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轉讓上市公司限售股如何繳稅
對於限售股各種轉讓情形下,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財稅[2010]70號文件給予了非常詳細的規定。
限售股轉讓所得,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屬於財產轉讓所得。對於財產轉讓所得的個人所得稅計算,除了費用外,核心的就在於收入和成本的確定。因為財產轉讓的費用一般是比較明確的。比如財稅[2010]70號文件明確規定,證券公司在扣繳稅款時,傭金支出統一按照證券主管部門規定的行業最高傭金費率計算。
財稅[2010]70號文件明確了個人限售股轉讓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的基本原則,即個人轉讓第一條規定的限售股,限售股所對應的公司在證券機構技術和制度准備完成前上市的,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按照財稅[2009]167號文件第五條第(一)項規定執行;在證券機構技術和制度准備完成後上市的,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按照財稅[2009]167號文件第五條第(二)項規定執行。
基本原則確定後,對於限售股轉讓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就在於轉讓收入和轉讓成本的確定。
收入如何確認
1、個人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交易系統或大宗交易系統轉讓限售股,由於是通過證券交易所公開轉讓的,價格一般都是公開、透明的。因此,財稅[2010]70號文件規定這種情形的轉讓收入直接按轉讓當日該股份實際轉讓價格計算。
2、個人用限售股認購或申購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份額進行限售股轉讓,對於通過認購ETF份額方式轉讓限售股的,以股份過戶日的前一交易日該股份收盤價計算,通過申購ETF份額方式轉讓限售股的,以申購日的前一交易日該股份收盤價計算。(ETF基金募集期內,個人通過限售股換購基金份額為認購。ETF基金成立後,個人通過限售股換購基金份額為申購)
3、個人用限售股接受要約收購,以要約收購的價格計算作為限售股轉讓收入。
4、個人行使現金選擇權將限售股轉讓給提供現金選擇權的第三方,轉讓收入直接以實際行權價格計算。
5、個人協議轉讓限售股,與以上形式相比,限售股的協議轉讓的公開、透明度較小,容易發生因關聯交易而避稅的情況。因此,財稅[2010]70號文件規定,協議轉讓一般是按實際轉讓價格作為轉讓收入,但是,如果轉讓價格明顯偏低且無正當理由的,主管稅務機關可以依據協議簽訂日的前一交易日該股收盤價或其它合理方式核定其轉讓收入。
6、個人持有的限售股被司法扣劃,轉讓收入以司法執行日的前一交易日該股收盤價計算。
7、個人因依法繼承或家庭財產分割讓渡限售股所有權,轉讓收入以轉讓方取得該股時支付的成本計算。
8、個人用限售股償還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中由大股東代其向流通股股東支付的對價,轉讓收入以轉讓方取得該股時支付的成本計算。
限售股成本的確定方法
個人轉讓因協議受讓、司法扣劃等情形取得未解禁限售股的,成本按照主管稅務機關認可的協議受讓價格、司法扣劃價格核定,無法提供相關資料的,按照財稅[2009]167號文件第五條第(一)項規定執行;個人轉讓因依法繼承或家庭財產依法分割取得的限售股的,按財稅[2009]167號文件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成本按照該限售股前一持有人取得該股時實際成本及稅費計算。
這里要注意,在證券機構技術和制度准備完成後,按照財稅[2010]70號文件第三條規定確定的限售股轉讓的收入將被會被植入證券系統作為受讓方持有限售的成本。
轉、送、縮股方式下的成本確認
在證券機構技術和制度准備完成後形成的限售股,自股票上市首日至解禁日期間發生送、轉、縮股的,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應依據送、轉、縮股比例對限售股成本原值進行調整;而對於其他權益分派的情形(如現金分紅、配股等),不對限售股的成本原值進行調整。
