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不能投資於境內上市外資股
《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在經批準的投資額度內。可以投資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的除境內上市外資以外的股票。具體為什麼這樣規定,我也想大概是防止QFII和外資勾結進行內幕交易,而在這方面國家目前的法律是空白,就算有法律出台,也不能制止這類事情的發生。所以就制定了這么一個規定。
2. 按我國外管政策,個人可以向境外投資股票嗎
國家外匯管理局8月20日表示,我國境內個人直接對外證券投資業務試點已得到批准。 居民個人可在試點地區通過相關渠道,以自有外匯或人民幣購匯直接對外證券投資。
不過,雖說「支持自貿試驗區內符合條件的個人按照規定開展境外證券投資」,但具體條件、相關規定還待明確。
3. 中國為什麼限制國人在國外投資房產股票
中國人都到國外投資,那麼會造成國內資本的流失。雖然中國的外匯儲備很多,會被吸走,所以要加以限制。
望採納,謝謝
4. 為什麼外資可以直接炒股嗎新聞里老聽到,不是有外匯管制什麼的嗎
中國設定了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可以炒股。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符合中國證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辦法》規定條件,經中國證監會批准投資於中國證券市場,並取得國家外匯管理局額度批準的中國境外基金管理機構、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其他資產管理機構); 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RMB 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的簡稱),是指經主管部門審批的境外基金管理公司、證劵公司的香港子公司,可以運用在香港募集的人民幣資金開展境內證券市場投資業務的相關主體。
5. 國內可以炒股票為什麼不可以炒外匯
在1992年-1993年期貨市場盲目發展的過程中,多家香港外匯經紀商未經批准即到大陸開展外匯期貨交易業務,並吸引了大量國內企業、個人的參與。由於國內絕大多數參與者並不了解外匯市場和外匯交易,盲目的參與導致了大面積和大量的虧損,其中包括大量國有企業。1
994年8月,中國證監會等四部委聯合發文,全面取締外匯期貨交易(保證金)。此後,管理部門對境內外匯保證金交易一直持否定和嚴厲打擊態度。1993年底,中國人民銀行開始允許國內銀行開展面向個人的實盤外匯買賣業務。至1999年,隨著股票市場的規范,買賣股票的盈利空間大幅縮小,部分投資者開始進入外匯市場,國內外匯實盤買賣逐漸成為一種新興的投資方式,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據中央電視台報道,外匯買賣已經成為除股票之外最大的投資市場。
與國內股票市場相比,外匯市場要規范和成熟得多,外匯市場每天的交易量大約是國內股票市場交易量的1000倍,所以盡管在交易規則上不完全符合國際慣例,國內銀行開辦的個人實盤外匯買賣業務還是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參與者。
總體來看,國內絕大多數的外匯投資者參與的是國內銀行的實盤交易,而保證金交易,由於國內尚未開放,以及國家的外匯管制政策,國內投資者尚需待以時日。
6. 中國有外匯管制,不允許投資外國股票!為什麼還有人炒美股港股他們的外匯從哪來
對外匯管制是指對各種外匯使用額度進行管制,不是禁止使用外匯,也沒有禁止投資外國股票,例如中國的證券交易所已經開通了滬港通證券交易。參見下圖:
7. 7月1日外資為啥不能買股
受外匯管制。7月1日是月初,外資進入中國是有限制並且受到外匯管制的,如果他們要投資國內的股票,只能在月底購買指定的滬深港通的標的股,除了月底標的股以外的股票是不可以購買的。
8. 外匯管制新規
法律分析:1、當日單筆或者累計交易人民幣5萬元以上(含5萬元)、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含1萬美元)的現金收支。2、非自然人客戶支付賬戶與其他賬戶發生當日單筆或者累計交易人民幣200萬元以上(含200萬元)、外幣等值20萬美元以上(含20萬美元)的款項劃轉。3、自然人客戶支付賬戶與其他賬戶發生當日單筆或者累計交易人民幣50萬元以上(含50萬元)、外幣等值10萬美元以上(含10萬美元)的境內款項劃轉。4、自然人客戶支付賬戶與其他的銀行賬戶發生當日單筆或者累計交易人民幣20萬元以上(含20萬元)、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含1萬美元)的跨境款項劃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外匯,是指下列以外幣表示的可以用作國際清償的支付手段和資產:
(一)外幣現鈔,包括紙幣、鑄幣;
(二)外幣支付憑證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銀行卡等;
(三)外幣有價證券,包括債券、股票等;
(四)特別提款權;
(五)其他外匯資產。
9. 我國為何不讓大陸公民投資香港和外國的股票
中國目前的金融市場還屬於相對封閉的市場,實行有條件的對外開放,QDII、QFII就是具體的表現。
政府這樣做,是根據目前中國的國情和金融安全考慮的,從中小投資這的角度來講,我想主要是國內投資者對國外及香港的市場過於陌生,不熟悉具體情況,抗風險能力也不具備,也就是說風險太大;再有就是金融管制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