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投資2000萬創業,虧損倒閉後將廢銅賣出3600萬,你怎麼看
有一個故事。多年以前,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里,一個猶太人對他的兒子說:現在我們唯一的財富就是智慧,當別人說一加一等於二的時候,你應該想到大於二。
1946年,兩猶太父子來到美國,在休斯敦做銅器生意。一天,父親問兒子一磅銅價格是多少?兒子答35美分。父親說:對,整個得克薩斯州都知道每磅銅的價格是35美分,但作為猶太人的兒子,應該說3.5美元。你試著把一磅銅做成門把看看。
20年後,父親死了,兒子獨自經營銅器店。他做過銅鼓,做過瑞士鍾表上的簧片,做過奧運會的獎牌。
他曾把一磅銅賣到3500美元,這時他已是麥考爾公司的董事長。然而真正使他揚名的,是紐約州的一堆垃圾。
1974年,美國政府為清理給自由女神像翻新扔下的廢料,向社會廣泛招標。但好幾個月過去了,沒人應標。正在法國旅行的他聽說後,立即飛往紐約,看過自由女神下堆積如山的銅塊、螺絲和木料後,未提任何條件,當即就簽了字。
紐約許多運輸公司對他的這一愚蠢舉動暗自發笑。因為在紐約州,垃圾處理有嚴格規定,弄不好會受到環保組織的起訴。
就在一些人要看這個猶太人的笑話時,他開始組織工人對廢料進行分類.他讓人把廢銅熔化,鑄成小自由女神;把水泥塊和木頭加工成底座;把廢鉛、廢鋁做成紐約廣場的鑰匙。最後,他甚至把從自由女神身上掃下的灰包裝起來,出售給花店。
不到3個月的時間,他讓這堆廢料變成了350萬美元現金,每磅銅的價格整整翻了1萬倍。
有很多股民在投資的過程中都做著分散投資的操作,資金量不大,卻買入多支股票。最後發現這樣的操作在牛市中很難賺錢,但是在熊市中卻很容易虧錢。
解決方法:與其在股市中做分散投資不如去買指數基金,小編發現往往有很多朋友都不懂分散投資的理念,有的買入的股票都屬於同一個行業,根本無法分散風險。我們在實操過程中,買入的股票數量最多不超過三隻,並且不能是同一個行業,這樣才能把握住板塊輪動的機會。
下面給大家介紹三則故事揭示股市真諦
故事之一
一富翁家的狗在散步時跑丟了,於是報紙上發布了一則啟示:有狗丟失,歸還者,酬謝1萬元。
送狗者絡繹不絕,但都不是富翁家的。富翁太太說,肯定是真正撿到狗的人嫌給的錢太少,於是富翁將酬金改為2萬元。
一位乞丐在公園的長椅上打盹時撿到了那隻狗,他第二天一大早就抱著狗准備去領酬金,但卻發現,酬金已變成了3萬元。於是乞丐又折回他的破窯洞,把狗重新拴在那兒。
在接下來的幾天,乞丐一直在關注著告示。當酬金漲到使全城的市民都感到驚訝時,乞丐返回了他的窯洞。
但是,那隻狗已經死了,因為這只狗在富翁家吃的都是鮮牛肉和牛奶,對乞丐從垃圾桶里撿來的東西,它根本就受不了。
見好就收,別讓泛濫的物慾迷了眼睛。貪婪使你喪失理性,使你連應得的一份都落空。股市中合理的設置目標位,並密切關注趨勢動態,當然是對的,但當基本面發生重大改變時而你不關心,就有可能出現災難。
故事之二
一群老鼠爬上桌子准備偷肉吃,卻驚動了睡在桌邊的狗。老鼠們同狗商量,說:"你要是不聲張,我們可以弄幾塊肉給你,咱們共享美味。"狗嚴辭拒絕了老鼠們的建議:"你們都給我滾,要是主人發現肉少了,一定懷疑是我偷吃的,到那時我就會成為案板上的肉了。"
做好你的本職工作是第一位的。貪圖眼前的兩塊肉,最終會使自己受到懲罰。交易中只做自己熟悉的,做有勝算的趨勢。
故事之三
一隻狗經常到寺院里去尋食物。當地有兩座寺院,一座在河水的東岸,另一座在河水的西岸。狗聽到東岸寺院僧人開飯的鍾聲,便去東岸寺院去討食;聽到西岸寺院僧人開飯的鍾聲,又去西岸寺院去討食。
後來,兩座寺院同時鳴鍾開飯,狗渡河去討食,當向西遊去時,惟恐東岸寺院的飯食比西岸寺院的好;向東游去時,又怕西岸寺院的飯比東岸寺院的好。這只狗一會兒向西遊去,一會兒又向東游去,最後渾身無力,活活地淹死在河水中。
