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房地產股票為什麼持續跌
土地出讓准備金上調50%是導火索,
不過關鍵問題在於09年4月到7月,2400點——3100點的帶動者就是地產板塊。由於上漲幅度較大,涉及眾多地產股,調整出貨時間必然很長。所以出現持續跌的局面。
房價和股價雖有一定關系,但不是絕對關系。 只要市場需大於供,也就是說,人多地少,再加上投資者追捧,房價依然還會上漲。
❷ 誰知道房地產股票近期走向如何
《維賽特財經》提供(僅供參考,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地產股大跌的背後
■中國證券報
12月6日,廣州市土地拍賣市場出現驚人信息,部分地塊拍賣價格下跌五成; 與此
同時,廈門集美地塊的拍賣價格也出現了五成左右的下跌.本周以來,在地產行業新政
的共同作用下,市場開始了較為劇烈的反應:萬科A下跌12.29%,招商地產(000024)下
跌15.71%,保利地產(600048)下跌16.47%,華僑城下跌17.72%,金地集團(600383)下跌
17.71%,泛海建設(000046)下跌19.87%.地產股的下跌有沒有其合理的邏輯性呢?
股價和地價
1998年開放商品房市場後,地價,房價一路走高,從未見過地價下跌的事情. 別說
我們普通投資者, 就是基金經理,行業研究員,資深媒體人士對此也是一頭霧水,於是
我們在最近兩周還頻頻見到推薦地產股的報告,還能看到在股票下跌前的機構買進大
單.
事實上,我們在1981年的香港市場也見到過同樣的事情.當時房地產市場,股票市
場同時進入泡沫階段, 1981年8月,港府的兩宗土地交易反映出地價大幅調整的信息,
但股票市場直到9月份才開始反應,長江實業股價在9月下跌約30%,其他地產股也差不
多.此後,在房價下跌的進一步推動下,10個月後,長江實業最終跌幅高達60%以上.
吸取這個教訓後,此後的香港股票市場對地價的反應就相當快速:1997年,香港地
產市場在泡沫中再度迎來了地價的首度大跌,當日長江實業大跌11. 04%,而且在此後
的58個交易日里,股價累計下跌65.06%.相比前面而言,第二次地價大跌引發的市場反
應相當快速.
值得一提的是, 盡管長江實業在房地產市場的周期峰谷中,每隔10年左右會有一
次深幅調整,每隔三五年會有一次大幅調整,但長期看,長江實業還是給長期持有者帶
來了豐厚的回報.
反思地產業四大問題
首先,地價是核心中的核心.從香港經驗來看,地價拐點往往會比股價拐點來得遲
一些,但地價的階段性拐點將對房價,房地產股的階段性趨勢起到確認作用.在1981年
8月份香港地價下跌之前, 長江實業已經自高點出現了15%左右的調整,而地價的下跌
使得長江實業股價確認了階段性下跌的趨勢.1985年香港地價在多年下跌後終於出現
向上的拐點,而此時長江實業已經從最低點上漲了137%.
其次,慎用銷售竣工比.真正決定地產股,決定房價運行的根本因素在於房屋的供
求關系, 但目前投資界普遍運用銷售竣工比來衡量市場供求關系,這在一定時候是管
用的,但在一些重要時點會出大問題.人們是買漲不買跌的,在房價一路走高的過程中
,一些打算明年,後年買房的人被迫會提前購房,這樣會比較容易形成一個購房高峰 .
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看到發展商的銷售收入上升非常快,會比竣工量高出很多,但一旦
房價逆轉後,買家會突然階段性變得非常稀少,人們不願意買跌. 而另一方面,發展商
卻在原有預期上進一步擴大生產,於是在銷售大幅縮減的同時,竣工量反而大幅提升,
消極者可能馬上會認為,房子供過於求了.其實,這時人們又在犯另一個錯誤.
第三,人口紅利下,房地產股股價也會出現巨幅調整.上世紀80年代是香港人口紅
利的主要發放期,但就此認為房價將一直走高,地產股將一直走高就不一定正確.在人
口紅利發放過程中,地價的下跌同樣會令房價出現階段性走低.
第四, 長期持有型的價值投資者一定要注意買進價格,尤其是投資周期性較強的
行業股票. 以長江實業為例,如果人們不小心在階段性的價峰購入,如上所述,可能會
遭受非常慘重的被套過程.
