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網路安全概念股
網路安攜棗全的默默無聞到2021年,網路安全終於爆發了。最近,滴滴網路安全審查的啟動開啟了網路安全監管的變化。隨著政府和企業越來越重視網路安全,上市公司在網路安全領域的股票在股市上漲。那麼,網路安全的概念股是什麼呢?對這個問題感興辯畢拆趣的合作夥伴可以繼續閱讀。
網路安全板塊概念股
國民技術(300077);
二、永福股份(300712);
三、航天發展(000547);
四、青雲科技(688316);
5.潤和軟體(300339);
六、國華網安(00004);
七、中新賽克(002912);
八、浩豐科技(300419);
9.神州信息(00055);
數碼視頻(300079);
中科軟(603927)
天源迪科(300047);
科藍軟體(30063)
14、盛視科技(00290);
15.中國軟體(600536);
陳安科技(300523)等。
好了,以上就是網路安全概念股名單,希望能夠幫助到遇數判到此類問題的小夥伴。
㈡ 大家咋看互聯網科技股未來趨勢
一、去中心化
原指信息技術中由節點決定中心的方式,和「中心化」的由中心決定節點的概念對應。現在多用在互聯網中,指從web2.0時代開始,用戶能夠共同參與網路內容的產生,可以自由選擇階段性的中心,這種權級相對平等,開放式、扁平化的結構模型。去中心化不是不要中心,而是去掉絕對的中心,自由產生各個相對階段性的中心。
比如最典型的例子是社交媒體、博客等UGC。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任何人都能參與到社交網路中去,自己產生內容並且自願地關注一些感興趣的話題或人物。外賣平台分流了學校食堂的流量,約車軟體分流了公交系統的流量,這些都是去中心化的例子。中心對於用戶來說不再是強制性的存在,互聯網的去中心化是個很好的理想主義狀態,但是對於平台來說,實現這個理想狀態還是需要放下很多,還需要走很長的路。
二、長尾效應
長尾效應的根本就是強調個性化,指的是在需求曲線上那些少量的需求,將所有非流行的市場累加起來就會形成一個比流行市場還大的市場。也就是要在細小市場上賺很少的錢,但是要賺很多人的錢。
在企業中,追求利潤最大化的驅使之下,往往形成大量企業參與紅海之爭卻對於藍海市場不聞不問。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信息溝通成本下降,關注非主流市場的風險大大降低,也讓很多企業越來越開始關注人們小眾的愛好和需求。在很多領域,長尾效應越來越凸顯。
比如互聯網金融市場上的長尾效應,讓金融從業者開始關注那些中小企業和個人信貸,而不是對大企業趨之若鶩,長尾效應的優勢在於數量,中小企業和個人的貸款需求數量顯然遠遠大於那些「白富美」企業。很多針對學生、農民、創業者貸款需求的互聯網金融平台崛起,尤其是在消費金融領域大展身手。
三、藍海市場
所謂的藍海,指的是未知的市場空間或者是處於市場競爭很小的狀態中。相對應的紅海市場是指已知的市場空間,企業數量多競爭激烈的市場。那麼企業要想在大規模競爭中勝出顯然有難度,開辟一個全新的市場就能獲得相對持續性的優勢。企業是選擇另立家業開辟藍海市場還是堵上全部家產在紅海中殺出一條血路,就是每個企業的戰略選擇了。
互聯網催生了太多萬億級的藍海市場,傳統產業在互聯網上都能找到另一片天空。比如互聯網家裝領域,將傳統家裝市場搬到線上,幫助廣大消費者節省了很多時間和精力。農村電商讓農村居民享受種類豐富的消費品,也加快農產品進城,解決農民的負擔。另外,人工智慧、雲計算服務、生鮮電商外賣等都是待挖掘的萬億藍海。
四、場景化
