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股開盤時間
美股股市的交易開市時間段是美國東部時間上午9:30-下午4:00,午間不休市,相當於北京時間晚上10:30至次日凌晨5:00。而當美國採用夏令時的時候,對應的交易時間段就相當於北京時間晚上9:30至次日凌晨4:00。
在正常的美國股市交易時間段之外美股研究社還知道美股允許盤前盤後交易,用盈透證券(IB)舉例,加入盤前盤後交易之後就是東部時間上午4:00開盤,晚上8:00收盤(多謝知友劍掃飛雪指正)。紐交所(NYSE)和NASDAQ都有專門的盤前盤後交易,這期間一般只有大股票或者是新聞關注度比較高的股票才會有交易量,並且一般會比正常時段的交易量小很多。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盤前盤後的交易量都相當小,所以流動性很差,買賣價差(bid ask Spread)也會比較高。但遇到盤前盤後出現事件性驅動的話,交易量常常比盤中還活躍,比較典型得就是每個季度發財報之後,由於財報發布都是盤前和盤後,所以提前就非常活躍的交易了。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㈡ 半數公司回購靜默期已過 美股重燃希望
美股市場波動幅度加大,市場寄希望於三季度財報以及企業回購股票之上。美股三季度財報季早已拉開序幕,已有近半數美股上市公司度過股票回購靜默期。在市場人士看來,回購這個美股上漲的最大「推手」有望回歸,美股的春天或許不遠了。
據媒體報道,美股企業在公布財報前的一個月內禁止回購自家公司股票,也就是回購靜默期。按照美國監管規定,在上市公司存在可能影響股價的非公開信息時,就不得回購自家股份,否則就可能構成內幕交易。對於執行回購計劃的高管來說,他們通常會早於公眾獲取公司財報信息,因此在財報公布前的一個月為股票回購靜默期。
高盛首席股票策略師David Kostin在報告中指出,在標普500公司成分股企業中,已有48%的企業過了股票回購靜默期,意味著這些企業又可以開始購買自家股票。德銀統計也顯示,從本周開始,度過靜默期的美股上市公司數量開始顯著增多。
截至上周五收盤,標普500指數月內累計跌幅達到8.8%。對於近期的市場動盪,市場此前給出了許多下跌的理由,例如10年期國債收益率超過3%,美聯儲「鷹派」作風等,但市場卻忽略了回購管制期的問題。對比2月份美股市場「閃崩」,當時也恰好處在財報公布前的回購管制期尾聲。隨著公司密集發布三季度財報,股票回購靜默期的集中到來也是美股下跌難以忽視的原因。
美國上市公司一直都將大筆資金用來給股東分紅和回購股票,分紅和回購成為美股牛市的主要動力來源,高盛更將其稱之為「最大的股票需求來源」和美股的「最大買家」。自金融危機以來,美國上市公司已斥資4.4萬億美元回購股票,規模甚至比美聯儲的量化寬松還要多。今年以來,標普500指數成份股企業的最大現金開支就是用在股票回購之上,上半年企業股票回購額同比增長48%至3840億美元。截至9月中旬,所有美國上市企業已批準的股票回購總數達到7620億美元,年底有望突破1萬億美元大關,刷新歷史紀錄。
一般來說,美股企業管理層通過回購股票在向華爾街發出信號,象徵這個公司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高盛指出,這主要是源於美國上市公司強勁的營收增長以及管理層對未來的樂觀態度。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首席執行官巴菲特曾表示,如果公司無法找到其他方式來配置其龐大的現金儲備,他也會考慮回購股票。
高盛和德銀均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尚無利空消息,投資者沒有理由進一步削減倉位的背景下,上市公司股票回購的歸來將對美股股價帶來支撐。不過,即使更多的企業度過回購靜默期,也並不意味著股價就會上漲。有分析人士表示,美股投資者還非常關注2019年的企業盈利預期,包括利率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美元走強等多項變數,也都將在美國企業財報數據中體現。
值得注意的是,手握巨額現金的美國上市公司或許發現,除了回購,這些錢似乎無處可用。「企業將給現金找到一個家——回購、分紅或者並購,但不會是資本支出。」B。 Riley FBR首席市場策略師Art Hogan如是說。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