❸ 股票分析分析
今天的盤面不太好看,三大股指集體收綠,創業板更是暴跌超4%。
盤面上,上漲個股數量遠遠少於下跌數量,全天僅789隻個股上漲,下跌數量達到2750隻。可以說,今天得市場再無往日的輝煌,整體賺錢效應極弱,需要大家注意持股風險。
下面再來具體看一下盤面上的變化:
1.前期牛氣沖天的中小創全面熄火,創業板第一市值個股溫氏股份跌停;
2.科創板概念繼續火爆,市北高新漲停;
3.房地產、飲料製造等行業板塊漲幅居前;
4.滬深股通資金凈流出19.78億;
解讀一下:
第一條,近期以中小創為主的很多個股出現大幅上漲,特別是創業板指數都漲了40%多了,漲多了自然是要跌的;
第二條,科創板的持續火爆不難理解,預計在科創板真正開板以前,這一概念會持續炒作下去;
第三條,地產、飲料這是大白馬股的集中地,也是近期很多人非常看不起的板塊。今日中小創開始歇菜,以地產、飲料為代表的白馬股可能會接過行情上漲的接力棒。
第四條,外資今日流出較昨日流入的資金大得多,說明外資在這個時候也是以減持為主。
結合以上盤面信息,相信大家不難看出,到現在行情已經開始出現高位回調的跡象,也驗證了股市不變的規律:沒有隻漲不跌的股市,也沒有隻跌不漲的股市。
大家在具體操作的時候,一定要記住風險是漲出來的。
到了這個時候越謹慎越好,我們能做得就是盡量降低倉位,不要讓浮盈變成浮虧!
❹ 重慶房價接下來的走勢是什麼樣子的
對於重慶房價未來走勢,可以說在今年爭議非常大,因為重慶房產經歷了一個特別大的漲幅期。那麼針對重慶購房者關心的問題,那就是重慶房價到底怎麼走?到底該不該買房?目前我的結論是接下來重慶的房價走勢應該是穩中有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第一,根據地產數據統計來看,重慶在11月份二手房房價環比上漲0.7%,對比去年同期而已幾乎上漲10%,10%是一個很大的比例,新房在11月份可以說環比下降2%左右,但是重慶新房市場在今年有一個現象很多購房者並沒有注意到從月份來看,有一個規律這個上漲,下個月就下跌,也就是從整體上看新房市場相對比較穩定,二手房市場目前基本價格都是在往上的,對於一個城市而言房價每年上漲在5%到8%是一個比較正常過程,打個比方,今年房價是10000,那麼明年房價上漲5%到8%是多少呢?10500到10800,可我們實際上漲速度基本超越很多很多的,而且就算按照這個速度來計算,去年買個100個平米,價格在100萬,那麼在今年是多少,105萬到108萬,也就是你的收入是肯定比不過房價的,如果按照我推斷這個比例來計算,首付基本也是上漲,不要看首付和去年比較起來差距不大,但是這個房價一直都在往上的,你等的時間越長,你距離首付差異也越大
第二,重慶低房價這個態勢已經被越來越多人所看到,而且隨著我們城市集群發展,在中西部地區,成都,重慶,武漢是三座明星城市,而這三座明星城市中,重慶房價是最低的,但是重慶產業在不斷更新和升級,而且重慶近來對於人才引進力度非常大,流入人口逐年在增加的,那麼在這個態勢,重慶房價基本可以說往上,因為對於房價而言,每個人看法不一樣,剛需一族是以他們收入來衡量房價,但是中高端,又是以他們收入來衡量房價的話,重慶房價是非常低的,而且近年來越來越中高端收入人群開始進入重慶工作,這對房價拉動有明顯拉升作用的
第三,每一代對於房子的選擇和追求也是不一樣的,原來是樓梯房,現在電梯房,再後面是小區環境,但是在互聯網家時代到來,小區整個生態又在發生變化。也就是以前小區都在逐漸變老,不符合我們當下年輕一代選擇,說簡單一點,那就是我們還需要修更多的房子才能滿足新一代購房者的需求。而且重慶現在高端樓盤價格還是非常高,可實際上賣的速度非常快,也就說我們可以看到重慶樓市改善一族強大的購買力,市區大平層興起,說明重慶改善一族對於改善當前居住品質有迫切的渴望,那麼有如此多購房者,重慶怎麼可能下降呢?
