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知識 > 浪潮股票歷史交易資金流向

浪潮股票歷史交易資金流向

發布時間:2024-09-27 10:34:13

A. 為什麼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

人們常說,股票市場是經濟的晴雨表。也就是說股價變動不僅隨經濟周期的變化而變化,同時也能預示經濟周期的變化。實證研究顯示,股價的波動超前於經濟波動。往往在經濟還沒有走出谷底時,股價已經開始回升,這主要是由於投資者對經濟周期的一致判斷所引起的。

我們通常稱股市是虛擬經濟,稱與之相對的現實經濟為實物經濟,兩者的關系可以說是如影隨形」,彼此都能對對方有所反映。

由於受資源約束、人們預期和外部因素影響,經濟運行不會是一直處於均衡狀態。經常出現的情況是經濟處於不均衡狀態。相應地,股市也具有上下波動運行的特點。

(1)浪潮股票歷史交易資金流向擴展閱讀

股市的變化因素:

就股市而言,概括地講,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可分為:個別因素和一般因素。

個別因素主要包括: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其所處行業地位、收益、資產價值、收益變動、分紅變化、增資、減資、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供求關系、股東構成變化、主力機構(如基金公司、券商參股、QFⅡ等等)持股比例、未來三年業績預測、市盈率、合並與收購等等。

就影響股價變動的個別因素而言,通過該上市公司的季報、半年報和年報大抵可以判斷是否值得投資該股以及獲利預期。

對於缺乏一般財務知識的投資者來說,有幾個數據有必要了解,它們是:該上市公司的總股本和流通股本、前三年的收益率和未來三年的預測、歷年的分紅和增資擴股情況、大股東情況等等。這些是選股時應該考慮的要素。

就影響股價變動的一般因素而言,除對個股股價變動有影響,主要可以用作對市場方向的判斷,而且市場對場外的一般因素的反應更為積極和敏感,這是因為場外的任何因素要麼利好市場,要麼利空市場。

這就意味著股價的漲跌除上市公司本身因素外,空頭市場還是多頭市場的判斷來自於影響整個市場的諸多因素。

B. 中國股市十大高手 中國股票十大高手

中國股市高手雲集,各具特色,以下是其中幾位大師的炒股策略與心得,為投資者揭示股市之路的智慧與藝術。

翁祖棟:技術與基本面並重
翁祖棟,憑借《年輪原理》的精髓,於熊市中逆流而上,以技術分析與基本面分析並重,強調概率預測與風險控制。他深信,基本面分析要關注價格低估和銷售情況,短線操作需謹慎,緊隨市場節奏和財務報表。翁大師偏愛MACD和KDJ指標,預測中國股市將更側重科學成果與自由精神的推動。

20名大學生的預見與大師洞察
未來經濟趨勢的預示者認為,中國股市蘊含無數機會。翁祖棟的炒股觀點富有洞見:一是心態調整,進化理論引領方向;二是《年輪原理》揭示市場形態的時間對稱;三是熟練運用macd和KDJ等技術;四是結合市場指標和產品銷售,關註上市公司的動態;五是掌握股票節奏與空間原則;六是陶永根,選股精準,買賣堅決,懂得靈活進出。

陳昆的短線策略


陳昆,短線高手,以成交量和形態突破作為介入時機,堅持「股票如刀」的精準操作。他注重選時,對熱門股的買賣要求極高,15倍暴富經歷中,他學習了基本面和最強者的力量。陳昆在5.19行情中,精準捕捉領漲板塊,高位時果斷退出,形成了獨特的操作方式。

基本面與技術面的交融


陳昆強調基本面研究,不為技術指標所左右,注重資金流向和成交量的判斷。他實戰經驗豐富,如在1999年的操作中,通過快速操作,抓住了上海梅林等潛力股,體現了對散戶心理的深刻理解。



陳昆以敬業和市場敏感度見長,他選擇流通盤大、換手率高的個股進行短線交易,重視止損和資金管理,展現出對市場的獨特洞察。

股市大師們的心得與智慧
每位大師都有其獨特風格:王永訓鑽研深入,尹利洞察散戶莊家心理,鄭濤善於總結,崔偉宏則以實戰成就股市傳奇。他們的共同點是敬業、實戰和風險控制。