場景賦予了產品個性化的意義,當產品被嵌入了一個個特定的使用場景中時,影響商品品質的唯有人們真實的體驗感。移動互聯網把人們的消費地點最大化地延伸開來,不再局限於商場、櫃台,人們生活的任何一個場景中,只要有潛在的需求,就能夠產生消費行為,並且能夠達到黏性消費,人與人之間的口碑傳播和場景間地自然轉化使得傳統意義上的營銷變得不再生硬,不再讓人反感,突破了以往商品一旦被生產和售賣,商業行為即告結束的局限。
人人都喜歡聽故事,如果能夠讓用戶成為故事的主角,商品和用戶聯系在一起,商品就成了有生命力的東西,比如平安夜的蘋果,南山塔的許願鎖,電影院的爆米花等等。近幾年,不少產業開始將目光轉向場景化營銷,比如互聯網保險將功能明確的保險產品嵌入特定的互聯網場景,結合特定場景下用戶產生的風險管理需求提供保險服務。互聯網理財和第三方支付行業通過打造不同消費場景下的產品滲入人們的生活,讓消費變成自發的需求。另外,隨著互聯網把人的個性需求一一放大,私人定製也成了場景應用的一大熱點。今年各大電商平台搶灘年貨節,都把個性定製擺在了營銷的重點。
人們的消費水平和消費觀念都在提升,性價比不再是決定消費的首要因素,場景化就是消費升級的產物。在未來,尋找合適的場景或創新場景並為之提供符合邏輯的消費選擇是商家必須學會的技能,為產品製造更多的機會和空間。
五、最後一公里
「最後一公里」不是距離的問題,或者說不只是物理概念上的距離問題。有很多事情開始好像很容易,過程中也像模像樣,但是問題總是出現在「好像」上,不重視末端,不重視細節,不重視銜接,不重視事後服務,這些問題是影響用戶滿意度的病根,但也是最難解決最容易忽視的。很早幾年就開始提出「最後一公里」的問題,也有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關注這一概念,比如快遞物流行業,隨著網購的興起包裹安全、及時地到達消費者手中就成了快遞業最難搞定的「最後一公里」。城鎮居民的超市生鮮O2O,農村消費品電商,要想帶動市場需求,轉變用戶的消費習慣,物流都是亟待解決的「最後一公里」。
近來十分流行的「共享單車」,能夠實現市民想停就停的願望,不用再為找不到還車點而浪費時間,解決了休閑出行的「最後一公里」問題,已經在很多城市備受歡迎。在緊密聯系群眾,切實解決群眾最迫切的生活難題上,我國各級政府的信息化建設已經頗具成效,開通了集電話服務、網路在線服務、簡訊服務、手機APP、微信服務、微博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訴訟服務平台,致力於打通便民的「最後一公里」。
以用戶為中心的時代,善始善終,注重服務的公平公正性和長效性,把服務落到實處,幫用戶解決好「最後一公里」問題。
六、資本寒冬
資本寒冬的說法是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流行起來的,數據表明,2015年8月份比7月份投資額度下降63%,新三板投資從53億直接降到4億。這種「斷崖式」的下降讓人們紛紛驚呼資本寒冬來臨。但是到了今天,我們越來越清楚資本並沒有過冬,只是越來越集中,投資人的眼光越來越犀利,寒冬之說只是個偽命題。
不可否認資本在我國互聯網創業的發展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風口飛豬論」還記憶猶新,但是隨著太多不成熟的創業項目蜂擁而至,投資人發現風口過後,飛起來的豬還是得摔下去。畢竟資本的終極目標是賺錢,被創業者一番天花亂墜的演說一忽悠,必然導致短視和後勁不足。正是在這種環境中,看起來一場嚴酷的資本寒冬悄然而至,殘忍卻並不出乎意料。
井噴式發展之後是不可避免的資源過剩,特別是兩類創業團隊的出現。一是缺乏核心競爭力,沒有創新理念盲目跟風的投機主義者;二是過於自信,大談情懷卻缺少可行的盈利模式的理想主義者。這兩類創業者在後院燒錢燒的不亦樂乎,卻忘了燒的是投資者的錢,血本無歸的慘案發生多了之後資本終於冷靜下來。