第四,重慶的發展前景與其關注房價漲跌不如分析城市的發展前景,城市發展是根本,發展好了房價自然不低。我看好中西部的准一線城市(是的,本段是對城市的長期預測)。
1.東部大城市房價暴漲對重慶、成都、武漢這些中西部城市是一個利好,這樣走出高校的90後會有更多人選擇來這些中西部准一線城市發展,而且他們受過更好的教育,屬於把我們80後拍到沙灘上的新一代加強版人才,這也為中西部特大城市帶來了後發優勢。
2.重慶、成都周圍有上億的人口(川+渝1.1億,川渝雲貴總計1.9億,四省總人口是日本的1.5倍,與越泰馬三國總和相當),且勞動力成本相對低廉,適合接納從東部轉移的部分產業。成本高了自然會使部分企業遷往低成本地區,「好在」我國發展極不均衡,因而不需要全部轉移到國外,可以挑一部分轉到中西部。
3.美國提出重返亞太的戰略,聯合日本對我國海上逐步封堵。因此重啟「絲綢之路」,發展陸路貿易不失為突破海上封堵的好辦法。近些年提出的絲綢之路經濟帶,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巴經濟走廊都屬於陸路(或陸路+海洋)貿易戰略。同時陸路貿易對海洋貿易的時間優勢在當今國際貿易越來越得到重視,海洋貿易未來或許會因運輸時間劣勢淪落為以原材料、低附加值產品為主要內容,東部沿海港口的貿易比重可能會下降,同時陸路貿易可能會大幅提升。此外,將來陸路貿易若能興起還可以讓日韓有求於我們而不做美國鷹犬
❺ 請分析近五年來,成長最快的3支股票,做出走勢圖,並分析其走勢變化的原因。
您的提問 有點瑕疵。
成長最快的是指業績方面還是其他方面,是指凈利潤還是營業收入還是價格區間漲幅?
姑且視為凈利潤增長最快的三隻股票吧。
在3000多隻股票中,以下三隻也只有三隻,
連續5年的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復合年增長率大於50%
他們分別是:神州數碼 完美世界 和宜華健康
至於走勢圖和原因分析不是三言兩語所能描述。
您可打開相關股票行情走勢 自己分析。
❻ 幫助分析股票即時走勢全圖(可加分重賞)
說實話這股跌成這樣 是基本面出了很大的問題 13年全年凈收益才六百多萬 不及12年的一個零頭 主力出了逃跑的已經被套了 不過你這是交作業 所以按照技術面給你畫一下吧
分時圖高低點比較接近 全天涉及的價位不多 多數時候呈現橫盤走勢 全天無大量 說明交投極其不活躍 多空觀望嚴重 短期難有起色
K線前期跌到6.2出現超跌反彈 上升的過程中有如烏龜爬坡 且反彈的兩次高點皆有放量(3月4日 4月23日 )且第二高點受到年線反壓於是在7.65附近做頂 然後持續下跌 疑似被套莊家自救出逃 創下7.65頂部以後 K線接連破位 途中沒有持續性反彈 只有反抽動作 一直跌到今年5月20號 超跌後止跌做成平台 平台持續到6月16號再次破位 跌到6月19號最低6.25和前低幾乎持平 再次獲得支撐 但是反彈無力 不過也說明前低底部有一定的支持力度 但是反彈沒有後續力度 這點從K線和分時圖都有明顯的特徵 未來一段時間還將維持低位震盪 做第二次平台的概率是七成 短期基本面技術面都無法達到持續上漲的支持 而且K線受到長中短期均線的重重反壓 需要修復
觀望為宜 (由於圖形特殊 不適合畫切線 所以在底部增加一跟支撐線 另外看走勢採取向前復權的走勢 否則斷線不準) 附圖:
❼ 重慶房價接下來的走勢是什麼情況
對於重慶房價未來走勢,可以說在今年爭議非常大,因為重慶房產經歷了一個特別大的漲幅期。那麼針對重慶購房者關心的問題,那就是重慶房價到底怎麼走?到底該不該買房?目前我的結論是接下來重慶的房價走勢應該是穩中有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第一,根據地產數據統計來看,重慶在11月份二手房房價環比上漲0.7%,對比去年同期而已幾乎上漲10%,10%是一個很大的比例,新房在11月份可以說環比下降2%左右,但是重慶新房市場在今年有一個現象很多購房者並沒有注意到從月份來看,有一個規律這個上漲,下個月就下跌,也就是從整體上看新房市場相對比較穩定,二手房市場目前基本價格都是在往上的,對於一個城市而言房價每年上漲在5%到8%是一個比較正常過程,打個比方,今年房價是10000,那麼明年房價上漲5%到8%是多少呢?10500到10800,可我們實際上漲速度基本超越很多很多的,而且就算按照這個速度來計算,去年買個100個平米,價格在100萬,那麼在今年是多少,105萬到108萬,也就是你的收入是肯定比不過房價的,如果按照我推斷這個比例來計算,首付基本也是上漲,不要看首付和去年比較起來差距不大,但是這個房價一直都在往上的,你等的時間越長,你距離首付差異也越大
第二,重慶低房價這個態勢已經被越來越多人所看到,而且隨著我們城市集群發展,在中西部地區,成都,重慶,武漢是三座明星城市,而這三座明星城市中,重慶房價是最低的,但是重慶產業在不斷更新和升級,而且重慶近來對於人才引進力度非常大,流入人口逐年在增加的,那麼在這個態勢,重慶房價基本可以說往上,因為對於房價而言,每個人看法不一樣,剛需一族是以他們收入來衡量房價,但是中高端,又是以他們收入來衡量房價的話,重慶房價是非常低的,而且近年來越來越中高端收入人群開始進入重慶工作,這對房價拉動有明顯拉升作用的
第三,每一代對於房子的選擇和追求也是不一樣的,原來是樓梯房,現在電梯房,再後面是小區環境,但是在互聯網家時代到來,小區整個生態又在發生變化。也就是以前小區都在逐漸變老,不符合我們當下年輕一代選擇,說簡單一點,那就是我們還需要修更多的房子才能滿足新一代購房者的需求。而且重慶現在高端樓盤價格還是非常高,可實際上賣的速度非常快,也就說我們可以看到重慶樓市改善一族強大的購買力,市區大平層興起,說明重慶改善一族對於改善當前居住品質有迫切的渴望,那麼有如此多購房者,重慶怎麼可能下降呢?