首先,限售股現金分紅不影響限售股的成本。同時,應持有限售股或獲得的配股,配股取得股票的成本直接按配股價格計算限售股成本的計算。這里,我們需要明確每種情況下,如果進行限售股成本的調整。
1、送股
上市公司只有有了利潤了,才能送股。因此,上市公司可以用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送股。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徵收個人所得稅若干問題的規定》的通知(國稅發[1994]89號)的規定,股份制企業在分配股息、紅利時,以股票形式向股東個人支付應得的股息、紅利(即派發紅股),應以派發紅股的股票票面金額為收入額,按利息、股息、紅利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這就是說,個人因限售股取得的上市公司送股,應按紅股的票面金額為收入額50%為應納稅所得額,按20%徵收個人所得稅。上市公司股票的票面金額一般為1元1股,但也有特殊的,比如上市公司紫金礦業股票的每股面值就是0.1元。這樣,因限售股在解禁日前孳生的送股,每股成本按股票票面金額確定。
案例
某個人初始投入100萬元,擁有了10萬股限售股,每股成本10元。在解禁日前,公司用未分配利潤10送10 ,個人擁有了20萬股。此時,這10萬股的成本為10萬元(假設股票票面金額為1元)。這樣,這20萬股屬於征稅范圍的限售股的每股成本為5.5元/股(100+10)/20。
2、轉股
除了用未分配利潤送股外,上市公司也可以用資本公積中的股本溢價轉股。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股份制企業轉增股本和派發紅股征免個人所得稅的通知》(國稅發[1997]198號)規定,股份制企業用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不屬於股息、紅利性質的分配,對個人取得的轉增股本數額,不作為個人所得,不徵收個人所得稅。這樣,個人取得的這部分轉股的成本就按0計算。
案例
某個人初始投入100萬元,擁有了10萬股限售股,每股成本10元。在解禁日前,公司用資本公積-股本溢價10轉10 ,個人擁有了20萬股。此時,這10萬股的成本為0.這樣,這20萬股屬於征稅范圍的限售股的每股成本為5元/股(100/20)。
雖然《公司法》規定,上市公司可以用資本公積轉增股本。但是,一般情況下,上市公司只能用資本公積中的股本溢價部分轉增股本。其他資本公積一般是不能用於轉增股本的。這里我們需要注意的是,結合《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原城市信用社在轉制為城市合作銀行過程中個人股增值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的批復》(國稅函[1998]289號)的規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股份制企業轉增股本和派發紅股征免個人所得稅的通知》(國稅發[1997]198號)中所表述的「資本公積金」是指股份制企業股票溢價發行收入所形成的資本公積金。將此轉增股本由個人取得的數額,不作為應稅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而與此不相符合的其他資本公積金分配個人所得部分,應當依法徵收個人所得稅。對於這個問題,國家稅務總局在《關於進一步加強高收入者個人所得稅徵收管理的通知》(國稅發[2010]54號)第二條第二款中給予了明確,對以未分配利潤、盈餘公積和除股票溢價發行外的其他資本公積轉增注冊資本和股本的,要按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依據現行政策規定計征個人所得稅。
我們確實發現了有部分上市公司用其他資本公積轉增股本。這里要注意,個人取得上市公司用其他資本公積轉讓股本取得的股份,應比照紅股徵收個人所得稅。
案例
某個人初始投入100萬元,擁有了10萬股限售股,每股成本10元。在解禁日前,公司用資本公積中的其他資本公積(主要是資本評估增值形成的資本公積)10轉10 ,個人擁有了20萬股。此時,這10萬股轉股的成本為10萬元(假設股票票面金額為1元)。這樣,這20萬股屬於征稅范圍的限售股的每股成本為5.5元/股(100+10)/20.