事實上是,寒冬只是一些人的寒冬,那些真正好的項目反而拿了很多錢,資本的回歸理性幫助淘汰掉了很多濫竽充數的項目,也幫我們尋找到了真正有潛力成為獨角獸的企業。投資的趨勢是資本變得集中起來,創業團隊更加重視自我建設,品牌、技術和團隊上的不斷強化。
七、重模式輕模式
重模式是指自營模式,市場推廣、技術研發、倉儲加物流配送、采購部門、售後服務全部由自己完成。這種模式的優勢是控制能力強,由於多是各個流程中的最有組合,往往可以形成一定的行業壁壘,可以在自己的可控范圍內自由發揮增量市場的拓展。但是要想實現這種模式的真正價值,企業需要投入的資金、人力、時間成本巨大,接入的環節越多,運營和管理成本越大,這是一般的中小型企業難以想像的。就算是有能力承擔起這種巨大成本的企業也需要不斷地推陳出新,尋求每個環節上的突破,這對企業全能型人才的要求極高。
而輕模式就相當於是平台模式,只要包含技術研發、市場推廣和招商三個部門即可。互聯網發展至今,信息的獲取已經非常便捷,因此運營成本低,適合創業團隊快速啟動平台,如果有個好的市場營銷團隊就可以實現快速滲透市場。但是正因為進入門檻不高,平台模式的競爭異常激烈,缺少核心競爭力是目前平台模式的普遍問題。
目前的大趨勢是輕重模式已經紛紛開始走向融合,模式的選擇僅僅是一個企業進入市場的最初選擇,隨著O2O的發展回歸理性,我們看到太多的企業在自己選擇的模式上固步自封,苟延殘喘。比如在餐飲外賣行業,美團和餓了么的大戰並沒有鬧得兩敗俱傷,而是讓我們看到了兩股不斷創新進步的力量,它們拋棄絕對的模式束縛,把用戶體驗和用戶需求放在第一位,輕重模式的邊界變得模糊,走向融合。
八、雲計算和大數據
雲計算顛覆了傳統的IT架構,一方面使得用戶不必再為一次性或偶發性計算任務而購買昂貴的IT基礎設施,降低了企業的成本和IT准入門檻。另一方面雲計算體現出超強的運算功能可以有效支持信息數據的運行、計算、儲存、管理等,提高數據信息安全,提高企業運營效率。
在雲計算技術下,大數據時代來臨。有句話叫「三分技術,七分數據」,得數據者得天下。大數據做的是全部樣本而不是抽樣,因此它關注的是效率、相關性,不是因果關系。這是大數據時代的思維,用數據去創造價值,現在企業利用大數據最多的是做預測,並且已經初見成效。
目前像金融機構、電信行業都是擁有大數據在手,但是很多還沒有發揮它的價值。而一些已經具有大數據思維獲得成效的企業有谷歌、亞馬遜等,這些互聯網IT巨頭在大數據上具有技術優勢同時也擁有大數據的原始資源。谷歌希望用戶在搜索時得到的內容只包含自己想要的,系統通過大數據分析自動剔除那些不想關的信息,做到真正的個性化。
我國的雲計算領域已經顯示出一派蓬勃的生機,除了BAT三家搶灘公有雲市場外,華為、網易、京東和三大電信運營也在全面布局雲計算,另外一些在細分領域崛起的雲計算創業企業比如青雲、UCloud等平台實力也不容小覷。雲計算正在成為新一代的商業基礎架構滲透到各個傳統行業中去,是互聯網+傳統行業發展的驅動力,不僅在電商、金融、 娛樂 領域越來越受歡迎,教育、醫療甚至政府機構也開始擁抱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
未來,在互聯網創造的以個性化需求為中心的市場上,雲計算和大數據的價值越來越凸顯,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解決一些 社會 問題,解決人的需求。與此同時,安全仍是伴隨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的最大問題,這也是未來技術應用過程中最需要完善的。
九、UGC、PGC、OGC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網生內容的創作被分出了三種,分別是UGC(User-generated Content)用戶生產內容,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專業生產內容,OGC(Occupationally-generated Content)職業生產內容。