石開,排名第五的高手,以其獨立的風險評估系統,追求短線操作的准和快。石開在選股上重視成交量和活躍度,以及識別強庄股的技巧。

系數和安全系數成為了衡量風險的工具,但市場波動仍需謹慎對待。大盤風險評估通過系數法進行,投資者需根據綜合因素作出判斷。

昆明機床的案例展示了莊家持股分析的重要性,股評准確率雖高,但實戰操作需要個人智慧。寧波解放南以快速、精準操作聞名,他們通過分析莊家行為獲利。

短線客徐海鷗和韓小姐,一個憑借感覺和經驗,一個依賴技術指標,都找到了自己的操作路徑。野山先生則以實戰短線技巧和風險控制見長,亞洲一號則倡導穩健操作,規避冷門和虧損股。

第十名高手陶素宇,憑借獨特的短線策略,如「雙龍出海」和「無招勝有招」,強調在低估與超跌反彈時的敏銳捕捉。

股市之路並非一帆風順,每位大師的策略都提醒我們,要結合基本面和技術面,靈活應對市場變化,才能在股市的浪潮中穩健前行。

C. 中國證券市場過度投機的成因

中國股票市場並非市場經濟發展的自然產物,而是為促進市場體制建立在政府驅動下人為發展起來的。先天的不足加上轉軌過程中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市場參與者行為的不規范,使中國股市很長一段時間陷入高投機和強波動的怪圈中。股市的運行相當程度上脫離了設計者當初的構想,市場功能未能有效發揮。
投機和過度投機
在投資學的意義上,投機被認為是「在商業和金融交易中,甘冒特殊風險,希圖獲取特殊利潤的行為。①「或者說投機是對市場行為的積極參與,是以獲得差價為目的,以承擔較大風險為條件,積極參與市場買賣的攻擊性的經濟行為。股票市場上的投機行為表現出以下特點:追求缺乏穩定性、可預期性較差的差價收入;持有證券時間較短、頻繁進出市場;有著較強的風險偏好,傾向於尋找價格波動較大的股票;不太注意影響股價的基本因素,主要以市場信號作為決策依據。作為一種積極參與市場的行為,投機被看作是股票市場的「潤滑劑「,對市場功能的實觀有著不可缺少的作用。投機的存在有利於增強股票市場的流通性,活躍市場,有助於平衡和發現市場價格,有助於分散風險和強化經濟政策的有效性。
投機行為對市場功能實現的促進作用是以市場參與者的理性行為為基礎的。即投機行為只有在以下條件下,才能促進市場運行效率的提高和市場功能的實現:投機者的市場行為是在對市場信息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在利潤最大原則支配下,通過對成本、風險和收益的權衡比較後作出決策的。一旦投機者的攻擊性市場行為超出理性的范圍,而外界環境因素不能給予有效的約束時,過度投機就成為現實。所謂過度投機,指的是投機者對市場交易的積極參與由於受非理性因素的干擾而脫離理性軌道,從而其結果是市場運行效率的降低和市場功能的喪失。這里的非理性因素指的是影響行為主體選擇的心理和精神層面的因素,如直覺、本能、激情、無意識等。在非理性因素作用下的人的行為,表現出非自覺性、非邏輯性、沖動性、盲目性等特徵。應當承認,在人們實踐活動中,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是相互交織、相互滲透、相互制約的。在正常的市場條件下,非理性因素由於受理性因素和其他環境因素的制約和控制,被引向理性的目標。而在非正常的市場條件下非理性因素受環境條件的激化,往往會突破理性因素的制約並使之退出對決策的影響。於是,投機被推波助瀾,走向過度投機。