第四,重慶的發展前景與其關注房價漲跌不如分析城市的發展前景,城市發展是根本,發展好了房價自然不低。我看好中西部的准一線城市(是的,本段是對城市的長期預測)。
1.東部大城市房價暴漲對重慶、成都、武漢這些中西部城市是一個利好,這樣走出高校的90後會有更多人選擇來這些中西部准一線城市發展,而且他們受過更好的教育,屬於把我們80後拍到沙灘上的新一代加強版人才,這也為中西部特大城市帶來了後發優勢。
2.重慶、成都周圍有上億的人口(川+渝1.1億,川渝雲貴總計1.9億,四省總人口是日本的1.5倍,與越泰馬三國總和相當),且勞動力成本相對低廉,適合接納從東部轉移的部分產業。成本高了自然會使部分企業遷往低成本地區,「好在」我國發展極不均衡,因而不需要全部轉移到國外,可以挑一部分轉到中西部。
3.美國提出重返亞太的戰略,聯合日本對我國海上逐步封堵。因此重啟「絲綢之路」,發展陸路貿易不失為突破海上封堵的好辦法。近些年提出的絲綢之路經濟帶,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巴經濟走廊都屬於陸路(或陸路+海洋)貿易戰略。同時陸路貿易對海洋貿易的時間優勢在當今國際貿易越來越得到重視,海洋貿易未來或許會因運輸時間劣勢淪落為以原材料、低附加值產品為主要內容,東部沿海港口的貿易比重可能會下降,同時陸路貿易可能會大幅提升。此外,將來陸路貿易若能興起還可以讓日韓有求於我們而不做美國鷹犬 …… 此一時彼一時,古代絲綢之路曾讓關中成為世界上最繁華的地方,河西走廊亦曾繁榮過,爾後近幾百年來伴隨大航海時代興起的海洋貿易讓世界各大港口城市迅速崛起,那麼未來的陸路貿易是不是中西部崛起的良機呢?除了最近火熱的中歐貿易陸路通道,我們或許可以多關注一下孟中印緬經濟走廊。西南地區對人口密集的中南半島(緬甸泰國等)和印度半島的地理優勢真是讓東部垂涎:以重慶為中心,2000km半徑就可以覆蓋幾乎整個中南半島以及印度半島東北部,如果只算緬甸、孟加拉和印度東北部幾個邦(而把緬甸以東歸到兩廣的輻射范圍——那裏海上連接珠三角無需繞道馬六甲),那麼該區域人口總計超過3億;3000km半徑可以進一步延伸到印度北部、東部大片地區,覆蓋人口總數超過7億(仍然只算緬孟印)。【插一句,印度+孟加拉,雖然目前好像不大起眼,將來卻是一個超大級市場,而西南地區對該市場有絕對的地理優勢】 陸路2000公里按普速計算兩天以內,3000km三天以內;高鐵的話時間再減半;海上從珠三角出發繞馬六甲海峽約5000公里6-7天,這還不算到港後的時間。因此對這個市場,陸路對海洋有明顯優勢,例如網上跨國購物可以做到像國內一樣快捷。如果能打通陸路貿易通道,錢途不可估量。什麼?昆明不是更近么?是的,但昆明沒有水路啊。重慶可以通過水路連接長江中下游經濟帶,購入原材料和半成品,用較低的人力成本(相對於東部)製成高附加值成品,然後通過陸路快速運輸出去,從而確保原材料運輸成本最小化、勞動力成本最低化和產品佔領市場的速度最大化——具備這三個優勢的在整個西南地區大概只有重慶吧。渝新歐+孟中印緬經濟走廊,這是重慶對外經濟的雙保險,有一個興起來就足夠了。
4. 隨著國力的強盛和技術的發展,如今山區的鐵路公路建設成本越來越容易被接受,遇山開隧遇水架橋,西南地區交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完善,束縛西南發展的瓶頸問題將不復存在。這樣西南地區的人口和地理位置的優勢將越來越凸顯。西南地區的人口優勢見本段第2條,地理位置優勢見本段第3條,交通的完善將有助於把上述優勢「變現」。
第五.重慶的GDP增長速度居全國前列:最近幾年重慶GDP 經常是全國第一 這也是支撐房價繼續上漲的重要內因。經濟要發展 投資要拉動 城市要建設。都需要房價的支持、畢竟房地產行業的帶動行業非常多對整體經濟影響也非常大。
第六.重慶未來5年到10年。每個區的價格差距會遠遠大於現在。其實細心的朋友已經開始感覺出來。重慶的三北地區 去年以來的房價增幅已經遠遠高於了 巴南區 大渡口 等地,未來這個差距會越來越大。很有可能未來 CBD 南濱北濱 核心區域 房價會到二三萬,而三北地區 南岸 渝中大坪 等地會到15000-20000.而 魚洞李家沱 大渡口 西永 茶園等非城市重點發展區域 房價很難上萬。這個也很正常。看看北京上海 每個區域的房價差距也可以理解未來城市局部發展的差距和房價的差距。