3、縮股
比如上市公司吉林敖東股改方案中,公司全體非流通股股東以其持有的非流通股份按照1:0.6074的縮股比例進行縮股,從而獲得所持股份的流通權。
案例
假設某個人初始投入100萬元,擁有了吉林敖東10萬股限售股,每股成本10元。在縮股後,作為非流通股股東實際擁有的股份為60740股,則每股成本為16.46元/每股。(1000000/60740)
最後,財稅[2010]70號文件對於因個人持有限售股中存在部分限售股成本原值不明確,導致無法准確計算全部限售股成本原值的,規定了證券登記結算公司一律以實際轉讓收入的15%作為限售股成本原值和合理稅費。
Ⅱ 個人股票融資條件
股票融資方式目前中信證券股權融資有三種方式:約定式購回證券交易、股票質押融資、交易性融資+市值管理一、約定式購回:投資者將特定數量股票按照約定價腔衫格賣給中信證券,同時約定在未來某一日期,按照另一約鍵圓灶定價格回購同等數量的股票。本產品主要滿足持有流通股票,且持股比例不超過5%的投資者的融資需求。標稿扮的股票:滬、深市場股票,深市股票預計在第3季度可交易。目標客戶:機構和個人,在中信開戶滿6個月,賬戶總資產不低於500萬(即將降低到250萬)。融資期限:目前最長為182天,即將延長至1年。標的證券:客戶持股比例不超過5%的流通股票,未來將對持股比例超過5%、董監高持股有條件開放。折扣率:視具體標的品種而定,一般為40%-60%。融資利率:7%-8%。證券權益:紅利、利息、送轉股、配股、優先增發等權益均歸屬於客戶。二、股票質押融資:持有股票的投資者通過轉讓收益權獲得融資,並在期末按照本金加利息回購收益權;融資期間,投資者須將股票質押給信託公司,提供擔保。目標客戶:主要面向成立2年以上、注冊資本不低於1000萬元的機構客戶,個人客戶需要相關機構提供擔保方可參與交易;融資方的股票必須託管在中信經紀系統下。融資期限:根據客戶需求確定,一般不超過2年。可質押標的:以主板、中小板的非ST類無限售流通股為主,可視項目情況接受6個月內解禁的限售流通股、資質較好的創業板等。質押率:原則上,主板銀行保險股不超過60%、主板非銀行保險股不超過50%、中小板股票不超過50%、創業板股票不超過40%。融資成本:視項目期限而定,一年期在9.5%-10.5%左右,二年期在10.5%-11.5%。三、交易性融資+市值管理:是中信證券推出的一款同時滿足客戶股權融資和市值管理需求的產品。期初,客戶通過大宗交易將其持有的流通股過戶至中信設立的信託,獲取融資資金;期間,客戶或券商可向受託人下達股票操作指令;期末,客戶大宗交易回購或由信託直接拋售股份。信託到期,股票處置價款直接還本付息,剩餘金額分配給融資方。產品應用方式:融資+減持、融資+市值管理、代持股份避稅、盤活存量股權融資+減持:滿足客戶的融資需求,並允許客戶在融資期間主動管理股票,把握期間股票波動盈利的機會。融資+市值管理:滿足客戶的融資需求,提高質押率,融資期間對股價波動進行風險管理。代持股份避稅:個人小非股東在股價較低時將股票大宗交易過戶給信託,在較低價格水平繳納20%的所得稅,並以信託形式間接持股,繼續享有未來股價上漲收益(且收益部分不必再繳稅)。盤活存量股權:盤活存量股權資產,獲得增值收益;若股價達到目標減持價格,按照該價格減持股份,兌現利潤。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一百四十二條證券公司為客戶買賣證券提供融資融券服務,應當按照國務院的規定並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准。
Ⅲ 8倍高杠桿基金爆倉了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10多年後,經過整頓的金融體系再次面臨風險。一個隱藏的對沖基金通過結合幾家投資銀行的高杠桿衍生品,暴露了全球金融體系背後的風險和劣勢。
這件事雖然告一段落,但影響遠未遠去。受影響的投資銀行的經濟業務可能在此次爆炸中損失100億美元,瑞士瑞信銀行成為爆炸發生後第一家被投資者起訴的投資銀行。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美聯儲大量放水,銀行流動性充裕,放貸意願強烈,資產價格上漲,泡沫風險加大。作為一個警示信號,這次倉庫爆炸說明金融體系存在相當大的系統性風險。從華盛頓到蘇黎世和東京的金融監管機構都在仔細研究這起倉庫爆炸事件涉及的結構性問題,投資銀行和對沖基金都可能面臨調整,以應對金融危機以來最重大的變化。
為什麼高杠桿看不見?