我國股市過度投機的表現
過度投機必然使市場運行偏離有序的軌道,這種偏離可以從若干市場指標中反映出來。
(一)換手率過高
換手率即成交股數與流通股數的比率。反映同只股票在一定時期內被交易的次數。由於投資者對公司及市場前景的不同預期,以及市場信息在時間和空間上分布的不平衡,換手是投資者的理性選擇。沒有換手就沒有交易。但是,換手率過高,交易過於頻繁。則說明市場過於熱衷於缺線炒作,反映出投資者行為的盲目性、矛盾性、沖突性,表現出非理性的特徵。一般認為,成熟股市的年換手率科約為50%,而我國股市遠高於比。以上海股市為例:1994年年換手率達825%,換手率居前10位的均在2000%以上,而凌橋股份則達2696%。1996年,上海股市換手率高達883%,而同時紐約、倫敦、香港、東京換手率為分別為69.9%、58.6%、45%、32.4%②。
(二)市盈率過高
市盈率即股票市價與每股凈利潤的比率,它反映市場對股票的評價,從靜態角度看,也反映投資者收回投資的周期長短。股票投資中,市盈率多高為合適,可以從投資的機會成本來考慮。股票投資的經濟目的在於獲得某種形式的收益,作為理性的投資者,必然要求預期收益大於機會成本。我們用銀行的存款利率和工業企業平均利潤率來代替機會成本,則機會成本的倒數就是市盈率的理論值。即市盈率=1/存款利率或市盈率=1/工業企業平均利潤率。據此計算,我國市盈率理論值應為13倍左右。(設銀行存款利率取8%,工業企業平均利潤率取7%)。93年以來,上海A股平均市盈率達40倍以上。這意味著投票投資的收益僅有機會成本的1/3,或者說回收周期將高達40多年。而從個股來看,市盈率之高更是匪夷所思。1998年10月9日,上證指數1236點時,上海股市400多隻上市股票中,市盈率超過100的達45家,而有11家則高達1000以上。其中最高者近4000倍③。如此高的市盈率,將成熟股市遠遠拋在後面。1996年,當上海股市平均市盈率為44倍,紐約、倫敦、香港、東京股票市盈率分別為19、17、19、22④。過高的市盈率,反映投資者過高的盲目性,反映出市場中充斥著無理性的炒作氣氛。當然,市盈率並不能完全科學地反映股票的投資價值。「買股票就是買未來「。對於經濟不斷成長的中國,市盈率會有不斷下降的趨勢。但實際上,中國股市過高的市盈率並不反映投機者對市場前景的信心,而僅僅反映了投機行為的非理性。
(三)股票價格與價值的嚴重背離
股票是資產所有權證書,持有股票即擁有公司一定份額的資產。因此,因股票價值的高低可以用股票所代表的真實資本的價值即每股凈資產價值來反映。由於股票價格受供求、公司收益、經濟形勢、政策等因素的影響,價格對價值的一定程度的偏離是正常的。但是我國股市股票價格對其每股凈資產價值的偏離顯然是不正常的。大多數股票價格若干倍於每股凈資產,而熱門股有的達到幾十倍。令理性投資者不可思議的是總資產僅200多萬,而負債已達13億的農墾商社,以及凈資產同樣為負值的渝汰白,非但沒有被市場拋棄,反而不時受到追捧,甚至不時收出漲停。
另外,投資股票的目的在於取得預期收益,其現值形成股票的內在價值或投資價值。未來具有種種不確定性,投資者進行決策時,可作為決策依據的往往是公司目前的業績。因此價格與價值的一致還要求股價的變動與公司業績的變動呈現出一定正相關。當股價的波動嚴重背離公司業績時,則意味著市場行為進入了過度投機。在我國股市惡炒個股的一波波浪潮中,股價與業績的嚴重背離甚至到了出現嚴重負相關的程度。1997年下半年,針對市場惡炒垃圾股的情況,證監會對業績長期低迷,連續虧損兩年的27隻股票進行了特別處理,給其貼上「ST「的恥辱標記。但ST股票不但沒有被市場冷落,反而成為市場明星,不少個股連續漲停,甚至「ST蘇三山」被摘牌也沒有使市場追腥逐臭的惡習有所收斂。ST吉諾爾98年中期每股虧員達0.48元,中期業績公布後,居然連續十幾個交易日漲停,股價從7元多躍上十幾元。與此同時,不少業績優良,穩定增長的個股則被市場遺忘,股價躺在低位不能動彈。
(四)股指波動頻率高,波動幅度大