第七.城市人口凈流入:這個是城市發展也是房價增長的重要原因。目前北京上海的外來人口已經開始減少,不少人因為高房價等原因開始迴流到二線如成都重慶等城市。所以大家也可以感覺到現在重慶的外地人越來越多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重慶的人口分布也是不平均的。總體重慶人口是在增加,但是重慶的很多區縣人口卻一直在減少。越來越多的周邊區縣 到重慶主城區來買房定居。而主城或外地去重慶區縣發展的卻非常少。所以人們為了更好的城市基礎設施教育 醫療等資源。有主城中心聚集效應。換一句話說。如果你買房一定不要在區縣買。不但不能讓你賺錢跑贏通脹,以為隨著區縣人越來越少,可能要脫手房子都找不到買家。
綜合以上,個人覺得重慶的房價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有下降趨勢,走勢處於穩中有升的狀態。
❽ 股票走勢分析技巧:怎麼分析未來股票走勢
分析股票未來的走勢要有很多方面:
1. 政策面:決定大市的走勢很多時候來自於政策。這往往是一段時期股市走好走壞的基礎。從國內股市十幾年的走勢來看,大牛市和大熊市都因政策面而起。所以理性看政策面到向決定了未來大盤的運行格局。
2. 個股基本面:每股收益,成長性,市盈率。題材都屬於基本面的信息。選擇一個好股很重要。要選好股,光看股票軟體里的個股信息是不夠的,那些信息其實知道用股票分析軟體的投資者都會看,那些是沒有價值的。因為大家都知道。真正有價值的信息一定掌握在少數人手裡的。除了那些,報表分析還有行業分析就更關鍵了。這些信息可以在網上從該公司所處行業國家相關行業排名以及公司在所在城市上交利稅的情況。選一個好的股票,選一個好的買點為未來股票走勢打下一個好的基礎。
3. 盤面:個股每天的成交量,換手,一個時段的換手,盤中大單出現情況都是跟蹤的信息。其實看盤,主要看主力動向,每一個庄的性格都不一樣,有些喜歡尾盤拉升,有些喜歡連續上拉,有些喜歡折磨散戶的,都可以在盤中分析出來的,關鍵是自己要仔細。
4. 技術分析面:綜合各種指標。所謂的均線,MACD,RSI。支撐位,壓力位,這些輔助方法綜合運用。
5. 心理面:這是很重要的,股票幾個永遠是散戶和莊家的博弈。所以分析散戶和莊家的心理也很重要。在一個相對的股價位置,要多從心理面去分析。例如漲多了,主力會不會出貨。散戶會不會追漲。還有就是一般在下跌時總是前期漲的多的股票跌的快,那是因為獲利盤太多,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引發獲利盤湧出。在大盤下跌時抗跌的往往是主力很強的股票,因為散戶跌時殺跌,漲時追漲是共性。很多股票漲起來慢,跌起來快,那是典型的散戶型股票,就不要碰。
總之你要進可能揣摩主力心理和它站在一邊,你才能與庄共舞。炒股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一定的經驗與技巧,這樣才能作出准確的判斷,新手在把握不準的情況下不防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跟著裡面的牛人去操作,這樣要穩妥得多,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❾ 日本房地產當年崩盤,那當時的地產股票走勢如何呢
日本地產神話自1991年破滅以來,地價持續下跌,直至今年雖然略有起色,但長達十多年來房地產低迷不振的陰影依然揮之不去。回顧日本地產神話破滅的歷程,對於中國目前水漲船高的房地產市場或許有較大的啟示。
(一)地產神話破滅的傷痛至今仍未痊癒