PGC和OGC的區別主要是以是否領取報酬為分界,PGC是有知識背景的人群義務地在網路創作,比如微博上的紅人和知乎上的一些大神,深受各大網站的歡迎。OGC則是各大新聞站點、視頻網站等職業作者創作的內容。而UGC為代表的網站有各大論壇、博客、社交平台上,用戶自行創作內容。特別是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在網路上吐槽、八卦、展示自己的生活圈,未來依靠社交紅利釋放UGC將成為網生內容的主流,Instagram、微博、美拍、小咖秀等平台的火爆也正是說明了這一點。
今年的網路流行語也是特別多,比如什麼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筆芯、吃土、小目標等等,這些都是網民自己創造出來的,並且能夠迅速火爆起來,這就是UGC的優勢。那麼,現在的各個社交平台,各種APP的主要任務應當是想辦法讓用戶產出優質的內容。通過這些優質內容來獲得更多共鳴形成一個個圈子,通過社交關系來黏住用戶。
隨著OGC內容越來越多,質量也進一步提高,內容付費已經越來越被大眾所接受,像優酷土豆、愛奇藝、網易雲音樂等網站都開通會員專享的內容,但是目前各大網站的會員黏性並不高,各大平台之間的差異化內容還沒有形成。未來,網生內容的井噴期還會持續,我們將迎來質量與數量起飛的時代。
十、區塊鏈
區塊鏈(Blockchain)目前主要應用在比特幣(P2P形式的數字貨幣)上,是在沒有中央控制點的分布式對等網路,使用分布式集體運作的方法,可以說是利用計算機程序在全網記錄所有交易信息的「公開大賬本」。
區塊鏈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化,鏈條里的任何一點消失也不會影響其餘點的正常工作,是個去中心化、去信任的結構,所有的點根據既定的規則運行。在運營過程中所有交易都公開透明地進行,交易雙方匿名,每一筆交易都通過密碼學的方法與相鄰兩個區塊串聯,因此可以做到可追溯。去中心化、去中介信任和資料庫可靠就構成了區塊鏈技術的三大特徵。
區塊鏈解決的最重要問題就是中介信用問題,雙方在互補認識又沒有中介的情況下可以完成交易,過程高度透明且數據高度安全。區塊鏈的這種特性可以應用到信用記錄系統、身份認證系統或產權認證系統中,那麼我們現在常常遇到的「如何證明你媽是你媽」這樣存在性證明的難題將不復存在。分布式賬本和點對點傳輸植入銀行機構的對賬、轉賬等業務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
除了用在虛擬貨幣上,區塊鏈技術在電力、支付、股票交易、財產公證等領域已經開始發揮作用。在我國,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受到國情的影響可能會最先應用在非銀行的泛金融領域,目前我國關於區塊鏈領域的布局還多限於技術研發和死路交流,比如清華、北郵等組成的中關村的區塊鏈聯盟和騰訊、華為、平安銀行等組織的金鏈盟。未來將極有可能出現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商業平台,挑戰目前以阿里為代表的電商平台。但是基於目前區塊鏈技術還未成熟,價值認可和監管態度還不確定,技術瓶頸亟待突破,區塊鏈這個新技術的應用才剛剛開始。
十一、眾創眾包眾籌
「眾創」指通過創業創新服務平台聚集全 社會 各類創新資源來創業。眾創空間是通過市場化機制、專業化服務和資本化途徑構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新型創業服務平台的統稱。這類平台,為創業者提供了工作空間、網路空間、社交空間和資源共享空間。比如騰訊眾創空間的「雙百計劃」,已在全國開放了19個線下空間站點。