專注投入地做好一件事,目標太多會讓你花了眼,到頭來一事無成。股市中的盤整行情出現時,人們常頻繁的參與其中而迷失了方向。
❷ 汽車的發展歷史
汽車歷史
二十世紀之前
十五世紀時達芬奇在未確認的時代,設計出一輛發條驅動的車輛。
1620年,義大利人布蘭卡發明「反擊渦輪式蒸汽輪機」,用以帶動輪車。
1649年,德意志的表匠漢斯‧郝丘,根據達芬奇的設計,做出一輛用發條驅動的車子。
1670年,荷蘭的物理學家惠更斯用火葯在汽缸內燃燒,熱能膨脹推動活塞運動,形成了現代「內燃機」的工作原理。
1672年耶穌會修士南懷仁曾設計一個用蒸汽作為動力來源的車,給當時中國的康熙帝,是一個65公分長的玩具車,無法載人或司機,不確定設計的車輛後來是否製作成功,這可能是最早設計的汽車。
1766年,英國發明家詹姆斯·瓦特改進了蒸汽機,拉開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序幕。
1769年,法國陸軍工程師尼古拉·約瑟夫·居紐(Nicolas-Joseph Cugnot)製造出第一輛蒸汽機驅動的汽車。由於試車時轉向系統失靈,撞到般聖奴兵工廠的牆壁上粉身碎骨,這是世界上第一起機動車事故。
1771年,尼古拉·約瑟夫·居紐改進了蒸汽汽車,時速可達9.5公里,牽引4至5噸的貨物。
1794年,英國人斯垂特首次提出把燃料和空氣混合製成混合氣體以供燃燒的構想。
1796年,義大利科學家沃爾茲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蓄電池,這項發明為汽車的誕生和發展帶來了歷史性的轉折。
1801年,法國人菲利普·勒朋提出煤氣機原理。
1803年,英國工程師理查·特里維西克採用新型高壓蒸汽機,可乘坐8人,在行駛中平均時速13公里,從此,用蒸汽機驅動的汽車開始在實際中應用。
1838年,英國發明家亨納特發明了世界第一台內燃機點火裝置,該項發明被世人稱之為「世界汽車發展史上的一場革命」。
1842年,美國人查理·固特異發明了硫化橡膠輪胎。
1859年,法國物理學家普蘭特發明了鉛蓄電池,為汽車的用電創造了條件,被稱之為「意義深遠的發明」。
1860年,法國電器工程師艾蒂安·雷諾製成了第一部用電火花點燃煤氣的煤氣機。
1862年,法國工程師艾蒂安·雷諾發明以天然氣為原料的二沖程卧式內燃機。羅沙士發表了四沖程理論。
1867年,德國工程師尼考羅斯·奧托(1832--1891)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台往復活塞式四沖程煤氣發動機。
1876年,奧托製成了單缸卧式、壓縮比為2.5的3千瓦內燃機。
1885年,這是真正的現代汽車誕生的時刻。這一年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在曼海姆製造成一輛裝有0.85馬力汽油機的三輪車。這一輛裝有內燃動力機的汽車被認為才是世界上真正的第一輛汽車,因為它是真正以汽油為動力源的第一輛汽車,而不是蒸汽機。
1886年,曼海姆專利局批准卡爾·本茨為其在1885年研製成功的三輪汽車申請的專利,這一天被大多數人稱為現代汽車誕生日。次年德國人戈特利布·戴姆勒製成世界上第一輛四輪汽車。之後奧托放棄自己所獲得的四沖程發動機專利,任何人都可根據需要隨意製作。
1886年1月29日,卡爾·本茨取得世界第一項汽車引擎專利。同年7月,世界第一部四輪汽車正式販售。
1888年,法國自行車商人埃米爾·羅傑獲得卡爾·本茨的許可,開始生產商用汽車。
1893年,魯道夫·狄塞爾也製成了一台柴油四沖程發動機,即世界首台柴油機。空氣在壓縮行程中被活塞劇烈壓縮而產生高溫,之後燃料被噴入氣缸,隨即發生自燃。
1895年,卡爾·本茨推出了第一款客車Benz-Omnibus,首次提供載客服務。
1899年,路易·雷諾量產其第一台四門房車,同年取得渦輪增壓的專利。英國首次把馬克沁機槍裝上汽車上。