日本國土交通省在2005年1月1日的「公示地價」中,盡管東京、名古屋、大阪等大城市部分區域的地價出現了上漲的勢頭,但日本的平均地價依然在繼續下跌。其中,住宅用地價格同比下跌了4.5%,商業用地價格同比下跌了5.6%,連續14年下跌。與1991年相比,住宅地價已經下跌了46%,基本回到了地產泡沫產生前的1985年的水平;商業用地下跌了約70%,為197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在今年3月23日發表的全國「公示地價」顯示中,雖然東京、名古屋、大阪等大城市的部分核心地區地價大幅上升,但北海道、四國、九州部分城市乃至東京的部分地價依然繼續下跌,跌幅最大地區達到了28.9%,土地價格下跌前十名地區的跌幅依然在15%以上,在東京的2100多個地價觀察點中還有661個處於下跌狀態。
對於「公示地價」出現的某些反轉跡象,盡管有關人士認為,東京地價已經擺脫嚴峻的下跌局面開始回升,而東京地價的回升將逐步波及到周邊地區,地價有望繼續走高,但日本國土交通省的官員還是比較謹慎。
(二)泡沫經濟巔峰時期的地產神話
從1985年開始的日本泡沫經濟時代,同時是日本創造地產神話的時期。
據日本國土廳公布的調查統計數據,1985年,東京都的商業用地價格指數為120.1(1980年為100),但到了1988年就暴漲到了 334.2,在短短的3年間暴漲了近兩倍。東京都中央區的地價上漲了3倍。1990年,僅東京都的地價就相當於美國全國的土地價格,國土面積相當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日本,土地的總價值幾乎是美國的4倍。
同時同於日元的急速升值極大地提高了日元的購買力,日本國內地產的不斷飆升使海外的房地產相對日本人購買力來說相當便宜,日本人開始在美國和歐洲大量進行房地產投資。繼日本索尼公司以48億美元買下美國哥倫比亞公司之後,象徵美國國辦巔峰之作的洛克菲勒中心易主。克菲勒中心是由美國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於1939年耗資1.5億美元在曼哈頓建成,但是日本三菱不動產公司以8.48億美元取得了該股權的51%。據不完全統計,日本在美國購買不動產金額高達 5589.16億日元,占日本全世界不動產總投資的64.8%,而且主要集中在紐約、夏威夷和洛杉磯。
更有甚者,一些日本人建議把美國的加州賣給日本以償還美國對日本的巨額債務。
(三)地產神話破滅造成經濟十年蕭條
1991年,日本泡沫經濟破滅,股價和房地產價格同時開始暴跌,並一直持續到現在。不動產泡沫破滅給日本經濟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導致日本經濟十多年來一蹶不振。
泡沫經濟期間,除房地產和建築公司之外,日本幾乎所有的大企業都不同程度地介入了房地產行業,房地產價格的暴跌和經濟的長期低迷導致日本一些涉足房地產業較深的大企業紛紛倒閉。據統計,在破產企業中,房地產商和建築公司的比例最大,僅2000年,日本包括房地產商在內的建築行業就有6000多家公司破產,占當年全體破產企業的33.6%。2002年,日本有28家上市公司倒閉,其中有1/3以上是房地產公司,均創戰後上市企業倒閉的最高記錄。
房地產價格的暴跌還重創了日本金融業,演變成了日本經濟衰退的「罪魁禍首」。房地產價格持續暴跌致使許多房地產商和建築公司在房地產領域的投資徹底失敗,根本無力償還銀行的貸款,不得不宣布破產。房地產公司以及個人在向銀行貸款時雖然都有房地產等資產作擔保,但隨著土地價格的不斷下跌,擔保的價值日益下降,致使日本金融機構不良債權不斷增長,資本充足率大幅下降。
不良債權大量增加導致金融機構的財務體質十分脆弱,抗風險能力低下。部分金融機構甚至還出現了資金周轉失靈等問題,並導致日本十大銀行中的日本長期信用銀行、日本債券信用銀行以及北海道拓殖銀行相繼倒閉。中小金融機構的破產更是接連不斷,日本金融體系發生劇烈動盪,險些引發一場嚴重的金融危機,日本銀行的各項機能均遭到重創。
日本海外不動產投資也快速萎縮下來,1993年的海外不動產投資規模只有1989年頂峰時的9.6%。根據專業人士估計,日本向美國不動產投資的損失率在50%以上。以洛克菲勒中心為例。按當時1美元兌160日元的匯率計算,三菱土地公司的投資額為2,188億日元,成為擁有80%股權的控股股東。收購完成後,由於曼哈頓地產不景氣,三菱土地公司一直沒有利潤。當時做收購計劃時,三菱公司的預測是5年後,每平方英尺的租金將達到75美元,2000年將達到100美元,依照這一預測數據,三菱公司認為這是一項非常好的投資項目。但實際上的租金只有原先設想的一半水平,即每平方英尺38美元-40美元。如果再考慮其間日元繼續大幅度升值,加上匯兌損失,三菱土地公司的這一收購項目總計虧損高達880億日元。