爆炸的原因是一個名叫比爾黃(Bill Hwang)的韓裔美國人採用了一種杠桿異常高的多空策略,但他的投資策略卻是押注少數股票。
大型投資銀行不斷給黃彥林提供他需要的杠桿,這意味著他投資的每一美元,他都會購買數倍於他喜歡的股票,但投資銀行看不到所有的賭注。因為高杠桿,黃彥林管理的Archegos基金用自己的100億美元將自有資金杠桿化了數倍。
這個職位的總職位是什麼?從幾百億美元,500億美元,甚至上千億美元,估計數據都在不斷上升。晨星估計自己的杠桿率已經從最早的3~5倍躍升到8倍以上,也就是說即使稍有虧損,基金本金也會被迅速消耗。
隨著股價的快速下跌,黃彥林可能單日損失200億美元。高盛的一位前合夥人評論說,他從未見過如此快速的財富集中和快速流失。這絕對是歷史上個人財富最大的單筆損失之一。
富國銀行投資研究所高級全球市場策略師薩馬納表示,盡管華爾街可能避免了一場系統性災難,但這次崩盤是「杠桿失靈」的一個例子。這次崩盤真的提醒了人們,市場上積累了多少未知的杠桿,包括券商賬戶、期權、信用領域。
2008年金融危機後,華爾街原有的高杠桿、風險擴散的做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為什麼這個充滿系統性風險的高杠桿產品運作成功,為什麼基金敢賭這么大卻功虧一簣?為什麼投資銀行無法預測這些風險?
不需要披露職位的家族理財室
杠桿看不見的第一個原因是Archegos不是普通的對沖基金,而是僅以自有資本形式存在的家族辦公室。這意味著黃彥林的虧損全部由自己承擔,因此外界對其產品的高杠桿操作模式一無所知。
在從對沖基金轉向家族理財室之前,黃彥林的職業生涯漫長而充滿爭議。作為傳奇對沖基金老虎管理公司Juriens Robertson的弟子,黃彥林憑借自己的努力,在前老闆Juriens的部分資助下,在紐約創立了亞洲老虎管理公司。
黃彥林投資數十億美元,重點投資亞洲市場,並一度取得了優異的回報。但在2012年,因為內幕交易,他同意與監管機構達成6000多萬美元的和解協議,然後將之前管理的亞洲老虎基金變成了他的家族辦公段液室,並改名為Archegos。
據了解,專門管理自己財富的家族金融機構通常可以免於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注冊為投資顧問。它們不必披露所有者、高管或管理資產規模。但如果基金接受外部投資者,只要持有規模超過1億美元,就需要對外披露相關信息。
因為沒有必要向外部投資者出售自己的基金,也沒有義務披露任何信息,黃彥林的策略和業績一直保密。即使比爾在知名的老虎基金工作,但他在華爾街和紐約的社交圈並不知名,以至於在投資公司倒閉前,投資界很少有人聽說過他的名字。
外界干擾的監管對於小型家族理財室來說是合理的,但如果其規模通過杠桿擴張到數百億,甚至達到數千億的倉位,仍然不為外界所知,就可能構成不可控的「黑洞」。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中概股開始暴跌後,市場還沒有完全搞清楚背後是誰在興風作浪,一度被市場誤解為中概股面臨退市風險。
高杠桿背後的秘密3360掉期交易
與通常的直接投資不同,黃彥林並不直接持有他所持有的股票,而是通過總回報掉期建立投資組合。互換是他們和投資銀行之間的協察毀議。它們是根據股價的變化來結算的,但是真實的頭寸都記錄在這些大型投行的資產負債表上,所以更加隱蔽。
據了解,大宗經紀業務通常位於投資銀行的股票部門,該部門將向基金提供現金和證券貸款以及各種衍生交易工具,並幫助執行交易。總收益掉期是他們提供的掉期衍生品之一。