暴漲暴跌,頻繁波動是中國股市最顯著的特徵,尤以上海股市為甚。1992年以來,上海股市發生了十幾次波幅較大的振盪,振幅在25%~300%之間,其中短期內振幅超過100%的有兩次,而最大一次振幅為298%的波動是在1992年11月7日到1993年2月15日三個月內完成的,(上證指數由386點躍升到歷史 高點1536點)。另一次振幅為216%的波動是在1994年7月29日到9月14日一個半月內完成的(上證指數由333點上升為1052點)。作為一個新興股市,由於不可避免的不成熟性,出現波動本不足為奇,但中國股市尤其是上海股市大起大落的運行卻絲毫無法體現升跌有序,陰陽調整的波浪運動特徵。在升勢中往往體現為平地而起,連拉長陽,任何技術阻力位都一躍而過,而在跌勢中股指往往劈頭蓋臉狂瀉而下,連拉陰線,任何技術支撐位都無濟於事。1994年的股市運行將這一特徵體現得淋漓盡致。5月4日,上證指數由620點開始滑落,大盤下跌近300點,沒有出現象樣的反彈。股價面目全非,跌進凈資產、跌破發行價仍持續下跌。8月1日,在有關政策刺激下,大盤一躍而起,以摧枯拉朽之勢在一周內由333點勁升到700點,橫盤兩周後,又直沖1052點,隨即又掉頭而下,用十幾個交易日使股指跌去500點,並在10月7日出現最高股指763點,最低546點,落差217點,振幅達28%的壯觀局面。股指持續、頻繁、大幅度的波動,往往技術分析無法解釋和預測,而且與基本分析背道而馳,呈現出徹底的「隨機行走」的醉漢特徵,這反映出過度投機和股市中非理性行為的沖動性和無意識性。
股市過度投機的危害
過度投機的存在,不僅會阻礙證券市場健康有序的成長,而且會制約市場化改革的進程,從而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造成損害。其危害主要表現在:
其一,扭曲資源配置。股票市場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利用其籌資功能促進資本合理流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但是股票市場過度投機的存在,卻產生了資源逆配置的結果。一方面,由於交易市場高投機帶來高收益,導致社會資金從社會經濟中的生產流通等實質性的環節進入非生產性的交易市場,從而造成實質性經濟領域資金短缺和證券交易市場游資過剩的結果。另一方面,在非理性的股票投機中,股票價格往往脫離其內在價值,與企業經營能力,產品市場適應能力,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作用等相背離,故通過二級市場增發新股進行的資源配置,往往不是使資源流向利益效率高、國民經濟急需的部門和環節而是流向股價易炒作,投機有空間的企業。價格的扭曲導致資源配置的扭曲。我國股票市場上大盤股長期受冷落,而小盤股經常被暴炒說明了這種情況。
其二,扭曲市場功能。我國股票市場設計者所構想的股票市場的首要功能是推動體制改革的市場化進程。利用市場約束促進效率低下、管理落後的國有企業實現機制轉軌。但證券市場實際運行的結果,嚴重扭曲了市場功能。由於高度投機的交易市場能為原始股持有者帶來數倍,甚至數十倍於本金的收益,企業爭先恐後上市,工作的重點放在爭取上市而不是改制上。而一旦上市以後,股價由於投機上漲,企業又可以通過股市進行圈錢,又掩蓋了改制不徹底,管理落後、效率低下的沉痾。
其三,助長「尋租」活動。尋租在經濟學意義上指利用壟斷資源尋求壟斷租金(即超過其機會成本的額外收益)的行為。尋租是資源配置市場化進程被扭曲的結果,同時又會進一步扭曲這一進程。在證券市場上,由於權力資源的壟斷性(如批准上市的權利以及公司上市後圈錢的權力),在過度投機支撐下的高收益並不與高風險相對稱。於是證券市場中的錢權交易、違規操作、損公肥私等尋租活動必然盛行。企業為上市而跑「部」「權」進,中介機構為高額傭金而違規透支,政府官員利用職務公款炒股;上市公司不務正業,利用內幕消息炒作自家股票,操縱市場價格;上市公司以配股代替派息,不給股東回報而要求股東不斷給予回報,使投資者投資風險不斷被強制累積。
其四,擴大收入差距,加劇分配不公。證券市場由於其高風險本來就具有擴大收入差距的作用,而過度投機又進一步使收入差距的擴大加速。在我國扭曲的市場條件下,收入分配具有權力分配的特點,使收入分配不公進一步公開化和擴大化。
必須指出的是,股票市場的過度投機,不僅使投資者喪失投資的熱情,而且,由於示範效應,過度投機的影響是廣泛的。它不僅會使社會資源從實質性經濟領域流向虛擬化的符號性的經濟領域,造成經濟生活的泡沫化,而且它對民族精神的損害也是巨大的。在到處蔓延投機氣氛的環境下,每個人都夢想一夜致富,誰還會朝五晚九地辛勤耕耘呢。