(四)造就神話並導致神話破滅原因之一:投資理念失去理性追逐泡沫
在日本泡沫經濟形成過程當中,投資理念失去理性追逐泡沫。
首先是日本金融機構對房地產泡沫的危害認識不足,也沒有能夠及時對房地產市場現狀做出正確的評估,紛紛給房地產公司和建築公司發放貸款,形成了房地產不斷升值和信貸規模不斷擴大的惡性循環,泡沫越吹越大。各金融機構為了追求高額利潤,將房地產貸款作為最佳貸款項目,無節制地擴大信貸規模,助長了泡沫的形成。就在泡沫即將破滅的1991年,日本12家大型銀行向房地產業發放了總額為50萬億日元貸款,占貸款總額的1/4。
其次,投資者普遍相信人多地少的矛盾導致土地的價格只會繼續走高,地價不會下跌。只能買進,否則以後只能買更高的地價。因此即使毫無用處的土地,各個公司也全力爭奪,導致房地價越走越高。反過來由於投資投機過度,造成房地產業虛假繁榮,房地產價格暴漲導致企業和個人都紛紛投資和投機房地產。人們從銀行貸款購買房地產,然後再用房地產做抵押再去購買房地產,造成了大量的重復抵押和貸款,並加劇了房地產價格的暴漲。
追溯日本市場投資理念為何失去理性,除了金融政策失當以外,不能不說當時日元大幅升值導致其購買力確實大幅增加,日本經濟崛起給日本國民帶來極為樂觀的心態。20世紀80年代,日本在經濟增長率、勞動生產率等方面均已遠遠超過美國,美元開始衰落。1980-1985年,美國勞動生產率平均約為0.4%,日本約為3%;美國經濟增長率平均約為1.5%,日本約為4.8%。1980-1984年,美國對日本的貿易赤字從150億美元增加到1130億美元,與此同時,日本對美貿易順差從76.6億美元增加到461.5億美元。巨大的貿易差額在使美國成為世界最大債務國的同時,也使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的債權國。 1985年,日本對外凈資產為1298億美元;美國對外債務為1114億美元。
(五)造就神話並導致神話破滅原因之二:宏觀金融政策連連失誤
20世紀80年代後期,日本經濟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繁榮期,出現了大量的剩餘資金。日本中央銀行為了刺激經濟的持續發展,採取了非常寬松的金融政策,但這些資金沒有合適的投資項目,結果基本上都流入房地產以及股票市場,致使房地產價格暴漲。隨後日本中央銀行升息力度太大,挑破泡沫,日本股市和樓市同時崩潰,價格直線下降跌入低谷,進入連續十多年的地價持續低迷時期。
日本金融政策具體體現在以下三次失誤:
1986年,日本出現了短暫的經濟衰退,史稱「日元升值蕭條」。實際上,「日元升值蕭條」的時間很短,僅僅是日元升值後市場的自動調整,當年年底日本經濟便恢復增長。但是,出於對日元升值的恐懼,日本政府對「日元升值蕭條」做出了錯誤的判斷,採取了錯誤的政策,再加上其他國際因素的影響,從1986年1月到1987年2月,日本銀行連續五次降低利率,把中央銀行貼現率從5%降低到2.5%,不僅為日本歷史之最低,也為當時世界主要國家之最低。而過度擴張的貨幣政策,造成了大量過剩資金。在市場缺乏有利投資機會的情況下,過剩資金通過各種渠道流入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造成資產價格大幅上漲。這是日本貨幣政策的第一次失誤。
1987年10月19日,被稱作「黑色星期一」的「紐約股災」爆發。在西方國家的聯合干預下,「黑色星期一」僅表現為一種市場恐慌,此後不久,各國經濟均出現了強勁增長。但日本經濟的災難卻由此開始。日本銀行繼續實行擴張性貨幣政策,造成日本「經濟體系內到處充斥著廉價的資金」,長期的超低利率又將這些資金推入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1985-1989年,日經平均股價上升了2.7倍;1986-1990年,東京、大阪等六大城市的價格指數平均增長了三倍以上。這是日本貨幣政策的第二次失誤,也是一次「致命的失誤」。