互換的一個好處是,它允許像黃彥林這樣的投資者匿名建立股票頭寸。投資銀行的大宗經紀部門將購握沒物買這些股票,並報告自己為受益所有人。上市公司的頭寸持有者只會顯示為投資銀行,但Archegos實際上會承擔風險。
因為互換合約只允許投資者提前投入有限的資金,這意味著他們有杠桿。Archegos將以現金形式提供一定比例的頭寸價值作為保證金,其餘部分由投資銀行以杠桿形式提供。
掉期交易除了匿名性,還有很強的波動性。由於掉期交易每天結算,損益已經扣除。如果其投資組合價值下降,Archegos必須再次提供質押,即浮動保證金。但如果股票價值增加,銀行將向公司支付現金。
從已經爆倉的股票持倉來看,投行的「代持」相當集中。統計顯示,投資銀行
共計持有至少68%的跟誰學已發行股票,至少持有愛奇藝公司40%的股份,這種帶有杠桿性質的衍生品本身就蘊藏著極大的風險。一旦股票下跌,掉期合約無法滿足追加保證金的情況下,投行就會出售作為質押而持有的股票,進一步引起股票下跌,股票下跌又會進一步提高保證金要求,這往往引起一種螺旋式的拋售,為爆倉埋下種子。
大宗交易拋售
加大「踩踏」風險
除了前面提到的中概股外,Archegos最大的持倉是傳媒集團維亞康姆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它的意外下跌成為導火索。
3月22日,維亞康姆宣布出售30億美元的股票和可轉換債券,其股價隨後2天暴跌了30%。加上Archegos的其他持倉也不理想,其持有的網路到3月中旬時,其股價已經高位下跌20% 以上。持倉惡化迫使採用高杠桿策略等的 Archegos觸及平倉線,危若累卵。
伴隨股價回調,放大的杠桿和集中持倉加劇了Archegos虧損,投行開始要求比爾·黃主動拋售,以滿足其不斷擴大的保證金要求。
大宗交易出現拋售總是令投資者感到不安,尤其是在賣方不明和成交價低於市場價時更是如此。市場擔心,接近消息源的人知道一些市場尚未了解的壞消息,並開始提前行動。這不僅促使各大投行交易部門因為股價進入螺旋式下跌而競相拋售,其他持有股票的交易員們在摸不清楚原因時,也急著清空倉位,引起「踩踏」。這也解釋了為何像網路等中概股股價大幅下跌時,跌幅如此之快。
高杠桿的另一面
跑在前面是「贏家」
一方面,為了擴大杠桿,Archegos與野村控股、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銀行和瑞士信貸等多家投行的經紀業務部門建立了合作關系。各自為政的投行,給Archegos提供杠桿時往往互不清楚其他交易方,無形之中累積了更高的杠桿率。
另一方面,這些互不通氣的機構在面臨風險時,又往往為了利益最大化選擇搶跑,趁著股價大跌之前盡量拋售股票兌現。伴隨不斷升級的混亂局勢,誰跑在前面,似乎就成了贏家。3月26日,早在開盤之前,高盛就已經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出售其持有的33億美元頭寸,摩根士丹利和富國銀行等投行緊隨其後。
不過,並非所有投行都這么想。瑞士信貸不是唯一一家在衍生品上存在高杠桿風險的銀行,但卻是少數沒有像其它投行一樣迅速平倉,減少損失的機構。這輪爆倉中虧損最多的就是瑞士信貸。從其虧損程度推測,瑞士信貸想等股價止跌反彈以此減輕損失,因此沒有不斷追加保證金。
瑞士信貸披露,由於Archegos的爆倉,該行出現了47億美元的虧損,遠高於此前的預期。這將導致該行第一季度虧損約10億美元。根據其2020年度報告,這家投行凈資產(減去商譽後)約416億美元,意味著這筆虧損相當於抹去了其凈資產的十分之一。
瑞士信貸隨後解僱至少7名高管、交易員和風險經理,暫停了15億瑞士法郎的股票回購計劃,並將股息削減三分之二。瑞士信貸高管全年的獎金已被取消,而即將離任的董事長羅內爾也放棄了150萬瑞士法郎的獎金。