其實任何市場都有投機,沒有投機就沒有市場。但我們發現中國市場投機的成分又太過了。有幾個方面必須改革:
1.發行機制
一是重組。跌到幾塊錢或ST之後,就可能重組,很少破產退市。所以有人炒垃圾股。這是制度原因,最近幾年,由於上市容易了,有所收斂。
2.對沖機制
中國缺乏做空個股機制,外部投資者難以通過做空盈利,上市公司在股價出現泡沫時增發股票獲利權利受到限制(蘇寧和萬科是這方面的高手)。
3.資金操縱
主力控盤之後,操縱股價,而監管不力。沒有價值的股票照樣漲,誰還在乎價值。
4.投資渠道少
中國資金不能投資國外,國內金融機構國家壟斷,民間力量薄弱。除了股市就是房市。這些資金只好投機。
對於價值投資者而言,處於一個投機的市場,會有更多的機會。埋怨市場過度投機者,往往是投機不成。一個市場是否有投資價值,不在於是否投機,而在於有沒有值得投資的公司。價值,永遠是投資的基石。

D. 經濟不好的時候,多出來的錢會流向哪裡

經濟不好的時候,實體投資風險變高,人們便降低收益預期,降低風險偏好,那麼資金迴流到銀行、地產等資產,會造成銀行資金成本降低,利率降低,房地產行業銷售金額提高,房價上升,大類資產比如能源、大宗商品等價格也會推高,通貨膨脹預期上升。

E. 1929年美國經濟危機中發生的事

1929年10月29日

在這個被稱作「黑色星期二」的日子裡,紐約證券交易所里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拋售股票的旋渦之中,這是美國證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是美國歷史上影響最大、危害最深的經濟事件,影響波及西方國家乃至整個世界。此後,美國和全球進入了長達10年的經濟大蕭條時期。

狂熱的華爾街

20世紀20年代,在經歷了一次大戰和死亡2000萬人的1918年全球大流感後,世界進入一個暫時的和平時期,人們開始享受災難之後的歡愉:經過幾年的調整後,世界經濟進入了一個繁榮時期。尤其是美國,它在許多經濟領域都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已經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為發達和穩定的國家。

良好的經濟環境和樂觀的情緒為20年代的股市大發展創造了條件。1921年,美國資本市場新發行的證券是1822種,到1929年達到了6417種。《紐約時報》工業指數從1921年的低點66.24反復攀升至1929年9月19日469.49的歷史最高點。

當時,融資購買股票十分流行,而且人們還可以通過「定金交易」花一美元買到價值10美元的股票,人們第一次發現賺錢的機會是那麼多。於是,大量中小投資者爭相涌進股市。每天,人們熱切地討論著股票走勢,小道消息滿天飛。隨著股價扶搖直上,華爾街陷入了狂熱之中,電梯工、接線員和報童也和金融巨頭一起玩起了股票。華爾街甚至成了遠道而來的旅遊者參觀的去處:每天早上,旅遊者們夾道歡迎那些來上班的經紀人們,向他們鼓掌。

美國做了個噩夢

危機已經悄悄降臨,人們卻沒有注意到。1926年秋,在20年代的投機狂潮中被炒得離譜的佛羅里達房地產泡沫首先被刺破了。然而,這絲毫沒有給華爾街的瘋狂帶來多少警醒。從1928年開始,股市的上漲進入最後的瘋狂。事實上,在20年代,美國的許多產業仍然沒有從一戰後的蕭條中恢復過來,股市的過熱已經與現實經濟的狀況完全脫節了。

1929年3月,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對股票價格的高漲感到了憂慮,宣布將緊縮利率以抑制股價暴漲,但美國國民商業銀行的總裁查爾斯·米切爾從自身利益考慮,向股市中增加資金投入以避免下跌,股票經紀商和銀行家們仍在極力鼓動人們加入投機。甚至一些著名的學者也失去了冷靜。其中最為典型的是耶魯大學的歐文·費雪,這位大經濟學家不僅自己融進了投機者的行列,而且還在公開演講中宣稱:「股票價格已達到了某種持久的高峰狀態。」

不過,也有不少人保持著冷靜的頭腦,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的父親約瑟夫·肯尼迪就是及早從股市中脫身者之一。他對自己說,如果連擦鞋匠都在買股票,我就不想再呆在裡面了。這個明智的選擇使他提早撤出資金,為其家族的未來奠定了基礎。

1929年夏,股票價格的增長幅度超過了以往所有年份,崩潰已經近在眼前。9月3日,華爾街的一位統計學家羅傑·巴布森在華爾街的金融餐會上說了一句話:「股市遲早會崩盤!」這句話被《道瓊斯金融》發表。其實,這位先生在此前的兩年中一直重復著這句話,卻只被人們當做笑談,沒想到這次竟一語成讖,千古留名。此話不久就傳遍了全美國,投資者信心開始動搖,股市立刻掉頭向下。