二十世紀
在十九世紀末時汽車和摩托車在轉動系統開始定型,而以內燃機燃燒石油製品的液體燃料中的汽油和柴油成為主流,但當時的汽車仍然是用手工業方式的製造,雖然已經由標准化的部件組成的量產車,但實際上汽車的產量仍很少。
汽車在實際上被定位為高端的奢侈品,但當時的所謂奢侈並不算很豪華,但只有富裕人士才買得起個人或家庭用的轎車。
亨利·福特在二十世紀頭數年開始試制出一種可以大量生產低價出售的汽車,經六次創業失敗後,福特汽車終於在1908年成功把福特T型車放到裝配線上生產降低售價,又以分期付款進一步普及化了,而且品質甚至優於當時一些手工業制的高價車,因為它可以在爛地上行駛而不發生故障或意外。
福特主義不只是影響了汽車製造業,更是影響到各行各業猶其是廣義的製造業,這使到T型車和福特汽車帶領了美國和世界的經濟和文化發展,甚至改變了人的生活方式。
因為即使不會或不能駕駛汽車的人群,仍然可以乘搭公共汽車。並直接或間接受惠於軍車、貨車、特種車、工程車輛等其他汽車,所以汽車實際變成了日用品和有取代人畜動力的車輛的趨勢 。
而T型車的成功也促成了現時所謂的新能源汽車,實際上是在內燃機之外的動力系統沒落,而加油站也不再提供汽油和柴油之外的燃料。
重大事件列表
1902年第一部軍用裝甲車Motor War Car在英國問世服役。
1903年,挪威工程師埃吉迪烏斯·艾林製成了一台燃氣渦輪發動機,這是首台能靠燃燒產生的動力對外做功的燃氣渦輪發動機,因此他也被稱作燃氣渦輪發動機之父。
1908年福特T型車問世,成為第一種普及化的轎車,使汽車從奢侈品升格為日用品了。
1922年,博世開發出了機械噴射裝置。
1929年,德國工程師菲力斯·汪克爾獲得了轉子發動機的專利,這種特殊的活塞式發動機因此被廣泛稱作汪克爾發動機,但是發動機的成品直到1950年代才出現。
1930年代,英國人弗蘭克·惠特爾和德國人漢斯·馮·奧海恩各自取得了渦輪噴氣發動機的專利,而被認為是噴氣發動機的發明人。
1997年豐田普銳斯開始發售,成為第一種量產的混合動力汽車,並開始復興電動車了。
新世紀
因為進入二十一世紀才僅十多年故標致性的事件不多。而最重要的是人工智慧和環保成為了新汽車的發展方向。
2001年首種混合動力電動車豐田普銳斯商業推出國際市場。
2009年首種純電動車三菱iMiEV電動汽車量產推出市面。
2012年無人駕駛汽車進行路面實際試驗。
2013年美國部分州通過自動駕駛汽車行駛法例。
2017年英國、法國、德國、挪威四國宣告在限期於2040年後,禁止出售使用汽油和柴油的轎車。
(2)奧斯城金融服務股票趨勢分析擴展閱讀:
汽車或稱機動車(英式英語:car;美式英語:automobile;美國口語:auto),即本身具有動力得以驅動,不須依軌道或電纜,得以動力行駛之車輛。廣義來說,具有兩輪或以上以原動機行駛之車輛,便可稱為汽車;狹義來說,僅指四輪以上以原動機行使之車輛為汽車(亦是生活中所說之汽車)。
雖然,長久以來學術各界對「誰是第一位汽車發明者」皆有不同的看法及論述,未有完全一致性的看法,但是,絕大部分學者皆將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視為第一位發明者。賓士製造了三輪汽車以後,戈特利布·戴姆勒首先製造四輪汽車,美國人亨利·福特首先大量生產平價汽車,是使汽車得以普及化的人。
分類
汽車的分類方式並無定論,若依使用性質區分,一般分為客車、貨車、客貨兩用車(或稱廂形車)及特種車。其中特種車種類繁多,包括警察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車、吊車、禮車、教練車、殘障用特製車、灑水車、郵車、垃圾車、清掃車、水肥車、囚車及靈車等。
若依所用燃料分類,則分為汽油車、柴油車、電動車、氫氣車、油電混合車及瓦斯車、能源車等。
❸ 猶太人的暴利神思維:「牢記七不買三不賣」,你將賺到懷疑人生!
