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投資之道》-投資者的思想基礎
主要參考書是《投資之道-一個散戶的自我修養》,《投資至簡》
一、對股市的敬畏
讀一讀市面上關於投資的經典言論總是給人一種投資是個不難甚至很簡單的事,比如「投資很簡單,但不容易」,「別人恐懼我貪婪,別人貪婪我恐懼」。仍記得讀彼得林奇的那本《戰勝華爾街》之後內心澎湃,似乎走進投資的大門,即將登堂入室。後來的學習和分析經歷時常給人挫敗感,讓人領略到投資的復雜與困難,敬畏市場,就意味著要認識自己的渺小和不足,認識到市場的強大與有效性,和戰勝市場的艱難程度。
按李傑先生的總結,股票投資「永遠是只有少數人獲勝的游戲」。所以這種「敬畏」思想也貫穿了整本書,從入市時的心理建設到購買、持有階段的自我反思。既然只有少數人獲勝,那就意味著要遠離大多數人,不經過投資知識的系統學習和自我修養的加強,我們就是大多數人中的一員。
書中列舉了這個投資之難體現在三個點上:企業經營的不確定性、市場定價的復雜性和被放大的人性弱點。
第一方面不必多說,就連專家、高管都無法預測企業短期的經營業績,何況是遠離經營的投資者呢?這也是我曾經閱讀過的一本崇尚技術投資的書里對價值投資的diss,但是後來我知道這根本不能對價值投資證偽,關於這個不確定性的應對,作者有明確的辯駁,後面再說。
關於第二點,確實有點讓人抓不著把手的感覺,也是投資藝術性的體現,因為股價往往不和企業業績同步,而是和市場預期有關,市場對不同類別和不同階段的企業會有溢價和折價。同一企業不同階段的估值可能不同,大而強的公司估值可能比小市值的還低。不理解折價溢價原理,只憑一個pe、pb標准來投資的,很可能會遇到問題。也因此書中有一節的標題是「存在萬能指標嗎?」,答案自然是沒有。
關於第三點,也是讓無數英雄競折腰的地方,不是「聰明」就做得到的。這裡面不僅涉及到一個「想對」和「做對」的問題(比如認為公司有投資價值,並重倉),還有一個人要有自知之明的問題,你賺了錢,是你判斷的對還是只是運氣好?糊塗賺對人來說沒什麼好處,很有可能是為後面大虧做鋪墊。而明白虧可以讓人精進,找到投資的規律,規避投資的陷阱,建立投資體系,一步一個腳印,成就穩定的明白賺。
二、放大成功的概率
(一)第一方面:「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事,並願意堅持做正確的事」。
一般說市場有效,往往是短期有效,尤其是一些機構投資者,他們獲得的信息更及時、甚至通過量化的方式捕捉市場的微妙變化,並能成功預測短期企業發展態勢,迅速在股價上做出反應。原文說的是「企業基本面上任何短期的變動因素都會被市場填補的非常迅速」。這是機構的優勢也是劣勢,對短期的關注,往往會忽視或短期忽視企業長期競爭優勢和價值創造能力。而後者是個人投資者真正可以建立優勢並為獲得超額收益做努力的地方,也就是要認准什麼是正確的事。
做正確的事是有框架可以遵循的,投資者需要在這幾方面做持續的學習和努力即可
1)從企業經營視角看投資
2)謹守安全邊際
3)確定能力邊界
4)了解市場先生
5)建立有效的自控力
正確的步驟是,從企業經營角度看投資是投資的起源,建立並識別自己的能力圈邊際是最重要的依靠,了解市場先生的脾氣,讓每一筆投資有較高的安全邊際,讓整個過程得以順利實現的保障是,要建立有效的自控力。
1、關於如何判斷在能力圈內,我找過很多說法,
巴菲特對能力圈的說法:
在1996年致股東信中首次提到「你不必成為每一家公司或者許多公司的專家,你只需要能夠估價,在你能力范圍內的公司。范圍的大小並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知道它的界限。」
「我日日夜夜等著,每天看各種公司信息資料,只有等到我能看懂的公司,我喜歡這家公司的股票價格,我才買賣」
也就是對公司擁有正確估價的能力。這個看起來太籠統了。
靜逸投資在《投資至簡》中提到:
「能力圈就是我們能夠判斷現金流折現的范圍」
「在實際操作中,所謂的『懂』一家公司,就是我們有非常大的把握能夠判斷一家公司5-10年的未來,...因為企業的一些定性因素、內在的能力一定會在這個時間段起作用」。
老唐在《價值投資實戰手冊》中得描述更加細化:
將自己對企業估值和投資決策限定於自己能夠理解的企業。也就是看得懂。能夠理解高ROE企業的生意模式和經濟商譽的可持續性。
*這家公司銷售什麼商品或者服務獲取利潤;
*這的客戶為何從它這里購買,而不選機構的商品或者服務;
*資本的天性是逐利,為什麼市場沒有被搶走。
本書中對能力圈的描述更淺顯易懂,提到了自我認知和對象認知,作者認為清楚的認識自己(優勢和弱勢)是構建投資能力圈的前提,包括性格因素、知識背景,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圈也是個復雜的過程,可能還涉及思維邏輯方面的練習。
對象認知就是普遍的對公司業務理解的范疇。包括
*能較清晰的看到對象所屬的行業在中長期的發展邏輯,理解影響行業格局演變和形成的幾個關鍵要素
*對於投資對象的競爭優勢有著超越市場普通水準的深刻認知,能簡單回答「為什麼最終它能勝出」
*能對於其凈資產收益率在中長期的未來演化、結構變化有清楚的認識
*對這比投資最核心的原因及最大的風險瞭然於胸,在獲勝的概率和賠率上已經精心算計並有滿意的估算結果。
關於如何判斷分析的企業是否在自己的能力圈內,我曾有深深的迷茫,到底什麼是能力圈內,沒有理解企業是不是因為自己閱讀和研究的不夠深入? 很多業務似乎也沒那麼不容易理解,理解到什麼程度算是真正理解,或者做了深入的研究發現理解不了是不是浪費了時間? 以及你對企業的競爭優勢的理解是正確的嗎?是不是會有「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可能性。
書中對初學者有一個建議就是,初期要廣泛涉獵不同領域,廣泛的實踐可以讓自己清楚什麼東西可以真正能把握,什麼非常難以把握。其實是一個觀察、理解、比較的過程。找到那個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方向。當然最後還是要落實到深入研究上。
《投資至簡》里還有句很讓我受益的話:「關於能力圈,常犯的錯誤就是以為自己懂了,事後結果表明我們不懂,...我們能做的是一建立好投資體系的容錯機制,哪怕有不懂自以為懂得事情發生,也不會產生大得損失,更重要得是不斷訓練自己得商業洞察力,提高投資得命中率」
通過大量的閱讀不斷的拓展加深能力圈,本身就是投資者的工作的重要部分。想起村上春樹說的,小說家這個職業其實是個體力活,整日的伏案、思考、寫作,和大眾以為的藝術創作完全靠靈感不同,小說家即便是沒有靈感時也要堅持日復一日的練習和打磨。投資者何嘗不是呢?
