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美股市有什麼本質性的差別
中美股市本質性的差別如下:
1單一國家與世界區域的范疇區別:
中國股市僅僅涵蓋是中國的企業,這不同於美國集合了近一百個國家的企業。從國際投資的自由度來講,至今還要通過QFII和RQFII等形式,才能進入A股市場,限制多多。故此,它還屬於單一性的地域市場,完全不同於美國股市的自由和世界性特點。
2.交易管制區別:
一是中國設立的漲停板,對日交易波動設置上下限的控制,這使得大幅沖擊,需要若干天才能釋放完,交易的自由度受到一定的限制。而美國市場,除了某些特殊情況,一般不停盤,對於股票日差上下不予干涉。
二是T+1與T+0---股票買賣時效性區別
中國股市不能在同一日實現買與賣;美國股市可以買後即賣,其操作自由度完全依靠股票所有人。
此外,在與交易有關方面也有許多不同之處,如交易代號與代碼,手續費,借貸,紅利發放(年/季),稅收,金融衍生品等方面,中美股市都存在差別。
總之,中美兩國股市的區別是成長與成熟的區別。美股市場的成熟發展給它帶來了巨大的機會,而中國市場的崛起,正向世人展現它未來的潛力。
❷ 中國股市和美國股市的差別是什麼
中國股市和美股股市目前區別還是很大的,首先說一下美國股市,美國股市是純粹的市場經濟,長達10年的牛市正是說明了它的投資價值。美國股市的監管機制和各項制度相對完善,對投資者的保護措施也比較好一些,從而也杜絕了投機客的大量投機行為。中國股市目前還處於摸索階段,審核制度,發行制度以投資者保護都稍微差於美國,投機行為嚴重,真正符合的價值投資只有一部分股票,其他基本上都是投機行為。
在經濟上,美國腦力勞動者,中國體力勞動者。這又由國情決定:中國人多,不可能都腦力勞動搞科研,不從事體力勞動,不搞製造,很多人會沒飯吃。
❸ 美股和中國的股票有什麼區別
美股和中國的股票差異:
1、設立背景差異:
中國股市:為解決國企的融資問題,是由頂層向下設計的,受政策影響較大。
美國股市:起初並沒有過多的監管,是由下向上建立的股市,市場的力量占據主導。
2、市場主體差異:
中國股市:以散戶為主體,投資跟風、追漲殺跌,市場不夠有效。
美國股市:以機構為主體,主體傾向於價值與長期投資。
3、公司上市要求差異:
中國公司:上市為核准制,企業要上市得經過發審委的批准。
美國公司:股市沒有監管的歷史,企業上市為核准制,保證紕漏信息真實完整即可。
4、交易時間差異
美國股市:交易時段為美國東部時間的上午9:30至下午4:00,沒有午間休市。在美國夏令時期間,也就是4月到11月初,對應北京時間的晚上9:30至凌晨4:00;在美國冬令時期間,也就是11月初到4月初,對應北京時間晚上10:30至次日凌晨5:00。
中國股市:交易日為每周一至周五。採用競價交易方式的,每個交易日的上午9點15分至9點25分為開盤集合競價時間,上午9點30分至11點30分、下午13點00分至15點00分為連續競價時間。
5、投資門檻差異
美國股市:每筆交易不限股數,只買一股也可以操作。
中國股市:一手起步,一手即100股,也就是說至少需要交易100股。
6、買賣時效性差異:
美國股市:可以做日內交易,即當天買入的股票可以當天賣出,而且沒有漲跌停限制。
中國股市:實行的T+1制度,當天買入的股票要等第二天才能賣出。
注:此處中國股市一般指A股。
補充資料:
美股,即美國股市。廣義:代表全球股市。開盤時間:美國從每年4月到11月初採用夏令時,這段時間其交易時間為北京時間晚21:30-次日凌晨4:00。而在11月初到4月初,採用冬令時,則交易時間為北京時間晚22:30-次日凌晨5:00。
總體上美股和中國期貨市場的區別有很多,主要包括:保證金的不同、交割時間的不同、波動幅度的差異等,是不同的兩個市場,交易規則也不相同。所以交易方式談不上類似,雖然看上去也是開盤收盤,也是K線,也有相同的指標,但兩個市場的區別很大。
參考資料:網路 美股網路 中國股市網路 A股
❹ 中美股市有哪些差別
