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美國股市市值占其GDP的比例大於歐洲大陸各國股市與GDP的比例
因為市場總市值與GDP之比的高低,反映了市場投資機會和風險度。由於美國的資機會和風險度要大於歐洲大陸各國,所以美國股市市值占其GDP的比例大於歐洲大陸各國股市與GDP的比例。
經濟學家華生對於股市市值和GDP的關系提供了一個一般參數:「低收入國家一般在20%~30%左右,中等收入國家一般在50%左右。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股市市值大體與GDP持平。」如果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DP的比率在70%~80%之間,則買入股票長期而言可能會讓投資者有相當不錯的報酬。
(1)美國股票容易融資所佔比例擴展閱讀
2000年美國股市總市值占其GDP比重高達183%,隨之而來的便是美國股市互聯網泡沫的破滅。而在2007年,房地產泡沫與信貸泡沫爆發之際,美國總市值佔GDP比重為135%。到了2009年3月,當時美國股市總市值與GDP比率僅為73%。
然而在2013年,雖然大企業盈利下滑,但美股還是上漲了30%以上,總市值佔GDP比例再次超過100%,當時利用貸款投資股市的資金達到4450億美元,是有史以來最高值。可見,信貸泡沫危機已經顯現。
然而,總部位於紐約的對沖基金公司OmegaAdvisors的副董事長StevenEinhorn近日卻表示,已經持續了6年的美國牛市至少還會再持續兩年。
參照資料來源:網路-gdp
參照資料來源:網路-美國股市
參照資料來源:人民網-美國股市15年逼退一半上市公司
2. 美國股票市場的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各佔多大的比例
從國外市場來看,證券市場的潮流應該是機構佔主導。美國、英國等是保險資金、共同基金和養老基金等穩定持有股市絕大部分股份;日本等則是法人機構相互持股,也是機構占據主導地位。而且隨著證券市場的發展,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有增無減。美國機構投資者佔美國總股本的比重由1950年的7.2%上升到2001年三季度末的46.7%-。其中,養老基金由0.8%上升到19.8%,共同基金由2%上升到17.9%,保險公司由3.3%上升到7.3%。
3. 聽說90%的人炒股賠錢,那具說普遍投資者投美國股市,一年回報率是30%多,那他們為什麼就能都賺錢
不可信。
股市是一個理性的市場,一個專業的市場,市場也只是眷顧那些有扎實的技術和豐富經驗的投資者。然而現在有很多散戶風聞股市能賺錢就蜂擁而入,自己有一定的資金,但是不具備技術分析能力和操作經驗,而市場是殘酷的,沒有這些技能你不可能應對這些問題,所以大多數散戶是虧錢的,只有少數經驗技術都到位的人才能賺錢,這是永恆的真理。
至於美股,遠在海外,基本面消息的考證對於普通人來說非常困難,國內的投資者想要操作賺錢不會比國內股票容易,更別說每個人都能賺,還穩定在30%的回報率。每個人都能賺從事情本質上來說就是一個謊言,可信度不高,很可能是托,要謹慎。
4. 融資余額占流通盤比例多少股價容易拉升
融資大多都是短炒資金,會起到助漲助跌作用。比例越高波動會越大,也越難上漲。如果融資額超過流通盤一定比例(通常5%以上),說明投機資金比例很大,一旦有一定漲幅就會遇到拋壓,拉升難度就會很大。低於5%可以考慮,超過5%拉升難度就大,後續高度也會受限。
5. 根據數據顯示,為什麼在美國和其他國家,股票市場不如其他融資來源重要
歐美國家金融市場發展的比較早,而且也比較完善,衍生品又多
6. 券商一般提供的股票融資比例是多少
融資融券是指投資者向具有上海證券交易所或深圳證券交易所會員資格的證券公司提供擔保物,借入資金買入本所上市證券或借入本所上市證券並賣出的行為。簡單的說就是客戶向證券公司借錢或者借股票來進行證券交易,只要多付點利息就行了。
融資額度一般是證券帳戶總資產的50%。比如你有100w 融資買入大概額度是50w 。
7. 美國財富的60%是在股市裡嗎
股市影響經濟的第一個機制是財富效應,這種效應尤其體現在居民部門。