交易市場上高手之間的較量絕不是技術水平上的較量,而是投資哲學的較量,心態和境界的較量。
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哲學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哲學的抽象思維模式,也許可以更為有效地幫助投機者把握市場運動的脈絡,領悟到市場交易成功的奧秘。
「認識你自己」。人類這句古老的格言,在現代的金融投機市場依然具有鮮活的意義。那些不能遏止、克服人性弱點的人,無論是多麼偉大的人物,相信在這里,結果都將喪魂落魄,被市場風雲所淘汰。交易不是一門科學,一門機械的手藝,只要長期反復練習,熟能生巧,就可以從市場中賺到錢。這是一門真真切切行動第一、實踐第一的藝術。投機者要達致成功,不但要成為思想的巨人,知識的巨人,更必須是行動的巨人。
總之,作為一個投機者,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不確定的世界。這里永遠不存在一個能夠被大多數人輕易掌握的走向成功的簡單方法。美國前財政部長羅伯特•魯賓的決策方式,我認為對每一個投機市場的參與者都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 1 )天下惟一確定的事就是不確定性。( 2 )任何決策都是均衡幾率的結果。( 3 )一旦作出決定,立刻付之於行動,行為要果斷迅速。( 4 )決策者的品質遠比決策結果重要。
引用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投機者在市場交易中所犯下的數不勝數的所謂錯誤,只有在時過境遷,投機者的思維、認識、境界到了一定層次以後才能恍然大悟。
每一個看似輝煌的成功的背後,無不是由一系列的失敗和痛苦的教訓換來的,哪怕是一點點在別人看來非常樸素、簡單的經驗,投機者都可能為之付出過慘重的損失、血的代價。
任何一個市場,在同一瞬間,就有無數人在做多,還有無數人卻在放空;同樣看對了行情的方向,有人賺了點小錢就跑,有人卻不為所動,試圖獲得市場重大趨勢運動帶來的暴利,即使眼看要到手的利潤可能得而復失也在所不惜;當交易出現損失時,有人心存僥幸,不願及時認賠出局,結果釀成大禍;有人卻把市場判斷失誤看做交易中不可避免的正常現象,在損失很小時就果斷撤退,沒有受到大的傷害……
市場交易就是簡單的一買一賣,但在這一買一賣的背後,隱含著投機者不同的觀念、意識、目的、動機,反映出投機者不同的價值觀、市場交易理念、對待金錢的態度、對待風險的態度,等等。
從表面、局部看,市場交易的成敗,好像是一些偶然的事情、運氣在起作用。但是,我認為,投機者在金融領域的最終命運,深層次的原因取決於一個投機者的綜合素質,這就是一個投機者的人生修養和境界。
1.轉換一個思路思考問題
一個猶太人走進紐約的一家銀行,來到貸款部,大模大樣地坐下來。
「請問先生有什麼事情嗎?」貸款部經理一邊問,一邊打量著來人的穿著:豪華的西服、高級皮鞋、昂貴的手錶,還有鑲寶石的領帶夾子。
「我想借些錢。」
「好啊,你要借多少?」
「1美元。」
「只需要1美元?」
「不錯,只借1美元。可以嗎?」
「當然可以,只要有擔保,再多點也無妨。」
「好吧,這些擔保可以嗎?」
猶太人說著,從豪華的皮包里取出一堆股票、國債等等,放在經理的寫字台上。
「總共50萬美元,夠了吧?」
「當然,當然!不過,你真的只要借1美元嗎?」