這不禁引發了人們對公司高管和風險管理機制的質疑。由於其高杠桿所帶來的風險,4月16日,美國一家養老機構起訴瑞士信貸,稱其誤導了投資者,參與了過高風險的借貸,這也是該起爆倉事件後銀行所面臨的首個訴訟。受此影響,瑞士信貸的股價從今年的高點已經下跌了27%。
其他參與的投行也面臨著不小的損失。野村證券面臨著爆倉帶來的約20億美元的損失,摩根士丹利4月16日公告面臨9.11億美元的損失。目前來看,這一爆倉事件引起銀行業的虧損約在百億美元規模。
本文源自中國基金報
Ⅳ 減持新規對哪些人有影響
根據新的減持規定,大股東、持有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前發行股份的股東每年可以通過集中競價減持4%股權(每3個月1%),通過大宗交易可以減持8%(每90日不超過2%),全年可以通過兩種減持方式減持總股本的12%股份。非公開發行股份獲得的股票的股東(包括定增、並購重組)在鎖定期滿12月後每年可以通過集中競價最多可減持4%股權(每3個月1%),通過大宗交易可以減持8%的股權,全年最大可減持總股本12%的股權);若持股比例剛好大於8%一點點,通過大宗交易可以減持8%的股權,則剩餘部分通過集中競價減持比例50%,另外50%只能第3年減持了。
看看市場反應,逐一解讀:
1.持有特定股份的股東,無論其持股比例,在任意連續90日內,通過競價交易減持的解禁限售股不得超過總股本的1%!
這個1%的規定沒確定沒有變,但是從大股東,變成了特定股東:可以理解為除散戶外的所有股東,包括IPO前的股東及定增入股的股東!
打個比方,你持股4.99%,按之前的規定算是小股東,可以一下子清倉減持,現在是90天內只准賣1%!
2.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股份,在連續90個自然日內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且受讓方在受讓後6個月內不得轉讓!
之前大宗交易就是個大漏洞,所有的清倉式減持,都是通過大宗交易出掉的!現在最多隻能減持2%,且接盤方必須鎖倉6個月,這風險太大了,估計沒多少機構還願意接這個盤的!
也就是說,3個月之內,大股東最多隻能減持3%的股份,其中大宗交易的2%接盤方要鎖倉半年,所以市場承受的拋壓也就是1%!
3.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減持股份導致喪失大股東身份的,出讓方、受讓方應當在6個月內繼續遵守減持比例和信息披露的要求!董監高辭職的,仍須按原定任期遵守股份轉讓的限制性規定等等。
這個漏洞堵的也好,避免通過野路子玩清倉式減持的!
比如董監高,以前辭職半年之後就可以清倉了,現在每年最多減持持股的25%!
4.減持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份的在解禁後12個月內不得超過其持股量的50%。
這個才是大招,是最大的利好!
最主要受益的還是去年6月之後定增的公司,本來馬上就解禁,可以全清掉,這一搞就只能賣一半了!
去年全年定增規模高達1.7萬億,其中大股東參與的鎖定3年,今年不用考慮;機構只鎖1年,馬上就解禁了;再加上前幾年定增、馬上解禁的大股東,今年的解禁規模高達一萬多億!新規12個月內只能賣一半,相當於接近萬億的解禁籌碼不讓賣了!(具體數據等待專業機構來統計)
5.協議轉讓中單個受讓方受讓股份的比例不得低於總股本的5%
這個之前也是漏洞,持股5%以下就不算大股東了,可以隨便賣,算是變相減持的一條路,這個漏洞也被堵上了!
