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想把炒股當成事業真的錯了嗎
嗯,支持你!一定要有強大的內心,做交易的缺了這個不行!!
我也是07年開始炒股的,中間經歷了無數次的暴跌,雖然也賺過錢,但不如賠的多,至今還是虧錢的狀態。我自己總結了一些經驗教訓,與你交流一下:1)不要輕易滿倉操作。我之所以賠的那麼多,這個原因是主要的;2)一定要及時止損,賠了要認輸,不能麻木,任由它繼續下跌;3)不要貪心,賺到自己滿意就退出,所以要及時止盈,不要後悔後面繼續上漲;4)每天都要學習,學看財報,學宏觀經濟,學行業分析,另外學習些技術分析;5)不要被別人的觀點左右,堅持自己的分析判斷;6)每天要總結自己的得失,犯過的錯誤爭取不要再犯;7)心態非常非常重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比什麼技術都重要;8)根據自己的特長決定自己的操作風格, 是做短線還是中長線,一定要有正確的定位。
我不是成功者,但這些是我這么些年來的真切體會。我相信我會成功,因為現在每筆操作都在盈利,且按照自己的思路在走。雖然賺的比例不高,但我認為不貪心很重要。財報分析、股價估值理論、期貨期權我都學習過,也還在繼續學習中。我的工作比較閑,所以像你一樣把做交易當做自己努力的方向,也經歷過你這樣的彷徨、糾結的時期,心裡有過很痛苦的掙扎。嗯,很理解你,所以寫了這么多,希望你不要氣餒,跟家裡人好好談談,爭取他們的支持,自己多多學習,努力操作。祝福你最後取得成功!
Ⅱ 知情者請透露一點深圳私募基金的情況
博時基金資深基金經理肖華日前下海,並迅即發行了信託私募基金,將深圳信託私募基金經理群落帶入公眾視野。公募基金經理下海、香港私募基金回歸、10多年投資經驗的老「股精」、離職的券商高管……借力去年牛市,越來越多的人員湧入信託私募基金經理群落。
他們都曾有著精彩的人生,有著耀眼的履歷,如今,來到A股的汪洋大海里,如同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日月如梭,將印證他們誰能游得更快,游得更遠……
「君安系」
深圳信託私募基金經理中有多人有著「君安系」烙印,赤子之心資產管理公司(下稱「赤子之心」)負責人趙丹陽曾出身於國泰君安,目前其投資團隊辦公地址仍毗鄰國泰君安深圳分公司。
赤子之心是深圳最大的信託私募機構,與平安信託、深國投合作共發行了5隻信託私募基金。趙丹陽在香港管理的名為「赤子之心中國成長投資基金」的對沖基金,曾創下三年收益率368%的顯赫業績。
而在深圳眾多信託私募基金中,從首次募集規模上看,楊駿旗下的曉楊投資可能是最大的。去年10月17日,「平安曉楊一期」募集了1.21億元,今年2月28日,「平安曉楊二期」又募集了1億元,比起大多數千萬元的資金規模,曉楊投資的兩只基金無疑都是「大哥大」級的。
資深市場人士任維傑認為,曉楊投資的募集成績很大程度上應該歸功於楊駿個人的顯赫履歷:他曾經是君安證券總裁。「君安事件」後,楊駿轉戰香港市場投資H股。2005年5月,楊駿與國泰君安資產管理(亞洲)有限公司合作,在香港推出「曉楊成長基金」,2006年3月又發行了「曉揚機遇基金」,總規模近1億美元。
同樣是君安高層背景的康曉陽和深國投、平安信託各自合作發行了一隻信託私募產品,康曉陽曾長期擔任君安證券資產管理部負責人。
「群英會」
A股市場牛氣沖天,信託私募基金數量也大為增長,各類資深投資界人士紛紛加盟。去年曾在國內投資界火爆一時的「股神」林園也開始由「水下浮出」,向信託私募基金經理轉型。3月2日,以林園自己名字命名的信託私募產品通過深國投正式發行。資本巨鱷旗下的上海涌金資產管理公司也通過深國投發行了信託私募產品。
今年來尤被各界關注的是博時基金最資深的基金經理肖華宣布辭職下海加入私募。
其實肖華遠非基金經理下海第一人,楊駿的曉楊投資管理團隊中就有3人曾有過基金公司從業經驗,楊軍曾擔任過寶盈基金的基金經理,林彬曾擔任長城基金研究副總監,徐凌峰也有過招商基金從業經歷。
還有外資大行人員加入了這個群體,康曉陽團隊中的劉虹俊曾擔任摩根士丹利高級副總裁、美林證券投資副總裁,具有15年以上證券投資管理經驗。
每人心中,各有一個巴菲特
與公募基金一樣,各信託私募也高舉「價值投資」大旗,只是掌舵人的經歷難免會在具體策略上留下痕跡。
東方港灣投資公司總經理但斌是個徹底的巴非特崇拜者,他完全「復制」巴菲特的投資思路。巴菲特一生重倉13個股票,其中7個股票賺了270億美元。但斌也只挑選「王冠上的珍珠一樣」的企業,長期持有,平時基本不看盤。據說,其辦公室電腦里竟沒有股市行情軟體。
可楊駿認為巴菲特不可死學。他一般同時看幾百隻股票,隨時調整組合,每隻股票有嚴格的持倉比例限制。而明達投資董事長劉明達去年下半年接受記者采訪時,大講「傻瓜投資」,今年以來口風略變,開始講「投資明日巨頭」。
趙丹陽則說一經發現即重倉投入,長期持有,直至企業的股價透支未來的成長,不會頻繁交易,高昂的交易成本是長期投資的敵人。
可楊駿不這么認為,曉楊投資在行業配置上,一方面對銀行、地產、鋼鐵、機械、消費品、醫葯等最能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的行業保持了高度關注,通過積極的行業配置和精選個股,有效地把握住了本輪上漲的大部分熱點和機會。另一方面通過主動的波段操作和行業輪換,規避了漲幅過高的行業和個股,很好地控制了投資組合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