「是的。」說著,猶太人接過了1美元。
「年息為6%。只要您付出6%的利息,一年後歸還,我們可以把這些股票還給你。」
「謝謝。」
猶太人說完,就准備離開銀行。
一直在旁邊冷眼觀看的分行長,怎麼也弄不明白,擁有50萬美元的人,怎麼會來銀行借1美元?他慌慌慌張張地追上前去,對猶太人說:「啊,這位先生……」
「有什麼事情嗎?」「我實在弄不清楚,你擁有50萬美元,為什麼只借1美元?要是你想借30、40萬美元的話,我們也會很樂意的……」
「請不必為我操心。只是我來貴行之前,問過了幾家銀行,他們保險箱的租金都很昂貴。所以嘛,我就准備在貴行寄存這些股票。租金實在太便宜了,一年只須要花6美分。」
貴重物品的寄存按常理應放在金庫的保險箱里,對許多人來說,這是惟一的選擇。但猶太商人沒有困於常理,而是另闢蹊徑,找到讓證券等鎖進銀行保險箱的辦法,從可靠、保險的角度來看,兩者確實是沒有多大區別的,除了收費不同。
通常情況下,人們是為了借款而抵押,總是希望以盡可能少的抵押爭取盡可能多的借款。
而銀行為了保證貸款的安全或有利,從不肯讓借款額接近抵押物的實際價值,所以,一般只有關於借款額上限的規定,其下限根本不用規定,因為這是借款者自己就會管好的問題。
能夠鑽這個「空子」,轉換思路思考問題,這就是猶太人在思維方式上的「精明」。
善於轉換思路思考問題,常能獲得更多的成功的機會。
02.用智慧創造財富
很多年以前,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里,一個猶太人對他的兒子說,現在我們惟一的財富就是智慧,當別人說一加一等於二的時候,你應該想到大於三。」納粹在奧斯維辛毒死了幾十萬人,父子倆卻活了下來。
1946年,他們來到美國,在休斯敦做銅器生意。一天,父親問兒子一磅銅的價格是多少?兒子答35美分。
父親說:「對,整個得克薩斯州都知道每磅銅的價格是35美分,但作為猶太人的兒子,應該說成是3.5美元,你試著把一磅銅做成門把看看。」
20年後,父親死了,兒子獨自經營銅器店。他做過銅鼓,做過瑞士鍾表哂上的簧片,做過奧運會的獎牌,他曾把一磅銅賣到3500美元,這時他已是麥考爾公司的董事長。然而,真正使他揚名的,是紐約州的一堆垃圾。
1974年,美國政府為清理給自由女神像翻新扔下的廢料,向社會廣泛招標。但好幾個月過去了,沒人應標。
正在法國旅行的他聽說後,立即飛往紐約,看過自由女神下堆積如山的銅塊、螺絲和木料後,未提任何條件,當即就簽了字。
紐約許多運輸公司對他的這一愚蠢舉動暗自發笑,因為在紐約州,垃圾處理有嚴格規定,弄不好會受到環保組織的起訴。
就在一些人要看這個猶太人的笑話時,他開始組織工人對廢料進行分類。他讓人把廢銅熔化,鑄成小自由女神像;把水泥塊和木頭加工底座;把廢鉛、廢鋁做成紐約廣場的鑰匙。
最後,他甚至把從自由女神身上掃下來的灰包裝起來,出售給花店,不到3個月的時間,他讓這堆廢料變成了350萬美元現金,每磅銅的價格整整翻了1萬倍。
猶太人並不是天生比任何種族的人聰明,但他們更懂得怎樣去鑄造這枚無價的金幣。
當他們的孩子剛懂事時,母親就會將蜂蜜滴在書本上,讓孩子去舐書上的蜂蜜,其用意是想告訴孩子:書本是甜的。
股市是個開放的資本博弈市場,是一個強食弱肉的場所,智者可以從中盡情的豪取強奪;弱者就好像生活在生物鏈的最底層,永遠擺脫不了被人宰割的境地。炒股似打仗,得到一套好的技術,就好像得到了一把利器。好的技術能超越人腦分析,精湛的分析方法能讓你得到看不見的股市密碼!