「眾籌」指通過互聯網平台向 社會 募集資金。相較於傳統的融資方式,眾籌更為開放,只要具備發起人、平台和發起人,就能啟動一個創意項目,為更多的小成本經營或創作人提供了無限的可能。從2014年開始,我國各大電商平台紛紛推出眾籌項目,涵蓋硬體、 娛樂 等各個方面,眾籌在我國飛速發展起來,也涌現出很多獨立的第三方眾籌平台,這些平台有綜合類的也有各垂直方向上重點發力的。
「眾包」則是指將傳統由特定企業和機構完成的任務,向自願參與的所有企業和個人進行分工。這跟外包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外包是指把業務委託給專業性的團隊,具有局限性。比如房屋建築方把裝修工程外包給職業的裝修團隊,而物流企業把在派單高峰期讓人們自住接單派送就是眾包模式。
眾創、眾籌、眾包其實都是共享經濟的體現,共享經濟已經是火了好幾年的概念了,其初衷就是對 社會 閑置資源的有效利用。不僅僅是最開始的Uber、滴滴那樣的網約車、Airbnb那樣的短租房, 社會 上的資金、人力甚至時間、創意、技能、經驗等相對抽象的服務也可以分享。隨著國家對這方面監管制度的完善,分享經濟的模式將在各個領域內展開,因為它的本質指向一種烏托邦式的氛圍,大家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最後大家都是分享中的受益者,這是自古以來人們所嚮往的狀態,但前提是參與分享的人不可以有一點不純的目的,一旦目的變了,那分享就變成了掠奪。
十二、去電商化
可能很多人還覺得電商是個新詞彙,但是中國電商的老大馬雲已經在去年宣稱不再提電商的概念了,去電商化成為了已經證正在發生的事情。去年10月的雲棲大會上,馬雲豪言「電商將不復存在」,並且提出了新零售、新金融、新製造、新技術、新能源的五個新詞。
去電商化,其實是在宣告著O2O進入下半場,純電商將線下交易搬到線上的行為已經不可行了,現在要做的是將線上、線下更緊密、更有機地結合起來,線上不能脫離線下的實體商店,線下店鋪也要積極融入互聯網延伸交易行為。商品生產企業、物流、線下銷售終端和消費者成為命運共同體,並且以消費者為中心,平台方起著連接這四個方面的作用。
過去純電商的弊端是沒有合理分配好線下和線上平台的職能,甚至有些實體終端認為電商是在和線下爭奪消費者資源,實體店消費者流量減少,線上平台假冒偽劣產品大行其道,這種惡性循環並不是電商產生的初衷。因此在O2O進入下半場以後,新的銷售模式應該產生,以消費者的需求為中心,平台將需求反饋給商品生產企業,企業在平台上實現精準營銷,線下終端演化為體驗場館,淡化銷售額銷售量,強化營造消費場景的作用。
在用戶時代,去電商化的概念應該是擺平電商困境的有限方法,但是路漫漫其修遠兮,這顯然是個漫長而艱辛的道路。
結語
縱觀以上的這些互聯網時代的詞彙,無非都是互聯網帶來影響的具體表現。互聯網龐大的用戶基數可以輕易實現規模效應,降低溝通成本、縮短溝通距離,顛覆著傳統商業世界的規則。我們處在一個時刻變化著的時代,互聯網讓我們必須時刻准備著接受新事物和創造新事物,予以快速的反應和適應。
互聯網對這個時代縱深地切入、蔓延、生長,有的人抓住了機遇走在前面,有的人相見恨晚奮起直追,人們都在更努力地適應著這個互聯網籠罩下的新時代。
魯迅有一句名言,這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句話在如今聽起來還是那麼地擲地有聲,如雷貫耳。新時代的路要新時代的人們去開辟,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新的一年,一句話:大家擼起袖子加油干!
未來,互聯網將消失,因為它已經無處不在、無所不在,全面融入到任何一個傳統產業中!
