36億元的品牌價值再次蟬聯行業首位,超出第二
名60多億元,進一步拉大了品牌優勢。
2005CCTV年度最佳僱主
2005年12月29日,「2005CCTV中國年度最佳僱主」榜單正式揭曉,伊利集團入選年度
十大僱主,成為乳品企業中唯一的入選品牌。全球競爭力組織2005中國上市公司競爭
力乳類企業第一名。
2005年度中國營銷大獎
2005年12月7日,由南方都市報和新京報聯合主辦的「2005中國十大營銷事件、人物、
專家評選」在廣州揭曉。伊利集團獨獲事件特別大獎和營銷人物兩項殊榮。
2005第二屆中國最佳企業公民行為獎
2005年12月1日,由21世紀報系及國內外專業機構共同評選的「第二屆中國最佳企業公
民行為獎」在北京揭榜,伊利集團當選中國最佳企業公民行為中「2005年最負責任的
企業」。
Ⅷ 伊利股份股票價多少
伊利股份最高價是:52.24元,出現在2013年10月。
簡介: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乳品行業龍頭企業之一,是國家520家重點工業企業和國家八部委首批確定的全國151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之一,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唯一一家乳製品贊助商,也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贊助奧運會的中國食品品牌。2009年5月25日,伊利成功牽手2010年世博會,成為唯一一家符合世博標准、為上海世博會提供乳製品的企業。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伊利集團下設液態奶、冷飲、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業部,所屬企業130多個,生產的具有清真特色的伊利集團「伊利」牌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無菌奶、酸奶、乳酪等1000多個品種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綠色食品認證。伊利雪糕、冰淇淋連續十一年產銷量居全國第一,伊利超高溫滅菌奶連續八年產銷量居全國第一,伊利奶粉、奶茶粉產銷量2005年躍居全國第一位。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Ⅸ 伊利VS蒙牛
①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乳品行業龍頭企業之一,是國家520家重點工業企業和國家八部委首批確定的全國151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之一。
伊利集團下設液態奶、冷飲、奶粉和原奶四大事業部,所屬企業八十多個,生產的具有清真特色的「伊利」牌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無菌奶等39類產品600多個品種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綠色食品認證。伊利雪糕、冰淇淋連續十年產銷量居全國第一,伊利超高溫滅菌奶連續七年產銷量居全國第一,伊利奶粉、奶茶粉產銷量一直穩居全國前三位。
2004年,伊利集團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7.35億元,比上年增長38.67%;資產總額達到48.5億元,同比增長19.86%;實現利潤總額3.7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81%;凈利潤2.3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81%;實現每股收益0.61元。從2003年至今,伊利集團主營業務收入高居行業第一,一直以強勁的實力領跑中國乳業,並榮登2002年度中國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百強榜首。
截至2004年上半年,伊利集團連續兩次入圍「中國企業500強」,並連續六次入選「中證·亞商中國最具發展潛力上市公司50強」,連續兩次進入前十名;同年,作為國內僅有的兩家企業,伊利和海爾躋身中國市場人氣最旺品牌十強,並在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評選中,伊利以127.87億元的品牌價值列38位,位居中國食品業首位。
北京2008年奧運會全球合作夥伴
1996年3月,伊利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成為全國乳品行業首家A股上市公司。同年七月被評為「30」指數樣本股。2002年初,被和訊網評為全國十家最受投資者尊重的上市公司之一。伊利股份憑借良好的業績和高速的成長性已成為證券市場公認的藍籌績優股。
1999年,「伊利」商標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伊利集團在全國食品行業首家通過了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伊利雪糕、冰淇淋在國家乳品檢測中心市場抽檢中,連續多年產品的合格率為100%。公司榮獲中國質量管理協會授予的「全國用戶滿意企業」稱號。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評為「質量效益型企業」。 2000年9月,伊利集團又被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評為「全國質量管理先進企業」。