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下非常實用的炒股秘訣「七不買三不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大的財富是智慧:由猶太人賣銅的故事說起
《孟子·滕文公上》曰:「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意思是說:「腦力勞動者統治人,體力勞動者被人統治;被統治者養活別人,統治者靠別人養活。」
據說,多年以前,有對父子被關進集中營,當時,猶太人所有的家當都被納粹沒收了。爸爸對兒子說:「現在,我們唯一的財富就是我們的腦袋,記住,當別人說一加一等於二的時候,你應該想到讓它大於二的方法。」
數百萬猶太人死於集中營,父子倆憑意志力活下來。後來他們來到美國,白手起家,在休斯敦做起銅器生意。
有天,爸爸問兒子:「你知道一磅銅的價格多少錢嗎?」
兒子很精確地回答:「三十五分錢。」
爸爸說:「這不是我要的答案。整個德州的人都知道,每磅銅的價格是三十五分錢,你身為猶太人的兒子,應該說,一磅銅是三塊五美元。試著把一磅銅做成門把看看吧。」
許多年過去了,父親去世後,兒子一樣經營銅器生意。他不只把銅做成門把,也做成瑞士鍾表上的簧片和奧運獎牌,一磅銅曾被他賣到三千五百美元。這個時候,他已經是一家銅器公司的董事長了。
他始終奉行著父親的教誨。真正使他「點石成金」的,是紐約的一堆垃圾。1974年,美國政府為清理自由女神像翻新所造成的廢料招標,但因為紐約的垃圾處理環保規定非常嚴格,弄不好就會被起訴傾家盪產,好幾個月過去了,沒人投標。這位董事長聽說此事之後,立即飛往紐約,看著自由女神下堆積如山的銅塊、螺絲和木料後,當場與州政府簽了處理廢棄物的合約。
許多運輸公司等著看他笑話,都認為承包這個生意,吃力不討好。不過,猶太人立即著手組織進行廢料分類:把廢銅料熔化,鑄成小自由女神、把水泥塊和木頭加工成底座、把廢鉛、廢鋁做成紐約廣場的鑰匙——最精彩的是,他一丁點廢料也不浪費,甚至把從自由女神身上掃下的灰包裝起來出售給花店,稱之為「自由之塵」。幾個月的時間,他讓這堆廢料變成了超過三百五十萬的美元現金。
有智慧的人可以「點石成金」,變廢為寶,這就是智慧的力量。原來聽說過一個中國商人的真實的故事,很有啟發性:
有位老闆,從別人手裡接手了一座2000多平方米的超市,接手後他把這做超市進行了整修,劃分出來一些商鋪,進行出售,售後,超市的面積縮小到1700多平方米。他機會看的好,銷售店鋪獲得的收入基本可以與接手超市所付的轉讓店面費相當。原來超市經營者在超市開張前花了400多萬元買入了設備,以35萬元的低價轉讓給了他,他在將超市面積縮小的過程中,拆掉了部分的電梯等設備,獲得了30萬元。
最後算下來,他用5萬元買到了一座1700多平米的超市,其實這超市裡的冷庫等設備的價值已經超過了5萬元很多。
股票七不買:
第一、放天量過後的個股堅決不買。放天量一般是市場主力開始逃離的信號。
第二、暴漲過的個股堅決不買。
第三、大除權個股堅決不買。
第四、有大問題的個股堅決不買。
第五、長期盤整的個股堅決不買。
第六、利好公開的股票堅決不買。市場上有這樣一句名言:誰都知道的好消息,絕對不是好消息;誰都知道的利空,絕對不是利空;利空出盡就是利好,利好放出可能大跌。
第七、基金重倉的個股堅決不買。因為基金賬戶不能隱瞞,一季度公布一次。基金不坐莊,有盈利就跑。當然這個理論有時間性,在熊市裡面最明顯。
股票三不賣:
「三不賣口訣」之一:三軍會師,看好後市。所謂「三軍會師」,就是5日,10日,30日(也可以是20日)三條移動平均線,從高位向下運動到低位後,抬頭向上,而且回合在一起。
「三不賣口訣」之二:雙管齊下,持股不怕。「雙管齊下」,是由兩條並列的長下影小實體的圖線組成的圖形。股價下跌到低位後,如果連續出現條長下影,小實體,且下影線的最低點較為接近時,就稱為「雙管齊下」。