2、關於企業經營視角看企業
前文說到只有關注企業的長期經營,個人投資者才可以更有優勢,而企業經營是個漫長的過程,至少3-5年才能看到一個戰略的結果,所以深入的分析和耐心的持有,是投資者的基本素養
3.安全邊際
一般說安全邊際,都會想到要以打折的價格買股票,作者在這里還提到了投資組合的安全問題,一個穩健的投資組合可以容納某一些個股看錯的風險。可以保障個人資產整體的安全。另外就是避免購買價值毀滅的對象,否則會墮入價值陷阱。
(二)第二方面:讓自己「像勝出者一樣思考」
作者首先提到要懂得投資所具有的「核武器」般的特點,威力巨大(可以讓人獲得巨額財富,也可以讓人傾家盪產),原理簡單但做起來難。
基於這樣的特點,我們就知道首先抑制虧損,是投資取得成功的第一要務。就是巴菲特說的一生只富一次就夠了。小概率事件發生概率小,而一旦發生就致命,甚至讓人沒有復活的能力,所以我想起來謙和屋總笑呵呵的說的一句話「江湖越老,膽子越小」,就是那種深入骨髓的風險意識。其次才可以去享受復利帶給我們的驚喜。
關於原理簡單,做起來難得問題,除了要做深入研究、大量閱讀、勤勉工作以外,就是要敢於和別人不一樣,要有逆向思維,這和前面提到的「少數人獲勝的游戲」不謀而合。說到逆向,最著名得應該是鄧普頓,逆向思維是前提,最重要的還是對企業經營的前瞻能力和洞察力,而不應為了逆向而逆向。
關於逆向投資,我們都知道有一個說法就是要下注大概率和高賠率,看一些投資者的文章,提到某某企業,戰略做了改變,不確定性增加了,那麼這個標的就屬於小概率高賠率的股票了,還是值得繼續買入持有的。我曾經也很認同這個說法,但是後來想通,這樣的想法還是比較危險的,因為投資不是買彩票,高賠率必須有大概率做支撐,即便是成功概率變小,也應該有個安全墊。
這里有個對高賠率理解的問題,所謂高賠率就是市場給出了很低的價格,決定了勝負時面臨的賠率,也就是即便是企業某個業務轉型成功概率很低,或者最終失敗了(前提是非價值毀滅型企業),因為你買入的價格低,所以損失很小甚至不損失,但是一旦企業成功了,你可以獲得翻倍的回報。作者還提到了大概率高賠率容易出現的兩種情況:
「一個未來具有廣闊發展前景和優秀盈利能力的公司,在現階段尚未被市場充分的理解」
「市場對一個只是暫時性陷入困境的企業過分的悲觀,從而給出了匪夷所思的低價」
其他的勝出者的思考方式,包括長期持有(拒絕頻繁交易、擁有抗壓性和自控力)、會買的才是師傅。
長期持有的原理是企業經營是需要時間的,一般3-5年都是至少的。另外股價也是難以預測的,往往最大的漲幅只是發生在很短的一段時間,這也就是所謂的「當閃電劈下來,你要在場」。而追求「頻繁交易」獲得「蠅頭小利」,難以持續賺錢不說,也會很讓人心累,也不利於個人知識體系積累。之前看過的文章里提到,值得投資的企業往往是那種可以持續經營很多年,具有業務穩定特點的商業模式,這對於企業來說是個經營積累的過程,對投資者而言也是個可以持續積累知識體系的過程,也就是你往日所學,在未來可以一直給你創造財富。
三、理解投資成功的精髓
投資成功最核心的要素的精煉:好生意、好企業、好投資。
作者說,在他的投資理念中,最重要最首要的就是判斷是不是一個好生意。好生意是富礦,好企業是優秀的礦工,把好生意好企業轉換為好投資的首要門檻就是要學會在合適的時機出手(企業發展在初中期買入,在成熟期離開;市場對企業或生意產生重大誤解的時候買入,在預期高度透支的時候賣出)
投資世界充滿了寶藏惑和風險,復雜而困難重重,為了成為少數的獲勝者,我們除了不斷的學習思考和總結,別無他法,也就是散戶的自我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