㈢ 股票的凈資產高了好還是低了好
首先談一下市場基本面。
由於經濟活動受到政治、自然、文化等因素的影響自身呈現景氣與
衰退的周期性變化節律,股市波動更是將這些影響提前並且放大,從而表現為階段性的上漲和下跌,被稱為社會經濟的晴雨表。股市中長期波動明顯受到國家宏觀財政貨幣政策如利率、稅收等影響,而能夠影響股市中短期波動的因素則更多。所以對於一個股票投資者保持對宏觀基本面的關心是必要的。
當然要普通投資者深入研究宏觀經濟和上市公司基本面是非常困難的,多年的實踐表明把握市場基本面的要點在於緊緊抓住市場的熱門話題、熱點板塊。
例如,2000年初的科技網路熱,幾乎所有的市場人士都參與進來,科技網路股價直線上揚,然而普通投資者卻大多在行情的尾聲中才下定決心殺進去,慘遭套牢,並且在國際化的網路泡沫破滅的現實中仍是痴心不改一路持有或補倉,損失之大令人嘆息。到了2001年中期,著名的科技股0938清華紫光每股收益僅0.003元,處於虧損的邊緣,這些科技股的忠實信徒竟然還說是主力故意打壓——可見思維的惰性和慣性害人有多深!
相反2001年上半年房地產市場景氣回升,加上對年底加入WTO的預期,主力資金逐步介入地產、港口、紡織類股票,使此類股票走上了明顯的上升通道,並且在大盤暴跌中逆勢上行——可惜大多數投資者再一次扮演了「不知不覺」的腳色,悲劇必將再一次上演!
為了方便讀者准確把握整個股票市場,我們這里對中國股市和近年來主力板塊炒做動向作一個全景式的描述。
目前我國股市的二級市場上流通的A股有1000多家,這些上市公司良莠不齊,各有千秋。我們首先根據不同的分類方法,將其一一歸類。
一、根據行業進行分類:
例如,依據我國上市公司最新行業分類指引辦法,將上市公司共分成13個較大的門類: 1、農、林、牧、漁業;2、採掘業;3、製造業;4、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5、建築業;6、交通運輸、倉儲業;7、信息技術業;8、批發和零售貿易;9、金融、保險業;10、房地產業;11、社會服務業;12、傳播與文化產業;13、綜合類;
再從我國宏觀調控經濟的政策面上判斷出經濟政策上扶持和發展的行業,由於有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有力支持,這些行業往往享受多種經濟政策上的優惠措施。由於國家這個大型機器的運作,勢必牽引該行業經濟指數的迅猛增長。因此,對該行業內具有生產壟斷性的企業將是最直接的受惠者,未來業績的高成長性也將有很好的預期。
比如自1998年以來,我國推出的科技興國戰略計劃的實施,從而引起我國股市二級市場上高科技概念的誕生,使得高科技板塊類個股演繹了轟轟烈烈的兩年大牛市行情;1998年—2000年間高科技板塊中可謂黑馬奔騰,比如:0035中科鍵、0063中興通訊;0682東方電子、0839中信國安;600100清華同方;600076青鳥華光等個股。1999年初,為了實現擴大國內經濟需求,從而拉動和實現國民經濟增長這一目標,國家採取了擴大基礎設施建設這種以點帶面的方針策略,因此,也促使不少基礎設施類個股和與基礎設施類休戚相關的個股比如0425徐工股份、0429粵高速、0680山推股份,以及0608陽光股份等黑馬脫穎而出。