「三不賣口訣」之三:五陽上陣,股價彈升。「五陽上陣」,是指股價跌到低位後連續出現的五條小陽線的走勢形態。這五條陽線,像五位將軍,整裝待發,以便攻城奪地,取代「空軍」,表明後市將是多方的天下。
一個合格的交易者必須具備正確的股市邏輯思維
股市是什麼?它就是一個攪肉機,是搏傻者的地獄,是理智並深諳其道的人的天堂!命運的不同主要就在於你如何認識股市和交易本身。這里永遠不會有新鮮的事物發生,永遠都是按照「懷疑—樂觀—瘋狂—失望—悲觀—絕望—懷疑」一條不斷重復的路徑演繹,生生死死,股道輪回。在我眼裡她更象一個小姑娘,時而打扮得花枝招展,哼調躍步;時而心思重重,沉默不語;時而歡言;時而哭泣。其實她非常可愛,只是你不懂她罷了。
股市裡沒有消息,沒有基本面,沒有利空利多,有的只是你的心和你手裡的那點錢。難道股市不就是這樣無數個你我組成的嗎?偉大的投機家安德烈-科斯托拉尼說過,股市裡只有趨勢,而決定趨勢的只有心理和資金這兩樣東西。一輪牛市的前奏,都是在公眾交易者極度看壞,極度悲觀的情況下把手裡的籌碼扔掉,此時機構交易者,或者說固執而有遠見的交易者會不斷地收集籌碼。這個過程一直持續到懷疑階段。這段時間里需要的就是市場非常看空的心理和市場外充裕的資金准備。
在牛市的末期,往往場外已經沒有足夠的資金,該進來的都進來了,即沒有持續的力量推動股市上行。此時市場又是極度樂觀,甚至瘋狂,很有利於機構籌碼的轉移。一旦機構的主要籌碼轉移到公眾交易者手裡,一個新的下降趨勢即將開始。就是由瘋狂—失望—悲觀的過程。
牛市的初期大多數人是非常看空和懷疑的,這是機構所希望也是必然的心理階段。很多人每天都在談利多利空,那東西重要嗎?毫無意義!歷史上所有的大行情開始前都是利空不斷,而在牛市末期利多卻層出不窮。不要被假象蒙蔽你的雙眼,那些都是為機構交易者服務的,甚至就是他們創造出來的!其實從指數盤口就已經能告訴我們一切(技術分析前提假設之一:盤口反映一切信息)。培養分析能力才是我們要做的,而不是隨大眾人雲亦雲。真正賺大錢的人都是獨立思考,被多數人看作傻瓜而固執己見的人。
現在很多人說大市基本面不好,加息等利空不斷,甚至有通脹無牛市的說法。回顧歷史,適度的通脹帶來的都是牛市,歷史是重演的!再看盤面,指數的表現已經回應了你的疑惑:遇所謂利空不下就是見底的標志。其實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加息等措施正說明了市場外的資金量非常充裕,相反這應該是個「大利好」!股市自有其規律,和經濟狀況沒有必然對應性,牛市往往是在經濟最低靡的環境里誕生的,更何況現在的中國正如睡醒的雄獅!
逆勢操作是失敗的開始。
不應該對抗市場,或嘗試擊敗他。沒有必要比市場精明。趨勢來時,應之,隨之。無趨勢時,觀之,靜之。等待趨勢最終明朗後,再動手也不遲。這樣會失去少量的機會,但卻贏得了資金的安全。你的目標必須與市場保持一致,順應市場的趨勢。如果你與市場保持一致,利潤自會滾滾而來。如果你看錯了趨勢,就得使用古老而可靠的保護傘止蝕單。這就是趨勢和利潤的關系。
操盤成功的兩項最基本規則就是:停損和持長。
一方面,截斷虧損,控制被動。另一方面,盈利趨勢未走完,就不輕易出場,要讓利潤充分增長。多頭市場上,大多數股票可以不怕暫時被套。因為下一波上升會很快讓人解套,甚至獲利。這時候,買對了還要懂得安坐不動,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交易之道的關鍵,就是持續掌握優勢。
快速認賠,是空頭市場交易中的一個重要原則。
當頭寸遭受損失時,切忌加碼再搏。在空頭市場中,不輸甚至少輸就是贏。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在一個明顯的空頭市場,如果因為害怕遭受小損失而拒絕出局,遲早會遭受大損失
一隻在中長期下降趨勢里掙扎的股票,任何時候賣出都是對的。
哪怕是賣在了最低價上。被動持有等待它的底部,這種觀點很危險,因為它可能根本沒有底。
學會讓資金分批入場。