1989年,日本政府感受到了壓力,日本銀行決定改變貨幣政策方向。1989年5月至1990年8月,日本銀行五次上調中央銀行貼現率從2.5%至6 %.同時,日本大藏省要求所有金融機構控制不動產貸款,日本銀行要求所有商業銀行大幅削減貸款,到1991年,日本商業銀行實際上已經停止了對不動產業的貸款。貨幣政策的突然轉向首先挑破了日本股票市場的泡沫,1990年,日本股票價格開始大幅下跌,跌幅達40%以上,股價暴跌幾乎使所有銀行、企業和證券公司出現巨額虧損。緊跟其後,日本地價也開始劇烈下跌,跌幅超過46%,房地產市場泡沫隨之破滅。貨幣政策突然收縮,中央銀行刻意挑破泡沫,這是日本貨幣政策的第三次失誤。泡沫經濟破滅後日本經濟出現了長達10年之久的經濟衰退。
(六)金融政策為何出現誤判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環境的監測、金融政策的制定,都牽一發而動全身。那麼為什麼匯集日本大量金融專家的日本大藏省會連連出現金融政策失誤呢?尤其是1987年紐約股災以後,在西方其它各國都提高利率以後,日本為什麼會依然實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造成致命性的政策失當呢?
當時美國政府擔心,如果日本銀行提高利率,資金不能及時向歐美市場迴流,可能再次引起國際市場動盪,因此建議日本政府暫緩升息。日本政府也擔心,提高利率可能使更多的國際資本流入日本,推動日元升值,引起經濟衰退。並且當時日本正在實施擴大內需戰略,需要以較低的利率來增加國內投資,減少儲蓄,縮小經常項目順差。在這種情況下,日本銀行決定繼續實行擴張性貨幣政策,維持貼現率在2.5%的超低水平上不變,一直到1989年5月日本銀行才提高利率,這時距離 「黑色星期一」已經19個月,距離日本實施超低利率政策已經27個月。
為什麼日本會出現這些類似的政策處置失當呢?有關人士認為,這不能不說到日本泡沫經濟的起點1985年。因為在這個極具特殊意義的年份,這一年日本發生了許多足以影響日本歷史、改變日本命運的大事。
第一,日本經濟、金融自由化和國際化步伐加快。戰後日本的經濟和金融都有著濃厚的「封閉」和「管制」色彩。20世紀70年代,日本開始了經濟、金融自由化和國際化進程。20世紀80年代,這一進程迅速加快。1985年,日本政府發表了《關於金融自由化、日元國際化的現狀與展望》公告,揭開了日本經濟、金融全面自由化、國際化的序幕。
第二,日本政治國際化進程加速。20世紀80年代初,日本政府提出,日本要從一個「經濟大國」走向「政治大國」,而日美關系將成為「政治大國」的基石。在1985年的「廣場會議」和1986年的「盧浮宮會議」中,日本均成為美國最堅定的盟友。
第三,日本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從1980年起,國際社會要求日本開放國內市場、改變出口導向型經濟增長模式的呼聲越來越高。1985年的日本《經濟白皮書》指出:出口導向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不可持續,日本必須擴大內需,以緩和與國際社會的關系。
也就是說,1985年的日本,同時面臨著三個重大的戰略轉變:由「管制經濟」向「開放經濟」轉變;由「經濟大國」向「政治大國」轉變;由「外需主導型經濟」向「內需主導型經濟」轉變。如此重大而深刻的變革集中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有可能使宏觀政策失去迴旋的空間。當內部均衡與外部均衡、國內政策協調與國際政策協調等問題等交織在一起時,宏觀政策的權衡、選擇和調整會變得非常困難,可能會因失去平衡而出現嚴重失誤。
雖然是轉載,也希望對你有用
祝投資順利,其它問題歡迎加我網路HI詳細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