洞察國家經濟政策重點支持和傾斜的行業,以及國家產業政策的調整,並且關注由於國家產業政策的調整給該行業及該行業上下游關聯企業所造成的商機,將是投資者提高操盤水平的一項重點內容。
比如2000年度國際石油價格的上漲從而促進原油開采類企業和石油開采設施生產類企業直接受益,最終導致該類上市公司股價在二級市場上走勢異常堅挺。比如說0956中原油氣、0406石油大明以及石油開采設施生產類企業0852江鑽股份等。相反,由於國際石油價格的上漲,造成其下游企業——石油化工類企業生產成本的提高,進一步縮小了該行業的贏利空間,因而600871儀征化纖、600688上海石化2001年中報預警、預虧。不少投資者卻將以上兩類公司混為一談,作出了錯誤的判斷。
二、根據業績進行分類:
1.績優類上市公司:此類上市公司,要麼行業獨特,要麼在行業內具有大規模市場份額或壟斷優勢,每年保持高額盈利,但由於市場上追逐熱點的羊群效應的出現,這些白馬股由於大勢低迷或者不符合市場上所謂的高科技概念、資產重組概念等亮點,往往會被市場主力所忽略和遺棄,造成股價嚴重低估,長期在低位徘徊。這類個股就象埋沒在沙灘中的金子等待開采一樣急需一個正確合理的市場定位。
例如1996年發動的由績優股為點火品種的大牛市行情。該行情由於績優股的價值性回歸到逐漸演變為投機成份歷時二年,如:0001深發展;0539粵電力;0541佛山照明;600839四川長虹;600690青島海爾;600718東大阿派等都走出了波瀾壯闊的大行情。
2.成長類上市公司:這類公司,單從表面上看業績平平,貌不驚人,但是隨著公司募集、配股資金或增發資金逐步到位和漸漸投放市場,產生效益。對公司未來的贏利能力將產生很大的改觀(尤其值得重視的是對於這些具有新增利潤增長點類的上市公司所募資金的投向行業及發展前景,必須作出細致入微的調研報告,並對資金投入的大小及產生贏利的大小有一個較為客觀的預期,以便對這類企業在二級市場上有一個合理的定位。
比如:1998年的0682東方電子和0730環保股份;1996年的0539粵電力、0055深方大;600621上海金陵等高長性的企業,公司收益與企業股本同步擴張都為中長線投資者贏來了豐厚的回報!
也有的企業,存在很多隱性資產,而不被普通投資者所重視,等有一天,這些隱性資產由於某種原因而兌現時,也必將反映到股價上。(例如:1995年時的0023深天地,儲備了一塊很具備升值潛力的地皮;在1997年將該地皮轉手銷售,獲得巨額非經營性收入,從而反映到股價上,該股從7元左右上升到28元附近......)
3.績差類上市公司:這類公司由於歷史包袱或者行業、經營方法、規模較小等一系列問題的出現導致公司連年出現虧損,贏利水平一年不如一年。這些上市企業由於基本面較差,在二級市場上的流通股票里成為人人惟恐避之不及的垃圾。正因為該類股票臭名昭著,所以價格才非常低迷。然而低廉的股價常常蘊含著豐富的投資機會。窮則思變,變則通,對於這類上市企業,如果不想退出市場的話,唯一的出路就是通過資產兼並與重組,促使企業提高贏利水平擺脫困窘,出現新的轉機。這也是真正的大黑馬出沒的板塊.......