2002年,伊利純牛奶在乳品行業獨家獲得《質量安全國家標准合格產品》證書。同年,伊利集團所屬的液態奶事業部首先通過了國際食品行業中通行的HACCP管理體系認證,成為國內乳品行業第一家實現食品安全有效監控的企業。2003年初,伊利集團所屬冷飲事業部、奶粉事業部、原奶事業部也全部通過第三方審核,在國內食品加工業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2003年12月,伊利集團獲得了素有「綠色壁壘通行證」之稱的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的資格認證證書,標志著伊利集團已經成功得到進軍國際市場的「綠色通行證」,為實現進入世界乳業20強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2年8月,伊利股份作為中國證監會批準的七家增發股票的公司之一,增發了近5000萬股A股,成功募集到資金8億元,為伊利擴大生產規模、調整產品結構,建立全國性物流配送體系和現代化營銷體系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伊利集團擁有全國最大的優質奶源基地—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呼倫貝爾大草原、黑龍江杜爾伯特大草原,保證了伊利產品的天然品質。伊利在奶源建設方面先後進行了一系列的創舉,率先實行「公司+農戶」的方法,建立「分散飼養、集中擠奶、優質優價、全面服務」的經營模式,從而保證了優質充足的奶源。截至目前,伊利集團先後為奶源基地累計投入8億多元,建標准奶站、奶牛小區,並引進了國際一流的現代化全自動擠奶機和原奶質量檢測分析系統,使奶源基地建設與管理向現代化方向邁進。伊利集團從2003年全面啟動現代化的牧場園區前期示範工程建設項目。這個項目的建設將進一步提高奶牛的養殖規模和品質,由現在的大群體小規模向小群體大規模轉變,走科學化、規范化、集約化的奶牛養殖道路,建立更加穩固的高質高產奶源基地,從而為中國乳業的奶牛養殖、優質奶源基地建設開創了全新的模式。
優質的產品,不光要有優質的奶源,更要有先進的技術裝備和研發體系。1999年以來,伊利集團先後投資8個多億,全面啟動乳業技術改造工程:投資2.6億元建立了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的超高溫滅菌奶生產基地,全套引進了當前世界先進水平德國GEA牛奶無菌加工設備,瑞典利樂超高溫滅菌奶包裝線,全部生產過程實現了自動化生產;投資1.5億元在黑龍江杜爾伯特縣新建目前中國單線生產能力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高檔奶粉生產基地;集團研發中心和四個事業部技術中心等二級研發體系的建立,標志著伊利擁有了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研發中心。優質的奶源、先進的技術設備和二級研發體系是伊利產品質量最堅實的保證。
伊利集團公司不僅自身取得了很好的業績,同時也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奶源基地的建設帶動了100萬農民脫貧致富,企業的發展為社會創造了幾十萬個就業崗位,同時推動了周邊地區農業產業化的進程,帶動了周邊地區相關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各地方經濟的騰飛,受到社會的廣泛稱贊。
為進一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能力,伊利集團通過收購、兼並、資產重組、託管等方式先後在內蒙古中西部地區,北京、天津、上海、黑龍江、河北、陝西、廣東、新疆等地建立了自己的生產基地,使企業規模迅速擴大。
在此基礎上,伊利集團還將投巨資進行新工業園區的規劃建設。伊利新工業園區將引進國際一流的設備和技術,生產高附加值的各類奶製品。新工業園區本著奶源基地、市場建設和工業園區同步發展的原則,並在規劃設計和技術裝備上實現諸多創新和提升。新工業園區將參照GMP的工藝要求和工藝要點,使人流和物流實現有序,避免生產過程中的污染,確保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在勞動強度較大的工序將採用機器人操作,整個生產、物流過程實行微機全自控等等。計劃用三年的時間建成國內乃至亞洲最大的生產基地,此園區的建設將為伊利進入世界乳業20強打下堅實的基礎。
今天的伊利集團,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挑戰,提出「用全球的資源,做中國的市場」,推行「以人為本、制度為保障、團隊為前提,平等信任」的企業文化,以不斷創新、追求人類健康生活為己任,力爭實現2012年進入世界乳業20強的宏偉目標。
②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西北部城市和港口,臨伊利湖岸。人口11.7萬(1984),大市區27.9萬(1980)。1753年法國人建要塞,1795年為美領有後建鎮。現為漁業基地。木材、煤、石油、鐵礦等的輸出港。以機械(鍋爐、引擎)、電力機車、化學、造紙、食品加工等工業為盛。
伊利榮譽
2006年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
2月12日,商務部與中央電視台共同舉辦「中國品牌之路」主題晚會在北京隆重舉行,
晚會震撼發布「2006年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評比結果。伊利、海爾等國內著名企