股市下跌的消息驚動了總統胡佛,他趕緊向新聞界發布講話說:「美國商業基礎良好,生產和分配並未失去以往的平衡。」有關的政府財政官員也出面力挺股市。但此時人們的神經已經異常脆弱,股市在經過曇花一現的上揚後,就開始了噩夢般的暴跌。

跳樓的不僅是股指

1929年10月的最後10天,集中了證券史上一連串著名的日子。

10月21日,紐約證券交易所開市即遭大筆拋售,全天拋售量高達600多萬股,以致股市行情自動記錄器到收盤1小時40分後才記錄完最後一筆交易。

10月23日,形勢繼續惡化,《紐約時報》指數下跌31點。

10月24日,這一天是股市災難的開始,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四」。早晨剛剛開市,股價就如決堤之水轟然下泄,人們紛紛脫手股票,全天換手1289.5萬股。雖然當天中午多位銀行家和財團老闆決定出資托市,暫時穩住了股票價格,不過這只是暫時的穩定。

10月25日,胡佛總統發表文告說:「美國的基本企業,即商品的生產與分配,是立足於健全和繁榮的基礎之上的」,力圖以此刺激新一輪投資。然而,過了一個周末,一切挽救股市的努力都白費了。

10月28日,史稱「黑色星期一」。當天,紐約時報指數下跌49點,道瓊斯指數狂瀉38.33點,日跌幅達13%,這一天,已經沒有人再出面救市。

10月29日,最黑暗的一天到來了。早晨10點鍾,紐約證券交易所剛剛開市,猛烈的拋單就鋪天蓋地席捲而來,人人都在不計價格地拋售,經紀人被團團圍住,交易大廳一片混亂。當天收市,股市創造了1641萬股成交的歷史最高紀錄。《紐約時報》指數下跌41點,而道瓊斯指數比星期一又下跌了12%。一名交易員將這一天形容為紐約交易所112年歷史上「最糟糕的一天」。這就是史上最著名的「黑色星期二」。

在這場股災中,數以千記的人跳樓自殺。歐文·費雪這位大經濟學家幾天之中損失了幾百萬美元,頃刻間傾家盪產,從此負債累累,直到1947年在窮困潦倒中去世。

不堪回首二十年

這場史無前例的股市大暴跌從1929年延續到1932年,並成為整個30年代大蕭條的導火索。從1929年最高的381點到1932年7月的最低點41點,道瓊斯股票指數下跌了89%,到1933年7月,美國股票市場上的股票價值只相當於1929年9月的1/6。

股災造成了美國股市、銀行與整個經濟體系的危機,形成了惡性循環,並從美國波及到了整個世界,使人類經歷了5000萬人失業、上千億美元財富付諸東流、銀行倒閉、生產停滯、百業凋零的黑色大蕭條年代。

經濟學家研究,這次股市崩盤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股市的過度狂熱沒有得到適時的引導,而融資買賣和定金交易使股市在賣壓之下失去控制。二是當時美聯儲運用調高利率的錯誤貨幣政策,使得貨幣供給量大幅減少,造成市場資金轉向其他投資工具,加速了股市的下跌走勢。

1932年,羅斯福總統上台後,對美國證券監管體制進行了一系列根本性的改革,1934年7月6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成立,理智的約瑟夫·肯尼迪被任命為主席。此後,經過羅斯福新政和二次大戰對經濟的刺激,美國股市逐漸恢復元氣,到1954年終於回到了股災前的水平。