同是後金融危機時代,道瓊斯和納斯達克兩大指數漲超一倍,納斯達克已創新高,道指距歷史高點僅一步之遙。相比之下,中國A股跌破2002年最低點,其中國特色不免讓人慨嘆。
投資人看指數,融資人談市值。和股市指數節節下跌相反,中國股市融資額與上市公司家數過去幾年持續領先。
中美股市的根本差別之一:美國股市的主要驅動力是投資人,中國股市的主要驅動力是融資人。換個角度,看看中美兩國證監會主席年度報告:中國證監會主席執政業績必然包括年度融資額多少,而美國證監會主席職責則是網站首頁的兩句話:市場誠信,投資者保護。
中美股市的第二個差別是退市機制不同。不久前,全球光伏產業的領袖公司無錫尚德收到退市通知,理由是股票價格在1美元以下逾期。有說美國股市歧視中國公司,其實不然,美國程序化退市通知由電腦系統自動發出,程序化的退市機制有若干條標准,只要同時觸發其中一個以上,電腦會自動發出指令,任何人不得更改記錄。當然,監管機構在電腦系統之外還有獨立的行政權,如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新高地公司,退市指令就是美國監管機構的行政決策。行政指令不是隨機決定,通常監管機構發現該上市公司有疑似違法行為後,先書面通知要求提供說明或證據等。若公司拒絕或逾期反饋信息,監管機構就有權發出行政退市指令,隨之而來的就是立案調查,或直接的法律行動。而中國退市機制至今未見程序化退市。
差別之三是出身不同。美國華爾街的起點是著名的「梧桐樹協議」,1792年5月17日,24個股票經紀人在華爾街68號門前的梧桐樹下承諾,互相享有優先交易權並遵守統一的最低傭金標准。這是紐交所前身,美國證監會是在1933年《證券法》通過之後才依法設立的政府機構。所以,美國股市是自下而上建立起來的,先有市、後有商,先有商、後有會。中國股市相反,自上而下建立,出生時就已帶有「政策市」胎記。
而最本質的差別之四——和政府的關系不同:中國政府利用股市,美國股市利用政府。今天中國「利用股市」的習慣性說法,是當年「利用股市為國企脫困」的餘音。而美國市場繁榮時,券商總在游說政府放鬆監管、廣開財源,危機時,政府官員著力救市、義不容辭,恰如保爾森卸任後的自傳書名《峭壁邊緣——拯救世界金融》。
當年為減少阻力,倡議中國股市改革派接受股權分置+國企脫困的政策體系,讓股市成為政府為國企融資的工具。在「為國企脫困」年代,股市融資是國有企業的特權,直到中小板和創業板相繼開盤後,民營企業才合法地在股市融資中分一杯羹。雖在理論上是進步,實踐中卻更強化了中國股市的過度融資。所以,股指節節下跌的背後,是融資需求節節上升。
利用股市脫困傳統從何而來?鼻祖應是英國政府。1719年12月,南海公司向英政府提出用自己的股票置換價值3160萬英鎊的國債、額外再支付760萬英鎊給英政府的提案。此方案立刻得到財政大臣艾斯拉比的支持。南海公司主要股東是政府官員,英首相還曾擔任公司董事會主席,擁有英在南美洲等地的壟斷經營權。
表面上,《南海提案》是三贏選擇:英政府可減輕債務負擔,南海公司可擴大融資去開發金礦,國債持有人以債換股分享南海公司未來成長。於是,股價一路飆升,從不到130英鎊幾個月內漲到1000英鎊以上,時任皇家鑄幣局局長的大科學家牛頓也在股價高漲時買入股票。此後,南海公司連續8次發行新股,股東大發橫財,並游說議會通過著名的《泡沫法案》,當其他公司融資不成跑到南美刨金礦時,發現南海公司不僅沒有金礦,貿易收入也早就沒有了。南海公司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消息傳開,股票一落千丈。此後100年間,英國沒有發過一張股票,當年善炒股票的約克郡人漂洋過海去了美國,某種意義上成就了美國華爾街。
南海泡沫故事說明:一個國家的政府若不尊重資本市場,資本就會棄之而去;資本市場若缺乏制度的誠信,民眾的非理性瘋狂會讓市場走向死亡。就像牛頓在巨虧後所說的:「我能計算出星球的運動,卻無法預測人類的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