一旦首次入場頭寸發生虧損,第一原則就是不能加碼。最初的損失往往就是最小的損失,正確的做法就是應該直接出場。如果行情持續不利於首次進場頭寸,就是差勁的交易,不管成本多高,立即認賠。
希望在底部或頭部一次搞定的人,總會拿到燙手山芋。
熊市下跌途中,錢多也不能贏。機構常常比散戶死的難看。小資金沒有戰略建倉的必要,不需要為來年未知行情提前做准備。不需要和主力患難到底。明顯下跌趨勢中,20-30點的小反彈,根本不值得興奮和參與。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行動多並不一定就效果好。有時什麼也不做,就是一種最好的選擇。
不要擔心錯失機會,善獵者必善等待。
道在於,耐心等待機會,耐心等待最有利的風險/報酬比,耐心掌握機會。熊市裡,總有一些機構,拿著別人的錢,即使只有萬分之幾的希望,也拚命找機會掙扎,以求突圍解困。我們拿著的是自己的錢,要格外珍惜才對。不要去盲目測底,更不要盲目抄底。
要知道,底部和頂部,都是最容易賠大錢的區域。
當你感到困惑時,不要作出任何交易決定。不需要勉強進行交易,如果沒有適當的行情。沒有勝算較高的機會,不要勉強進場。股市如戰場,資金就是你的士兵。在大方向正確的情況下,才能從容地投入戰斗。要先勝而後求戰,不能先戰而後求勝。
投機的核心就是盡量迴避不確定走勢,只在明顯的漲勢中下注。
並且在有相當把握的行動之前,再給自己買一份保險(止損位擺脫出局),以防自己的主觀錯誤。
做交易,必須要擁有二次重來的能力,包括資金上,信心上和機會上。
你可以被市場打敗,但千萬不能被市場消滅。我們來到這個市場是為了賺錢,但是這個市場卻不是全自動提款機。進入股市,就是要搶劫那些時刻准備搶劫你的人。股票投機講究時機和技巧,機會不是天天有,即使有,也不是人人都能抓住。要學會分析自己擅長把握的機會,以己之長,攻彼之短。有機會就撈一票,沒機會就觀望,離開。
如果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擅長什麼,就不要輕舉妄動。與鱷共泳有風險,入市撈錢需謹慎。做交易,最忌諱使用壓力資金。資金一旦有了壓力,心態就會扭曲。你會因為市場上的正常波動而驚慌出局,以至事後才發現自己當初處於非常有利的位置。你也會因為受制於資金的使用時間,在沒有機會的時候孤注一擲,最終滿盤皆輸。資金管理是戰略,買賣股票是戰術,具體價位是戰斗。
在十次交易中,即使六次交易你失敗了,但只要把這六次交易的虧損,控制在整個交易本金20%的損失內,剩下的四次成功交易里,哪怕用三次小賺,去填補整個交易本金20%的虧損,剩下一次大賺,也會令你的收益不低。
你無法控制市場的走向,所以不需要在自己控制不了的形勢中浪費精力和情緒。不要擔心市場將出現怎樣的變化,要擔心的是你將採取怎樣的對策回應市場的變化。
判斷對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當你正確時,你獲得了多大的利潤,當你錯誤的時候,你能夠承受多少虧損。
入場之前,靜下心來多想想,想想自己有多少專業技能支撐自己在市場中拼殺,想想自己的心態是否可以禁得住大風大浪的起伏跌宕,想想自己口袋中有限的資金是否應付得了無限的機會和損失。
炒股如出海,避險才安全。
海底的沉船都有一堆航海圖。最重要的交易成功因素,並不在於用的是哪一套規則,而在於你的自律功夫。
縱橫股市多年,筆者由一個小白到略懂股市風雲,到懂得技術面和基礎面結合看股市發展,筆者不敢說是一個資深者,但畢竟是過來人,經驗還是有一些的。就筆者看來,真正適合炒股的人,通常都具備四種特質:對數字變化敏感、善作形勢分析、決策果敢、勤奮。沒有正確的炒股思路,你如何在這個市場賺錢?筆者熟識主力追蹤戰法選股,經常能把握優質股,並且通過自身定製的三板斧戰法,低買高賣;炒股猶如生存,不要輸個精光才想起來尋求幫助、學習知識,雖如此說,但亡羊補牢未必為時已晚。不清楚手中個股如何操作,選股存在疑問,股票深套,買賣點把握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