業以絕對的人氣獲得該項大獎。
2006年20大人民社會責任獎
2月3日,人民大會堂, 來自內蒙古的伊利集團由於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品牌影響深入
民心,獲得「人民社會責任獎」殊榮,成為內蒙古唯一一家獲獎企業。
人民信賴品牌獎
2月3日,人民大會堂, 來自內蒙古的伊利集團由於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品牌影響深入
民心,獲得「人民信賴品牌獎」殊榮,成為內蒙古唯一一家獲獎企業。
2006最佳企業公眾形象
2007年1月29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學、搜狐聯合主辦的 「2006企業
公眾形象年會」在北京隆重召開,伊利集團榮獲「2006最佳企業公眾形象」大獎
2006年最具責任感企業
2007年1月26日,由中國紅十字會、中國新聞周刊聯合舉辦的「第二屆中國·企業
社會責任國際論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伊利集團、英特爾、摩托羅拉
等12家國內外著名企業榮獲組委會頒發的「2006年最具責任感企業」大獎。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行業龍頭企業
2007年1月23日,由中央黨校等單位聯合舉辦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論壇」 隆重
舉行,伊利集團榮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行業龍頭企業」稱號。
2006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調查
2006年12月21日,由中央電視台、北京大學民營經濟研究院與《環球企業家》雜志社
聯合主辦2006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調查活動中,伊利集團榮獲「最具社會責任企業」
2006中國農業網站100強
12月20日,由農業部信息中心、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主辦的「推進
農業信息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高層論壇暨「2006中國農業網站100強」頒獎
盛典在中央電視台梅地亞中心盛大召開。會上,包括我公司在內的8家企業網站榜
上有名,被評為「2006中國農業網站100強」。我公司將繼續以「關注新農村建設,
聚焦農業信息化」為己任,繼續在農業信息化更好的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中
貢獻自己的力量。
2006年社會責任特別貢獻獎
12月17日,伊利集團榮獲了由南方報業集團頒發的「社會責任特別貢獻獎」
2006年生活用品行業誠信企業大獎
12月10日,伊利榮獲由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等國家機構行業協會聯合頒發的「
2006年生活用品行業誠信企業大獎」。
2006年「最佳企業公民」大獎
12月6日,伊利榮獲2006年「最佳企業公民」大獎,這是伊利連續第二次獲得該獎項,
這也是中國乳業中唯一一家入選企業。
2006年全國企業文化優秀案例獎
2006年11月19日,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
民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共同舉辦的第五屆全國企業文化年會暨2006年
度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新聞廳隆重召開,本年度中國企業在企業文化領域的
各項大獎也隨之浮出水面。我公司獲得2006年全國企業文化優秀案例獎。
2006中國最具競爭力的上市公司
2006年11月8日,伊利集團榮獲「2006中國最具競爭力的上市公司」 、「2006卓越表現
獎之年度企業公民」兩項大獎。
2006卓越表現獎之年度企業公民
2006年11月8日,伊利集團榮獲「2006中國最具競爭力的上市公司」 、「2006卓越表現
獎之年度企業公民」兩項大獎。
2006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優秀單位
2006年10月28日—10月30日,「影響中國企業文化建設成功案例發布暨2006全國企業文
化建設工作年會」在貴陽召開,我公司榮獲「2006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優秀單位」,
成為本年度中國乳業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
2006年中國信息化創新百強TOP100企業
2006年9月21日,在國務院信息化辦公室推廣應用組、信息化推進司和全國企業信息化
工作領導小組的指導下,中國電子學會企業信息化專委會和每周電腦報主辦的「TOP100
『中國企業IT應用論壇』」在北京隆重開幕。會上,伊利集團被評為「中國信息化創新
百強TOP100企業」。
2006年中國大學生至愛品牌之冰淇淋品類
2006年8月25日,伊利榮獲 由中國經營報頒發的「 2006年中國大學生至愛品牌之冰淇
淋品類」。
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獎