6.細化披露要求:在減持實施的15日前公告減持計劃,披露減持股份的數量、來源、原因、時間區間、價格區間等信息;在減持時間或數量過半時,公告減持進展;在減持實施完畢後,公告減持結果。
提前15天公告,這個規定之前就有,這次是多了一個事中公告,即時間或數量過半時的公告,用處不大,但散戶多知道一些信息,還是有好處的!
7.所有符合《實施細則》相關規定的市場主體,即《實施細則》發布日起,持股5%以上股東和控股股東、持有特定股份的股東以及上市公司董監高,均應遵守細則的減持規定。
這個才是狠招,周五放消息出來,周六直接關門打狗,還沒跑的大股東、小股東、機構們,節後想跑也跑不了啦!
三種減持方式新老對比
我們先來看下幾種減持方式的新老對比:
01
1、協議轉讓
舊規:
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減持股份並導致股份出讓方不再具有上市公司大股東身份的,股份出讓方、受讓方應當在減持後六個月內繼續遵守:
1.上市公司大股東計劃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應當在首次賣出的15 個交易日前預先披露減持計劃。
2.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計劃的內容應當包括但不限於:擬減持股份的數量、來源、減持時間、方式、價格區間、減持原因。
3.上市公司大股東在三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一。
新規新增內容:
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減持股份並導致股份出讓方不再具有上市公司大股東身份的,股份出讓方、受讓方應當在減持後6 個月內繼續遵守:
1.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計劃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應當在首次賣出的15 個交易日前向證券交易所報告並預先披露減持計劃,由證券交易所予以備案。
2.上市公司大股東在3 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
股東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減持其持有的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發行的股份、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的股份,股份出讓方、受讓方應當在減持後6 個月內繼續遵守:
1.股東通過證券交易所減持其持有的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發行的股份、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的股份,應當符合前款規定的比例限制。
022、大宗交易
舊規:無
新規:上市公司大股東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股份,或者股東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其持有的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發行的股份、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的股份,股份出讓方、受讓方應當遵守證券交易所關於減持數量、持有時間等規定。
033、集中競價
舊規:上市公司大股東計劃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應當在首次賣出的15 個交易日前預先披露減持計劃。
上市公司大股東在三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一。
新規:上市公司大股東在3 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
股東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其持有的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發行的股份、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的股份,應當符合前款規定的比例限制。
股東持有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的股份,在股份限售期屆滿後12 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的數量,還應當符合證券交易所規定的比例限制。
適用前三款規定時,上市公司大股東與其一致行動人所持有的股份應當合並計算。
我們看一下交易所出的細則:
1、覆蓋對象
以前對上市公司董監高有所規定,現在擴大到了IPO前持有公司股份的股東,以及通過非公開發行(定增)持有股份的股東
2、集中競價
大股東減持或者特定股東減持,採取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的,在任意連續90日內,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持有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份的股東,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該部分股份的,除遵守前款規定外,自股份解除限售之日起12個月內,減持數量不得超過其持有該次非公開發行股份數量的50%。
3、協議轉讓
大股東減持或者特定股東減持,採取協議轉讓方式的,單個受讓方的受讓比例不得低於公司股份總數的5%
4、大宗交易
大股東減持或者特定股東減持,採取大宗交易方式的,在任意連續90日內,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大宗交易的出讓方與受讓方,應當明確其所買賣股份的數量、性質、種類、價格,並遵守本細則的相關規定。受讓方在受讓後6個月內,不得轉讓所受讓的股份。
解讀:
1、覆蓋對象擴大到了PE機構,定增機構。這些機構不能以後一賣了之套現走人了。定增限售期滿了也只能賣一半,流動性大減。
對於一級市場的私募股權基金而言,項目估值要往下調整了。
2、特定股東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受讓方6個月內不能轉讓,而且規模限制在2%。現在很多大宗交易都是打折接貨後在後面幾個交易日連續集合競價在市場上拋售獲利的。這樣一來大宗交易受影響太大。持有6個月股價都不知道到哪兒去了,誰還敢買?