例如:過去的0409華立高科,後來由於四通集團的入駐又更名為四通高科;0525寧天龍與紅太陽的重組;0403宜春工程與三九制葯的重組;0402重慶華亞與金融街的重組;最經典的如0583川長征與托譜軟體的重組…….等眾多成功案例。這些過去人人見之掩鼻側目的垃圾股經過資產重組後搖身一變擠身為高價貴族股行列!2001年的600831ST黃河科、0416ST國貨等T族個股更是在大盤暴跌中逆市而上價位直逼績優藍籌股。
對於績差類上市公司,一定要重視對該類企業重組的難度和需要重組的力度以及企業債務負擔等基本情況進行詳實的分析、調研,應充分估計到該企業一旦資產重組計劃流產而帶來的巨大風險。
三、根據上市公司所處的地域性進行劃分。
過去的劃分方法通常為海南板塊(瓊);湖北板塊(鄂);四川板塊(川);河南板塊(豫);山東板塊(魯);湖南板塊(湘);江浙板塊;深、滬本地板塊板塊以及埔東板塊等。這些所處地域不同的板塊,也常常由於國家產業政策和戰略計劃部署的不同,往往帶來無限的商業生機。
比如1991年的時候,黨中央提出的浦東大開發以及制定浦東大開發的產業優惠政策,中國股市上精明的戰略投資者們適時地拋出了浦東概念這一時髦的新名詞,從此浦東的兩橋一嘴(外高橋、浦東金橋,陸家嘴)青雲直上。而海南板塊的股票則是因為在早年房地產熱、旅遊熱中留下了大量的泡沫,以致於公司的基本面大多都不是很好,所以才給後市的海南板塊炒作重組題材留下了無窮無盡的想像。這些種種因素,才造成了後來的窮(瓊)凶極惡(鄂);川凶豫勇;魯猛湘悍;江浙綿軟的說法……
從2000年起,由於我國開發西部戰略計劃的實施,反映在股市上,對地域性板塊進行了重新的歸類和劃分。目前通常比較明顯的分類為上海本地股、深圳本地股、西部概念、少數民族概念及邊疆概念股。在國家宏觀調控的戰略計劃部署下,西部概念及邊疆概念類個股一匹匹黑馬脫穎而出。如:600737新疆屯河、600645望春花、600165寧夏恆力、0552甘長風;0557銀廣廈等個股都走上了漫漫牛途。
而上海本地小盤股和深圳本地股也由於當地政府採取一系列的積極財政支持政策,每年總會產生一波不錯的中級行情。2001年下半年以浦東板塊為代表的上海地產股成為大勢下跌行情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四、根據上市股本大小可分為大盤股、中盤股和小盤股。
根據其股本結構的特殊性又可劃分為權重股(比如600000浦發銀行、600028中國石化、0618吉林化工、600019寶鋼股份;0001深發展;600839四川長虹)。三無概念股(600651飛樂音響、600652愛使股份、600653華晨集團、600601方正科技等)。市場上還習慣於根據其上市時間的長短又可分為新股、次新股等……
五、利用重大的政治事件炒作的題材股。
比如1997年的香港回歸、1999年的澳門回歸,2001年申奧都造成了相關板塊的炒作熱潮。
依據以上幾種情況我們將二級市場上的1000多隻流通A股進行分門別類管理,這樣就為我們捕捉熱點板塊和龍頭個股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正如前文我們指出的市場主力就游移在各大板塊與題材之中。比如在2000年度操作中,市場主力在科技網路板塊和資產重組板塊分別建倉。在年初的時間段里,利用當時的市場熱點拉升科技網路類個股,並在當時的市場冰點---資產重組類個股上悄悄建倉。到2000年8月份以後利用從前期網路股上撤退的資金回頭拉抬資產重組類個股。2001年上半年主力大炒以煙台萬華為代表的新股,下半年則轉戰地產、港口、基建類個股。有效地利用拉抬資金,更好的實現資金的有效利用率,每年都能做兩波較大的行情。缺少綜觀全局能力的中小散戶疲於奔命總是慢了半拍,一年到頭傷痕累累。
資金面較小的機構,基本每年控盤操作一隻獨立走勢的長線牛股。
非主力資金介入的品種往往歸於沉寂,處於漫漫跌勢之中。
我們在全面分析了宏觀市場情況之後,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
要想取得良好的投資收益,必須抓住熱門板塊的熱點品種進行中短
線套利 操作。如果不能判斷主力資金動向,要想在股市中獲利簡直是不可能的。
對於熱點板塊中具體的上市公司,我們盡量選擇流通盤較小、處於行業領先地位的重點關注。例如,近期的地產股行情,上海本地地產股顯然處於行業領先地位,其中又以600663陸家嘴、600823世茂股份、600639浦東金橋最為強勁,理應作為首選品種。
結論:中線選股一定要在當時市場熱門行業、熱點板塊之中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