2006年6月16日,在品牌研究權威機構「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的「2006年中國500最具
價值品牌」排行榜中,伊利集團以152.36億元的品牌價值再次蟬聯行業首位,超出第二
名60多億元,進一步拉大了品牌優勢。
2005CCTV年度最佳僱主
2005年12月29日,「2005CCTV中國年度最佳僱主」榜單正式揭曉,伊利集團入選年度
十大僱主,成為乳品企業中唯一的入選品牌。全球競爭力組織2005中國上市公司競爭
力乳類企業第一名。
2005年度中國營銷大獎
2005年12月7日,由南方都市報和新京報聯合主辦的「2005中國十大營銷事件、人物、
專家評選」在廣州揭曉。伊利集團獨獲事件特別大獎和營銷人物兩項殊榮。
2005第二屆中國最佳企業公民行為獎
2005年12月1日,由21世紀報系及國內外專業機構共同評選的「第二屆中國最佳企業公
民行為獎」在北京揭榜,伊利集團當選中國最佳企業公民行為中「2005年最負責任的
企業」。
蒙牛中國馳名商標
乳業成長起來的大型企業
其開發的產品有液態奶、冰淇淋、奶粉及奶片等系列 100多個品種。
2002年10月19日,「第五屆中國成長企業CEO峰會」在人民大會堂召開,在大會表彰的1999-2001年度中國超速成長百強企業(非上市、非國有控股)中,蒙牛乳業以1947.31%的成長速度名列榜首。
公司由自然人出資,採取發起設立方式於 1999年7月成立。目前,公司屬於中外合資股份制企業。短短6年時間,業務收入在全國乳製品企業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2位。
目前,從利樂枕牛奶市場佔有率來看,蒙牛枕居世界第一;從液態奶市場佔有率來看,蒙牛居全國第一;從冰淇淋市場佔有率來看,蒙牛居全國第一。
....最近被炒得沸沸揚揚的蒙牛新產品「特倫蘇」牛奶中的「造骨牛奶蛋白」 (OMP)。幾年前我曾研究與骨骼有關的課題,從來沒有見到過「造骨牛奶蛋白」的報道,有關的國際學術會議上也沒有聽到過這方面的消息。如果是近一,二年來的新發現,恐怕連作用機制都來不及搞清楚,怎能這么快就用到人身上?後來從「新語絲」上讀到方舟子等人的文章,質疑此造骨蛋白不是什麼新發現的蛋白質,而是國內外都早已熟知的胰島素樣生長因-1(IGF-1),只不過給換了個名稱而已。從他引用的梅方權教授的資料:「主要存在於血液中,大部分由肝臟合成。。。含有70個氨基酸,分子量為7649」。,我也認為它是胰島素樣生長因-1。因為氨基酸數目和分子量數值都相同,一點不差,若非胰島素樣生長因- 1,那就是它的「同分異構體」了。這種可能性極小極小。在我多年的生物醫學研究中,還從來沒有碰到過。
質疑文章登出已一個月余,有的報紙記者還采訪過蒙牛公司和它的首席科學家母xx,至今未見蒙牛公司發表任何出來澄清的文章或申明,這就是說:默認「造骨牛奶蛋白」就是「胰島素樣生長因-1」。若是如此,問題就很嚴重。因為胰島素樣生長因-1(IGF-1)能引發多種癌症。血液中IGF-1高的人,易患多種上皮細胞癌(1,2,17)。除了乳腺癌(3,18)外,還會引發前列腺癌 (4-,肺癌 (10-13)和結腸直腸癌(14-16)。可能還增高患膀胱癌的風險(19)。這樣,喝了蒙牛「特倫蘇」牛奶就會出現倆種可能性。第一種是按照蒙牛公司的宣傳,IGF-1能以完整無缺的形式通過消化道,在體內發揮所謂的造骨作用。但實際結果是造骨不成(蒙牛公司沒有證明它的(IGF-1)對人才體有增強骨密度,促進骨量增加的作用,即使用大白鼠做的動物試驗,也沒有得到明確的結果),反而很多人可能將患上前列腺癌,或乳腺癌,或肺癌,或結腸直腸癌(這是大量國際醫學研究成果證明了的)以及可能的膀胱癌。這就跡近「謀財害命」了。第二種結果是目前生物醫學知識所認為的:喝進的造骨牛奶蛋白(IGF-1)在胃腸道中被消化、降解,而不會被完整地吸收進血液中,至少對新生兒之外的其他人是如此(見方舟子文)。那麼所謂的「造骨牛奶」只不過補充了一些氨基酸(或一些小肽片段)而已。就與喝普通的牛奶完全一樣。結論是:「特倫蘇」牛奶對人體不是有害就是無益,消費者千萬不能光顧,不要上當受騙。
寫到這里,不禁要請問蒙牛公司的首席科學家母先生:您們宣稱OMP是「由蒙牛乳業的科研人員發現並命名的」,這真是一種新發現的蛋白質?若是的話,請問它的氨基酸組成或結構,與IGF-1有那些不一樣?消費者有知情權(生產工藝您們可以保密,或申請專利)。若是IGF-1,這是幾十年前就被發現的蛋白質,您們為什麼要欺騙消費者?而更嚴重的是它的致癌作用,您們為什麼隻字不提?登在「科學」上的這篇有關IGF-1致癌作用的文章,是1998年的事(4),是九年以前的事,這樣重要的文獻您們不可能不讀;而且還有大量關於IGF-1致癌作用的文章,有幾篇研究工作還是以中國人為對象做的 (8, 11)。您們對這么多研究報道卻視而不見,這只能說明您們有意忽悠消費者。您們的科學良知何在?您們作為普通人的良心又何在?這些問題同樣要請教梅方權教授。您是「造骨牛奶蛋白」專家評審委員會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任、農業部情報研究所所長兼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憑您的學識和工作條件,若「造骨牛奶蛋白」就是IGF-1,您對它應了如指掌。您為什麼不介紹它的主要功能(影響細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過程)和令人心罄的致癌作用,而僅僅介紹它的「顯著改善骨骼合成代謝,增強骨密度,促進骨量增加,延緩骨骼衰老「等次要功能?!您也是在有意忽悠消費者?國外的科學界是千方百計減低人體血液中的IGF-1水平,以減少患癌症的危險(9,14, 18)。而您們卻在牛奶中添加大量的IGF-1,真讓人「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