3、對大股東和特定股東而言,相當於股份的流動性大大降低。這樣,銀行對這些股票質押的就要重新評估,調整質押率了,可能會要求質押更多股份。股票質押的質押率會降低。
4、上市前各種代持會增加,大家都把股份分散到5%以下,你代持我,我代持你,互利互惠,堅決不當「特定股東」。
5、如果不算協議轉讓和大宗交易的話,通過集合競價減持一年只能減持4%。對大股東而言,如果是30%的控股比例,光減持完就要7年多….
6、對PE而言,持股10%肯定不合算了,還不如每個都持股4.9%,這樣悄悄地走,誰都管不了..
Ⅳ 企業當年拋售原始股是否全部交稅
要收稅的,由賣出的證券營業部代扣。以下是具體規定和降低繳稅的方法。
優惠政策:
1、稅收構成
上市公司大小非限售股股東分機構類型股東和個人股東,在股票到解禁期限後,股東們的解禁所得收入分別需要繳25%的企業所得稅或20%的個人所得稅。其中個人所得稅中有部分可以根據地方政府稅收政策的不同可以實現不同比例的優惠。
2、繳稅金額計算
個人轉讓限售股,以每次限售股轉讓收入,減除股票原值和合理稅費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即:
應納稅所得額=限售股轉讓收入-(限售股原值+合理稅費) 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20%,限售股轉讓收入,是指轉讓限售股股票實際取得的收入;限售股原值,是指限售股買入時的買入價及按照規定繳納的有關費用;合理稅費,是指轉讓限售股過程中發生的印花稅、傭金、過戶費等與交易相關的稅費。
如果納稅人未能提供完整、真實的限售股原值憑證的,不能准確計算限售股原值的,主管稅務機關一律按限售股轉讓收入的15%核定限售股原值及合理稅費。
3、如何實現最優退稅
實現最優退稅有兩個關鍵環節:
選擇在退稅比例高的地區進行減持
限售股轉讓收入=減持價*數量,盡量降低「限售股轉讓收入」,即在相對低位找第
三方(可以是減持者親朋好友),通過大宗交易進行接盤,實現退稅,然後再等合適價格讓原接盤者再拋售套現。
Ⅵ 股權融資的方式有哪些
股權融資是指企業的股東願意讓出部分企業所有權,通過企業增資的方式引進新的股東的融資方式。股權融資所獲得的資金,企業無須還本付息,但新股東將與老股東同樣分享企業的贏利與增長。股權融資是中小企業理想的一種融資途徑。那股權融資方式主要有:
一、吸收風險投資
風險投資(英文縮寫VC)是指風險基金公司用他們籌集到的資金投入到他們認為可以賺錢的行業和產業的投資行為。風險投資基金投資的對象多為高風險的高科技創新企業。對風險項目的選擇和決策也是非常嚴謹。在國外,簽約的項目一般只佔全部申請項目的1%左右。
二、私募股權融資
私募股權融資(英文縮寫PE)是指融資人通過協商,招標等非社會公開方式,向特定投資人出售股權進行的融資。私募股權融資具有一些顯著的特點:一是在融資上,主要通過非公開方式面向少數機構投資者或個人募集,絕少涉及公開市場的操作;二是權益型融資;三是私營公司和非上市企業居多;四融資期限較長,一般可達3至5年或更長;四是投資退出渠道多樣化等等。
據一份權威報告顯示,目前湖北省中小企業私募股權融資總規模在3000~4000億元之間,占湖北省中小企業融資總額的50%~55%。私募股權融資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融資之首選。
三、上市融資
現在的中小板和創業板也為中小企業融資帶來新的希望,但企業上市是一項紛繁浩大的系統工程,需要企業提前一到二年時間(甚至更長)做各項准備工作。他也是一項專業性極強的工作,例如需要編寫的各項文件資料就多達40種以上。所以按國際慣例,在企業股改上市過程中都需聘請專業的咨詢機構幫忙運作。
以上任何一種股權融資方式的成功運用,都首先要求企業具備清晰的股權結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優秀的管理團隊等各項管理能力。所以企業自身管理能力的提高將是各項融資准備工作的首要任務。