F. VOO基金是什麼

來源:Wind資訊
全球最大的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的現金流失速度超過了任何一家同行,因為投資者在削減成本的浪潮中尋求更低的費用。
年初至今,交易員從SPDR S&;P 500 ETF Trust (SPY)撤出的資金達到330億美元,為該行業之最。事實上,投資者大規模撤資主要發生在今年2-3月份,當時因為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導致市場暴跌。不過,即便後來美股反彈,投資者並沒有繼續向SPY投入資金。
這樣的資金流向,讓這只跟蹤美國股市基準的、2940億美元規模的基金與更廣泛的股票ETF領域資金流向相悖,後者在2020年吸收了1190億美元。
分析認為,SPY 管理資金減少主要原因是收取的費用較高,而行業內其他ETF發行者則競相削減成本,降低費率。SPY 收取0.095%的費用,大約是三大競爭對手成本的三倍。分析師稱,這意味著重新進入市場的投資者可能會轉向更便宜的產品。
投資咨詢公司 ETF Store的總裁Nate Geraci說:「隨著市場復甦,投資者將資金重新投入到成本更低的產品中。我預期是,隨著投資者繼續湧向收費較低的競爭對手,無論市場環境如何,SPY的規模都將繼續收縮。」
當SPY 的資金外流時,管理著1628億美元的先鋒集團(Vanguard Group)的S&;P 500 ETF (VOO) 在2020年吸金規模為該行業之首,為233億美元。VOO的費率是0.03%。與此同時,成本較低的SPDR投資組合S&;P 500 ETF (SPLG)吸引了29億美元的資金,該基金的投資標的與SPY相同,但收費也為0.03%。
在規模達4.8萬億美元的ETF市場上,先鋒集團已超越競爭對手,在2020年有價值148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貝萊德公司和道富街公司(State Street Corp.)分別吸引了790億美元和190億美元的資金。
先鋒集團發言人Freddy Martino稱,先鋒集團的資金流入,受益於部分共同基金客戶轉為成本較低的ETF,這部分資金流入大約為228億美元。
專門從事活躍ETF研究和託管解決方案 Purview Investments 公司的CEO Linda Zhang表示,以前從SPY流出的資金可能再也不會重新回去,而是流向成本更低的等價物或主動基金、或者ESG等主題基金。
在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公司的 SPDR 美國研究主任Matt Bartolini看來,在疫情風暴最嚴重的時候,從SPY流出的資金可能已經流向了特定行業的基金,比如道富能源精選行業SPDR基金(XLE)。但他補充稱,距離美國大選只有一周的時間,這一趨勢可能很快再次被顛覆。
Matt Bartolini說:「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從SPY贖回資金,買入某些板塊表現屈指可數的股票。但是誰也不知道接下類會發生什麼,可以肯定的是,有一部分金錢已經開始布局。」