以美國為例,截至2014年底,在美國居民部門的資產組合中,公司股權佔到近20%的份額,養老金和共同基金合計佔到42%左右,後兩者的資產組合中又有超過30%到50%投入到了股市,因此,美國居民部門直接和間接持有的公司股權達到全部金融資產的1/3以上。所以,股市的上漲會顯著提高美國居民部門的財富水平,進而刺激居民消費,而居民消費又佔到美國GDP的70%。
股市影響經濟的第二個機制是通過影響非金融企業部門的融資和投資:股市上漲會刺激公司的股權融資,從而推動公司投資乃至經濟增長。
以美國為例,從上世紀90年代迄今,主要受兩方面因素的影響,非金融企業發行股票的凈融資額基本保持在負值的狀態:其一,退市企業數量多於上市企業數量;其二,公司持續不斷地回購股票。事實上,美國股市已經不是美國非金融企業融資的主要場所,而是越來越「外國化」和「金融化」:按市值計算,美國本土的非金融企業市值佔全部市值的比重從上世紀的80%下降到目前的60%,而金融企業市值和外國企業市值的比重分別佔到20%左右。
股市影響經濟的第三個機制是杠桿效應。股市上漲對公司股權的影響有限,不過,公司股權價值的提高會降低公司杠桿,推動公司債務融資。
以美國為例,美國的上市公司只有4千多家,上市公司數量只佔全部企業很小一部分,大部分企業的債務融資和投資行為都與股市沒有直接關系。不過,從美國的經濟實踐看,居民部門的財富效應肯定離不開杠桿效應。
股市影響經濟的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機制就是通過企業上市、退市的優勝劣汰,推動技術創新。
以美國為例,上世紀90年代發端於美國的信息技術革命,股票市場均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8. 港股和美股的杠桿是多少倍
正常港股美股交易都是沒有杠桿的,港、美券商一般會開展孖展業務,借貸比率在10%-70%,視公司本身及個股情況而定舉例來說,60%比率表示客戶只需存入40%的保證金即可進行股票交易。
9. 美國大多數企業的融資方式
呵,美國企業的融資方式中,07年的數據是銀行貸款佔56%,發行債券佔32%,發行股票佔11%。你老師所說的中國大部分企業靠發行股票融資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因為在中國企業發行股票的門檻太高,絕大多數企業是達不到准入門檻的。07年我國股票融資額是人民幣7722億元,公司債3349億元,而銀行貸款融資額是261690億元,銀行貸款融資的比重超過了88%。只能說中國企業傾向於股權融資,所以我國的股票融資的比重一直呈迅速上升趨勢,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動搖不了銀行貸款的絕對地位。
10. 融資順序的西方國家企業融資順序及動因
(一)以美國企業為代表的融資順序及動因分析
據統計,美國企業內源融資占資金來源總額的比重一直在65%以上,最高時(1992年)甚至達到97%,平均為71%。內源融資成為首選的融資方式。在外源融資中,美國企業優先選擇債券融資,而股權融資則相對受到冷落。一般地,美國企業融資的順序遵循「啄食順序理論」(The Pecking order Theory),即企業融資一般會遵循內源融資→債務融資→股權融資的先後順序。
美國企業在考慮股票和債券的融資順序時,主要基於以下原因:美國具有發達的證券市場。美國反對金融勢力積聚的傳統,規定商業銀行和投機銀行必須分離,禁止商業銀行持有企業股票或從事股票買賣。銀行只能經營7年以內的貸款。美國企業7年以上的長期資本只能依靠證券市場直接進行籌集。同時,美國稅法規定公司股息分配前要上交所得稅,而債息分配前免交所得稅等,使得美國企業長期資本中有2/3是通過發行公司債而取得的。
(二)以日本企業為代表的融資順序及動因分析
相對於美國以內源融資為主導的融資模式,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從銀行獲取貸款。1957年到1974年間,在日本企業的資金構成中,內源融資所佔的比重僅為25.6%—37.7%,企業資金來源主要依賴於外源融資;在外源融資中,銀行貸款所佔的比例很高,一直在40%左右,而股票和債券融資所佔的比重則從1957年—1959年的18.5%下降到1970年—1974年的8.3%,呈下降趨勢。正是在這種企業自我積累能力低、而證券市場又不發達的情況下,日本企業形成了以銀行貸款為主的融資模式。日本企業的融資模式是依靠外源融資,以內源融資為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