G. 近代美國的五次危機及措施

近代美國的五次危機,包括1929—1933年美國經濟「大蕭條」、 1973—1975年石油危機、 1987年美國股災、本世紀初的互聯網「泡沫」、2007年開始的次貸危機。面對危機,美國政府均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挽救經濟、挽救國家。
(一)1929—1933年美國經濟「大蕭條」
美國經濟「大蕭條」起始於1929年10月24日的股市突然崩盤,10月29日被拋售的股票就達1638萬股,當月美國股市市值便有260億美元化為烏有,損失比「二戰」協約國所欠美國的戰債還多5倍。3年間,美國股市暴跌85%,失業率高企,平均為18.8%。期間,美國GDP呈下降趨勢,從1929年的3147億美元下降到1934年的2394億美元,5年間下降了24%。消費價格指數也一直呈下降趨勢,1933年的GPI與1929年相比下降了24.6%。
面對經濟大蕭條,1933年初,富蘭克林·羅斯福當選為美國第32屆總統後,針對當時的實際,順應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大刀闊斧地實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機的政策措施,歷史上被稱為「羅斯福新政」,新政的主要內容可以用「三R」來概括,即復興(Recover)、救濟(Relief)、改革(Reform)。一是羅斯福的新政從整頓金融入手,加強金融立法。在被稱為「百日新政」期間制訂的15項重要立法中,有關金融的法律就佔了1/3。羅斯福採取的整頓金融的非常措施,對收拾殘局、穩定人心起了巨大的作用。二是在解決銀行問題的同時,羅斯福政府還竭力促使議會先後通過了《農業調整法》和《全國工業復興法》,要求資本家們遵守「公平競爭」的規則,訂出各企業生產的規模、價格、銷售范圍;給工人們訂出最低工資和最高工時的規定,從而限制了壟斷,減少和緩和了緊張的階級矛盾。中小企業的發展,為美國社會的穩定、經濟的復甦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三是救濟工作。1933年5月,國會通過聯邦緊急救濟法,成立聯邦緊急救濟署,將各種救濟款物迅速撥往各州,第二年又把單純救濟改為「以工代賑」,給失業者提供從事公共事業的機會,維護了失業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
(二)1973—1975年石油危機
在美國,石油危機從1973年12月持續到1975年5月,GDP下降5.7%,工業生產下降15.1%,其中建築、汽車、鋼鐵三大支柱產業受打擊尤為嚴重。固定資本投資共縮減23.6%,企業設備投資1975年比1973年下降48%;企業和銀行倒閉均創下「二戰」後的歷史紀錄;失業率高達9.1%,失業人數達825萬;道瓊斯指數1973年1月到1974年12月下跌達41.9%。與危機相伴的則是更加嚴重的通貨膨脹,1974年美國消費物價上漲11.4%,1975年上漲11%。
面對石油危機,美國政府一是大幅度地修改了國內石油政策,大大加強了對石油資源、生產、供應、銷售和市場的控制,加強對外國石油公司的管理和限制;二是國際上,美國倡議召開石油消費國會議,決定成立成立國際能源機構,該機構的主要職能是促進其成員國建立應急石油儲備或稱戰略石油儲備;協調突發事件引起石油供應中斷時成員國之間的石油調配問題。
(三)1987年美國股災
1987年10月19日,美國道瓊斯工業股票指出下跌508點,跌幅為22.6%,當日全國損失5000億美元。這一日被稱為「黑色星期一」。美國股市市值在那一天損失5600億美元,是1929年「大蕭條」時跌去市值總額的兩倍。
美國政府為抵抗「泡沫」崩潰的洪流,刺激經濟增長,一是開始實施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的擴張財政政策,投入大量財政資金刺激經濟增長。二是實施積極的貨幣政策,大幅降低中央銀行的貼現率,使大量資金流入美國。
(四) 本世紀初的互聯網「泡沫」
2000年3月中旬,以技術股為主的美國納斯達克綜合指數遭遇重挫,指出不斷下滑,網路「泡沫」危機全面爆發。當年9月21日,納指迅速跌至1088點,創下3年來的最低紀錄,與2000年3月10日的歷史高峰相比,跌幅高達78.8%,重新回到了1998年的水平。 2000年1月以來,美國已有100多家網路公司宣告倒閉,造成近萬餘人失業。就像傾倒的「多米諾骨牌」一樣,從2001年到2002年,互聯網業的危機很快波及處於產業鏈上下游的電信製造業和運營業。許多通信企業股票下跌,盈利狀況惡化,紛紛宣布裁員,整個信息通信產業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成為重災區。
為了避免網路「泡沫」危機拖累美國經濟,美財政當局和美聯儲當時採取了擴張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以製造業、房地產為龍頭的產業很快重新帶起經濟這匹「馬車」。所以,標准普爾500指數和道瓊斯工業指數並未受到太大沖擊,振盪下跌之後較快恢復了生機,2003年年初開始觸底回升,2004年年初已恢復到之前的繁榮。
(五)美國次貸危機
2007年2月13日,美國抵押貸款風險開始浮出水面,標志著次級抵押貸款危機的開始。4月4日,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機構New Century Financial申請破產保護。4月24日,美國3月份成屋銷量下降8.4%。由此,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開始全面爆發。截至2008年年初,美國次貸市場規模大約8500億美元。
針對次貸危機,美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美聯儲2008年初推出一項預防高風險抵押貸款新規定的提案,也是次貸危機爆發以來所採取的最全面的補救措施。二是採取降息政策;三是採取兩項新的增加流動性措施,即定期招標工具,並決定開始一系列定期回購交;四是美聯儲聯合其它四大央行宣布繼續為市場注入流動性租金,緩解全球貨幣市場壓力;五是對銀行資本實行更嚴格的監管;六是加強國際合作,應對金融市場動盪。

閱讀全文

與浪潮股票歷史交易資金流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系分行業查詢網站 瀏覽:643
正川股份股票歷史交易 瀏覽:9
股票兩融配資 瀏覽:387
股票長期走勢手機 瀏覽:384
平台股票交易 瀏覽:273
阿里巴巴公司股票的近期走勢 瀏覽:688
雪災對股票期貨影響 瀏覽:73
股票為什麼回調買讓買 瀏覽:34
股票滬深開戶 瀏覽:322
把名下賬戶股票給別人 瀏覽:249
股票320買的330賣一百股費用 瀏覽:383
股票期權計算個稅 瀏覽:623
港股通里有的股票買不了 瀏覽:21
甲公司委託證券公司發行股票 瀏覽:84
哪裡能買小額股票 瀏覽:84
期權與股票期貨的區別 瀏覽:912
股票圖表交易系統 瀏覽:185
界面股票趨勢分析 瀏覽:248
股票投資公司的工資怎麼樣 瀏覽:616
長期橫盤股票分析 瀏覽: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